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31.39KB ,
资源ID:267452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67452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茶叶基础知识手册.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茶叶基础知识手册.docx

1、茶叶基础知识手册中国茶叶基础知识第一部 茶叶的发展历史茶叶的传说:传说在公元前 2737 年,神农上山采药,那天我们的医药祖先边采 边尝,不知不觉中已尝了近 72 种中草药。草药中的毒性令他觉得口干舌燥,浑身非常的不 舒服,于是便坐在树下休息,正在这时,几片树叶飘落在他面前,凭着往常的习惯,他又捡 起树叶放入口中尝试, 可是令他惊奇的是, 过了一会儿神农开始觉得身体舒畅起来, 口也不 渴了,浑身好像一下子轻松了下来,而口中的树叶还留给他了一口的清香。 (根据记载,茶 叶在中国最早是作为药物使用的。在我国,传说茶是“发乎于神农,闻于鲁周公, 兴于唐而 盛于宋”茶最初是作为药用,后来发展成为饮料。

2、 东汉时期的 神农本草 中记述了以上故 事“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一、茶 - 中草药和蔬菜茶叶的发现茶树原产于我国西南地区。早在三国时期(公元 220-280 年)我国就有关 于在西南地区发现野生大茶树的记载。 1961年在云南省的大黑山密林中(海拔 1500 米)发 现一棵高米,树围米的野生大茶树,这棵树单株存在,树龄约 1700 年。起初人们将大的茶叶放在水中煮, 茶汤用作药用, 嫩叶则作为蔬菜食用, 随着时间的推 移,茶慢慢得成为一种珍贵的食品,只为皇家御用。二、茶- 酒的替代品(茶文化的萌芽)茶的珍贵, 自然而然, 茶成为一种奢侈的饮品, 有钱人士仅用它来宴请上宾。

3、 逐渐的, 茶慢慢发展成为了酒的替代品。魏晋南北朝开始出现了一些以茶养廉示俭的事例。三、茶- 饮料(茶文化的形成 / 兴盛)唐朝是封建文化的顶峰,也是茶文化形成的主要时期。茶的引用从皇宫显贵,王公爵 士直至僧侣道士,文人雅士,黎民百姓, 全国上下几乎所有人都饮茶。 茶的饮用越来越普 遍,文人雅士嗜茶众多,开始将茶与诗词歌赋结合起来。如大诗人白居易,一生嗜茶,每天 吃早茶(“起尝一瓯茗“ 官舍),午睡起一碗茶(“起来两瓯茗“食后),晚茶 (“晚送一瓯茶”管闲事)。许多著名的诗词歌赋出现于那个时代。 世界著名的第一 本完整的茶书茶经也出于同期。同时,作茶的技术也随之而日益进步,人们饮茶的方式从原先

4、的熬煮茶汤变成了只将沸水冲入干制的茶叶以得茶汤。 茶成为了人们间交流的纽带,友谊的桥梁。人们喜欢聚在一起,泡壶好茶,吟诗作乐,享受好时光。今天,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了茶叶的健康价值。茶,成为了和谐与温馨的象征。第二部分中国茶的种类一、绿茶绿茶是不经过发酵的茶,即将鲜叶经过摊晾后直接下到一二XX的热锅里炒制,以保持 其绿色的特点。名贵品种有:龙井茶、碧罗春茶、黄山毛峰茶、庐山云雾、六安瓜片、蒙顶茶、太平猴魁茶、 君山银针茶、顾渚紫笋茶、信阳毛尖茶、平水珠茶、 西山茶、雁荡毛峰茶、华顶云雾茶、涌溪火青茶、敬亭绿雪茶、峨眉峨蕊茶、都匀毛尖茶、恩施玉露茶、婺源茗眉茶、雨花茶、 莫干黄芽茶、五山盖米茶、普

