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162.11KB ,
资源ID:225363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25363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地理基础知识总复习课时精练第13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1节 含答案高考.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地理基础知识总复习课时精练第13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1节 含答案高考.docx

1、高考地理基础知识总复习课时精练第13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1节 含答案 高考第十三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一、选择题1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该地合理的利用方式是()AA地平整土地,林粮间作BB地修筑梯田,种植水稻CC地抽水灌溉,开辟茶园DD地筑坝蓄水,建水电站解析:图示表明高原面被流水侵蚀所形成的冲沟,应为水土流失,B地虽为缓坡,但不宜种水稻,因为黄土土质疏松易被流水冲刷侵蚀;C地不宜开辟茶园;D地筑坝蓄水不合适,要考虑此地地质条件多为黄土,且降水不丰富,所以B、C、D三项不正确。答案:A(2013惠州三模)读“我国6省区天然草

2、地面积与理论载畜量散点图”,完成23题。2比较6个省区,可知()A内蒙古和四川的天然草地面积最广阔B西藏和黑龙江的理论载畜量较大C单位面积天然草地理论载畜量最大的是黑龙江D天然草地面积广的省区理论载畜量高3. 若对某省区天然草地面积进行监测,最适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ARS BGPS CGPRS DGIS解析:第2题,读图可知黑龙江天然草地面积约为500万公顷,而理论载畜量却有2 000万只羊,比较其他省区,其单位面积天然草地理论载畜量最大。第3题,资源调查、环境监测适合遥感(RS)技术。答案:2.C3.A下表为中国径流带主要特征,据此完成45题。径流带降水量/mm蒸发量/mm径流深度/mm

3、甲20020010乙2004002004001050过渡带40080030040050300丙8001 600400700300900丁1 6007009004.我国的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所对应的径流带及防治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甲水土流失B乙荒漠化C丙水土流失D丁土壤的次生盐碱化5表中乙径流带所在地区,国土整治的主要任务是()A河流的综合治理 B水土流失的防治C土地荒漠化的防治 D中低产田的治理解析:第4、5题,依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甲是缺水带,主要指西北的干旱地区;乙为少水带,主要指我国的半干旱地区;丙和丁主要为多水带和丰水带,主要指我国的湿润地区。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气候湿润,水土流失严重,

4、而我国的半干旱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答案:4.C5.C6下图为黄土高原上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对图示地区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时,在a、b、c、d四地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其中正确的是()Aa地种草护坡 Bb地沟头防护Cc地打坝建库 Dd地修筑梯田解析:a地位于塬面上,地势平坦,适合发展种植业;b地位于缓坡,可以开辟水平梯田,减少水土流失;c地位于沟谷,适合打坝建库;d地坡度较陡,应该植树种草。答案:C下图为“我国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荒漠化发展地区。读图完成78题。7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地区河流上游地区盆地中央绿洲地区AB CD8近几十年来,该地区

5、荒漠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B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C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D大量开采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破坏植被解析:第7题,塔里木盆地中部为自然荒漠,河流上游山区人类活动稀少,盆地边缘地区和绿洲地区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分布区,由于不合理的生产活动,而导致土地荒漠化。第8题,近几十年来,该地区荒漠化速度加快是由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的。答案:7.D8.C下面是贵州省某山区某县1961年和20XX年有关情况的统计资料表。据此完成910题。年份项目19612011耕地面积(km2)400521森林覆盖率(%)36.7920.46年降水量(mm)1 3691 087气温年较差()

6、24.127.6雨季地表径流量(亿平方米)7.18.2水土流失面积(km2)3168粮食总产量(万吨)9.611.9人口(万人)21.540.19.从上表数据分析,呈上升趋势的是()A人均耕地面积 B人均森林面积C人均水土流失面积 D人均粮食产量10与1961年相比,该县20XX年雨季地表径流量偏大的原因最可能是()A降水量大 B植被破坏严重C农业用水量减少 D蒸发量增大解析:第9题,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可得,1961年的耕地面积约为18.6 平方千米/万人,20XX年的耕地面积约为13平方千米/万人,人均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森林覆盖率在下降,而人口却在增加,因此人均森林面积呈下降趋势;1961年

