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0 ,大小:208.60KB ,
资源ID:222813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22813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某矿瓦斯综合治理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某矿瓦斯综合治理规划.docx

1、某矿瓦斯综合治理规划 某矿瓦斯综合治理规划1、总则1.1编制目的以瓦斯彻底治理为目标,统筹规划矿井生产布局,实现“四量”平衡发展,建立瓦斯治理的长效机制,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全面提升矿井瓦斯灾害预防和综合保障能力,实现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状态下生产,建成国家级瓦斯治理示范型矿井,确保矿井的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1.2编制原则1.2.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1.2.2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原则1.2.3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1.2.4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的原则1.2.5依据规划,周密组织的原则1.3编制依据1.3.1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1.3

2、.2国家“一通三防”AQ标准的相关规定;1.3.3山西焦煤、西山煤电两级集团公司关于编制2011-2015年“抽、掘、采”瓦斯综合治理规划的通知;1.3.4*矿“十二五”期间矿井生产发展规划。2、矿井基本情况2.1矿井概况2.1.1矿井地理位置*矿位于西山煤田,*市西南17.5km处,对外交通十分便利。行政区划属*市万柏林区、晋源区、清徐县及古交市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5411122426,北纬374150374930。其范围井田北部以杜儿坪断层与杜儿坪煤矿为界,东北部以三家庄断层组与白家庄煤矿为界,东南部以碾底断层、瓦窑村断层及9号煤层露头线为界,西南部以矿井延深水平确定的技术边界为界

3、,井田面积104.4974 km2。主井(二号平硐)井口坐标为:X=4188027.05,Y=37623224.57,H=1047.60。2.1.2建设历程*矿于1960年建矿,初期矿井设计生产能力90万吨/年;边生产边建设,不断发展壮大。1972年设计生产能力180万吨/年;经过四次改扩建,1984年生产能力为330万吨/年;1987年建成现代化矿井;2005年核定矿井生产规模为毛煤500万吨/年。2008年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批准的核定生产能力为500万吨/年(晋煤行发(2008)418号文)。2.1.3煤炭储量截止2010年底,*矿工业储量111455.9万吨,可采储量71475.3万吨,可

4、采年限101年。(各煤层资源/储量情况详见下表,单位:万吨)02#2#3#5#6#7#8#上8#9#合计工业储量4205.920593.812782.375015688.82010.71179.916599.637644.9111455.9可采储量3045.613457.68092.254610048.71365505.210477.923937.171475.32.2 矿井地质特征2.2.1地层*井田内沟谷纵横,基岩露头广布于山间沟谷地带,黄土主要分布于山顶及缓坡地带。地层出露由东向西、由老至新依次为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和峰峰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和上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上统

5、上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第四系不整合覆盖于上述各时代地层之上。2.2.2构造西山煤田位于华北板块山西块体的中部,煤田东侧以*地堑为界,西侧为属于同一块体的吕梁复式背斜。煤田总体上为一轴向近SN的向斜盆地。*井田位于西山煤田东部,经地面勘查及井下揭露,本井田地质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受区域构造的控制,井田内地层走向NWSE、倾向SW,总体上呈单斜构造。地层倾角410,一般小于10,为缓倾斜地层。在此基础上发育有波幅不大、两翼平缓开阔的褶曲,使井田内地层呈波状起伏。除边界断层外,井田内大中型断层较少,但小型断层较为发育。本井田陷落柱十分发育,是影响煤矿正常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2.2

6、.3煤层特征井田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共含煤14层,自上而下编号为01号、02号、03号、1号、2号、3号、5号、6号、7号、8上号、8号、9号、10号、11号,煤层总厚度20.09m,含煤地层平均总厚度151.91m,含煤系数13.22。其中,可采煤层共计9层,分别为02号、2号、3号、5号、6号、7号、8上号、8号、9号煤层,可采煤层平均总厚度m,可采含煤系数11.76。(井田内各可采煤层特征见下表)可采煤层特征表含煤地层煤层编号煤层厚度煤层间距煤层结构(夹石层数)变异系数(%)可采系数(%)稳定性可采性(m)(m)山西组0213.4430.4022.55较简单(12