5、陀佛茶。二、 红茶红茶与绿茶恰恰相反,是一种全发酵茶(发酵程度大于 80%)。红茶的名字得自其汤色红。名贵品种有:祁红、滇红、英红。三、 黑茶黑茶原来主要销往边区,像云南的普洱茶就是其中一种。普洱茶是在已经制好的绿茶上浇上水,再经过发酵制成的。普洱茶具有降脂、减肥和降血压的功效, 在东南亚和日本很普及。不过真要说减肥,效果最显著的还是乌龙茶。四、 乌龙茶乌龙茶也就是青茶,是一类介于红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乌龙茶在六大类茶中工艺最 复杂费时,泡法也最讲究,所以喝乌龙茶也被人称为喝工夫茶。名贵品种有:武夷岩茶、铁观音、凤凰单丛、台湾乌龙茶。五、 黄茶著名的君山银针茶就属于黄茶,黄茶的制法有点像绿茶,

6、不过中间需要闷黄三天;六、 白茶白茶则基本上就是靠日晒制成的。白茶和黄茶的外形、香气和滋味都是非常好的。 名贵品种有:白豪银针茶、白牡丹茶 。七、 将上述几种常见的分类方法综合起来,中国茶叶则可分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两大部分:1基本茶类:绿茶-这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 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首位。 绿茶具有香高、 味醇、形美、耐冲泡等特点。其制作工艺都经过杀青一揉捻一干燥的过程。 由于加工时干燥的方法不同,绿茶又可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和晒清绿茶。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全国 18个产茶省(区)都生产绿茶。我国绿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之首,每年出口数万吨,占世界茶叶市场绿茶贸

7、易量的 70%左右。我国传统绿茶-眉茶和珠茶,向以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红茶-红茶与绿茶的区别,在于加工方法不同。红茶加工时不经杀青,而且萎凋,使鲜叶失云一部分水分, 再揉捻(揉搓 成条或切成颗粒),然后发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 变成红色的化合物。 这种化合物一部分溶于水,一部分不溶于水, 而积累在叶片中,从而形成红汤、红叶。红茶主要有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三大类。青茶(乌龙茶)-属半发酵茶,即制作时适当发酵, 使叶片稍有红变,是介于绿茶与红 茶之间的一种茶类。它既有绿茶的鲜浓,又有红茶的甜醇。因其叶片中间为绿色, 叶缘呈红 色,故有“绿叶红镶边”之称。白茶

8、-是我国的特产。它加工时不炒不揉,只将细嫩、叶背满茸毛的茶叶晒干或用文 火烘干,而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来。 白茶主要产于福建的福鼎、 政和、松溪和建阳等县,有“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几种。黄茶-在制茶过程中,经过闷堆渥黄,因而形成黄叶、黄汤。分“黄芽茶” (包括湖南洞庭湖君山银芽、四川雅安、名山县的蒙顶黄芽、安徽霍山的霍内芽)、“黄小茶”(包括 湖南岳阳的北港在、湖南宁乡的沩山毛尖、浙江平阳的平阳黄汤、湖北远安的鹿苑 )、“黄大茶”(包括的大叶青、安徽的霍山黄大茶)三类。黑茶-原料粗老,加工时堆积发酵时间较长,使叶色呈暗褐色。是藏、蒙、维吾尔等 兄弟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必需品。

9、有“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 “广西六堡茶”、四川的“西路边茶”“南路边茶”、 云南的“紧茶”、“扁茶”、“方茶”和“圆茶”等品种。2、 再加工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再加工而成的称为再加茶,包括花茶、紧压茶,液体茶、速溶茶 及药用茶等。药茶-将药物与茶叶配伍,制成药茶,以发挥和加强药物的功效,利于药物的溶解, 增加香气,调和药味。这种茶的种类很多,如“午时茶”、“姜茶散”、“益寿茶”、“减 肥茶”等。花茶-这是一种比较稀有的茶叶花色品种。 它是用花香增加茶香的一种产品, 在我国很受喜欢。一般是用绿茶做茶坯, 少数也有用红茶或乌龙茶做茶坯的。 它根据茶叶容易吸收异味的特点,以香花以窨料加工而

