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1 ,大小:43.97KB ,
资源ID:252951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52951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古代史易错知识点辨析李开菊.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古代史易错知识点辨析李开菊.docx

1、中国古代史易错知识点辨析李开菊中国古代史易错知识点辨析 李开菊 整理准确熟练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点是高考取胜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是对于一些基础知识点,许多同学由于粗心大意、理解偏差等原因在平时的学习、考试中频繁出错失误,变成了易错知识点。易错知识点在高考中经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易错知识点是许多同学在高考复习中的“软胁”,成了同学们提高高考成绩的拦路虎。现将中国古代史中出错频率较高的知识点选取30余例,加以辨别分析,以期对同学们的高考复习有所启发和帮助。 例1:公元前841年,西周周厉王在位时爆发“国人暴动”。“国人暴动”是西周由盛到衰的转折点,这次暴动对西周王朝的打击是沉重的,它不仅赶走了周厉王,

2、而且动摇了西周王朝的统治基础,加速了它的崩溃过程。 特别提醒:“国人暴动”只是沉重打击了西周王朝,并没有推翻西周王朝,周厉王也不是西周的最后一个王。公元前77 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才标志着西周灭亡。另外“国人暴动”中的“国人”不是指奴隶,也不是指农民,而是指西周的平民,所以“国人暴动”实质上是西周平民反抗奴隶主贵族的一次群众性武装斗争。 例2:夏商周三代被称为我国的青铜时代,商周是青铜时代的繁盛时期。 特别提醒:商周时期虽然是青铜时代的繁盛时期,但商周时青铜器并没有广泛应用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实际上在商周时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使用的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和骨、蚌所制。所以不要产生商周时

3、期是青铜器的繁盛时期而广泛使用的错觉。 例3: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主要有秦、楚、齐、燕、晋、宋、郑、吴、越等国,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主要有秦、楚、齐、燕、赵、魏、韩七国,史称“战国七雄”。 特别提醒:春秋时期没有赵、魏、韩三国,赵、魏、韩三国是公元前403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分晋后才出现的,所以战国时期才有韩、赵、魏三个诸侯国。 例4:我国铁器的使用,开始于西周晚期,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特别提醒:不要因为夏商周是我国的青铜时代,所以误认为我国的铁器使用开始于春秋时期,认为春秋以前没有铁器。 例5: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

4、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特别提醒:不要误认为西域都护是一个机构名称,实际上西域都护是一个官职名称。西域都护创设于汉宣帝时,西汉的郑吉是第一任西域都护。西汉汉武帝时的张骞对沟通西域作出了巨大贡献,有些同学易产生错觉,误以为是张骞沟通西域后汉武帝时设置的西域都护,其实汉武帝在位时间是公元前140前87年。 例6:东汉光武帝时,赐给倭奴国使者“汉倭奴国王金印”,密切了中日两国关系。 特别提醒:不要误认为赐给倭奴国使者金印是西汉武帝。中日关系中与西汉武帝有关的是汉武帝时日本有30多个国家通过朝鲜半岛“使译通于汉”。注意两者的区别。 例7:西汉武帝以后,开辟了从广州沿海港口出发至南海诸国及印度半岛等地的水

5、上交通线,从事经常性的贸易往来,这就是近世所说的“海上丝绸之路”。 特别提醒:不要误认为海上丝绸之路是汉武帝时开通的,更不要误认为是东汉光武帝时开通的,而是西汉武帝以后。 例8:东汉大科学家张衡发明制作了比欧洲早1700多年的地动仪,可以遥测到千里以外地震发生的方向。 特别提醒:不要错误认为张衡发明的地动仪能够预报地震。另外个别同学还经常把“地动仪”错误写成“地震仪”,贻笑大方。 例9:西汉前期我国最早发明造纸术,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 特别提醒:不要错误认为是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也不要因为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后“蔡侯纸”这种纸原料易得,造价低廉,而错误认为东汉时纸张普遍使用。其实真实情况是:到

6、魏晋南北朝时期,造纸技术进步明显,纸张白度增加,表面平滑,质地细薄,纸产量大增,才逐渐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 例10:东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断代史,叙述了西汉一朝的历史。 特别提醒:千万不要望文生义,不要看到汉书两字就望文生义误认为是叙述了西汉、东汉二朝整个汉代的历史。汉书记载的只是西汉这个朝代的历史,没有记载东汉王朝的历史,汉书共8l万字,记载了从西汉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29年的历史。 例11: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特别提醒: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

