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3.86KB ,
资源ID:260752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60752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数码摄影入门基础知识.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数码摄影入门基础知识.docx

1、数码摄影入门基础知识 数码摄影入门基础知识初学摄影,最重要的是力争图象清晰。一起来学习一下数码摄影入门基础知吧!以下是 为你精心整理的数码摄影入门基础知识,希望你喜欢。初学摄影,最重要的是力争图象清晰。一般的习惯都是把照片清晰度高不高作为评价pp拍的好不好或是是否成功的依据(这里强调的是一般)。但是要达到清晰度高的效果,必须掌握影响pp清晰的原因,机器的档次是客观原因,拍摄者的人为因素才是主观的原因。要想获得清晰的图片,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正确对光(即调焦)它集取景、测距、调焦为一体,是拍摄pp的重要一环,也是不可缺少的步骤和手段。2、端稳相机端稳相机也是pp是否清晰的重要保证。因为被摄物无

2、时无刻不在运动。我们所拍的pp,就是拍摄处于某一瞬间的人或物。因此,机器与被摄物间的位移越小,拍出的pp就越清晰,反之,影象就会模糊(因为它记录下来的是影象移动的拖痕)。在拍摄时影响机器静止的因素有以下4种主观原因即机器的机械振动,拍摄者的肌肉抖动,按快门时力度不当和机器固定的稳定度不够,因此,应采取措施,力争出好片。3、按序操作ua 准备好机器,到达拍摄地点后,首先是选景、拍什么,或以什么为背景做衬托。要仔细观察,凭灵感和经验择好目标和背景作为画幅构图。ub 观察现场光线条件。确定测光法和位置,决定光圈和快门。如果需要人工补光,则应提前做好准备。uc 对准目标进行调焦,当从取景器上看到清晰图

3、象时,按下快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相机的最近拍摄距离,以防影象变形,特别是用广角镜时更应该注意。ud 随时注意抓取人物或移动物的姿态和情绪等,莫失良机。ue 一般当快门低于1/60秒时,应用三脚架固定机器。学数码摄影原理掌握技术1、光线-拍好pp的条件 世界靠光的作用把一切展现在人类的面前,而摄影同样也是一门光的艺术。光不仅是拍摄pp反映现实的必要条件,而且是再现景物的造型手段。在拍摄时,曝光就是光转变成影像的媒介。光线,是拍摄pp的基本条件,我们用的光线主要来自太阳,即自然光。自然光是无法摆布的,只有设法去利用它。除了利用自然光以外,还有一种人造光源 ,主要指电光源(如白炽灯照明和闪光灯照明)

4、。2、光圈-调节光量的机关 镜头是相机的核心,而光圈又是镜头的窗户。 光圈是一种用金属薄片制成的光阑,有圆形或可开缩的多叶多边形瓣状薄片,装在镜头内,可自由开缩,用以改变镜头的口径。光圈有多种功能,比如调节光量、景深、反差等。 在相机镜头的光圈环上标有如:1 1.4 2 2.8 4 5.6 8 11 16 22等数字及刻度,称光圈系数,用“f”表示。光圈系数是以焦点距离除以光圈口径的展开值所得的商数。所以光圈口径越大,系数数字越小。如:f22的光孔小于f16的光孔;f3.5的光孔大于f5.6的光孔,其余类推。 光圈是调节pp景深的关键。所拍景物总是前后有别。光线通过镜头所成的影象不一定均匀集中

5、到一点,不可能保证完善的表现所有纵深成像。因此,光圈大影象比较模糊;光圈小,影象就较清晰。3、快门-掌握进光的闸门 快门,是相机进光的“闸门”。它是一种机械装置,有的装在镜头上,有的装在机身上。它有两个作用:一是调节曝光量,也就是说在同样光量情况下,时间长,曝光多;时间短,则曝光少。二是控制运动物体的影象,使其“凝固”不动,把移动的景物静止,从而构成一个停止且清晰的影象。 相机快门速度标记有:1 2 4 8 15 30 60 125 500 1000 b等。这些数字档实际是指快门开启的时间,表示时间单位秒的分母数。如:1指1秒,2指1/2秒,同样,500指1/500秒。显示数字越大,快门开启时

