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6 ,大小:994.23KB ,
资源ID:248286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48286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土桥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综合复习题.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土桥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综合复习题.docx

1、土桥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综合复习题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综合复习题学校 班级 姓名 非选择题: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材料二:安徽凤阳县粮食产量表1980年产粮1981年产粮1982年产粮5.02亿千克670亿千克7.15亿千克材料三:要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赋予农民包括离乡农民工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必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选自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请回答

2、(1)与材料一有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的完成时间是哪一年?(2分)(2)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通过何种方式完成的?(2分)(3)材料二中粮食产量的变化是因为实行哪种制度导致的?(3分)这一制度的推行与新中国历史上哪一次会议有关?(2分)(4)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党和政府非常关注三农问题。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说出三农分别是指什么?(1分)2.毛泽东的题词既是大气磅礴的书法作品,又记录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探索历程。请根据下列题词回答问题。 A B C D(1)请按上题词所反映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排序。(写出相应字母即可,1分)(2)题词A体现出当时我党找到了哪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对其执着探

3、索并最终夺取全国政权,又在哪一题词中得到充分反映?(2分)(3)在题词C、D的激励下,中国人民取得了反帝斗争的伟大胜利。请选择其一谈谈它的重大历史意义。(两点即可,2分)(4)通过赏读以上题词的内容,你获得了哪些感悟?(1分)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为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先进的工业国,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艰苦奋斗,不断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1)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在这次会议上确立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2分)材料二 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了大炼钢铁,

4、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北戴河会议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久基本实现公社化。(2)材料二反映了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出现的什么严重失误?(4分)材料三 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从那时以来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3)材料三中的“历史性变化”的起点是什么?(2分)在农村的改革实行的是什么政策?(2分)对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2分)(4)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2分

5、)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大会指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大会强调在经济建设上既反保守又反冒进,贯彻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材料二:图一:“小、土、群”炼钢铁图二:“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请回答:(1)材料一中“大会”是指党的哪次代表大会?简要指出该大会召开的主要历史意义。(2)材料二中的现象是否违背了材料一中的指导方针?简要说明理由。(3)下列结论与材料一、材料二相符合的分别是 ; 。A忽视客观经济规律,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B符合科学发展观,遵循了“实事求是”的原则5.农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关注农业问题。据此回答下

6、列问题: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做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人教版八下教材 材料三:“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材料四: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执政为民,以民为本,关注民生;在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上,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

7、新农村的重要目标,全面取消农业税,并决定在农村建立最低保障制度。 请同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刘少奇说土地改革是“中国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的依据是什么?(2分)(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什么根本性变化?(1分) (3)材料三反映我国农村实行什么新的体制?(1分)这一体制与以往体制的不同是什么?(1分)(4)综合以上材料,你能得出什么认识?(1分)6.阅读下列材料: 新华网北京2009年5月26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26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谈。双方都表示要继续推动落实“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不断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都认

8、为要维护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并不断增强和深化互信;都强调要加强两岸经济合作,尽快商谈两岸经济合作协议,以利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都赞同要积极促进两岸文化教育交流,举办以文教交流为主题的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开始探讨协商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都主张两岸在涉外事务中避免不必要的内耗,增进中华民族整体利益。 请回答:(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当前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方针是什么?(2分)(2)为推动两岸和平发展,材料一中提出了哪些主张?(2分)(3)结合当前海峡两岸的形势,简要谈谈发展两岸关系有什么现实意义?(2分)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随着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成为

9、国人们最热门的话题,有一网民为此写了一首小诗:“。背井离乡的骨肉同胞啊,何时才能踏上回家的路。”材料二:邓小平在1984年说:“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仍然是一个统一的中国。”(1)材料一网民的诗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的什么共同愿望?(2)材料二邓小平的这段话,反映出我国在统一的问题上采取什么政策?运用这一政策已经在什么时间解决了什么问题?(3)依据材料二,你认为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什么?(4)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踏上回家的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谁也抵挡不了的。请你说明理由。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材料一:(1)小明在北京奥运会看到材料一中两幅美丽的旗帜,它

10、们各自代表来自哪个地方的运动员?(2分)材料二:“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枚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余光中(台湾)(2)材料一反映出我国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利益提出的科学构想是什么?(1分)简述这一科学构想的基本含义。(1分)材料三:1993年10月,台湾艺术家在北京演出舞剧薪转。1995至2000年间,海峡两岸间接贸易额达1300多亿美元,台湾同胞到大陆达1200多万次。(3)联系材料二三说明海峡两岸交往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4)结合目前海峡两岸的形势,谈谈你对祖国统一前景的认识并说明理由。(2分)9.(11分)中华民族有着悠

11、久的历史,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几千年来,各民族生生不息,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统一更是国家振兴的重要基础。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百年沧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祖国统一大业稳步推进,中华民族逐步实现了伟大复兴。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西藏和台湾的问题。(1)西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哪个朝代,西藏就成我国的正式行政区?(2分)清朝时,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中央政府代表叫什么?(2分)(2)台湾两次回归祖国,第一次在古代,第二次在近代。现在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回答:全品中考网明清时期,台湾曾被哪国殖民者侵占?(1分)谁最终率军收

