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1 ,大小:283.47KB ,
资源ID:222055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22055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成藏模式总结.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成藏模式总结.docx

1、成藏模式总结油气成藏模式研究现状综述石油天然气成藏机制的研究一直是油气成藏研究的关键。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为了描述油气藏形成过程中生、储 、盖、圈、运、聚、保等基础要素在时空关系上的相互匹配关系,许多研究人员进行了油气成藏模式的分析研究,以期更直观、概括地反映研究区的油气成藏机制和油气成藏过程。目前,国内教科书及各类文献对成藏模式并没有统一明确的定义,由于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差异,不同研究者划分油气成藏模式的主要依据和侧重点迥异。或是从成藏动力学系统出发,或是强调构造背景,或是则侧重油源、生储盖组合关系以及输导网络的组成、或综合油源与运聚机制的多元素复合,或突出断层在油气成藏中的控制作用,或

2、根据不同成藏时间的成藏特点以及成藏期次来划分成藏模式,或抽析复杂的成藏机制进行成藏模式划分,或以不同的充注方式和油藏特征作为划分依据,也有学者直接用油气成藏过程示意图代指成藏模式,还有学者直接用成藏组合模式、油藏分布模式、运移模式及聚集模式代指成藏模式,也存在一些特殊成藏模式。国外学者对成藏模式研究则较少。成藏模式兼有描述和预测的作用,即一方面是提供对已知油气藏的形成机理和时空分布进行分析和综合的样板,另一方面是作为进行未知油气藏预测的类比参考1。本文综合分析构造背景、成藏动力、各成藏要素的配置、断层控藏、充注方式、成藏机理、成藏时间及成藏期次、充注方式和油气藏特征等总结了以下成藏模式。1.成

3、藏模式研究现状1.1基于构造背景划分的成藏模式区域地质构造背景、构造样式、沉积体系、地层格架及其它复杂成藏要素的相互耦合形成纷繁多样的成藏模式。划分依据代表人物成藏模式类型划分依据代表人物成藏模式类型构造变形姚亚明等2与挤压变形有关的成藏模式;与走滑构造变形有关的成藏模式;与拆离滑脱变形有关的成藏模式构造带+油源+主控因素唐勇等12缓坡远源相控断控型成藏模式构造发育特征易士威等3早隆-中埋-晚稳定型成藏模式;早埋-中隆-晚稳定型成藏模式;早隆-中埋-中稳定型成藏模式;构造带+生储盖组合李明刚等13深凹带沙三段中、下亚段“自生自储”,深凹带沙三段中亚段“下生上储”,斜坡带沙四段上亚段、沙三段下亚

4、段“旁生侧储”及断裂带沙三段上亚段、沙二段“下生上储”4种成藏模式构造特征+供烃条件赵良金等4双断双向供烃成藏模式;单断双向供烃成藏模式;单断单向供烃成藏模式;构造带+生储盖组合+运移方向谭丽娟等14洼陷带自生自储-侧向运移成藏模式;洼陷区上生下储-垂向运移成藏模式;中央隆起带和北部陡坡带下生上储-垂向运移成藏模式;南部斜坡带下生上储-复合运移成藏模式;周边凸起区新生古储-复合成藏模式构造样式+运移常振恒等5正向地垒构造样式双向运移成藏模式;负向地堑构造样式单向运移成藏模式;断节构造样式双向运移成藏模式;单斜构造样式单向运移成藏模式构造带+充注方式陈业全等15逆冲断阶不整合单向充注、压扭背斜双

5、向充注、断隆带双向充注、披覆背斜单向充注、逆冲背斜带单向充注和斜坡带单向充注构造背景+油藏类型王权等6陡带岩性地层油藏成藏模式;洼槽区岩性油藏成藏模式;中央潜山构造带岩性地层油藏成藏模式;斜坡带岩性地层油藏成藏模式构造带+沉积相+油藏类型王权等16断层负地貌河道砂体”岩性油藏成藏模式、“断阶带构造翼部单斜横向侧积三角洲前缘砂体”岩性油藏成藏模式、“反转带(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岩性油藏成藏模式、“缓坡中部坡折带湖底扇砂砾岩体”岩性油藏成藏模式、“缓坡坡底三角洲前缘外出席状砂体”岩性油藏成藏模式、“潜山围斜超剥带”岩性地层油藏成藏模式、“古储古堵”潜山油藏成藏模式、“中生古储火山岩下潜山内幕”油藏

