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30.42KB ,
资源ID:24616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4616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联通宽带接入网发展指导意见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联通宽带接入网发展指导意见Word下载.docx

1、宽带接入网涉及面广、技术复杂、投资巨大, 为切实满足业务发展需求,避免重复改造,宽带接入网建设应满足 3-5 年业务需求,注重效益的原则。 宽带接入网建设应在细分业务发展需求和全面 资源核查的基础上, 依据发展需求和网络资源状况, 制定科学合理的 建设方案,提高投资效益。 投资应优先满足业务重点城市和业务重点 区域。资源有效利用的原则。 宽带接入网的建设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 资源,充分发挥既有资源的协同效应。南北有别的原则。 充分考虑南北业务发展、 网络资源的差异以及 投资承受能力, 根据业务需求的轻重缓急, 因地制宜地实施差异化的 发展策略和建设模式。平滑演进的原则。 接入网线路设备应具备良

2、好的扩展性、 平滑演进性和可维护性,能够平滑向下一代网络演进。2.中国联通宽带接入网总体目标面向未来宽带多媒体业务发展,建设技术先进、覆盖广泛、带宽充足的宽带化、综合化、智能化的接入网,实现有线光纤化、无线宽 带移动化、接入业务综合化和管理控制智能化。2.1. 宽带接入带宽目标2009年宽带接入网2M及以上速率提供能力达到95%其中城市 新建及进行改造区域90%到16M以上接入能力,农村新建区域全部 达到2M以上接入能力。2010年宽带接入网4M及以上速率提供能力达到85%其中城市 新建及进行改造区域95%达到16M以上接入能力,农村新建区域北方 全部达到2M以上、南方全部达到4M以上接入能力

3、。2011年宽带接入网8M及以上速率提供能力达到75%其中城市新建及进行改造区域100%i到16M以上接入能力,农村新建区域全 部达到4M以上接入能力。2.2. 宽带接入覆盖目标2009年,北方行政村宽带覆盖率达到 90,南方覆盖业务发展区域。20102011年,北方行政村宽带覆盖率达到 95,南方根据业务发展需要扩大覆盖范围。3. 主要宽带接入技术的应用策略3.1.铜线接入技术(DSL技术)3.1.1.ADSL2技术ADSL2技术成熟,成本低,互通性好,下行速率能够达到16Mbit/s,上行速率能达到1Mbit/s,采用ANNEX,上行速率能够进步提高到 2Mbit/s 左右,是提供中低速率

4、接入的主要手段。3.1.2.VDSL2 技术VDSL2技术传输速率高,能够与ADSL和ADSL2+模式实现后向兼容。初步测试表明,VDSL2设备在500米以内的下行速率可以超 过 50Mbit/s , 1km 以内的下行速率可以超过 20Mbit/s ,是提供高速 率接入的重要手段。 但是目前 VDSL2 设备的互通性尚需进一步完善, 设备成本仍然较高。预计 VDSL2 在 2010年可以达到规模商用水平。3.13 以太网(LAN)技术以太网是采用载波监听多路访问 / 冲突检测的共享访问方案。从本质上讲,以太网技术是一种用于局域网(LAN组网的技术。以太 网标准在 1989年成为国际标准, 2

5、0多年来标准不断发展, 产生了多种 技术标准。目前,广泛用于运营商组网的为100Base-TX准,能在100 米的距离内提供100M勺带宽。由于以太网是一种局域网技术,在用于 宽带接入上,存在着OA较差的问题,目前主要通过与POI技术结合来 开展业务。3.2. 光接入技术宽带光接入的主要技术包括点对点技术(P2P,如点对点光以太网)和点对多点无源光网络技术(PON目前主流为EPON GPO等) 两大类。3.2.1. 点到点光接入技术点到点光接入技术采用点到点光传输方式,从局端到每个用户都用一对或一根独立的光纤,局端和用户端各需要 1个光收发器。点 到点光纤接入的主要优点是用户专用接入,用户端和

6、局端设备简单, 设备类型丰富,传输距离长。采用点到点光纤接入方式,用户带宽主 要取决于用户端和局端设备,每个用户的上下行带宽都可以达到 100Mbit/s 、1000Mbit/s 甚至更高。缺点是由于每个用户独自占用一 对光纤和一对光收发器, 用户不能共享主干光纤, 在大规模应用情况 下需要铺设大量的光纤和光收发器, 综合建设成本相对较高。 因此点 到点光接入设备适合于用户分布比较分散、带宽要求高(100Mb P以 上)和安全性需求较高的专线接入用户, 但是对于高密集用户中低速 率需求的区域建设成本高,不能成为公众宽带用户的主流解决方案。点到点光接入设备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以太网光纤收发器、 P

