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29.13KB ,
资源ID:225713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25713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石化DCS SIS市场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石化DCS SIS市场分析.docx

1、中石化DCS SIS市场分析中石化DCS/SIS市场分析目录中国石化2007年DCS/SIS市场概况. 2DCS市场的主要特点. 2SIS市场的主要特点. 3各主要DCS厂家分析. 4霍尼韦尔. 7横河. 8艾默生. 9英维思福克斯波罗. 10浙大中控 Supcon. 11和利时Hollysys 12西门子. 12ABB. 13Eamatake 上海山武. 13各主要SIS厂家分析. 14英维思Triconex. 16HIMA. 17霍尼韦尔. 18ICS. 18西门子. 19横河. 19艾默生. 192008年2010年DCS/SIS市场发展趋势. 20以下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1.中

2、国石化2007年DCS/SIS市场概况中国石化是目前招标模式最为规范化的中国企业之一。中国石化国际事业公司自2000年7月开展国际公开招标以来,截止至2007年12月底,七年来共采用国际公开招标方式采购DCS和SIS合同共计170个,金额 1.0755亿美元,占其国际招标总金额15亿美元的7.2%。其中DCS系统115个,金额为8936万美元;SIS系统55个,金额为1819万美元。2007年是中国石化集中采购的一年,其中主要有天津乙烯、镇海乙烯、川气东送项目,通过国际公开招标形式采购的DCS和SIS金额达到4000万美元,占当年国际招标3.2亿美元的12%。从2008年开始启动中国石化仪表隐

3、患治理项目,仅在2008年上半年就已投资1.3亿*币采购20套DCS、10套SIS和16套PLC。1.1.DCS市场的主要特点一、大型DCS订单此起彼伏2007年1月至2008年4月,随着镇海乙烯、天津乙烯、普光气田、金陵PX、达州化肥等大型炼化项目的陆续启动,以及燕山、齐鲁、高桥、洛阳等重点改扩建项目和仪表隐患治理项目的开展,产生了近年来少见的在国际公开招标中DCS大单此起彼伏的现象。&O;镇海乙烯MAV项目,霍尼韦尔 935万美元;&O;天津乙烯MAV项目,横河 910万美元;&O;普光净化厂,横河 163万美元;&O;齐鲁达州化肥项目,霍尼韦尔 79.7万美元;&O;齐鲁煤气化项目,福克

4、斯波罗 79.2万美元;&O;天津乙烯热电项目,艾默生75.8万美元;&O;高桥3套DCS,福克斯波罗 79.7万美元;&O;2008年仪表隐患治理项目1,霍尼韦尔 200万美元;&O;2008年仪表隐患治理项目2,横河 90万美元;&O;2008年仪表隐患治理项目3,浙大中控 81.3万美元;&O;齐鲁、金山、高桥、金陵、洛阳等9套重点改扩建项目,合同额在50万美元左右。二、两家平起平坐,群雄逐鹿中原在中石化市场上,霍尼韦尔和横河两家各占据4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其他供应商,如福克斯波罗、艾默生和浙大中控各占据35%左右的市场份额。1.2.SIS市场的主要特点一、大型SIS订单如期而至伴随着

5、大型炼化项目的启动和仪表隐患治理项目的开展,中石化的SIS大订单也纷至沓来,主要的大订单有:&O;镇海乙烯项目,HIMA 257万美元;&O;天津乙烯项目,Triconex 308万美元;&O;青岛大炼油项目,霍尼韦尔 95.9万美元;&O;洛阳油品改造项目,Triconex 90.1万美元;&O;金陵PX项目,ICS 67.8万美元;&O;2008年仪表隐患治理项目1,Triconex 65.3万美元;&O;2008年仪表隐患治理项目2,Triconex 131.3万美元;&O;广州石化催化重整、扬子丁二烯等重点改扩建项目,合同额在50万美元左右。二、Triconex一家独大,群雄奋起直追在

