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1 ,大小:91.41KB ,
资源ID:264952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64952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色彩构成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色彩构成教案.docx

1、色彩构成教案课 时 教 案授课章节及题目色彩与构成教育及其学习方法授课时间第 1 周 第 1,2 节课 次1学 时2教学目标与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色彩构成学习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教 学 重 点:色彩构成的定义,教 学 难 点:色彩构成的起源与发展教学用具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过程环节、时间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导入(5分钟)什么是色彩构成6-901、色彩构成的定义“构成教育”已成为当今美术和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基础教育的课程,构成教育的训练目的不是简单解决设计中的技术和手段的问题,更不是个别人所认为的模仿式的学习。 “构成”(composition)一词包括构造

2、、解构、重构、组合的多重含义,具有第二次创造的含义。通过逻辑理性的造型分析,从自然和社会物象中抽取出最基本的造型元素,然后遵照一定的组织原则,进行变化、组合、排列,并深化、演进为纯粹的平面或空间等形态效果,产生出新的形态。构成的组织原则是:元素要简单、构造要合理、形象要明确。2、构成教育的形成和发展 在艺术设计专业中,构成教学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即所谓“三大构成”“构成”一词最早源于20世纪初在西方出现的现代派艺术中的立体派。而构成教育体系的真正形成,是实现于1919年在德国魏玛创立的包豪斯(bauhous)世界第一所设计教育学校。 在包豪斯任教的三位艺术家开设了与三大构成相关的

3、课程。第一位是康定斯基 点、线、面第二位是尹顿 色彩艺术第三位是阿尔巴斯 首创用纸板进行构成教学的模式20世纪50年代,日本开始普及构成教育,他们在包豪斯构成科目的基础上,更注重以科学的思维方式的理性的操作手段,发展并充实另外平面、色彩、立体构成三门课程。今天我国艺术设计专业的三大构成课,很大程度上是沿袭了日本的构成教育体系。3、色彩构成的定义作为“构成教育”理论中的“色彩构成”,科学地揭示了大千世界的色彩变化规律,为我们探索、发现和认识色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众所周知,我们生活在色彩世界之中,没有了色彩,世界是无法想象的。艺术家和设计家研究色彩的目的就是为人类提供美的享受,满足人们对色彩美

4、的要求。作为构成,从色彩内部的组织结构到外部形体的形式,无论是其过程还是结果都体现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色彩构成就是色彩的创造,是色彩表现形式的创造性思维方式。 色彩是造型艺术的要素之一,而且更是一切视觉元素中最活跃、最具冲击力的因素。它通过学习色彩物理、视知觉规律、对比和调和等色彩理论,通过正确运用色彩搭配和构图形式法则,以获得良好色彩组合的造型基础科目,是具有方法论意义的三大构成之一。课后作业无教学反思无实 训 教 案实训项目绘制德国体系24色相环实训类别课堂实训( )实 验( )校外实践( )课 次1实训班级 学 时2实训地点画室实训时间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色相环绘制,了解色彩之间的位置规律教

5、学重点与难点色相环位置安排教学用具画室教学过程学生当堂操作,教师随堂指导讨论题/思考题无课后分析无课 时 教 案授课章节及题目色彩构成的构思方法 光与色授课时间第2周 第5,6节课 次2学 时2教学目标与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色彩构成的构思方法 光与色教学重点与难点色彩构成的构思方法教学用具采用多媒体技术,以“实践”教学为主教学过程环节、时间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导入(5分钟)色彩构成的追溯采用多媒体技术6-801、色彩构成的追溯现代美学的奠基者朱光潜说过:“想明白一件事情的本质,最好先研究它的起源。”文艺复兴时期注重素描功力,用素描代替色彩,色彩语言表达相对淡化,主要是以棕色调

