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29.32KB ,
资源ID:26160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6160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西周的盛衰七年级历史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西周的盛衰七年级历史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

1、 武王伐纣;西周的分封制和等级制教学难点: 分封制教法设计:因为本课相关资料较多,可让学生事先预习,以学生讨论分析为主,教师引导为辅。课堂教学设计:一、武王伐纣1、纣王的暴政建议教师让学生回忆夏桀的暴政,使学生理解凡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违背人民意志实施暴政的统治者最终都会遭到人民的反对的。2、 周国的强盛让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周国强大的原因,从而使学生明白周的发展、强大是周人经过艰苦奋斗,和特别是领导者重视人才的而得来的。3、 武王伐纣教师让学生阅读有关武王伐纣的故事,同时引导学生捕捉故事中一些有效信息,让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商汤灭夏桀的原因,用比较的方法,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周胜商败的原因

2、?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武王伐纣是一次正义的战争? :(商纣王的暴政,使商朝统治已成为历史发展的绊脚石,失去了民心,引起人民的不断反抗和阵前倒戈。周武王顺应民心,联合西方和南方部落,共同伐纣,解除了商纣对奴隶和平民的残暴统治,有利于历史的进步。是否顺应民心,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战争的重要标准。)一、 西周政治、经济的发展1、周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区分周文王、周武王)、都城。建议教师给学生讲解西周的并不是当时的名称,而是历史学家为了研究加以说明,为以后如西汉、东汉等名词的讲解打下基础。2、 分封制和等级制让学生带着周朝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分封了哪些人作诸侯?它们与周

3、天子之间的关系如何?分封制的效果如何?等问题阅读教材并加以讨论:学生能够回答出:分封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和巩固奴隶主的政权。周朝对建国功臣、亲属和先世的后代等进行分封。诸侯与周天子的关系是:周天子是最高的统治者,诸侯是天子的臣属,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定期朝见天子,并向天子纳贡,带兵随天子作战(即听王令,纳王贡,随王征,见王面)。其效果是:西周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疆域广大的奴隶制国家。3、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手工业的发展结合夏商农业和手工业状况,请同学比较并概述一下西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有什么特点。在学习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后,教师应结合教材指出西周奴隶制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广大奴隶和劳动人民

4、辛勤劳动的基础之上;是建立在对奴隶的压迫和剥削之上的。(介绍诗经中硕鼠、伐檀)二、 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1 国人暴动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周厉王的暴政并解释”国人”、”防民之口甚于防?quot;等名词后,可让学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角色表演。在介绍完”共和行政”后,师生一起讨论”国人暴动”对西周的影响。2 西周灭亡让学生讲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3 东周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建议教师结合西周、东周具体名称和地理位置,再次向学生讲解西周的并不是当时的名称,而是历史学家为了研究加以说明,为以后如西汉、东汉等名词的讲解打下基础。 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西汉建立的时间、开国皇帝、都城;汉高

5、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措施;文景之治;七国之乱。二、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西汉初年,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汉初休养生息政策措施的实施与文景之治局面出现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秦朝征收泰半之税,即农民要将收获物的2/3以上交给国家,而汉文帝薄赋劝农,田租仅为三十税一,评价文景之治,使学生理解“治世”的概念。三、通过对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的学习,培养学生形成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认识到西汉社会经济之所以得到恢复发展,是在秦末农民战争的推动下,由于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和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要从思想上明确一个道理:经济上的发展是大一统的物质基础,国家的统一是国家强盛的先决

6、条件。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这是我们理解为什么“秦亡汉兴”的重要内容。汉初之所以形成文景之治的大好局面,为后世所称道,就在于汉初的统治者直接来自于秦末农民起义,能够认真吸取秦朝暴政速亡的历史教训。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内容比较多,和随后出现的“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紧密相连,成为本课的重点。汉初封国与西周封国的比较通过比较汉初封国和西周封国的异同,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作为巩固中央政权的手段,西周和汉初的封国有很多共同点,比如封国大多是由统治者的亲属掌握,享有很大的自治权,甚至成为国中之国,最后都酿成了叛乱;不同点也比较明显,由于周王室统治末期处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国

