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 ,大小:18.53KB ,
资源ID:262482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62482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08年法律硕士刑法学串讲讲义6doc.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08年法律硕士刑法学串讲讲义6doc.docx

1、08年法律硕士刑法学串讲讲义6doc22.甲某,1998年因抢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甲某认为妻子与其离婚,是妻姐徐某从中挑拨所致,决心杀死徐某全家后劫持飞机逃往某国,并得到了乙某的同意。甲某出资乙某购买了催泪枪1只、小口径手枪一只,并将催泪枪分解伪装,进行了两次登机实验。甲某并且购买了两包毒药“赤血盐”准备杀害徐某一家。甲乙两人商定,2000年10月5日动手,并由甲出资,乙购买了长春飞往厦门的机票两张。2000年10月4日夜,乙深感害怕,随找到徐某,将欲杀人、劫机一事告知徐,并随同徐一起到公安机关报案,到公安机关后乙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并带领公安人员连夜将甲抓获。问:(1)甲

2、乙构成何罪?(2)甲乙的行为处于何种犯罪形态?(3)如何追究甲乙的刑事责任?23.汪某,男,25岁,工人。章某,男,15岁,中学生。吴某,男,21岁,无业。苏某,男,17岁,无业。汪某等四人曾多次密谋准备到城东郊的胜利加油站偷钱。事先汪某多次去该加油站“踩点”,苏某也把自己专门买的两把匕首交给汪某。2001年10月21日晚,汪某按约定到吴某家,未找到吴,据吴家的邻居说,当日下午吴母突发急病,吴某送其母去医院了。汪某只好带章某、苏某携匕首前往胜利加油站。途中,章某因害怕,借口脚扭伤了不能走动而执意返回。汪某、苏某到加油站后,发现加油站内人员较多,无法下手,便躲在一旁的小树林内。到凌晨2点左右,汪

3、某、苏某二人见没有来往车辆,便进入加油站。不料,汪某发现平时没人的加油站财会室有两人正在睡觉。汪某对苏某一使眼色,苏某心领神会。汪某手执匕首冲进财会室,向正在睡觉的工人魏某左胸连刺两刀。苏某冲向另一工人陈某,用匕首向陈某刺去,未刺中,陈某冲出屋呼救,汪某急忙追赶陈某到公路上,此时,正好有一辆警车从远处开来,汪某见状慌忙叫上苏某逃跑。跑出一段后,汪某发现加油站起火,忙问苏某。苏某称他临走时顺手放了一把火,汪某听后没有说话。魏某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苏某在加油站放的火很快被扑灭,兴未引起油库大火。问:(1)汪某等四人各构成何罪?(2)各行为人是否成立共同犯罪?各行为人的行为处于何种犯罪形态?(3)

4、如何追究各行为人的刑事责任?24.尹某,男,29岁,农民。一天下午5时许,尹某与本村农民李某、冯某等一起脱大麦粒。当脱第二遍时,尹某用铁叉叉麦草,一叉戳在躲藏在麦草堆里捉迷藏的12岁女孩张某的太阳穴上。尹某发觉张某被戳已不省人事,为逃避责任,佯装不知,直到冯某去拿铁叉时才发现。后送乡卫生院,但终因伤势过重,又贻误抢救时机,张某于当晚10时死亡。问:尹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25.宋某为了走私,开办了远东有限责任公司依靠向有关国家工作人员送大量财物等手段大肆走私汽车,偷逃关税数百万元。某日,宋某忽然接到某公安局长的密告,有关部门准备对其走私行为进行查处。为逃避制裁,宋某找到同乡金某商议,恰逢金某因

5、买卖进出口许可证,情节严重,正被公安机关追查,金某提出让宋某先到其在边境的一远亲家暂避,并送宋某5万元做路费,同时还请宋将自己倒卖进出口许可证的凭据一同带走。宋走后,金某恐其难逃法网,遂命表弟蒋某(男,15周岁)带肖某在途中伺机在宋某吃饭或者喝水时向宋某的饭碗或者水杯中投毒将宋某干掉。蒋某闻听色变,说此举恐有杀身之祸,不能从命。金某称只要蒋某将自己的一封亲笔信带给肖某并带肖某找到宋某即可,蒋某本人不需亲自动手。蒋勉强答应,于是金某当着蒋某的面给肖某写信,并给蒋3万元,打发蒋上路。蒋找到肖某,将信交给他并带他找到宋某,然后谎称另有急事,返回。肖某使用菜刀在砍杀宋某时,经宋苦苦哀求并许以重金,遂放

6、过宋某,但致宋某轻伤。后宋某向公安机关自首。公安机关遂将肖某抓获,肖某到案后,交代了上述事实,并带领公安人员将金某、蒋某抓获归案。问:(1)宋某、金某、蒋某、肖某各构成何罪或者何罪的共犯,简要说明理由。(2)金某、蒋某、肖某犯罪的停止形态如何确定?(3)如何追究宋某、金某、蒋某、肖某的刑事责任。26.王某,男,1998年10月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2000年12月被依法假释,2001年10月,假释考验期满。2004年春节期间的一天晚上9时许,王某在亲戚家喝完酒后骑自行车回家,行致跨越宁沪高速公路的西北塘高架桥(桥面距高速公路路面5米)上时,黑暗中被桥面上的一块石头(重约12公斤)绊倒,从