6、为绘画的主要基调;新古典派也同样注重素描、轻视色彩的描绘,使色彩变成了为素描服务的一种工具;印象派则注重对色彩的研究和探索,追求对外部世界瞬间真实性的捕捉,在光色研究中改变了传统绘画的棕褐色面貌,丰富了色彩领域,推动了色彩艺术的发展,使欧洲绘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而色彩的真正革命实现于抽象派,因为色彩在抽象派那里已经脱离另外自然形的束缚,真正有了色彩自身独立的表现领域;包豪斯则将色彩应用于教学和设计实践,推动了由传统色彩向现代色彩意识转变的过程。2、古典派又称古典主义,是指在艺术史上以古代希腊和罗马艺术为基础的美学观点或历史流派。另外,我们将西方艺术史上有意直接模仿古典艺术的流派称为“新古典

7、主义”古典主义高度崇尚古代艺术,写实、理性、和谐、严谨是古典主义最大的特点。古典主义画派极为重视素描,讲究明暗调子,注重写实关系,最著名的新古典主义画家安格尔甚至说:“爱色彩是虚构的,线条万岁。”古典派较为轻视色彩,色彩变成了为素描服务的一种工具,其色彩语言表达相对淡化。主要表现在用色平和,以棕色调为绘画的主要基调,题材上多为圣经故事或宫廷生活,缺乏对个人情感与思想的表达。3、光与色彩的关系色彩的产生离不开光,没有光就没有色彩,光源物体眼睛大脑发生关系的色叫做色彩。物体在阳光下反射蓝色光,其他色光都被物体自身吸收了,那么,该物体的表面就呈现蓝色;反射所有的色光而呈现白色;吸收所有的色光呈现黑色

8、。相同的物体在不同的光源下会出现不同的表面色彩。如:一张白纸在红光下呈红色,在绿光下呈绿色。色彩受光照强度、角度的影响,强光下的色彩会提高明度,色相和纯度同时也发生变化;弱光下的色彩会降低明度,色相和纯度也会发生变化。当色光增强或减弱是到一定程度时,物体甚至失去色彩。如月光下的绿色、黄色将失去色相感,接近黑色;反光强的有色物体在日光下,其高光几乎是白色;行车灯光强烈时,只看见白色茫茫。光照角度不同,也会使物体表面色彩发生明度、纯度的变化,不同的角度会出现不同的色相。如迎光面和背光面色彩不同。冷色的光源或暖色的光源,会使物体的固有色产生偏冷或偏暖的变化。物体表面的肌理状态不同,影响色光的吸收、反

9、射、透射,而产生的色彩不同,如同种颜料,在不同质地的布料上,颜色不同。采用多媒体技术80-90总结本次课程,布置作业。采用多媒体技术课后作业以色相环为基础,在90度夹角设计一个图案教学反思实 训 教 案实训项目以色相环为基础,在90度夹角设计,设计一个具象图形实训类别课堂实训( )实 验( )校外实践( )课 次2实训班级 学 时2实训地点画室实训时间教学目标与要求以色相环为基础,在90度夹角设计一个图案教学重点与难点以色相环为基础,在90度夹角设计,设计一个具象图形教学用具画室教学过程学生当堂完成,教师随堂指导讨论题/思考题无课后分析逐人逐次作业讲解分析课 时 教 案授课章节及题目色彩的种类

10、属性授课时间第3周 第9、10 节课 次3学 时2教学目标与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色彩的分类,了解色彩的基本属性,认识色彩三色的关系。教学重点与难点教 学 重 点:色光三原色,色彩的基本属性色相、明度、纯度。教 学 难 点:色彩的补色和间色教学用具采用多媒体技术,以“实践”教学为主教学过程环节、时间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导入(5分钟)色彩的种类属性是什么采用多媒体技术6-801、有彩色与无彩色色彩可以分为有彩色和无彩色两大系列。有色彩系包括可见光谱中的全部色彩,它以红、橙、黄、绿、青、蓝、紫为基本色,通过基本色之间不同量的混合可形成的众多种类的色彩。无彩色系包括黑色、白色、及黑白

