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4.50KB ,
资源ID:253444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53444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论鲁迅杂文作品中的冷幽默.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论鲁迅杂文作品中的冷幽默.docx

1、论鲁迅杂文作品中的冷幽默论鲁迅杂文作品中的“冷幽默”高玉华02秋汉语言文学(本科)摘要:鲁迅的杂文,字字珠玑,铿锵有力,充满了战斗力,透出一股“冷幽默”。“冷幽默”,顾名思义,即一种冷峻而幽默的艺术笔法,是一种极具挑战色彩的文学风格。鲁迅在我们的心目中始终是冷竣而严肃的,但那决不是他的全部,鲁迅还是一个全身被幽默感充斥着的人。那种幽默不是哗众取宠、一笑了之,而是一种从骨髓里溢露出来的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和犀利深刻。真正客观地认识鲁迅杂文中的“冷幽默”,我认为既要拨开罩在他头上的绚丽光环,又要抛开一些固有的成见。我们既不能把他捧上天,也不能把他骂得一钱不值。首先,就其创作杂文的思想态度、“冷幽默”

2、的语言技巧和“冷幽默”在鲁迅杂文风格上的表现的分析,谈谈鲁迅杂文作品中的“冷幽默”的主要表现;其次,从社会原因、个人原因及其写作环境三个方面,探讨鲁迅杂文中的“冷幽默”的形成原因;最后针对鲁迅杂文作品中的“冷幽默”独具特殊的时代性和特殊的鲁迅个性,以及与当代杂文的创作关系,谈谈对鲁迅杂文作品中“冷幽默”的评价。当然,鲁迅杂文运用“冷幽默”的艺术形式对封建主义思想与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那些如匕首、似投枪般的文字,显示出彻底的不妥协的战斗精神。在当时社会看来,鲁迅杂文中的“冷幽默”确实起到一定的作用,在惊醒世人、开启民智、针砭时弊、揭露社会问题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具有进步的革命意义

3、。鲁迅的杂文给现代一些杂文作家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对20世纪中国杂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鲁迅说过:“中国的大众的灵魂,现在是反映在我的杂文里了。”可以说,时至今日,鲁迅杂文仍是我们认识中国人,认识中国社会、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最切实可靠、最生动深刻的文本。关键词:鲁迅 杂文 冷幽默 语言技巧鲁迅的杂文,字字珠玑,铿锵有力,充满了战斗力,透出一股“冷幽默”。“冷幽默”,顾名思义,即一种冷峻而幽默的艺术笔法,是一种极具挑战色彩的文学风格。是的,鲁迅在我们的心目中始终是冷竣而严肃的,但那决不是他的全部,鲁迅还是一个全身被幽默感充斥着的人。那种幽默不是哗众取宠、一笑了之,而是一种从骨髓里溢露出

4、来的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和犀利深刻。真正客观地认识鲁迅杂文中的“冷幽默”,我认为既要拨开罩在他头上的绚丽光环,又要抛开一些固有的成见。我们既不能把他捧上天,也不能把他骂得一钱不值。笔者仅就其杂文作品中的“冷幽默”的主要表现、“冷幽默”的形成原因及对其杂文中“冷幽默”的评价来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一、鲁迅杂文作品中的“冷幽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从鲁迅创作杂文的思想态度上看。“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种创作思维和心态造就了鲁迅特色的“冷幽默”。青年时期的鲁迅东渡日本,怀着“科学救国”的梦想,在仙台学医,希望回国后救治像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直至一部日俄战争时事幻灯片的观看,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观

5、,片中以中国人做示众(砍头)的对象和看客的情景,使他心灵上受到很深的刺激,觉悟到国人体魄即使再健壮,精神上麻木不仁,也是没有用的,于是他毅然决定弃医从文。回国后,鲁迅一直痛苦地思索,沉默了近十年,继小说狂人日记的发表后,便开始以他那支“金不换”的笔,与各种黑暗势力作斗争,以此拯救国民的灵魂。鲁迅在进行小说、散文创作的同时,又在新青年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杂文。20世纪是中国杂文形成独立文体并进而获得大发展的世纪,在这个过程中,鲁迅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其作品数量最多,影响最大。据统计,鲁迅一生的创作量约有一百七十万字,其中杂文便有一百三十五万字。鲁迅以丰厚的创作实绩成为20世纪杰出的杂文大师。鲁迅曾