10、成的。 所用的化品种有茉莉花、 桂花等好几种,以茉莉花最多。从世界上来看,在以上类茶中,以红茶的数量最大,其次是绿茶,最少的是白茶第三部分春茶、夏茶与秋茶的划分主要是依据季节变化和茶树新梢生长的间歇而定的。在中国气候条件下,除 华南茶区 的少数地区外,绝大部分产茶地区, 茶树生长和茶叶采制是有季节性的:江北茶区茶叶采制期为 5月上旬至9月下旬,江南茶区茶叶采制期为 3月下旬至10月中旬,西南茶区茶叶采制期限为 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属于亚热带 和温带地区的茶区,包括江北茶区、江南茶区和西南茶区。通常按采制时间,划分为春、夏、暑、秋四季茶。但季节茶的划分标准是不一 致的。有的以节气分:清明至小满

11、为春茶,小满至小暑为夏茶,小暑至寒露为秋茶; 有的以时间分:于 5月底以前采制的为春茶, 6月初至7月上名采制为的夏茶, 7月中旬以后采制的为秋茶。我国华南茶区,由于地处热带,四季不大分明,几乎全年都 有茶叶采制,因此,除了有春茶、夏茶和秋茶之分外,还有按茶树新梢生长先后、采 制迟早,划分为头轮茶、二轮茶、三轮茶、四轮茶的。、季茶特点茶树由于受气候、品种,以及栽培管理条件的影响,每年每季茶的采制的迟早是不一致的。大体说来,总是自南向北逐渐推迟的, 南北差异 达3-4个月。另外,即使是同一茶区,甚至同一块茶园,年与年之间,也可以因气候、管理等原因,相差 5-20天。由于茶季不同,茶树生长状况有别

12、,因此,即使是在同一块茶园内采制而成的不同茶季的茶叶,无论是外形和内质都有较大的差异。 以绿茶为例,由于春季气温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头年秋冬季较长时期的休养生息,体内营养成分丰富,所以, 春季不但芽中肥壮,色泽绿翠,叶质柔软,白毫显露,而且与提高茶叶品质相关的一 些有效成分,特别是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的含量也较丰富, 使得春茶的滋味更为鲜爽,香气更加强烈, 保健作用更为明显。 加之,春茶期间一般无病虫危害, 无须使用农药,茶叶无污染,因此春茶,特别是早期的春茶,往往是一年中绿茶品质最佳的。所以, 众多高级名绿茶,诸如 西湖龙井、洞庭 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 等等,均采制春茶前期。夏茶,

13、由于采制时正逢炎热季节,虽然茶树新梢生长迅速,有“茶到立夏一 夜粗”之说,很容易老化,导致茶叶中的氨基酸、维生素的含量明显减少,致使夏 茶中花青素、咖啡碱、茶多酚含量明显增加,从而使滋味显得苦涩。秋季气候介于春 夏之间,在秋茶后期,气候虽较为温和,但雨量往往不足,会使采制而成的茶叶显得 较为枯老。特别是茶树历经春茶和夏茶的采收,体内营养有所亏缺,因此,采制而成 的茶叶,内含物质显得贫乏,在这种情况下,不但茶叶滋味淡薄,而且香气欠高,叶 色较黄。所谓“要好吃,秋白露”,其实,说的是茶叶“味道和淡”罢了。对红茶而言,由于春茶期间气温低,湿度大,发酵困难,而夏茶期间气温较高, 湿度较小,有利红茶发酵

14、变红,特别是由于天气炎热,使得茶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 的含量明显增加,因此,干茶和茶汤均显得红润,滋味也较强烈。只是由于夏茶中的 氨基酸含量减少,对形成红茶的鲜爽味有一定影响。二、春茶、夏茶和秋茶的品质特征1、干看:主要从干茶的色、香、形三个因子上加以判断。凡绿茶色泽绿润,红茶色泽乌润,茶叶肥壮重实,或有较多白毫,且红茶、绿茶条索紧结, 珠茶颗粒圆紧,而且香气馥郁,是春茶的品质特征。凡绿茶色泽灰暗, 红茶色泽红润,茶叶轻飘松宽,嫩梗宽长,且红茶、绿茶条茶条索松散,珠茶颗粒松泡,香气稍带粗老,是夏茶的品质特征。凡绿茶色泽黄绿, 红茶色泽暗红, 茶叶大不不一, 叶张轻薄瘦小, 香气较为平和, 是秋

