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8 ,大小:86.51KB ,
资源ID:270793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70793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药化学总结.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药化学总结.docx

1、中药化学总结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一)(一)溶剂法1.常用溶剂及性质石油醚、四氯化碳(Ccl4)、苯(C6H6)、二氯甲烷(CHCL2)、氯仿(CHCl3)、乙醚(Et2O)、乙酸乙酯(EtOAc)、正丁醇(n-BuOH)、丙酮(Me2CO)、乙醇(EtOH或Alc)、甲醇(MeOH)、水等.极性越来越大。能与水混溶,不分层丙酮、乙醇、甲醇仅可溶于一定量的水,与不溶的极性最大的有机溶剂,沸点比水高正丁醇密度比水大四氯化碳、二氯甲烷、氯仿沸点低乙醚2中药化学成分的极性化学物质的极性是根据介电常数计算的,介电常数越大,极性越大。偶极矩,极化度、介电常数与极性有关。化合物极性大小判断:有机化合物,

2、含C越多,极性越小,含氧越多,极性越大;含氧化合物中,含氧官能团极性越大,化合物的极性越大(含氧官能团极性羧基羟基醛基酮基酯基);酸性碱性两性极性与存在状态有关(游离性极性小,解离型极性大)。比较极性(汉防己甲素(甲氧基取代)汉防己乙素(羟基取代)。3溶剂提取法的基本原理相似相溶原理(提取溶剂的选择)亲脂性石油醚油脂、钠、挥发油、甾体、萜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游离生物碱、有机酸、苷元亲水性正丁醇苷甲醇、乙醇糖、蛋白、多糖以外成分水不同PH(酸碱水溶液)糖类、氨基酸、蛋白、生物碱盐、鞣质。4提取方法溶剂法提取中药成分的常用方法有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和连续回流提取法5种。其中浸渍法

3、和渗漉法属于冷提法,适用于对热不稳定的成分的提取,但提取效率低于热提法,因此提取时间长、消耗溶剂多。含淀粉、果胶、粘液质等杂质较多的中药提取可选择浸渍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和连续回流提取法属于热提法,提取效率高于浸渍法、渗漉法,但只适用于对热稳定的成分的提取。三法比较,煎煮法只能用水作提取溶剂,回流提取法有机溶剂消耗量较大,连续回流提取法节省溶剂,但提取液受热时间长。(二)水蒸气蒸馏法 能够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中药成分必须满足3个条件,即挥发性、热稳定性和水不溶性(或虽可溶于水,但经盐析后可被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溶剂提出,如麻黄碱)。凡能满足上述3个条件的中药化学成分均可采用此法提取。如挥发油、

4、挥发性生物碱(如麻黄碱、烟碱、槟榔碱等)、小分子的苯醌和萘醌、小分子的游离香豆素、小分子的酚性物质(牡丹酚)等。(三)升华法适用于具有升华性的成分的提取,如游离的醌类成分(大黄中的游离蒽醌)、小分子的游离香豆素等,以及属于生物碱的咖啡因,属于有机酸的水杨酸、苯甲酸,属于单萜的樟脑等。(四)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特点:没有有机溶剂的残留,产品质量高,无污染,适用于对有热不稳定易氧化成分的提取,萃取速度高,收率高,工艺流程简单,操作简单,成本低,对有效成分的提取选择性高(通过夹带剂改变或维持选择性),对脂溶性成分提取效率高(在提取极性较大成分时,可以加入夹带剂),提取设备造价高,节约能源。(五)其它:

5、组织破碎法、压榨法、超声提取法(提取效率高,不破坏成分)、微波提取法。中药有效成分进行分离与精制(二)一、根据物质溶解度的差别,进行分离与精制1结晶法结晶溶剂选择的一般原则:对欲分离的成分热时溶解度大,冷时溶解度小;对杂质冷热都不溶或冷热都易溶。沸点要适当,不宜过高或过低,如乙醚就不宜用,不与被结晶物质发生反应,无毒或小毒。判定结晶纯度的方法:理化性质均一(形态稳定,颜色均一);固体化合物熔距2,熔点一定;各种色谱都能用,TLC或PC展开呈单一斑点;HPLC或GC分析呈单峰。双熔点:汉防己乙素和汉防己甲素(芫花素)。2沉淀法可通过4条途径形成沉淀改变溶解度实现:1)通过改变溶剂极性改变成分的溶