6、间就越短,如:1就是1秒钟长的时间。“b”是指b门,即按下b门,快门开启,松开时快门关闭。“t”是指t门,即按下t门,快门开启,松开时仍旧是开启的,只有再次按下t门,快门关闭。 快门速度的选用,取决于光线的强弱、拍摄对象、周围环境、拍摄意图、选用的光圈大小以及构图画面的需要等。4、曝光-光圈与快门的组合 光圈是进光量的孔径大小,速度是控制进光量的时间长短,两者原则上均是控制进光量的,所以又称为“曝光组合数”。 在光线强的时候用小光圈,光线暗时用大光圈。但是,光圈毕竟是有限的,遇到阴暗、光线很弱时,就是用再大的光圈仍会曝光不足。这时要用慢快门,甚至用“b”或“t”,让光线较长时间进入相机,以补足

7、曝光量。可是,用快门速度来补曝光的不足也是有限的,如果拍摄物体是移动体或高速运动体,若使用高速快门拍摄,拍出的pp即使曝光十分准确,影象仍会模糊不清。所以两者的配合与使用均是有限的配合。 要想使光圈和快门配合得当,必须取决于多种条件。光圈大小与快门速度的等级,一般都是每一级以1倍来计算。假如用光圈f11和1/125秒的快门拍摄一个跑步运动员为高清晰度,那么如改成1/250的快门,光圈就要相应放大一级,即f8,否则就会曝光不足。所以一般原则是拍摄时物体移动快,采用的速度就要快,光圈加大;物体移动慢或者是静止的,要用慢快门,光圈减小。假若同时还要决定景深问题的话,很显然就是光圈大,景深浅,速度快;

8、光圈小,景深长,速度就慢。不同的曝光组合,均应达到正确曝光的目的。5、测光-保证曝光的准确 曝光是摄影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技术。高质量的pp需要以准确的曝光为前提。准确曝光又离不开准确的测光。学会曝光容易,掌握测光则需要长期的努力,既要实践,也要有理论知识。 测光,就是测定被摄物体的亮度。被摄物体反射光的强弱决定着本身的亮度,其亮度就是准确曝光的重要依据之一。我们确定被摄物体反射光亮度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估计法,一种是仪表测定法。 估计法就是凭经验,大体估计被摄物体的亮度来确定曝光组合数。 测光表测定法分两类:一类是独立式测光表,这种表是相机的一种附件,是单独用来测量光线亮度的仪表。另一类是装

9、在相机上的,叫内装式测光表,是随着相机的操作来测光的。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所说的是通常情况下的测光法,遇到特殊情况时,需要做特殊处理,有时只能凭经验与技巧处理。 一张曝光准确的照片,必须层次丰富,色彩自然。曝光过度,会使高光部分细节消失,色彩减弱;而曝光不足,会导致色调沉闷,暗部细节全部消失。可见,测光不准的后果就是一张曝光不准的废片。所以,要出好片,必须经常总结曝光经验,逐步提高测光技术,才能得心应手达到曝光准确。数码摄影构图知识摄影构图就是指一幅照片画面的布局和结构安排。尽管最摄影构图含义的具体认识不同,但有一条结论是相同的,这就是构图好的pp比构图差的pp更具有形象的吸引力,更令人爱看、耐

10、看,也更能传达摄影者的表现意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构图的效果。 1、摄点的画面效果 摄影构图就是相机镜头的构图。相机镜头对准被摄体的方位就是拍摄点。拍摄点不同,同一景物在画面上的效果就大不一样。选好拍摄点往往能成为一幅好照片的关键所在。a、不同摄距的画面效果。 拍摄距离的不同,会带来画面的不同效果,不同的景别具有不同擅长的表现效果。一般分以下几种:远景:被摄景物范围广阔深远,擅长于表现景物的气势,主要以大自然为表现对象,强调景物的整体结构而忽略其的表现。全景:被摄景物范围小于远景,擅长于表现被摄对象的全貌极其所处的环境特点。相对来说,全景比远景有更明显的立体效果。中景:被摄景物范围介