12、复了台湾?(1分)近代通过哪个不平等条约,造成了台湾和祖国大陆的分离?(1分)近代史上,台湾在哪一历史事件后重新回到了祖国怀抱?(1分)造成台湾和祖国大陆再次分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现在我国处理海峡两岸关系的原则是什么?(1分)如果让你给台湾的中学生写一封信,你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不得摘抄试卷上的有的原话)(1分)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材料二依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1)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是谁?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怎样的?(2)令世人瞩目的什么外交直接开启了中美外交关系的大门? 1979年1月1日,中美外交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3)透过材料一

13、和材料二,你能看出二十世纪50-70年代,中美两国关系发展的总的趋势是怎样的?其根本原因是什么?(4)作为一名中学生,请就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前景,谈谈你的愿望。11.分析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之一就是西方世界许多国家与中国建交。如:日本、美国、意大利、加拿大、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开展了务实的、全方位外交活动,发

14、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关系,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1)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什么? (4分) (2)20世纪70年代,为中国外交新局面的出现创造了良好国际环境的事件有哪些? (4分)(3)分别列举一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参加的国际及区域性组织。(4分)(4)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一个国家调整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2分)12、以下三幅照片记录了中美两国领导人在不同时期的会晤,读图后请回答下列问题。图一 图二 图三(1)图一中与毛泽东历史性握手的美国总统是谁?他访华期间

15、,中美两国签署了哪一重要文件?他们的这一历史性握手开辟了中美历史的新篇章,此后两国何时正式建交?(3分)(2)除中美关系外,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事业还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请举两例说明。(2分)(3)图二中布什与江泽民会晤时表示: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没有变化。那么,自两国建交以来美国的这一立场是什么?(1分)(4)材料中的三幅照片记录了中美两国领导人在不同时期的会晤,对其中反映的信息,最恰当的理解是( )(1分)A中美友好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B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中国畏惧美国而与之交往 C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美国的霸主地位岌岌可危D中美友好源远流长,近

16、现代史上从没有过摩擦和对抗(5)中美之间的关系,从几十年的敌对恢复到邦交正常化,由此你能得到什么认识?(1分)13.新中国成立后,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一改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形象,挺直了民族的脊梁,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展开了和平外交事业,中国的国际影响与日俱增。某校八年级(1)班准备举办一次主题为“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小论坛。(7分)(1)活动准备:如果你是该班的一员,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相关资料?(至少说出两个)(1分)(2)历史溯源:请你帮助小明同学完成“新中国外交成就”的知识卡片。(3分)时间外交成就20世纪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20世纪70年代20

17、世纪90年代21世界初(3)今年是中美关系正常化35周年,35年前,什么事件标志着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1分)(4)活动总结:通过探究新中国外交发展的风雨历程,谈一谈你的感想与认识.。(2分)14.2014年我国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6周年。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7分)图一:18个农民摁手印群雕 图二:大包干纪念馆图三: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 图四:上海浦东开发区请回答:(1)党的哪次会议确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分)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地方?(1分)图二反映的是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在农村推行的哪一政策?(1分)(2)除了图三中

18、提到的“深圳特区”外,还有哪四个地区被设为经济特区?(2分)(3)我国现在形成了一个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1分)请你谈谈对外开放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1分)15.材料解析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3周年,从1921年到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阶段;而1949年到今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1949年3月23日上午,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的时候,毛泽东同志说:“今天是我们进京赶考的日子。”这是一句意味深长的话。50多年的实践证明,在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我们党在这场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摘自胡锦涛在西

19、柏坡学习考察时的讲话请回答:(1)50多年的时间,我们党在这场考试中取得了哪些成绩?试概括说明其中4项即可。(8分)材科二 1986年3月,四位科学家给中共中央写信,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高技术的建议。同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启动了以跟踪国际科技发展、缩小国内外科技差距,力争在有优势的高技术领域有所突破的高科技计划。材料三 2007年,中央财政已安排“两免一补”资金181亿元,免除了全国近1.5亿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同时,继续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请回答:(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实行哪项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2分)2013年

20、“神十”飞天、嫦娥落月圆满成功,此项成就属于该计划中的哪一领域?(2分)(3)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的哪一基本国策?并简要说明两则材料反应的内容之间的关系。(2分)16.2014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3周年。93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解放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走向辉煌。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9分)材料一 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成为20世纪50年代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 中央电