6、解度。常见的有水醇法(沉淀多糖蛋白质等水溶性成分)、醇水法(沉淀树脂叶绿素等亲脂性成分)、醇提乙醚或丙酮沉淀法(沉淀皂苷)等。2)通过改变溶剂强度改变成分的溶解度。使用较多的是盐析法,即在中药水提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无机盐,使某些水溶性成分溶解度降低而沉淀出来。3)通过改变溶剂pH值改变成分的存在状态,解离状态极性变大,非解离状态极性变小。适用于酸性、碱性或两性亲脂性成分的分离。如分离碱性成分的酸提碱沉法和分离酸性成分的碱提酸沉法,调等电点提取两性成分。4)通过加入某种试剂与欲分离成分生成难溶性的复合物或化合物。如铅盐沉淀法(包括中性醋酸铅或碱式醋酸铅)、雷氏盐沉淀法(分离季胺生物碱)、胆甾醇沉淀

7、法(分离甾体皂苷)、明胶法(沉淀鞣质)等。二、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分配比的差异,对中药有效成分进行分离与精制1液-液萃取 选择两种相互不能任意混溶的溶剂,通常一种为水,另一种为石油醚、乙醚、氯仿、乙酸乙酯或正丁醇等,这些溶剂要与水分层。将待分离混合物混悬于水中,置分液漏斗中,加适当极性的有机溶剂,振摇后放置,分取有机相或水相,即可将极性不同的成分分离。分离的难易取决于两种物质在同一溶剂系统中分配系数的比值,即分离因子。分离因子愈大,愈易分离。可以通过调整溶液PH值来分离。2纸色谱(PC) 属于分配色谱。可用于糖的检识、鉴定,亦可用于生物碱的色谱鉴别等,纸是支持剂。3分配柱色谱 根据分配比来分离

8、。可分为正相色谱与反相色谱。正相色谱固定相极性大,流动相极性小,可用于分离水溶性或极性较大的成分。反相色谱与此相反,适宜分离脂溶性化合物。支持剂:硅胶,纤维素粉。硅胶既可以做吸附色谱的吸附剂,也可以做分配色谱的支持剂,这两种情况下,硅胶的作用不一。Rf值是样品斑点移动距离和溶剂移动距离比值,值越小,移动距离越短,相反则长,反映了待分离物质与固定相的作用程度。三、如何根据物质分子大小对中药有效成分进行分离与精制?1.透析法 适用于水溶性的大分子成分(如蛋白质、多肽、多糖)与小分子成分(如氨基酸、单糖、无机盐)的分离。2.凝胶过滤法 又称凝胶渗透色谱、分子筛过滤、排阻色谱。分离混合物时,各组分按分

9、子由大到小的顺序先后流出并得到分离。常用凝胶有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和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前者只适于在水中应用。后者既可在水中应用,又可在有机溶剂中应用,分离混合物时,既有分子筛作用,又有吸附作用。如分离游离黄酮时,主要靠吸附作用;分离黄酮苷时,则分子筛的性质起主导作用。凝胶是多孔网状结构的固体物质,分离顺序是:分子大的物质先通过凝胶,分子小的物质后流出,达到分离。3.膜分离:选择膜作为分离材料,利用膜上孔径大小,进行分离。根据操作方法分为反渗透,超滤,微滤,电渗析等。4.超速离心法:利用溶质在超速离心情况下,分子量大,沉降快,相反,沉降慢,借此分离大

