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61.85KB ,
资源ID:246213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46213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政治图表式题目的解答探究.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政治图表式题目的解答探究.docx

1、高考政治图表式题目的解答探究高考政治专题复习第二部分: 主观题解答方法探讨(之一) 图表式题目的解答探究1读图表并用经济常识回答:年份项目2007年2008年2009年财政总支出1813.82617.682989.65教育支出235.17326.06346.95公共管理与服务支出168.94198.71206.6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4.78334.97336.08图表1上海市GDP和财政收入(单位:亿元) 图表2:上海市财政支出有关情况(单位:亿元)(1)图表1、2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3分)图表1表明近年来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不断增长,财政收入逐年增多;图表2表明上海市财政支出逐

2、年增多,对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投入逐年增加。3分(2)分析说明图表1、2反映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6分)在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关系上,经济发展是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增长的基础(经济发展是源,财政收入是流,经济发展了,财政收入也逐步增长);财政收入的规模决定财政支出的规模(财政收入的增长,财政支出也逐步增长);财政支出是财政收入的目的,支出的增长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增加财政收入创造条件。6分(3) 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中具有物质保障作用。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政府应该如何利用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4分)在国民收入分配中,要合理确定财政收入的比重和增速;

3、财政可以在社会保障支出和补贴支出方面,加大对低收入人群特别是农民的扶持力度。4分2.读图并运用经济常识回答:图1:2010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走势图 表1:2010年我国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情况时间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详情12月10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11月19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11月10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5月2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月12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1月18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注:存款准备金通常指是指商业银行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

4、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1)图1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哪些?(至少写出两种原因)(3分)图1反映出2010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呈上升趋势,9月-11月上升幅度较大。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有:自然灾害造成的供求失衡;市场上货币流通量增大;国际商品价格的影响;不法商贩的炒作等等(3分)(2)分析说明图1、表1之间的相互关系。(5分)图1反映出2010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呈上升趋势,说明我国经济出现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而稳定物价,防止通货膨胀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为了稳定物价,国家采取了表2的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措施,使商业银行可用于贷款的资金减少,从而减少

5、流通市场上货币流通量,投资和消费需求会受到一定的抑制,从而起到抑制物价上涨的作用。因此,图1和表1之间是有着内在的联系的。(5分)(3)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调整属于宏观调控的哪种手段?针对图1现状,我国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宏观调控?请列举两例,并说明理由货币政策的手段。(2分)举例要针对通货膨胀的现象,举出两个例子并作一定的说明。(4分)(%)3、 图表一: 2010年1至10月份消费价格指数(CPI)注: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一般而言,CPI达到3-5就是通货膨胀。(%)图表二:2007年9月至

6、2010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利率历次调整情况(1)图表一和图表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3分)图表一表明2010年CPI总体呈现向上趋势;7月以后出现了通货膨胀。 图表二表明贷款利率高于存款利率;从2007到2008年底存贷款利率呈下降趋势,2010年10月上调存贷款利率。(3分)(2)从经济生活角度看,图表二说明国家运用了什么政策来调控经济?反映了宏观调控的什么目标?(2分)图表二说明国家运用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反映了宏观调控稳定物价的目标。(2分)(3)请用经济常识分析国家运用这一政策的原因。(7分)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流通量来影响社会总需求的变动,最后实现社会总供给与

7、总需求之间的基本平衡。银行的利息率是影响货币流通量的一个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国家便上调利率、减少货币流通量,使经济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7分)4. 读图并运用经济常识知识回答:材料一:图一:2006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图二:20062010年前三季度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即CPI,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变动的指标。材料二:2010年11月21日,国务院提出稳定物价的16项措施,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稳定市场价格,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1)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哪些经济现象?(4分)图一反映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

8、数0608年上升,到09年下降,总体略有上升。(2分)图二反映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06年08年上升,09年下降,2010年前三季度又有上升,反映出近年来物价波动反复。(2分)(2)结合材料预测2010年恩格尔系数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5分)学生回答可以是“上升”或“下降”,也可“先升后降” 等。(趋势:2分,理由:3分)上升理由如收入的增长幅度低于CPI的增长幅度,受物价上涨因素的影响,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增加,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提高,即恩格尔系数上升。 下降理由如稳定物价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物价上涨过快,国家加大对物价的调控力度,以保证居民的基本生活。同时,国家加大收入分配的

9、调整力度,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因此,恩格尔系数下降。(3)了解这两个经济指标的变化对居民家庭消费有什么启示?(3分)调整消费结构提高消费效益;刚性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3分)5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12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此次上调后,央行可一次性冻结银行体系流动性3000多亿元。2010年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是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3。以下为今年六次上调后的存款准备金率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漲数据。注: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

10、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CPI(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国际上反映居民家庭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指标,并用它来反映通货膨胀程度。请运用经济常识“宏观调控”相关知识回答:(1) 今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指数持续上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分) CPI指数持续上涨反映了社会总需求过热、社会总供给不足。(2分)(2)两张图表之间有什么关联?(2分) 存款准备金率走势与物价指数的走势基本同步。 (2分)(3) 央行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对抑制通货膨胀起什么作用?(7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是影响货币流

11、通量的一个主要因素。央行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会使银行减少向企业和居民贷款,社会上流通的货币总量会减少,企业投资、居民消费需求会减少,从而让社会总需求降温,有助于缓解通货膨胀压力。(7分,其它言之有理酌情给分)6(32分)西部大开发十年,中国西部地区开始步入发展快车道,中央又吹响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号角。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2000年到2009年,西部地区发展状况比较生产总值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收入西部和东部的人均GDP相差2000年1.66万亿元17.1%6111亿元5648元1161元7000元2009年6.68万亿元18.5%358

12、万亿元14213元3817元21000元年均增长12%22910.4%8.9%注:西部12省市区国土面积占中国陆地面积的74%,人口有4亿之多,聚集了中国75%的少数民族和八成左右的贫困人口。十年来,西部12省市区先后建设了120个重点工程,总投资约2.2万亿元人民币,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等一大批标志性工程相继建成。教育医疗卫生、科技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也明显加快。 (1)分析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指出西部大开发十年的变化及其未来的战略抉择。(10分)西部大开发十年,国家进一步加大对西部投入的力度,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29,到2009年达到358万亿元,先后建设了青藏铁路等120个重点工程;(2分)拉动西部经济大发展,中国西部地区步入发展快车道,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高于全国水平,占全国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到2009年达到18.5%;(2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稳步增长,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也明显加快,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提高。(2分)但是与东部的差距仍然较大,甚至有扩大的趋势。(2分)必须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西部发展方式,统筹区域协调发展。(2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