6、经说杂文是“感应的神经”,能够针砭时弊,并及时得到社会的反响。鲁迅在杂文中大量运用了“冷幽默”作为武器,来作出对时代的感应。鲁迅一生都在战斗,怀着“立人”的理想,用冷峻幽默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任何范围的对人的奴役与压迫。“女子死了丈夫,便守着,或者死掉;遇了强暴,便死掉;将这类人物称赞一通,世道人心便好,中国便得救了。”既在冷峻的幽默中抨击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又表现了鲁迅忧国忧民的思想。鲁迅的杂文有理有据,切中要害才使其杂文有“匕首”般的犀利,正是鲁迅有深沉的情感,立志改变国人的精神,才会有那样辛辣而冷峻的幽默,从而使杂文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其次,鲁迅杂文作品中的“冷幽默”,突出表现在丰富的语言

7、技巧上。细读其杂文作品,大致归纳为如下几种形式。1大量运用反语修辞手法的“冷幽默”。“虽然有人数我为无病呻吟党之一,但我以为自家有病自家知,旁人大概是不很能够明白底细的。而批评家们曰:无病。我实在艳羡他们的健康。”好一个“艳羡他们的健康”,其实鲁迅是站在白话文作者的立场,运用反语抨击章士钊等帮闲文人思想上的不健康。2杂文中经常引用中外名人名言,进行对比论证,从中挖掘出“冷幽默”的素材。“约翰弥耳说:专制使人们变成冷嘲。我们却天下太平,连冷嘲也没有。我想:暴君的专制使人们变成冷嘲,愚民的专制使人们变成死相。大家渐渐死下去,而自己反以为卫道有效,这才渐渐近于正经的活人。”通过引用名言和中国的现实对

8、比,指出中国之所以没有冷嘲,是因为人民思想的愚昧,整个国家死气沉沉,而自己能够大胆地站起来说真话,针砭时弊,才是一个正经的活人,否则如同行尸走肉一般。3历史典故的运用,更能表现作品中的“冷幽默”。“幽默一倾于讽刺,失去它的本领且不说,最可怕的是有些人又要来讽刺,来陷害了。倘若堕于说笑话,则寿命是可以较为长远,流年也大致顺利的,但愈堕愈近于国货,终将成为洋式徐文长。”“洋式徐文长”的典故一针见血地指出“幽默”蜕变为“说笑话”,就变成了中国“自造的舶来品”。4生动形象地运用各种比喻,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讽刺。在语言技巧上,鲁迅运用比较多的形象比方生动地再现“冷幽默”的艺术手法。他常常娴熟地采用“论时事

9、不留面子,砭锢蔽常取类型”的笔法,使他的作品变成了犀利无比的解剖刀。“落水狗”、“二丑”、“洋场恶少”、“狐鼠鬼蜮”、“小虻”、“富家儿的鹰犬”、“无赖”、“覆面英雄们”、革命小贩”、“假堂吉诃德”等成了鲁迅笔下抨击一些反动帮凶和帮闲文人的代名词,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事象,都一一在他的笔下露出马脚、剥下假面、现出本相。5鲁迅十分擅长运用咬文嚼字的形式表现他作品中的“冷幽默”。“以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而来主张男女平等的男人,却偏喜欢用轻靓艳丽字样来译外国女人的姓氏:加些草头,女旁,丝旁。不是思黛儿,就是雪琳娜。西洋和我们虽然远哉遥遥,但姓氏并无男女之别,却和中国一样的,除掉斯拉夫民族在语尾上略有区别

10、之外。”鲁迅的咬文嚼字抨击了一些文人墨客们一味地追求洋文化,出现了文学创作上的“四不象”。6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是鲁迅“冷幽默”风格的一种特有的形式。“林语堂先生是佩服费厄泼赖的,但在杭州赏菊,遇见口里含一枝苏俄香烟,手里夹一本什么斯基的译本的青年,他就不能不假作无精打采,愁眉不展,忧国忧家的样子,面目全非了。”小心谨慎的人,偶然遇见仁人君子或雅人学者时,如果不会帮闲凑趣,就必须远远离开,愈远愈妙。假如不然,不免要碰到和他们口头大不相同的脸孔和手段。晦气时,还会弄到卢布学说的老套,大吃其亏。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这是鲁迅特有的战斗方式,且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冷幽默”的艺术手法,将对方攻击得体无完肤。7