10、小分子。5.升华法:分离具有升华性质的中药成分:樟脑、咖啡因、游离蒽醌。6.分馏法:利用液体混合物成分沸点不同分离,适用于液体物质的分离。四、根据物质吸附性的差别,对中药有效成分进行分离在中药化学成分分离及精制工作中,应用较多的是固液吸附,其中涉及吸附剂、被分离物质和洗脱剂3个要素。常用吸附剂:硅胶、氧化铝、活性炭、聚酰胺和大孔树脂。按常用吸附剂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1)硅胶吸附色谱 硅胶为极性吸附剂,吸附力的大小取决于被分离物质的极性(极性越大,吸附力越强)和洗脱溶剂的极性(溶剂极性越弱,硅胶对被分离物质的吸附能力越强)。因此,用硅胶吸附色谱分离一组极性不同的混合物时,极性大的物质因吸

11、附力大而洗脱慢,在用薄层展开时,Rf值越小(槲皮素、山奈酚、杨梅素用硅胶色谱分离时,洗脱的顺序是);洗脱溶剂的极性增大,洗脱能力增强,洗脱速度加快。另外硅胶有一定的酸性,在用其分离碱性成分时,需注意。2)氧化铝吸附色谱 氧化铝亦为极性吸附剂,其吸附规律与硅胶相似。不同的是,氧化铝有一定的碱性,且具有铝离子,在用其分离一些酸性或酚性成分时,易产生不可逆吸附而不能被溶剂洗脱。如蒽醌类、黄酮类(葛根异黄酮除外)成分分离时一般不选择氧化铝。为提高分离效果,在分离酸性物质时,在洗脱溶剂中常加酸性物质比如乙酸,在分离碱性物质时,常加碱性物质比如氨,吡啶,二乙胺等。3)活性炭吸附色谱 活性炭为非极性吸附剂,

12、其吸附规律与硅胶、氧化铝恰好相反。对非极性物质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在水中对物质表现出强的吸附能力。常用于水溶液中亲脂性物质色素的脱去比如叶绿素(活性炭简单吸附),活性炭柱色谱用于分离大极性物质比如糖、苷、黄酮苷、环烯醚萜苷以及氨基酸的分离纯化等。4)聚酰胺吸附色谱 聚酰胺吸附属于氢键吸附,系通过其分子中众多的酰胺羰基与酚类、黄酮类化合物的酚羟基,或酰胺键上的游离胺基与醌类、脂肪羧酸上的羰基形成氢键缔合而产生吸附。因此,聚酰胺吸附色谱特别适合分离酚类、醌类和黄酮类化合物。聚酰胺对被分离物质吸附力的大小取决于被分离物质分子结构中可与聚酰胺形成氢键缔合的基团数目及氢键作用强度,氢键越多,吸附力越强。凡

13、是容易形成分子内氢键的,聚酰胺的吸附力减弱(间苯二酚,邻苯二酚在聚酰胺上的吸附力,邻苯二酚容易形成分子内氢键故小于间苯二酚);整个分子中芳香化程度越高,双键越多,共轭体系越大,吸附性越强(二氢黄酮和查耳酮用聚酰胺吸附色谱分离,查耳酮吸附力强于二氢黄酮,就是因为查耳酮芳香化性程度高,共轭体系大)。同时,溶剂也会影响聚酰胺对被分离物质的吸附,表现出各种溶剂在聚酰胺吸附色谱中洗脱能力有大有小,其由弱到强的大致顺序为水、甲醇、丙酮、氢氧化钠水溶液,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尿素水溶液等,换言之,聚酰胺在水中的吸附力是最强的。5)大孔吸附树脂吸附色谱 优点:操作简便,树脂再生容易,可重复操作,产品质量稳定,

14、既能选择性吸附,又便于溶媒的洗脱,一般不用有机溶剂,保持中医用药特色,又保留有效成分。大孔吸附树脂原理同时具有选择性吸附性和分子筛双重作用。吸附力包括范德华引力和氢键。影响大孔树脂吸附的因素,1,大孔吸附树脂本身的性质:树脂的表面积,表面的电性等,一般非极性化合物在易被非极性树脂吸附,极性物质易被极性树脂吸附。2,洗脱剂的性质: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大,树脂对此物质的吸附力就小,反之就大。对非极性大孔吸附树脂来说,洗脱溶剂极性越小,洗脱能力越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般先用蒸馏水洗脱,再用浓度由低到高的含水甲(乙)醇溶液,可将混合物分离成若干组分。该法可用于皂苷类成分的纯化分离。3,化合物的性质,

