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5 ,大小:233.02KB ,
资源ID:266727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66727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黑龙江省友谊县一高高考语文考前复习训练文言文阅读2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黑龙江省友谊县一高高考语文考前复习训练文言文阅读2含答案.docx

1、黑龙江省友谊县一高高考语文考前复习训练文言文阅读2含答案文言文阅读一、(2013重庆卷)文言文阅读。(19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16分)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机。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以不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伍员亡,荆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郑曰:“盖是国也,地险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不足与举。”去郑而之许,见许公而问所之,许

2、公不应,东南向而唾,伍员载拜受赐曰:“知所之矣。”因如吴。过于荆,至江上,欲涉,见一丈人,刺小船,方将渔,从而请焉。丈人度之,绝江,问其名族,则不肯告,解其剑以予丈人,曰:“此千金之剑也,愿献之丈人。”丈人不肯受曰:“荆国之法,得伍员者,爵执圭,禄万担,金千镒。昔者子胥过,吾犹不取,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伍员适于吴,使人求之江上则不能得也,每食必祭之,祝曰:“江上之丈人!天地至大矣,至众矣,将奚不有为也?而无以为。为矣而无以为之。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其惟江上之丈人乎?”宋之野人,耕而得玉,献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野人请曰:“此野人之宝也,愿相国为之赐而受之也。”子罕曰:“子以玉为宝

3、,我以不受为宝。”故宋国之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选自吕氏春秋异宝)【注】机:吉凶之兆。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人。父奢兄尚均被楚平王杀害。后奔吴,佐吴王阖闾伐楚。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我死,王则封汝则:如果B.地险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 知:巧诈C.见一丈人,刺小船 刺:用篙撑D.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 抟:捏成团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A

4、.孙叔敖临终时告诫儿子“无受利地”,其子遵从父亲之意,请求王封给“名甚恶”的不利之地“寝之丘”,最终得以长久地拥有这片封地。B.伍子胥从楚国逃亡到吴国的途中,一打鱼老人不受高官厚禄的诱惑,帮助他渡过了长江。伍子胥将千金之剑献给老人,老人不肯接受。C.司城子罕不接受宋国农夫献上的宝玉;贤者不取和氏之璧而取道德之至言。 D.本文以历史事实、生活实例等为论据,夹叙夹议,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所宝者异”的道理。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7分)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3分)译文:_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其惟江上之丈人乎?(4分)译文:_(二)用斜

5、线(/)给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3分)岁 饥 丐 者 接 踵 县 无 室 庐 以 居 之 往 往 穷 冬 严 寒 蒙 犯 霜 雪 冻 饿 而 死 者 相 藉 于 道 矣 州 县 倘 能 给 数 椽 以 安 之 岂 不 愈 于 创 亭 榭 广 园 囿 以为 无 益 之 观 美 乎(宋)陈襄州县提纲卷二)二、(2013华中师大附中三模)文言文阅读。(21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8分)中宗韦庶人,京兆万年人也。中宗为太子时,纳后为妃。嗣圣元年,立为皇后。其年,中宗见废,后随从房州。时中宗惧不自安,每闻制使至,惶恐欲自杀。后劝王曰:“祸福倚伏,何常之有?岂失一死,何遽如是也!”累年

6、同艰危,情义甚笃。所生懿德太子与永秦、永寿、长宁、安乐四公主,安乐最幼,生于房州,帝自脱衣裹之,遂名曰裹儿,特宠异焉。帝在房州时,常谓后曰:“一朝见天日,誓不相禁忌。”及得志,尊号为应天皇帝,后为顺天皇后。后方优宠亲属,内外封拜,又欲宠树安乐公主,乃制公主开府,置官属。安乐恃宠骄恣,卖官鬻狱,势倾朝廷。又请自立为皇太女,帝虽不从,亦不加谴。又广营第宅,侈靡过甚。长宁及诸公主迭相仿效,天下咸嗟怨之。神龙三年冬,帝将亲祠南郊,国子祭酒祝钦明云:“皇后亦合助祭。”帝纳其言,以后为亚献。钦明又欲请安乐公主为终献,迫于时议而止。神龙四年正月望夜,帝与后微行市里,以观烧灯。又放宫女数千,夜游纵观,因与外人

