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3 ,大小:175.65KB ,
资源ID:265914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65914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初三物理电学公式.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初三物理电学公式.docx

1、初三物理电学公式电学公式应用技巧基本公式 注意:我们尽量的把公式的文字记下来,而不是只记字母!1、欧姆定律:电流= (变形公式:U=IR 即伏安法求电阻原理)2、电功率:电流做功(消耗电能)的快慢,电功率越大,则灯泡越亮。A、 (注意两套单位不要混淆 8.21表格)B、电功率=电压电流 P=UI 注意:电学基本公式只有上面三个,其他的全部为导出公式,也就是说,你可以用这三个公式做所有题目,只是过程稍微复杂.(电功率的推导公式: )3、电功、电能:由得W=Pt,所以、(适用于给出实际圈数、和电能表参数N的 例如8.21:5题)(用电能表测用电器功率,注意单位换算成统一的)4、电热: 热量=电流的

2、平方电阻时间 在纯电阻电路中(如电灯电热器等)即电流做的功(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电功(电能)=电热 W=Q 可推出:Q=Pt、注意:应用公式时注意:以上所有公式只适用与同一段电路中,不同电路中,不可生搬硬套! (对应) 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 首先,要学会区分串联、并联电路。判断方式:看电流路径,如果只有一条电流路径则为串联;如果有两条或者多条电流路径,则为并联。串并联电路特点: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流关系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I = I1 = I2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I = I1I2电压关系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U = U1U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

3、端的电压相等U = U1 = U2电阻关系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R = R1R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分配规律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跟它的阻值成正比U1:U2 = R1:R2并联电路中,各个电阻的电流跟它的阻值成反比I1:I2 = R2:R1上述特征的推广推论A、并联电路的总电阻计算公式的推广 当只有两个电阻时,上式可化为:(最常用,初中阶段,电阻基本不超过两个)当电阻大小均一样时,上式可化为:(n为并联的电阻个数)推论B、串联电路中,电压,电功率,电功,电热与电阻的关系:即串联电路中,除了电流处处相等之外,电压、电功率、电功、电热与电阻均成正比并

4、联电路中,电压、电功率、电功、电热与电阻的关系:即并联电路中,除了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之外,电流,电功率,电功,电热与电阻均成反比解题小技巧 1、串联电路意味着电流处处相等,所以如果能求电流,就先把电流求出。电流是连接各用电器之间的纽带。2、并联电路意味着各支路电压相等,所以能求电压,就先把电压求出。电压是连接各用电器之间的纽带。3、从上述推广中,可以看出与电有关的量和电阻(之比)关系密切。一个计算题,只要知道电阻或者电阻之比,那这个题目就基本可以做出了。 任何题中,电阻、电源电压永远不变。(我的意思是它俩什么时候都能用 随便用!)4、利用铭牌所能获取的信息:A、滑动变阻器“”: ;B、小灯泡

5、等电器“”: ;C、电能表: “”“” “” 5、 例如:实际电压为额定电压的一半,则实际功率为额定功率的四分之一6、两灯泡串联(P=I2R),电阻大的灯泡亮;两灯泡并联(P=),电阻小的灯泡亮7、两灯泡串联时求电路两端能加最大电压,电路电流应取两灯泡中额定电流较小的电流值,计算U=IR总;两灯泡并联时求干路电流最大值,电路两端电压应取两灯泡中额定电压较小的电压值8、计算电流、常用,计算电阻、常用9、电学相关物理量有:电压(U),单位:伏特(V) 电流(I),单位:安培(A) 电阻(R),单位:欧姆() 电功(W),单位:焦耳(J) 电热(Q),单位:焦耳(J) 电功率(P),单位:瓦特(W)

6、有关用电器(灯泡)额定电压、额定功率、额定电流与实际电压、实际功率、实际电流间的关系的判定例 灯L1(220v 100w)和灯L2(220v 40w) (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实际功率的大小 ,功率越大,灯泡越亮)1、求额定电流:I额=P额U额 I1额 =(5/11)A=0.45A I2额=(2/11)A=0.18A2、求电阻:R=U额2PR1 = 484 R2=1210 (R1R2)3、正常发光时:L1比L2亮(因为P1P2)4、串联在电路中时,L2亮: 因为:P1实=I2R1 P2实=I2R2 且R1R2 所以:P1实 P2实 即L2亮5、并联在电路中时,L1亮: 因为:P1实=U2R1 P