6、成藏模式李凤杰等7古地形巨厚砂岩差异压实小幅背斜成藏模式;单斜构造背景上的上倾尖灭油藏成藏模式;烃源岩内砂岩透镜体圈闭成藏模式;鼻状构造高部位与砂体匹配构成构造岩性圈闭成藏模式构造背景+运聚方向宋国奇等8斜坡正向运聚成藏模式;凸起侧向运聚成藏模式构造带+沉积相黄俨然等17斜坡区河流相成藏模式;河谷三角洲前缘成藏模式构造带(单断箕状凹陷)费宝生9陡坡带成藏模式;洼槽带成藏模式;中央断裂构造带成藏模式;斜坡构造带成藏模式沉积体系模式赵追等18断层坡折带成藏模式、断层切下切谷复合型油气成藏模式、下切谷前积砂体油气成藏模式、低位扇砂体透镜体油气成藏模式和湖侵域地层超覆油气成藏模式缓坡带类型张宇10单断

7、型坡折式缓坡带成藏模式;单断型断阶式缓坡带成藏模式;双断型垒堑式缓坡带成藏模式;双断型半地堑式缓坡带成藏模式聚油构造+油气藏类型杜维良等19沉积坡折带上倾尖灭油藏成藏模式、断裂坡折带上倾尖灭油藏成藏模式和地层油藏成藏模式凹陷结构陈欢庆等11地堑型成藏模式和半地堑型成藏模式王素卿等20同生断层下降盘负向区河道砂岩上倾尖灭岩性油藏模式;构造翼部河道砂岩侧向尖灭岩性油藏模式1.2基于成藏动力学划分的成藏模式划分依据代表人物成藏模式类型划分依据代表人物成藏模式类型封存箱(90年代)郝石生等21箱内运聚成藏模式;箱缘运聚成藏模式;箱外成藏;异常高压姜亮25封隔层之上砂岩储层中成藏模式;超压层内部砂体内成

8、藏模式;封隔层之下成藏模式;压力封存箱+油气藏类型郭泽清22异常高压体系内部裂缝型高压油气藏;异常高压体系下部孔隙型高压油气藏;封隔层之上的孔隙型常压油气藏;超压层系杜栩等26低渗超压油气藏成藏模式、礁灰岩(或浊积砂体)高压油气藏成藏模式、常压或稍有超压的油气藏成藏模式、超压油气藏成藏模式、常压油气藏成藏模式封存箱刘廷海23箱内”为主、“箱上”为辅的复式成藏模式;“箱缘”复式成藏模式;动力学系统徐振强28系统边缘成藏模式;系统内成藏模式;系统外成藏模式;压力分布+油藏类型陶维祥24常压区大型低幅度潜山披覆背斜及其周缘地层或复合圈闭成藏模式;压力过渡区的块断构造和大型披覆背斜成藏模式;强超压区构

9、造和岩性圈闭成藏模式;成藏动力系统+保存与破坏张树林等27同成藏动力系统内侧向和垂向次生成藏模式;跨成藏动力系统的垂向次生成藏模式;1.3基于油源划分的成藏模式 烃源岩的分布、生排烃期及与输导体系等成藏要素的耦合使得成藏过程复杂多样,基于油源组成、烃源岩位置、聚油构造、运移及其它成藏要素总结了以下成藏模式。划分依据代表人物成藏模式类型划分依据代表人物成藏模式类型油源刘传虎等29近源自生成藏模式、远源混生成藏模式油源+主控因素+运移方向张成40自源压控侧向运移成藏模式;它源断控垂向运移成藏模式油源+储集层张宏等30自生自储式、自源上储式、混源自储式、混源上储式、下源自储式油源+主控因素+油气聚集