11、两色相混的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系列,也称黑白系列。无彩色系里没有色相与纯度,也就是说其色相、纯度都等于零,只有明度上的变化。无彩色系中的黑色和白色,由于只有明度差别而没有色度差别,故又称为极色。2、色彩三色原色、间色、补色原色,是色彩的基本色、元色,原色之间是“相互独立色”。色彩表示可用色光和色彩两种介质,故原色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指不能由其他色光混和的“色光三原色”(RGB):红(red)、绿(green)、蓝(blue);另一类是能以调和出各种颜色的“色彩三原色”(CMY):青(cyan)、品红(magenta)、黄(yellow)。红、绿、蓝色光是光学三原色,此三色中的任何一色,都不能由另外

12、两种原色混合而成。三色叠加显示白光。色料三原色指红、黄、蓝三色,上水粉写生课时我们习惯把大红、中黄、普蓝称为水粉颜料三原色,色料三原色混合则显示黑灰色。间色,由两种原色料或两个原色光相混得到的色称为间色。橙、绿、紫是三间色。色料三原色与色光三原色互为间色。补色从物理和视知觉角度可分为两种:物理补色和视觉补色。物理补色,当一对色光混合叠加能够产生白色光,或一对色料相互混合能形成黑灰色,这两种色就称为互补色。无论是色光三原色还是色料三原色,其中任意两色组合成的间色与第三色均构成一对补色。视觉补色,选择一张红色标,凝神注视色标50秒,然后将视线快速移到一边的白墙上,就会得到一个幻觉的色标影像,而影像

13、的颜色却并非实物色标的红色彩,而是它的色标蓝绿色。有两种色,我们称为特殊色:金色与银色。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地域的不同,在社会上会“时兴”不同的色彩,这种“时兴”色彩敏感地反映当时人们心理活动的转变,也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审美观念。这种时髦、新兴的色彩就是流行色。色相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是人们为了区别不同色彩种类给色彩所取的名称,指不同波长的光给人的不同的色彩感受。色彩的相貌是以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光谱色为基本色相,按其色彩倾向的不同又可区分出不同的色相。如大红,朱红等。明度明度指的是色彩的明暗程度,也称光度、深浅度,可以说是色彩中的黑、白、灰程度。色彩明度的形成有三种情况:一是同一种色相的

14、明度变化,因光源的强弱而产生的变化;二是同一色相的明度变化,由同一色相加上不同比例的黑、白、灰而产生不同的变化;三是在光源色相同情况下,各种不同色相之间的明度变化。在无彩色系中,明度最高是白色,明度最低是黑色。在有彩色系中,最明亮的是黄色,最暗的是紫色。在相同强度的光线照射下,如果在同一色相中加入一定程度的白或黑,就会增强或降低其反射度,加黑则明度降低,加白则明度提高。要提高或降低色彩的明度,除了最常用的加白或加黑外,有时为了不使色彩变粉或变灰暗,便可以加上黄或紫,或者加上一些除白、黑以外的浅色或深色,以达到明度变化的目的。纯度纯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纯净程度,又称彩度、饱和度等。色彩的纯度越

15、高,色相越明确,反之则越弱。在色彩中,红、橙、黄、绿、青、蓝、紫纯度最高;黑、白、灰没有纯度。纯度最高是红色,最低是青绿色。“只有对色彩纯度的控制达到精微的程度,才可以算是一个严格的、经验丰富的色彩设计家。”凡是有纯度的色彩必然有相应的色相感。因此有纯度的色彩可以视为有彩色,而没有纯度的色就是无彩色。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纯度来界定有彩色和无彩色的差别。色彩的纯度、明度不能成正比,纯度高不等于明度高,明度的变化往往同纯度的变化是不一致的。加白提亮、明度增加;加黑变暗、明度降低。任何一个色彩加白、加黑、加灰都会降低它的纯度。采用多媒体技术80-90总结本次课程,布置作业。采用多媒体技术课后作业以色相

16、环为基础,在45度夹角设计一个图案教学反思实 训 教 案实训项目以色相环为基础,在45度夹角设计一个图案实训类别课堂实训( )实 验( )校外实践( )课 次3实训班级 学 时2实训地点画室实训时间教学目标与要求以色相环为基础,在45度夹角设计一个图案教学重点与难点在45度夹角设计一个图案教学用具画室教学过程学生当堂完成,教师随堂指导讨论题/思考题无课后分析逐人逐次作业讲解分析课 时 教 案授课章节及题目色彩与色立体授课时间第4周 第13,14 节课 次4学 时2教学目标与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建立色彩数学模型的意义和世界上几种知名的表色体系。了解色立体的意义教学重点与难点色相

