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0.98KB ,
资源ID:245090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45090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

1、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课题古诗三首课时共计3课时班级授课教师第一课时夜书所见教学目标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认、会写“寒、送、挑”三个生字。 2. 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 体会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生字词。体会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难点:通过诵读,悟出诗情。教学过程课前交流 出示词语: 瑟瑟秋风 秋雨绵绵 群雁南飞 寒蝉凄切 秋月寒江 秋菊摇曳 梧桐落叶 秋风红叶 秋风萧瑟 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描写秋天景物的词语)这些词语读好了,我们的眼前会出现

2、一幅幅秋天的画面,相信吗?先自己试一试。 谁来读? 一、教学引入 师:神奇的汉字声韵美,形象美,她还有灵魂!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由28个汉字组成语言凝练、意蕴丰富的七言绝句。 拿出你的右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1读题解题。 理解“书”、“所见”。 看着这个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读准字音(5分钟) 1.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出示自读提示: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至少三遍,努力把课文每个字音读准。(板书:读准) 2.请一生读。 教师教师重点指导“挑”读音。 3. 全班一起读,力争读准每个生字。 三、读通课文(5分钟) 1.读准了字音,我们还要读通句子,现在请四人一小组合作学习:交

3、流难理解的字、词、句的意思,并试着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味。(板书:读通) 2.闯关游戏:聚焦“萧萧”、“促织”、“篱落”的意思。(板书:借助注释、借助插图) 3.思考:如果让你把这首诗变成一幅画的话,你准备在上面画上点什么? (梧桐、有秋风、有促织、有灯光、有儿童) 4.这一切就是诗人的“所见”,是他在诗中描绘的“景”(相机板书)。谁带着想象美美地读一读。 读完前四个字稍稍停顿了一下,这就读出了古诗的韵味。谁再来试一试。 四、读懂课文 我们很快地读准了字音,读通了诗句,这还不够,我们还应该走进叶绍翁的内心世界,读懂课文。(板书:读懂) (一)锁定画面,体会诗人心里的“寒”,感受“特定的景生特定的

4、情” 1.这首古诗中,有一个字是有温度的,你能找到吗?(寒) 指导书写“寒”。 理解“寒”的意思。 2.自由地读读前两句诗,说说诗人见到了哪些景让他的心里充满了寒意呢?(梧叶、秋风)秋天里,“送寒声”的仅仅是梧叶和秋风吗?还会有什么? 出示范例。 学生练说。 送寒声 有这么多,为什么叶绍翁只写梧叶和秋风呢?我们一个一个来说,为什么写梧叶,猜猜看! (1)体会“梧叶”之“寒”。 课件出示: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你知道了什么?(所以当诗人看到梧叶时,他的心情就寒了)谁来读读第一句。 这个孩子把“萧萧”拉长了读,就表现了梧叶的寒。谁还来读一读。

5、 你着重强调了“寒”字,就读出了诗人孤独、伤感,谁还来试一试?全班一起读 (2)体会“秋风”之“寒”。 叶绍翁为什么还要写秋风呢?(“自古逢秋悲寂寥”,秋风一起,万木凋零,秋风怎能不让诗人伤感呢?)一起读读第二句。 “客”指的是谁?(叶绍翁)为什么称自己为“客”呢?(“独在异乡为异客”,)那秋风触动了客人的什么情呢?(思乡之情)不怪得诗人如此伤感,再读读前两句诗。(生齐读) (3)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的脑海里出现了这样的画面:一个深秋的晚上,风儿吹皱了一江秋水。夜深了,天很黑,江边的一切都是模模糊糊的看不清,只听到风吹过梧桐树叶发出的细微的声音。江风吹过,送来一阵阵寒意。远离家乡很久的诗人叶绍