15、茶的标志。2、湿看:就是对茶叶进行开汤审评,作为进一步判断。凡茶叶冲泡后下沉快,香气浓烈持久, 滋味醇;绿茶汤色绿中显黄, 红茶汤色艳现金圈; 茶叶叶底柔软厚实,正常芽叶多者,为春茶。凡茶叶冲泡后,下沉较慢,香气稍低;绿茶滋味欠厚稍涩,汤色青绿,叶底中夹 杂铜绿色芽叶;红茶滋味较强欠爽,汤色红暗,叶底较红亮;茶叶叶底薄而较硬,对 夹叶较多者,为夏茶。凡茶叶冲泡后香气不高,滋味平淡,叶底夹有铜绿色芽叶,叶张大小不一,对夹 叶多者,为秋茶。第四部分春茶采摘1 开采一般在 4月上中旬,当茶园中有 10 15%的新梢,达到采摘标准时即可开采。2 做到及时采。“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便是草”,并做到分

16、批多次采,先发先采,后发后采。3 .人工手采时, 应尽可能把对平叶和生长不正常的芽 叶采下来。幼年茶树应“以养为主,以采为辅,打顶护边,采高养低,轻采养蓬”;成年茶叶“以采为主,以养为辅,采养结合”。采摘时切忌用指甲掐下茶叶,也不可用手捏紧茶叶。严防采光叶 片,采碎芽叶,也不可折断枝条,或老嫩一把捋的做法。4.每种茶的采摘时间都关系着茶叶成品的质量。一般来说采摘要在晴天进行, 雨天一般不采。一般上午采、中午拣,当天制完。名优类茶,采制精细,品质优异,经济价值高,是中国茶叶生产的一大优势。近 年来,名优茶发展迅猛,不但一些传统名茶,如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 六安瓜片、信阳毛尖等产区扩大

17、,单产提高,而且还不断开发创制了许多新的名优茶 种,如荆溪云片、无锡毫茶、 安吉白片、临海蟠毫、敬亭绿雪、霍山翠芽、安化松针、高桥银峰、永川秀芽等。名优茶类对鲜叶的嫩度和匀度要求大多较高,很多只采初萌 的壮芽或初展的一芽一、二叶。这种细嫩采标准,产量代,花工大,季节性强,多在 春茶前期采摘。中国内销和外销的大众红、绿茶类,如眉茶、珠茶、花茶、 工夫红茶、红碎茶等,是中国的主体茶类,鲜叶原料的嫩度要求适中,待新梢展叶到一芽二、三叶或一 芽四、五叶时,采摘一芽二、三叶和幼嫩的对夹叶。在实际运用时,还应按季节迟早 和成品茶不同级别的要求而灵活掌握。一般春茶前期,采制特组长和一级茶,以采一 芽二叶为主

18、。春茶中期,采制二、三级茶,以采一芽二、三叶和对夹叶为主。春茶后 期,采制四、五级茶,以采一芽三叶和对夹以为主。这种较适听采摘标准,量质兼顾 全年采摘批次多,采期长,经济收益高。注意事项春茶并不是春天最好的茶饮, 尤其是不能喝过于新鲜的绿茶, 否则容易损伤肠胃。中医学认为,春饮花茶好,因为这种茶可散发冬天积在人体内的寒邪,浓郁的香茶, 又能促进人体阳气生发。春天万物复苏,人却容易犯困,此时若沏上一杯浓郁芬芳、 清香爽口的花茶,不仅可以提神醒脑、清除睡意,还有助于散发体内的寒邪,促进人 体阳气的生长。春茶并不一定越新鲜越好。所谓新茶,是指当年春季从茶树上采摘的头几批鲜 叶加工而成的茶叶。为求其鲜

