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111.50KB ,
资源ID:248124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48124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土壤中重金属.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土壤中重金属.docx

1、土壤中重金属实验题目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测定与污染评价 一、 实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土壤的组成,了解土壤中重金属Cu对生物的危害及其迁移影响因素。2、了解Cu, Pb, Cr, Cd, Zn ,Tl污染的GB标准。3、掌握土壤消解及其前处理技术和原子吸收分析土壤中金属元素的方法。4、掌握土壤中Cu的污染评价方法。掌握土壤中其它重金属的污染评价方法。二、 实验方案1、 实验原理用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混合酸体系消解土壤样品,使待测元素全部进入试液,同时所有的Cu都被氧化。在消解液中加入氯化铵溶液(消除共存金属离子的干扰)后定容,喷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化器的富燃性空气乙炔火焰中进行原子化,产生的铜基

2、态原子蒸汽对铜和铅空心阴极灯发射的特征波长进行选择性吸收,测定其吸光度,用标准曲线法定量。2、实验试剂。大学城各采样点土壤、盐酸GR、硝酸GR、氢氟酸GR、高氯酸GR、蒸馏水、(1+5)HNO32、 实验仪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铜空心阴极灯、烧杯50ml(聚四氟乙烯)、移液管(1,2,5,10mL),滴管、50ml比色管,量筒及实验室常用仪器等。3、实验步骤(土壤样品已经制备好,直接用就可以了)。(1)土壤样品的消解。分别称取0.5g左右的三种土壤样品与50mL聚四氟乙烯烧杯中,用移液管量取2mL的水湿润,加入10mL的盐酸,在电热板上加热到溶液接近干燥,然后加入10 mL硝酸,继续加热到溶

3、解物近干,用滴管加入5mL 氟化氢并加热分解去除硅化物,接近近干后加入5mL高氯酸加热至消解物不再冒白烟时,取下冷却。(2)冷却完毕后,将残留物洗至50mL比色管,后加入2mL浓硝酸,并定容至标线,摇匀,静置.(3)由于溶液比较浑浊,干过滤后所得清液,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其Cu的浓度。(Cu标准曲线的配制:实验室已配置好,直接测就好)(4)样品测定(开机过程):开风机-压缩机-电脑-气瓶-电源主机;通过电脑打开桌面上的WFX210控制软件,进入方法编辑-创建新的方法;修改参数(仪器条件,测量条件,工作曲线参数,火焰条件)仪器条件和参数波长324.7毫微米光谱带宽0.4纳米灯电流3.0毫安燃烧

4、器高度6毫米空气压力0.3兆帕乙炔压力0.09兆帕空气流量7.0升/分乙炔流量1.0升/分火焰类型氧化性兰色焰样品清单的设定和输入-仪器自动波长-点火(准备过程)先用空白调节吸光度为0,然后从浓度低到高依次测定标准系列。察看标准曲线吸光度及相关系数(R20.995以上)和曲线方程;按照序号测定样品然后输入打印结果。按照稀释或者浓缩的倍数进行计算(mg/L)三、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1、数据结果。表1 标准液的吸光度浓度(mg/L)00.511.522.5Abs0.00020.05980.1340.20090.27050.3383根据上图所得出的样品溶液浓度与吸光度的关系,可以算出土壤样品中Cu的浓

5、度。表2 土壤样品浓度科一科二组别样品重量/mg浓度组别样品重量/mg浓度第一组外60.49152.16第一组农田20.52108.75行山30.49156.39外40.50124.07南商10.5168.01中心湖10.5296.71第二组教20.563.01第二组行山50.55109.28图10.570.86体育10.53102.25体40.5186.56实(1-2)-20.54192.60第三组教50.52129.93第三组公100.49106.612饭0.54147.98教10.47159.57公40.48567.1工(3-4)-30.5289.01第四组实验(1-2)0.4130.1

6、1第四组东一0.5054.85南商40.594.66东十四0.5221.94东20.5192.65教寓0.56181.26第五组实(2-3)-10.48138.52第五组外10.50148.03外20.4977.45农田40.54261.75行山40.5237.85东120.5467.002、结果处理。根据上表1 数据绘制Cu的标准曲线。图1 Cu的工作曲线根据上表数据,利用以下公式可以算出每个样品的Cu含量。 式中:W土壤中Cu的含量,mg/Kg; 消解后测定的含量,mg/L; V消解后定容的体积,mL; m样品的质量,g; f土壤样品中的含水率,%表3 样品中Cu含量科一科二组别样品Cu含

7、量(mg/kg)组别样品Cu含量(mg/kg)第一组外615.53第一组农田210.46行山315.96外412.41南商116.80中心湖19.30第二组教26.30第二组行山59.93图17.09体育19.65体48.49实(1-2)-217.83第三组教512.49第三组公1010.882饭13.70教116.98公459.07工(3-4)-38.56第四组实验(1-2)16.26第四组东一5.49南商49.47东十四2.11东219.27教寓16.18第五组实(2-3)-114.43第五组外114.80外27.90农田424.24行山423.79东126.203、 归纳整理表4生活区、

8、商业区、运动区的Cu含量表生活区东15.49 商业区南商116.80 东219.27 南商49.466东126.20 运动区体育19.65 东十四2.11 体48.49 2饭13.70 教寓16.18 表5教学区和大学城其他区域的Cu含量其他外114.80 教学区教116.98 外27.90 教26.30 外412.41 教512.49 外615.53 实验(1-2)16.26 行山315.96 实(2-3)-114.43 行山423.79 实(1-2)-217.83 行山59.93 工(3-4)38.56 公459.07 图17.09 公1010.88 农田210.46 中心湖19.30 根

