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253.80KB ,
资源ID:236155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36155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交底.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交底.docx

1、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交底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站前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标段:DHZQ-9标 编号:工程名称 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DHZQ-9标单位/分部/分项交底内容 人工挖孔桩 交底日期一、交底范围及对象1、交底范围:桥梁人工挖孔桩。2、交底对象:参与人工挖孔桩作业队所有作业人员。二、基本情况概述本段所有桩基嵌于泥岩、砂岩之中,且岩层埋深较浅,结合现场条件位于地形复杂的桩基采用人工挖孔桩施工。3、施工工艺施工工艺流程图4、交底内容1、施工设备(1)出土机具a、支架采用48壁厚为3mm冷拔钢管搭设成简易三角支架。简易三角支架示意图b、链式电动葫芦是主要的起重工具。c、出碴筒自制,高度70cm、直径50cm

2、,利用吊耳不居中的重心偏移原理进行脱钩倒碴。(2)照明采用安全电压照明,照明必须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同时注意灯具防水及防碰撞。(3)通风工具向孔内的送风量不小于25L/s,可以利用鼓风机,配直径100mm的薄膜塑料送风管。(4)混凝土护壁模板宜采用定型拼装模板。2、测量定位护桩埋设根据施工设计图和现场给定的坐标控制桩确定出桩基的准确位置。同时在各桩基的孔口附近稳固的地方作一个高程控制桩,作为本桩的深度控制点,并做好护桩以便符合桩位。严格将护桩埋设牢固且不能受施工影响。3、锁口施工根据桩位线开挖锁口位置,锁口采用C25钢筋混凝土(钢筋布置见附图),高1m,壁厚0.2m,锁口应高于原地面0.3m。锁

3、口中心与设计轴线偏差不得大于20mm。锁口顶部壁厚25cm,底部壁厚20cm。混凝土机械拌置或搅拌站运送。C25混凝土配料单附后表。锁口示意图单位cm4、挖孔配备安全帽、安全绳的工作人员下至孔内,采用小铁锹、钢钎、铁铲等便携工具人力挖孔,井上工作人员利用电动卷扬机提升吊桶出土,吊运弃土时孔内人员与孔外人员用对讲机联络,当孔内施工人员躲进铁制安全防护架内后,才能起吊吊桶。碴土斗车运至临时堆土位置,自卸车集中装运弃土。当挖孔深度超过10m或二氧化碳含量超过0.1%时,增加通风设备进行通风换气。在井口附近用通风机连接通风管将新鲜空气输送到井内,并把风管同向孔底。5、护壁施工锁口每开挖桩孔1米深后,立

4、即支立钢模并现浇混凝土护壁,护壁采用C25混凝土,混凝土中应配8mmHPB300钢筋和12mmHRB400钢筋,人工持小型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挖孔时每挖深1m进行护壁,护壁采用内齿式护壁法(见下图),结构形式采用内八字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50mm,井圈节顶部壁厚250mm,井圈节底部壁厚200mm。其结构特点为护壁外侧为等直径圆柱,而内侧面为圆锥台。当上节护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后,可进行下节开挖。护壁需做到弱分化岩层。护壁施工技术(1)修筑井圈护壁a、护壁厚度、混凝土强度均应达到设计强度80%后方可进行下节开挖。b、每节护壁应在当日连续浇筑。c、护壁混凝土必须保证密实度,同时可加入

5、速凝剂缩短混凝土终凝时间。d、护壁模板拆除应在24小时后进行。e、护壁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f、护壁如有蜂窝、漏水应及时补强堵漏以防止造成事故。(2)桩孔周围应做好封闭维护措施,防止孔口周围杂物掉落伤人,无关人员不得靠近桩孔口边。维护栏上必须挂好安全警示标示牌。混凝土护壁示意图单位cm6、爆破施工炮眼孔径d=42mm,掘进眼深80cm;周边眼深80cm,周边眼爆外插角5度左右,炮泥堵塞长度ls30cm。炮眼布置如下图(1)1250mm人工挖孔桩:炮眼孔深(cm)单孔装药量(kg)总装药量(kg)炮眼数(个)最大炸药单耗(kg/m3)中心孔1000.150.1510.33掘进孔8