11、鲁迅在杂文中多次指名道姓地“骂人”,骂得淋漓尽致。无庸讳言,鲁迅一生在文章中确实指名道姓地“骂”过不少人,与之有过干涉的有百人上下,与其论争的重要人物,也有二三十人。正是因为梁实秋在文章里暗示了鲁迅是拿卢布津贴的共产党,有了想借当权者之刀来镇压对手的嫌疑,于是就有了鲁迅在“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痛斥梁实秋为乏走狗。总之,鲁迅嘲笑成仿吾的把守纯艺术之宫,斥责周扬为奴隶总管,这些都是因为鲁迅的“骂人”是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前提条件的。鲁迅的“骂人”,首先在于他的被骂,被攻击,甚至被一些派别、团体所围剿。鲁迅的杂文通过比喻、夸张、象征、寓意、双关、谐音、谐意等手法,运用机智、凝练的语言,对社会生

12、活中乖戾、自相矛盾、失去存在根据的事物或现象加以揭露、批评,使人们在喜剧引起的笑声中否定这些事物与现象,因而总是趣味横生,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第三,“冷幽默”在鲁迅杂文风格上的表现。鲁迅杂文中的幽默感极强,但并非马克吐温小说那样令人捧腹大笑,只是常常掩藏在冷峻的智慧之中。鲁迅的杂文题材庄重而严肃,似乎和常作为喜剧形式出现的幽默格格不入,但在鲁迅的杂文中,二者得到了良好的统一。鲁迅杂文中的这种“冷幽默”,让读者并非一笑了之,而是感到剔肤见骨般的深刻。同其他“幽默大师”相比,鲁迅的幽默立意深刻,沉蕴凝重,战斗力强,没有老舍先生幽默的温婉性和悲剧色彩。如果说老舍的幽默是苦笑,那么,鲁迅的幽默是冷笑。

13、如果说钱钟书的幽默是智慧的和书卷气的,那么,鲁迅的幽默就是充满火药味和社会性的,是社会的弄潮儿。二、鲁迅杂文中的“冷幽默”形成原因的探讨。鲁迅杂文作品中的“冷幽默”,究其成因,不外乎有社会原因、个人原因及其写作环境的因素。“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鲁迅对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的态度。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这个古老的封建社会国家的大门被强制性地打开了,让一些进步的封建文人睁大眼睛看清了更广阔的世界。晚清思想家魏源在总结鸦片战争的经验教训时,认为中国之所以失败,在于不了解西方情况,没有坚船利炮。于是他广泛收集西方资料,编成海国图志,并在此书中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口号,从而开创了近代向

14、西方学习的先河。不久,曾国藩、左宗棠等人开创的洋务运动,则是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变成了实际的行动。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以康有为等为首的维新派,代表着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和开明绅士的政治要求走上历史舞台,主张对中国传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以挽救民族危机,使国家臻于富强。由于当时资产阶级的软弱,作为一场非暴力的资产阶级革命,戊戌变法很快就失败了。随着八国联军的入侵、辛亥革命的失败以及袁世凯篡权称帝、张勋复辟等历史事件的爆发,让越来越多的爱国文人陷入了沉思:人的灵魂健康才是国力强盛的关键。鲁迅的毅然弃

15、医从文就是其中的典型。“怒其不争”是鲁迅对社会的思考。这就促使了鲁迅在杂文中大量运用“冷幽默”的笔触体现它作品的战斗力,从而惊醒世人。从个人原因来看,鲁迅这个留胡子的人很有个性特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他书读儒家经典,课余博览群书,不仅关注历史、人事,也注意观察自然。这些在他的散文和小说中都作了记录。这样,开拓了鲁迅广阔的精神空间,为鲁迅以后思想与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宽广深厚的知识基础。鲁迅的童年时代父亲的无故入狱、举家避难,以后父亲病重,作为长子的鲁迅常常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饱受歧视与侮辱,小小年纪就深刻感受到社会的冷酷与势利。随后父亲的误治离世,更给少年鲁迅以极深的刺激,他由此开始了对中国

