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138.64KB ,
资源ID:243882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43882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1、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解析版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的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胆矾研磨 B. 品红扩散 C. 葡萄酿酒 D. 干冰升华【答案】C【解析】A、胆矾研磨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品红扩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葡萄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睛:解

2、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 下列实验现象或从实验现象所得结论描述正确的是A. 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铁丝立即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B. 某无色气体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气体一定是一氧化碳C.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的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气体D.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答案】D【解析】A、铁丝燃烧需要条件,故选项说法错误B、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气体不只有一氧化碳,例如甲烷,故选项说法错误.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3、,生成白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3. 高铁酸钾(K2FeO4)具有高效的消毒作用,是一种新型非氯高效消毒剂,主要用于饮水处理。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A. +6 B. +3 C. +2 D. +4【答案】A【解析】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4=0,则x=+6价。故选A。4.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 液体读数 B. 液体取用C. 过滤 D. 滴加液体【答案】D【解析】A、量液时,量筒

4、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图中仰视,错误;B、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瓶塞倒放,标签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倒完液体后立即盖紧瓶塞,并把试剂瓶放回原处,图中瓶塞没有倒放,错误;C、过滤时,为防止液体溅出,应用玻璃棒进行引流,图中没有,错误;D、向容器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竖直、悬空、不能伸到容器内,图中没有错误,正确。故选D。5. 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 O B. Fe C. N2 D. CO【答案】B【解析】A、O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不符合题意;B

5、、Fe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还能表示铁这一物质,符合题意;C、该符号是氮气的化学式,表示氮气这种物质和一个氮气分子,不能表示一种元素,不符合题意;D、该符号是一氧化碳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6.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A. 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B. 物质的热涨冷缩,说明物质分子受热时变大,遇冷时缩小C. 走过苗圃,会闻到花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 液化石油气能够加压

6、贮存在钢瓶里,说明分子间有间隙【答案】B【解析】A、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是因为阳光下温度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正确;B、物质的热涨冷缩,是因为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变大,遇冷时缩小,错误;C、走过苗圃,会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正确;D、液化石油气必须加压贮存在钢瓶里,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压强增大,分子间间隔变小,正确。故选B。点睛: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7.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中正确的是A. 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C元素和H元

7、素B. 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C. 燃烧一般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的现象就是燃烧D. 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答案】A【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反应后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反应前也应有三种元素,又因为反应物质中有氧气,故只能判断蜡烛中一定有碳氢元素,可能有氧元素,正确;B、对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的分子不同,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错误;C、有发光、放热的现象不一定是燃烧,例如灯泡发光

8、放热,属于物理变化,不是燃烧,错误; D、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组成,且必须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两种元素组成,错误。故选A。8. 农作物的种子经过发酵、蒸馏制得的乙醇被称为“绿色汽油”。乙醇的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乙醇的化学式为C2H60 B. 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C. 乙醇是氧化物 D. 乙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答案】C【解析】A、根据乙醇的分子结构模型可知,1个乙醇的分子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所构成,乙醇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2H6O,正确;B、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122+16+161=46,正确;C、根据乙醇化学式可

9、知,乙醇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错误;D、乙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2):(16):(161)=12:3:8,正确。故选C。点睛:通过分子结构模型得出乙醇的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9. 对比实验指通过对比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的实验。下边对比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CO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CO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 CO2不支持燃烧A. B. C. D. 【答案】B【解析】根据实验中干燥的小花放入二氧化碳中不变色,喷水后的小花放入二氧化碳中变红,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而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后生成了酸使紫色石蕊变红了

10、,故答案为B。10. 在密闭容器中有以下四种物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 乙一定是氧化物C. 待测值是20 D. 反应生成的甲、丁质量之比是1:1【答案】C【解析】在反应中,乙、丙的质量减小,是反应物,共减小了20g,甲的质量增大,是生成物,增大了11g,由此可知,丁是生成物,生成了9g丁。点睛:在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二、完成下列各题(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1. 宏观、微观与符号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请根据所学的化学用语完成相关填空。(

11、1)符号“2H”的意义_(2)4个钠离子:_(3)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4)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答案】 (1). 2个氢原子 (2). 4Na+ (3). O2 (4). 【解析】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书写时注意规范。(1)原子的表示方法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H可表示2个氢原子;(2)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4个钠离子表示为:4Na+;(3)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保持氧