7、自行车上摔了下来,手上擦破了皮。醉意中的王某十分恼怒,抱起石头,站在桥南侧的护栏基上,把石头举起放到桥的护栏网顶端的钢管上,将石头往外推了出去,只听到“咚”的一声。王某也没有理会砸到什么,就骑上自行车径直回家。石头恰好落到正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的一辆“桑塔纳”轿车的前挡风玻璃上,砸破挡风玻璃后击中驾驶员陈某的头部,当即致陈某死亡,汽车在失控的状态下仍向前滑行了140余米。后,公安机关将王某抓获。问:(1)请在简要论述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的基础上,分析王某行为时的主观心理态度。(2)王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构成何罪?如何追究王某的刑事责任?27.2001年3月13日陈某因曾揭发他人违

8、法行为,被两名加害人报复砍伤。陈某逃跑过程中,两加害人仍不罢休,持刀追赶陈。途中,陈某多次拦车欲乘,均遭出租车司机拒载。当两加害人即将追上时,适逢一中年妇女丁某骑摩托车(价值9000元)缓速行驶,陈某当即哀求丁某将自己带走,但也遭拒绝。眼见两加害人已经逼近,情急之下,陈某一手抓住摩托车,一手将丁某推下摩托车(丁某倒地,但未受伤害),骑车逃走。陈某骑车至安全地方(离原地约2公里)停歇一会后,才想到摩托车怎么处理。陈某将摩托车推至山下摔坏。试分析陈某上述各行为的性质,并说明理由。28.童某,男,32岁,原系某厂采购员。林某,女,28岁,同厂工人。童某于1997年因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

9、。1999年10月6日,童又起意强奸厂里的同龄女青年平某,并同其姘妇林某商量,由林以请平某帮助修理缝纫机为名,将平某诱至林家中。晚饭时,童、林二人设法用酒将平某灌醉,林某故意离家去别处睡觉。童某正欲行奸时,平某惊醒,大喊救命。童某惟恐被邻居发觉,顿生杀机,用手猛扼平某的颈部,(提供)致平某窒息死亡。林某次日回家,发现平某已死,惊恐之余,答应为童某掩盖罪行。当晚,林取出自己储蓄3000元交给童,让童离家躲避有关部门追查此事。后当公安机关向林某调查此事时,林某称童某整个十一长假期间均在乡下老家,现在不知在何处。根据上述案情,请回答下列问题:(1)童某的行为构成何罪?(2)林某的行为构成何罪?(3)

10、对童某与林某依法应当如何处罚?29.赵某拖欠张某和郭某6000多元的打工报酬一直不付。张某与郭某商定后,将赵某15岁的女儿甲骗到外地扣留,以迫使赵某支付报酬。在此期间(共21天),张、郭多次打电话让赵某支付报酬,但赵某仍以种种理由拒不支付。张、郭遂决定将甲卖给他人。在张某外出寻找买主期间,郭某奸淫了甲。张某找到了买主陈某后,张、郭二人以6000元将甲卖给了陈某。此后,甲寻机逃走。陈某找到张某要求退回6000元钱。张某拒绝退还,陈某便于深夜将张某的一辆价值4000元的摩托车骑走。问题:请根据上述案情,分析张某、郭某、陈某的刑事责任。30.甲(1986年8月21日生)与乙(1989年8月21日生)

11、合谋盗窃。2005年8月21日夜10时许,二人到达某超市。甲进入超市,乙留在门外望风。甲发现无人值班,遂窃得现金5万余元,二人平分。此外,人民法院还查明以下事实:(1)甲于6个月前曾经抢劫他人财物,价值200余元;(2)甲于2003年因犯抢夺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请分析:(1)甲、乙二人在超市作案的行为应如何认定?为什么?(2)对甲、乙二人应如何处理?31.杨某,女,28岁,某厂女工。张某,男,30岁,某私营公司老板。钱某,男,28岁,某医院司药。有夫之妇杨某和张某长期通奸,为达到结合为夫妻的目的,张某提议,由杨某杀害其丈夫王某。张某找到在医院工作的钱某要砒霜。钱问干什么,张讲出实情,钱拒绝。张便以揭发钱的隐私相要挟,钱无奈,给张一包硫酸铜(一种会引起呕吐但不会致死或者致伤的药物)慌称是砒霜,张将“砒霜”交给了杨。某日,杨在王某的饮食中下了药,王吃后呕吐得十分痛苦,杨在旁观察,遂后悔,急送王某到医院,王某很快止吐,而且也没有什么其他后果。问:(1)杨某、张某、钱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构成何罪?为什么?(2)如何追究本案的刑事责任12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