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3 ,大小:298.12KB ,
资源ID:239046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39046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试验检测实习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试验检测实习报告.docx

1、试验检测实习报告1.工程概况1.1工程名称11.2工程概况11.2.1线路情况11.2.2技术标准11.2.3主要工程数量21.3路基工程概况52.路基工程施工方案2.1施工总体安排62.2路基工程施工方案62.2.1地基处理62.2.2路基本体62.2.3路基基床底层72.2.4路基基床表层72.3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82.3.1地基加固施工方法、施工工艺82.3.1.1挖淤换填82.3.1.2强夯82.3.1.3 CFG桩92.3.1.4碎石桩142.3.2路基施工方法、施工工艺172.3.2.1基床底层以下填筑172.3.2.2基床底层222.3.2.3堆载预压、卸载232.3.2.4沉降

2、观测232.3.2.5基床表层232.3.3过渡段施工方法、施工工艺272.3.3.1路桥过渡段施工方法272.3.3.2路涵过渡段施工方法282.3.3.3过渡段施工工艺282.3.4路堤填料追密碾压292.3.5土工格栅施工方法302.3.6路基附属工程施工方法、施工工艺312.3.6.1路基边坡防护工程312.3.6.2路基面及路基地面排水工程322.3.6.3路基相关附属工程322.3.7站场工程施工方案和方法352.3.7.1给排水工程362.3.7.2管路工程施工362.3.7.3水工构筑物372.4施工技术措施382.4.1保证达到路基填料标准、压实标准、工后沉降及不均匀沉降标准

3、采取的技术措施382.4.1.1地基条件评价382.4.1.2地基处理措施控制392.4.1.3填料质量控制392.4.1.4路基填筑压实控制392.4.1.5过渡段施工控制392.4.2确保接触网立柱基础、电缆槽及手孔、声屏障基础、综合接地线、连通管道等设施修建以及运架梁过程不损坏路基稳固与安全所采取的施工技术措施402.4.2.1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 402.4.2.2电缆槽施工 402.4.2.3声屏障立柱基础施工 402.4.2.4综合接地线施工 402.4.2.5连通管道施工 402.4.2.6运架梁施工对路堤的影响 413.质量目标,质量保证措施3.1质量目标413.1.1质量保证措

4、施413.1.2软基处理质量控制413.1.3湿陷性黄土路基质量控制423.1.4严格控制填料质量423.1.5进行路基填筑压实工艺专项试验423.1.6严格控制含水量423.1.7加强工后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监测及控制433.1.8过渡段施工434.安全目标,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4.1安全目标434.1.1安全原则434.2安全保证体系及组织机构444.3文明施工目标445.文明施工及措施5.1文明施工措施475.1.1管理措施475.1.2施工现场措施486.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目标及措施6.1施工环境现状及环保和水保的主要特点496.2方针和目标496.3保证体系506.4施工环境保护内容及措施

5、506.4.1大型临时工程环保措施506.4.2废水废渣处理措施506.4.3防止空气污染及扬尘措施516.4.4施工噪音控制措施516.4.5水土保持措施516.4.6临时工程的使用与恢复527.临时用地与施工用电计划7.1临时用地计划547.2施工用电计划548.路基施工工序质量监控管理程序8.1目的578.2适用范围578.3职责578.4工作程序578.4.1路基工程主要控制程序578.4.2关键工序质量监控578.4.2.1地基处理578.4.2.2填料生产578.4.2.3路基填筑588.4.2.4路基相关工程及附属工程设施质量监控598.4.2.5路基工程工后沉降控制60附图:施