16、社会、文化、人世与人心的思考。随后的弃医从文及在文人沙场的“枪战”,造就了他刚烈的性格:“眼中揉不进沙子”、“我是一杆枪”、“痛打落水狗”。这些杂文中冷峻的幽默即是他个性的写照。鲁迅说杂文中冷峻的“感应神经”要时刻对正在发生的社会、思想、文化现实作出迅速的反应。他又说杂文作者的任务,“是在对有害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所以说,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当然,鲁迅写作的环境也是他在杂文作品中“冷幽默”形成的原因。1918年4月,新青年开辟“随感录”专栏,紧接着,每周评论、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等报刊也都增设“随感录”专栏。这无疑为20世纪中国杂文形成独立文体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这些固定的栏目里

17、,陈独秀、李大钊等纷纷发表杂感文。1927年后,鲁迅将创作的中心由小说转向杂文,并以其丰厚的创作实绩成为20世纪杰出的杂文大师。鲁迅的杂文对封建主义思想与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那些如匕首、似投枪般的文字,显示出彻底的不妥协的战斗精神。鲁迅在杂文中便以一个社会挑剔者和批判者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坟揭露了封建文化思想活动、封建道德观念的反攻内核;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痛斥了帝国主义、军阀政府及其帮凶文人的卑劣嘴脸和无耻罪行。二心集、准风月谈、花边文学等在进行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的同时,把批判的锋芒直指国民党法西斯政权,充分表现了他不屈不挠的硬骨头精神。综上所述,鲁迅杂文作品中“冷幽默”的形成,离不开

18、他生活的特定时代,正所谓“时事造英雄”。更重要的是他生性个性刚烈,比一般作家好斗,现实生活中“眼中揉不进沙子”,浑身充满战斗的细胞。他那渊博的知识加上好斗的性格,造就了他杂文作品中独特的“冷幽默”。三、对鲁迅杂文作品中“冷幽默”的评价。可以说鲁迅的杂文因智慧而幽默,因幽默而不朽。它既区别于王朔的调侃文学,又不同于李敖杂文中的国骂。由于从小饱尝世人的冷眼和社会的欺侮,认识到封建社会的腐败和国家积贫积弱的现实 ,因此鲁迅在杂文中便以一个社会挑剔者和批判者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那种否定和反抗性情绪溢于字里行间。鲁迅的杂文还以严肃的历史使命感正视现实,直面人生,具有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他从改造国民性的角

19、度对不同阶级、阶层乃至整个民族的社会心理加以深入开掘,进行无情解剖。这种对病态社会的病态心理的解剖和批判,充分显示了鲁迅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严肃的社会责任感。他从不人云亦云,不依附于强权政治,保持了自己的独立品格和社会良知,由此而铸就了中国现代杂文的风骨。“迄今为止,鲁迅的杂文还是了解中国特别国情最可行的文字,最深刻的文字。”现今杂文家的杂文之所以不及鲁迅思想的高远,不仅因为他们无病呻吟,作一些无聊的文字,表达一些众所周知的观点,更重要的是因为许多杂文只是一根根干枯的木棍,举起来如同行尸走肉,打下去自己却粉身碎骨。杂文的走向日趋苍白无力,缺乏顽强的生命力和昂扬的战斗力。究其根本原因,并非是杂文的对

20、象和市场的消失,而是缺乏像鲁迅那样的杂文家,缺乏鲁迅的那种智慧而辛辣的“冷幽默”。正是凭借这种“冷幽默”的笔触,鲁迅才能够让国人发现被表象掩盖了的事实真相,找到貌似无关的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展示为人们无意忽略或有意遮蔽的某些“关节”。比如,在人们大都关注“娜拉出走”的社会思潮中,他提出的却是“娜拉走后怎样”最要紧的是“要求经济权”的紧迫课题;由“雷峰塔的倒掉”,他看到了中国人所患的“十景病”和“寇盗式的破坏”、“奴才式的破坏”;从所谓“一治一乱”的中国历史模式中,他发现了“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历史循环;从某些人的善于变化、毫无特操的言行中,揭示出“做戏的虚无党”的

21、实质;由领着羊群走向屠宰场的山羊身上,暴露了“特殊智识阶级”的丑恶嘴脸由于鲁迅杂文针对的是中国衰老文化和病态社会中陈腐的、丑恶的现象,无情地暴露和尖锐地讽刺便成为其主要特色,“冷幽默”顺理成章地成为鲁迅杂文作品的艺术形式。杂文是时代性的产物,要理解鲁迅的“冷幽默”要结合时代背景和语境,否则会断章取义。鲁迅在一篇杂文中写道:“记得在日本留学时,有些同学问我,在中国最大利的买卖是什么,我答道:造反。”鲁迅的确是鼓励造反的,他甚至自觉地将自己博大的学识大材小用地屈尊成“匕首和投枪”,但并不能就此断定他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造反派”和“战斗狂”,这是由他所处的动荡时代决定的。鲁迅杂文的“冷幽默”是由独特