7、只是缩小了与北方的差距,为后来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基础,当时的经济重心仍在北方,所以不要误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开始了南移。其实,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开始于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到南宋时,我国的经济重心由北方移到了南方,南方最发达的江浙地区长期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 例12:魏晋时数学家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最早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 特别提醒:不要误认为是南朝数学家祖冲之最早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祖冲之的贡献是精确地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比外国人早近1000年,还著有缀术等书。 例13:北朝农学家贾思勰著述的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

8、牧业生产经验。 特别提醒:齐民要术只是总结了6世纪以前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即北方地区)的农牧业生产经验,不要误认为总结了6世纪以前整个中国的农牧业生产经验。只是明朝后期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才综合介绍了我国传统农学成就,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 例14: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名僧法显是我国僧人西行取经的先行者。著有佛国记一书,这部书是研究中国与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交通和历史的重要史料。 特别提醒:不要错误认为我国高僧中最早西行天竺取经的是大家熟知的唐太宗时的高僧玄奘,也不要误认为是唐高宗时从海路至天竺研究佛学的高僧义净,更不要张冠李戴糊涂认为是唐玄宗时6次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的高僧鉴真。 例15:南

9、朝杰出思想家范缜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写出神灭论一书提出人的精神和形体是统一的,形存神存,形亡神亡,从理论上给佛教以沉重打击。 特别提醒:不要把南朝思想家范缜与东汉前期杰出唯物思想家王充混为一谈。两人批判的对象与侧重点有很大的差别。东汉王充著论衡一书,对神学展开了深刻批判,他反对天人感应说,反对有鬼论,认为精神依存于形体,“人死不为鬼”他从无鬼论出发,反对厚葬,提倡薄葬。 例16: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百炼钢技术已相当成熟,又发明了把生铁和熟铁合炼成钢的灌钢法。 特别提醒:我国冶炼冶铸业的进步有一个过程,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创造的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比欧洲早2000年以

10、上;而隋唐时期,我国冶铸业已普遍采用了切削、抛光、焊接等高水平工艺。 例17: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较为清明,国家强盛,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之治”或“开元盛世”。 特别提醒:唐太宗是唐朝一位非常有影响的著名皇帝,他统治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的治世。千万不要误认为唐太宗时期的“贞观之治”是唐朝的全盛时期。另外还要注意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是出现在唐玄宗统治前期,唐玄宗统治后期,政治腐败,爆发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要区分清楚唐玄宗统治前期与唐玄宗统治后期截然不同。 例18:唐朝唐高祖时下令废除五铢钱,铸造“开元通宝”钱,从此,开元通宝钱成为唐朝通用的货币,唐朝以后的货

11、币,都以它为范式。 特别提醒:不要误认为“开元通宝”钱是唐玄宗开元年间铸造的,这里的“开元”两字与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没有任何联系,“开元通宝”钱里的“开元”两字是开辟新纪元之意。 例19:唐朝唐太宗时设置安西都护府,统辖天山以南地区;武则天时设置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以北地区。 特别提醒:这两个机构到底统辖天山以北还是天山以南很容易混淆,这里有一个记忆方法,北庭都护府有一个“北”字,依此联想,北庭都护府是管理天山以北地区就不会出现错误。 例20:唐朝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从此唐蕃结为姻亲之好,200年间,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天子“册命”。 特别提醒:唐朝时唐政府和吐蕃(今西

12、藏地区)保持密切友好关系,但只是关系友好,还不受唐朝中央政府管辖,不要因为唐蕃之间发生了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唐穆宗时的长庆会盟等一系列友好事件,就错误地认为唐朝时吐蕃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其实,西藏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始于元朝,元朝时设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在那里驻扎军队,征收赋税,清查户口。 例21:唐朝时僧一行制订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 特别提醒:我国历法发展完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春秋时我国历法已经形成自己的固定系统,基本上确立了19年七闰的原则,汉武帝时天文学家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

13、历书太初历,元朝时杰出的天文学家郭守敬主持编写的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问世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例22:公元979年宋太宗消灭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特别提醒:北宋只是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北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积贫积弱的封建王朝,并没有真正实现全国性统一。因为那时,北边有契丹族的辽,西北有党项族的西夏,西南还有吐蕃和大理等少数民族政权,是几个政权并立的格局,所以不要错误认为北宋结束了分裂,统一了全国。 例23:辽统治者针对所统治的广阔地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灵活采取颇似“一国两制”的“蕃汉分治”政治制度,在中央设置南面官和北面官,北面