10、特征牟中海41源边不整合斜坡环带状成藏模式;源外不整合断控阶状成藏模式油源+排烃方式旷理雄等31它源-垂向排烃模式、自源-侧向排烃模式油源+异常高压徐士林42它源、开放的静水压力油藏成藏模式;它源、半封闭的异常高压气藏成藏模式;油源+运移方向林玉祥32它源、垂向侧向成藏模式;它源、侧向垂向侧向成藏模式;油源+排烃方式旷理雄43它源-垂向排烃模式和自源-侧向排烃模式陈建渝33自源侧向运聚成藏模式;自源断层垂向运聚成藏模式;混合运聚成藏模式;油源+油气藏保存韩天佑等44自源原生型成藏模式;他源原生型成藏模式;他源次生型成藏模式;张新国等34自源侧向运移聚集成藏模式;它源潜山成藏模式;自源侧向阶梯状

11、成藏模式;它源断层垂向阶梯状成藏模式油源+聚集带杨凤丽45单凹陷一它源一断裂带式成藏模式;单凹陷一它源(自源)一斜坡带式成藏模式;双凹陷一它源一断裂带式成藏模式;油源+运移+成藏期次罗劲等35远源供油,阶梯输导,多期成藏模式油源+聚油圈闭+主控因素阿布力米提46源上背斜断裂和相控油气成藏模式;源边断背斜断控油气成藏模式宋永东等36近源侧向砂体一不整合输导早期成藏模式;近源垂向断层输导多期成藏模式;远源混向“Z”字型输导多期成藏模式;远源混向阶梯状输导晚期成藏模式油源+圈闭+主控因素王雪玲等47源内断鼻相控油气成藏模式(自生自储);源内断鼻断控油气成藏模式(下生上储);源边断块断裂和相控油气成藏

12、模式(新生古储);油源+运聚过程张雷等37源内顶生下储式油气成藏模式;近源短距离侧向运移-斜坡带断层遮挡油气成藏模式;源外长距离侧向运移-继承性构造隆起带油气成藏模式;多源多方式侧向运移油气成藏模式油源+潜山油藏类型高平等48它源(自源)-断块式潜山成藏模式;它源(自源)-褶皱式潜山成藏模式和它源-残丘式潜山成藏模式油源+主控因素张义杰39源内不整合断控油气成藏组合模式;源边不整合断控油气成藏组合模式;源外沿梁断控阶状油气成藏组合模式;源上源下不整合断控油气成藏组合模式油源+成藏期次+主控因素钱志等49多源供烃、多期成藏、“断压”控制的成藏模式丁文龙38古缘型、源边断阶式油气运聚成藏模式;源外

13、、沿梁断控式运聚成藏模式1.4基于储集层及生储盖组合不同类型的储集层中成藏特点迥异,生储盖组合方式的不同决定了油气运移、聚集和成藏机制的差别,生储盖组合、运移通道和圈闭的相互匹配形成了不同的成藏模式。划分依据代表人物成藏模式类型划分依据代表人物成藏模式类型储集层类型赵宗举等50礁滩储集层成藏模式;灰岩古潜山储集层成藏模式;白云岩储集层成藏模式;白垩储集层成藏模式;斜坡扇储集层成藏模式;裂缝性灰岩储集层成藏模式生储盖组合+圈闭类型黄彦庆等54新生古储的基底断块油藏成藏模式、下生上储的盐间断层背斜圈闭油藏成藏模式生储盖组合杨贵丽等51下生上储型成藏模式;同层运聚型成藏模式;上生下储型成藏模式;生储

14、盖组合+油藏类型赵贤正等55“新生古储古堵”的潜山油藏成藏模式罗怀忠等52古生新储型成藏模式;古生古储型成藏模式;新生古储型成藏模式赵贤正等56“古储古堵”潜山油藏成藏模式生储组合+运移周生友等53“一”字型成藏模式(自生自储,油气横向运移)、“Z”字型成藏模式(自生自储,油气横向运移)、“人”字型成藏模式(下生上储,油气垂向运移)、“从”字型成藏模式(自生自储,油气侧向运移)、“众”字型成藏模式(自生上储,油气侧向运移)生储盖组合+运移通道+油气藏类型苗鸿伟57下生上储由深大断裂沟通的断块岩性和断层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下生上储由断裂沟通的岩性一构造油气藏成藏模式;自生自储自盖构造原生油气藏成

