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9 ,大小:82.93KB ,
资源ID:26592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6592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基于plc控制的电梯升降系统.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基于plc控制的电梯升降系统.docx

1、基于plc控制的电梯升降系统滨州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基于PLC控制的汽车电气线路控制系 (院)自动化系专 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班 级2006级2班学生姓名李洪蕾学 号2006090439指导教师刘瑞歌职 称讲师基于plc控制的电梯升降系统毕业设计摘要电梯是高层建筑不可缺少的垂直方向的交通运输工具。由于传统的电梯运行逻辑控制系统采用的是继电器逻辑控制线路。采用这种控制线路,存在易出故障、维护不便、运行寿命较短、占用空间大等缺点。从技术发展来看,这种系统将逐渐被淘汰。本文将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应用于五层电梯进行逻辑控制,大大提高了电梯可靠性、可维护性以及灵活性,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缩短了电梯

2、的开发周期。这种电梯控制系统较原有电梯控制系统可以更容易的完成更为复杂的控制任务,其许多功能是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无法实现的。该电梯控制系统具有司机运行和无司机运行即手动和自动的功能,并且具有指层、厅召唤、选层、选向等功能。具有集选控制的特点。关键词: 可编程控制器 选层选向AbstractThe elevator is a kind tool that is indispensability in the high-building perpendicular transportation. The traditional elevator adopt a relay-logical to

3、control its circulation which the elevator become accident-proneness, short life-span,inconvenience in maintaining and this control circuit slso takes up big space,etc. See from the eyes of technique develoment,this kind of system will be gradually eliminated.This text applies programmmable logic co

4、ntroller to carry on the logic control in a five layer elevator,which raises the elevators reliability,maintainability and flexibility consumedly,prolongs the service life,and shortens the development period of the elevator at the same time.Competing to the troditional elevator,this kind of elevator

5、 can complete the more complicated mission more essily,and it can carry out many functions that troditional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can not.This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composes of a drive-movement control state and a non-drive-move control state,namely an auto function state and a manual function s

6、tate.It still has some function,like indicating layer,invoking by hall,choosing layer and choosing direction etc.In addition,this system have a characteristics of congregate choose control.Keywords: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Point the layer control The instruction inside of the bridge Choosing the lay

7、er and choosing the direction 目录绪论4第一章 电梯概述51.1 电梯的起源与发展51.2 国外电梯的情况 61.3 国内电梯的情况7第二章 可编程控制器82.1 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历史82.2 可编程控制器发展的几个阶段82.3 PLC的定义和特点92.4 PLC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比较102.5 PLC的基本结构112.6 PLC的工作原理11第三章 电梯PLC控制系统的设计123.1 电梯的构造123.2 电梯控制要求133.3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143.4 电梯PLC控制系统的设计173.5 PLC的选择213.6 I/O 分配对照表23第四章 控制系统指

8、令说明274.1 有司机运行状态274.2 无司机运行状态274.3 小节27总结28结束语28参考文献29谢辞29绪论电梯是高层宾馆、商店、住宅、多层厂房和仓库等高层建筑不可缺少的垂直方向的交通工具。1889年,美国奥梯斯升降机公司推出的世界上第一部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升降机,同年在纽约市的马累特大厦安装成功。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物规模越来越大,楼层越来越多,对电梯的调速精度、调速范围等静态和动态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电梯运行逻辑控制系统采用继电器逻辑控制线路。这种控制线路,存在易出故障维护不便、运行寿命较短、占用空间大等缺点。从技术发展来看,这种系统将逐渐被淘汰。目前,由可编程序控制器(

9、PLC)和微机组成的电梯运行逻辑控制系统,正以很快的速度发展着。采用PLC控制的电梯可靠性高、维护方便、开发周期短,这种电梯运行更加可靠,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完成更为复杂的控制任务,己成为电梯控制的发展方向,其许多功能是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无法实现的。可编程序控制器,是微机技术与继电器常规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在顺序控制器和微机控制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控制器,是一种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用作数字控制的专用计算机。自1969年针对工业自动控制的特点和需要而开发的第一台PLc问世以来,迄今已30多年,它的发展虽然包含了前期控制技术的继承和演变,但又不同于顺序控制器和通用的微机控制装置。总之,电

