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0.37KB ,
资源ID:264740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64740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docx

1、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科制度检验科消毒隔离制度 一、医护人员上班时应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遵守消毒灭菌原则,接触病人前后应及时洗手,进行无菌操作必须戴口罩、帽子。 二、室内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志清楚。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或备有手消毒设施。 三、无菌棉球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 四、酒精应密闭保存。 五、采血针、吸管等一次性物品不得重复利用。 六、坚持每日清洁、消毒制度,试验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地面应湿式清扫,保持清洁;当有血迹、体液及排泄物等污染时,及时用500mg/L 1000mg/L含氯消毒液拖洗,拖洗工

2、具使用后应洗净、消毒、晾干备用。不同的区域应分别设置专用拖布,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七、止血带一人一带、一用一清洁消毒。 八、加强各类仪器设备的清洁与消毒管理。 九、医疗废物处理严格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要求处理。 十、对传染病患者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 十一、血库冰箱定期消毒,室内空气定期消毒。检验科消毒灭菌监测制度 一、紫外线灯监测 1、日常监测:灯管应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使用人签名。 2、强度监测:每半年一次。 二、消毒剂监测 消毒剂生物监测每季度一次。 检验科紫外线灯使用管理制度1、室内空气消毒:要求每立方米不少于1.5W,照射

3、时间不少于30min,检验科规定1小时,灯管距离地面小于2米。 2、物体表面消毒:灯管距离物体表面不得超过1米,应使照射表面受到直接照射,且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3、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灯管表面清洁,一般每二周用95%的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4、使用紫外线直接照射消毒,必须在无人的情况下进行,医务人员监测时必须注意防护。5、空气消毒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湿度适宜。 6、紫外线消毒灯,做好使用记录,每半年测定照射强度一次,并有记录。新灯90UW/cm2为合格,使用中70 UW/cm2为合格,使用中的高强度紫外线灯照射强度降低到70%不能

4、使用。7、新紫外线灯厂家必须提供使用1000小时和照射强度(90UW/cm2)的说明,使用前必须进行照射强度监测,监测照射强度10mIU/mL时,不需要进一步治疗。(6)对于没有免疫力的人,应预防性肌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尽早使用(最好48h内,最迟1周)。同时进行乙肝疫苗全程接种:(0、10mg)、(1个月、10mg)、(第6个月、10mg)三次注射。(7)免疫注射后还应进行血清学追踪调查,以确定是否有了合适的血清学反应。(8)对受伤的医务人员可能感染的病原体,采取有针对性预防与治疗,并追踪监测与观察。(9)对损伤事件进行调查与处理,提出改进措施,开展预防锐器伤的全员教育。检验科一次性医疗用

5、品管理制度一、领用管理:1、由科室向供应室写出领用空针申请,由供应室送到检验科。2、由科室向供应室设备科写出领用申请,由设备科送到检验科。二、 使用管理:1、接收后,要检查批号与有效期,发现过期,立即退货。2、验收合格后,登记在耗材登记本上。 3、使用过的一次性物品必须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要求进行处理,任何个人不得截留或重复使用,杜绝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流入社会危害人民的健康与安全。检验科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一医疗废物的分类: 感染性医疗废物和损伤性医疗废物两类。 1、感染性医疗废物: 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所用容器;使用过的空针(不带针头)、棉棒、吸管等物品。2、损伤性医疗废物: 医用

6、针头、采血针、一次性玻璃采血管。 二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与暂时储存 医疗废物按类别分类收集,由保洁员每天下午把废物放入密闭桶内、贴好标签送到储存处。 三医疗废物的交接和登记 保洁员与储存处完成各种相关手续后,把相应的物品登记在记录本上,并签好名字。 检验科污水处理制度1、检验科污水处理由相关责任人负责,检验科产生的废水不经消毒处理,不准直接排入公共下水道。2、相关工作人员每天下午,根据废液量向仪器废液桶内放入足量的消毒片(按1000mg/L有效氯计算)。第二天开机前,处理污水。 3、涂片染色用污水,倒入专用塑料桶内,按量放入消毒片(按1000mg/L有效氯计算),第二天处理。检验科卫生清扫制度

7、1、环境要做到清洁、整齐。2、保持地面清洁,做到无烟头、无纸屑、无果皮,湿式清扫,每日拖擦地面2次,定期用含氯消毒液拖擦地面。3、及时清除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并对呕吐物、排泄物进行消毒处理。4、科室工作人员,应在上班前、下班后各试验室清扫干净。5、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桌椅、试验台、仪器用消毒液清洗。 检验科消毒隔离制度根据消毒技术规范和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一、区域划分 检验科的工作场所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清洁区包括值班室、仓库;半污染区包括血库、微生物室缓冲间;污染区包括体液室、临检室、生化室、微生物室、采血室。二、消毒原则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应分别进行常规清洁、消毒处