6、翁坐在江边,望着黑樾樾的江面若有所思:我一个人客居他乡,我现在是要选择到遥远的京城去做官,还是要选择继续远游,谁能告诉我呀?(音乐造境) 此时此刻,诗人的心情怎样?(很孤独、很寂寞) 3.总结:此时,梧叶在动,秋风在动,客的情也在动,这就叫借景抒情。(板书:借景抒情) (二)锁定画面二,体会诗人心里的“明”,再次感受“特定的景生特定的情”。 过渡:正当诗人满怀愁绪时,他的目光从江边移向江岸,看到了怎样的景?我们一起来读后两句诗。 1.他怎么知道有儿童在挑促织呢?请用诗句来回答。 他怎么就猜得那么准? 2.此时他的心情还像刚才那么“寒”吗?能用诗中的一个字概括一下吗?(“明”) 谁能把这种心情用

7、朗读传递出来? 听了你的朗读,我的心情一下子亮堂起来。 听了你的朗读,我的心情一下子温暖了许多。 3.诗人看着那盏明灯,快乐嬉戏的孩子,他会想些什么? 总结:这时的“所见”,这时眼前的“景”又深深地触动了他的情感。这就是借景抒情呀!再读后两句诗。 4.诗人的心情就这样随着景的变化而变化着。让我们一起再去读读这首古诗。 五、迁移写法 1.诗中触动了叶绍翁情的仅仅是秋风吗?还有哪些景也触动了他的情呢?请同学们学做小诗人也来写一写。 出示: 动客情。 过渡:同学们真能干,不仅读懂了诗人的“所见”,还读出了他的“所感”。“所见”,就有所感,“借景”就能“抒情”。 六、拓展延升(3分钟) 1.总结学法:

8、读准-读通-读懂。 2.推荐阅读材料静夜思、泊船瓜洲、枫桥夜泊。个性思考部分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赠刘景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重点理解诗句中“尽,擎,残”的意思。了解诗句的含义。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和背诵古诗。 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欣赏意境”的训练和通过词义理解到理解全句、全篇,来帮助学生领悟、感受全文。 3.情感与价值目标 通过理解与朗读去感受浓浓的秋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通过学习课文,唤起学生面对生活要乐观向上,不泄气,珍惜现在的大好时

9、光。教学重难点通过“欣赏意境”的训练和利用画面再现,从词义理解到理解全句、全篇,来帮助学生领悟、感受全文。 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教学过程一、简介诗人,理解诗题 1.同学们,我们来一个实话实说好吗?一年四个季节里,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2.今天我们来学习第4课古诗三首,这三首古诗都是描写秋天景色的。我们先来学习赠刘景文(指导书写“赠”“刘”,“赠”字左窄右宽,“曾”上大下小。“刘”字左边的“文”,捺变成点。) 3.介绍诗人: (1)说说你对苏轼的了解。 (2)补充资料: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

10、士,与父亲苏洵,弟弟苏澈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有个好朋友叫刘景文,有一次,苏轼特地写了一首诗送给他,这首诗的题目是赠刘景文。赠的意思是送给。 二、初读诗文,读通读顺 出示自学导航:自由读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1自由读古诗,读通顺,读流利。 2指名读诗,正音,引出生字教学:菊残君橙橘(注意强调菊残君橙橘 )再次指名读。 3.读得不错,如果再注意读出停顿就更好了。 指导读:出示: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三、品读诗句,领悟诗情 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会读诗的同学能把诗读出一幅画来。请同学们边读边想,对照插图,

11、看看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请拿起笔来圈一圈。圈完后和同桌说说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2.交流圈画的词语,结合词语理解诗意。 (1)看看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荷尽无叶 残菊傲霜 橙黄橘绿 (2)荷尽已无擎雨盖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荷尽 出示:“夏季荷花盛开”图,“深秋荷叶衰败干枯”图,这两幅图哪一幅跟“荷尽已无擎雨盖”相吻合?(理解“尽、擎雨盖”)“荷尽”是什么意思?就是荷花谢了。引导一个“擎”字。怎么样的动作可以说是擎?用手比划比划。 你能说说“荷尽已无擎雨盖”的意思吗? 小结:我们可以借助图片 借助注释 想象画面来的理解诗意。 荷花凋谢了,连那荷叶也枯萎了,再也不能擎