7、力衰落,无力控制封国,形成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与战乱的局面,而汉初经过休养生息,国力强盛,采取有力措施,对王国的叛乱进行了坚决的镇压,解决了王国问题。比较两者的异同,既要看到历史的表象,又要根据当时历史发展的总的趋势去分析问题,难度较大,可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适当把握。地位分析:本课讲述的是西汉从建立到逐渐兴盛的历史,汉高祖刘邦吸取秦朝速灭的教训,实行了“休养生息”政策,汉文帝、汉景帝进一步推行了这一政策,景帝时平定了“七国之乱”,形成了“文景之治”的治世局面。为后来的汉武帝达到“大一统”的局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后世王朝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教法建议:1关于“西汉的建立和休养生息”一目。首

8、先,教师应让学生明确这一子目讲的是建立政权与巩固政权的内容。其次,教师应让学生理解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必然性与目的性。可以在赋税、徭役、刑罚等方面与秦朝进行对比分析。2关于“文景之治”一目。教师可充分利用课本上引用的史料和”缇萦上书救父”的故事进行讲述,让学生理解“文景之治”的成因:一是重视农业,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二是赋税、徭役轻,农民有相对宽松和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三是吸取秦亡教训,听取意见,减轻刑罚,减少冤狱,吏治清明。3关于“七国之乱”一目。教师可与“西周分封制”对比分析,如可从分封目的、分封对象、受封者的权利与义务分封结果等方面比较分析。重点: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难点:汉

9、初封国与西周封国的比较。教学思想: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与对比分析,从而初步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历史现象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教学过程:复习导入: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王朝,它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什么战争?结果如何?公元前202年,在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的废墟上,建立了西汉王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请学生看课前提示,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一、西汉的建立和休养生息1 西汉的建立(前202年)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2 休养生息的原因和措施1)原因教师先解释何为”休养生息”,即在社会大动荡或长期战争之后统治者实

10、行的宽刑薄赋政策,以保养民力,增殖人口,达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目的。指导学生阅读课文51页第三段大字和小字。学生结合第10课内容讨论回答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教师总结:一是吸取秦亡教训,二是汉初经济萧条,国家极度贫困。2)措施学生看书回答。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使西汉经济迅速恢复发展,稳定和巩固了汉朝的封建统治秩序。这种统治措施,使统治者、劳动人们皆大欢喜,到惠帝、吕后两朝,经济逐步恢复,到文景年间,社会经济全面回升,出现了治世局面-文景之治。二、文景之治教师出示相关的减轻租税的竹简图片和资料(见媒体资料)。学生看书,分类归纳文帝、景帝的措施。讲述”缇萦救父”的故事。汉文帝与景帝共在位

11、39年,实行轻徭薄赋、奖励生产、与民休息的措施,使得社会安定,人民负担进一步减轻,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后世对之评价较高,把这样的治世称为”文景之治”。然而,就在这样的治世时期,也有叛乱发生。这就是发生在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景帝时为什么会发?七国之乱”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三、七国之乱方法一:学生集体阅读思考:七国之乱与前面所学的哪个知识点的类似?然后教师安排一组简单介绍”西周的分封制”;一组介绍”七?;其余同学从中找出异同点。教师最后点评并补充,介绍对比分析问题的方法。方法二:(学生阅读思考回答:七国是什么国?七国为什么乱?七国之乱的条件?七国之乱的经过、结果?七国之乱与历史上哪个时期有相

12、似之处?七国:是诸侯国。刘邦建立汉朝后,为了巩固刘氏天下,大封刘氏子弟为王。诸侯王封地广大,他们在封地上享有任免官吏-独立的行政权,铸造钱币、收取租税-掌握财政权,拥有重兵-掌握军权,实际上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国中之国。七国之乱的原因:为了争夺更多的权益。七国之乱的条件:诸侯国数量多,势力大,占地面积大-相当于西汉全国面积的一半。其中以吴国、楚国实力最强。七国之乱的经过:由于诸侯国的势力越来越大,汉景帝时大臣晁错建议削弱王国势力,即”削藩”。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受影响,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联络其他六个王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号召,发动了叛乱。使晁错在叛乱中被听信谗言的景帝所杀。七国之乱的结果:

