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210.26KB ,
资源ID:236732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36732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突破练专题5选修部分选修6.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突破练专题5选修部分选修6.docx

1、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突破练专题5选修部分选修6选修6环境保护高考题组一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1.(2015全国文综)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保护土壤尤为重要。在南方喀斯特地区修建公路,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结束后,仍在原地维持土壤的生产功能。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答案措施:之前,将土壤移走,集中堆放并作保护措施(四周围挡,表面覆盖)。之后,将土壤再覆盖在石料开挖场或弃料堆放场的表面,并采取防止土壤流失的措施。理由:喀斯特地区土层薄,易被移走;南方地区雨水多,土壤易流失

2、,需保护。解析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易发生水土流失。开挖石料之前,应将表层土壤放置在不易被侵蚀的地方,并采取一些保护措施;开挖石料后,应该进行表土回填或覆盖在堆放弃料的上面,防止水土流失造成土壤贫瘠。2.(2015山东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锯泥是石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石粉与水的混合物。我国北方某石材生产基地每年产生大量锯泥,其堆放占用了大片土地。石粉质地细、难处置,大风时易漫天飞扬,雨天则随雨水流入河道。近年来,某企业在该基地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加气砖质量轻,保温效果好,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下图为“锯泥产生过程及利用示意图”。从资源、环境的角度分析该

3、企业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的积极意义。答案实现废弃物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占用土地,节约土地资源;加气砖保温效果好,节省能源;减轻空气污染;减轻水污染。解析由材料可知,石材企业产生大量的锯泥,既占用了大片土地,又容易造成空气污染和河道淤积,污染水源。该企业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实现了废弃物资源化,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可以减少占用土地,节约土地资源,同时也缓解了大气污染和河道淤积问题。加气砖保温效果好,有利于节省能源。高考题组二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3.(2015全国文综)贵州省某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农民在山上放牧、砍柴、找土种玉米。当地农民反映,山上的土一年比一年薄,一发大水,土全被冲

4、走了,玉米也被冲走了。石头越来越多,最后连玉米也无法种了,生活越来越困难。简述为改善环境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当地政府应采取的具体措施。答案严格管理,恢复自然植被:将农业生产活动限制在适宜的地方;不适宜的地方实行严格保护措施,避免人类活动扰动土层,以逐步恢复自然植被。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如选择免耕的农作物,改牲畜放养为圈养等,以避免农业活动过多扰动山地很薄的土壤层。合理规划,控制人口数量:按环境承载能力规划人口,将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的人口转移到较适宜的地区。经济补贴措施:给农民适当经济补贴(包括粮食、商品能源等),解决农民的生活用粮、用柴等问题,帮助农民开辟新的生计(如手工业、第

5、三产业等),或以经济手段鼓励农民主动保护和恢复植被。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通过实际情况的对比,使农民认识保护山坡、石间土层的重要性,提高农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吸引社会力量:以优惠政策鼓励个人和企业参与保护和治理环境。客土移植:将土壤资源丰富地区的土壤转移至该地区。解析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主要从原因推导出来。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当地水土流失的原因在于人口增长过快,土地资源过度利用,由此可以推导出解决的措施就是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扶持等方面。4.(2015福建文综)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和耕地、湿地面积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该区域湿地面积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2)简

6、述该区域保护湿地应采取的主要措施。答案(1)特点:湿地面积减少。原因:由于人口增长,耕地需求增加;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建设用地需求量增大,促使人类大幅度开垦湿地。(2)退耕还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应重视湿地保护;提高群众保护湿地的意识。解析第(1)题,由图示可以看出随着人口的增多,耕地面积不断扩大,而湿地面积却不断减少,可以得出人口增多、耕地面积扩大,以及城市化的发展是造成湿地面积减少的主要人为原因。第(2)题,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可以从工程、技术、生物、教育等入手,比如退耕还湿,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恢复植被,涵养水源,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等。高考题组三环境污染与防治5.(

7、2014江苏地理)我国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表明:我国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镉、汞、铅3种重金属污染物含量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下图为“甲城市不同功能区土壤中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及用此4种元素计算出的综合污染指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土壤中镉、汞、铅3种重金属污染物分布特点的成因是_。(2)甲城市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情况空间分布特点是_。(3)甲城市矿冶区明显高于其他功能区的两种重金属元素是_,其原因是_。(4)土壤污染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的主要影响是_。为防止我国土壤污染加剧并修复已污染的土壤,需采取的措施是_。答案(1)东南地区经济活动强度大于西北地区,