7、)54.1559.09极不稳定局部可采2简单(02)24.2799.17稳定全区可采3简单(03)46.9388.46较稳定大部可采13.768.539.83*组5简单(01)51.9366.67不稳定局部可采6简单复杂(04)23.48100.0稳定全区可采7简单23.4465.09不稳定局部可采12.933.320.488上简单(01)41.3942.86极不稳定局部可采8较简单(12)25.43100.0稳定全区可采9简单复杂(04)14.85100.0稳定全区可采2.3矿井开采现状矿井采用平峒斜井联合开拓方式,分南、中、北三条石门平行延伸,条带式布置工作面。目前矿井生产主水平为+970

8、水平,辅助水平为1051水平。五年内计划维持现有的3个综采队组、1个综采准备队,从合理配采考虑分别对2#、3#、6#、8#(或9#)进行回采。采煤方式采用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采煤,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2.3.1水平接替现有生产水平为+970水平,主要担负矿井原煤运输;辅助生产水平:+1051水平,担负南、中、北三条大巷人员、材料、设备的运输。“十二五”期间,不涉及水平接替问题。2.3.2采区接替现有生产采区4个:中六采区、中四采区(3#煤,8#、9#煤)、南五采区、南四采区;五年计划期内,形成1个接替采区即北四新区(3#煤)。预计2012年底封闭中四采区(3#煤),北四新区形成生产能力。2

9、013年初形成中六采区(2#煤)、中四采区(8#、9#煤)、南五采区(3#、6#煤)、北四新区(3#煤)4个生产采区的布局。3、“一通三防”基本情况及瓦斯治理现状3.1矿井通风系统*矿属多煤层联合开采,采用分区混合通风方式,抽出式通风方法。矿井共有进风井七个,分别为:1#平硐、2#平硐、970皮带斜井、南华沟进风井、风峪沟进风井、北石崖进风井、安家沟进风立井(在建)。回风井四个,分别为:中谷咀回风井、北石崖回风井、要子庄回风井、风峪沟回风井。目前矿井总需风量:21170m3/min,实际进风量:23653m3/min,实际回风量:24472m3/min,总有效风量:23000m3/min。矿井

10、进风井风量情况表进风井1#平硐2#平硐970皮带斜井南华沟进风斜井风峪沟进风斜井北石崖进风斜井安家沟进风立井合计进风量(m3/min)331064101780422449951804113023653矿井回风井情况表回风井名称主要通风机型号风量(m3/min)负压(Pa)风叶角度()电动机功率(KW)服务区域中谷咀回风斜井GAF22.4-14.1-142351920-181000中四采区8#、9#北石崖回风斜井BDK-8-NO254960176435/302315中四采区3#北四新区要子庄回风斜井FBCDZ-NO25B7134228346/382280南五采区3#、6#风峪沟回风斜井GAF25

11、.4-14.1-181432254-71250中六采区2#现回采工作面风量瓦斯情况表采区煤层工作面通风系统配风量m3/min回风流CH4%风排瓦斯量m3/ min抽采量 m3/min瓦斯总量m3/min抽采率%抽采方式中四采区3#23416“U”型11040.161.770.932.7034.44采空区中六采区2#22607“U”型15120.375.612.6118.2169.24本煤层裂隙带底抽巷采空区中四采区8#28410“U”型14400.385.471.677.1423.39采空区南五采区6#16407“U”型12450.283.491.04.4922.27采空区 现掘进工作面风量瓦

12、斯情况表队组采区工作面名称需风量m3/min实供风量m3/min回风流CH4%瓦斯涌出量m3/min风机功率掘一南五采区13512正巷2033050.100.31130Kw掘二中六采区22608副巷2605210.311.56230Kw掘三中四采区28412正巷2003620.200.72222Kw掘准一南五采区16411联络巷2002360.160.38122Kw回收一队中四采区28412副巷2002460.210.52130Kw回收二队北四新区3#煤轨道巷2003530.080.28130Kw3.2矿井瓦斯抽采系统3.2.1抽采系统风峪沟地面建有瓦斯抽放站一座,安有两台2BEC72型瓦斯抽