6、中石化市场上,Triconex占据50%以上的市场份额,HIMA 23.9%,霍尼韦尔和ICS各占据10%左右的份额;其他供应商如西门子、横河则相对较低。2.各主要DCS厂家分析霍尼韦尔、横河、英维思-福克斯波罗和艾默生是当前中石化的主流DCS供应商。中石化自从2000年7月正式开始国际招标,截至至2008年4月,共计进行122次DCS系统的国际招标,这4家供应商无论是合同金额还是合同数量都占据了94%以上的市场份额。注:以下统计数据均以中石化国际事业公司进行国际公开招标为基础,不包括国内议标的*币合同(此部分约为总量的30%)。如包含*币合同,则浙大中控和和利时的排名将超越西门子位列第五、第

7、六位。近年来,除青岛大炼油(西门子)和武汉油品质量升级项目(浙大中控)外,大部分国际招标采购的DCS都由上述4家供应商中标。图1、主流DCS供应商在国际招标中的订单历年汇总 (2000.72008.4,单位:万美元)截至至2007年底,中石化大约有900套左右DCS系统先后投入使用。这4家供应商占据了75%的市场份额,其中横河和霍尼韦尔的市场占有率最高,都在30左右。尽管福克斯波罗和艾默生的数量分别只有10%和7%左右,但都有大型炼油和乙烯装置成功的应用业绩。浙大中控和和利时两家国内供应商也有67%的市场占有率,但主要集中在辅助装置和公用工程上。序号供应商系统数量市场占有率1横河28531.8

8、1%2霍尼韦尔24427.23%3英维思 - 福克斯波罗9110.16%4艾默生626.92%5浙大中控(Supcon)616.81%6和利时(Hollysys)596.58%7其他厂家9410.49%合计:896表一、主要供应商的市场占有率情况 (按系统数量统计)图2、各DCS供应商在国际招标中的获得订单统计 (2007.12008.4)2007年1月至2008年4月,总共有99个(次)厂家参加中石化国际事业公司的33个DCS招标项目(共计56套DCS系统)的竞争。如上图所示,横河赢得其中14个、霍尼韦尔 12个、艾默生 3个、福克斯波罗和浙大中控各2个。2007年1月至2008年4月,横河

9、和霍尼韦尔是中石化国际招标中最大的赢家,市场份额分别为44.7%和43.0%。福克斯波罗、艾默生和浙大中控则相对较低,分别只占中石化DCS市场的4.7%、4.6%和3.0%。另外,霍尼韦尔 32次进入供应商短名单,横河 27次、艾默生 17次、福克斯波罗 13次,是当前中石化的主流DCS供应商,浙大中控5次、西门子3次、山武2次;而ABB从未进入过短名单,已基本放弃中石化DCS市场。图3、各DCS供应商进入供应商短名单成功率和获得订单成功率 (2007.12008.4)如上图所示,在进入供应商短名单成功率方面除了4家主流供应商在40%以上外,其余各家均低于15%;在获得订单成功率方面除了横河

10、43%和霍尼韦尔 37%外较高外,其余厂家如福克斯波罗、艾默生和浙大中控都低于10%。2.1.霍尼韦尔2007年1月至今,霍尼韦尔在中石化DCS国际招标中获得了骄人的业绩,共赢得11个项目1400万美元左右;重大的项目包括镇海乙烯和2008年仪表隐患治理1项目等。霍尼韦尔的市场份额为43%,进入供应商短名单成功率为97%,获得订单成功率为37%。霍尼韦尔仍然是目前中石化排名第一位的DCS供应商。在1995至2004期间,霍尼韦尔凭借其与中石化总公司的合资公司天津(霍尼韦尔)有限公司垄断了大部分DCS重点项目,建立起雄厚的用户群。霍尼韦尔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始终是中石化最大的DCS供应商。但是由于这