13、随着叛乱的进行,景帝认清了诸侯王反叛的真实面目,果断的派太尉周亚夫率兵平叛,三个月后叛乱被平定。从此,王国势力被大大削弱,再次叛乱的可能性大大减小,从而进一步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教师提示学生回忆西周的封国情况,提出讨论:西汉封国与西周封国的异同。相同点:(1)分封目的:均为巩固中央政权。(2)分封对象:均为亲属或功臣。(3)封国的权利和义务:在封地上享有很大的权利,实际上形成独立的王国。都要服从天子或皇帝的命令。(4)封国行为:最后均有叛乱。不同点:封国的结果:(1)西周:由于周王室衰落,形成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与战乱的局面。(2)西汉:对于王国叛乱进行了坚决的镇压,解决了王国问题。结论:不管

14、是西周还是西汉,分封的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当中央政权强大时,能够控制封国,稳定统治,但当中央政权衰落时,将无力控制封国,其统治也将难以维持。小结: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是西汉从废墟上建立到逐渐兴盛、经济发展的历史。从高祖刘邦下马治天下,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到文景年间出现了”文景之治”的治世局面。汉初顺应国情,吸取秦亡教训,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为西汉达到鼎盛时期奠定了好的基础。我们下节课就将学习西汉的强盛。可让学生归纳西汉吸取秦朝灭亡的哪些教训,制作秦汉措施比较表,如赋税、徭役、刑罚等方面。更好的体会为何”秦亡汉兴”。单元复习教学设计示例从公元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到1368年元朝灭亡,是民族融

15、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 1。五代十国的更迭和北宋的政治 “五代十国” 学习这一目要掌握五代十国的地理范围和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这一目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五代十国的更迭。通过回忆唐末农民战争的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知道朱温降唐后当了唐的大将。907年他废掉唐朝皇帝,建立后梁,五代十国时期开始。要掌握五代的朝代顺序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十国是唐朝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发展,五代实质上是夺取了中央权力的藩镇所建立的政权,十国则是割据各个地方的藩镇势力的继续。在黄河流域的五代是相继建立的,南方各地和北方山西的十国,则是先后并存的。五代十国时期,由

16、于军阀之间不断混战,导致人民困苦。后周世宗的改革。要求掌握其改革措施。四个方面,即:a安顿流亡农民;b减免苛捐杂税;c。惩治贪官污吏;d整顿军队。通过改革,后周强大起来,这为后来北宋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准备了重要条件。“陈桥兵变” 这一目要求学生自己会总结“陈桥兵变”发生的时间、地点、领导兵变的人物和兵变的结果,培养解释历史名词的能力。“杯酒释兵权” 这一目主要讲述北宋初年是怎样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了解四个问题:北宋初年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可以利用五代十国后期形势图,知道北宋先后灭掉各割据政权、结束分裂割据局面的过程。另外,还可以利用课本后面的辽、北宋、西夏形势地图,知道北宋的统治区只占有

17、原来的五代十国的范围,并非我国全境。那时我国的北方有辽,西北有西夏,西南有吐蕃和大理等,是几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所以说北宋没有完成统,全国的任务。削夺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这是本目的重点,课本上对“杯酒释兵权”的故事作了生动的介绍,看课本上赵普对宋太宗的建议(为竖排)、杯酒释兵权图画和有关的小字,加深理解。“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意为:夺去这些大将的权柄,控制他们的财政,收回他们的兵权。通过理解对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策略有更深的印象。北宋政府派文臣担任地方官,并派官员管理地方财政。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北宋时把正规军称为禁军,阅读教材对“禁军”的注释。“王安石变法” 这一目学习时要掌握

18、三个问题: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也就是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可以从财政危机、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辽和西夏的严重威胁等三个方面分析。分析财政危机时,可以联系上面一目的内容,思考北宋初年实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后产生了什么后果?得出这样的结论:出现了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庞大的军队,使得北宋开支巨大,人不敷出。课本上有关妇匕宋官僚的图画和妇匕宋时期禁军人数的激增图表以及有关小字部分,形象地说明了北宋政治的腐败和财政危机的严重。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要求理解和掌握;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关于变法的内容可以按照课本上王安石变法主要措施表要求把表格中“名称”一项,如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

