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1 ,大小:715KB ,
资源ID:227319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2731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热处理设备课程设计.doc)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热处理设备课程设计.doc

1、 热处理设备课程设计 目录 1 热处理设备课程设计的意义和目的12 热处理设备课程设计的任务13 炉型的选择14 确定炉体结构和尺寸24.1 炉底面积的确定24.2 炉底长度和宽度的确定24.3 炉膛高度的确定34.4 炉膛尺寸的确定34.5 炉衬材料及厚度的确定35 砌体平均表面积计算45.1 砌体外廓尺寸45.2 炉顶平均面积45.3 炉墙平均面积45.4 炉底平均面积56 计算炉子功率56.1 根据经验公式法计算炉子功率56.2 根据热平衡法计算炉子功率66.3 炉子的安装功率107 炉子热效率计算117.1 炉子正常工作时的效率117.2 在保温阶段,关闭炉门时的效率118 炉子空载功

2、率计算119 空炉升温时间计算119.1 炉墙和炉顶蓄热119.2 炉底蓄热计算139.3 炉底板蓄热149.4 整个炉子蓄热量149.5 空炉升温时间1410 功率的分配与接线1511 电热元件材料的选择及计算1512 课程设计感想18 附图:箱式电阻炉剖视图II25Cr2MoV车床变速器齿轮回火热处理箱式电阻炉设计1 热处理设备课程设计的意义和目的热处理设备课程设计是在学生较为系统地学习了热处理原理与工艺、传热基本原理、气体力学、燃料与燃烧、耐火材料、电热原理、炉子构造等专业基础知识上开设的。是高等工业学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一次专业课设计练习,是继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后的又一个教学环节。其目的

3、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以上所学的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热处理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掌握热处理设备(主要是热处理炉)设计的一般程序和方法,了解如何进行设计计算、设备工程图绘制,以及懂得如何查找和使用设计资料。2 热处理设备课程设计的任务设计一台台车式热处理炉,其技术要求如下:(1) 用途:25Cr2MoV车床变速器齿轮回火热处理(2) 生产率:200Kg/h(3) 最高工作温度:750(4) 生产特点:周期式成批装料,长时间连续生产3 炉型的选择根据设计任务的要求,综合工件的特点、技术要求、产量大小、劳动条件等多方面因素,以“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为目标,选择箱式电阻炉,不通入保护气体。4 确定

4、炉体结构和尺寸4.1 炉底面积的确定由于该电阻炉主要用于尺寸较小的车床变速器齿轮回火热处理工序,生产批量大大,所以不宜采用实际排料法。因此炉底面积的确定采用加热能力指标法。既根据炉底单位面积生产率P0来计算(单位面积生产率指炉子在单位时间内单位炉底面积所能加热的金属质量)。概略计算时,可按单位炉底生产率P0的经验值计算。已知生产率P=200kg/h,查得单位面积生产率P0为100kg/(m2.h),故可求得炉底有效面积 F1 = P/P0=200/100=2m2式中 F1有效炉底面积(m2) P0单位炉底面积生产率(kg/(m2.h))由于有效面积与炉底面积存在关系式F1/F= 70%-85%

5、,取比值系数为0.80,炉底实际面积 F= F1 /0.80=2/0.80=2 .5m24.2 炉底长度和宽度的确定根据经验公式:L= B=由于热处理箱式电阻炉设计时应考虑出料方便,取L=;B=L。因此可求得:L=2.236mB=L=0.55=1.118m根据标准砖尺寸(23011465),为了方便砌砖,取L=2.205m,B=1.104m4.3 炉膛高度的确定据统计资料,炉膛高度H与宽度B之比H/B多数在0.5-0.9范围内变动,根据电阻炉工作条件,取H/B=0.7左右,可计算炉膛高度:H=0.7B=0.71.118=0.783m根据标准炉砖次村,选炉膛高度H=0.774m。4.4 炉膛尺寸

6、的确定综上,确定炉膛尺寸如下:长 L=(230+2)9+(230+2)=2205mm宽 B=(120+2)5+(65+2)4+(114+2)2=1110mm高 H=(65+2)11+37=774mm注:为了避免工件与炉内壁或电热元件搁砖相碰撞,应使工件与炉膛内壁之间有一定的空间,确定工作室有效尺寸为 L=2000mm B=900mm H=650mm4.5 炉衬材料及厚度的确定由于侧墙、前墙及后墙的工作条件相似,采用相同炉衬结构,即114 mmQN-0.6轻质黏土砖+114mm硅藻土砖(C级)+60 mm密度为250 kg/m的普通硅酸铝纤维毡炉顶采用114 mmQN-0.8轻质黏土砖+114