14、官权力比南面官大,因俗而治因地制宜“以国制(辽朝固有制度)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特别提醒:不要简单认为北面官就是统治契丹人,南面官就是统治汉族人。其实不然,真实情况是:北面官均由契丹人担任,统治契丹人和其他少数民族,而南面官由汉人和契丹人担任,统治汉人和渤海人(渤海人的祖先是唐朝时的粟末靺鞨,粟末靺鞨以渤海为国号,受中原封建文化影响较大,政治上仿照唐朝实行州县制,农业上采用中原先进技术。所以当时渤海人政治经济文化水平与汉人无异)。 例24:元朝元世祖时首次在澎湖岛设立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大大密切了台湾岛和祖国大陆的关系。 特别提醒:元朝的澎湖巡检司是我国中央政府第一次在台湾地区正式设立

15、的行政权力机构,元朝澎湖巡检司隶属于江浙行省。1684年清康熙帝时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进一步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1885年清政府设立台湾行省,刘铭传为台湾省第一巡抚。 例25:元朝时大量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们和汉、蒙、畏兀儿等民族长期杂居通婚,开始形成一个新民族回族。 特别提醒:千万不要望文生义,认为回族的祖先是唐朝的回纥,或者说是从回纥发展而来的。回族是元朝时才形成的一个新少数民族,回族的形成,说明元朝时期我国民族融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例26:元朝时,为了有效控制地方,在地方实施行省制度。但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称为“腹里”。 特别提醒:元朝时由中书省直

16、接管理的是河北山西山东,其他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由中央政府委派官员管理。 例27:北宋时大城市的商业活动已突破坊和市的界限,营业时间也不受限制。 特别提醒:隋唐时期,城市里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市,坊市分开,有严格的限制,坊是住宅区,市是商业区,市的买卖时间也有限定,唐朝后期一些繁华的大城市里有了夜市。要特别注意隋唐与北宋的坊市的区别。 例28:南宋时我国发明了管形火器“突火枪”,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 特别提醒:火药用于军事始于唐末,最早的火药武器是火箭,13世纪中期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 例29:明代从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甘薯,清代不断推广种植。 特别提醒:引进的

17、原产美洲的玉米和甘薯是始于明朝,而不是其他什么朝代。西汉张骞通西城后,西域的葡萄、石榴、苜蓿、胡豆、胡麻、胡瓜、胡桃等陆续移植内地。北宋时从越南引进水稻良种占城稻。 例30:明朝中期倭患猖獗,抗倭将领戚继光和俞大猷重创倭寇,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 特别提醒:不要误认为倭寇只是在明朝时才出现,实际上是,元末明初,倭寇就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 例31: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我国广东澳门。 特别提醒:澳门被葡萄牙殖民者完全据为己有有一个过程,整个明代,明朝政府始终掌握着澳门的领土主权,17世纪初葡萄牙正式取得居住权,鸦片战争后不久,葡萄牙私自窃据澳门,并在那里实行殖民统治,澳门才逐

18、渐被其控制。1999年12月20日起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例32:明清时期,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取消土司衙门改由朝廷派遣流官直接统治的重大变革,史称“改土归流”。 特别提醒:明朝时实行改土归流的地区十分有限,西南大部分地区仍然实行土司制度。真正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是在清朝雍正帝时。 例33: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特别提醒:三国演义叙述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要特别注意不要误认为只叙述了三国时期魏蜀吴的政治军事斗争情况,它还包括东汉末年这一历史阶段。三国演义中家喻户晓的曹操就是东汉后期人而不是三国时期人,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后曹丕废汉献帝自立

19、建立魏国,中国历史进入三国时期。 例34:贵州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始于明朝明成祖永乐年间。 特别提醒:元朝时开始推行行省制度,常设行省有10个,包括辽阳、陕西、甘肃、四川、河南、云南、江浙、江西、湖广、岭北,但没有贵州行省。明成祖永乐年间,西南地区的两个宣慰司叛乱,明朝政府派兵平定以后,改设贵州布政使司,从此贵州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清朝时贵州省为当时的全国18个省之一。 例35:1757年清朝终于将准噶尔部贵族叛乱平定,统一天山北路。 特别提醒:不要简单错误认为平定准噶尔部贵族叛乱就是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在康熙帝时平定,噶尔丹死后,其后继者又相继发动叛乱,所以从1688年