7、DH光端机和点到点光以太网设备。3.2.1.1.以太网光纤收发器以太网光纤收发器也称为光电转换器,是一种将短距离的电信号和长距离的光信号进行互换的以太网传输媒体转换单元, 是一种单 纯的光/电或电/ 光转换器,并不对协议和以太网数据帧进行处理。 上 下联业务接口均为10/100M/1000M以太网电接口,中间传输接口为 10/100M/1000M以太网光接口。以太网光纤收发器具有产品成熟、结 构简单、价格低廉、信息安全性较好的特点,但管理维护功能较弱, 因此不适合大规模应用环境。3212 PDH光端机PD光端机在传统的PD设备上发展而来,其传输方式仍沿用传统的PD帧结构,但采用光纤作为远距离传

8、输媒质,同时业务接入能 力有所增强,可提供FE+ E1 +等接口。PD光端机提供E1业务时可具 有E1环回测试功能和告警功能,并可监控对端告警状态。它提供了一 种低成本的传统电信业务与以太网业务综合接入的解决方案, 适合分 布较分散、同时具有IP业务需求和TDMk务需求但带宽需求较小的中 低端客户,性价比较高。3.2.1.3. 点到点光以太网设备点到点光以太网设备由OLT和ON组成,ONU/ON受OLT空制,二者工作于异步状态。OLT和ON之间的光传输接口采用了 IEEE EFM新定 义的传输速率 100Mbit/s 、距离1 0km( 1 00Base-BX 1 0)和传输速率1000M 距

9、离10km (1OOOBase-BX10)的单纤双向光以太网传输接口, 这种接口采用WD方式,上、下行分别使用1310nn波长和1550nn波长 进行传输,能够减少光纤消耗,降低建设成本。此外,点到点光以太 网设备具有用于链路监控和环回测试的 OA功能,改善了传统的以太 网光纤收发器没有网管能力的问题。 但商用设备数量少, 厂商研发投 入有限,设备的OAM网管等功能尚不完善。3.2.2. 无源光网络技术( PON)无源光网络(PON技术与点对点(P2P方式相比,能够大量节 省主干光纤和局端设备光接口、 高密集用户区域成本低, 标准化程度 高,业务透明性较好,用户带宽配置调整灵活,综合优势明显,

10、是未 来宽带光接入及FTTH方式的主要技术选择。PON技术的发展经历了APON/BP ONE PON GPON WDM-PC和 10GE PO的过程。322.1.EPON技术EP ON技术于2003年由IEEE完成标准化工作,它以千兆以太网 技术为基础,通过 MAC层之上的点到多点控制协议(MPCP来实现PON的点到多点传输方式,协议实现简单,但 OAM能力稍弱。目前技 术已基本成熟,商用芯片和设备均较多,产品成熟度较好,成本不断 下降,已基本解决接入IP业务时不同厂商OLT和ONL之间的互通问 题,在国外已有百万量级用户的规模商用,国内 EPON应用规模已超 过1000万线,达到了规模商用水

11、平,是现阶段PON应用的主流技术, 能够满足近期宽带业务发展的要求。3222 GPOf技术GPO技术由ITU在APO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沿用了 APO的标准协议框架,增加了 GE这一新的TC层帧封装方式,对Qo酮OAI有严 格规定,承载TDik务的能力较强,协议相对复杂。GPO传输速率高, 分路比大,组网成本低,能够提供高定时精度的 TDI 业务,是欧美 主要运营商的技术选择。集团前期实验的结果表明:GPO技术近期发 展较快,各厂家GPO产品可以满足FTTB FTTH FTK等应用场景,支 持In ternet接入、话音、IPTV、视频监控、E1等多种业务的承载, 各业务短期测试期间运行稳定

12、, 业务质量良好, 能基本满足运营商业 务开展的需要。各厂家GPO产品具备端口、板卡和设备级保护倒换和 故障恢复功能,具备ON远程维护管理功能,能基本满足运营商维护管理的需求。目前GPO设备在互通性方面需进一步完善, MDU/MT型GP OON产品成熟度需进一步验证。集团将对 GPO组网进行进一步的 测试。为了进一步推进GPON技术的成熟,2009年可开展GPON的试 商用。预计2010年底GPO可以到达规模商用水平。3.3. 无线接入技术无线局域网(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 WLA)N 是计算机 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目前主要技术标准为g。WLA