7、mm膨胀珍珠岩+60 mm密度为250 kg/m的普通硅酸铝纤维毡炉底采用三层QN-0.8轻质黏土砖(673) mm+117mmB级硅藻砖和膨胀珍珠岩复合炉衬+50mm密度为250 kg/m的普通硅酸铝纤维毡。炉门采用65 mm轻质黏土砖+65mmA级硅藻土砖+60mm密度为250 kg/m的普通硅酸铝纤维毡.炉底搁砖采用重质粘土砖(LZ-48),电热元件搁砖选用重质高铝砖。炉底板材料选用Cr-Mn-N耐热钢,根据炉底实际尺寸给出,分四块,厚度18 mm。5 砌体平均表面积计算5.1 砌体外廓尺寸 L = L+2(116+116+60) =2789 mm B = B+2(116+116+60)

8、=1694 mm H = H+f+(116+116+60)+674+50+117 = 774+150+292+268+50+117= 1651mm式中:f-拱顶高度,此炉子采用60标准拱顶,取拱弧半径R = B,则 f= R(1-cos30)求得f =150mm。5.2 炉顶平均面积F顶内=2.205=2.562m2 F顶外=B外L外=1.6942.789=4.725m2 F顶均=3.479m25.3 炉墙平均面积炉墙面积包括侧墙及前后墙,为简化计算将炉门包括在前墙内。 F墙内=2LH+2BH=2H(L+B)=20.774(2.205+1.110)=5.132m2 F墙外=2H( L +B)=

9、21.651(2.789+1.694)=14.803m2 F墙均=8.716m25.4 炉底平均面积 F底内=BL=1.1102.205=2.448m2 F底外=BL=1.6942.789=4.725m2 F底均=3.401m26 计算炉子功率6.1 根据经验公式法计算炉子功率由下式 P安=CF0.9()1.55取式中系数C=30(KWh0.5)/(m1.81.55),空炉升温时间定为=3h,炉温t=750,炉膛内壁面积: F壁=2(2.2050.774)+2(1.1100.774)+2.2051.110+23.141.110 2.205 =10.141m2所以 P安=CF0.9()1.55

10、=303-0.510.1410.9()1.55 =81.2KW由经验公式法计算得到炉子的安装功率P安: P安85KW)6.2 根据热平衡法计算炉子功率6.2.1 加热工件所需的热量Q件由附表6得,工件在750及20,时比热容分别为C= 1.051kJ/(kg),C= 0.486 kJ/(kg),根据下式: Q= P(Ct- Ct) =200(1.0517500.48620) =145196KJ/h6.2.2 通过炉衬的散热损失Q散由于炉子的侧壁和前后墙炉衬结构相似,故作统一数据处理,为了简化计算,将炉门包括在前墙内。根据计算公式: Q散=对于炉墙散热,如图6.1所示图6.1 炉墙结构图对于炉墙

11、散热,首先假定界面上的温度及炉壳温度,=,则耐火层的平均温度 硅藻土砖层的平均温度 硅酸铝纤维层的平均温度 层炉衬的热导率由表6.1 查得: 表6.1 热处理常用耐火材料导热率 材料和牌号 导热率/() 密度(g) 比热容 膨胀珍珠岩 0.04+0.22 0.31-0.135轻质粘土砖(QN-0.6) 0.165+0.194 0.60 0.84+0.2610-3t硅藻土C级 0.159+0.31 0.65 0.81+0.2810-3tW/(m)0.306W/(m)普通硅酸铝纤维毡的热导率查表得,在与给定温度相差较小范围内近似认为其热率与温度成线性关系: 由,得W/(m)。 表6.2 普通硅酸铝

12、导热率密度/ 100 400 700 1000100 0.058 0.116 0.21 0.337250 0.064 0.093 0.14 0.209350 0.070 0.081 0.121 0.122当炉壳温度为50,室温为20时,由表经近视计算达a=11.44W/(m) 求热流 = =416.8W/ 验算交界面上的温度 =满足设计要求,不需重算。 =4.9%满足设计要求,不需重算 验算炉壳温度 56.570满足一般热处理电阻炉表面温升50的要求。 计算炉墙散热损失 =416.88.716=3632.8W同理可求得,341.9W/,=315W/炉顶通过炉衬散热 341.93.479=118