19、水利法、保甲法等内容必须理解和记忆。表格中的“内容”和“目的和作用”两项,必须理解,不必记忆。王安石变法的成效和失败。要充分肯定变法的积极作用。王安石变法的中心环节是要通过发展农业生产,增加政府的收入以达到富国的目的。各项措施实行后,虽然都不免产生了一些弊端,但基本上都能收到它所预期的效果,使大地主的兼并和高利贷的活动受到了一些限制,使自耕农从事生产的条件得到了一些保证。但贫苦农民从新法中得到的好处则很有限。虽然如此,变法增加了政府的收人,富国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并且多少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北宋的统治。王安石不愧为中国古代杰出的改革家。变法失败的原因课本上提到的两点,即:a

20、新法推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情况;b更主要的原因是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反对。所以宋神宗死后,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掌握了政权,新法就全部被废除了。课本上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向宋神宗哭诉的图画都说明了顽固势力的强烈反对。上述内容中,评价后周世宗和王安石在历史上的贡献,可考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陈桥兵变和王安石变法可出名词解释、简答题,考查归纳、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2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北宋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但并没有完全统一全国。这时,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同北宋并立的还有契丹族于10世纪在北部建立的辽、党项族,于1

21、1世纪在西北部建立的西夏等好几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契丹的兴起” 这一目要了解四个问题:契丹族的起源。课本上的小字讲到了有关契丹起源的传说,说契丹族的祖先是一个骑白马的少年与一位乘青牛的少女,这说明契丹在其原始社会时期,是由一个包括“白马”、“青牛”两个氏族的小部落逐渐发展起来的。北魏时,契丹族同中原往来密切。隋唐时期,契丹逐渐强大起来。唐末以来契丹族的生活情况。最后一个问题是本目的重点,要注意结合课本上的图画和小字进行了解,对契丹建国前夕和建国初期的生活情况有一个比较生动、具体的印象。 “阿保机建国” 这一目要了解五个问题。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耶律阿保机是契丹族迭刺部的酋长。迭剌部接近

22、中原地区,耕作条件较好,与汉族接触也比较多,经济发展快,逐渐成为契丹八部中最强大的一部。907年,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成为契丹族的最高首领。阿保机提倡农业,接受中原封建文化。916年,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国。契丹从石敬瑭手中取得幽云十六州。契丹改国号为辽。历史上契丹的国号曾几次更改,947年改为辽,983年又称契丹,1066年又改为辽。“澶渊之盟” 学习时,可以利用辽、北宋、西夏形势图,知道东京和澶州的位置,以及澶州城对北宋政权的重要性。关于澶渊之盟要认识到是在辽宋双方实力相对平衡情况下互相妥协的产物。对于辽来说,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兵得以安然脱险,还获得了战场上本来得不到的东西“岁币”。对于北

23、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的沉重负担。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之盟的订立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不仅双方边境地区生产得到发展,双方还通过“榷场”进行贸易。澶渊之盟后,辽宋和好,每年双方互派使节拜年庆寿。宋对辽致书自称南朝,以辽为北朝。1010年,辽发生饥荒,北宋从雄州卖给辽两万石粮食。北宋的制瓷和印刷技术也传到了辽。而辽为了消除燕云地区汉族人民的反抗情绪,取消了一些民族歧视法令。辽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使学生理解这样一个道理:辽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战争,也有和平。尤其是有频繁的经济交流,各族人

24、民之间的友好相处是我国各族之间关系的主流。“西夏的建立” 学习时,回忆东汉和西晋时讲到的羌族。党项族是羌族的一支,唐朝中期以来居住在宁夏、甘肃、陕西西北一带,过着游牧生活。看辽、北宋、西夏形势图,明确西夏统治区域和都城兴庆的地理位置。“夏宋间的战与和” 这一目要了解三个问题:夏、宋之间的战争使双方损失都很大,因此,1044年双方达成和议。议和后北宋给西夏的“岁币”,成为北宋人民的负担。议和后,双方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这部分知识中,契丹、党项族的兴起与建国,开国皇帝可出选择、填空题,考查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澶渊之盟可出列举题、评价题,考查识记、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