11、于远景和全景中间,擅长于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以情节取胜。近景:突出表现被摄对象的主要部分,主要面貌,擅长于对人物神态或景物的主要形状做细腻的刻画。特写:是对被摄人物或景物的某一局部进行更为集中突出的再现。它比近景的刻画更细腻、更具体。b、不同方向的画面效果。 “方向”是指拍摄点位于被摄体的正面、背面还是侧面。拍摄点的方向变化既会使主题的形象发生显著变化,又会使背景的环境发生明显的变化。正面方向:即相机正对被摄主体的正面。擅长于表现对称美,能产生庄重、威严、静穆之感。但是画面缺乏透视感。斜侧方向:能使被摄体本身的水平线在画面上变成一种能产生强烈透视效果的汇聚线,因而有助于表现出景物的立

12、体感和空间感,画面显得生动,有利于突出主体。正侧方向:即与被摄主体正面成90度的侧方向。常用于拍人物,其特点能生动表现人物脸部,尤其是鼻子的轮廓线条。但不宜拍建筑物,因其会削弱建筑物的立体感和空间感。背面方向:是从被摄主体的背面拍摄,用背面方向拍摄人物时,若注意姿势的运用,能产生一种含蓄美,让人引起更多的联想。c、不同高度的画面效果。 “高度”是指相机高于、低于还是同于主体的水平高度。平拍:相机位置与被摄主体处于类同的高度,特征是镜头朝水平方向拍摄。仰拍:相机位置低于被摄主体的水平高度,特征是镜头朝着向上的方向仰起拍摄。仰拍有助与强调和夸张被摄对象的高度,但镜头不能过仰,否则会产生人物或景物的

13、严重变形。俯拍:相机位置高于被摄主体的水平高度,特征是镜头朝下拍摄。其最大特点是能使前后景物在画面上得到充分发展,有助于画面产生丰富的景层和深远的空间感。2、光线的造型效果 光线对于被摄体的位置,即光线的方向与角度,对同一对象在不同的光位下会产生不同的明暗造型效果。其中分:a、正面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正面,随角度高低分为平射光、顺光和高位顺光。正面光照射的主体会使人感觉很明亮,但立体感差。b、前侧光。指45度方位的正面侧光。被摄体与人物有生气和立体感。c、侧光。又称90度侧光,侧光下的被摄体呈阴阳效果,能突出名暗的强烈对比。d、后侧光。又称侧逆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侧后方,能使被摄体的一侧产生轮

14、廓线条。使主体与背景分离,从而加强画面的立体感与空间感。e、逆光。又称背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正后方。能使被摄体产生生动的轮廓线条。使主体与背景分离,从而加强画面的立体感与空间感。f、顶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正上方,如中午的阳光。g、脚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下方,自然界常见于水面的反光。3、主体的视觉效果 构图,最重要的是拍摄主角(即主体)应放在什么位置,这就是主体的定位。在一幅好pp中,一般来说,应该用一个最吸引人视觉注意力的中心点,即“视觉中心”。 我们常见的画面中视觉中心的位置,可采用九宫格的“三等法”,构成井字形状。即在一幅画面上用纵横各两条线组成井字,那么井字中的四个交叉点,就是排布摄影主

15、体位置的最佳点。 为了达到画面的视觉效果,还要注意前景与背景的运用。前景是指处于主体前面靠近镜头的景物,它是帮助主体反映季节特征、地方特征,促使观众产生联想、产生意境的效果。背景是画面上主体后面的景物。它是画面的组成部分,用以衬托主体。注意背景要简洁,要与主体有鲜明的对比,它有提高主体视觉效果的作用。4、线条的形式效果 自然界的很多物体一旦进入我们的镜头 ,很明显的形成了线条结构。常见的数码摄影构图a、三角形构图 三角形构图在画面上有多种多样,如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正三角形,倒三角形,还有斜三角形,侧三角形等。正三角形有稳重、均衡、安定的特点,而倒三角形给人以不稳定感,但极有动感,视觉的刺