13、f在 室内场景的覆盖范围一般为10米40米,视室内空间结构而定;在室外场景下的覆盖范围一般为 10米一200米,视无线传播环境和天 线架设高度而定。通过采用 Mesh WLAN可以彻底脱离网线,以无线 的方式数据回传,大量减少有线设备的安装,网络部署更加灵活;支 持自适应路由选择,网络具有自愈和恢复能力,提高网络安全性能; 基于 Mobile IP ,可以实现自由漫游和无缝切换,客户端具备高速移 动性;可以实现与WCDMA/HSD的无缝切换。3.4. 技术策略分析目前,基于铜线的ADSL妾入技术是中国联通,特别是北方十省主 要的接入方式。由于 DSL技术的接入速率主要取决于接入铜缆的长 度,且

14、随着视频等宽带多媒体业务发展, 对用户上行带宽需求将明显 增加,采用上下行速率不对称的DSL技术进一步提升接入带宽面临一 定困难。从技术发展的趋势看,光纤到户(FTTH是宽带接入网的发 展方向,但由于终端设备成本等因素,综合造价仍然偏高,短期内无 法大规模应用。综合考虑带宽需求、网络演进及建设维护成本,当前 采用以光纤接入技术为主, 铜缆接入为辅的综合技术较为适宜。 通过 光纤到楼或交接箱, 辅以末端短距离铜缆接入, 可以有效满足业务需 求,并充分利用现有的驻地网资源, 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和较低的建 设运维成本。 未来随着设备成本的下降, 可方便地进一步将光纤延伸 到用户家中。LAN接入具有带

15、宽高,上下行带宽对称等特点,可以满 足中长期带宽接入需求,是当前新建楼宇铜缆接入的主要技术。 DSL 技术在短距离接入可以满足近中期带宽需求, 有利于利用既有的铜缆资源。在光接入技术中, 点对点光纤接入技术主要用于大客户和商务客 户的专线接入以及农村用户密集的行政村接入。点对多点的PON技术 将成为公众用户接入的主流技术。考虑到 GPON技术在国内尚未大规 模商用,在当前宽带建设中可采用 EPor技术进行建设,同时由集团 公司统一组织,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扩大 GPON勺试商用范围。未来 根据技术的发展、 设备的成熟情况以及集团测试情况, 集团将进明确PON技术的应用原贝在无线接入技术中,应主要

16、采用成熟的WLAN技术,采用IEEE802.11g 进行建设。4.中国联通宽带接入网建设模式4.1.集团及商企客户建设模式集团大客户接入原则上应光纤到楼(FTTB,按需提供带宽。在业务需求明确且投资效益合理的情况下,可采用 FTTO方式进行建 设。具体建设中应根据带宽需求和业务种类,确定使用点对点( P2P) 或PON方式进行建设。商企客户接入应结合带宽需求及资源现状, 优先采用光纤接入。对用户接入距离远、 分布较为分散或带宽需求较高的场景, 可采用点 对点光纤接入。 对于客户相对集中的写字楼、 工业园区、网吧集中区、 商贸区等,如单一区域用户数量在 50 个以下,用户带宽需求在 10M 以下

17、,可以采用PON方式进行接入。ONU勺设置应根据用户的需求采用不同的类型,建议每个用户采用独立的 ONU对于仅有互联网接入 需求的中小企业用户,可以考虑和普通宽带用户共用 OLT设备,对于有特殊需求,如建立独立专网或 VPN网要求的客户,应采用独立的OLT设备。对视频监控等行业应用业务可采用por方式。各省公司应结合业务发展需求,大力推进主要商业楼宇的光纤接入。对移动基站已接入的楼宇,要充分利用既有光纤资源。4.2.公众客户近期建设模式4.2.1. 城市新建区域建设模式城市地区原则上不再进行主干、配线电缆的建设。新建居民小区原则上光纤到楼,根据业务需求和驻地网资源状 况,优先采用基于PON的

18、FTTH或FTTB+LAN/DS模式,新建区域应实 现语音和数据的综合接入,语音应采用软交换方式,不再进行 PSTN 交换机和模块局的建设。南方地区由于管线资源相对缺乏, 扩大网络覆盖较为困难, 应根 据业务发展需求、 资源现状和投资承受能力, 因地制宜地选择切实可 行的建设模式。 可利用基站空闲的机房、 电源和传输资源设置接入设 备、采用WLAN技术、通过广电系统的Cable,扩大接入覆盖范围。对于存在业务需求, 但短期内有线接入方式难以覆盖的区域, 可 以采用3G网络实现用户宽带接入。在业务需求明确的酒店、学校等 场所,可以考虑建设 WLAN作为有线宽带接入的补充手段。4.2.1.1. F