10、梯的控制是比较复杂的,在计算机诞生前的几十年里,继电器控制系统为电梯控制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然而其控制性能与自身的功能已无法满足与适应电梯控制的要求和发展,与PLC相比较,存在着质的差别。电梯使用继电接触器控制的时代,很难设计出质量优良的电梯控制系统,而现在,可编程控制器的使用为电梯的控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PLC是专门为工业过程控制而设计的控制设备,随着PLC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使得它的体积大大减小,功能不断完善,过程的控制更平稳、可靠,抗干扰性能增强、机械与电气部件被有机地结合在一个设备内,把仪表、电子和计算机的功能综合在一起。因此,它己经成为电梯运行中的关键技术。第一章 电梯概述1.

11、1 电梯的起源与发展电梯属于垂直提升运输设备,起源于我国古代农业和建筑的原始提升工具。公元前十一世纪,我国北方劳动人民发明了辘护。公元前236年,希腊人阿基米德设计出一种人力驱动的卷筒式卷扬机,共造出三台,安装在妮罗宫殿里。在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之后,于1850年,在美国纽约市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台由亨利沃特曼制作的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卷扬机。1852年美国人伊莱沙格雷夫斯奥梯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以蒸汽机为动力、配有安全装置的载人升降机。这便是世界上第一部备有安全装置的客梯,在1857年被安装在纽约市豪华商厦里。在此期间,英国的阿姆斯特朗发明了水压梯。随着水压梯的发展,蒸汽梯也就被淘汰了。后来发展为采用油

12、压泵和控制阀的液压梯,而直到今天液压梯仍在使用。在1889年,美国奥梯斯升降机公司推出了世界第一部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升降机,这才开始出现了名副其实的电梯,同年在纽约市的马累特大厦安装成功。在1903年,又将卷筒式驱动方式改进为槽轮式(即曳引式)驱动。此外,当重物或平衡重碰底时,曳引绳与曳引槽会由于摩擦力减小而打滑,从而避免了像卷筒式那样,在失控时造成的曳引绳断裂等严重事故的发生。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物规模越来越大,楼层越来越多。所以,对电梯的调速精度、调速范围等静态和动态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交流电动机结构简单,造价便宜,但在调速性能方面却难以满足更高的要求,而对直流电动机来讲,由于后来采用

13、了发电机一电动机组调速系统,能较好地满足电梯调速的高要求。因此,在20世纪前半叶,电梯的电力拖动,尤其是高层建筑物中的电梯速度的调节,几乎都是采用直流调速系统来实现的。1900年美国奥梯斯电梯公司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自动扶梯。1915年已设计成功电梯自动平层控制系统。1933年美国制造出6坷s的高速电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的建筑业得以快速发展,促使电梯也进入发展时期,新技术被广泛用于电梯。1949年研制出4一6台电梯的群控系统。1955年出现了真空电子管小型计算机控制的电梯。1962年在美国己出现了.8sm/s的超高速电梯。在1967年将固体晶闸管用于电梯拖动系统。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

14、,在用晶闸管取代直流发电机一电动机组的同时,研制出了交流调压调速系统,是交流电梯的调速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1976年将微处理器应用于电梯。1977年日本三菱电机株式会社开发出了10m/s的超高速电梯。至此,电梯的控制技术有了很大发展。进入80年代,电梯控制技术又有了新的变化。由于固体功率器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微机技术的应用,出现了交流变频调速系统。1984年在日本己将其用于2m/s以上的高速电梯。1985年以后,又将其延伸到中、低速交流调速电梯。交流变频调速技术被认为是电梯行业的当代技术。1985年日本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螺旋式自动扶梯,使其明显减少了占地面积。1993年日本生产的12.5m/

15、s世界上最高速的交流变频调速电梯已投入运行。当前,在电梯电力拖动方面,除了大容量电梯还采用直流拖动系统以外,用交流变频调速方式取代直流调速方式,以成为高速电梯的主流。对现代化电梯性能的衡量,主要着重于可靠性、安全性和乘坐的舒适性。此外,对经济性、能耗、噪声等级和电磁干扰程度等方面也有相应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人在与外界隔离封闭的电梯轿厢内心理上的压抑感和恐惧感也有所考虑。因此,提倡对电梯进行豪华性装修,比如:轿厢内用镜面不锈钢装演、在观光电梯井道设置宇宙空间或深海景象;进而主张电梯、扶梯应与大自然相协调,在扶梯的周围种植花草;在轿厢壁和顶棚装饰某些图案甚至是有变化的图案,并且在彩色调配上要令