15、极性小的化合物与非极性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性强,同时能与大孔吸附树脂形成氢键的化合物容易被吸附。吸附色谱总结,因为吸附原理不同,表现出来的吸附规律不同。吸附色谱就是依靠吸附能力差别来分离物质的。硅胶和氧化铝属于极性吸附剂,物质的极性越大,吸附越强,洗脱速度越慢,硅胶适用于酸性物质分离,氧化铝用于碱性物质的分离,活性炭属于非极性吸附剂,吸附规律与硅胶氧化铝吸附规律相反,常用于脂溶性物质和大分子物质糖、苷等分离精制。聚酰胺属于氢键吸附,适用于黄酮,酚类,蒽醌等的吸附。大孔吸附树脂是一种分子筛和吸附性相结合的吸附,受到树脂本身、溶剂、化合物性质的影响。一般规律是,用水洗脱,洗脱的是以糖为主的极性杂质的,

16、大部分中药成分可用70%乙醇洗脱,洗脱碱性物质时用酸性溶剂,洗脱酸性物质时用碱性物质,洗脱中性物质亲脂性物质时,可用丙酮洗脱。五、选择离子交换法分离中药有效成分根据物质的解离程度不同分离(包括电泳方法和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固定相是离子交换树脂,流动相是含水溶剂或水。常用的离子交换树脂:球形颗粒,不溶于水,但是能在水中膨胀。包括阴阳离子交换树脂,阳离子交换树脂是包括强酸性和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阴离子交换树脂包括强碱性和弱碱性离子交换树脂。1)离子交换法适用于酸性、碱性或两性成分的分离,即要求被分离物质在水(或酸水,或碱水)溶液中呈解离状态。2)根据被分离物质呈解离状态时所带电荷的性质,可选

17、择阴离子交换树脂或阳离子交换树脂。鉴于中药所含大多数酸性、碱性或两性成分的酸碱性均较弱,一般在分离碱性成分时选择强酸性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在分离酸性成分时选择强碱性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两性成分时,两种树脂都可以用。3)通过选择阴离子交换树脂和阳离子交换树脂,可将中药水提物中酸性、碱性、两性和中性成分进行分离。4)离子交换法亦可用于相同电荷离子的分离,其分离的依据是解离程度的不同(酸性或碱性不同的化合物,在相同条件下,其解离程度会有差异)。解离程度越大,被洗脱下来的速度越慢。5)酸或碱性越强,解离程度高,吸附力强,洗脱慢。伪麻黄碱和麻黄碱的分离可用此方法。中药化学成分的鉴别和结构鉴定1、结构鉴定

18、程序:初步推断化合物类型:类型确定测定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分子式计算确定官能团或结构片段或基本骨架:官能团平面结构的确定:平面结构立体结构的确定:包括构型和构象2、分子式的确定 常用方法:元素定量分析配合分子量测定/同位素分度比/高分辨质谱 3、确定分子类型、官能团、结构片段、结构:波谱方法 质谱:包括EI-MS,CI-MS,FD-MS,FAB-MS,MALDI-MS,ESI-MS,MS-MS. 其中: EI-MS不同于其它的MS. 质谱的应用:确定分子量,求算分子式,根据裂解峰推测结构式,提供其他结构信息。质谱提供裂解的规律。 4、IR:主要用于确定官能团5、紫外光谱:推断共轭体系的结构信

