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115.29KB ,
资源ID:23800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3800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旅游地理作业.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旅游地理作业.docx

1、旅游地理作业旅游地理作业壤塘县旅游业分析 小组:人文系地理教育一班壤塘旅游业1、壤塘概况 壤塘县,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下辖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大渡河上游,四川省阿坝藏族族自治州西部,县名源自境内一自然村壤塘寨。寨坐落于山上,其山形似手托宝幢的“藏跋拉菩萨”。”“壤”系藏语言译,源自上意。山前有一平坝,“坝”藏语谓“塘”,“壤塘”由此得名。意为“财神的坝子”。(一)、地理位置 壤塘县位于四川西部,地处北纬3163241、东经1003110129之间。与青海省班玛县和州内金川县、马尔康县、阿坝县及甘孜州的色达县、炉霍县、道孚县接攘。总面积6606.49平方公里。东西宽 89.6公里;南

2、北长134.4公里。(二)、地形地貌 地形以丘状高原为主,相间河谷平地和高山。境内山峦重叠,沟谷纵横,有较大的山74座,海拔4500米以上的山峰 60余座。其中杜拉甲格则山海拔 5178米,为五级山脉,是境内群山中的最高峰。有杜柯河(旁侧交流有宗科、色曲、日科等40余条)、则曲河等6条河流。杜柯河在县境内流长180公里。有湖泊10个、沟432条。(三)、自然气候 县内冬季干燥寒冷,长冬无夏,春秋短促,昼夜温差大,属典型的高原型气候。从河谷到高山,有明显的气候垂薇变化,多为小区域气候。则曲河一带和上杜柯为高山草原气侯区,社柯河流域为山地气候和山地森林气候混合区。年均气温分布为南高北低,相差约28

3、。县城壤柯镇年均气温4.8,7月最高气温29.4,最低一23.4。年平均降水量763.1毫米,中部偏多,南北略少。 北部无霜期短,南部无霜期也仅100120天。初雪最早出现在 9月中旬,终雪最迟在 5月上旬。海拔 3500米以上地带,则全年霜雪不断。杜柯河流域海拔高差大,雨量充沛,气候较温湿。则曲河流域山势平缓,河谷宽阔,日照长,冬季严寒,多大风。 (三)、自然资源 全县形成两个主要的土壤植被分布区。杜柯河沿岸土攘为山地棕褐土、山地棕壤土、山地棕色灰化土、高山草甸土。典型植被以亚高山常绿针叶林的云冷杉和混交林为主,间有青木冈、桦林和白杨。河谷地带为植被集中区。则曲河沿地土壤为亚高山、高山和高山

4、灌木丛草甸土,次为山地棕壤土和少量的沼泽土、局部山脊为高山寒漠土。植被以亚高山草甸为主,次为亚高山灌丛,亚高山常绿针叶林在河谷阴坡有块状分布,主要为云杉和冷杉。2、旅游发展史 古代 近代 现代(1)、古代空白时期 壤塘县解放后设立的新县。历史上壤塘一带未曾有过统一的政权体制,属于“山高皇帝远”的地方。这里的社会组织,主要以部落的形式出现,属于安多地区36番部落之一。部落酋长集政治、经济、司法等权力于一身,成为至高无上的土皇帝。后来,壤塘成为阿坝墨桑土官的属地。上寨地区属绰斯甲嘉绒土司管辖地。所以 在解放以前这里非常原始,而且经济落后,所以旅游发展属于空白时期,也没有书籍记载。有的也许只有当时政

5、府派去的使者或官吏的宦游、文人学士的漫游、商人的商旅、僧侣的云游。(二)、近代探查时期 近代这个时期,由于战争的爆发,人们为了躲避战争,往川西高原迁移,而带动的微旅游,没有特别的设施,其自然和社会环境未因旅游的产生而发生变化。 (三)、现代参与发展时期 1、解放建国后,1958年 10月20日,经国务院第八十一次会议通过,将色尔坝、上寨、杜柯、南木达合并设置壤塘县。辖1镇、11乡。这时主要的旅游者就是由派驻官兵和当年上山下乡的青年组成,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旅游。 2、直到改革开放,国内经济飞速发展,旅游业也飞速的发展起来,而这个地方随着一些摄影爱好者和冒险者的发现,慢慢的出名,旅游业也发展起来,