8、产生的土壤污染物多;西南地区有色冶金工业分布较多(2)矿冶区和居民区污染最严重;开发区和风景区污染较轻(3)铅、镉矿冶区工业污染严重(4)降低土地生产力(破坏土壤资源);影响农产品质量和数量健全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开展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加快修复已污染的土壤;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环保意识解析(1)我国东南地区经济发达,产生的污染物多;西南地区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重金属废弃物排放多。(2)认真读图中综合污染指数,可得出综合污染情况的空间分布特点。(3)对比图中矿冶区与其他功能区的各种重金属含量柱状图,结合图例等相关知识可作答。(4)土壤污染后不仅生产力降低,而且通过生态

9、环境将污染物富集到农产品中去。防治土壤污染,要健全法制,做到有法可依;加强宣传,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修复已经污染的土地,还需相应的技术支撑。6.(2014福建文综)下图示意“流经某城市小河水污染程度与流量、降水的关系”。读图回答问题。(1)说出小河水污染的变化特点,简析该次水污染形成的原因。(2)简述防治该河水污染可采取的主要措施。答案(1)污染总体呈“W”形变化(先减轻后加重,3日污染最严重,随后减轻恢复常态)。城市地表污染物较多;降雨后污染物被径流带入河流;河流流量小,河水自净能力差。(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水环境的保护意识;禁止各种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建设完善的城市截污管网和净化设施

10、;引水冲污,增强河水自净能力。(答三点即可)解析(1)从图中曲线的变化可以直接读出,污染物浓度存在轻重轻的变化过程,其中3日污染最严重。(2)防治水污染的措施包括控制污染源,减少排放;采取技术措施做好污水净化;提高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等。命题感悟从考查内容看,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预防、治理措施等内容是考查重点,尤其要关注气候、水体、大气、森林及土地开发利用等环境问题。从考查形式看,结合区域图、统计图及文字材料,以综合题形式为主,考查基本知识及应用。在复习过程中应注意:(1)结合重大环境问题及图文材料,考查区域环境问题的形成、危害及治理等。(2)结合区域资源开发,考查自然资源

11、开发利用、短缺原因及应对措施等。(3)结合国际、国内重大时事,考查主要生态危机的成因、生态系统的作用和保护等。网络构建名师点拨在复习过程中,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切入点,在认识环境问题的基础上,系统把握环境问题的产生、危害、预防及治理。尤其应结合具体案例,着重分析当前人们普遍关心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核心点一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主干精讲1.主要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资源主要问题直接原因共同成因矿产资源面临枯竭滥采滥用,废弃物处理不当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人口的快速增长土地资源耕地减少和土地退化过度利用和不合理利用水资源水资源紧张过度开采和水污染2.资源不合理利

12、用造成的环境问题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的主要表现滥垦草地、沼泽地,非农业用地面积不断扩大等滥伐森林,毁林开荒,对野生动物滥捕滥猎过度抽取地下水,不合理的灌溉等滥采滥用矿产资源。废弃物处理不当产生的环境问题土地遭到水蚀、风蚀和沙漠侵吞,耕地面积不断缩小等森林面积不断减少,许多野生动植物已灭绝或濒临灭绝,不同程度地破坏了陆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土壤次生盐碱化矿产资源浪费以至枯竭,污染环境3.资源的利用、保护措施(1)非可再生资源储量有限,在开发利用中不断减少,无法持续利用,必须实行保护性开发,以便重复利用或尽可能延长利用期限。(2)可再生资源利用要采

13、取积极措施,在利用过程中,促进其存量扩大和质量的提高。4.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合理开发与利用的措施预测演练某企业在图示M地开采有色金属矿,分析不合理开采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并说明为降低危害应采取的措施。答案该矿地处丘陵山地,开矿会破坏地表植被;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易产生水土流失等;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危及用水安全。措施:对已开采的部分恢复地表植被;对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后再排放;矿区回填。解析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生态破坏)及水体污染(环境污染)等方面说明产生的危害。从植树造林、废弃物处理及矿区回填等方面采取措施。核心点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与防治措施主

14、干精讲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防治措施森林破坏自然原因:森林火灾、病虫害;人为原因:毁林开荒、砍伐薪柴、商业采伐等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温室效应增强、物种灭绝等封山育林、采育结合、退耕还林,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草地退化自然原因:气候异常、降水减少;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农垦载畜量下降,草地生态环境恶化,还会使整个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控制人口数量、改善经济结构、退耕还草、舍饲养畜等湿地干涸自然原因: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泊和沼泽;人为原因:土壤侵蚀、环境污染、围湖造田等气候恶化、水旱灾害加剧、水污染加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加大对湿地保护的宣传力度,加强湿地保护立法和执法,建