17、环,表色体系各种色立体的示意图教学用具采用多媒体技术,以“实践”教学为主教学过程环节、时间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导入(5分钟)什么是色立体采用多媒体技术6-801、色彩学是指建立在20世纪有色体系和定量的色彩调和理论上的一套色彩理论,其理论奠立者是德国的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1853-1932)和美国画家孟塞尔(1858-1918),他们都建立了各自相应的色彩数学模型色立体。孟塞尔色立体以及孟塞尔图谱是目前国际上作为分类和标定物体表面色最广泛采用的色彩标准。美国国家标准学会和美国材料测试会已将其作为色彩标准,日本、英国、中国等国家的标准颜色都是基于孟塞尔系统的,我们的艺术设计专业色彩教学也多以孟塞

18、尔色立体系统为基础。2、色相环:色相环的建立是色彩学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为建立色彩之间的数学逻辑关系打下了科学基础。3色相色光三原色红绿蓝(RGB)、色料三原色红黄青(CMY)。6色相红橙黄绿青蓝。8色相、24色相德国奥斯特瓦尔德色相环。以8色为基础,即红、黄、绿、蓝、橙(红和黄的间色)、黄绿、蓝绿、紫(红和蓝的间色)等8色,每一色相再分3色,共24色相。10色相、100色相美国孟塞尔色相环。以五个基本色红、黄、绿、蓝、紫。加上五个中间色橙、黄绿、蓝绿、蓝紫、红紫作为10个色相基础,每个色相再分成10等份。总计有100等份,分布于360度圆周内。12色相瑞士约翰内斯.尹顿(1888-19

19、67)色相环。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六复色(红橙、黄橙、黄绿、蓝绿、蓝紫、红紫)12色相形成规律。红、红橙、橙、黄橙、黄、黄绿、绿、蓝绿、蓝、蓝紫、紫、红紫。3、色立体的定义许多色彩学家都设计了由表面色的色彩三属性(色相、明度、纯度),有系统地排列组合成一个立体形状的色彩结构,以表达色相、明度和纯度秩序的色彩模型。其形因人而异,这就是色立体。色立体是人们借助三度空间概念来表达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种空间秩序形式,较准确地反映了色彩的客观结构。色立体的结构跟地球仪相似,连贯两极贯穿中心的轴称为明度轴,北极是白色,南极是黑色,球的中心部分是正灰色,球的表面一

20、点到中心轴的垂直线表示纯度系列,。南半球是深色系,北半球是明色系。球表面是纯色及纯色加黑或加白而形成的清色系。球内部除中心轴外是纯色加灰而形成的浊色系。直径两端的色为补色关系。色立体通过中心轴的纵面展示了其基本结构及色彩三属性的基本关系,展示了中心轴及两侧的互为补色的一对色相,其同一侧为同一色相间组成的均等色相面,横向水平线上的色组为同一明度的纯度系列。纵向直线上的色组为同一纯度的明度系列。目前的表色体系有美国的孟塞尔Munsell、德国的奥斯特瓦尔德Ostwald、日本色彩研究所PCCS等多种。4、孟塞尔色立体由美国画家孟塞尔创立的色立体是以H(色相)V(明度)C(彩度)三属性建立的色彩数学

21、模型,它像一个扭曲的偏心球体。色相H在圆周方向上依次布置;明度V在垂直方向,有11个明度色阶等级,球体的垂直中心轴顶部为白色,底部为黑色;彩度C在水平方向,与明度V色阶成直角关系,二者相交点为明度轴上某一等级的中性灰色,该色的彩度为0,离开中央明度色阶轴越远,彩度越高;越接近明度轴,彩度越低。孟塞尔色立体把色相H分成10个区,以红R、黄Y、绿G、蓝B、紫P等5种色为基础,再加上5个中间色即黄红YR、黄绿YG、蓝绿BG、蓝紫PB、红紫PR等。每个色相再分成10等份,总计有100等份,分布于360度的圆周内。各色相的第5号,即5R、5YR、5Y为该色相的基本色相。其他色彩表示,例如:红(R),以1