20、1757年清军与噶尔丹及其后继者进行了约70年的斗争,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终于在1757年将准噶尔部贵族割据势力粉碎。 例36:1757年居住在天山南路的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发动叛乱,清乾隆帝派清军迅速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特别提醒:对于“回部”千万不要望文生义,错误认为回部就是元朝开始形成的回族,也不要简单认为是回纥族(回鹘族)。正确的认识是:清代称以维吾尔族为首的信奉伊斯兰教的各民族各部落为回部,称这些民族居住的天山南路为“回疆”。 例37:明清时期国内市场扩大,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品种达到200余种。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 特别

21、提醒:中国古代封建王朝长期推行的一项的重要经济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商品经济一直发展缓慢,受到压制,整体发展水平很低。中国古代史教材提及到的我国古代农产品商品化和商品经济问题的知识点有两个时期要特别关注,一个是隋唐时期,另一个是明清时期。隋唐时期,我国的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尤其是茶叶在唐代已成为生活必需品,市场广泛,唐朝中期,唐政府开始征收茶税。明清时期的农产品商品化和商品经济发展与明朝的“一条鞭法”和清朝的“摊丁入亩”政策有密切关系。清代前期,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 高中历史易错易混知识点一、中国古代史 1.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是禹建立奴隶

22、制的国家机器,误以为其标志是启以王位世袭制代替部落联盟首领的禅让制。文明社会的重要表征是阶级压迫的工具国家政权。而国家政权的主干部分是国家机器。因此禹建立奴隶制的国家机器如监狱、军队、官僚机构等等,才是文明社会开始的标志。 2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而不是倒退,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3.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和结果,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误以为奴隶制的残酷表明它是一种倒退。衡量历史现象的出现进步与否,标准有多种,但最主要和最根本的标准应是能否适应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是伦理道德观念。4.商汤伐桀和武王伐纣是讨伐暴政的斗争,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具有正义性

23、和进步性,误以为是剥削阶级之间争权夺利的争斗都不值得肯定。5.东周实际上是一个历史时期,包括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误以为它还是一个统一的奴隶制王朝。春秋时的周王,其权威和地位与西周时相比大相径庭,已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而战国时,周王的地位甚至已不如一个普通的诸侯王。因此无论是春秋还是战国,都远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状态。 6.“春秋无义战”是针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目的的非正义性而作出的价值判断,误以为春秋时期诸侯之间的争霸战争根本就没有客观进步性。春秋争霸使诸侯国数量减少,客观上顺应了国家统一的趋势;为赢得争霸战争的胜利,诸侯国国君争相进行富国强兵的改革,客观上有利于社

24、会生产的发展;争霸战争还促进了华夏族和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接触,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融合。 7.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动荡、政局大混乱是显著特征,误以为这一时期社会就没有任何发展和进步。与春秋战国的社会动荡、政局混乱现象相伴,这一时期的社会大变革同样轰轰烈烈,社会生产力的长足发展、思想文化的活跃、繁荣,科技的领先和进步更是不争的事实。 8.注意商周时期,受封的诸侯只有对土地的世代使用权,而无权转让与买卖,需向国王缴纳贡赋。9秦统一中国的主要障碍是东方六国,但误以为统一的全过程就是灭六国,而忽视了南征越族和北击匈奴也是多民族国家统一的重要环节。 10.春秋时期私田不是归国王所有,而是归私田主人控制,因

25、为税制改革承认了土地的私 有权。11.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但不是道教的创始人,道教兴起于东汉。 12.孟子的“仁政”不是对孔子“仁”的简单继承,从纵向来说,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即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即是“仁政”。13.注意墨家学派不为统治者所重视,因为它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14.不能说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只能说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汉字。 15.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确立于秦朝,误以为其起源也在秦朝。事实上,战国时期

26、各诸侯国在变法过程中,就纷纷在地方上设立郡县。这表明,战国时期区域性的中央集权制当时就已经出现。 16.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而中央集权是一种相对于地方分权的制度。17.汉代的治国思想历经演变,误以为其治国思想自始至终是儒家的一统天下。西汉一朝,对思想领域的政策经历由汉初的宽松放任到西汉中期加强控制的演变,其治国思想也经历了由多元到一元的演变。汉初的治国思想,是道家黄老、儒家“仁政”兼采并用,以道家的“无为”为主。直到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才取得了统治地位。 18.汉、唐时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统治的长治久安,误