13、9.5W炉底通过炉衬散热 3153.401=1071.3W 整个炉体散热损失 =3632.8+1189.5+1071.3=5893.6W=21217kJ/h6.2.3 开启炉门的辐射热损失Q辐设装出料所需时间为每小时8分钟设有公式: 因为,由于正常工作时,炉门开启高度为炉膛高度的一半,故炉门开启面积 炉门开启率由于炉门开启后。辐射口为矩形,且H/2与B之比为0.387/1.110=0.35,炉门开启高度与炉墙厚之比为0.387/0.28=1.38,查孔口的遮蔽系数得5,故 =3.65.6750.430.10.75 = 5856.8KJ/h6.2.4 开启炉门溢气热损失Q溢由溢气损失公式 其中=

14、1997BH=19971.1100.387=533.7m3/h冷空气密度查表得 ), , 为溢气温度,近似认为 =533.71.291.373(473.3-20)0.1=42849.2kJ/h6.2.5 其他热损失Q他其他热损失约上述之和的10%20%,故取15%, =0.15(145196+21217+5856.8+42849.2) =32267.9kJ/h6.2.6 热量总支出Q总其中 则 =145196+21217+5856.8+42849.2+32267.9 =247386.9kJ/h6.3 炉子的安装功率由式子 P安= 其中,K为功率储备系数,本炉设计中K取1.2,则 P安=KW与标

15、准炉子相比较,取炉子功率为85KW.7 炉子热效率计算7.1 炉子正常工作时的效率由式子 =58.7%7.2 在保温阶段,关闭炉门时的效率73.1%8 炉子空载功率计算P空=9.6KW9 空炉升温时间计算由于设计的炉子的耐火层结构相似,而保温层由于比热容小,蓄热量较少,为简化计算,将炉子侧墙、前后墙及炉顶按相同数据计算,炉底由于砌砖方法不同经行单独计算,因升温时炉底板也随炉升温,故也纳入计算中。9.1 炉墙和炉顶蓄热22.205(120.067+0.135)0.116=0.480m32(1.110+0.1162)(150.067+0.135)0.116=0.355m3 0.97(2.205+0

16、.276)0.116=0.279 2(120.067+0.135)(2.205+0.116) 0.116=0.472 21.694(250.067+0.135)0.116=0.711 2.7891.6940.116=0.548 2(2.205+0.116)(120.067+0.135)0.060=0.262 2(0.67+0.1162)(150.067+0.135) 0.060=0.123 1.071(2.205+0.276)0.06=0.159有如下公式计算轻质粘土砖比热容C黏因为t黏=615.5查附表经计算得轻质粘土砖比热容:C黏=0.84+0.2610-3t黏=0.8+0.2610-36

17、15.5=0.96KJ/(kg)计算硅藻土砖比热容C硅因为 查附表经计算得硅藻土砖比热容: c= 0.84+0.2510-3=0.84+0.2510-3425=0.95KJ/(kg)计算硅酸铝纤维毡保温层比热容C纤因为查附表经计算得硅酸铝纤维毡比热容: c= 0.81+0.2810-3=0.81+0.2810-3214.75=0.87KJ/(kg)炉顶珍珠岩按硅藻土砖进行近似计算,炉顶温度按侧墙温度进行近似计算,所以得:(+)+(+) +(+) =(0.480+0.355+0.279)0.61030.96(615.520) (0.472+0.711+0.548)0.651030.95(4522

18、0) (0.262+0.123+0.159)0.135 1030.87(214.7520) =382110.9+461761.6+12443.1 =856315.6kJ9.2 炉底蓄热计算炉底高铝质电热元件搁砖,近似看成重质粘土砖。炉底的复合炉衬按硅藻土计算。 +=(0.1200.0205+0.0650.2304+0.1140.2302)2.205=0.274m3=(0.1140.0655+0.1140.0653)2.205+(1.6940.1142) (2.7890.114)0.065 =0.386m3=2,7891.6940.05=0.236m3=2,7891.6940.114=0.539

19、m3由于近视将重质砖和轻质砖平均温度看作相等。经查表计算可得:=0.88+0.2310-3t=0.88+0.2310-3625.8=1.04KJ/(kg)=0.84+0.2610-3t=0.84+0.2610-3625.8=1.01KJ/(kg)经查表计算得:=0.84+0.2610-3t=0.84+0.2610-3411.25=0.95KJ/(kg) 经查表计算得:=0.81+0.2810-3t=0.81+0.2810-3158.3=0.854KJ/(kg) 所以可以计算得到:=+ + =0.2742.41031.04(625.8-20)+0.3680.81031.01(625.8-20)

