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2.26KB ,
资源ID:236202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36202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世界各国中小学外语教育含双语教育的策略.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世界各国中小学外语教育含双语教育的策略.docx

1、世界各国中小学外语教育含双语教育的策略世界各国中小学外语教育(含双语教育)的策略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在工业化和科技发展的推动下,外语教育在20世纪前后迅速发展起来。二战后,新科技革命带来社会的更大发展,推动了外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促使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各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下,纷纷把发展外语教育、培养外语人才作为战略性的发展目标,掀起了一波波外语教育浪潮。综观国际外语教育发展,总结各国采取的外语教育发展策略,有助于我国外语教育事业的蓬勃兴旺。一、颁布外语教育政策在外语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实行中央集权还是地方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的

2、国家,都十分重视制定外语教育政策,并把统一连贯的外语教育政策看作外语教育成功的重要保障。外语教育政策涉及诸多方面,如经费投入、语言地位、语种选择、课程比例等。1确立外语教育地位德国非常重视学校的英语教育。1964年,联邦德国各州文化部长会议通过的汉堡协定规定:在中学,英语课程为必修课。西班牙政府在法案中明确规定外语为核心课程,小学外语教学总时数必须达到9一11。这样,既确立了外语教育的核心地位,又保证了外语教育的早日开展和足够的课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进行了教育制度的重大改革。1947年,日本公布了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等,提出了新的教育方针,把以往的双重学校体制改为单线型学校体制。为了

3、及时指导新学制学校的外语教育,日本公布了学习指导要领英语篇(试行方案),把外语定为选修学科。1952年,日美和平条约生效,日本作为独立国家重新进入国际社会。随着文化、科学、工业的飞速发展,日本的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外语教育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1955年12月,日本对初、高中学习指导外语科英语篇中的高中部分进行修订,规定外语为必修科目,1956年开始实施。1958年10月,日本又公布了初中学习指导要领,外语在初中阶段仍作为选修学科,每年105课时以上。60年代,日本国民生活水平、文化水平普遍提高,科学技术不断革新,为此有必要对学科、科目的内容进行重大调整和质的改善,外语教育在高中改为选修学科

4、,设“初级英语”、“英语会话”两个新科目。为了促进澳大利亚向多元化社会发展,澳大利亚政府积极支持本国的外语教育。1987年,澳大利亚颁布了迄今为止最有影响的外语教育政策国家语言政策)(National Policy on Languages)。同时,建立了澳大利亚国家语言机构,这是一个联结澳大利亚大学和教育学院语言教育的组织。2提早外语初学年龄90年代,法国教育部长杰克朗宣布了一项外语教育滚动计划,即2000年秋季起,所有幼儿园最后一年的儿童开始学习外语。这意味着法国儿童外语学习的起始年龄提前到了5岁。针对青少年语言学习能力强的特点,1980年起,克罗地亚的公立小学为910岁的孩子(小学四年级

5、)开设英语课。1997年,克罗地亚政府规定:有条件的公立小学从一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在奥地利的公立小学,孩子们通常从8岁(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1983年开始,部分孩子从6岁(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英语。2003年,奥地利政府统一规定:学生学习外语的起始年龄为6岁。3丰富外语教育语种澳大利亚学校策略中的亚洲语言与亚洲研究(The National Asian Languages and Studies in Australian Schools Strategies)明确规定,实施亚洲主要语言教育的州立教育机构可以获得各种资助,使得澳洲学生的外语学习扩展到欧洲语言以外的多种亚洲语言,如汉语、

6、日语、印尼语、韩语等。1996年,以色列教育部根据学校实际推出“3+X”的外语教育政策,要求犹太人除了掌握希伯来语、英语和阿拉伯语外,还必须学习其他语言如依地语、拉地诺语等传统语言,俄语、阿姆哈拉语、西班牙语等共同语言,日语、汉语、德语等世界语言。克罗地亚政府对小学外语教育的语种有明确说明:公立小学的学生,除了学习英语外,也可以选择学习法语、德语或意大利语。法国教育部长杰克朗希望在推动英语教育的同时,各学校开设其他外语课,使外语种类多样化。以避免英语在外语教学中的比例偏高。4加强课程标准指导为了促进和指导外语教育朝着计划、统一、明晰的体系和方向发展,各国外语教育界十分重视建立完整的课程标准。德

7、国中学的英语教育分为初级阶段(中等教育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中等教育第二阶段)。初级阶段的英语教学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一般语言能力的训练,使学生通过学习,理解英语国家、非英语国家的人们用英语表达的内容。学生学习英语国家的背景知识,了解这些国家有代表性的作品;学习英语的习惯用法,认识母语和英语之间的差异;理解和尊重英语国家的语言、行为标准。高级阶段要求提高学生的英语口头、笔头交际能力,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学习英美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和文学知识;学习获得英语知识的技巧和方法,为以后继续学习英语打好基础。1993年,在美国联邦政府教育目标2000的资助下,美国的一些全国性语言组织美国外语教