7、阴通,逃逸不还。六月,帝遇毒暴崩。时马秦客侍疾,议者归罪于秦客及安乐公主。后惧,秘不发丧,引所亲入禁中,谋自安之策。后与从兄韦温定策,立温王重茂为皇太子,召诸府兵五万人屯京城,分为左右营,然后发丧。少帝即位,尊后为皇太后,临朝摄政。时京城恐惧,相传将有革命之事,人情不安。临淄王率万骑自玄武门,至左羽林军,斩将军及中郎将于寝帐。遂斩关而入,至太极殿。后惶骇遁入殿前飞骑营,与安乐公主皆为乱兵所杀。遣万骑诛其党与韦温、温从子捷,及韦氏宗族,无少长皆斩之。枭后及安乐公主首于东市。翌日,敕收后尸,葬以一品之礼,追贬为庶人;安乐公主葬以三品之礼,追贬为悖逆庶人。(选自旧唐书卷五十一,有删改)1.对下列语句

8、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祸福倚伏,何常之有?常:固定不变的B.帝自脱衣裹之,遂名曰裹儿,特宠异焉异:以为异C.神龙四年正月望夜,帝与后微行市里微:秘密地D.翌日,敕收后尸,葬以一品之礼敕:发诏书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中宗被废、发配到房州期间,中宗很害怕,一听说有朝廷使者到来,就想自杀,经过韦后劝说安抚,才勉强活下去。B.中宗非常宠爱安乐公主,专门为她设立了公主府,并设置专门官员。安乐公主恃宠而骄,大修府邸,奢靡无度。C.神龙四年正月十五,中宗与韦后到集市去赏灯。有几千宫女被放出宫,纵情赏玩后,这些宫女竟然同宫外人暗中勾结,私自逃

9、跑。D.中宗死后,临淄王发动兵变,率领部队闯入宫中,杀死了韦后及其党羽,韦后和安乐公主还分别被追贬为庶人和悖逆庶人。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累年同艰危,情义甚笃。(3分)译文:_(2)安乐恃宠骄恣,卖官鬻狱,势倾朝廷。(3分)译文:_(3)后惶骇遁入殿前飞骑营,与安乐公主皆为乱兵所杀。(3分)译文_(二)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鼎革后,绝意仕进,更名人瑞,字圣叹。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著述为务或问圣叹二字何义先生曰论语有两喟然叹曰在颜渊为叹圣,在与点则为圣叹。予其为点之流亚欤!(选自金圣叹先生传)【注】

10、鼎革:指明清易代。兀坐:独自端坐。在颜渊为叹圣:指颜渊赞叹孔子。语见论语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在与点则为圣叹:论语先进:“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点,指曾点,孔子弟子。与,这里是赞许、同意的意思。曾点回答孔子问志时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B组一、(2013湖北八市调研)文言文阅读。(21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8分)刘基刘基,字伯温,青田人。基幼颖异。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有廉直声。行省辟之,谢去。及太祖下金华,定括苍,闻基名,以币聘,基未应。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始出。既

11、至,陈时务十八策,太祖大喜,筑礼贤馆以处基等,宠礼甚至。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曰:“先生计安出?”基曰:“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天道后举者胜,取威制敌以成王业,在此举矣。”太祖用其策,诱友谅至,大破之,以克敌赏基,基辞。其龙兴守胡美遣子通款,请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难色。基从后蹋胡床,太祖悟,许之,美降,江西诸郡皆下。大旱,请决滞狱,即命基平反,雨随注。因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太祖方欲刑人,基请其故,太祖语之以梦,基曰:“此得土得众之象,宜停刑以待。”后三日,海宁降,太祖喜。悉以囚付基纵之。寻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