9、据上表数据画柱状图图2生活区图3 教学区图4 运动与商业区图5其他三、 结论1数据可靠性评价实验所测数据经过处理绘制出标准曲线图如图1 土壤重金属Cu测定标准曲线所示,其相关系数,R2=0.9995,可见实验标准曲线数据的相关性较好,能用于求解土壤重金属Cu的含量。本实验统一操作,实验误差比较小,所以可认为本次实验结果是可靠的。2、污染程度评估(1)环境质量分类参考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依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可划分为三类:I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较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保持自

10、然背景水平。II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III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标准分级一级标准 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值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二级标准 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值值。三级标准 为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各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标准级别规定如下I类土壤执行环境质量执行一级标准;II类土壤执行环境质量执行二级标准;III类土壤执行环境质量执行三级标准。土壤重金属Cu的

11、标准值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其中Cu、Pb元素在土壤环境中的质量标准值如下表:表6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GB 15618-1995)部分表 单位:mg/kg一级二级三级自然背景6.56.57.57.56.5铜农田等3550100100400果园150200200400对照国标可以得到各个样品的污染程度数据如下(注:本评价中的二级质量评价中,由于没有土壤的pH数据并未作具体分类。)表7 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重金属(Cu与Pb)含量分布地点含量(mg/kg)污染等级地点含量(mg/kg)污染等级生活区东一5.49一级商业区南商116.80一级东219.27一级南商49

12、.47一级东126.20一级运动区体育19.65一级东十四2.11一级体48.49一级2饭13.70一级其他外114.80一级教寓16.18一级外27.90一级教学区教116.98一级外412.41一级教26.30一级外615.53一级教512.49一级行山315.96一级实验(1-2)16.26一级行山423.79一级实(2-3)-114.43一级行山59.93一级实(1-2)-217.83一级公459.07三级工(3-4)38.56一级公1010.88一级图17.09一级农田210.46一级中心湖19.30一级对照国标,对于广工,应该取自然背景下的一级标准作为比较对象,并可以得出我校的土壤

13、总体,Cu含量未超过一级标准值。局部而言, Cu含量超标比较严重的地方是公4。对于此次所取的是2007年的土壤,反应了2007年广东工业大学周围土壤的情况,并不是如今土壤的情况。所以由此次数据可以总结如下:样品Cu含量不稳定,实验的组数不多,所取土样实验数据不多,数据缺乏可靠性,无法确认其Cu含量是否超标。如果单从数据来分析,在大学城内所取的土样检测结果Cu含量除了公4外其他均达标。另有资料显示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所属地区土壤属于国标规定的III类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控制功能区,其应该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规定的三级标准(土壤重金属Cu400mg/kg)。根据监测数据

14、可见该土壤功能区的重金属Cu含量达标,无污染。整理数据后,得出重金属含量分布图,如图图1 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重金属含量分布3、处理建议。如果对于第二份资料显示,可知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土壤重金属Cu与Pb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规定的三级标准(土壤重金属Cu400mg/kg),不存在超标问题,所以只需保持原状不让其恶化即可。预防总比治理要好,所以预防方面的措施有:(1)截流断源:禁止各类重金属加工生产企业进驻大学城,从源头上阻断重金属对大学城土壤的污染。(2)植物修复法:利用植物把土壤中的污染物进行吸收、转移、聚集或降解。这包括了在植物的影响下(根茎范围内)所

15、发生的有利于污染物质清除的一切生物作用、化学作用和物理作用。植物可把有毒的有机化合物进行矿化,还可把重金属元素和其它无机物从土壤中吸收并富集到地面上。植物造林,加大绿化面积,既美观又能从长远的目标上预防土壤重金属的污染。(3)生物修复法:微生物修复是指利用天然存在的或所培养的功能微生物群,在适宜环境条件下,促进或强化微生物代谢功能,从而达到降低有毒污染物活性或降解成无毒物质的生物修复技术。对于已经造成污染的,治理方面的措施有:工程措施:客土法、换土法、深耕翻土,固化、稳定化方法,电动力修复法,水洗法、热解吸法;化学治理措施:淋溶法、施用改良剂;生物修复措施: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动物修复;农业

16、生态修复措施。具体方法如下:(1)隔离法:隔离法是采用粘土或其它人工合成的惰性材料,将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与周围环境隔离开来,该方法并没有破坏重金属类污染物,只是防止污染物向周隔环境(地下水、土壤)的迁移,由于重金属物质对隔离系统不会产生影响,所以该方法适合于任何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控制。(2)化学氧化法:化学氧化法是向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喷洒或注入化学氧化剂,通过对重金属的吸附、氧化还原、拮抗或沉淀作用,以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该技术关键在于选择经济有效的改良剂,常用的改良剂有石灰、沸石、碳酸钙、磷酸盐、硅酸盐和促进还原作用的有机物质,不同改良剂对重金属的作用机理不同。施用石灰或碳酸钙主要是提高土壤

17、pH值,促使土壤中cd、Cu、Hg、Zn等元素形成氢氧化物或碳酸盐结合态盐类沉淀。(3)电动修复:电动修复是通过电流的作用,在电场的作用下,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如Pb、Cd、Cr、Zn等)和无机离子以电透渗和电迁移的方式向电极运输,然后进行集中收集处理。(4)土壤洗涤法:土壤淋洗是利用淋洗液把土壤固相中的重金属转移到土壤液相中去。再把富含重金属的废水进一步回收处理。五、问题与讨论1假如对大学城广工校区土壤表层Pb进行污染调查,请画图说明如何布点?采样需要那些工具?需要注意那些方面?2利用原子吸收测定土壤中重金属的消解方法有那些?请简要说明。3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评价方法有那些?各自的有缺点是什么?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