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28.52KB ,
资源ID:241427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41427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一年级语文必修2十二月月考8.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一年级语文必修2十二月月考8.docx

1、高一年级语文必修2十二月月考8高一年级语文必修(2)十二月月考 2008.12 班级 姓名 一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4分) A赎罪(sh) 教诲(hu) 塞责(s) 肄业(s) B袅娜(nio) 茁壮(zhu) 蜷缩(jun) 窈窕(yo) C胸脯(p) 卓越(zhu) 削弱 (xu) 涸辙(h) D夙愿 (s) 踯躅(zh) 粗犷(kun) 兑现(du) 二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4分) A提携 切磋 集腋成裘 釜底抽薪 B坦荡 退变 义愤填赝 豁然开朗 C缔造 颓废 放浪形骸 偃苗助长 D倩影 怡误 莞尔一笑 背道而弛 三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

2、,最恰当的一组是( )(4分) (1)戛纳市位于法国东南部, 地中海。它凭借温和的气候、秀丽的风景以及迷人的海滩,与临近的尼斯和蒙特卡洛并称为南欧三大游览中心。 (2)平淡的日子不会永远平淡,只要怀有 的心境和一生一世永不放弃的追求,定能获得生活馈赠的那份欢乐,谱写出生命最璀璨辉煌的乐章。 (3)一线天位于石门后约200米处,窄谷两边悬崖壁立,似刀削斧劈,高不可攀,谷成一隙,天成一线,入谷寒气袭人,顿生 深邃之感。 A濒临 淡薄 幽静 B毗邻 淡泊 幽僻 C毗邻 淡薄 幽静 D濒临 淡泊 幽僻 四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

3、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B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C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D老李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 五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古诗十九首大都是南朝梁萧统的诗作,长于抒情,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 B文学史上“风”“骚”并举,“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指楚

4、辞中的离骚,它们分别开创了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 C“乐府诗歌”原指汉代官府(乐府)从民间收集整理的一部分诗歌,后来泛指各朝民歌和一部分文人创作的具有民歌特色的诗歌。 D曹操的短歌行抒写了年华易逝的感慨,表现了渴求贤才,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六下列加点词语古今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4分) A可怜体无比 古义:可爱。今义:同情。 B本自无教训 古义:教养,教育。今义:从失败或错误中取得的认识。 C千万不复全 古义:数量词;再三叮嘱。今义:无论如何。 D处分适兄意 古义:处理。今义:对犯错误或有罪过的人给予相当的惩罚。 七下列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 阿母

5、谢媒人 动词,谢绝。 多谢后世人 动词,劝告,告诫。 B 君既若见录 指代性副词,代“我”。 渐见愁煎迫 动词,看见。 C 儿已薄禄相 名词,相貌,命相。 好自相扶将 指代性副词,代“她”。 D 始适还家门 动词,古指女子出嫁。 处分适兄意 动词,适合,依照。 八下列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 何意致不厚 疑问副词,哪里,怎么。 君还何所望 疑问代词,什么。 B 我自不驱卿 副词,本来,自然。 葳蕤自生光 连词,且,还是。 C 非为织作迟 介词,表原因,因为,由于。 阿母为汝求 介词,替,给。 D 君既若见录 动词,像。 今若遣此妇 连词,如果。 九下面加点词语有词类活用现象,写出

6、词性变化并作解释。(每句2分,共4分) 足以荣汝身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十默写。(每句1分,共12分) (1) ,子无良媒。将子无怒, 。 (2)桑之未落, 。 ,无食桑葚! (3)还顾望旧乡, 。 ,忧伤以终老。 (4) ,枉用相存。 ,心念旧恩。 (5) ,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6) ,桃李罗堂前。 ,依依墟里烟。 十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小题。(14分)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