12、雨了,你能读出这种可惜吗?(个别读女生读齐读。) 菊残、傲霜枝 刚才我们通过借助图片 借助注释 想象画面来的理解“荷尽已无擎雨盖”。那“残菊犹有傲霜枝”又是什么意思?指名说 出示“残菊”图片,学生说图意,理解“菊残”“傲霜枝。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菊残犹有傲霜枝的意思吗? 冷的时候我们都会缩成一团,秋风中菊枝仍精神抖擞地挺立着,你想对它说什么? 让我们来赞美这傲霜枝的菊花吧!指名读,齐读。 橙黄橘绿 秋风中菊花的枝仍精神抖擞地挺立着,多么顽强!我们跟着诗人一路走一路看,你会发现秋天还有更美的景色呢。你们看,出示“橙黄橘绿”图。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你明白这两句诗的意思吗?运用前面所学到

13、的方法说说诗句的意思。 读诗句,想画面。除了橙子、橘子,还有哪些果实也是在秋天成熟的?发挥你的想象,说说诗人看到却没有写出来的景色。 学生交流。出示图片:一起观赏这些美景学生说感受:秋天真是一个( )的季节! 小结:看来秋天的景色真美啊!怪不得诗人说:“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3.诗题是“赠刘景文”,读到这里,你觉得苏轼是想送给好友刘景文什么呢? (1)补充资料: 苏轼在杭州当知府的时候,认识了刘景文,因为他很有才华所以受到了苏轼的赏识,两人的交情很深。苏轼写这首诗给刘景文的时候是元佑五年,此时的刘景文已经50多岁了,可是还是没有受到朝廷重用,他的才华没有地方施展。所以整天闷闷不乐

14、。 (2)交流:苏轼为什么要写这首诗给刘景文。 (3)孩子们,学到这里,我们体会到作者写这首诗送给一个朋友,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赞美秋天的景色。在欣赏秋天的橙黄橘绿,体会收获喜悦的同时,更通过菊花的傲霜,揭示做人要乐观向上。(板书:乐观向上) 四、吟诵古诗,背诵积累 1.刘景文受到了鼓励,终于崭露头角,后来他还受到了宰相王安石的赏识,做了官,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同学们,下面就让我们把这首勉励的诗送给我们自己吧。我们可以先听听别人是怎么读的?听录音读,练习,齐读。 2.熟读古诗,尝试背诵。你能把这首诗背下来吗? 五、拓展延伸,编写故事 1.编写故事。 (1)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读了诗,还背诵了下来。

15、那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吗?指名说。 (2)指导编写。我们可以把这首诗变成一个故事。可以加上时间,地点,人物,把细节描述得更具体一些就是一个故事了。在小组说,指名说。 2.布置作业:编写故事。 个性思考部分教学反思第三课时山行教学目标1.学会诗中的生字、新词、了解诗句的内容。 2.感受诗中表现的秋天的美好境界,领悟诗人表达的心境和情趣。 3.会背诵课文,默读课文。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秋天的美丽景色。难点:领悟诗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读。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中国古诗词大会看过吗?当中有一个环节是看图猜诗名,今天咱们也来猜一猜,好吗? 1.出示三幅图春晓、咏柳、村居

16、 2.描写了春天的美景。 二、单元导读 1.出示第二单元导读。 2.出示三首古诗,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 3.找出描写秋天相关的词语。 4.重点学一首山行。 三、学习古诗 1.关注诗题,解题。 2.关注诗人,出示诗人的简介。 3.理解重点的词“径、斜、家、花”。 4.小组合作:请四人小组讨论这些字词的意思,分享一下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远上、生处、坐、霜叶、晚) 5.小组汇报。(体会诗人对枫林晚景的喜爱。) 6.品读“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7.出示唐代诗人李锹的风,通过这首诗渲染春天的花开得艳丽,但是再美也比不过这片枫林,突出“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诗,表达诗人对这片晚景枫林的赞美和喜爱。 8.出示岳麓山“爱晚亭”名字的由来是因为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9.出示枫林图,品读“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以读品读,以读悟读,深刻体会诗人对这片晚景枫林的喜爱。 10.出示刘禹锡的秋词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感受描写喜爱秋天的古诗少。 四、拓展练习请把这首诗编写成个小故事。个性思考部分教学反思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