12、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分子符号为:O2;(4)氧化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表示为: 。点睛:+3价的铁元素称为铁,+2价的铁元素称这亚铁。12. 下图中A、B分别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A是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可能是下列中的_(填字母序号)。A8 B10 C11 D12(2)若B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则y=_,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3)若A中x=13,则A、B所表示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答案】 (1). C、D (2). 7 (3). 得到 (4). AlCl3【解析】本题考查了对粒子结构

13、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若A是某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其核外电子数为2+8=10,则x10,CD符合要求;(2)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17=2+8+y,y=7。该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3)若A中x=13,为铝元素;B核内质子数为17,为氯元素,铝元素显+3价,氯元素显-1价,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Cl3。13. 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1)初中化学涉及到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很多,请写出一个有二氧化碳参加的化合反应方程式_。(2)向装有某无色溶液A的试管中加

14、入固体B后,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请写出符合该现象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3)实验室常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其现象是 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 (1). CO2+H2O=H2CO3 (其它合理正确的给分) (2). Zn+H2SO4=ZnSO4+H2 (其它合理正确的给分) (3).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 CO2+Ca(OH)2=CaCO3 + H2O【解析】试题分析:(1)只有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H2O+CO2=H2CO3;(2)过氧化氢在固体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2H2O22H2O+O2(或CaCO3+2HCl=CaCl2+H2O+CO2);(3)即氢氧化钙和二氧

15、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Ca(OH)2+CO2=CaCO3+H2O。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4. 2018年3月22日是26个“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有些地区的饮用水遭到污染或硬度大,不利于人体健康。目前政府正积极建设自来水厂,让城乡居民喝上合乎卫生标准的水。(1)检验饮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日常生活中常用 _ 。(2)天然饮用水属于 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3)日常生活中若要降低饮用水的硬度常用 _的方法。(4)爱护水资源防止水体污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请你写出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_(答出一条即可)。【答案】 (1). 肥皂水 (2). 混合物 (3).

16、加热煮沸(煮沸)(加热不得分) (4). 合理答题给分【解析】本题考查了硬水与软水和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1)检验饮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日常生活中常用肥皂水,向等量的两种水样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肥皂水,振荡,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2)天然饮用水中还含有一些可溶的物质,所以是混合物;(3)降低饮用水的硬度的方法很多,有蒸馏、煮沸等,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法是煮沸;(4)水污染有三大来源:生活污染、农业污染、工业污染,根据污染源不同,采用不同的防治措施,如:生活污水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等)。三、实验探究(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每空1分,共9分)15.

17、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备几种常见的气体。1写出图中标有和的仪器名称:_、_(2)小明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他选用了A装置。在装入药品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_;小红同学认为小明用A装置还存在一个问题,他涉及的问题是_。(3)小强同学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反应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用此法制取CO2,则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收集装置是_。(4)通过学习自我总结出,在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是_ ,在选择气体的收集装置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是_。【答案】 (1). 试管 (2). 长颈漏斗 (3).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 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 (5). C

18、aCO3+2HCl= CaCl2+H2O+CO2 (6). B (7). C (8). D(答出C给全分) (9). 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气体的密度、水溶性以及是否和空气反应【解析】本题考查了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装置选择,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操作注意点等。1图中标有和的仪器名称分别是:是试管是长颈漏斗;(2)小明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他选用了A装置。在装入药品前,为了防止装置漏气,应先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为了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应在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3)小强同学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反应制取CO2时,生成的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

19、CaCl2+H2O+CO2;用此法制取CO2,,反应物的状态是固态和液态,反应条件是常温,应选固-液不加热型的发生装置,故应选用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能溶于水,但溶解的量不大,若收集大量的CO2也可用排水法收集,实验室一般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收集装置可选用C或D;(4)通过学习自我总结出,在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在选择气体的收集装置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是气体的密度、水溶性以及是否和空气反应等。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共5分)16. 人体在剧烈运动后,会产生乳酸(化学式C3H6O3)。经过一段时间放松,由

20、于乳酸和氧气反应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酸胀会逐渐消失。(1)乳酸分子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2)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并计算消除体内180g乳酸需要多少克氧气?同时呼出CO2多少克?【答案】(1)6:1:8 ;(2);(3)192g ;264 g【解析】本题考查了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乳酸分子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3):(16):(163)=6:1:8;(2)乳酸和氧气反应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设消除体内180g乳酸需要氧气的质量为x,同时呼出CO2的质量为y 90 96 132180g x y x=192g y=264g答:消除体内180g乳酸需要氧气的质量为192g,同时呼出CO2的质量为246g。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