15、藏模式;下生上储地层超覆油气藏成藏模式;新生古储基岩潜山油气藏成藏模式;无机CO2气藏成藏模式1.5基于输导体系划分的成藏模式断层、砂体及不整合输导通道在空间上交互配置,横向、纵向运移方向复杂交错,聚油圈闭所处构造位置各不相同,其它成藏要素在各油藏成藏背景下的控藏作用差异较大,很多学者或偏重运移通道、或侧重运移方向、或注重输导体系与其它成藏要素的耦合,总结出了以下不同的成藏模式。它们为油气运移提供了立体网络通道。油气运移输导系统类型控制着油气的成藏模式。划分依据代表人物成藏模式类型划分依据代表人物成藏模式类型主运移通道控烃论罗佳强58断层、骨架砂体和不整合面组合型通道控制的油气藏;断层和不整合

16、面组合型通道控制的油气藏;断层和骨架砂体组合型通道控制的油气藏;不整合面和骨架砂体组合型通道控制的油气藏;断层控制的油气藏;骨架砂体控制的油气藏;不整合面控制的油气藏;运移通道+主控因素+圈闭与油源位置+油藏类型杨勉64油气沿断层短距离运移源内断块、断层遮挡、断层-岩性圈闭油气成藏模式;油气沿断层长距离运移源外断块圈闭油气成藏模式;油气沿断层或不整合面侧向运移源外基岩风化壳、断块、断层-岩性圈闭油气成藏模式;输导层控制付广等59单一输导层控制成藏模式(连通砂体输导层控制、不整合面输导层控制、断裂输导层控制);组合输导层控制成藏模式(砂体一不整合面组合控制、砂体一断层组合控制、不整合面一断层组合

17、控制、砂体一断层一不整合面组合控);运移通道+运移距离+圈闭类型付广65油气沿不整合面短距离侧向运移的基岩风化壳圈闭油气沿不整合面或砂体与断层组合长距离运移的古隆起之上各种类型圈闭成藏模式成藏模式;油气沿砂体侧向运移的地层超覆或断层遮挡或砂岩上倾尖灭或断块圈闭成藏模式;源岩内油气短距离运移的泥岩裂缝或砂岩透镜体圈闭成藏模式;杨永亮60断层输导层控制形成的油气成藏模式;不整合面输导层控制形成的油气成藏模式;连通砂体输导层控制形成的油气成藏模式;输导网络冷济高等66网毯式成藏模式;“S”型成藏模式;输导通道配置蔚远江等61扇体与断层相配置的垂向运聚成藏模式;扇体与不整合配置组合的侧向运聚成藏模式;

18、输导体系+聚油圈闭+油源罗群67断裂一输导层运移体系输导一正花状构造圈闭聚集源外油气成藏模式;断裂一输导层运移体系输导断裂反转构造圈闭聚集源内(古生界)源外(中生界)油气成藏模式;断层输导层运移体系输导逆掩断层背斜(断鼻)构造聚集源内(古生界)源外(中生界)油气藏成藏模式;运移通道+运移方向王永建62储层侧向运移成藏模式;断层垂向运移成藏模式;储层-断层共控运移成藏模式;输导通道+聚油构造陈俊湘等68“下断上褶型”运聚模式;“侧断背斜型”运聚模式;孙秀丽等63沿断层垂向运聚及沿连通砂体侧向运聚成藏模式张吉光等69侧向运移为主的披覆背斜型;双向运移为主的断块型;垂向运移为主的逆牵引背斜型;侧向运

19、移为主的滑陷式背斜型;划分依据代表人物成藏模式类型划分依据代表人物成藏模式类型运移通道+聚油构造+油藏类型刘大听等70以断层和砂体为油气运移通道、在背斜核部形成构造油藏;油气沿断层侧向运移在背斜中高部位形成岩性一构造或构造一岩性油藏;油气沿断层和砂体侧向或垂向运移、在低部位形成岩性一构造或构造一岩性油藏;运移方向杨红君73侧向运聚成藏模式;沿断裂带的垂向运聚成藏模式;褚庆忠74垂向成藏模式;侧向成藏模式;复合成藏模式;运移通道+汇聚方式杨晓敏71断阶输导网毯汇聚成藏模式;砂体输导网毯汇聚成藏模式;运移方向+圈闭类型余海洋75垂向运移-断层封堵型成藏模式运移距离朱伟林等72构造脊长距离运移模式、

