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8 ,大小:71.32KB ,
资源ID:239782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39782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和安徽学业水平测试真题语文及答案评析11.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和安徽学业水平测试真题语文及答案评析11.docx

1、和安徽学业水平测试真题语文及答案评析11【大事记】 2006年安徽省使用新课标教材,2008年新课改后首次学业水平测试(以前为会考)。【说明】本文档收集了 2010年安徽省学业水平语文真题及其答案, 2009年安徽省学业水平语文真题、答案、试卷分析, 2008年安徽省学业水平语文真题(部分)及试卷分析2010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语文本试卷分为第1卷和第卷两部分。第1卷为选择题,共4页;第卷为综合题,共4页。全卷共七大题,19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一、(12分l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明媚 绊脚石 推心置腹 B欧打 马后炮 如火如茶 C精

2、采 口头禅 左右逢原 D聪颍 侯车室 心悦诚服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上海世博会吸引着八方宾朋,中外游人可谓汗牛充栋。 B. 保护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C天朗气清,春风和畅,师生走进大自然,共享天伦之乐。 D,他和科研人员处心积虑地工作,如期完成了设计方案。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水果表面的细菌对人体有害,食用前应该洗净削皮才安全。B我国大约近70%左右的中小学生睡眠严重不足,值得关注。C,一流的教育培养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人才建设一流的国家。D经济发展了,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也都在不断提高。4依次填人下列横线处的短语,

3、恰当的一组長我们要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就要 .。只要 , ,就会发现美的景,美的物,美的人,美的心灵。用心思考 留心观察 善于发现美A, B c DC二、( 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加拿大圣劳伦斯河上的魁北克大桥,是一座非常著名的桥梁,但它的出名并不因为设计精巧、施工精良,而是因为建造过程中曾先后两次垮塌。 20世纪初,美国著名桥梁工程师库帕在设计这座大桥时,为争得“世界上最大跨度的悬臂桁架桥”之名,随心所欲地将悬跨的长度由原来的500米加长到600米。结果,当大桥建成即将剪彩通车时,桥梁的整个金属结构突然垮塌解体了,2万余吨钢材坠落江中,75名工人因此丧生。事故调查表明,正是由于

4、库帕的过度自信,忽略了对桁架重量的精确计算,才导致悲剧的发生。 数年之后,这座大桥重建。然而不幸的事故再次发生:中间跨度最长的一段桥身在吊装时突然坠毁,桥仍未建成,却又夺去10名工人的生命。追究原因,则是支撑起吊的一个机械部件不合格,也就是工程指标不严格。 历经三度建造,魁北克大桥终于竣工。为了牢记耻辱,汲取教训,并警示后人,加拿大的七所工程学院联合倡议并筹资买下了大桥的钢梁残骸,用以打造成一枚枚指环,分发给每年从工程系毕业的学生,这就是后来闻名国际工程界的“工程师之戒”。授予指环要举行特别庄严的仪式,只有工程系的毕业生才能参加,而且要在宣读职责誓言后才可领受。 这枚小指环必须戴在小拇指上,而

5、且,用右手写字的人戴在右手,用左手写字的人戴在左手。这样,当工程技术人员在图纸上准备为一个未来的工程勾画线条、开列数据、标注文文字时,小拇指首先就有受硌的感觉,使他们感受到小指环的存在,提醒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每个细小举措都将影响深远,从而不忘自己所负的重大责任。 这种授予指环的仪式后来推广到了加拿大所有的理工大学。当然,这些银色的指环已不是用原来的废钢梁制作,而是用特殊的新材料来制作了,但是它的原始意义丝毫没有改变。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学工程教学大楼前的广场上,有一个立于碑座之上的银灰色金属大圆环,那是放大了几百倍的“工程师之戒”它竖立在那里,每个进出教学楼的人必定要从它的面前经过。它提醒那些正在求