12、,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太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曰:“宪有相才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帝问汪广洋,曰:“此褊浅殆甚于宪。”又问胡惟庸,曰:“譬之驾,惧其偾辕也。”后宪、广洋、惟庸皆败。洪武三年授弘文馆学士。十一月大封功臣,授为资善大夫、上护军,封为诚意伯。明年,赐归老于乡。基佐定天下,料事如神,性刚嫉恶。至是还隐山中,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八年,疾笃,居一月而卒,年六十五。(节选自明史刘基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13、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除高安丞,有廉直声除:授予官职B.大旱,请决滞狱 狱:监狱C.伏兵邀取之 邀:拦截D.寻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寻:不久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刘基以仁义治天下的一组是(3分)()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以克敌赏基,基辞大旱,请决滞狱因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此得土得众之象,宜停刑以待帝欲相杨宪。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A. B. C. D.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基在元朝时曾被行省辟之,他嫌官职太小而辞去。明太祖对他宠礼甚至封他为御史中丞,他才竭忠尽智为太祖出谋划策。B.刘基善于总揽全局,因人制宜,陈友谅是主要威胁,

14、刘基建议太祖消灭他;对胡美则主张收编,不改组他的部队,于是兵不血刃平定了江西。C.刘基淡泊名利,明太祖攻下金华,平定了括苍,听说刘基的名气,拿钱币来聘用他,刘基没有答应。大败了陈友谅,朱元璋用打败敌人的奖赏奖励刘基。刘基推辞了。还乡后,隐居山林,喝酒下棋,从不提自己的功勋。D.刘基对几个大臣的认可可以说明察秋毫,更可贵的是他排除私人恩怨,持心如水,为李善长开脱罪责,还向太祖提出了好友杨宪不能为相的理由。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3分)译文:_(2)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宪素善基,基力

15、言不可。(3分)译文:_(3)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3分)译文:_(二)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读 书 始 读 未 知 有 疑 其 次 则 渐 渐 有 疑 中 则 节 节 是 疑 过 了 这 一 番 疑 渐 渐 释 以 至 融 会 贯 通,都无可疑,方始是学。又云:无疑者须要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二、(2013南充三模)文言文阅读。(2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8分)天顺间,锦衣卫指挥门达怙宠骄横,凡忤之者,辄嗾觇卒潜致其罪,逮捕拷掠,使无诘证,莫可反异。由是权倾一时,言者结舌。其同僚袁彬质直

16、不屈,乃附以重情,拷掠成狱。内外咸冤之,莫或敢发也。京城有杨埙者,戍伍之余夫也。素不识彬,为之上疏曰:“正统十四年,驾留沙漠,廷臣悉奔散逃生,惟袁彬一人,特校尉耳,乃能保护圣躬,备尝艰苦。及驾还复辟,授职酬劳,公论称快。今者无人奏劾,卒然付狱,考掠备至,罪定而后附律,法司虽知其枉,岂敢辩明。陷彬于死,虽止一夫,但伤公论,人不自安。乞以彬等御前审录,庶得明白,死者无憾,生者亦安。臣本一芥草茅,身无禄秩,见此不平,昧死上言。”遂击登闻鼓以进,仍送卫狱。达因是欲尽去异己者,乃缓埙死,使诬少保吏部尚书华盖大学士李贤指使。埙佯诺之。达遂以闻会三法司,鞫于午门前,埙乃直述,所言皆由己出,于贤无预。达计不行