19、TTH( PON 建设模式在投资效益合理的情况下,对于有较高带宽需求的高档住宅区采用FTTH ( PON方式进行建设。ON置于用户住宅内相对隐蔽且便于维护的位置。应尽量将 ONU设置在用户家里,避免安装在门口或楼道内。在用户家内,可将ONU设 置在用户终端智能盒内提供保护, 或者放置于桌面 (采用光纤信息插 座)。由于FTTH勺建设需要在用户楼宇进行光纤的综合布线,因此需要尽早和开发商协商相关问题,在用户侧为 ONU的安装预留位置。对于需求不确定的用户,可以采用安装光纤面板方式,在用户开通宽带业务时再提供 ONU。FTTH勺ONUI议采用4FE+2POT接口,对于有需求的高端用户,可以采用内置

20、AP的ONU4.2.1.2.FTTB ( PON+LAN/DSL建设模式光纤到楼为新建小区和楼宇的主要建设方式。对于具备综合布线的住宅区采用FTTB( PON+LAN方式进行建设,光缆应直接推进到 用户楼宇,并根据用户的密度,确定光缆的芯数。对于不具备综合布 线条件的新建区域,尽量将光缆推进至用户楼宇,采用FTTB PON+DSL 的方式建设。DS主要采用ADSL2+ON应尽可能靠近用户,以缩短接入铜缆的长度。 ONU安装应尽量优选设备间或弱电间,次选大楼竖井内机柜或楼道机柜。 ON应采取安全可靠的供电方式,原则上采用本地供电。采用FTT芳式进行建设,应采用相对容量较小的设备,如 64线以下的

21、ON设备。采用LAN接入的ON根据用户数量可采用8FE、16FE 和24FE并要求ON同时提供POT口。采用DS接入的ON应根据用户 规模确定端口容量和宽窄带端口配比。 优先采用POT口和FE/DSLH数 量可以灵活配置的ONU以适应宽窄带用户数量不一致的问题。4213 FTTCab( P2P/PO N+DSL 建设模式城市新建区域应尽量采用光纤到楼的建设方式,在楼内无法选取接入节点或ON在楼内安装困难的情况下,采用FTTCab(P2P/P ON+DSL的方式进行建设。在用户规模大于 300线的情况下, 应采用P2P+DS方式进行建设,小于300线的情况下,应采用PON+DSL 的方式进行建设

22、。米用POn+dSL式,应米用机框插板式设备,设备 容量一般应大于 128线。FTTCab方式应优先考虑采用现有交接间或小区机房的方式,小区机房原则上采用租用方式。在小区内无法选取合适机房的情况下, 可采用设置室外有源光交接箱方式覆盖。DS主要采用ADSL2方式。新建接入节点到用户的铜缆长度应控制在500米以内。对部分上下行带宽具有较高要求的区域,在接入距 离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一般应小于300米),可以采用VDSL方式进行 建设。4.2.1.4. 利用基站空闲资源实现宽带覆盖对有业务发展需求但宽带接入网尚未覆盖的区域,初期可利用移动基站现有富余的光纤、 传输及电源资源, 放置小容量宽带接入设

23、备开展业务, 以较少投资迅速覆盖目标客户区域, 降低新建宽带接入 点成本。今后随业务的扩大逐步完善宽带接入网络。基站资源使用应坚持移动业务优先原则,利用基站新增宽带设备时需要充分考虑预留3G设备及其配套设备的安装空间,并根据用户 需求及基站资源状况,合理确定设备容量。421.5. 利用WLA实现宽带覆盖对于潜在用户较为分散,有线接入资源匮乏,初期接入网投资回收期较长的区域,可充分利用现有无线基站天线,采用WLA技术进 行覆盖。使用大功率的AP(500mW和室外型WLA终端作为小区用户的宽带接入手段,解决用户的宽带接入,逐步收敛分散的用户,待用户数 量具备一定规模后,再用有线方式逐步进行替代。4

24、216 利用广电系统Cable实现宽带覆盖通过和广电系统的合作,通过借助广电的 Cable (有线电视线) 接入扩大宽带覆盖。实际操作中,应与广电系统协调,明确可利用的频段,并通过规范合同、协议等手段,有效规避风险。建设过程中,要重视 E0头端和终端的设备选择, 规范用户接入设备及线缆安装工艺, 避免由此 引起的断线、丢包问题。4.2.2. 城市改造区域建设模式现有区域改造应结合用户接入资源现状和带宽需求, 有计划、 分 步骤进行宽带接入升级提速改造。 对用户线路的改造, 应在考虑用户 发展潜力和投资效益的前提下, 由远及近对用户线路进行改造。 改造应根据用户驻地网的情况选择基于 PON的FT