6、学而尚未有资格戴上这指环的工程系学生,不能忘记自己选择这个专业所肩负的责任。科技的历史其实也是一部累积失败的历史,正是因为后人正视失败,记取教训,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而这正是科学精神的所在。5,对“工程师之戒”的解说,不军碡的一项是 (3分)A其制作材料均取自当年建造魁北克大桥时的钢梁残骸。B其原始意义是为了牢记耻辱,汲取教训,并警示后人。C其授予目的是提醒工程技术人员牢记自己的专业职责。D其所戴部位是佩戴者用以写字的那只手的小拇指上。6文中讲述建造魁北克大桥的教训,主要是为了说明 (3分)A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风险B工程技术人员应有的能力C,“工程师之戒”的来历和意义D,“工程师之戒”的内涵和发

7、展7,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A.库帕的过度自信造成魁北克大桥建造中的两次不幸事故。B.校园里“工程师之戒”雕塑是为了纪念建中死亡的工人。C.口拿大的所有理工大学的学生全部领受了“工程师之之戒”。D.正视失败、记取教训正是工程技术人员科学精神的体现。三、(1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8、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阵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

9、秦王目眩良久。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荆轲顾笑武阳 顾:照顾。B诸郎中执琴 兵:兵器:C秦王还柱而走 走:逃跑。D轲自知事不就 就:完成。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而乃以手共搏之箕踞以骂日剑长,操其室乃引其匕首提秦王A,相同,不同。 B相同,相同。C,不同,相同。 D不同,不同。10对下面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A希望大王稍微原谅他一些,让他像以前那样完成使命。B希望大王稍微原谅他一些,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C希望大王少给他机会找借口,让他像以前那样完成使命。D希望大王少给他机会找借口,让

10、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11,对上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A叙述了荆轲借献图之机行刺秦王、失利被杀的过程。B塑造了荆轲沉着冷静、勇敢无畏、舍生忘死的形象。C描写了秦王遇刺时惊惶失措、事后惊魂未定的情状。D刻画了群臣及左右遇事沉着、全力救助秦王的细节。四、(6分1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13题。 春行即兴 李 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12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A第一句写宜阳城下春草生长茂盛。B第二句写涧水东流然后转而西去。C第三句写花儿因无人欣赏而凋落。D第四句写鸟儿在春山间不断啼鸣。1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

11、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一、二两句分别描写萋萋芳草和潺潺流水,一静一动。B三、四句中的“自”“空”渲染了春行路上的冷清氛围。C全诗句句写景,描绘了一幅春行图,具有丰富的意蕴。D,全诗情景交融,以哀景写乐情,表达诗人的惜春之意。五、I5分l14.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旬。(任意选填五句) (5分)(1)羁鸟恋旧林, 。(2)落霞与孤鹜齐飞, 。(3)一夫当关, 。(4) ,不尽长江滚滚来。(5) ,相逢何必曾相识。(6)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7) ,最难将息。(8)指点江山, ,粪土当年万户侯。六、(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8题。哦,侍萍!(低声)是你?鲁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

12、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朴 你侍萍?(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萍。半晌。)朴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鲁 不是我要来的。朴 谁指使你来的?鲁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朴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鲁 (愤怨)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朴 你可以冷静点。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如果你觉得心里有委屈,这么大年纪,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鲁 哭?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你大概已经忘了你做的事了!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

13、,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朴 从前的恩怨, 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鲁 那是因为周大少爷一帆风顺,现在也是社会上的好人物。可是自从我被你们家赶出来以後,我没有死成,我把我的母亲可给气死了,我亲生的两个孩子你们家里逼着我留在你们家里。朴 你的第二个孩子你不是已经抱走了么?鲁 那是你们老太太看着孩子快死了,才叫我抱走的。(自语)哦,天哪,我觉得我像在做梦。朴 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起来吧。鲁 我要提,我要提,我闷了三十年了!你结了婚,就搬了家,我以为这一辈子也见不着你了;谁知道我自己的孩子个个命定要跑到周家来,又做我从前在你们家做过的事。朴

14、 怪不得四凤这样像你。鲁 我伺候你,我的孩子再伺候你生的少爷们。这是我的报应,我的报应。 (节选自曹禺雷雨)15画线句“半晌”暗示了周朴园的哪些心理活动?请简要说明。 (4分)16用文中的词语填空。 (3分) 两人对话时,鲁侍萍的情感基调是“ ”,周朴园的情感基调是“ ”。对待“旧恩怨”,鲁侍萍说“我要提”,而周朴园却认为“ ”。17.提到他们的第二个孩子,二人都强调是“你的”,他们的意图有什么不同? (4分)鲁侍萍的意图:周朴园的意图:18从上文看,鲁侍萍认为自己的遭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请简要说明。 (4分)七、(40分l19.阅读下面的材料,以“经过之后”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40分)