22、R、2R、3R10R为标志。色相间的顺序是按光谱色作顺时针方向的排列,色相环的直径两端的色相构成互补色关系。无彩色以N表示,明度V分为11个等级,从N0(黑)到N10(白),以等明度渐变的规律划分等级。黑以B、白以W为标志。彩度C以0为无彩度,用渐增的等间隔色差来划分,色相环上最高彩度值是纯红色,C=14;最低彩度值是蓝绿色,C=6。如红色为5R4/14第一个数字5表示在孟塞尔色相环中110等分中排第五位,R为红,明度为4,彩度为14。5、奥斯特瓦德色立体奥斯特瓦尔德色相环以赫林的四色说为依据,首先选择了黄和蓝、红和绿着这两对补色,以等间距放置了红、黄、绿、蓝四个主色,然后增加四个间色橙、黄绿

23、、蓝绿、紫,扩展为红、橙、黄、黄绿、绿、蓝绿、蓝、紫8个基本色相,再将各主色分为3个色阶,就组成了24色的色相环。这24色分别以数字124表示。奥斯特瓦尔德则认为纯白实际上并非真正的纯白,而是有11%的含黑量;所谓纯黑,也是有3.5%的含白量。所以的色彩都应该是由纯色加一定数量的黑色和白色混合而成的。引导出一个适用于任何色彩的公式W白量+B黑量+C纯色量=100总色量奥斯特瓦尔德色立体就是依据这一理论公式创立的。以明度为垂直中心轴形成等色相三角形,将明度W(白)至B(黑)分成8份,从上至下依次用a、c、e、g、I、l、n、p记号表示。a代表最亮的白色。p代表最暗的黑色。纯色位于等色相三角形的顶

24、点,上端为亮色,下端为暗色,位于三角中间部分为含灰色。采用多媒体技术80-90总结本次课程,布置作业。采用多媒体技术课后作业画协调色图案一个,15*15厘米教学反思插入色彩构成知识实 训 教 案实训项目画协调色图案一个,15*15厘米实训类别课堂实训( )实 验( )校外实践( )课 次4实训班级 学 时2实训地点画室实训时间教学目标与要求画协调色图案一个,15*15厘米教学重点与难点画协调色图案一个,15*15厘米教学用具画室教学过程学生当堂完成,教师随堂指导讨论题/思考题无课后分析逐人逐次作业讲解分析课 时 教 案授课章节及题目色彩的视觉心理授课时间第5周 第17、18节课 次5学 时2教

25、学目标与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从生理角度了解色彩视觉现象,认识色彩的视觉原理、视觉残像和视觉适应现象;掌握色彩错视原理的形成原因以及规律教学重点与难点视觉残像,色彩的错觉性,进退与膨缩错觉色彩同化,边缘错视,包围错视教学用具采用多媒体技术,以“实践”教学为主教学过程环节、时间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导入(5分钟)什么是视错觉采用多媒体技术6-801、视觉的生理特征 我们把人眼感受色彩的感觉称色觉,眼睛是一种视觉装置。眼球内视网膜上主要含有杆状体(rod)及锥状体(cone)两类感光神经纤维,分别组成杆体感受器和锥体感受器。二者相互作用使人类能够感受到色彩的存在,它们是形成色觉的生理结构

26、单元。其中杆体感受器可感受明暗光线,但不能辨别色相,它只能作出明暗的判断;而锥体感受器可感受色彩变化,却无法辨别明暗关系。水晶体。其作用相当于透镜,可以起到调节焦距的作用。光通过水晶体的折射传给视网膜。近视眼、远视眼、老花眼以及对色彩与形态的错觉等,大都是由于水晶体的伸缩作用而引起的。水晶体内含有黄色素。黄色素的含量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它影响人对色彩的识别。2、视觉残像眼睛注视了某种色彩后,将在一个短时间内保持着这一色彩或其补色的色相,这种人眼特殊的视觉残留现象称为视觉残像,也称为色后像、视觉后像,这是人体视觉生理机制的正常反应。这是因为当色彩的视觉刺激作用停止以后,神经兴奋并未马上停止,在眼