11、种不正常的垄断地位,使得项目赢得太多太容易,其工程能力、服务能力根本不能满足最终用户的需求,导致最终用户对其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为霍尼韦尔以后的发展留下的隐患。随着合资公司合同的到期以及中石化扩大国际招标的范围,2005至2006年霍尼韦尔接连在海南大炼油、福建炼化、青岛大炼油等大型项目上竞标失败。2006年底,霍尼韦尔不得不调整中国区的领导层和销售队伍,并积极扩充工程服务队伍,提高工程服务质量和现场服务响应能力。霍尼韦尔终于在2007年重整旗鼓,赢得了镇海乙烯、普光气田集输等一系列大项目,重新获得了中石化用户的认可。总体而言,霍尼韦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DCS制造商,其产品具有广泛的应用基础和丰

12、富的使用经验,其系统已广泛地应用于炼油、乙烯、石油天然气、煤化工、精细化工、基础化工等领域。霍尼韦尔自动化产品比较齐全,除了DCS以外,还能提供现场仪表、SIS和APC、MES等,是一个有成功应用经验的MAV。霍尼韦尔与中石化已在自动化控制、先进控制和过程优化软件、以及生产管理软件等多个领域展开了广泛的合作,仍然是当前中石化最重要的DCS、APC和MES的供应商。2.2.横河2007年1月至今,横河是中石化DCS国际招标中最大的赢家,共赢得14个项目1500万美元左右;重大的项目包括天津乙烯、普光净化厂和2008年仪表隐患治理2项目等。横河的市场份额为44.7%,进入供应商短名单成功率为82%

13、,获得订单成功率为43%。横河是目前中石化排名第二位的DCS供应商。横河的DCS系统以可靠、稳定和易于使用而著称,同时开发了针对炼油和乙烯工艺的解决方案,十分符合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因此最终用户再次采购横河 DCS系统的比率相当高。但是横河的市场价格策略有其一定的不一致性和不确定性。例如,2007年由于失去了镇海乙烯项目,在随后的天津乙烯项目(规模比镇海乙烯还要大7.8%)的报价上居然比镇海的报价还要低7.7%,这就意味着前后二个项目的价格相差高达15%以上。另外,最终用户普遍反映:横河对于中标后新增加产品的价格偏高,有不实之嫌;其备品备件价格水平比同行的价格要高得多,有时甚至高得离谱;其售后

14、服务响应时间较慢且对服务内容、责任、收费等方面斤斤计较。自从2000年7月中石化开展国际招标以来,横河除了2000年和2007年外,始终被霍尼韦尔压制着。为了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今年横河将原来的中石化横河公司与西仪横河公司合并,并在苏州建立制造厂和工程公司,这将有助于其提升服务响应能力,扩大市场接触面。近年来横河在重点项目投标中的价格水平都会处于第一或第二低的位置,具有相当大的竞争优势。如果横河在未来的项目竞争中,能够更加诚恳地提供技术方案和商务报价的话,它将会在中石化赢得更多更大的DCS合同。2.3.艾默生2007年1月至今,艾默生只是在天津乙烯热电、广石化、金陵石化等3个项目获得了154万

15、美元合同。艾默生的市场份额为4.6%,进入供应商短名单成功率为52%,获得订单成功率仅为9%。艾默生目前是中石化排名第三位的DCS供应商。艾默生曾经在2006年取得了中石化DCS国际招标中至今最大的单体合同福建炼化一体化MICC项目,其中DCS部分金额就高达1400万美元左右。另外,艾默生还曾在上海赛克(SECCO)、扬子巴斯夫等中石化合资项目中拿到大型MAV订单。正是凭借这些超大项目,在2006年以后艾默生一举超越福克斯波罗成为中石化第三大DCS供应商。但是,除了这些可数的几个大项目外,艾默生在很多时候都乏善可陈。艾默生在SECCO项目上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套大规模应用FF现场总线的DCS系统,