13、放泵(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配套电机功率560KW,额定吸气压力-44Kpa,额定抽放量450m3/min,目前运转正常。井下中翼、南翼抽放管网铺设到位,安装主管路710mm,长度1000m;干管路710mm,长度8700m;支管路355mm,长度6200m;支管路250mm,长度3800m。3.2.2钻机设备目前我矿配有ZDY6000LD型钻机1台、ZDY6000L型钻机1台、ZDY4000L型钻机5台、CMS14200/80型钻机2台、CMS16200/80型钻机1台。3.2.3矿井抽采情况目前风峪沟地面瓦斯抽放站抽采负压为0.033MPa,抽采浓度为31.5%,抽采纯量28.6m3/min

14、。此外还利用ZWY150/200型和ZWY260/315型矿用移动式瓦斯抽放泵分别在23416、16407、28410、22607工作面实施采空区埋管抽采瓦斯,抽采纯量共6.58m3/min。矿井抽采率51.45%。3.2.4抽采方法目前矿井采用裂隙带抽采,高低位布置钻孔;本煤层抽采,采用垂直工作面走向布置顺层钻孔,钻孔间距为3m,孔深为小于工作面采长的1520m,抽采煤层中赋存的瓦斯;中六采区2#煤层工作面采取下邻近3#煤层底抽巷抽采;上隅角采空区埋管抽采。3.3矿井安全监控系统我矿使用KJ66NB型监测监控系统,配备主机2台,1台工作,1台备用。主要通讯电缆为光纤电缆,实现了环网通讯。于2

15、008年10月在原KJ66N型监测监控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改造后各项功能达到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AQ6201-2006)和(AQ10292007)行业标准要求。目前监测系统瓦斯超限自动报警,自动断电功能,故障闭锁功能,断馈电状态监测、显示、报警功能以及备用电源(不少于2小时)等功能基本完善,系统运行稳定。瓦斯传感器覆盖全矿所有采掘工作面。 *矿监测监控系统装备基本情况表 传感器 种 类瓦斯负压风速一氧化碳温度风门开停局扇开停监测分站交换机风筒在册使用在册使用在册使用在册使用在册使用在册使用在册使用在册使用在册使用在册使用数量1741281081512654840234

16、61680485547161328133.4矿井防灭火系统矿井主要开采2#、3#、6#、8#、9#煤层,2009年经沈阳煤炭科学研究院鉴定,8#煤层为类自燃煤层外,其余煤层均为类不易自燃煤层,矿井未发生过自燃发火现象。地面建有束管检测分析室,使用北京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GC-4085型煤矿自燃火灾束管监测系统和气象色谱仪等设备;在中四采区28410工作面建立了束管监测系统,每3天对工作面后部采空区、回风上隅角、回风流抽取气样进行化验分析;采煤工作面配备了BH-40/2.5型移动式阻化剂泵,对工作面喷洒阻化剂;安装了DM1000型井下移动式膜分离制氮装置进行注氮防灭火。22607采煤工作面每隔

17、10个架安设一个灭火器,敷设了消防专用管路,加强现场防灭火管理。按要求建立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制度,确定观测点,对全矿井下各回采工作面、上隅角、回风巷、采空区密闭等地点定时进行预测预报,重点对8#煤层工作面进行预测预报,每班检查工作面,回风流,回风上隅角的CO、CO2、CH4、O2等气体的浓度和温度并做好相关记录。做到防患于未然。矿井各煤层自燃倾向性表煤层自燃情况2#3#6#8#9#自燃倾向性等级自燃倾向性不易自燃不易自燃不易自燃自燃不易自燃3.5矿井综合防尘3.5.1基本情况矿井采用专兼职队伍结合,分工负责的方法齐抓共管,共同开展综合防尘工作,做到责任明确,落实到位。目前我矿防尘管网系统完善,大