20、垂向长距离运移模式、短距离汇聚模式运移方式+油藏类型肖淑民76烃源岩内油气短距离运移,泥岩裂缝或砂岩透镜体圈闭成藏模式;断层遮挡形成圈闭,油气聚集成藏;油气沿砂体侧向运移,地层超覆或砂岩上倾尖灭成藏;1.6基于断层控藏作用划分的成藏模式断层具有运移通道和封堵油气的双重作用,同时断层对有油气藏的保存也具有破坏作用,断层在油气成藏过程中的不同控藏机理和封闭性导致了不同成藏模式的形成。划分依据代表人物成藏模式类型划分依据代表人物成藏模式类型断层作用机理罗群77继承性断块封闭聚油气模式;深部油气沿断裂运移至浅部聚集成藏模式;全封闭断块不利成藏模式;后期断层活动不利成藏模式;断层的泄漏破坏模式;断裂控源

21、控圈成藏模式;断层作用机理+油藏类型罗采珍等等80顺向断层供油、反向断层遮挡在断层上升盘形成构造油藏或构造+岩性复合油藏;顺向断层供油、砂岩上倾尖灭、泥岩封堵在断层上升盘形成岩性油藏;断层性质+作用机理刘成杰78反向断裂遮挡模式;顺(正)向断层或活动断层疏导模式断层+运移特点陈伟等81主断层下盘主支成藏模式;阶梯状帚状分支成藏模式;断裂控藏史光辉79“断裂沟通油气、断层控砂沉积、垂向运移为主、上下叠合成藏”的成藏模式断层封闭性覃克82宽缓斜坡带油气成藏模式(封闭性强的断裂下降盘);窄陡斜坡带成藏模式(封闭性差的断裂下降盘);1.7 基于充注方式划分的成藏模式构造背景、聚油构造、断层活动、运移通

22、道等多种要素形成了不同的充注方式,生排烃期和断层活动期则决定了成藏时间的差异,多种成藏要素耦合下的充注规模也有很大区别,这些要素相互影响致使成藏模式迥异。划分依据代表人物成藏模式类型划分依据代表人物成藏模式类型充注方式邱楠生83断裂活动“突发”充注型;砂体破裂“间歇”充注型;充注方式+时间陈斌85断裂贯通型晚期快速成藏模式充注方式+充注构造陈业全84压扭背斜双向充注模式;披覆背斜单向充注模式;断隆带双向充注模式;逆冲背斜带单向充注模式;逆冲断阶-不整合单向充注模式;斜坡带单向充注模式;充注时间+充注规模尹伟86早期小规模油气充注模式;中晚期大规模油气充注叠加连续成藏模式;1.8基于油藏形成机理

23、划分的成藏模式众多学者根据油气不均一现象及其成因提出了多种成藏理论,如所谓油气富集的“源控论”、“圈闭论”、“复式油气聚集理论”、“相控论”等。这些成藏理论立足于成藏过程中各成藏要素的机理、组合、配置等,有点学者则直接以运移模式、聚集模式等替代为成藏模式。郭广立等87从油气藏的运聚模式、调整模式、破坏模式、分布模式及其成藏演化对焉耆盆地南部凹陷的成藏模式进行了探讨,认为焉耆盆地南部凹陷运聚模式有垂向正分异运聚和侧向正分异聚集2种,调整模式有纵向断层运移调整模式和横向构造抬升调整分散模式2种,破坏模式有地表条件下的油气藏破坏和埋藏条件下油气藏的破坏。划分依据代表人物成藏模式类型划分依据代表人物成

24、藏模式类型成藏要素的组合吴雪松88“Z”字型成藏模式)即连通砂体、不整合面输导侧向成藏模式;“y”字型成藏模式即断层输导纵向成藏模式;“多”字型成藏模式即阶梯状输导成藏模式;“一”字型成藏模式即源岩内砂岩透镜体圈闭成藏模式;形成机制+油气藏类型傅广96构造高部位与砂体匹配构成的背斜及构造一岩性型油藏;烃源岩内油初次运移形成的砂岩透镜体油藏;断层沟通烃源岩与断续条带状和透镜状砂体形成的断层一岩性油藏;构造应力和流体高压匹配形成泥岩裂缝油藏;成藏要素配置沈安江等89构造隆起带持续多期多向成藏模式;近源近凹顶生下储式成藏模式;深大断裂构造的多源成藏模式;斜坡带断层遮挡油气成藏模式及负向油气成藏模式;