8、学委员会联合美国法语教师协会、美国德语教师协会、美国西班牙语一葡萄牙语教师协会历时两年多编制了新的外语学习标准。标准制定出外语学习的五C目标:交际(Communication)、文化(Cultures)、沟通(Connections)、比较(Comparisons)、参与社区(Communities),为各州、各学区、各学校提供了明确的外语教学指导。二、拓展外语教学视野1培养外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既是教学目的,又是重要的教学策略。“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是由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针对乔姆斯基(Chomsky)的“语言能力”提出的。他认为,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不仅包括乔姆斯基提出的

9、“能否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的能力,而且包括能否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由此,他首次提出了包含“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两个方面的交际能力。交际功能法从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培养学生外语交际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外语教学的目标。作为一种外语教学方法,交际功能法在很大程度上以日常使用的语言为主要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以达到交际的目的。研究发现,当人们意识到学习语言的目的不是掌握语言本身,而是在有意义的情景中使用语言交流信息、沟通情感和愿望时语言学习最有成效。荷兰的外语课程设计以“单元”组成,每单元由一些交流情景、话题或主题构成,鼓励学生在实际交往中进行语

10、言学习和广泛实践。法国强调“情景教学法”,为学生创设敢于开口、乐于开口的机会,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气氛。小学外语教学通过儿歌、童谣、短故事、游戏等,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和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在英国小学五、六年级,外语虽是选修课,但教学目标仍强调初步的交际能力的获得:教学以听、说为重点,教材、练习以对话为主,课堂活动灵活多样,34的时间用于各种听说活动。2推进双语教育实践21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全球化高科技时代。21世纪的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信息素养以及在日常生活和专业领域中用外语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培养复合型人才,外语教学(第二语言教学)逐渐从孤立的、单纯的

11、语言教学转向语言教学与学科教学的结合。同时,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使人们对外语教育有了新的认识。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各国的外语教学逐步进行了调整和改革,用外语作为教学媒介传授学科知识、融学科内容与外语为一体的双语教育在各国得到广泛实践。70年代在北美兴起的“浸入式”,作为一种用外语讲授学科课程的教学方式,被许多地区所采用,并发展了多种模式。在德国,许多学校在小学一年级开始实施“通过外语来学习”(Learning through a foreign language)的双语教学计划,半天使用德语学习,半天使用外语学习。这些学校使用的外语包括英语、法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波兰语

12、、俄语、现代希腊语、土耳其语等。芬兰于20世纪90年代初采用了双语教育的方式,作为提高学生语言水平的手段。在较短时间内,双语教育得到迅速传播。90年代中期的一项调查发现,至少有13的职业学校开展了双语教学。1996年对中小学的调研发现,5的小学(16年级)、15的初级中学(79年级)和25的高级中学在进行双语教育。荷兰有些规模较大的职业学校,在某些专业领域(如旅馆管理)实行双语教育,使用法语或西班牙语教授一些课程。在卢森堡,德语和法语都是教授学科知识的教学语言。作为移民国家的澳大利亚,全国各地的学校都有使用外语作为教学语言的双语教学计划。这些学校使用的外语包括汉语、法语、希腊语、意大利语、日语

13、、高棉语、柬埔寨语、马来印尼语、波兰语、西班牙语和土耳其语。这些教学计划分布在各个教学阶段上,其中大多数在小学阶段。3重视外语学习基础在多元文化社会进行外语教学,应重视第一语言的作用,这已成为外语教育界的共识。第一语言可以为学生学习学科内容提供背景知识。使其产生安全感,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学生最基本的外语阅读能力和“高级”语言能力。卢森堡的DECOLAP实验和DECOPRIM实验充分证明了第一语言的作用。摩洛哥一项调查也发现,成功的英语学习得益于学生此前已经学习了两门语言阿拉伯语和法语。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外语教育的重要经验之一。它使外语学习者充分地、自由地接触所学的语言,极大

14、地激发了外语学习者的兴趣,使外语学习更具直观性、交际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开发教学软件是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外语教学的一大特点。美国开发了许多极具创意的交互式模拟教学软件,如蓝狮公司的“车票”教学软件,在保留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和语法操练的同时,强调把学生置于真实的语言世界,通过亲身感受,在文化熏陶中掌握语法。荷兰的“英语I与II教学软件则侧重学习英语常见的难点。计算机辅助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在外语教育领域运用的突出特点。卢森堡教育部开发的全能口语文字处理器TEO(Text Editor Oral),鼓励学生用外语编故事,开发口头表达技能。TEO主要用于小学,尤其是多元文化背景的学校。此外,卢森堡的