18、巷供水管路采用了8寸或6寸钢管,采区、采掘工作面采用了4寸管路,总回风巷和采区回风巷采用3寸管路,满足井下灭尘工作的需求。风峪沟地面建有容积为800m3的高山静压水池一座,要子庄地面建有容积为500m3的高山静压水池一座。3.5.2综合防尘设施情况综采工作面全部安装采机加压高效外喷雾系统,实行与采机水电联锁,做到开泵才能开机,开机必开喷雾,全部推广使用了移架自动喷雾装置;综采工作面全部推广使用了动压注水系统,并坚持每班进行煤体注水工作,从源头上降低产尘量;推广了转载点自动洒水喷雾装置;炮掘面全部安装放炮自动洒水喷雾装置,坚持湿式打眼,使用水炮泥、锚喷除尘器;综掘工作面使用了完善的掘进机喷雾和风

19、水除尘器,并试用了泡沫除尘技术;做到防尘隔爆设施无亏欠,使粉尘得到了有效的治理。3.5.3煤尘检测人员仪器配备情况现有专职测尘人员6名,专职煤尘化验员2名,化验室一个。AFC20A型粉尘采样器6台,分析天平2台,烘干箱1台,按规定进行采样化验分析。3.5.4综合防尘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矿井综合防尘标准规定,开展粉尘治理工作,把粉尘治理与瓦斯治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在认真落实集团公司、矿综合防尘管理的基础上,先后制定了关于开展“一通三防”绩效考核奖惩办法、关于开展综合防尘达标竞赛活动等文件,明确了各级、各部门在综合防尘工作中的职责,加大了奖惩力度,进一步促进了全矿综合防尘工作。煤层2#3#6#8

20、#9#爆炸指数16.69%17.27%14.35%13.36%13.51%矿井现开采的2#、3#、6#、8#、9#煤层均具有爆炸性,煤尘爆炸指数见下表:3.6矿井瓦斯治理及瓦斯利用现状3.6.1矿井瓦斯情况矿井每年进行一次瓦斯等级鉴定,从逐年的瓦斯等级鉴定结果分析,随着矿井开采向前延伸和产量逐步增加,瓦斯涌出量也呈逐年增大趋势,瓦斯治理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从长远来看瓦斯治理在矿井今后安全工作中仍是重中之重。*矿近年来瓦斯等级鉴定情况表 年份 矿井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绝对量m3/min49.9352.7652.9868.6860.566

21、.0760.7866.9166.9373.3相对量m3/t8.77.497.089.268.9410.419.247.778.668.61矿井未来五年采掘工作面主要布置在中六采区2#煤,南五采区3#、6#煤,中四采区3#、8#、9#,并向北四新区3#煤层转移部署。虽然矿井五年内采掘布置未增加高瓦斯区域,但随着各采区开采延伸,矿井瓦斯涌出量会逐步增加。3.6.2 近年来矿井瓦斯防治工作进展情况1、优化矿井通风系统近年来通过对矿井各主扇系统的不断优化简化改造,各主扇系统的运行负压和风量全部符合AQ标准的规定。矿井及采掘工作面实现独立完善的通风系统,严禁无风作业、微风作业和串联通风作业;风门、密闭等

22、通风设施不断推广使用新技术、新材料,其质量性能达到较高的水平。采掘工作面及各供风地点的配风量,符合规程规定要求。2、强化抽采队伍建设*矿把瓦斯治理工作一向放在安全管理的首要位置,2005年矿井建立地面抽采系统以来,成立了一支专职抽采队、两支专职打钻队,共200余人,专职从事瓦斯钻孔施工和瓦斯抽采工作,满足了矿井抽采工作的需求。3、多措并举,强化矿井瓦斯抽采瓦斯抽采是矿井瓦斯治理的重要手段。目前主要对中六采区2#煤层、南五采区6#煤层采煤工作面实行本煤层预抽、上邻近层高低位裂隙带抽采、采空区抽采,中六采区2#煤层采煤工作面施工下邻近3#煤层底抽巷,有效解决2#煤底板瓦斯问题。对南五采区3#煤层、