6、工总平面布置图郑西铁路客运专线引入西安枢纽客运北环线及跨线联络线站前工程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工程概况1.1 工程名称郑西客专引入西安枢纽客运北环线及跨线联络线站前工程KHZQ11标段路基工程。1.2工程概况1.2.1线路概况郑州至西安客运专线新临潼(不含)经西安北至咸阳西段线路位于西安市和咸阳市境内,客运专线沿陇海铁路北侧进入西安枢纽,在西康铁路临潼北站东北位置设新临潼车站;出新临潼车站,线路依枢纽货运北环线北侧西行,跨西阎高速公路,于新筑车站东端上跨建设中的枢纽北环线,至其南侧;跨灞河、西铜一级公路,在西安绕城高速公路以北设西安北客站。后客专自西安北站引出,西行跨沣河及渭河,从咸阳站车场

7、北侧通过,过咸阳站西闸口后与既有陇海线相接(利用既有陇海线引入咸阳西站)。将陇海线上、下行正线改移,接入咸阳西站。KHZQ11标段里程范围为DK444+350DK494+595.45,线路长50.245Km。含桥梁7座46063.1延米,正线无碴轨道工程54.305公里(单线),站线有碴轨道20.81km,路基4.234公里,新设西安北车站。重点工程是灞河特大桥、咸阳渭河特大桥及无碴轨道。1.2.2技术标准铁路等级:客运专线;正线数目:双线;最小曲线半径:一般地段7000m,困难地段3500m;正线线间距:5m;最大坡度:20;到发线有效长度:700m;牵引种类:电力;列车运行方式:自动控制;

8、行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集中。1.2.3主要工程数量主要工程数量:区间路基土石方13.1495万方,其中石灰改良土2.0182万方,水泥改良土9.6109万方,基床表层级配碎石0.8549万方;站场路基土石方134.3487万方,其中借土填方16.32万方,填A组填料17.7612万方,水泥改良土94.4506万方,基床表层级配碎石5.8169万方;桥梁7座46.0631km,预制架设箱梁1313孔,支架现浇梁48孔,悬臂现浇梁18孔,支架拼装箱梁6孔,矩形涵12道。无碴轨道工程54.305km(单线)。主要工程数量详见表1-1。表1-1 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工程项目单位数量1路基工程区间路基土石

9、方石灰改良土断面方20182水泥拌和土断面方96109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断面方8549过渡段级配碎石断面方6483加4%水泥吨843站场路基土石方借土填方断面方163200填A组填料断面方177612水泥拌和改良土断面方944506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断面方58169路基附属土石方及加固防护工程土石方土方立方米408459砌体及圬工干砌石圬工方598浆砌石圬工方24912混凝土圬工方207片石混凝土圬工方6467绿色防护液压喷播植草平方米5043栽植乔木千株13.506栽植灌木千株67.059土工合成材料处理土工布平方米522680土工格栅平方米899526地基处理碎石垫层立方米2693碎石

10、桩(50cm)米2212368CFG桩米219773强夯平方米10481堆载预压立方米21951水泥土垫层立方米280177降噪音工程隔音墙基础米280线路防护栅栏单侧公里5.376路基地段电缆槽公里7.424路基地段接触网支柱基础个584信号电缆井座8电力电缆井座222桥涵特大桥m/座45947.6/2中桥m/座68.8/1小桥m/座46.7/4涵洞m/座612.52/123轨道整体道床公里54.305站线钢筋混凝土枕/60kg铺轨公里12.01站线钢筋混凝土宽枕/60kg铺轨公里8.8460kg 9#单开道岔组160kg 12#单开道岔组260kg 18#单开道岔组74粒料道床立方米833

11、755其他运营生产设备及建筑物正线公里50.2451.3路基工程概况KHZQ11路基总长度为4236.50m,其中正线路基长905.30m,站场路基3331.20m。路基工点类型主要有四段,各段处理措施分别为:DID444+350DIK444+613.17段为路堤坡面防护基地及处理工程,采用强夯+CFG桩处理地基;路基两侧边坡设带排水槽的拱形骨架护坡,骨架内铺设0.1m厚的种植土,液压喷播植草并栽种紫穗槐。DK471+236.26DK471+600段为浸水路基、路基坡面防护及地基处理工程,采用CFG桩处理地基;路基双侧设2.0m高墙角基础,浆砌片石护坡,护坡至干砌片石护肩底,防护厚度0.35m