17、,而彬犹降黜,居第尽毁。未几,英宗升遐。言者劾达罪,举埙事为证。达谪死南丹,彬复旧职,代达总卫事。成化初,修英宗实录,称“义士杨埙”云。埙字景和,其先某处人。父为漆工。宣德间,尝遣人至倭国传泥金画漆之法以归,埙遂习之,而自出己见,以五色金钿并施,不止如旧法纯用金也,故物色各称,天真烂然,倭人见之,亦齚指称叹,以为不可及。盖其天资敏悟,于书法诗格不甚习,而往往造妙,故其艺亦绝出古今也。既不避权奸,为此义举,人亦莫敢以一艺目之。有欲授之以官者,不就,遂隐于艺以自高。华亭张弼论曰:义者,无所为而为,合天下之公论者是也。使虽公论,行之以私,则其中已不义矣。若埙者,于彬无恩,于达无隙,又非言官,以图塞责

18、也。特以公论所激,挺身以突虎口,其不死者幸也,勇于行义何如哉!(节选自明张弼义士杨景和埙传)【注】觇(chn)卒:密探。觇,窥视。登闻鼓:古代帝王为臣民提出谏议或申述冤情,在朝堂外设置的鼓。三法司:指刑部、都察院、大理寺。鞫(j):审讯。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锦衣卫指挥门达怙宠骄横 怙:依仗B.及驾还复辟,授职酬劳 辟:征召C.臣本一芥草茅,身无禄秩 秩:官品D.人亦莫敢以一艺目之 目:看待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其同僚袁彬质直不屈,乃附以重情,拷掠成狱。

19、(4分)译文:_(2)乞以彬等御前审录,庶得明白,死者无憾,生者亦安。(4分)译文:_4.杨埙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文章概括作答。(4分)答:_(二)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5分)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 父 曰 是 非 若 所 知 也 吾 之 患 在 鼠 不 在 乎 无 鸡 夫 有 鼠 则 窃 吾 食 毁 吾 衣 穿 吾 垣 墉 毁 伤 吾 器 用 吾 将 饥 寒 焉 不 病 于 无 鸡 乎 无 鸡 者 弗 食 鸡 则 已 耳 去 饥 寒 犹 远 若 之 何 而 去 夫 猫 也。(选自明刘基郁

20、离子捕鼠)C组一、(2013北京卷)文言文阅读。(21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16分)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人。彬始生周岁,父母以百玩之具罗于席,观其所取。彬左手持干戈,右手持俎豆,斯须取一印,他无所视,人皆异之。五年,使吴越,致命讫即还。私觌之礼,一无所受。吴越人以轻舟追遗之,至于数四,彬犹不受。既而曰:“吾终拒之,是近名也。”遂受而籍之以归,悉上送官。初,太祖典禁旅,彬中立不倚,非公事未尝造门,群居燕会,亦所罕预,由是器重焉。建隆二年,自平阳召归,谓曰:“我畴昔常欲亲汝,汝何故疏我?”彬顿首谢曰:“臣为周室近亲,复忝内职,靖恭守位,犹恐获过,安敢妄有交结?”七年,伐江南。长

21、围中,彬每缓师,冀李煜归服。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来问疾。彬曰:“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愈矣。”诸将许诺。明日,稍愈。又明日,城陷。煜与其臣百余人诣军门请罪,彬慰安之,待以宾礼,请煜入宫治装,彬以数骑待宫门外。左右密谓彬曰:“煜入或不测,奈何?”彬笑曰:“煜素懦无断,必不能自引决。”煜之君臣,卒赖保全。初,彬之总师也,太祖谓曰:“俟克李煜,当以卿为使相。”副帅潘美预以为贺。彬曰:“不然,夫是行也,仗天威,遵庙谟,乃能成事,吾何功哉?况使相极品乎。”美曰:“何谓也?”彬曰:“太原未平尔。”及还,献俘。上谓曰:“本授卿使相,然刘继元未下,姑少待之

22、。”既闻此语,美窃视彬微笑。上觉,遽诘所以,美不敢隐,遂以实对。上亦大笑,乃赐彬钱二十万。彬退曰:“人生何必使相,好官亦不过多得钱尔。”咸平二年,被疾。上趣驾临问,手为和药,仍赐白金万两。六月薨,年六十九。上临哭之恸。(取材于宋史曹彬列传)【注】觌(d):相见。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遂受而籍之以归籍:登记造册B.太祖典禁旅 典:主管,掌管C.副帅潘美预以为贺 预:参与,加入D.仍赐白金万两 仍:于是,又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