19、息,包括判断共轭体系中取代基的位置、种类、数目。推断化合物的结构类型。6、NMR 1)H-NMR谱。氢的信息包括类型数目相互关系。 化学位移():反映氢的类型 峰面积:相同类型氢的数目 耦合常数(J):反映氢和氢的相互关系。氢和氢关系不一样时,情况不一样。S代表单峰,D代表双峰,T代表三重峰,Q代表四重峰,M代表多重峰。 2)C-NMR谱:提供碳的信息类型数目相互关系,反应参数:化学位移(),异楞耦合常数(JCH)以及驰豫时间(T1)。7、旋光光谱(ORD)和圆二色谱(CD):用于测定手性化合物的构型和构象。确定官能团在手性分子中位置等。8、X射线衍射法(X-ray):原子的排列关系,以及化学

20、结构。生物碱(三)一生物碱及其在植物界的分布规律及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生物碱是指一类来源于生物界(以植物为主)的含氮有机化合物。多数生物碱分子具有较复杂的环状结构,且氮原子在环状结构内,大多呈碱性,一般具有生物活性。但有些生物碱并不完全符合上述生物碱的含义,如生物碱都是含N的,但含氮的不一定是生物碱:氨基酸,蛋白质,多肽。麻黄碱的氮原子不在环内,咖啡不显碱性,槟榔碱氮原子不在环上,秋水仙碱氮原子不在环上不显碱性,显酸碱两性等。分布规律:(1)绝大多数生物碱分布在高等植物,尤其是双子叶植物中,如毛茛科、罂粟科、防己科、茄科、马钱科、夹竹桃科、芸香科、豆科、小檗科等。(2)极少数生物碱分布在低等植

21、物中。(3)同科同属植物可能含相同结构类型的生物碱。(4)一种植物体内多有数种或数十种生物碱共存,且它们的化学结构有相似之处。5)主要分布在植物的某些器官或部位:麻黄碱主要存在于麻黄的髓部,黄柏碱主要分布在树皮,三颗针生物碱主要分布在根部。存在形式:有机酸盐、无机酸盐、游离状态、酯、苷、以及氮氧化合物等。二生物碱的常见结构类型这一部分内容需要结合后面的重点中药(如麻黄、黄连、洋金花、苦参、汉防己、马钱子、乌头等)中所含的生物碱的结构类型去掌握。重要类型包括:吡啶类:主要是喹喏里西啶类(苦参所含生物碱,如苦参碱)。莨菪烷类:洋金花所含生物碱,如莨菪碱。异喹啉类:主要有苄基异喹啉类(如罂粟碱)、双

22、苄基异喹啉类(汉防己所含生物碱,如汉防己甲乙素,汉防己甲素取代的是甲氧基,乙素取代的是羟基,极性:甲素小于乙素,分离用色谱,氧化铝色谱,乙素含有酚羟基,酚性碱)、原小檗碱类(黄连所含生物碱,如小檗碱)和吗啡类(如吗啡、可待因,吗啡取代基是酚羟基,可待因取代甲氧基,分离也可用色谱)。厚朴碱是酸碱两性碱。吲哚类:主要有色胺吲哚类(如吴茱萸碱)、单萜吲哚类(马钱子所含生物碱,如士的宁)、二聚吲哚类(如长春碱、长春新碱)。萜类:乌头所含生物碱(如乌头碱)、紫杉醇。甾体:贝母碱有机胺类:N原子不在环内,不符合大多数生物碱的特性,麻黄所含生物碱,如麻黄碱、伪麻黄碱。秋水仙碱属于酰胺类生物碱,益母草碱属于胍

23、类生物碱。三生物碱的物理性质生物碱特殊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液体生物碱:烟碱、槟榔碱、毒芹碱。具挥发性的生物碱:麻黄碱、伪麻黄碱。具升华性的生物碱:咖啡因具甜味的生物碱:甜菜碱有颜色的生物碱:小檗碱(黄色)、蛇根碱(黄色)、小檗红碱(黄色),药根碱红色。双熔点沸点:汉防己乙素。另外需注意生物碱的旋光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溶剂、pH值、生物碱存在状态等。同时生物碱的旋光性影响其生理活性,通常左旋体的生理活性强于右旋体。生物碱-中药化学(四)四生物碱的溶解性1)亲脂性生物碱(大多数是叔胺碱和仲胺碱)易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如氯仿、乙醚),可溶于醇类溶剂,难溶于水;生物碱盐难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可溶于