23、中四采区3#、8#煤层采煤工作面实施了上隅角采空区埋管抽采,有效治理了上隅角瓦斯问题。通过强化抽采,有效提高工作面瓦斯抽采量,降低了风排瓦斯量,2011年采煤工作面全部实行了“U”型通风系统。4、强化管理,提高抽采系统运行质量提高矿井瓦斯抽采率,管理是关键,质量是保证。矿井成立了封孔工艺攻坚小组,进行封孔工艺研究,实施封孔打压试验,提高封孔质量;实行了钻孔现场验收制度,本煤层钻孔深度达不到设计的90%,不计算钻孔进尺,并补打钻孔;按规定执行抽采管路巡查制度,实现班班放水;对钻孔、验孔、封孔人员实行挂牌管理,连孔后发现钻孔抽采浓度低等现象时,组织追查处理。3.6.3瓦斯利用情况*矿瓦斯储量丰富,

24、但目前抽采总量较低,瓦斯抽采浓度在30%左右,还未进行利用。集团公司规划在风峪沟地面建设瓦斯发电项目,按照未来五年计划,年抽采瓦斯纯量14501550万m3的规模,合理建设瓦斯发电项目。3.7瓦斯治理投入近年来瓦斯治理实际投入情况:2007年:510万元,2008年:560万元,2009年:1300万元。2010年:5939.55万元,2011年:6990.37万元。瓦斯治理投入逐年增加。3.8“一通三防”组织机构、制度、人才建设情况3.8.1“一通三防”组织机构矿长是“一通三防”工作的第一责任者,负责建立健全“一通三防”管理机构,矿总工程师对矿井“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全面负责;通风科长兼任矿长

25、助理,在矿长、矿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具体负责“一通三防”及瓦斯抽采工作。矿井设“一通三防”专职管理机构-通风科,全科在册392人,设科长、总支书记各一名,副科长6名,队长、书记10名。下设三个通风队、一个抽采队、一个监控队、一个仪器仪表管理组,负责全矿井的通风、瓦斯、抽采、综合防尘、防灭火等工作。3.8.2制度建设矿井建有完善的“一通三防”管理制度。根据实际工作,矿井编制有“一通三防”管理制度、瓦斯抽采管理制度、“一通三防”各级各部门岗位责任制、矿井通风瓦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矿井灾害预防处理计划等。3.8.3人才建设矿井通风、抽采专业技术人员现有31人,其中:大学本科学历5人,大专学历22人,中

26、专学历4人;科级以上8人,正队级4人,从事技术员岗位工作的13人,符合国家有关对煤矿企业通风专业技术人员数量规定的要求。通风专业工程技术人员配备情况:专业学历职称年龄结构本科专科中专高级中级初级30岁以下3045岁4555岁通风52241525181034、“一通三防”存在问题4.1矿井通风系统风峪沟主要通风机负担中六采区的通风任务,区域内瓦斯钻孔工程量大,预抽地点多,用风量增加,风量紧张。4.2矿井瓦斯抽采系统4.2.1矿井只建有一套地面高负压瓦斯抽采系统,还未形成高低负压分源抽采系统。4.2.2未安设低浓度瓦斯抽采管路安全输送装置。4.2.3 2#、6#煤层顶板裂隙带钻孔参数还需进一步研究

27、摸索,找出最佳抽采钻孔参数;煤层透气性差,瓦斯吸附性强,解吸困难,预抽效果不好。4.2.4封孔质量不高,影响抽采效果,须研究改进封孔工艺。4.3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对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和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AQ6201-2006)标准要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4.3.1井上下监测网络中的光端机需更换为交换机。4.3.2高性能传感器数量不足。4.4矿井防尘防灭火系统部分防尘管网老化,防尘设备不够先进,需集团公司给予资金支持,及时更换补充。4.5其它矿井通风抽采技术力量薄弱,在岗技术员参加工作时间短,实际操作能力不强,需加强技术培训,并补充本科以

28、上学历的通风专业人员。5、瓦斯综合治理五年规划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5.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两级集团公司瓦斯治理相关要求,统筹安排安全生产与瓦斯治理的关系,坚持“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方针,着力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扎实推进瓦斯治理工作,坚决实现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状态下生产,实现矿井的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5.2基本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总体推进”“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5.3主要目标紧紧围绕山西焦煤、西山煤电两级集团公司瓦斯综合治理总体规划和瓦斯治理工作的统一部署,建成国家级瓦斯治理示范型矿井,实现高瓦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