15、“欧洲语言教学创新品牌”通过计算机把现代教育技术融汇到语言学习中。培养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的口头、笔头交际能力。教育网络的建构与运用也在外语教育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国外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接触外语,许多学校建立了专供外语学习的网站,学生利用各种机会,如上网、订阅电子杂志、收发电子邮件、聊天等,进行更广泛、更真实的交流。三、完善外语评价体系各国不断完善外语评价体系,以期评价更加科学、合理。目前的趋势是:从重视语言要素转向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从强调书面转向口头、书面相结合;从重视结果转向过程;从重视共性转向个性等。听说能力的测试采用课堂口语练习、角色扮演、配对练习、小组互动等形式;书面测验以自由表达

16、为主。小学以口语为主;中学则口头、笔头相结合。评估方式并不完全以考试、测验成绩为依据,更多关注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讲求动态与静态相结合。1外语教师单独评定目前,各国大部分的外语测试都由任课教师完成,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和对象,设计不同的评价模式,做到尽量生活化、多元化。与此同时,教师建立学生个人档案,通过档案收集学生信息,对学生作出评价。这种方式已成为评价的重要趋势。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风格、方法等情况,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了解学生发展的进程,并不断调整教学方法。2政府组织统一测试由政府组织的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大规模语言能力考试一般在学生阶段学习结束

17、时才举行。荷兰的中学毕业生必须参加国家考试局(CITO)组织的全国性考试。大约30的学生在12年级(18岁)参加统一考试,这种学业成绩考试包括3门外语:英语(听、说、读、写)、法语(阅读)和德语(阅读);约40的学生在10年级(16岁)参加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包括英语水平测试、法语或德语的听力或口语一测试。全国统一考试的成绩一般占学生学业总成绩的50。欧洲语言手册和入门水平也正在设计其他各种语言水平测试。四、提高外语师资素质各国的外语教育极其重视师资素质,不断对教师教育模式、教学内容及方式方法进行改革创新,使其与外语教育同步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外语教育的进步。1保证职前教育质量语言教师的职前教育一

18、般由学科教学、教学法、教育实习等部分组成。 摩洛哥外语教师在大学或师范院校接受高水平的职前教育,其英文系教师大部分拥有英美国家大学的硕士或博士学位,学生通常学习4年英语,其中1年专修文学或语言学,1年学习教学法,并在教育学院进行教育实习。法国所有新招聘的小学教师必须胜任语言教学。教育部长指示,教师培训学院应开设语言专业课程。从2003年起,小学教师教育引入语言考试并以此作为颁发文凭的一项条件。战后,德国的中小学师资主要由高等师范学校和大学培养。新型的外语教师培训强调语言技能和教学法训练。师范生的招生条件为持有13年一贯制完全中学毕业证书者。中小学的外语教师训练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大学的语言学

19、习阶段。语言学习分两部分:专业学科和与应用语言学或教学法有关的课程。此外,还有6周实习课。学习结束时参加第一次国家考试,考试内容包括一篇学术论文、笔试和口试。第二阶段是学校见习阶段,亦称教师预备期。师范生通过第一次国家考试获得大学学位后,才有条件进入第二阶段。学校见习时间一般为1824个月,由专家教师指导,每周参加教材教法研讨会,着重教学实践方面的训练。见习期结束时,师范生必须参加由州教育部门官员、高等学校教授以及学校教师共同主持的第二次国家考试。考试相当严格:考生必须上两节公开课,撰写一篇与语言教学相关的论文,参加长达2小时的口语测试。考试通过后由州政府任命,方可成为正式外语教师。荷兰和英国

20、则要求外语师范生到国外进修学习。荷兰外语师范生获得第一个学科学位课程后,还必须到国外学习一段时间。在英国,几乎所有专攻语言教育学位课程的全日制学生,都要求到国外学习或工作一年。2发挥职后培训效能外语教育的深入发展对外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继续教育渠道不断扩展,网络、教师职业发展学校、外语教师协会及其他机构也加入到外语教师培训的行列。与此同时,培训内容也进一步扩展。外语教师培训从教学理论的构建和教学技巧的训练转向对教师已有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及教学能力的改造。欧洲一些应用语言学家和教育专家为提高外语教师的语言习得能力,合作编写了以小学教师为对象的外语专著。在德国,外语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随处

21、可见。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挑选地方或州的课程进修。每个教师每年享有州提供的一周培训课程。捷克外语教师继续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是,越来越多的教师到国外学习或参加国外有较好声誉的国际课程的学习。美国外语教师的在职培训特别强调多媒体教育技术的掌握和应用。长期以来,中国英语教学基本上承袭前苏联的、源于欧洲大陆的老传统,以基础训练为重点,课堂以教师为中心,采用“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法,绝大部分时间老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被动接受书本知识。近十年来,中国的外语教学开始把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的能力作为教学重点,要求教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世界各国在外语教育领域中所采取的策略,各具所长,又各有所短。如果我们的外语教师抱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国外的策略作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取其优点,结合我国实际,做到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那么,中国的外语教育和教学,一定可以少走一些弯路,迎来辉煌的明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