22、的时代性和鲁迅特殊的个性形成的,体现了他的个人创作风格。鲁迅笔下的幽默不同于钱钟书的幽默。钱钟书的是站在人生边上的幽默,在他的笔下,没有一个好人,包括围城中的方鸿渐。可以说,钱钟书是书斋之中的人,他对人性的挖掘,是书本给的,是知识给的,他在心里瞧不起人。他批评别人,从不评点自己、批评自己,如同站在月亮上看地球。他用另类人的目光描写自己对人性的洞察,而自己不是同类的感觉,因而钱钟书作品中的幽默没有“冷”的感觉。而鲁迅则是站在时代的角度,是身处社会的幽默,他既批评别人,也审视自己,是站在中华民族人群中提出各种严厉的社会问题,把自己当作一个严厉的战斗者,作品中蕴涵着一种似乎不尽人情的“冷”。实际上当

23、时的现代评论派、鸳鸯蝴蝶派、第三种人、新月派的梁实秋、论语派的林语堂等并非一无是处,也各自有其进步和革命的一面。可见,他这种“冷幽默”对鲁迅本人来说是悲哀还是幸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说:“鲁迅是个瘦老头,倔、冷、损、毒。他饱读儒家经典,却没有继承孔老夫子的宽宏仁义,他喜欢骂遍各个朝代的文人,瘦小的鲁迅留下了丰富的骂人遗产,骂得你灵魂出窍的同时,却只能哆嗦着喝敌敌畏。”他的“冷幽默”常常会不近人情,令人望而却步。鲁迅杂文中的“冷幽默”,每每一味针砭时弊,进行淋漓尽致地解剖,可是光是不满意又当如何?我们的国家民族、政治文化真是百孔千疮,怎么办呢?慢慢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寻求一点一滴的改良,不失

24、为一个办法,不能单单是讽刺和批评,而自己不提出正面而积极的主张。鲁迅杂文中的“冷幽默”最严重的短处,即在于此。当然,鲁迅杂文运用“冷幽默”的艺术形式对封建主义思想与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那些如匕首、似投枪般的文字,显示出彻底的不妥协的战斗精神。在当时社会看来,鲁迅杂文中的“冷幽默”确实起到一定的作用,在惊醒世人、开启民智、针砭时弊、揭露社会问题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具有进步的革命意义。鲁迅的杂文给现代一些杂文作家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对20世纪中国杂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鲁迅曾经充满自信地说:“中国的大众的灵魂,现在是反映在我的杂文里了。”可以说,时至今日,鲁迅杂文仍是我们认

25、识中国人,认识中国社会、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最切实可靠、最生动深刻的文本。注释:1转引自 鲁迅:我之节烈观,鲁迅选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3月第2版,第12-13页。2转引自 鲁迅:从胡须说到牙齿,鲁迅散文杂文,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第327页。3转引自 鲁迅:忽然想到(五),鲁迅杂文精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第53页。4转引自 鲁迅:从幽默到正经,鲁迅散文杂文,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第251页。5转引自 鲁迅:咬文嚼字(一),鲁迅散文杂文,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第316页。6“费厄泼赖”英语Fair play的音译

26、,原为体育比赛和其他竞技所用的术语,意思是光明正大的比赛,不用不正当的手段。英国资产阶级曾有人自称英国是一个费厄泼赖的国度。但实际上,这不过是资产阶级用以掩盖自己的丑恶和麻痹人民群众的一个漂亮口号。7卢布学说:指反动派诬蔑进步文化工作者受苏俄收买,接受卢布津贴的谣言。8转引自 钱理群、王得后:鲁迅杂文全编前言,浙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2月第1版,第2页。参考文献:1鲁迅:鲁迅杂文精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2鲁迅:鲁迅散文杂文,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3鲁迅:鲁迅选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3月第2版。4钱理群、王得后:鲁迅杂文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2月第1版。点评:这篇文章分析了鲁迅杂文的“冷幽默”为题,从表现、形成原因及评价方面展开,层次清楚,材料也比较丰富。作者写作态度也比较认真,作了多次修改。定稿中仍然尚有值得改善的地方。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