25、成藏主控因素+油藏保存胡素云97“三位一体”断控砂体次生成藏模式;低幅度背景相控砂体原生(混生)成藏模式;成藏要素+成藏机制史建南等90近源-复式阶梯状高效输导-连续早期强充注继承叠加型成藏模式;远源-复式侧向高效输导-多期中强充注强化叠加型成藏模式;下生上储-垂向逆冲输导-晚期中等充注超压型成藏模式;多源-垂向封隔弱输导-调整改造与断压双控低充注型成藏模式;成藏主控因素+构造背景王军等98以构造控制为主的、东北侧单向供烃的反向屋脊断块成藏模式;受构造和岩性双重控制的、具坡折背景的油气成藏模式;综合成藏过程褚庆忠91同层成藏模式;潜山成藏模式;跨断层成藏模式;沿断层成藏模式成藏主控因素胡金祥等

26、99“一储两封”的特殊成藏模式庞雄奇92“多元复合过程叠加”成藏模式刘华100砂体控藏模式、圈闭控藏模式和断、砂匹配关系控藏模式综合成藏过程+生储盖组合郑荣才等 93具有倒灌和侧向运移相辅相成的多种“新生古储”成藏模式不整合结构高长海101褶皱不整合油气成藏;断褶不整合油气成藏;削截不整合油气成藏;超覆不整合油气成藏;保存与破坏汤达祯等94自生自储式原生古油气藏成藏模式;改造-再生型成藏模式断层控藏作用+油藏的保存平宏伟等102断层背斜次生油气藏成藏模式;两断夹一隆次生油气藏成藏模式;上陡下缓反向弧形断层成藏模式;断层顶背斜次生油气藏成藏模式;“甜点”的成藏模式肖芝华等95“直排型”成藏模式;

27、“断层供油型”成藏模式;三元成藏机理罗群等103隐蔽圈闭-油源断裂-烃源三维一体成藏模式;隐蔽圈闭-裂缝-烃源三维一体成藏模式1.9基于成藏时间、成藏期次划分的成藏模式不同构造背景下,不同油气藏的聚集成藏时间和成藏期次不同,在不同的成藏阶段各成藏要素的表征各有差异,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以下成藏模式。划分依据代表人物成藏模式类型划分依据代表人物成藏模式类型成藏时间汪仕忠等104早期成藏型;晚期成藏型;二次成藏型;成藏时间+油源+主控因素+保存何琰112三叠纪源内不整合断控原生油气藏成藏模式;侏罗-白垩纪源上不整合断控次生油气藏成藏模式;康玉柱105早期聚集型;早期裂解再聚型;多期聚集型;晚期聚集型成

28、藏模式;聚集+成藏时间严金泉106早期聚集早期成藏型;早期聚集晚期成藏型;晚期聚集晚期成藏型;成藏时间+生储盖组合何家雄113渐新统自生自储型及中新统下生上储型;中新统自生自储型;盆地叠合导致的时间差异何登发107早聚晚藏;早晚共聚;早散晚聚;早聚晚变;下生上聚;上生下聚;成藏时间+成藏要素配置马红强等114早期成藏他生模式;早期成藏自生模式;早期成藏破坏晚期成藏模式;晚期成藏模式;成藏时间+烃演化+油藏保存汪立群108早期排烃聚集,晚期次生成藏模式;长期充注,早期原生成藏模式;生烃期+成藏期刘春平等115早期生烃早期成藏模式、早期生烃晚期成藏模式、晚期生烃晚期成藏模式、次生混源成藏模式成藏时间+充注方向赵靖舟109早期成藏、侧向充注;垂向运移、晚期调整成藏;成藏期次汤济广116多期成藏以晚期为主模式;早期成藏和晚期调整模式;晚期原生聚集及改造次生成藏模式;成藏时间+地层压力谢宗奎等110早期略超压模式;早期高超压模式;晚期超压模式;成藏期次+调整期况军117两期成藏,两期调整成藏时间+调整时间邱荣华111早期成藏晚期连续叠加成藏模式;早期成藏晚期断层调整成藏模式;早期运移、断层调整、晚期充注成藏模式;成藏阶段田世澄118早期通过单砂体运移通道侧向运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