23、一项是(3分)()A.曹彬拒绝借公务而取私利,不过他做人处事也讲究变通,收下礼品后如数上交。B.曹彬为官清正,对宋太祖不巴结逢迎,对同僚也不结党营私,深得太祖的赏识。C.曹彬突然称病,意在要求部下破城后不妄杀一人。他尊重降者人格,以礼相待。D.曹彬富有智慧,才能出众,宋太祖虽然器重他,但是又心存戒备,并有所防范。5.文中第5段写到“美窃视彬微笑”、“上亦大笑”,请分别简述两处“笑”的缘由。(4分)答:_(二)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5分)世 之 治 也 行 善 者 获 福 为 恶 者 得 祸 及 其 乱 也 行 善 者 不 获 福 为 恶 者 不 得 祸 变 数 也 智 者 不 以

24、变 数 疑 常 道 故 循 福 之 所 自 来 防 祸 之 所 由 至 也 遇 不 遇 非 我 也 守 其 所 志 而 已 矣。(取材于中论修本)二、(2013成都二模)文言文阅读。(2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8分)马公,名燧,字洵美,汝州郏城人也。天宝末,安禄山拥幽陵之师南向,以光禄卿贾循为留后,燧以书干循,劝诛逆将向润容等,循疑留不决,竟及于祸。宝应中,陈郑节度李凉公移镇上党,雅知公才,表为晋州赵城尉。时王师既破史朝议,乃复河洛,有回鹘可汗之助,因肆暴而归,以功自负,其强难屈,李凉公使上介致饩,皆惧不敢行。公官方解巾,急病不让,径诣其垒。申明要约,气盛词直,虏皆优从。

25、可汗乃授以旗帜,委之供办,且曰:“有犯禁者,公其董之。”于是藩部肃然,莫不畏服。河北副元帅仆固怀恩,居将相之重,恃父子之勇,可汗又其子婿也,借之为援,将有异图。公密觇其情,请为之备。初,伪范阳节度使李怀仙,与相、卫、恒、定等四帅相继来降,怀恩结为党助,奏复其职。至是拥众据汾上,子玚围太原,相、卫馈运,以相掎角。公至安阳,说其帅曰:“怀恩憯刻以逞欲,其子轻佻而好胜,人人自为计,坐待帐下之变耳?”深陈利病,劝喻激切,由是感公言,至涕泣改图。因约怀仙等三人,奉章献款。既回鹘北归,怀恩与玚继死。公之明识远略,皆此类也。大历十年,夏五月,汴宋兵马使李灵耀以濮阳叛,俄据浚郊,国家始务靖叛,特屈常宪,因以节

26、度留后授之,而又结魏师以略东郡,不利。六月,诏公与淮西节度李忠臣夹攻之。时寇锋盛,忠臣每战皆北,将弃师以免者数矣,公激以壮志,或绐之吉梦。忠臣既惭且愤,引师复还。先是忠臣军汴南,公军汴北,每与虏角,所向无前,初败之于荥泽,又破之于西梁固。至是灵耀以其勇悍者八千人,号为“饿狼营”,尽锐来拒,公引部决战,遂胜入郛。翌日,余党以城内八千人降于公,公悉让忠臣,退于坂桥,其士吏掳获,悉以家财购而复之,大梁之人,至今知感。履险则忠以尽敌,成功则让以保身,此又将帅之明哲也。(节选自唐代权德舆司徒兼侍中上柱国北平郡王赠太傅马公行状,有删改)【注】上介:古代官名。致饩:馈赠礼物。解巾:巾,古代隐士常戴的一种头巾,后用解巾代指出任官职。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