12、。DK471+600DK475+000段为浸水路堤、水塘处理及地基处理工程,主要处理措施:采用碎石桩处理地基;路基影响范围内的鱼塘采用抽水、挖淤泥、铺设一层碎石垫层后,夯填二八灰土至地面的处理措施;路基双侧设2.0m高墙角基础,浆砌片石护坡,防护至百年水位+0.5m,防护厚度0.35m。护坡上铺设空心砖,砖内回填种植土与草籽的混合料防护。DK475+000DK475+278.39段为浸水路堤、路堤坡面防护及地基处理工程,采用碎石桩处理地基;路基双侧设2.0m高墙角基础,浆砌片石护坡,防护至百年水位+0.5m,防护厚度0.35m。护坡上铺设空心砖,砖内回填种植土与草籽的混合料防护。2.路基工程施

13、工方案2.1施工总体安排根据标段路基工程数量相对较小的实际情况,安排1个地基处理作业队和1个路基作业队分段形成流水施工,路基填料生产队负责各种改良土、级配碎石的生产和供应,附属工程安排一个路基附属作业队负责施工。本标段湿陷性黄土、松软土、地震液化及水塘等广泛分布,工点较多。地基处理前,加强地质核查,同时先进行工艺试验经试验确认满足设计要求后再开始全面施工。施工中加强沉降观测、分析、预测,确保地基处理的工程质量。为了确保线路的平顺性、稳定性和刚度的均匀性,将过渡段的质量控制和路基沉降控制作为路基施工重点。抓紧其它有特殊处理要求的地基处理工程及涵洞工程的施工,以便得到尽量长的沉降稳定期,同时为大面

14、积路基填筑和箱梁架设创造条件。站场土石方施工完成后,及时按设计要求施工站台墙、给排水系统等工程。2.2路基工程施工方案2.2.1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施工前,加强地质核查,同时先进行工艺试验经试验确认满足设计要求后再开始全面施工。施工中加强沉降观测、分析、预测,确保地基处理的工程质量。强夯采用夯锤等机械进行冲击夯实;碎石桩采用振动沉管法施工;CFG桩根据现场地质条件,可选用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成桩和振动沉管灌注成桩两种方法施工。为减少工后沉降,垫层顶面以上对填料分层填筑,并碾压至标准压实度后,每隔1.5m(涵洞顶部不小于2.0m)厚用冲击压实机具进行追密碾压。2.2.2路基本体路基本体填筑

15、采用石灰、石灰改良土或A、B组填料,为保证填筑质量,改良土采用厂拌法,全标段设3个改良土拌和站集中生产供应。按试验室对场拌改良土试验结果确定的施工参数指标分层碾压填筑。碎土机粉碎土料,集料由拌和站拌和,自卸汽车运输,填料摊铺使用推土机初平,平地机终平,重型振动压路机和三轮压路机碾压密实,并在每填高1.5m时进行一次冲击碾压。2.2.3路基基床底层为不干扰路堤施工和节约时间,基床底层试验段选在基床下的路堤最先完成的路段,当该段路堤本体全部完工获取试验成果后,迅速转入基床底层施工,保持施工的连续性。松铺厚度控制在30cm以内,采用不同的压实机具、遍数及速度,最终确定各项工艺参数。基床底层为2.3m

16、厚采用水泥改良土填料填筑,按试验室对改良土填料试验结果确定的施工参数指标分层碾压填筑。用挖掘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输,填料摊铺使用推土机初平,平地机终平,重型振动压路机和三轮压路机碾压密实。碾压设备选用自行式振动压路机。采用K30平板荷载仪测定地基系数(K30)值,灌砂法、核子密度仪检测压实系数K,空隙率n,Ev2静态变形模量测试仪测定变形模量Ev2,Evd动态变形模量测试仪测定Evd。2.2.4路基基床表层基床表层填筑前对基床底层进行验收,对不符合标准的基床底层进行修整,使其达到基床底层标准要求。基床表层选不小于200米长路基表层级配碎石填筑作试验段。表层施工按照试验室对级配碎石填料试验结果确定