21、视台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953-1957年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2分)材料二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 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2)歌曲走进新时代中实现“当家作主站起来”与“改革开放富起来”的党的领导人分别是谁?“高举旗帜开创未来”中高举的“旗帜”指的是哪两大理论?(4分)(3)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党也曾犯过严重的失误,请举一例。(1分)(4)活动感悟:通过本次活动,围绕中国共产党93周年的革命和建设历程写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22、(2分)17. 看电视学历史:20世纪40年代中原地区适逢战乱灾荒,大量河南人迁至陕西扎根,电视剧叶落长安根据这段历史,讲述了河南人郝玉兰一家三代以及西安小东门锦华巷街道的河南乡亲们相濡以沫,共同渡过的50年风风雨雨,也见证了中国的这段历史。(共30分)。 第3集 玉兰心里有事不明白,就让儿子替自己写信问毛主席:“敬爱的毛主席:您老人家人体好吗?这都是新社会了,劳动人民吃香了,这人跟人都平等了旧社会不拿俺当人看,新社会,俺觉着俺是主人了”请回答:(1)信中的“新社会”到来的标志是什么?(2分)结合信中内容和所学知识,说说“新社会”的到来有何历史意义?(4分) 第4集 1954年春,锦华巷街道召

23、开一次妇女大会,玉兰控诉白丈夫老四对自己实施家庭暴力,普通百姓心中开始有了法的概念。请回答:(2)请仔细观察剧照,以玉兰为代表的普通妇女第一次接触到的是哪一部法律?(2分)这一年(1954年)我国法治建设取得的最大成就是什么?(2分)用一句话概括这项成就的历史地位。(2分) 第6集 玉兰的大女儿莲花非常想去上学,玉兰让她在家照看弟弟,就是不让她上学。请回答:(3)如果今天你的父母不让孩子去上学,你会使用什么样的法律武器为自己争取上学的权利?(2分) 第7集 玉兰把自家的锅拿去炼铁;老大爷在自家的院里也为祖国的大炼钢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请回答:(4)这一集的故事发生在哪一年?(2分)当时的中国

24、出现了什么运动?(2分)造成了什么影响?(2分) 第17集 一伙“红卫兵”在革命的名义下,干着打砸抢的无耻勾当请回答:(5)“红卫兵”是在哪一运动中出现的组织?(2分)这一运动给中国带来什么恶果?(3分)第27集 玉兰在农村的儿媳妇翠花数落丈夫白东京,不好好干活,满肚子委屈。 请回答:(6)请仔细观察剧照,当时农民为什么感到越过越有劲?(3分) 第40集 2002年玉兰他们居住了50年的锦华巷被拆迁了,他们都恋恋不舍。请回答:(7)今天的你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到处都有大规模的拆迁,对于拆迁,你想说点什么?请发表自己的见解。(2分)(本问没有唯一答案,只要是自己的见解即可)18.中国共产党成

25、立后对中国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不断探索,在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16分)材料一 85年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次飞跃,培育了带有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井冈山精神。 一一摘自人民网 【红色丰碑】(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正确革命道路?(2分)【英明决策】材料二 “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健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 年邓小平

26、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2)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走上了什么样的正确道路?(1分)“南方谈话”后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1分)材料三 “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 邓小平(3)为解决国家统一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什么创造性构想?为什么说祖国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3分)【重温辉煌历程】 93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能仅仅只是一簇小浪花。然而,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这93年的历史,却是波澜壮阔的93年。探索篇(4)“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精髓。请你以秋收起义后,工农革命军向农村进军为例,说明这一思想是如何体现的?

27、(2分)建设篇(5)从1949年到1956年,中国共产党为恢复国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做了哪些努力?(至少回答出两个方面可得2分)会议篇据统计,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以来,先后召开会议八百多次。其中,中共“一大”、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党历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6)分别指出上述三次会议在组织上做出了哪些重大决定?(3分)贡献篇(7)中国共产党经过93年的奋斗,对中华民族做出了哪些贡献?(2分)19.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3周年,她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实现了真正的自由独立。建国后,她又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难曲折的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8分)【红色的

28、回忆】材料一 1964年董必武参观某革命旧址,欣然题词一首:“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1)材料一中董必武参观的革命旧址在今天的哪座城市?(1分)【光辉的历程】材料二 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曾登载了一篇题为光辉的历程 不灭的功勋的文章,文章称:“中国共产党成立80多年来,形成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领导集体,取得了三大理论成果、两条特色道路、三次历史性巨变为主要代表的三大历史功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纪念大会上,胡锦涛同志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个不平凡的历程,“我们党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干了三件大事。这三

29、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2)材料二中“两条特色道路”第一条特色道路的起点在哪里?第二条特色道路指什么?开创这两条特色道路的依据是什么?(3分)(3)中国共产党完成“三件大事”中的第一件大事用了28年的时间,这件事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你知道第二件、第三件大事分别是什么吗?(2分)【伟大的形象】(4)为了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3周年,中央主要媒体和各省区市党报、主要都市报联合推出大型人物专栏“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2011年2月10开始,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栏目中,连续播出173位“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先进事迹。请问

30、,中国主流媒体的这一做法有何现实意义?(2分)20.(8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的光辉历程,正是她一贯勇于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才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请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图A 图B 图C 图D 【第一组:过渡时期】(1) 图A中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彻底废除了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1分)【第二组:探索时期】 (2)图B中的人物因什么科技创新而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一时期我们国家在科技方面还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2分)(3)图C中的大型音乐舞蹈团结颂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这应该归功于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哪项基本政治制度?(1分)图D中周恩来先后访问印度和缅甸,三国总理积极倡导以什么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