6、进入到参与阶段,而到近几年才开始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从而进入初步的发展阶段 三、旅游资源概况 壤塘县旅游景区由香拉东吉圣山(苟拉山)由苟拉山、海子山、野人大峡谷、南莫且湿地自然保护区、觉囊派三大寺院、棒托寺塔群及石刻大藏经等40多处景点组成,面积1400平方千米,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宗教文化和湿地自然保护区于一体。 (一)、自然旅游资源 壤塘补天瀑布 位于与金川县交界的第一寨独寨,距县城余公里。从公路往右岸的山脚行走,可见一条悬挂于山面的石沟,继续前走约米,但闻如雷的瀑布声贯耳,急忙翘首望去,发现一面瀑布从多米高的空中飞流直下,砸进地面的深潭,涌起千堆雪花。非常有意思的是瀑布飞来处,有一块危

7、石悬其中,仅由几根石脉牵系于旁。瀑布取名为“补天”,真点睛神笔也。 壤塘海子山风景区位于壤塘、阿坝、马尔康三县交界处,距县城公里。海子山,是有海子的山的意思。海子山不仅有海子,而且有个。海子山不仅山美,而且水秀。(海子山海拔米,雄居于草原上空。它的主峰叫“尊玛”,“王后”的意思,据说是青海境内著名的阿尼玛卿山神的王后。她身着银色披风,骑匹白色骏马,手捧如意宝,护佑一方生灵。) 特点:该风景区外围是高山牧场,绿草茵茵,牛羊如织;景区内的海子山主峰白雪皑皑,巍峨雄伟;山腰和各个沟壑,布满森林和药用植物,里面鸟语花香,珍禽异兽生息繁衍;个高山湖泊集中分布于海子山脚,如此布局,超呼人工精心布局,大自然

8、的鬼斧神工真令人惊叹不已。 壤塘蒲西野人大峡谷 距县城余公里。从通往县城的省道大路跨一小桥,就可进入一条陡峭狭窄的山谷,它就是著名的蒲西野人大峡谷。该峡谷之所以著名,一是峡谷长余公里,谷底平缓易行,而两岸悬崖峭壁,相互你推我拉,于是整条山谷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情趣盎然。原始森林为其植被,茂密得难以透风。二是这条峡谷里生活着野人,当地老百姓有口皆碑。遇着下雪天,可以看见野人的脚印。当地人不敢独自一人前往,也不敢把牲畜赶进里面放牧。 香拉东吉圣山 的美景由奇山异水怪石珍木所构成。论山,有嘎茸吾姆七姊妹(七座秀丽俊拔的山),传说她们是圣山的位公主;有圣山终年积雪银光闪耀的主峰;有座形态各异瑞霭缭绕的

9、群山。 自然律资源还有很多,就只介绍到这里。(二 )、人文旅游资源 以中壤塘乡错尔基寺、泽布基寺和藏洼寺藏传佛教觉囊派为代表的宗教文化,其中:错尔基寺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公元1146年,是全国最大的藏传佛教觉囊派寺院,珍藏有元、明、清、民国时期的珍贵文物近千余种,该寺建筑气势壮观,构造精巧,享誉藏区。茸木达乡棒托寺塔群及石刻大藏经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总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有32座佛塔群。 夏炎寺全称“夏炎扎西赞拉贡巴寺”,译作“夏炎吉祥历神寺”,位于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南木达乡夏炎村,系觉囊派寺院,建于公元1784甲辰、乾隆四十九年,创始人为阿旺更嘎求觉喇嘛(公元 17351802 年),

10、母寺为藏洼寺。文革期间,寺院遭到严重破坏。 1984年经人民政府批准开放,寺院、经堂等得以重建,均为木石结构。 正如古人所说“天下名山必有寺”,在香拉东吉圣山风景区和海子山风景区之间,的确孕育了觉囊派藏传佛教文化。它的载体是三座著名的藏传佛教觉囊派寺院曲尔基寺、藏洼寺和泽布基寺。这三座寺院原本一家,创建于年,名叫东壤塘桑珠罗布林寺,后来发展成三座并列的寺院,寺院的建筑连成一体,俨然一座小城镇,距县城公里。 9层弥勒佛塔可谓佛像展览馆,里面陈列着各种佛像,有壁画、唐卡画、泥塑像、金属塑像。最令人刺激的是第9层佛塔外悬空转一圈。第9层佛塔墙外,每一方有一行从墙壁伸出的石板,长度大约20厘米,恰好一