19、嫩,一些茶农在清明节前就开始采茶,这样的茶被称为 明前茶;雨水节气前采的茶,被称为雨前茶。有些消费者以品新茶为乐,争相购买明 前茶、雨前茶。其实,“茶叶越新鲜越好”的观点是一种误解。并不是所有的茶叶都是越新鲜越好,普洱茶、黑茶就是越陈越好,而追求新鲜的茶叶则为绿茶,但即使是绿茶也并非需要新鲜到现采现喝。第五部分茶的泡法1简单泡法将水烧沸,茶具最宜景瓷,装上大约占壶容量十分之五的 茶叶,冲入沸水,冲泡后香气高锐持久,隔45秒左右倒入小杯,先闻香,再品味,满口生香,回味甘美。2、工夫泡法 祁门红茶 采用清饮最能品味其隽永香气,冲泡工夫红茶时一般要选用紫砂茶具、白瓷茶具和白底红花瓷茶具。茶和水的比例

20、在 1: 50左右,泡茶的水温在 9095C。冲泡工夫红茶一般采用壶泡法, 首先将茶叶按比例放入茶壶中, 加水冲泡,冲泡时间在2 3分钟,然后按循环倒茶法将茶汤注入茶杯中并使茶汤浓度均匀一致。 品饮时要细品慢饮,好的工夫红茶一般可以冲泡 23次。第五部分红茶和绿茶的区别红茶是完全发酵茶,绿茶则不是。红茶性温,去寒,暖胃,绿茶性凉,清热,提神;的确, 它们的制作工序不一样。1、 红茶发酵度达8090%的全发酵茶。制作过程不经杀菁,而是直接萎凋、揉切,然后进行完整发酵,使茶叶中所含的茶多酚氧化成为茶红素,因而形成红茶所特有暗红色茶叶、 红色茶汤。(然必须注意的是,在英文中,红茶并不称红茶,而称 b

21、lack tea )。红茶创制时称为“乌茶”。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 90%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所以红茶具有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2、 绿茶绿茶即不发酵茶。绿茶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以适宜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 ,经工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 色为主调,故名绿茶。绿茶较多的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其中茶多酚、咖啡碱保留鲜叶的 8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维生素损失也较少,从而形成了绿茶“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的特

22、点。科学研究表明,绿茶中保留的天然物质成分,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均有一 定效果。第六部分红茶和绿茶的功效及作用一、红茶的功效:1、 利尿功效在红茶中的咖啡碱和芳香物质联合作用下 ,增加肾脏的血流量,提高肾小球过滤率,扩张肾微血管,并抑制肾小管对水的再吸收,于是促成尿量增加。如此有利于排除体内的乳酸、 尿酸(与痛风有关)、过多的盐分(与高血压有关)、有害物等,以及缓和心脏病或肾炎造成的水 肿。2、 消炎杀菌功效红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消炎的效果 ,再经由实验发现,儿茶素类能与单细胞的细菌结合,使蛋白质凝固沉淀,藉此抑制和消灭病原菌。 所以细菌性喇疾及食物中毒患者喝红茶颇有 益,民间

23、也常用浓茶涂伤口、褥疮和香港脚。3、 解毒功效据实验证明,红茶中的茶多碱能吸附重金属和生物碱 ,并沉淀分解,这对饮水和食品受到工业污染的现代人而言,不啻是一项福音。4、 提神消疲功效经由医学实验发现,红茶中的咖啡碱藉由刺激大脑皮质来兴奋神经中枢 ,促成提神、思考力 集中,进而使思维反应更形敏锐,记忆力增强;它也对血管系统和心脏具兴奋作用 ,强化心搏, 从而加快血液循环以利新陈代谢 ,同时又促进发汗和利尿,由此双管齐下加速排泄乳酸 (使肌 肉感觉疲劳的物质)及其他体内老废物质,达到消除疲劳的效果。5、 生津清热功效夏天饮红茶能止渴消暑,是因为茶中的多酚类、醣类、氨基酸、果胶等与口涎产生化学反 应