16、激比较激烈。另外,“v”字型构图也属于三角形构图b、s形构图 s形实际上是条曲线,属于规律的定型曲线,具有曲线的优点,优美而有活力和韵味,而且画面显得生动活泼,可有力的表现其场面的空间感与深度感。c、十字形图 十字形是一条竖线与一条水平横线的垂直交叉。这种构图给人以平稳,庄重,严肃感。可表现成熟而神秘,健康而向上,但不易使横竖等长,一般竖长横短为好,如果两线长短一致,且交点等分,给人以对称感,缺少活力和动感,会减弱其表现力。d、斜线交叉形构图 十字型的变形即为斜线交叉的构图。将原来十字形的横竖两条线的交叉点为轴心,歪过来便成了两条斜线,以斜线交叉形式构成的画面与前者相比减少了对称的呆板,而更具

17、有动感,更为活泼,舒展。e、米字形构图 米字形构图不仅是“米”字形,而且是以一个交点为轴心的多线交叉图形,他有团结向内聚力的感觉。其线条是交点内聚,有向心力的象征,如蝴蝶的两个翅膀,所以又称做“蝶形”构图。f、框架形构图 框架形构图是把要表现的主体,用离镜头最近的树丛、花草等围在中心,使前景形成一个“框”,使观众透过框架欣赏主体,这种pp要注意框架与主体间要有强烈的明暗或虚实反差。g、布满形构图 它不仅是指用一个单独的被摄体把画面占满,来突出主体,而且还指以较多数量的被摄体把画面布满,不留任何空白。由于被摄体的影象挤的满满当当的,所以不会出现不均衡不稳重的问题,会给人以想象,把视线引到画面外。

18、h、对角线形构图 对角线构图一是指画面的4个角之间的关系和对角线的作用,二是指物体在画面中营造对角线,使画面活起来的构图形式。 对角线可引导人的视线而形成动感,让画面增加活力,使固定的影象有变化。除了利用画面的对角线外,还可用景物在画面中营造对角线。营造对角线的方式很多,常用的有倾斜画面,选择拍摄角度,利用透视等,使主体形成对角状态。i、造向角形构图 造向角即在画面中有意营造角度,与对角线构图不同的是它是在画面中营造一个或几个角,以角来表示运动的方向。角度越小,冲击力越大;角度越锐,动感越强。这种构图可以营造气氛,增强艺术表现力。造向角形式构图不仅可以利用建筑物,还可用其他人物群像、场面场景,

19、均可造出角度来。j、中心汇聚形式构图 中心会聚,就是画幅中的所有线条向中心会聚而来,形成一种交集状,将观众的视线引到会聚的中心点上。这种构图除了要反映深向远方的线条外,要把主体景物安排在会聚点的位置上,不要形成会聚无主的局面。k、对称形构图 对称形构图是指景物中相同或相似的形式因素,在中轴线两侧以对应关系展开或组合而构成一体。对称, 它要求画面的左右两侧或上下两端有互相对应的相同的物体,或者物体不完全相同,但其大小相称,位置对应。5、影调的情感效果 在现实生活中,因光线照射的情况不同,物体吸收和反射光的特征不同,都有不同的颜色和亮度。在画面上会显示出景物的明暗变化,从而使我们认识景物的形状、体

20、积和质感。如在最亮到最暗的影调中,不同深浅的影调层次多,过度趋势缓慢,这样的称为“柔调”,反之,称为“硬调”,处于二者之间的称“中间调”。黑白色调占画面的比例不同,又会构成不同的感觉。有的呈“高调”,有的呈“低调”。彩色照片分:暖调、冷调、对比色调、和谐色调等等。 在这五彩缤纷的色彩基调中,它给人一种心理上的情绪性、象征性、功能性的感觉效果。如:在不同色别中,暖色使人感到距离近,给人以温暖感;冷色则使人感到距离远,给人以凉爽感。6、综合的艺术效果 综合以上几点,根据摄点、光线、主体、线条、影调的综合配置,pp在画面造型、视觉、形式、情感上产生了丰富的艺术效果。当然,不可能全部很完美,但只要拍摄