17、的施工参数,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做好碎石的性能检测。级配碎石在拌和站场拌,自卸车运至路基,采用摊铺机摊铺,振动压路机碾压。摊铺施工分二层填筑每层均为20cm,摊铺方法由试验段取得工艺方法确定。碾压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要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既先边后中;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沿纵向重叠0.4m,横缝衔接处应搭接,搭接长度不少于2m。采用K30平板荷载仪测定地基系数(K30)值,灌砂法、核子密度仪检测压实系数K,空隙率n,Evd动态变形模量测试仪测定Evd值。2.3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2.3.1地基加固施工方法、

18、施工工艺本标段路基地基加固类型有强夯、CFG桩、CFG桩、碎石桩、挖淤换填。施工前,根据线路不同地质情况,选用N10轻型动力触探、N63.5重型动力触探、标准贯入、静力触探原位测试方法结合室内土工试验进行补充勘察,有疑问时进行地质补钻,验证设计采用的地质资料,确保不因地质勘察原因造成路基沉降控制问题。针对湿陷性黄土和松软土,施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地基处理前,在施工场地周围做好临时排水设施;(2)湿陷性黄土、软弱土路基施工宜在旱季,尽量避开雨季;(3)加强强夯,消除黄土的湿陷性;2.3.1.1挖淤换填挖淤换填适用于路基影响范围内的鱼塘,采用草袋围堰,将围堰内水抽干净,然后挖除塘底的淤泥层,

19、并铺设一层碎石垫层,然后分层填筑二八灰土至周围地表高程,上部即可正常施工路基填筑。分层铺填灰土垫层,分层碾压,每层分层虚铺厚度、压实遍数通过试验确定,分层铺填厚度为0.2m0.3m。2.3.1.2强夯强夯处理宽度为路堤两侧坡脚外4m之间范围,强夯面积共10481m2。(1)施工试验及施工准备于DK444+400处挖试坑(深8m)取样对湿陷性黄土进行土工试验,主要进行以下试验:天然干密度、最大干密度(轻型击实);湿陷厚度、湿陷系数(浸水饱和压缩试验);天然含水量;饱和度。施工之前,在现场进行地基处理试验性施工,以确定施工参数及工艺,同时检验设计参数和地基处理效果。清除地基处理范围内的地表耕植土并

20、整平。(2)施工工艺先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试夯,并应满足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的有关规定。施工时应标出夯点位置,并测量夯前务后场地高程。夯击遍数宜为为23遍,最末遍夯击后,再以低能量(落距46m)对表层松土满夯23击。点夯后在夯坑填0.2m厚碎石,再回填素土,满夯时铺01m厚碎石垫层。点夯时强夯夯击能2000KNm,满夯时强夯夺击能1000KNm。强夯工艺流程见图2-1。图2-1 强夯施工工艺流程图平 整 场 地设备就位对准夯点起吊夯锤到预定位置夯锤自由下落完成1夯点第一遍点夯设备移位完成该段第一遍夯击夯点测量放样重复完成第二、三遍点夯击第四遍满场点夯完成该段表层加筋

21、碎石垫层2.3.1.3 CFG桩本标段共设计有CFG桩219773m。CFG桩处理宽度为路堤两侧坡脚之间范围,处理范围及桩位布置详见图2-2。图2-2 CFG桩处理宽度及桩位布置2.3.1.3.1.施工试验及施工准备(1)桩身材料配合比室内试验CFG桩桩身材料参考配合比见表2-1。表2-1 CFG桩桩身材料参考配合比表28天强度(MPa)水泥标号混合料密度(t/m3)石屑率单方用水量(kg)单方水泥用量(kg)单方粉煤灰用量(kg)单方石屑用量(kg)单方碎石用量(kg)10P.032.52.20.285235.0167.8257.4438.81101.0(2)施工之前,在现场进行地基处理试验