24、,且剌激唾液分泌,导致口腔觉得滋润,并且产生清凉感;同时咖啡碱控制下视丘的体温中 枢,调节体温,它也刺激肾脏以促进热量和污物的排泄 ,维持体内的生理平衡。此外,红茶还具有防龋、健胃整肠助消化、延缓老化、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抗癌、 抗辐射等功效;红茶还是极佳的运动饮料 ,除了可消暑解渴及补充水分外若在进行需要体力及持久力的运动(如马拉松赛跑)前喝,因为茶中的咖啡碱具有提神作用 ,又能在运动进行中促成身体先燃烧脂肪供应热能而保留肝醋 ,所以让人更具持久力。二、 红茶的作用: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 较大,茶多酚减少 90%A上,产生了茶黄素、茶

25、红素等新的成分。2002 年5月13日美国医师协会发表对男性 497人、女性540人10年以上调查,指出饮用红茶的人骨骼强壮, 红茶中的多酚类(绿茶中也有)有抑制破坏骨细胞物质的活力, 各种食品含多酚类的量如下:红茶一,绿茶一,红葡萄酒一,鲜桔子汁一。日本大阪市立大学实验指出, 饮用红茶一小时后, 测得经心脏的血管血流速度改善, 证实红茶有较强的防治心梗效用。美国杂志报道,红茶抗衰老效果强于大蒜头、西兰花和胡萝卜等。健康保健方面:红茶可以帮助胃肠消化、促近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肿,并强壮心肌功 能。预防疾病方面:红茶的抗菌力强,用红茶漱口可防滤过性病毒引起的感冒, 并预防蛀牙与食物中毒,降低血糖

26、值与高血压。三、 绿茶的功效与作用绿茶我国被誉为“国饮”。现代科学大量研究证实,茶叶确实含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的生化成份,茶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 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湿等药理作用,还对现代疾病,如辐射病、心脑血管病、 癌症等疾病,有一定的药理功效。茶叶具有药理作用的主要成份是茶多酚、 咖啡碱、脂多糖、茶氨酸等。具体作用有:1. 有助于延缓衰老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 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2、 有助于抑制心血管疾病 茶多酚对人体脂肪代谢有着重要作用。 人体的胆固醇、三酸甘油脂等含量高, 血管内壁脂肪沉积,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后

27、形成动脉粥样化斑块等心 血管疾病。3、 有助于预防和抗癌 茶多酚可以阻断亚硝酸铵等多种致癌物质在体内合成, 并具 有直接杀伤癌细胞和提高肌体免疫能力的功效。 据有关资料显示,茶叶中的茶多酚(主要是 儿茶素类化合物),对胃癌、肠癌等多种癌症的预防和辅助治疗,均有裨益。4、 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辐射伤害。 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具有吸收放射性物质锶 90和钴60毒害的能力。5、有助于抑制和抵抗病毒菌 茶多酚有较强的收敛作用, 对病原菌、病毒有明显的抑 制和杀灭作用, 对消炎止泻有明显效果。 我国有不少医疗单位应用茶叶制剂治疗急性和慢性 痢疾、阿米巴痢疾、流感,治愈率达 90%左右。6、 有助于美容护肤 茶

28、多酚是水溶性物质,用它洗脸能清除面部的油腻,收敛毛孔, 具有消毒、灭菌、抗皮肤老化,减少日光中的紫外线辐射对皮肤的损伤等功效。7 、有助于醒脑提神 茶叶中的咖啡碱能促使人体中枢神经兴奋, 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 过程,起到提神益思、清心的效果。8 、有助于利尿解乏 茶叶中的咖啡碱可刺激肾脏, 促使尿液迅速排出体外, 提高肾脏 的滤出率,减少有害物质在肾脏中滞留时间。9 、有助于降脂助消化 ,唐代本草拾遗中对茶的功效有“久食令人瘦”的记载。 我国边疆少数民族有“不可一日无茶”之说。因为茶叶有助消化和降低脂肪的重要功效。10 、有助于护齿明目。 茶叶中含氟量较高,每 100 克干茶中含氟量为 10 毫

