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134.31KB ,
资源ID:273694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73694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支座铸造工艺设计李首瑶.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支座铸造工艺设计李首瑶.docx

1、支座铸造工艺设计李首瑶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热加工工艺课程设计题目:支座铸造工艺设计院系:工学院机械系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机电一班姓名:*学号:*日期:2012-5-26支座铸造工艺设计Support design of Foundry Technology摘要:铸造生产是用液态合金形成产品的方法,将液态合金注入造型中使之冷却,凝固。绝大多数铸用作毛坯,需要经机械加工后能成为各种机械零件;少数铸件当达到使用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时,可作为成品或零件而直接使用。Abstract :Casting is the formation of products of the liquid

2、alloy, the liquid alloy into the shape manipulation of the cooling, freezing. Rough castings for the vast majority need to be processed by mechanicalmachinery parts; a few to use when castingdimensional accuracy and surface roughnessrequirements, can be used as finished products or components direct

3、ly used. 引 言:砂型铸造是铸造方法中的一种,砂型铸造主要是用型砂和型芯制造铸型的铸造方法进行铸造,砂型铸造主要分为:制造型砂,制造型芯,合箱,浇注。铸造用砂主要成分是:赤泥,自硬沙,水玻璃,黏结剂等。关键词:型砂,型芯,浇道,冒口,砂箱,合箱。Keywords :Molding sand ,Core ,Runner ,Riser ,Sand box ,Hop Box 绪论11 确定零件材料及牌号31.1 零件的结构与尺寸 31.2 零件材料的选择 32铸造工艺方案的拟定32.1 铸型种类的选择 32.2铸件造型方法的选择 42.3 零件图 43分型面的选择43.1 分型面的选择原则

4、43.2分型方案 53.3比较分析各方案的优缺点 63.4确定最佳分型面 64确定铸件各部分加工要求64.1分析零件各部位加工要求 64.2确定出最佳浇注位置 75其他公益参数确定75.1 铸件收缩率 75.2 尺寸公差和加工余量 75.3起模斜度 85.4铸造圆角 85.5型芯及型芯头 85.6支座铸造工艺卡 8小结9参考文献 10绪论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中国约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间已进入青铜铸件的全盛期,工艺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铸造是指将固态金属溶化为液态倒入特定形状的铸型,待其凝固成形的加工方式。被铸金属有:铜、铁、铝、锡、铅等,

5、普通铸型的材料是原砂、黏土、水玻璃、树脂及其他辅助材料。特种铸造的铸型包括:熔模铸造、消失模铸造、金属型铸造、陶瓷型铸造等。(原砂包括:石英砂、镁砂、锆砂、铬铁矿砂、镁橄榄石砂、兰晶石砂、石墨砂、铁砂等)铸造熔炼金属,制造铸型,并将熔融金属浇入铸型,凝固后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金属零件毛坯的成型方法 铸造是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并浇进铸型里,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的工艺过程。铸造毛坯因近乎成形,而达到免机械加工或少量加工的目的降低了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制作时间铸造是现代装置制造工艺的基础工艺之一。我国古代铸造技术居世界先进行列。由于过长的封建社

6、会影响了科学技术的发簪,阻滞了铸造技术前进的步伐。心中过成立以来的50多年中,自20世纪50年代初至今,几乎从零开始,逐步发展到现在这样的规模,成绩是巨大的。现在铸造在我国是一个很大的行业,产量居世界第二位,达年产1000万-1200万吨,厂点多大2万多个,职工100-130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约占3.5%,已经成为了国家重要的的基础工业之一。虽然中国的铸造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们首先要注重对铸造方面人才的培养,对西方的知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了提高铸件相对于其他成形工艺制造的零部件的竞争能力,需要发挥铸件的特长,进一步发挥铸造材料的高