16、这也是它第一套全厂性的乙烯项目。艾默生通过此项目的执行,不但将Delta V系统的性能大大地改善与提升,而且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在中国,艾默生锻炼出一支执行大型石化MAV项目的工程队伍。客观地来评价的话,从技术角度上讲尽管FF现场总线与成熟的HART技术相比仍然存在种种不稳定的因素,但是SECCO还是一次比较成功的大胆尝试;而从经济角度来分析,与常规DCS相比,现场总线DCS的整体费用及后期运行的成本要高很多。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是中国第一个采用MICC执行模式的合同,也可能是在未来可预见的相当长时期内唯一的一个。由于MICC合同签约时整个工程尚处于项目的初步设计阶段,各种工艺条件和工艺设备尚未确

17、定,因此整个工程范围、价格存在相当多不确定因素。从2006年初签约至今,随着设计的不断深入,供应商和各个EPC、用户才能逐步确定供货范围、服务内容和具体价格等。当前,艾默生整体费用已从最初报价的2,156.9万美元,签约价格的2,718.5万美元调整到4,000万美元左右。总体而言,经过2007年的策略性调整休养,相信艾默生会以FF现场总线领导者的身份,凭借其在现场仪表市场上的优势地位,在未来中石化大型炼油、乙烯MAV项目上发起新一轮强大的攻势。2.4.英维思福克斯波罗2007年1月至今,福克斯波罗只是在齐鲁煤气化和上海高桥石化等2个项目上有所斩获,合同金额约为159万美元。福克斯波罗的市场份

18、额为4.7%,进入供应商短名单成功率为39%,获得订单成功率仅为6%。福克斯波罗是目前中石化排名第四位的DCS供应商。福克斯波罗于1983年4月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家高科技合资企业,同时上海福克斯波罗公司也是中国境内第一家通过ISO 9000认证的企业。福克斯波罗是世界上第一个推出开放式DCS系统的厂家,其先进的理念已被其它制造商广泛接受。但是由于其研发环节和资金等方面的问题,其系统直至2000年以后才真正进入成熟期。同时,通过不断地引进高级人才,上海福克斯波罗公司建立起一支业内最为专业、成熟的工程技术服务队伍。在2001至2005期间,福克斯波罗凭借其成熟产品和强大的工程团队,成为唯一一家在

19、中石化市场上实现连续五年高速增长的DCS供应商。尤其是2004至2005年,福克斯波罗接连赢得岳阳Shell煤气化MAV、海南大炼油和广州炼油联合装置等重大项目,市场份额达到42.5%,一度成为中石化最大的DCS供应商。但是,2006年随着石化大客户经理的离职以及随后进行整个管理层的调整,福克斯波罗的石化业务一落千丈。同时,由于竞争对手在福建炼化一体化、青岛大炼油、镇海乙烯、天津乙烯等项目上的强大攻势,福克斯波罗甚至没有进入供应商短名单。在2006至2007年期间,福克斯波罗相对于其竞争对手上千万美元的订单业绩面前,其区区220多万美元的订单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另外,随着上海福克斯波罗公司即将变

20、迁至上海郊区,其人事的变动会变得更加剧烈。相信像福克斯波罗这样老牌的石化市场DCS公司,只要能稳定和发展其销售和工程团队,加强市场开发力度,在未来是有能力改变这种困难局面的。2.5.浙大中控 Supcon浙大中控自从2006年在武汉炼油项目上取得了在石化主装置上的重大突破后,2007年又获得金陵石化丁二烯项目。2008年,浙大中控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获得了2008年仪表隐患治理3项目;同时还击败其主要的国内竞争对手,赢得了仪表隐患治理项目国内DCS系统改造合同。另外,浙大中控还在中石化赢得了一些辅助装置和公用工程的项目。因此,在2007年1月至今,浙大中控实际的市场份额应该大致接近福克斯波罗和艾