7、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注释:醨(l):薄酒。怀瑾握瑜:喻指高洁美好的节操志向。察察:洁净的样子。汶汶:浑浊的样子。温蠖(hu):尘垢。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被发行吟泽畔 被:同“披”,披散。 B不凝滞于物 凝滞:停止流动。 C而自令见放为 见:被。 D遂自投汨罗以死 以:而。 2给文中划线文字断句,用“/”标出。(4分) 举 世

8、混 浊 何 不 随 其 流 而扬 其 波 众 人 皆 醉 何 不 哺 其 糟 而 啜 其 醨何 故 怀 瑾 握 瑜 3选文记叙了屈原“行吟泽畔”时与渔父的对话。屈原的对答表现了他怎样的人格?(6分) 十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12分) 题李世南画扇 蔡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注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瓮:这里指水瓮。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1. 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6分) 2.

9、 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十三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4小题。(26分) 故都的秋(节选)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

10、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1读文章,要善于抓“文眼”。“文眼”一般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上面选文的“文眼”是什么?(4分) 2在作者笔下,“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五个短语就是五幅生动的画面。请你任选其一,发挥想像和联想,描述这一画面,注意与整篇文章

11、的意境和谐一致。(60字以内)(10分) 3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作批注可以从品味语言、理解内容、分析表现手法等角度入手。请你自选一个角度,从文中两处画线句中任选一句作批注赏析。(8分) 4作者笔下的“故都”指的就是北平,下面对于不宜将标题“故都的秋”改为“北平的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故都”的“故”容易使人想起故国、故土、故乡,暗含一种深切的眷恋之情。 B. “故都”二字暗寓着已占领东北三省的日寇即将入侵华北,占领北平。 C. “故都”更容易使人联想起北平作为古都所积聚的深厚的文化底蕴。 D. “故都”二字蕴含着一种历史的沧桑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郁、悲凉。 高一年

12、级语文十二月月考试题答案 2008.12 一至八题,共32分,每题4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C A D C A C B D 九、词类活用。(4分)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荣耀。(2分)名词作状语,在东边西边,在左边右边。(2分)十、默写(每句1分,共12分)(1)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 秋以为期。 (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3)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4)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5)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6)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十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13、成13小题。(14分) 1、B(4分) 2、给文中划线文字断句,用“/”标出。(4分) 举 世 混 浊 何 不 随 其 流 而 扬 其 波 众 人 皆 醉 何 不 餔 其 糟 而 啜 其 醨 何 故 怀 瑾 握 瑜 3、选文记叙了屈原“行吟泽畔”时与渔父的对话。屈原的对答表现了他怎样的人格?(6分) 第一次对答表现了屈原在黑暗污浊的现实中仍坚持洁身自好,不放弃自己的志向操守的高尚人格。第二次对答则表现了屈原宁可葬身鱼腹,也绝不与群小同流合污,苟且偷生的高尚人格。 十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12分) 1、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6分

14、) 【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画面中应有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等六种景物。描述出一至二种景物的,给1分;三至四种景物的,给2分;五至六种景物的,给3分。答出画面呈现出什么样气氛的,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 2、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1“水潺潺”声音的描写,2“秋风瑟瑟”声音的描写,3联想到附近有个村庄的描写,4远处寺庙传来“钟”声的描写,都表现了画面以外的

15、景和趣。这样写的好处是:1使画面上静止的景物活动了起来,变得有声有色;2拓展了画面,使之更显丰富多彩。】 【能答出作者加入“水潺潺”声、“秋风瑟瑟”声、“钟”声并联想到附近有村庄的,给4分,每答对一点给1分;能答出好处的,给2分,每答对一点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 十三、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4小题。(26分) 1、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或:清、静、悲凉)(4分) 2、评分要点:能从五个短语中选择一个描写对象;能发挥想像和联想描述画面;意境与整篇文章清、静、悲凉的意境和谐一致;语言生动流畅。(共10分,每个要点2.5分) 3、本题共8分。能从两处画线句中选出一句,得2