11、个脚板放在上面。探险者从塔门出来,手扶塔身,踏着这行悬空的石板移动脚步,围佛塔转上一圈。为了以防万一。僧人在佛塔身上牵了一圈钢绳作为扶手。尽管这样,还是令人提心吊胆。 壤塘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安多、康巴、嘉绒文化结合部,是藏族多元文化的聚集地。由于历史上卫藏中心势力在此地的影响和控制较弱,为藏族历史上多元文化的保留提供了理想场所,是藏族多元文化的历史积淀区。藏族多族群在此聚集,藏传佛教各教派和谐共存、互助共生,形成了全国唯一的多元藏文化聚居区。 壤塘自然环境多样,为生存提供了多种生计模式,可以亦农亦牧。在这片热土上生活着安多、康巴、嘉绒藏族三大支系,以及汉族、羌族、回族等,他们经济上互通有无,

12、文化上兼容并蓄,和谐共处,成为青藏高原上一道独特的文明景观。 壤塘人文旅游资源也还有很多,就不一一介绍了。(三)、旅游资源特点 自然旅游资源特点:特、美、险、神话神秘、奇等。 人文旅游资源特点:佛教文化浓郁,兼具藏族文化特点,历史文化价值和民族文化价值大。 综合特点:旅游价值大四、旅游发展现状及及发展条件(一)、旅游发展现状 1、旅游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持续提高,总体上平稳运行,消费需求旺盛,投资持续增长,产业运行相对景气,发展方式加速转变。从长期看旅游消费需求将维持中速增长,游客常态化的旅游需求及其增长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本地旅游市场需求的主力。2014年旅游经济发展相对乐观,将延续平稳较快

13、增长态势。(资料来源 2、旅游产品开发情况 2014年壤塘县着力打造“壤巴拉”特色农产品品牌中国阿坝州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14-02-19 来源:阿坝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办公室2014年壤塘县将开展特色农产品品牌“壤巴拉”建设工程和产销对接活动,将依托成立“佳禾惠农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打造壤巴拉特色农产品品牌,其中重点打造“壤巴拉野生菌”特色产业品牌,着重扶持当地优特农产品与内地进行产销对接。 壤塘主要特产:虫草、蛋黄菌、柴木耳、野生木耳、松茸、香菌、杨柳菌、石刻纪念品、獐子菌、扫把菌、馍馍菌、手抓肉、红菌、手抓土豆 3、旅游客源组成 壤塘由于自然环境特殊,风景和文化特别有特色,所以当前客源主

14、要为自驾游、自助游群体,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处在四川盆地,成都平原以西,青藏高原东部,就近原则,所以客源市场主要为成都、重庆。 4、发展旅游业的目的:以发展旅游业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让人民致富。(三)、旅游发展条件 1、以觉囊文化为代表的地域文化的稀缺性和唯一性,藏戏、民居、佛塔等人文资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2、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多彩而富有地方特色。 3、在程度重庆等大城市的后方,处于后花园的地位。 4、当地政府的重视与支持 5、当地人民迫切希望致富的心理(四)、旅游发展问题 虽然壤塘的旅游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但是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 1、没有把众多旅游资源的魅力发挥出来 2、旅游设施滞后 3、旅游的宣传工作欠缺(知名度) 4、旅游投资欠缺 5、当地居民欠缺旅游服务意识 6、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没有做好环保工作等问题。(五)、建议解决措施: 1、招商引资,加大财政投入,对壤塘旅游 进行系统的规模的规划设计和打造。 2、优先考虑当地原住民的利益,进一步了解旅游、了解资源、了解市场,进一步加强市场调研,整合丰富的资源; 3、在开发中,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建设中贯穿环境保护意识,努力保持景点原生态风貌。 4、大力向市场推介壤塘旅游,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壤塘,进入壤塘。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