21、默生。浙大中控进入供应商短名单成功率为15%,获得订单成功率仅为6%。浙大中控是目前中石化排名第五位的DCS供应商。浙大中控依托浙江大学,于1996年正式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人自己的DCS系统。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已从最初应用于小型化工装置,到现在成功地进入石化主装置。作为国产品牌,浙大中控能取得今天的成果已是相当不容易的。但是如果浙大中控想要获得更大的成功,就必须突破当前在产品技术和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瓶颈,以打消当前大多数最终用户在石化主装置上广泛应用其DCS系统的顾虑。与国外DCS厂家相比,浙大中控在人机界面、服务响应等方面很有特色,但在软硬件的稳定性、先进性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2、像石化这样高投资、高风险的行业,要求DCS供应商不但要有优异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而且要有一整套完善的市场营销和项目管理体制。尤其是当前大型的石化与化工项目层出不穷,DCS供应商已不仅是在简单地比拼产品的可靠性和先进性了,而是在比拼各自的解决方案、项目管理和企业文化等企业内功了。当前中国政府正在大力推广高科技产品的国产化,同时在未来五年也是石化与化工市场大规模发展的时期,如果浙大中控能很好地利用这一良好的发展契机,积极开展与中石化的紧密合作,就有可能在未来成为中石化的主流DCS供应商。2.6.和利时Hollysys和利时作为一家国内知名品牌的DCS供应商,虽然至今还未曾参与中石化DCS国际招标,但

23、还是通过有关渠道将59套DCS系统成功地应用于中石化一些企业的辅助装置和公用工程上。和利时利用其在电力应用方面的优势,已成功地在不少中石化分公司的自备电厂得到了应用,积累了相当多的的应用经验,并能提供较为成熟且适合石化用户的电力解决方案。与国外DCS厂家相比,和利时在人机界面、售后服务等方面还是有一定的特色,但在软硬件的适用型、先进性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和利时想要突破国外DCS厂家的重重包围,进入石化主装置应用领域,不但要强化其在石化市场上的营销力度,还应加强研发针对石化工艺过程的解决方案和相应的工程技术服务能力。和利时目前在火力发电和核电的主设备已有一定的应用,如果能很好地借鉴这方面的

24、市场运作经验,加上国家大力推广高科技产品的国产化之东风,相信未来和利时在中石化市场上会更有作为。2.7.西门子西门子在2006年12月赢得了青岛大炼油项目,取得了在全厂型炼油项目的重大突破。但是,2007年1月至今西门子还未曾在中石化DCS国际招标中获得任何合同,其进入供应商短名单成功率为9%。西门子的自动化产品线较为齐全,能提供从现场仪表、在线分析仪表,到DCS、SIS、PLC和MES等全系列的产品,具备了成为一个合格MAV的产品和系统基础。西门子是世界上第一个将DCS、SIS、PLC集成在同一个通讯网络上的供应商,其它厂家也正在积极研发或即将推出类似的系统。由于西门子的DCS、SIS、PL

25、C的I/O卡件具有相当大的互通性,控制器具有相同的通讯接口,其系统软件平台也是统一的,因此就解决其它厂家由于DCS、SIS软硬件平台的不同而产生的种种通讯、兼容等问题。西门子进入石化与化工市场较晚,需要进一步地了解连续型生产的工艺过程对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要求和操作习惯,同时进一步提高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现场服务的整体实力。作为世界前30强的跨国公司,西门子正在积极地扩大其在中国的石化业务,不断引进各类高级石化人才。相信西门子凭借其雄厚的实力和在中国百年的历史沉淀,应该能够更好地将已有人才与引进人才紧密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其在中石化市场的排名。2.8.ABB自从2000年在齐鲁炼油厂DCS项目中

26、标外,至今ABB还未曾在中石化DCS国际招标中获得任何合同,近三年来ABB甚至从未进入过供应商短名单。为了重新开发、拓展在中国石化市场,ABB过程自动化部最近将流程工业产品及石油天然气石化业务合并。据ABB北亚及中国区过程自动化业务部负责人介绍新合并的业务部门将更近距离地倾听中国国内客户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创新型的解决方案,以全面提高生产率和能源使用效率。2.9.Eamatake 上海山武自从2000年在扬子石化罐区DCS项目中标外,至今Eamatake还未曾在中石化DCS国际招标中获得任何合同。近二年来Eamatake进入供应商短名单成功率为6%,主要集中在上海金山等项目。3.各主要SIS厂家