25、TB+LAN/DSL模式或FTTCab+DSL模式,改造区域带宽目标应一步到位,改造后用户铜缆 接入距离不大于 500 米。改造区域可选择“宽带和语音同步下移”或宽带下移,语音维持现状”的模式。对于现有宽带接入带宽不满足发展需要、但语音接入能力充足 的区域,原则上仅将宽带接入点下移,不改变原有语音接入方式。对于因电缆、管线迁改、大修、铜缆线径小于 0.4mm交换设备 容量不足或退网等原因,需要对原有电缆和交换设备进行替换改造 的,应参照新建区域的建设原则,采取“宽带和语音同时下移”的方 式进行改造,并根据具体的建设方式撤除主干铜缆和部分接入铜缆, 以释放部分管道资源。4.2.2.1. PO N

26、+LA的改造模式对于具备综合布线的既有小区ADS用户,以及原采用小区LAN接 入但因接入交换机设备性能问题需要进行替换改造的用户,应采用PO N+LA方式进行改造。对原有小区LAN进行改造,应在原有楼道交换机位置设置 ONUS备,替换原有楼道交换机,在原有小区汇聚交换机位置设置分光器。ONI的供电利用原有交换机供电,ONI的类型根据用户数量选择8口、 16口和24口设备。对于具备综合布线的既有小区ADS用户,进行宽带接入升级提速改造时,应优先考虑采用LAf方式进行接入升级提速,应采用PON+LA方式进行改造,改造方式和小区LAN勺改造类似,并根据增加 的用户数量增加ON数量。4222 PO N

27、+DS的改造模式对于用户侧无综合布线,采用双绞线接入,且宽带用户数量小于300户的情况下,米用PON+DS方式进行改造。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优先采用FTTB( PON+DSL的方式进行改造。楼内设备安装困难的,可以米用 FTTCa的改造方式。采用FTTCa进行改造时,应优选在用户小区内利用现有交接间或新建 接入机房的方式, 对于确实难以选定机房的情况下, 可以采用有源交 接箱的方式。改造后接入节点至用户铜缆长度应小于500米。DSL技术 应采用 ADSL2+。采用FTTBFB署方式,ON应采用小容量固定端口设备。采用FTTCa部署方式,ON应采用机架式设备,并根据需求配置板卡。新建有源交接箱在

28、满足接入距离要求的情况下,应尽量在现有电缆交接箱附近设置, 以减少电缆割接。 新建的有源交接箱可以根据 情况替换原有电缆交接箱或与原有电缆交接箱之间布放联络电缆。4223 新建DSLAM方式对于用户侧无综合布线,采用双绞线接入,且宽带用户数量大于300户的情况下,采用新建DSLAMT式进行改造。新建DSLA应优选在用户小区内利用现有交接间或新建接入机房的方式, 对于确实难以选定机房的情况下, 可以采用有源交接箱的方式。DS技术应主要采用ADSL2+新建DSLA设备应采用IP内核。DSLA设备的上联在不经过MST系统的情况下,应充分考虑带接入升 级提速的需求,采用GE链路进行上联,并预留上联端口

29、。对于采用MSTP 传输的DSLA设备可以采用FE端口,并预留进一步接入升级提速的 GE 端口。4.2.3. 农村地区的建设模式原则上停止主干铜缆的建设,新建接入铜缆距离原则上应小于1.5km。新建光缆网应尽量实现光缆敷设到行政村,主要通过 FTTCab(PON+ADSL或+P2P+ADSL2)方式提供宽带接入。对于同时提供语音 和宽带的地区, 可以采用综合接入设备提供业务。 对于宽带用户数较 多(中期用户大于 300户)的行政村可以采用点到点光纤的方式进行 建设,对于宽带用户数较少(中期用户小于 300户)的行政村或自然 村,应结合村落分布和光缆路由,优先选择基于 P0的建设方式。对 于新建宽带覆盖区域,应同时考虑语音和宽带的接入。对既有语音、宽带业务质量差,带宽不满足业务需求的区域,应大力推进光进铜退,通过光纤到行政村,部署综合接入设备,提高 语音、宽带业务质量。对既有语音质量良好且容量充足,但宽带业务 质量差、带宽不满足需求的区域,也可通过光纤覆盖,采取宽带接入 点下移的方式。采用综合接入设备的建设方式,语音业务提供应尽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