25、史事件的能力。 3金与南宋的对峙当辽和北宋的统治日趋腐朽的时候,生机勃勃的女真族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女真以摧枯拉朽之势,灭掉曾经不可一世的辽朝,转瞬间又灭了北宋。“女真的兴起和金的建立” 学习这一目,要结合金灭辽、灭北宋形势教学挂图,回忆唐朝时期黑水株羯的情况,在89世纪时,黑水株羯一直隶属于粟末株褐建立的渤海国。10世纪上半期,黑水棘揭发展为女真族。辽灭渤海后,女真附属于辽。辽为了削弱女真人的力量,把其中汉化较深的一部分迁到辽阳(今辽宁辽阳)以南等地。没有南迁的女真人,后来建立金朝。这一目应该弄清三个问题:女真族的生活。看课本上女真猎人图画,以加深理解女真族擅长射猎的风俗,女真人勤劳勇敢,擅

26、长骑马射箭,上山下岭,奔走如飞。大金国志中记载,他们“俗勇悍,喜战斗,耐饥渴苦辛,骑马上下崖壁如飞,济江河不用舟楫,浮马而渡。”女真的统一。要注意是阿骨打的祖先而不是阿骨打统一了女真各部。10世纪中期时,生女真人包括几十个部落,处于原始社会。完颜部是其中较大的一个部落,它的生产发展最为迅速。11世纪中期,完颜部已经定居在按出虎水(即阿什河,在今黑龙江阿城东)。当乌古遒为部落首领时,完颜部强大起来,邻近的部落纷纷归附。辽任命乌古遒为“生女真部族节度使”。完颜部的首领从这时起,取得了作为部落联盟世袭首领的权力。阿骨打称帝建金。1113年,完颜阿骨打做了女真部落联盟的酋长。他发动女真人民“力农积谷,

27、练兵牧马”,进行反抗辽朝奴役的斗争准备。那时候,女真受辽的控制。女真每年要以北珠、貂皮、名马、猎鹰等贡献给辽。辽的地方官也以各种名目勒索女真人民。辽与女真贸易,经常压低价格,甚至强行夺取,引起女真族的怨恨。阿骨打顺应女真人民反抗辽奴役的要求,于1114年正式举兵抗辽。他在军前誓师,历数辽的罪状,鼓励女真族同心协力抗辽。当时女真只有军队2500人,却打败了辽军。两个月后,又以刚满万人的队伍打败辽的10万军队。抗辽的第二年初,阿骨打在汉族知识分子杨朴的谋划下,于按出虎水附近的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称皇帝,国号为“金”,阿骨打就是金太祖。为什么以“金”为号,课本上引的是金史太祖纪上的记载:“辽以宾铁

28、为号,取其坚也。宾铁虽坚,终亦变坏,惟金不变不坏。”另外还有一种解释,即因为按出虎水是完颜部的发祥地,女真人称金为“按出虎”,所以阿骨打建国号为“金”。 “辽和北宋的灭亡” 这一目学习时,需清楚以下几方面:辽金战争的性质。辽国统治者对女真一贯地进行残酷剥削和压迫,使女真人民对辽统治者恨之入骨。进行反辽战争符合全体女真人民的愿望。虽然当时辽兵力达数十万,女真兵力只有几千人,但辽这时的统治已十分腐败,而女真人是为民族自卫而战,士气高昂,很快就取得了抗辽的胜利。但后来,金军屡败辽军,辽统治者已不再能对金进行奴役和掠夺或军事上的威胁,金军仍继续进攻,目的在于掠夺土地、人口和财物,战争的性质已经转入非正

29、义的了。辽所以迅速灭亡的重要原因正如课本上说的,即辽统治后期政治腐败,皇帝沉溺于打猎和酒色中,不理朝政。北宋的灭亡。女真贵族的势力通过对辽战争迅速扩大,他们掠夺财富和扩大统治范围的贪欲也空前地扩大了,而宋王朝的腐败懦弱更给金人的进攻以可乘之机。在宋金联合攻辽的战争里,北宋统治的腐朽,边防兵力的空虚,在金人面前暴露无遗。金灭辽后,为了掠夺中原地区的土地和财富,女真贵族凭恃强大的兵力开始连连进攻北宋,严重地破坏了中原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北宋为什么会灭亡呢?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到以宋钦宗为首的投降派害怕广大军民动员起来,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于是对金妥协退让。排挤主战派、遣散义军,终于导致了北宋的灭亡。“岳飞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