27、分析Triconex、HIMA、和霍尼韦尔是当前中石化的主流SIS供应商。中石化自从2000年7月正式开始国际招标,截至至2008年4月,共计进行62次SIS系统的国际招标,这3家供应商合同金额占据了94%以上的市场份额。图4、主流SIS供应商在国际招标中的获得订单统计 (2007.12008.4,单位:万美元)2007年1月至2008年4月,总共有49个(次)厂家参加中石化国际事业公司的17个SIS招标项目(共计28套SIS系统)的竞争。如下图所示,Triconex赢得其中7个定单、HIMA和霍尼韦尔各3个、ICS 2个、横河和西门子各1个。因此,当前SIS市场完全被国外品牌所占据。Tric

28、onex 16次进入供应商短名单,ICS 11次、HIMA 10次、霍尼韦尔 9次,而其它供应商如西门子只有2次、横河只有 1次。如上图所示,在获得订单成功率方面,除了Triconex 41%外,HIMA、霍尼韦尔、ICS均在1218%左右,其余厂家如横河和西门子则只有6%。3.1.英维思Triconex2007年1月至今,Triconex是中石化SIS国际招标中最大的赢家,共计7个项目680万美元左右;重大的项目包括天津乙烯、洛阳油品改造项目和2008年仪表隐患治理项目等。Triconex的市场份额为54.5%,进入供应商短名单成功率为94%,获得订单成功率为41%。Triconex产品具有

29、广泛的应用基础和丰富的使用经验,其系统已广泛地应用于炼油、乙烯、煤化工、石油天然气、海上平台等领域。Triconex与各个国内外知名的压缩机厂家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并能与各家DCS系统很好地结合起来,为用户提供DCS/SIS整体解决方案。Triconex三重化冗余技术已为中国广大石化用户所接受,成为SIS系统的基本要求。Triconex作为世界上最大的SIS供应商已将各个竞争对手远远地抛在身后,在过去十年里市场份额年年位居行业首位。究其原因,除了产品本身的原因外,其强大的国内工程服务能力,稳定的技术骨干团队,连贯性的市场营销策略等都是对手望尘莫及的。随着市场竞争的越来越激烈,对手的技术水平也

30、越来越先进可靠,Triconex需要更快地更新换代改变其产品十多年不变的面孔,以适应石化市场高速发展的需求。3.2.HIMA2007年1月至今,HIMA在中石化SIS国际招标中获得了不错的战绩,共计3个项目300万美元左右,其重大的项目是镇海乙烯。HIMA的市场份额为23.9%,进入供应商短名单成功率为59%,获得订单成功率为18%。HIMA经过几年来的不断探索,终于在SECCO项目上找准了在中国的发展方向需要在国内建立自己强大的工程服务队伍。通过SECCO项目的锻炼,HIMA不但重新树立了品牌,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一支较为成熟的项目管理团队和有效的销售模式,同时打破了Triconex垄断SIS市

31、场的局面。HIMA的四重冗余技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镇海乙烯、天津乙烯等大型石化项目的激烈竞争,现在的HIMA已具备与其最大竞争对手叫板的实力和业绩。只要HIMA坚持良性的竞争,未来中石化的SIS市场将改变“一家独大”的局面,进入“两雄争霸”的时代。3.3.霍尼韦尔2007年,霍尼韦尔在中石化SIS国际招标中获得了重大的突破,共计3个项目128万美元左右,其重大的项目是青岛大炼油。霍尼韦尔的市场份额为10.2%,进入供应商短名单成功率为53%,获得订单成功率为17%。在2001至2006年期间,由于霍尼韦尔对于DCS和SIS市场营销的侧重点不同,加上Triconex在SIS系统上的强势,霍尼韦尔SIS销售情况远不如其DCS来得红火。2006年,霍尼韦尔接连丢失了福建炼化MICC(包含DCS、SIS、FGS)、青岛大炼油DCS等重要项目。因此2007年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