15、立湿地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湿等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原因:自然灭亡;人为原因:狩猎、污染,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的破坏恶化人类生存环境,限制人类生存发展机会的选择,甚至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方法技巧生态环境问题的关联性特征及应用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的关联性较强,一种生态问题的出现常常成为其他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条件。例如,森林的破坏,会使植被覆盖率降低,流水的侵蚀作用增强,导致土壤侵蚀加重,出现水土流失现象;泥沙被带到下游的湖泊沉积下来,会使湖泊的面积减小,导致湿地萎缩。再如生态环境中的森林破坏、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分析某

16、地生态环境问题时,可遵循以下步骤进行: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剖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构建引发的环境变迁因果链总结与之相关的其他生态环境问题。预测演练“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亚热带湿润的喀斯特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目前已成继沙漠化和黄土地区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读我国西南某“石漠化”地区有关坡度与土壤厚度的实测数据,回答相关问题。地形坡度5101015152020252530303535土层厚度(厘米)120818078714220有机质层厚度(厘米)282017151297(1)说出该地区地形坡度、土壤厚度和有机质层厚

17、度三者的关系,并分析其自然原因。(2)针对当地生态问题,指出主要的人为原因。答案(1)地形坡度越大,土壤厚度和有机质层厚度越小。该地降水丰富,地形坡度越大,流水侵蚀能力越强,土壤厚度越小,导致植被条件越差,有机质来源少,土壤有机质层厚度越小。(2)过度农垦,过度樵采,不合理开矿,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解析第(1)题,结合图表数据可直接读出地形坡度、土壤厚度与有机质层厚度的关系。结合地形坡度对水流速度的影响说明原因。第(2)题,从过度农垦、樵采,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等方面说明人为原因。核心点三环境污染及防治主干精讲环境污染的成因、危害及防治环境污染问题成因危害措施水污染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

18、物排入水中影响工业生产、人民生活,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影响动植物繁殖保护水源、限制污水排放,建污水处理厂,合理布局工业生产,提高环保意识大气污染人为原因: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出的大量粉尘和酸性气体;自然原因:特定的气象和地形条件会加重大气污染形成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危害人畜健康,污染土壤、水体、生物,腐蚀建筑物节约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新能源,发展洁净煤技术,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植树造林加强绿化,合理布局工业生产等固体废弃物污染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排放的生活垃圾和工业生产活动排放的生产垃圾污染大气、水体、土壤,占用耕地,影响环境卫生,危害人类健康填埋、焚烧、堆肥、分类处理并回收利用噪声污染交通

19、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等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损伤听力,诱发各种疾病声源控制,传播途径控制,接受者的防护海洋石油污染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的石油泄漏石油污染直接导致海洋生物毛、皮丧失保温性能,或因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而死亡;油膜覆盖表层海水阻碍海藻光合作用;沉降至海底的石油影响海洋底栖动物;石油氧化分解会消耗溶解氧,间接危害生物;可破坏海滨风景,影响海滨美学价值除控制污染源、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外,可通过围油栏、吸附材料、消油剂等进行处理方法技巧解答环境问题类题目的方法(1)理清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与分布首先从题目所给图、表、文字等资料中判断出环境问题是什么,属哪种类型,其表现特征和

20、分布如何等。每类环境问题都有不同的表现、分布等特征。弄清类型,使容易与所学的有关环境问题的知识结构进行联系。(2)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一般着重分析人为原因,多数是因为不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造成的。但不要忽略自然原因。明确成因,有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3)总结环境问题的后果与危害环境问题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影响,要能准确全面地进行分析。例如,温室效应的加剧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等。(4)归纳解决的措施和建议针对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这是对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训练。预测演练阅读图文

21、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日,抽检数据“镉米再现”消息不胫而走,“镉大米”事件让公众担忧,到底还有多少这样的遭污染农田?材料二漫画“难知根底”。试说出图示漫画反映的环境问题及对农业生产产生的不利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提出防治该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答案环境问题:土壤重金属污染。不利影响:影响作物生长,降低产量;影响农产品品质。主要措施:加强对农用土壤的监测和食品的抽检;加强对工矿企业废弃物的综合治理和环境执法力度。解析材料中反映出大米中含有金属物质镉的现象,说明土壤重金属污染,影响作物生长,影响农产品品质。其防治措施可从加强监测和治理等方面加以回答。1.下图为“某区域简图”,在流域的综合开发过程中,

22、指出A地区最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并简述其理由。答案保护森林植被(或禁止砍伐森林;停止林区的产业活动)。A地区位于山地,是河流的发源地,是水资源的源头,该区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降水季节变化大。若森林破坏,保持水土能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大,水质下降;森林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水量季节变化大。解析A地位于河流上游,在综合开发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植被。从A地位置、气候、地形及植被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意义等方面说明理由。2.1958年以来,海河某支流上游陆续建成134座水库,总库容量大于该支流年径流总量。下图示意“海河流域平原主要河道干涸、断流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中所反映的环