16、分;能从品味语言、理解内容、分析表现手法等角度任选一个角度对所选的句子进行批注赏析,得4分;有自己的心得或语言流畅,得2分。 4、B(4分) 高一年级语文必修(2)十二月月考 2008.12 班级 姓名 一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4分) A赎罪(sh) 教诲(hu) 塞责(s) 肄业(s) B袅娜(nio) 茁壮(zhu) 蜷缩(jun) 窈窕(yo) C胸脯(p) 卓越(zhu) 削弱 (xu) 涸辙(h) D夙愿 (s) 踯躅(zh) 粗犷(kun) 兑现(du) 二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4分) A提携 切磋 集腋成裘 釜底抽薪 B坦荡 退变 义愤填

17、赝 豁然开朗 C缔造 颓废 放浪形骸 偃苗助长 D倩影 怡误 莞尔一笑 背道而弛 三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4分) (1)戛纳市位于法国东南部, 地中海。它凭借温和的气候、秀丽的风景以及迷人的海滩,与临近的尼斯和蒙特卡洛并称为南欧三大游览中心。 (2)平淡的日子不会永远平淡,只要怀有 的心境和一生一世永不放弃的追求,定能获得生活馈赠的那份欢乐,谱写出生命最璀璨辉煌的乐章。 (3)一线天位于石门后约200米处,窄谷两边悬崖壁立,似刀削斧劈,高不可攀,谷成一隙,天成一线,入谷寒气袭人,顿生 深邃之感。 A濒临 淡薄 幽静 B毗邻 淡泊 幽僻 C毗邻 淡薄 幽静 D濒临

18、淡泊 幽僻 四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B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C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D老李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 五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古诗十九首大都是南朝梁萧统的诗作,长于抒情,语言朴素自

19、然,描写生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 B文学史上“风”“骚”并举,“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指楚辞中的离骚,它们分别开创了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 C“乐府诗歌”原指汉代官府(乐府)从民间收集整理的一部分诗歌,后来泛指各朝民歌和一部分文人创作的具有民歌特色的诗歌。 D曹操的短歌行抒写了年华易逝的感慨,表现了渴求贤才,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六下列加点词语古今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4分) A可怜体无比 古义:可爱。今义:同情。 B本自无教训 古义:教养,教育。今义:从失败或错误中取得的认识。 C千万不复全 古义:数量词;再三叮嘱。今义:无论如何。 D处分适

20、兄意 古义:处理。今义:对犯错误或有罪过的人给予相当的惩罚。 七下列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 阿母谢媒人 动词,谢绝。 多谢后世人 动词,劝告,告诫。 B 君既若见录 指代性副词,代“我”。 渐见愁煎迫 动词,看见。 C 儿已薄禄相 名词,相貌,命相。 好自相扶将 指代性副词,代“她”。 D 始适还家门 动词,古指女子出嫁。 处分适兄意 动词,适合,依照。 八下列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 何意致不厚 疑问副词,哪里,怎么。 君还何所望 疑问代词,什么。 B 我自不驱卿 副词,本来,自然。 葳蕤自生光 连词,且,还是。 C 非为织作迟 介词,表原因,因为,由于。 阿母

21、为汝求 介词,替,给。 D 君既若见录 动词,像。 今若遣此妇 连词,如果。 九下面加点词语有词类活用现象,写出词性变化并作解释。(每句2分,共4分) 足以荣汝身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十默写。(每句1分,共12分) (1) ,子无良媒。将子无怒, 。 (2)桑之未落, 。 ,无食桑葚! (3)还顾望旧乡, 。 ,忧伤以终老。 (4) ,枉用相存。 ,心念旧恩。 (5) ,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6) ,桃李罗堂前。 ,依依墟里烟。 十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小题。(14分)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

22、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注释:醨(l):薄酒。怀瑾握瑜:喻指高洁美好的节操志向。察察:洁净的样子。汶汶:浑浊的样子。温蠖(hu):尘垢。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被发行吟泽畔 被:同“披”,披散。 B不凝滞于物 凝滞:停止流动。 C而自令见放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