29、克 15 毫克,且80%为水溶性成份;茶叶中的维生素 C等成份,能降低眼睛晶体混浊度, 经常饮茶, 对减少眼疾、护眼明目均有积极的作用。第七部分 祁门红茶和黄山毛峰的制作工艺 祁门红茶制作工艺流程一、采摘 一般在谷雨前后到 7 月份为采摘期, 祁门红茶鲜叶采摘的特点是偏嫩, 所以按红茶的标 准采摘是 1芽 2、3叶,而高档的茶则以 1芽 2叶为主。二、初制 初制就是将生叶制成毛茶的过程,鲜叶在初制加工前,要进行分级,使原料均匀一致, 防止老嫩、劣杂混在一起。初制过程分为萎凋、揉捻、发酵、烘干 4 道工序。(1)萎凋 指鲜叶经过一段时间的失水,使硬脆梗叶成萎蔫凋谢状的过程。萎凋是红茶初制的首 要

30、关键工序,鲜叶通过萎凋,使青草味消失, 是奠定黑乎乎红茶条索经紧美观、香高味醇的 基础。传统方法 :萎蔫是将鲜叶摊晒在阳光下,使其蒸发水分,叶边呈褐色,韧性增强,叶 柄柔软便于造型。如遇雨天,则摊于室内通风处,所需时间较长一点。现代新工艺:萎蔫是用萎凋槽萎凋,是将鲜叶置于通气槽体中,通以热气以加速萎凋 过程,其间温度如果是 25、26 度,每一个小时翻一次,如果温度是 30 度,需要半个小时翻 一次 。(2)揉捻 是指将萎凋的柔软鲜叶,用人工或机器揉成条状并适度的揉出茶汁。揉捻的目的主要 是将萎凋叶搓卷成紧细美观的条索,破坏叶细胞挤出茶汁,促进发酵,同时增加茶汤浓度。机器揉捻时需要 50 分钟

31、的空揉, 50 分钟的加压慢揉, 50 分钟的细揉, 使叶子在揉捻作 用下,组织结构遭到破坏,使它的透性增大,多酚类物质与氧化酶充分接触,发生氧化,使 绿色茶叶变红。祁门红茶揉捻的特点是:嫩叶少揉,老爷重揉,既能有峰秒,又能使条索紧 结。揉捻后,还需要经过解块才可以发酵。(3)发酵 发酵是决定红茶品质的重要关键, 发酵的目的主要是形成红汤, 加深茶汤浓度, 散发青草气,减少青涩味,使滋味醇和可口。 传统工艺: 发酵是将经过揉捻的叶子放置木桶或竹篓中, 上盖湿布或棉絮, 放在日光下焐晒, 等到叶及叶柄呈古铜色、散发茶香,即成毛茶湿坯,如阴雨天,则在室内加温。现代新工艺 :使用发酵机发酵,温度在 10度到 26度,发酵时间一般为 4 个小时。(4)烘干是将发酵好的茶坯采用高温烘焙的过程。 烘干的目的是利用高温钝化酶的活性, 停止发 酵,蒸发水分, 固定外形, 散发低沸点的青菜气, 保留高沸点的芳香物质, 进一步发展香气 .传统工艺:是用烘笼,将茶置于活动的烘顶上,第一次(毛烘)温度在 90 度左右,每 烘 5到 10分钟翻一次,烘一小时,起发酵作用;第二次(初烘)温度早 80度左右,每 15 到 20 分钟翻一次, 烘一个到一个半小时, 即成干毛茶, 起烘干作用; 第三次温度 90 度左右, 红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