20、+ 0.5390.651030.95(411.25-20)+0.23600.125103 0.854(158.3-20) =414309+188941.8+130220.7+3484.2=736955.7kJ 9.3 炉底板蓄热知750和20时高合金钢的比热容分别为=0.875kJ/(kg)和=0.437 kJ/(kg)。经计算炉底板质量G=312kg,所以有 =G(-)= 312(0.875750-0.43720)=188373kJ9.4 整个炉子蓄热量 =+ + =856315.6+736955.7+188373=1781644.4kJ9.5 空炉升温时间 对于一般周期作业炉,其空炉升温时

21、间在3-8h内均可,故本炉子设计符合要。因计算蓄热时是按稳态计算的,误差大,时间偏长,实际空炉升温时间应在4h以内10 功率的分配与接线85KW功率均匀分布在炉膛两侧及炉底,组成YY连线。供电电压为车间动力电网380V。核算炉膛布置电热元件内壁表面负荷,对于周期式作业炉,内壁表面负荷应在15-35KW/m2 之间,常用20-25 KW/m2 之间。F电=2F电侧+F电底=22.2050.774+2.2051.110=5.86m2 W=15KW/m2 表面负荷在常用的范围15-25KW/m2之内,故符合设计要求。11 电热元件材料的选择及计算由最高使用温度750,选用线状Cr15Ni60合金元件

22、,接线方式采用YY。理论计算法:(1)求700时电热元件的电阻率 当炉温为700时,电热元件温度取900,由附表12查得Cr15Ni60在20的电阻率=1.10mm2/m,电阻温度系数=1410-5-1,则900下的电热元件电阻率为 =(1+t)=1.10(1+1410-5900)=1.24mm2/m(2) 确定电热元件表面功率 根据本炉子电热元件工作条件取=1.5W/cm2(3)由于采用YY接法,即三相双星形接法,每组元件功率=14.2kW(4) 由于采用YY接法,车间动力电网端电压为380V,故组电热元件端电压即为每相电压 =220V(5) 电热元件直径线状电热元件直径d=34.35.16

23、mm取d=6mm。(6) 每组电热元件长度 =0.78510-3=0.78510-3=78.23m 每组电热元件重量 = 式中,=8.2g/cm2 所以得=18.35kg(7) 电热元件的总长度和总重量电热元件总长度=678.23=469.4m电热元件总重量=618.35=110.1kg(8) 校核电热元件表面负荷 =0.96W/cm ,结果满足设计要求(9) 电热元件在炉膛内的布置 将6组电热元件每组分为4折,布置在两侧炉墙及炉底上,则有 =15.65m布置电热元件的炉壁长度L=L-50=2205-50=2155mm丝状电热元件绕成螺旋状,当元件温度高于900,查表可知,螺旋节经D=(4-6

24、)d,取D=5d=56=30mm 螺旋体圈数N和螺距h分别为 N=166.1圈 h=mm h/d=12.97/6=2.16 按规定,在2-4范围内满足设计要求。 根据计算,选用YY方式接线,采用d=6mm用电热元件重量最小,成本最低。 电热元件节距h在安装的适当调整,炉口部分增大功率。 电热元件引出棒材料选用1Cr18Ni9Ti,=10mm,l =400mm11 炉子技术指标(标牌)额定功率:85KW 额定电压:380V最高使用温度:750 生产率:200kg/h相数:3 接线方法:YY工作室有效尺寸:2000900650 外形尺寸:278916941651重量:kg 出厂日期:12 课程设计

25、感想通过本次热处理设备课程设计,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学习到了许多新的知识,锻炼了动手和动脑能力。热处理设备为金属材料专业的一门理论加实践的基础课程,它是继金属学、材料科学基础、热处理原理课程学习完以后又一门专业课。通过热处理设备的设计可以了解到热处理炉设计的基本方法,可以根据热处理工件的大小、尺寸、型号和形状等。通过课程设计的实践训练,培养我们独立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在独自遇到相关问题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该课程设计的实践与锻炼,让我了解到热处理炉的原理及内部真正结构,也让我们能够根据具体要求,自己能够设计出所需的炉型、结构、功率等。使自己动手能力大大增强。另外,通过该课程设计的实践,让我们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过程中理解与消化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同时经过反复的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交流和印证,可以融汇贯通,对我们以后进入工作岗位会有极大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支持。在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中,感谢张路宁老师,金光老师等老师的辛勤指导和答疑。参考文献1 吉泽升.热处理炉.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2叶宏.热处理原理及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