7、的水土流失面积约为1.44平方千米/万人,20XX年的水土流失面积约为1.70平方千米/万人,呈上升趋势;1961年的人均粮食产量约为0.45吨,20XX年的人均粮食产量约为0.30吨,呈下降趋势;故选C项。第10题,读表格可知,该县20XX年的森林覆盖率低于1961年,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森林覆盖率的降低导致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减弱,地表径流的汇集速度加快,最终导致地表径流量增大。而森林覆盖率的降低主要是过度开垦造成的地表植被破坏,故选B项。答案:9.C10.B(2013重庆卷)地理兴趣小组对某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据此完成1112题。11在调查之前,该组同学需要优先收集调查区的地形图和

8、()A气温分布图 B降水量分布图C工业分布图 D旅游景点分布图12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年产沙量的方法,可行的是()A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B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C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D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解析:第11题,这个题目已经说出了有地形图,分析四个选项,只有降水量和水土流失关系最密切,所以选B项。第12题,这个题目定义强调的是流域内产出,所以一定是流域出口处收集的才是,故选D项。答案:11.B12.D二、综合题13西辽河流域面积约13万km

9、2,平均年降水量为375 mm。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牧业的发展,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西辽河流域在全国的位置及其水系示意图”。材料二“199520XX年西辽河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变化图”。(1)西辽河属于_(内、外)流河。西辽河流域的过渡性位置决定了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试举例说明西辽河流域的过渡性位置。(2)西辽河流域地处我国_重要林业生态工程地带,该工程对改善环境最显著的作用是什么?(3)请描述199520XX年,西辽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并分析造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4)分析西辽河流域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解析:第(1

10、)题,根据西辽河的地理位置可作出判断。第(2)题,西辽河流域处于我国“三北”防护林地带,该防护林主要起到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第(3)题,该地区土地类型的变化可以通过材料2图示看出,其变化原因主要分析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第(4)题,通过分析上述变化可以看出该地存在破坏草地、过度开垦等人为活动,而这些人类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答案:(1)外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过渡地带;温带森林带与温带草原带的过渡地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地带。(2)“三北”防护林防风固沙、保护农田。(3)耕地、林地、建设用地增多;草地、未利用土地、水域减少。人口增长,粮食需求增加,把大量草地和未

11、利用土地开垦为耕地。(4)过度砍伐,造成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放牧,破坏草原;过度开垦,土地沙化;不合理排灌,造成土地次生盐碱化;农业用水量增大,造成水资源短缺。14(2012长宁质检)阅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红色荒漠”是指在我国南方湿润红土地区的土地荒漠化。这些地区地形以丘陵及山区为主,植被覆盖率在30%以下。材料二“红色荒漠”形成结构示意图。(1)完成“红色荒漠”结构示意图。上图中字母表示水土流失、人口增加、滥伐森林、高温多雨等条件,请写出各个字母所代表的含义。A_,B_,C_,D_。(2)南方地区“红色沙漠”主要发生在_丘陵地区,它的形成造成不利影响有哪些?(3)我国北方的

12、荒漠化主要发生在_地区。简要说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土地荒漠化防治的不同措施。解析:(1)根据图表内容,结合南方丘陵地区情况正确分析得出结论。(2)从“红色荒漠”发生的机理,应该为江南丘陵,它的形成对生产和地理环境都有影响,主要是表层土壤流失,对地形的影响,使下游湖泊河道淤积,土壤肥力下降,农业减产。(3)我国北方的荒漠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南北方形成原因不同,地理环境也有差异,荒漠化防治措施不同,结合课本知识正确作答。答案:(1)人口增加高温多雨滥伐森林水土流失(2)江南表层土壤流失,土地生产力下降,粮食减产;当地地表变得崎岖不平;下游易淤积河道和湖泊。(3)干旱和半干旱北方:植树造林,退耕还牧,防止过度放牧等。南方:控制人口增长,积极开发新型能源,退耕还林等。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