27、睛视网膜上的影象感觉并不会立刻消失,会留下痕迹所造成的。视觉残像有两种:当视觉神经兴奋尚未达到高峰,由于视觉惯性作用残留的后像叫正残像;由于视觉神经兴奋过度而产生疲劳并诱导出相反的结果叫负残像。无论是正残像还是负残像均是发生在眼睛视觉过程中的感觉,都不是客观存在的真实景象。日本设计家福田邦夫先生是这样解释正残像的“当刺激完全结束后,有时还能继续看到原先的像,叫正残像它是神经正在兴奋而尚未完成时引起的。”例如:节日之夜的烟花,常常看到条条连续不断的各种造型的亮线;电视机和日光灯的灯光实际上都是闪动的,但其闪动的频率高于100次/秒以上;电影是将每秒24格的影象,投映在银幕上,人们在银幕上感觉到的

28、就是连续的影象。福田邦夫认为负残像是视觉神经兴奋疲劳过度所引起的,当刺激消失一会儿,往往看到与刺激的正像相反的像。例如:把一小片灰色放在红底上,看上去就是蓝绿色,如果底色是黄色,这片灰色看上去就是青色;如果当你长时间地凝视一个红色方块后,将视线快速移到一边的白纸上,就会得到一个蓝绿色方块的影象;医生在手术中途会把眼睛向墙壁上看,因为剖开部的残像很讨厌地浮现在眼前,因而将血红的残像转移淡蓝绿色的墙壁上,那么不适应的感觉即会消除。3、视觉适应感觉器官受到刺激,使肌体感受到变化的过程和状态叫做适应,而人的感觉器官适应能力在视觉生理上的反应叫做视觉适应。明暗适应当我们从暗处走向亮处时,在最初的一瞬间会

29、感到目眩眼花,什么都看不清,但经过几秒钟后,视觉又恢复了正常,这种从暗到明的视觉适应过程叫明适应。当我们从亮处走进暗处时,你会发现刚开始什么也看不清,经过相当长时间后,又逐步开始恢复清晰的视觉,这种从明到暗的适应过程叫做暗适应。明适应的适应时间较短,大约需要几秒种,暗适应的过程相对时间要长,大约需要20分钟。例如:为了克服暗适应,在剧场中演出时灯光是慢慢暗下去的。色适应色适应就是色觉的局部适应,可以说是眼睛对色的习惯过程,它是由于时间变化而带来的色彩的“漂白效应”。颜色的刺激在我们眼睛上作用只需几秒,就足以使眼睛对某一颜色的敏感性降低而使眼睛的色彩感觉由此改变。如果长时间注视某种颜色,则它的纯

30、度和明度感觉会发生显著的变化。色彩视觉的最佳时间域,大约在5-10秒之间,人眼认识色彩的准确性并非与时间成正比。例如:观察一块鲜艳的红色是,就会出现红色不如原来的艳丽,开始变暗浊的视觉现象,如果把视野转移,一会儿后再去观察,红色又奇迹般地恢复了原来的艳丽。再如,当你戴上有色眼镜观察外界景物时,开始一切景物似乎都带有镜片的颜色。经过相当一段长时间后,镜片的颜色在感觉中会自然消失,外界的景物会受色彩经验的影响又恢复成近似原来生活中的颜色。但是当你突然摘下有色眼睛,景物的颜色又会感觉失真。着说明,并不是对于外界色彩观察的时间越长越准确,而是越适应而已。色恒常人们长期以来把日光照射作为确定物体色彩标准的所谓“固有色”的印象所引起的。因此,同一物体在不同光源的照射下,由于光谱成分的变化,客观上应该改变其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