22、性施工,以确定施工参数及工艺,同时检验设计参数和地基处理效果。(3)地表处理整平地表。按设计要求,对处理范围及桩孔位置进行放线并做标记。2.3.1.3.2施工工艺CFG桩采用沉管与长螺旋钻成孔、管内泵压混合料联合成桩。(1)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成桩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成桩的施工顺序为:钻机就位成孔钻杆内灌注混合料提升钻杆灌注孔底混合料边泵送边提升钻杆成桩钻机移位。在施工钻至设计深度后,应准确掌握提拔钻杆时间,混凝土泵送量应与拔管速度相配合,边灌注边提钻,保持连续灌注,均匀提升,做到钻头始终埋入混凝土内1m左右。严禁采用先提钻后灌注混凝土,形成往水中灌注混凝土的错误作法。遇到

23、饱和砂土或饱和粉土层,不得停泵待料,避免造成混合料离析、桩身缩径、断桩和夹泥等。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成桩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3。成孔灌注孔底混合料边泵送边提升沉管成桩钻机移位桩机就位提升钻杆钻杆内灌注混合料图2-3 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成桩施工工艺流程图(2)振动沉管灌注成桩振动沉管灌注成桩的施工顺序为:钻机就位沉管成孔沉管内灌注混合料提升沉管灌注孔底混合料边泵送边提升沉管成桩钻机移位。应控制拔管速度为1.21.5m/min,遇淤泥或泥炭土等敏感土层,拔管速率应放慢。拔管过程中不允许反插,如上料不足,须在拔管过程中空中投料。钻进过程中遇到卵石土层或较硬的粘性土层时,先用长螺旋钻机引

24、孔,再用振动沉管桩机制桩。振动沉管灌注成桩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4。图2-4 振动沉管灌注成桩施工工艺流程图沉管成孔灌注孔底混合料边泵送边提升沉管成桩钻机移位桩机就位提升沉管沉管内灌注混合料2.3.1.3.3桩顶处理桩施工后,清除复合地基上部的桩头、桩间土松动层,并进行碾压整平。在路基两侧临时排水范周内的复合地基预部覆盖一层土工膜(100克平方米)。铺设时对土工膜接缝进行焊接,土工膜的边缘用土压紧。中部间隔同土压紧。待28天对复合地基进行检测时,取掉土工膜。2.3.1.3.4质量检测CFG桩施工完毕,一般28天后对CFG桩和CFG桩复合地基进行检测,检测包括低应变力试验对桩身质量的检测和静载荷试

25、验对承载力的检测,静载荷试验采用单桩或多桩复合地基,根据试验结果评价复合地基承载力。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80KPa。静载荷试验数量为总桩数的0.5%1%,且每个单体工点的试验数量不小于3点。低应变检测数量一般取总桩数的10%。CFG桩施工质量采用无损检测进行检验,检测桩身完整性。对桩间土可在处理深度内采用标准贯入实验、静力触探等进行检验,检测数为桩数的2%,且每个工点不少于2根。(1)桩问土消除湿陷性效果检测对桩间土取样进行土工试验,主要对湿陷性黄土进行以下试验:湿陷系数s(浸水饱和压缩试验);压缩试验(不浸水压缩试验),检测标准为s0.015。(2)CFG柱复合地基检测项目为:桩身28d立方体抗压强度fcu;单桩(不含桩间土)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单桩复合地基(合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变形模量,同时对桩间土承载力特性进行检测;施工后应检查施工记录;抽取不少于总桩数的lO的桩检测桩身的完整性(小应变),抽取不少于桩总桩数的1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