23、境问题,并分析其人为原因。(2)简述为改善海河流域环境可采取的措施。答案(1)水资源短缺(河流断流);生态破坏(湿地萎缩)。流域内人口、城市密集,工农业用水量大;植被破坏,涵养水源功能减弱;河流上游大量截留蓄水,下游径流量减少。(2)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调配上、中、下游用水;植树造林;建设生态保护区;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型产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知,海河流域干涸长度逐年变长,断流天数增多,从而推知该流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第(2)题,从水资源管理、恢复植被及节约水资源等方面采取措施。3.2015年4月16日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24、(“水十条”),提出从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等十个方面开展防治行动。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地下水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示地区,地下水水质的空间分布特点。(2)简述图示地区地下水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3)地下水一旦被污染更加难以治理,试说明原因。(4)简述该地区通过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防治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措施。答案(1)东部地下水水质较差,西部地下水水质较好;城市及其附近地区地下水水质较差,农村地区地下水水质较好。(2)自然原因:降水少,径流量小,水体自净能力较弱。人为原因: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生产生活污染物的排入;油气资源的开采。(3)地下水污染难于及时发现;

25、地下水循环速度慢;污染物容易附着在土壤上。(4)狠抓工业污染防治;强化城镇生活污染治理;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加强船舶港口污染控制。解析第(1)题,结合图例及其图示信息说明分布特点。第(2)题,从水量少导致的自净能力弱等自然原因及人类不合理活动等人为原因进行分析。第(3)题,从地下水污染的检测、水循环及污染特点等方面说明原因。第(4)题,从对工业、农业和交通所产生的污染物对水体影响采取措施。4.(2015江苏地理)美国先后出台过多部有关土地利用的法规,如1934年出台了“泰勒放牧法”,1935年出台了“水土保持法”等,这些法规对美国资源与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图是“美国过去200年来草地面积变

26、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过去200年美国草地面积变化特点是_。(2)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春季“黑风暴”频发,其产生的自然条件是_、_。(3)“泰勒放牧法”和“水土保持法”对美国资源与环境产生的影响是_。(4)历史时期美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对我国的启示有_,针对我国国情,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场资源还可以采取_等措施。答案(1)总体呈下降趋势(先缓慢下降,后快速下降,再缓慢下降)(2)春季多大风天气干燥生态环境脆弱(任答2点)(3)限制土地过度开垦;缓解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有效保护草地资源(4)建立健全土地利用政策;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任答1点)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宣传教育

27、(任答2点)解析第(1)题,分析美国过去200年来草地面积变化图即可得出答案,可总体描述,也可具体描述。第(2)题,美国中西部春季“黑风暴”频发,其产生的自然条件要重点从气候和生态方面作答。第(3)题,“泰勒放牧法”和“水土保持法”都限制了土地过度开垦,有效保护了草地的生态环境。第(4)题,要从建立健全土地利用政策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等考虑。5.(2015海南地理)灌丛荒漠往往呈带状分布于山麓地带和绿洲边缘。灌丛植物能够阻挡风沙,并将之固定在周边形成灌丛沙滩;但干旱加剧或者地下水位下降时,灌丛植物根系无法再获取水分就会死亡,最终形成流动沙丘。下面图1示意某区植物分布,图2为灌丛沙堆景观。简述

28、绿洲边缘的灌丛沙堆在其不同发育时期对绿洲的影响,并提出灌丛荒漠生态保护措施。答案影响:灌丛沙堆早期具有固沙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绿洲;但如果灌丛死亡,则其早期固定的沙成为沙源,为沙漠化提供物质基础,威胁绿洲。措施:保护山地植被,增强水分涵养;合理利用水资源,保证生态需水;禁止采伐灌木;采用草方格固定大型灌丛沙堆。解析从材料中可以推断出,早期灌丛沙堆的主要作用是固沙,在一定程度上对绿洲具有保护作用;但如果灌丛死亡,则造成早期固定的沙成为沙源,为沙漠化提供物质基础,威胁绿洲。针对上述现象,可从保护山地植被、合理利用水资源、禁止采伐灌木、采用草方格固定大型灌丛沙堆等方面说明保护措施。6.我国水土保持法规定,“禁止在二十五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地陡坡耕地景观图”。完成(1)(3)题。(1)黄土高原陡坡耕地会()改变地貌类型影响降水量破坏自然植被松动地表土体A. B.C. D.(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主要有()地形坡度大植被稀疏降水量大全年风大土质疏松冻融作用强A. B.C. D.(3)列举治理黄土高原陡坡耕地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答案(1)D(2)A(3)退耕还草(林);种草植树;修筑梯田。解析第(1)题,黄土高原陡坡耕地会导致自然植被破坏,使本来就疏松的土质更加疏松,一旦遭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