15、“事非经过不知难”,“吃一堑,长一智”,“不经风雨,哪见彩虹”。许多经历过的事,令人田味;有些经历,给人带来思考和领悟。注意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扣分。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字迹工整,卷面整洁。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 (12分。每小题3分1 A 2. B 3 C 4, B二、I 9分。每小题3分l5A 6 C 7 D三、(13分。8-10小题,每小题3分;第1 1小题4分18. A 9. D 10. B 11. D四、(6分,每小题3分)12.C 13,D五、(5分)14.(5分)(1)池鱼思故渊 (2)秋水共长天一色 (3)万夫莫开(4)无

16、边落木萧萧下 (5)同是天涯沦落人 (6)一蓑烟雨任平生(7)乍暖还寒时候 (8)激扬文字 答对5句就可得满分,每句1分;有错别字、漏字、添字的,该句不得分六、(15分)15(4分)对鲁侍萍外貌变化巨大感到惊诧; 考虑如何应对鲁侍萍和可能带来的麻烦。 (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16,(3分)怨愤(或:悲愤;悔恨) 冷冷(地) 不必再提(或:何必再提)(每空1分17,(4分)鲁侍萍的意图:强调周朴园与孩子有血缘关系,指责周朴园的冷酷自私。 周朴园的意图:试图表明孩子与己无关,极力摆脱与鲁侍萍的关系。18,(4分)鲁侍萍认为是“不公平的命(天)”造成的。在她看来,三十年前被逼离开,三十年后意外相见,

17、如今四凤墨到凰家为綑,都是命运的安排。 (“原因”占2分,“简要说明”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2分;意思对即可2009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一、(12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A震憾 通霄达旦 殒身不恤 B点缀 良辰美景 焕然一新C膨胀 明辩是非 饱经苍桑 D暇想 萍水相逢 粗制烂造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经过奋力拼搏,他最终在运动会上获得跳高比赛冠军,真是大快人心。B面对困境中等待救援的群众,公安干警再三表示警方一定会鼎力相助。C曾经炙手可热的商品房,受金融危机影响,销售状况变得不太景气了。D随着中央各项优惠政策的相继出台,中部六省的崛起应该

18、指日可待了。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逐步健全和建立社会医疗保障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B这家企业重视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仅报刊每年就订了大约百种以上。C问题奶粉全面曝光以后,食品安全问题很快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D为了防止考试作弊行为的不再发生,学校在教学楼内安装了屏蔽设备。4把下列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所有这一切都唤起了游子们浓郁的中华情。中华儿女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在天之涯、海之角,都不会忘记自己的根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四合院,故乡的竹篱笆。中华文化虽历经劫难,却经久不衰,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文化,就其广义而言,指

19、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还有那端午的龙舟,中秋的月饼,重阳的登高,阴历年大门上贴的红纸黑字的春联。A BC D二、(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诗文都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做诗文有一些专门的学问,前人对于这些学问已逐渐蓄积起许多经验和成绩,而不是任何人只手空拳、毫无凭借地在一生之内所可得到的。自己既不能件件去发明,就不得不利用前人的经验和成绩。文学家对于语言文字是如此,一切其他艺术家对于他的特殊的媒介也莫不然。各种艺术都同时是一种学问,都有无数年代所积成的技巧。学一门艺术,就要学该门艺术所特有的学问和技巧。这种学习就是利用过去经验,就是吸收已有文化,也就是模仿的一端。古

20、今大艺术家在少年时所做的功夫大半都偏在模仿。米开朗琪罗费过半生的功夫研究希腊罗马的雕刻,莎士比亚也费过半生的功夫模仿和改作前人的剧本,这是最显著的例子。中国诗人中最不像用过功夫的莫过于李太白,但是他的集子中摹拟古人的作品极多,只略看看他的诗题就可以见出。杜工部说过:“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他自己也说过:“解道长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他对于过去诗人的关系可以想见了。艺术家从模仿入手,正如小儿学语言,打网球者学姿势,跳舞者学步法一样,并没有什么玄妙,也并没有什么荒唐。不过这步功夫只是创造的始基。没有做到这步功夫和做到这步功夫就止步,都不足以言创造。我们在前面说过,创造是旧经验的新综合。旧