16、人赏心悦目;在轿厢内播放优美的音乐,用以减少烦躁;在轿厢内播放电视节目,乘客可收看天气预报、新闻等。1.2国外电梯的情况当今世界,电梯的生产情况与使用数量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在一些发达的工业国家,电梯的使用相当普遍。世界上有名的几家电梯公司,诸如:美国奥梯斯公司、瑞士讯达公司、日本三菱和日立公司、芬兰科恩等,其电梯的产量已占世界市场的51%。其中,奥梯斯公司和三菱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电梯生产企业。目前,国外除了以交流电梯取代直流电梯以外,在低层楼房越来越多的使用液压电梯。此外,家用小型电梯将成为电梯家族中新的组成部分。电梯是集机电一体的复杂系统,不仅涉及机械传动、电气控

17、制和土建等工程领域,还要考虑可靠性、舒适感和美学等问题。而对现代电梯而言,应具有高度的安全性。事实上,在电梯上己经采用了多项安全保护措施。在设计电梯的时候,对机械零部件和电器元件都采取了很大的安全系数和保险系数。然而,只有电梯的制造,安装调试、售后服务和维修保养都达到高质量,才能全面保证电梯的最终高质量、在国外,己“法规”实行电梯制造、安装和维修一体化,实行由各制造企业认可的、法规认证的专业安装队和维修单位,承担安装调试、定期维修和检查试验,从而为电梯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供了保证。因此,可以说乘坐电梯更安全。美国一家保险公司对电梯的安全性做过认真地调查和科学计算,其结论是:乘电梯比走楼梯安全

18、5倍。据资料统计,在美国乘其他交通工具的人数每年约为80亿人次,而乘电梯的人数每年却有540亿人次之多。1.3国内电梯的情况解放前,全国只有2000台电梯,几乎没有电梯生产企业。解放后,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电梯企业应运而生。我国的电梯企业由60年代开始起步,到了70年代己初具规模。开放以来,我国电梯的需求量急剧上升。在我国通过引进国际电梯标准以及发达国家的先进产品和技术,产生了一支以中外合资企业为主体的外向型企业队伍。如中国迅达公司、天津奥梯斯公司、上海三菱公司、苏州迅达公司和广州电梯工业公司等企业,就是通过合资和补偿贸易方式,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和技术,不断改善现有产品结构和管理体制,

19、使企业素质和产品质量都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推出一代电梯新产目前,交流调压调速电梯技术已趋成熟,一些企业都有成功的产品。微机控制电梯是电梯技术的方向,一些生产企业与科研单位相结合,相继推出了微机控制的电梯新机型,使控制功能得到增强,电梯的性能得到改善,明显提高了可靠性。除了合资企业外,也有其他厂家开发出了变频调速电梯新产品。另外,用可编程序控制器取代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机型对单梯进行控制还是有前途的。有些生产企业开发了紧急供电装置、放火厅们、地震控制、自检测以及语言合成等电梯新功能;对机械系统采用了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总之,与国外先进技术水平相比,虽然还存在一定差距,但国内电梯技术正以迅

20、猛的发展速度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第二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通用的工业自动控制装置。它具有体积小、功能强、灵活通用与维护方便等一系列的优点。特别是它的高可靠性和较强的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受到用户的青睐。因而在冶金、化工、交通、电力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现代工业控制的三大支柱之一。2.1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发展历史在可编程序控制器问世以前,工业控制领域中是继电器控制占主导地位。这种由继电器构成的控制系统有着明显的缺点:体积大、耗电多、可靠性差、寿命短、运行速度不高,尤其是对生产工艺多变的系统适应性更差,如果生产任

21、务和工艺发生变化,就必须重新设计,并改变硬件结构,造成了时间和资金的严重浪费。1968年,在底特律的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公司)为了在每次汽车改型或改变工艺流程时能不改动原有继电器柜内的接线以便降低生产成本,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提出了研制新型逻辑顺序控制装置,并提出了该装置的研制指标要求,即十项招标技术指标它实际上就是当今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最基本的功能。将它们归纳一下,其核心为四点:(1)用计算机代替继电器控制盘。(2)用程序代替硬件接线。(3)输入输出电平可与外部装置直接连接。(4)结构易于扩展。美国的数字设备公司(DEC)中标,并在1969年研制出了第一台可编程序控制器(PDP一14)。其