7、强度化和高机能化,同时还要开发创新的精密成型技术或者是净形技术,以提高铸件的内外在质量,最需要开发的是节材节能技术,尽量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只有发挥我们的优点,中国的铸造业才能在国际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砂型铸造生产工序流程1 确定零件的材料及牌号1.1 零件的结构与尺寸此机架铸件以中心轴为对称轴有一个尺寸为50mm的空心圆柱,长为200mm。两边有两个凸台,每个凸台中都有一个尺寸我15的空心圆柱,此两空心圆柱线间的距离为145mm。凸台高30mm,表面粗糙度为12.5.支架为120mm,下底面表面粗糙度为12.5,上顶面表面粗糙度为6.3,支架大圆为80mm。 1.2 零件材料的选择支架在铸

8、造过程中,应选用的金属材料种类是灰铸铁,因为此铸件结构为左右对称,最大截面为地面,因此可以采用整体造型进行铸造。灰铸铁的流动性好,易浇注,且收缩率最小。 并随含碳量的增加而减少,使铸件易于切削加工。铸铁材料还可以减少噪音。在浇注时,浇注温度为1200-1380。采用砂型铸造方法,操作简便,工艺性好,提高了工作效率。灰铸铁材料抗压能力强,保证了铸件的使用性能。此铸件为200110mm的灰铸铁,参考文献1其型号应为HT150。2 铸造工艺方案的拟定2.1 铸型种类的选择支座零件具有内腔、小空、圆角、凸台、以及锥角,形状复杂,其表面无特殊要求。零件的最大轮廓尺寸为200mm,零件较复杂,应选砂型铸造

9、成型,采用单件小批量生产。中小型铸件尽量选择湿型,因此铸件的铸型种类为湿砂型铸造。2.2铸件造型方法的选择铸件的最大截面在端部并分一个平面,可分为上下砂箱的接触面,且模样全部放在一个砂箱中造型。支座并不是回转体,其中最大截面在端部并分一个平面,因此铸造采用手工整模造型。2.3 零件图3.选择分型面3.1 分型面的选择原则铸型组元间的结合面为分型面。若铸型是由上型和下型组成时则上下型各为一个组元。分型面选择原则:1.应使铸件全部或大部分位于同一砂型内,或使主要加工面与加工的基准面处于同一砂型中,以防错型,保证铸件尺寸精度,便于造型和合型操作。若铸件的加工面很多,又不可能都与基准面放在分型面的同一

10、侧时,则应使加工基准面与大部分加工面处在分型面的同一侧。2.应尽量减少分型面的数量,最好只有一个分型面。这样可简化操作过程,提高铸件精度 (因多一个分型面,铸型就增加一些误差)3.应尽量使型腔和主要型芯处于下型,以便于造型,下芯,合型及检验型腔尺寸。但下型的型腔不宜过深,并避免使用吊芯和大的吊砂。4.应尽量选用平直面作分型面,少用曲面,以简化制模和造型工艺。5.应尽量减少型芯和活块的数量,以简化制模、造型、合型等工序。6.分型面应选在铸件的最大截面处,以保证从铸型中取出模样,而不损坏铸型。具体选择铸件分型面时,为保证铸件质量,应尽量避免合型后翻转砂型。一般应首先确定浇注位置,再考虑、分型面。对

11、于质量要求不高的铸件,应先选择能使工艺简化的分型面,而浇注位置的选择则处于次要地位。3.2分型方案1、以支架的底面为分型面2、以凸台为分型面3、以110mm的对称中心线为分型面4、以直径为50mm孔的轴线为分型面3.3比较分析各方案的优缺点第一种:遵守分型面少而平的原则及其分型面数量不仅少而且还平,铸件全部放在下型,不仅便于型芯安和检验,而且可以使上型高度变低而便于合箱和检验壁厚,还有利于起模及翻箱操作。顶面粗糙度要求为6.3的面可以向下方,以保证表面的粗糙度。凸台厚端面向上放置,可以实现顺序凝固,分型面为地面时便于起模。第二种:不利于起模及翻箱操作,大面应该向下方向,易于保证质量。第三种:分