21、经验大半得诸模仿,新综合则必自出心裁。模仿有流弊,但是这也不是模仿本身的罪过。从前学者有人提倡模仿,也有人唾骂模仿,往往都各有各的道理,其实并不冲突。顾亭林的日知录里有一条说:“诗文之所以代变,有不得不然者。一代之文,沿袭已久,不容人人皆道此语。今且千数百年矣,而犹取古人之陈言一一而模仿之,以是为诗可乎?故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这是一段极有意味的话,但是他的结论是突如其来的。“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一句和上文所举的理由恰相反。他一方面见到模仿古人不足以为诗,一方面又见到不似古人则失其所以为诗。这不是一个矛盾么?这其实并不是矛盾。诗和其他艺术一样,须从模仿入手,所以不能不似古人,

22、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但是它须归于创造,所以又不能全似古人,全似古人则失其所以为我。创造不能无模仿,但是只有模仿也不能算是创造。凡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只有匠人的手腕而没有诗人的妙悟,固不能有创作;只有诗人的妙悟而没有匠人的手腕,则创作亦难尽善尽美。妙悟来自性灵,手腕则可得于模仿。匠人虽比诗人身份低,但亦绝不可少。青年作家往往忽略这一点。(节选自朱光潜谈美,略有改动)5对上文讨论的关于文学创作的话题,概述准确的一项是 (3分)A谈模仿与创造的区别 B谈模仿对创造的制约C谈模仿对创造的促进 D谈模仿与创造的关系6对文中引用日知录中一段话的目的,解说

23、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为了说明完全模仿前人决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B为了说明不注意模仿前人也不能创作出好作品。C为了说明模仿和创造在文学创作中都是必需的。D为了说明模仿和创造在文学创作中是有矛盾的。7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A掌握创作的各种专门学问和技巧离不开模仿。B古今大艺术家的创作都离不开对前人的模仿。C艺术家学习和模仿前人的目的正是为了创造。D真正的艺术家与匠人是没有任何共同之处的。三、(1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兰亭集 王羲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

24、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

25、,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茂林修竹 修:长,高。 B. 信可乐也 信:相信。C. 世殊事异 殊:不同。 D. 其致一也 一:一样。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仰观宇宙之大当其欣于所遇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A. 相同,不同。 B. 不同,相同。C. 不同,不同。 D. 相同,相同。10对下面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A后世的读者,也将对我这篇文章的文采产生感慨。B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产生感慨。C后来的游览者,也将对我的这篇文章产生感

26、慨。D后来的游览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产生感慨。11对上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A. 一、二两段主要是叙事、写景。 B. 三、四两段主要是抒情、议论。C. 文中情感复杂多变,波澜起伏。 D. 文章写山水抒豪情,情景交融。四、(6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13题。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12对这首词中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A. “莫听”二字主观色彩强烈,有外物不

27、值得放在心上的意思。B. “何妨吟啸且徐行”一句显示出作者雨中前行的洒脱和从容。C. “吹酒醒”三字间接交代作者是在带有醉意的状态下出游的。D. “萧瑟处”在词中是指凄冷荒凉、没有生机、无人游历的地方。13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分)A. 上片写在风雨中行走而无畏,可见作者乐观的人生态度。B. 下片写斜照相迎,突显了作者渴望重返政坛的勃勃雄心。C.“风雨”语意双关,既指自然界风雨,也指人生中的坎坷。D. 全词即景生情,写眼前景,寓心中事,谈自己的人生感悟。五、(5分)14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意选填五句) (5分) 青, ,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吾所以为此者, 。 (司马

28、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茕茕孑立, 。 (李密陈情表) 潦水尽而寒潭清, 。 (王勃滕王阁序)丛菊两开他日泪, 。 (杜甫秋兴八首)闻道有先后,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 人生如梦,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六、(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8题。囚绿记(节选)陆 蠡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我留恋于这片绿色。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