6、00.150.64周边眼800.150.1.28钻爆参数如下:(2)1500mm人工挖孔桩:钻爆参数如下:炮眼 孔深(cm) 单孔装药量(kg)总装药量(kg)炮眼数(个)最大炸药单耗(kg/m3)中心孔 100 0.2 0.2 10.35掘进孔 80 0.2 0.8 4周边眼 80 0.2 2 10(3)爆破器材及爆破网络考虑打破桩基位于河道内,拟采用抗水性能好的乳胶炸药(32mm)和目前安全性能最好(杂散电流无影响)的塑料导爆管非毫秒雷管起爆。起爆顺序见图二、三、四,图中数字为起爆雷管段号。整个起爆网络采用簇联(俗称“一把抓”)方式联接。并用塑料导爆管、接力雷管将起爆雷管引至地表,然后用一

7、个8#电雷管在地表引爆。见下图8#电雷管8#电雷管(4)安全技术a.为确保爆破岩石不飞出孔外,需认真做好防护工作,具体实施时,可在挖孔桩孔口先用钢筋网覆盖,然后在上面堆压砂袋,做到绝对安全。钢筋离孔口护壁顶30cm,履盖的砂袋边缘超出孔口护壁边不小于30cm。b.为确保人员安全,对爆破产生的震动和噪声要加以控制,为此,须严格控制同时起爆的药量,并在爆破初期进行爆破震动安全监测。爆破震动速度安全检算:可根据经验公式V=K(3Q/R)对爆破产生的震动速度进行检算式中:Q同时起爆的炸药量(Kg)R被保护物至爆心的距离m,取R=10mK与岩性有关的系数本设计:1250人工挖孔桩Q=0.50kg,可得V

8、=0.693cm/s。1500人工挖孔桩Q=0.50kg,可得V=0.693cm/s。以上四个V值小于国标GB672286爆破安全规程规定的一般砖房、非抗震的大型砌块建筑物2至3cm/s。为减少爆破噪声对人员影响,除加强炮泥堵塞外,有条件时,采用增大钻孔直径,加大不偶合装药系数的方法来降低爆破噪声的影响。c.警戒范围:实施爆破施工时,在井口附近设置警戒区,由于井口封盖严格,警戒距离定为20m。放炮前,所有人员都必须撤至指定的地点,用口哨警告和小红旗作为安全警戒标志,爆破后仍采用口哨解除警戒,恢复正常。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1桩孔尺寸不小于设计尺寸2孔深柱桩不小于设计孔深3孔位中心偏差单桩50

9、mm4倾斜度0.5%孔深7、成孔检查当挖孔达到设计要求深度,对孔深、孔径、孔位、垂直度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进行安放钢筋笼的工作。终孔检查指标1、锁口应高于原地面0.3m。锁口中心与设计轴线偏差不得大于20mm,便于挡土、挡水。2、护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后,可进行下节开挖。3、上下节护壁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mm。4、护壁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倾斜度不得大于0.5%。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检查。5、施工时遇到下雨天气应及时做好孔口覆盖措施。6、环保注意事项1、孔内弃不得随意乱弃。2、机械使用废弃油液不得随意乱撒,应集中回收。3、现场施工所用材料应集中堆放。七、安全注意事项1、现

10、场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好安全帽、挂好安全绳、穿好绝缘胶鞋。2、孔内外人员须配好对讲机,保持孔内人员与孔外人员联系。3、简易支架必须牢固施工前需进行试压。4、孔口周围应做好封闭维护措施,维护栏上必须挂好安全警示标示牌。5、注意现场用电设施,出现破皮现象电线不能使用同时线路必须架空,采用安全电压照明,同时注意灯具防水及防碰撞。6、随时监控孔内有害气体浓度,保持孔内通风。7、出土起吊时孔下作业人员应避开起吊位置。8、严禁孔上人员在孔边眺望孔内。交底人:接底人:作业队:锁口钢筋布置图设计强度等级配合比报告编号允许坍落度(mm)允许维勃稠度(s)C25/(1)理论配合比水泥细骨料粗骨料1粗骨料2外加剂水水胶

11、比(W/B)1.002.982.641.760.010.620.40(2)材料含水率试验结果项目材料名称烘干前湿料质量烘干后干料质量含水量(g)(g)(%)细骨料5004862.8粗骨料10009970.3掺合料/(3)施工配料计算材料名称项目水泥掺和料(粉煤灰)细骨料粗骨料1粗骨料2外加剂水产地规格报告编号3理论用料(kg/m)2531377546684453.9156材料含水率(%)2.80.30.3材料含水量(kg)2121附表3施工用料(kg/m)2531377756704463.9134(4)施工配合比施工配料比例掺和料细骨料粗骨料1粗骨料2外加剂水水胶比(W/B)0.543.062.641.760.020.530.40每盘用料(kg)68386333222267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