12、模两箱容易产生错箱,从而影响铸件精度第四种:若采用以50孔的轴线为分型面,则容易产生错箱,从而影响铸件精度,顶面侧放可以保证其粗糙度的要求。选凸台时候用活快才便于起模,薄壁处易出现浇注不足、冷隔等缺陷且不利于补缩。3.4确定最佳分型面通过以上分析,得出第一种方案更合理。4确定各部位加工要求及浇注位置4.1分析零件各部位加工要求此铸件中,由于2个15mm的孔较小且工艺性要求不是很高,所以可以直接在钻床上用钻头直接钻出。不仅可以得到所需的要求,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两凸台和底面的粗糙度为12.5,可以用铣床洗掉加工余量,顶面精度要求为6.3,可以精铣。保证了铸件表面粗糙度,避免使用时造成误差。4.2

13、确定出最佳浇注位置根据铸件技术要求,需先找出支架铸件上高质量要求的重要面及手里面,易产生缺陷的厚壁和薄壁处及大平面,按照宽大平面向下放的原则,铸件型芯应放置牢固并尽量减少其数量,必要时可自带型芯,以保证铸型充满,又能置于有利部位,保证铸件质量。 5. 其他工艺参数5.1 铸件收缩率 常用灰铸铁的线收缩率为,0.7%1.0%,大量生产时选取下限,单件小批量生产时选取上限。因为此铸件小批量生产,所以铸件选1.0%。5.2 尺寸公差和加工余量查表2-141,小批量生产的砂型铸的灰铸铁尺寸公差等级为CT15CT13,与MA配套关系为(CT15CT13)/H,选取CT14/H。单侧加工余量为8.0mm,

14、双侧加工时每侧加工余量为6.0mm。5.3起模斜度根据零件尺寸有表2-181查出起模斜度为15.4铸造圆角圆角半径R为邻壁厚平均值的1/31/2,小型铸件的铸造圆角半径为3mm5mm,选R=4mm5.5型芯及型芯头型芯高度取150mm,下芯头取30mm,上芯头取20.5.6支座铸造工艺卡铸件名称支座生产类型小批量材料牌号HT150毛坯质量7.2kg造型造型方法湿砂型铸造两箱整模造型砂箱内部尺寸规则长宽高紧固方法上箱260160160压铁紧固600kg下箱260160160浇冒口尺寸mm浇道数量长宽高截面积横浇道322235950内浇道242110255浇注工艺规范出炉温度浇注温度浇注速度浇注时

15、间 1350125035-5524h热处理加热到850到900,保温到2到5小时,炉温冷至400500出炉空冷。小结一周多的课程设计结束了,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不仅检验了我所学习的知识,也培养了我如何去把握一件事情,如何去做一件事情,又如何完成一件事情。在设计过程中,与同学分工设计,和同学们相互探讨,相互学习。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宽容,学会了理解,也学会了做人与处世。课程设计是我们机械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着是我们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作前一个必不少的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深深体会到这句千古名言的真正含义我今天认真的进行课程设计,学会脚踏实地迈开这一步,就是为明天能

16、稳健地在社会大潮中奔跑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进一步巩固和加深了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培养了自己分析和解决本课程有关铸造工艺所涉及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次设计过程中,体现出自己单独设计铸件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体会了学以致用、突出自己劳动成果的喜悦心情,从中发现自己平时学习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从而加以弥补。在此感谢我们的刘老师.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支座铸件设计的每个实验细节和每个数据,都离不开老师您的细心指导。而您开朗的个性和宽容的态度,帮助我能够很顺利的完成了这次课程设计。同时感谢对我帮助过的同学们,谢谢你们对我的帮助和支持,让我感受到同学的友谊。 由于本人的设计能力有限,在设计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恳请老师们多多指教,我十分乐意接受你们的批评与指正,本人万分感谢。参考文献1王爱珍.金属成形工艺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2王爱珍.热加工工艺基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3王爱珍.机械工程材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4朱冬梅.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徐秀娟.AutoCAD实用教程.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6联合编写组.砂型铸造工艺及工装设计.北京出版社.1983.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