22、后,美国的MOD工CNO公司也推出了084控制器,1971年,日本推出了DSC一8控制器,1973年西欧各国的各种可编程序控制器也研制成功。我国在1974年开始研制可编程序控制器。2.2可编程序控制器发展的几个阶段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发展与计算机技术、半导体集成技术、控制技术、数字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这些高新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发展,而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发展又对这些高新技术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促进了它们的发展。从控制功能来分,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发展经历了下列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第一台可编程序控制器问世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是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初创阶段第二阶段。从

23、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末期,是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扩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产品的主要控制功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它的发展主要来自两方面,从可编程序控制器发展而来的控制器,它的主要功能是逻辑运算,同时扩展了其他运算功能;而从模拟仪表发展而来的控制器,其功能主要是模拟运算,同时扩展了逻辑运算功能。第三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PLC通信功能实现阶段。与计算机通信的发展相联系,PLC也在通信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分布式的通信网络体系,但是,由于制造企业各自为政,通信系统自成系统,因此,各产品的互相通信是较困难的。第四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是PLC的开放阶段。由于

24、开放系统的提出,使PLC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通信系统的开放,使各制造企业的产品可以通信,通信协议的标准化使用户得到了好处。在这一阶段,产品的规模增大,功能不断完善,大中型的产品多数有CRT屏幕的显示功能,产品的扩展也因通信功能的改善而变得方便,此外,还采用了标准的软件系统,增加了高级编程语言等。这一阶段的产品有西门子公司的YSMATCISS和S7系列、AB公司的PLC一5等。2.3 PLC的定义和特点2.3.1 PLC的定义PLC是一种数字式的电子装置。它使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来存储指令,实现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数计时和算术运算等功能,用来对各种机械或生产过程进行控制。1982年,国

25、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EleetriealCommittee一IEC)颁布了PLC标准草案,1985年提交了第2版,1987年的第3版对PLC作了如下的定义:PLC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PLC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按照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展其功能的原则而设计。上述的定义表明,PLC是一种能直接应用于工业环境的数字电子装置,它有与其他顺序控制装置不同的特点。

26、2.3.2PLC的特点LPC能如此迅速发展的原因是由于它具有通用计算机所不及的一些下列特点:1.可靠性2.易操作性3.灵活性2.4 pLc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比较几十年来,继电器控制系统为工业控制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而且目前仍然在工业领域中大量地应用,然而其控制性能与自身的功能己无法满足与适应工业控制的要求和发展,与PLC相比较,存在着质的差别,表1一l给出了PLC与继电器控制系统功能与特点的比较。表2-1 PLC与继电器控制功能与特点比较比较项目继电器控制PLC控制功能的实现通过对继电器进行硬接线完成相应的控制功能对PLC进行编程进行修改,适应性强对生产工艺变化的适应性需进行重新设计与接线

27、,适应性差只需对程序进行修改,适应性强可靠性元器件多、触点多,容易出现故障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绝大部分是软继电器,可靠性高柔韧性与灵活性差具有种类齐全的扩展单元,扩展灵活控制的实时性机械动作时间常数大,实时性差具有种类齐全的扩展单元,扩展灵活占用空间与安装控制柜体积大、本中,安装施工工作量大体积小,重量轻,安装工作量小使用寿命易损,寿命短寿命长复杂控制能力极差很强价格较低较高维护复杂、工作量大工作量小2.5 PLC的基本结构PLC的型号、规格繁多。基本组成:1.中央处理单元CPU2.存储器(1)系统程序存储器(2)用户程序存储器(3)变量(数据)存储器3.输入输出接口(简称I/O)4.编程器5.其他设备2.6 PLC的工作原理与普通微机类似,PLC也是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的。在软件的控制下,PLC才能正常地工作。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部分。PLC的基本工作如下:(1)输入现场信息;(2)执行程序逻辑运算;(3)输出控制信号上述过程执行完后,又重新开始,反复地执行。每执行一遍所需的时间称为扫描周期。PLC的扫描周期通常为几十毫秒。上述三步操作外,通常还要进行故障自诊断,完成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