21、时注意这几方面的构图,定比随意拍出的pp来的完美与耐看。数码摄影特技知识1、慢快门的拍摄技巧a、拍摄流水瀑布,要把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并使用慢快门、小光圈拍摄,这样可以使流水虚化,呈烟雾效果,一般放在1/30秒以下,甚至时间更长一点。b、拍夜景时,采用慢快门,可以将路灯拉成美丽的弧线,将盏盏路灯表现的光芒四射,把宁静的夜晚拍的美丽、热烈。2、追随的拍摄技巧 在拍摄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比如:拍摄奔跑中的人,行驶中的车辆等有运动物体场景时,若用高快门,动体没有动感,而用慢快门,动体又可能会糊。既要拍出人和物的动感,又要人与物不糊,这里就要用“追随拍摄”。它既可以使动体富有速度感,背景模糊抽象,

22、又能使动体局部不糊。拍摄时要注意以下几点:a、拍摄姿势。一定要使双手便于活动,能随身体自由移动。b、预调模式。应提前将相机的模式放在“m”或“s”档。c、慢快门。用较低的快门速度,可选择1/15到1/60秒之间,一旦动体出现在预定地点,在移动相机的同时,平稳按下快门。按下快门不要立即停下来,继续跟。如果这时候停下来,将使拍摄效果下降,画面趣味性减弱。d、选择背景。浅色背景能够减弱动体的动感效果,也可能出现重影现象,所以要避免在过于明亮的背景下拍摄。3、在行驶中的车上的拍摄技巧 坐在车上拍摄,由于车速高而且摇晃不稳,宁肯略微曝光不足,也要提高快门速度,以便窗外的景物能在极短的瞬间凝固。在高速情况

23、下,为了满足曝光要求,尽量用大光圈。由于汽车在行进中的震动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相机切不可靠在车体上,要用手持相机坐稳,悬空托机按快门。此时,窗外景物在后移的情况下,实际上是不可能对焦的,所以要凭目测确定。原则是焦点定于拍摄景物纵深的2/5左右,使所拍画面中清晰范围尽量大。在按快门时,要提前半拍,因为车在快速前进,即使用广角拓宽视野,也难免出现被摄体跳出画面外。一般是对迎来的主体物,当其约1/4的画面进入取景框时就按下快门。4、人造光源的拍摄技巧 人造光源主要指现场人工光、家庭照明灯和闪光灯,不同的人造光源有不同的拍摄方法。a、现场人工光的拍摄 现场人工光一般光源固定不能移动,亮度也基本无法调节

24、,如会场、店堂、家庭居室的照明灯。因这类摄影以记录现场气氛为主,因此必须注意曝光量的正确。如果现场光线不太亮、主体的运动速度又不太快,可采用大光圈、稍快些的快门进行拍摄。大光圈景深虽然短,但因主体不运动、不移动或仅局部较慢的动作,尚不至于超出清晰的范围,而大光圈的进光量较大,在现场光不亮的条件下,为尽可能短的快门时间提供了光能b、可控照明灯光的控制 可控照明灯光是指可以调整灯光的地方。如台灯、落地灯等,可以人为的控制照明范围。照明效果也可以自己布置。c、闪光灯的拍摄 闪光灯是现代科技电子产品,有体积小、分量轻、发光度高、色温接近日光等的特点,但光质较硬。 单灯闪光即是常见的直接装在机身上的闪光

25、灯。利用闪光,获得低顺光的照明效果。虽然可获得平均照明,但是层次立体感相对较平。由于是直射被摄对象,光质较硬,会在被摄体的后面留下较浓黑而又明显的投影,因而会破坏画面效果。 单灯间接闪光是指不直接射向被摄对象,而是射向天花板、墙面等物体,使闪光折向被摄对象,这样可以扩大发光面积而使光质柔和,投影甚至会消失。另外,在户外日光下拍摄人像时,为了表现人物的立体感,获得更完美的艺术效果,常用逆光或侧光拍摄。但是,如果利用日出、日落或波光粼粼的湖水等作为背景的逆光拍摄,或在顶光下拍,会使人物的面部曝光不足;若对人脸测光,优美的环境就会过曝,从而失去了用背景衬托人物的意义。最简单的方法是用人工光(闪光灯),对人物脸部补光数码摄影入门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