24、醇类溶剂,易溶于水。例外:吗啡碱难溶于氯仿和乙醚,石蒜碱难溶于有机溶剂而易溶于水,喜树碱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而溶于酸性氯仿。2)亲水性生物碱主要指季铵碱和某些氮、氧化合物的生物碱(氧化苦参碱)这些生物碱可溶于水,甲醇,乙醇,难溶于亲酯性溶剂,小分子生物碱是双溶(麻黄碱,烟碱),酰胺类生物碱(秋水仙碱咖啡碱)可溶于水。3)季铵型生物碱难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可溶于醇类溶剂,易溶于水、酸水、碱水。4)一些小分子生物碱既可溶于水,也可溶于氯仿,如麻黄碱、苦参碱、秋水仙碱等。5)具有羧基的生物碱,可溶于碱水,如碳酸氢钠水溶液;具有酚羟基的生物碱,可溶于苛性碱溶液,如吗啡、青藤碱。6)具有内酯(或内酰胺)结

25、构的生物碱可溶于热苛性碱溶液,加酸复原,如喜树碱、苦参碱。7)生物碱盐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易溶于醇类,生物碱在酸性水中成盐溶解,加碱调PH后又游离析出沉淀。通常生物碱的无机盐水溶性有机酸盐,无机酸盐含氧酸盐水溶性卤代酸盐;小分子有机酸盐大分子有机酸盐。8)两性生物碱即可溶于酸水,也可溶于碱水,在PH8-9时溶解性最差,容易产生沉淀,槟榔次碱有羧基,吗啡有酚羟基。9)特殊溶解性生物碱:吗啡是酚羟基极性较大难溶于极性小的有机溶剂比如氯仿乙醚,可溶于碱水,石蒜碱难溶于有机溶剂而溶于水,喜树碱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而溶于酸性氯仿。10)生物碱盐,某些生物碱盐可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高石蒜碱盐的盐酸盐难

26、溶于水而易溶于氯仿,有些生物碱盐难溶于水,比如小檗碱盐酸盐、麻黄碱草酸盐等。五生物碱的碱性以及影响生物碱碱性大小的因素生物碱的碱性大小用碱式解离常数PKb以及pKa(生物碱的共轭酸的解离常数的负对数)表示,pKa大,生物碱的碱性强。此处需要注意pKa、pKb、Ka、Kb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它们与生物碱碱性大小的关系为:pKa大、pKb小、Ka小、Kb大,生物碱的碱性强,反之则弱。影响生物碱碱性大小的因素包括:1)N原子的杂化方式:SP3SP2SP,因此,季胺碱N烷杂环脂肪胺芳香胺N-杂芳环 酰胺吡咯2)电效应: 诱导效应:烷基胍基的供电子诱导效应使碱性增强;苯基、羰基、酯基、醚基、羟基、双键(

27、含双键或氧原子的基团)的吸电子诱导效应使碱性降低。 共轭效应:胍基的供电子诱导效应使碱性增强,其它使大部分共轭效应使碱性降低,其中苯胺型、酰胺型生物碱碱性降低明显,如胡椒碱、秋水仙碱、咖啡碱;烯胺型生物碱大部分碱性降低,个别碱性增强,如蛇根碱。莨菪碱山莨菪碱(羟基取代)东莨菪碱(环氧取代)。3)空间效应:碱性降低,如叔胺碱的碱性一般弱于仲胺碱。莨菪碱山莨菪碱东莨菪碱,甲基麻黄碱(叔氨)的碱性小于麻黄碱(仲胺)即是因为这个缘故。4)氢键效应:形成分子内氢键,氮上的质子不易脱去,碱性增强,如麻黄碱的碱性小于伪麻黄碱,钩藤碱异钩藤碱。六生物碱沉淀反应1)沉淀反应:试剂颜色KBII4(Dragendo