7、2实=U2R2 且R1R2 所以:P1实 P2 即L1亮6、P实P额 = U实2 U额2 即,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1n时,实际功率为额定功率的1n2 。电动机问题: 消耗的电能W=UIt; 产生的热能Q= I2Rt; 得到的机械能W=UIt- I2Rt(U为电动机两端的电压,I为通过电动机线圈的电流,R为电动机线圈的电阻)初中物理电学特点与原理公式欧姆定律部分1、I=U/R(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I=I1=I2=In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3、U=U1+U2+Un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8、)4、I=I1+I2+In (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5、U=U1=U2=Un(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6、R=R1+R2+Rn(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7、1/R=1/R1+1/R2+1/Rn(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8、R并=R/n (n个相同电阻并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9、R串=nR (n个相同电阻串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10、U1/U2=R1/R2(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电压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之比)11、I1/I2=R2/R1(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

9、系: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的反比)电功、电功率部分12、P=UI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3、P=W/t(定义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4、Q=I2Rt (焦耳定律,适合于任何电路)15、P=P1+P2+Pn(适合于任何电路)16、W=UIt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7、P=I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18、P=U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19、W=Q (经验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其中W是电流流过导体所做的功,Q是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20、W=I2Rt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21、W=(U2/R)t(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22、P1/P

10、2=U1/U2=R1/R2(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压、电阻之比)23、P1/P2=U1/U2=R2/R1 (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流、电阻的关系: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电阻的反比)串、并联电路特点对比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1、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电路图:用统一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2、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断开的电路;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3、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4、电流的方向:

11、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5、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6、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7、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电路的几种状态:串联电路: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叫串联电路。特点:电流只有一条通道,通过第一个元件的电流一定大小不变地通过第二个元件,只要电路中有一处断开,整个电路都断开。并联电路:把元件并列地连接在电路两点间组成的电路叫并联电路。特点:电流有两条或多条通道,各元件可独立工作。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本支路上用电器。8、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9、导体:

12、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10、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11、电流表的使用规则: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12、电压(U)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国际单位:伏特(V);常用:千伏(KV),毫伏(mV)。1千伏=1000伏=1000

13、000毫伏。13、电压表的使用规则: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 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14、熟记的电压值: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工业电压380伏。15、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国际单位:欧姆();常用:兆欧(M),千欧(K);1兆欧=1000千欧; 1千欧=1000欧.16、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导体本身的电阻大小与电压大小和电流无

14、关。17、滑动变阻器:A. 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B. 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C. 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闭合开关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18、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I=U/R 公式变形R=U/I U=IR。 公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19、电功的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日常生活中常用千瓦时为电功的单位,俗称“度”符号kw.h 1度=1kw.h=1000w3600s=3.6106J20、电能表是测量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功)多少

15、的仪器。A.“220V”是指这个电能表应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B.“10(20)A”指这个电能表长时间工作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0安,在短时间内最大电流不超过20安;C.“50Hz”指这个电能表在50赫兹的交流电路中使用;D.“600revs/KWh”指这个电能表的每消耗一千瓦时的电能,转盘转过600转。21、电功公式:W=Pt=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22、电功率(P):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国际单位:瓦特(W);常用:千瓦(KW)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W/t=UI23、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

16、的功率。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当U U0时,则P P0;灯很亮,易烧坏。当U U0时,则P 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 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

17、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物+G轮)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 (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总功W总 W有=G物h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 = 100% 功率P (w) P= W:功 t:时间 压强p (Pa) P=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 (Pa) P=gh :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 的竖直距离) 物理量 单位 公式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质量 m 千克 kg m=pv 温度

18、t 摄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 kg/m p=m/v 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 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电流 I 安培(安) A I=U/R 电压 U 伏特(伏) V U=IR 电阻 R 欧姆(欧) R=U/I 电功 W 焦耳(焦) J W=UIt 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热量 Q 焦耳(焦) J Q=cm(t-t) 比热 c 焦(千克C) J/(kgC) 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 g 9.8牛顿千克 15C空气中声速 340米秒

19、 【热 学 部 分】 1、吸热:Q吸Cm(tt0)Cmt 2、放热:Q放Cm(t0t)Cm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 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电 学 部 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 (分压公式) (5)、P1/P2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

20、)、UU1U2 (3)、1/R1/R11/R2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 (普适公式) (2)、PI2RU2/R (纯电阻公式) 八年级下全部物理公式V排V物=P物P液(F浮=G) V露V排=P液-P物P物 V露V物=P液-P物P液 V排=V物时,GF浮=P物P液 物理定理、定律、公式

21、表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saT2 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

22、换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

23、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 (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一、测量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 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二、机械运动机械运

24、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匀速直线运动: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公式: 1米秒3.6千米时。三、力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重力和质量关系:G=mgm=G/gg=9.8牛千克。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