8、理。清洁区和污染区的消毒要求、方法和重点有所不同,若清洁区和污染区无明显界限,按污染区处理。清洁区若无明显污染,应每天开窗通风换气数次,台面、地面每天湿式清洁;污染区在每天开始工作前及结束工作后,台面、地面用250mg/L的含氯消毒液各擦拭一次,空气紫外线消毒。半污染区环境消毒同污染区,隔离衣定期换洗。所有清洁消毒器材(抹布、拖把、容器)不得与污染区或潜在污染区共用。工作人员每次下班前应认真规范洗手。隔离衣若有致病菌污染,应随时更换,及时进行消毒灭菌。各消毒容器要加盖有警示表示,含氯消毒液类每次配制完要检测,清洁消毒容器每天清洁消毒处理后备用。三、检验单的消毒所有检验报告单都是无菌纸打印,发给

9、病人。四、器材消毒1、金属器材:(1)接种环,用酒精灯烧灼灭菌。当接种环上有较多污染物时,应先在火焰上方,把接种环烤干后再缓慢伸入火焰烧灼,以免发生爆裂或溅泼而污染环境(2)刀剪污染后不宜烧灼灭菌,可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洁净水冲洗、沥干,再用干热或压力蒸汽灭菌。2、玻璃器材: 各种涂片用玻片一用一消毒。3、用于微生物培养采样的塑料吸头,压力蒸汽灭菌后备用。五、耗材消毒1、用于微生物检验的各种耗材,如平板及血培养瓶、鉴定板、药敏板、增菌液、吸管、吸嘴等应压力蒸汽灭菌后集中无害化处理。2、用于生化检验或免疫学检验的器材,作为医疗废物一次性处理。3、塑料制品严格按照医疗废物。

10、六、重复用物品消毒1、橡胶制品:瓶塞、试管塞压力蒸汽消毒。2、抹布:一用一清洗,有明显污染时,可随时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60min。七、仪器消毒:贵重仪器可用碱性或中性消毒液擦拭。八、手的消毒工作前、工作后、检验同类标本后再检验下一标本前,均规范洗手,若手上有伤口,应戴手套接触标本。非接触式水龙头;肥皂保持干燥或液体肥皂;洗手后用红外线自动干手机吹干手。九、废弃标本消毒及容器处理1、盛检验标本的尿杯、大便盒、试管,特别是结核病的痰杯,应带手套,用后连同手套放入黄色塑料袋内,集中无害化处理。2、废弃标本如尿、胸水、腹水、脑脊液、胃液、关节腔液等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消

11、毒第二天倒入厕所内。3、废弃生化免疫血标本存放七天后,封好后集中无害化处理。生物实验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结合本院检验科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个人防护 1进入实验室前要摘除首饰,修剪指甲,以免刺破手套。长发应束在脑后,禁止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 2实验室工作区不允许吃、喝、化妆,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内的任何地方贮存食品及饮料。 二、洗手 1.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际或可能接触了血液、体液或其他污染材料后,即使戴有手套也应立即规范洗手或手消毒。 2.摘除手套后、使用卫生间前后、离开实验室前、应例行洗手。 3.对消毒剂过敏的人员,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4.洗手池专用

12、,不得用于他用。在不方便用洗手池洗手时,可用基于乙醇的无水皮肤消毒液。 5.当实验过程可能涉及到直接或意外接触到血液、有传染性的材料等,必须要戴上合适的手套,脱手套后必须洗手。 6.实验人员在操作完有感染性的材料时,离开实验室工作区之前必须进行规范洗手。 7.每日工作完毕,所有操作台面、加样枪、试管架必须擦拭、消毒。 三、操作规则 1.所有样本、培养物均可能有传染性,操作时均应带手套。在认为手套已被污染时应脱掉手套,立即洗净双手,再更换新手套。 2.不得用戴手套的手触摸自己的眼、鼻子或其他暴露的黏膜或皮肤。不得带手套离开实验室或在实验室来回走动。 3.禁止用嘴吸液。实验材料禁止放入口内。禁止舔标签。 4.所有样本、培养物和废弃物应高压蒸汽灭菌处理。 5.任何使形成气溶胶的危险性上升的操作都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有害气溶胶不得直接排放。 6.应尽可能减少使用利器和尽量使用替代品。包括针头、玻片在内的利器应在使用后立即放在耐扎容器中。尖利物容器应在内容物达到四分之三前置换。 7.所有溅出事件、意外事故和明显或潜在的暴露于感染性材料,都必须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此类事故的书面材料应存档。 8.实验室应保持整洁,当潜在的危险物溅出或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工作台表面应清洁消毒。 9.所有弃置的实验室生物样本、培养物和被污染的废弃物在从实验中取走之前,高压蒸汽灭菌。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