28、rff)橘红色至黄色无定形沉淀K2HgI4(Mayer)白色沉淀硅钨酸(Bertrad)白色或淡黄色KI-I2(Wagner)红棕色无定形沉淀苦味酸2-4-6三硝基苯酚(Hager)黄色沉淀即苦味酸生物碱盐雷氏铵盐(硫氰酸铬铵)红色沉淀或结晶2)反应条件:稀酸水或稀醇性溶液。3)假阳性:蛋白质、多肽、氨基酸、鞣质等可引起假阳性,需净化。净化方法为酸水提取液碱化后氯仿萃取,氯仿萃取液再用酸水萃取,取酸水萃取液进行沉淀反应。4)假阴性:麻黄碱、咖啡碱、吗啡与多数生物碱沉淀试剂不能发生沉淀反应。5)应用:生物碱提取、分离、纯化;生物碱检识(薄层或纸层色谱显色剂)。6)对生物碱的有无定性,应用三种以上

29、试剂分别进行反应,均阳性或均阴性有可信性。六、生物碱的提取提取方法原理纯化注意事项酸水提取(0.5%-1%硫酸溶液)使脂溶性生物碱转化为生物碱盐溶于水1、提取物中水溶性杂质较多,需要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或有机溶剂萃取纯化。比如用稀硫酸溶液从黄连中提取小檗碱。醇类溶剂提取(甲醇、乙醇)相似相溶,生物碱盐及其盐都能溶于醇提取物中脂溶性杂质较多,可用酸水-碱化亲脂性溶剂萃取进行纯化。如用乙醇从汉防己中提取汉防己碱。亲脂性溶剂萃取(氯仿、苯)(碱化有机溶剂萃取)相似相溶;亲脂性生物碱能溶于亲脂性溶剂应先使生物碱转换成游离生物碱;可用石灰乳、碳酸钠、稀氨水等湿润药材。如用甲苯从麻黄中提取麻黄生物碱,麻

30、黄碱具有挥发性还可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七、生物碱的分离1、不同类别生物碱分离将总生物碱按碱性强弱、酚性有无以及是否水溶性初步分离。总生物碱加酸水溶解、过滤,用氯仿萃取,最终分成非酚性弱碱性生物碱、酚性弱碱性生物碱、非酚性叔氨碱、酚性叔氨碱、水溶性生物碱。2、利用碱性差异进行分离1)PH梯度萃取法适用对象方法举例分离总碱中有多种生物碱单体、而且各单体碱性不同的混合生物碱的分离将总生物碱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以不同碱性缓冲液依PH由高至低依次萃取,生物碱可按碱性由强至弱先后成盐依次被萃取而分离,分别碱化后以亲脂性有机溶剂萃取即可。莨菪碱和东莨菪碱(环氧取代)的分离,用碳酸氢钠碱化,用有机溶剂萃取,得到

31、东莨菪碱,再用氨水碱化,氯仿萃取,得到莨菪碱。将生物碱溶于酸水逐步加碱使PH由低至高,每调一次PH,即用亲脂性有机溶剂萃取,则各单体生物碱依碱性由弱变强先后成盐依次被萃取出来而分离。2)简单萃取法:对于碱性有较大差别的两种生物碱,可采用简单萃取法分离。3、利用溶解度的差异进行分离1)游离总生物碱的分离2)利用生物碱盐的溶解度不一样分离汉防己甲素与乙素的分离汉防己甲素易溶于冷苯而与乙素分离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分离苦参生物碱溶于乙醚而氧化苦参碱不溶进而分离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分离草酸伪麻黄碱水溶性大于草酸麻黄碱4、利用特殊官能团进行分离利用酚性生物碱溶于NaoH溶液可与其他生物碱分离,吗啡。含内酯或内酰胺的生物碱溶于热碱性溶液,与其他生物碱进行分离。喜树碱。5、利用色谱法进行分离1)吸附色谱吸附剂洗脱剂氧化铝、硅胶、纤维素、聚酰胺苯、氯仿、乙醚以氧化铝或硅胶作为吸附剂时常用苯、氯仿、乙醚等亲脂性有机溶剂或以其为主的混合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