27、以为真的是从百姓的根本利益出发。休养生息政策实行的背景往往是长期战乱,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之后。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往往是当时的统治者无法回避的选择,因为老百姓确实太穷,根本没什么“油水”可榨。当然,谁也不能据此就否定休养生息政策的历史进步性。19.张骞通西域沟通了中原和西域地区的联系,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了重要条件,误以为张骞通西域就已经开通了丝绸之路。丝路的开通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丝绸之路干路的终点在欧洲的大秦,支路的终点在南亚和中亚。而张骞的行踪的终点就在西域各国。丝路的开通和发展都是在张骞通西域之后。 20.三国鼎立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相对于东汉末年的割据混战是历史的进步,误以为三国代

28、替东汉是历史的倒退。21.隋朝因暴政短暂而亡,据此误以为隋朝在历史上毫无建树。实际上隋朝在政治上结束了国家自东汉末年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在政治制度方面多有建树,在经济和文化方面与前代相比也有长足进步。 22.科举制因士族衰落而兴起,误以为士族势力在科举制创立后便从此消失。实际上,科举制的创立仅仅是使士族势力进一步受到削弱,士族的败亡远在唐末农民战争之后。23.三省六部制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误以为其作用仅仅是加强了皇权。唐太宗之后,三省六部之间的分工协作和相互牵制,提高了中央的统治力量和行政效率,这是唐代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完善的主要表现。宋、明、清等朝皇权较之与唐朝的集中程

29、度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君权的空前强化却使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走向了反面。 24.贞观之治名垂千古,主要是由于国家政局稳定、阶级矛盾缓和、社会人际关系和谐和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误以为此时的唐朝社会经济已出现繁荣。实际上贞观年间唐朝的社会经济远未到繁荣的程度,还仅仅是刚刚恢复。25.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误以为其是与汉、隋、唐、元、明、清等并称的大一统王朝。将宋与唐、元、明、清四朝并称,其实是汉族正统观念在起作用。因为,在北宋政权存续期间,在与唐朝版图相当的地域范围内,与北宋并列的政权先后还有契丹(辽)、西夏、吐蕃、大理、金等等。 26.两宋政权的“积贫积弱”的根源,在于其集权措施的

30、弊端,误以为仅仅是由于其社会矛盾的尖锐。其实,两宋的积贫积弱,在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后不久采取的集权措施中就已经埋下了祸根。 27.文天祥抗元和蒙古族统一中国均具有进步性,误以为二者同样具有进步性相互矛盾。同一历史过程,可以用不同的视角来进行审视。文天祥抗元,尽管势孤力单,但目的是阻止蒙古贵族对汉族人民的掠夺,显然具有正义性和进步性;而蒙古军队进军江南地区的行动,尽管凶暴残酷,但客观上顺应了统一的趋势,因而也具有客观进步性。28.宋元文化高度繁荣,误以为隋唐文化已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顶峰。宋元科技、文学、教育、哲学等方面全面繁荣,尤其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等传统科技的成熟和外传,对世界历史的发展

31、和人类文明的进步都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作用与隋唐相比毫不逊色。29.明清皇权空前加强,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重要标志,误以为它是封建社会继续发展的表现。封建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与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背道而驰,其消极作用日益暴露,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转型和进步。30.明朝的内阁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无决策权;而英国的内阁是君主立宪制下的最高行政机构。31.戚继光、郑成功等在反对外族入侵斗争中维护了中华民族利益的杰出历史人物才是民族英雄,误以为岳飞、文天祥等也是民族英雄。他们是在反对国内少数民族贵族掠夺中维护了汉族人民利益的杰出人物,尽管事迹感人、贡献巨大,但不可以称之为民族英雄。 32.资本主义

32、萌芽不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还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 33.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不是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而是衰落的封建专制制度。“闭关政策”与“重农抑商”政策都是封建制度的衍生物。 34.闭关锁国不是绝对禁止对外贸易,而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如广州十三行就是例35.明清时期封建经济仍在继续发展,误以为明清封建经济陷入停滞状态,甚至认为与隋唐、宋元相比,明清经济发生了倒退。实际上,明清时期我国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均不同程度地超过了前代。但是,由于这一时期已经萌发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遭到了封建制度的顽固遏制而得不到发展,明清经济未能实现转型,因此与西方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