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4 ,大小:24.03KB ,
资源ID:273784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73784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建筑钢管脚手架扣件产品生产许可证.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建筑钢管脚手架扣件产品生产许可证.docx

1、建筑钢管脚手架扣件产品生产许可证建筑钢管脚手架扣件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实地核查作业指导书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建筑钢管脚手架扣件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实地核查作业指导书一、质量管理职责 序号核查项目核查内容核查要点核查方法合格轻微缺陷不合格此项不适用1.1组织机构企业应有负责质量工作的领导,应设置相应的质量管理机构或负责质量管理工作的人员。1.是否指定领导层中一人负责质量工作。2.是否设置了质量管理机构或质量管理人员。查阅有关文件、座谈。1.指定了领导层中一人负责质量工作。2.设置了质量管理机构或质量管理人员。1.有文件,但职责不明确。或者无文件,但能提供证据表明领导层中一人履行质量领导职责。

2、2.质量管理人员的数量不满足日常运作需要。1.未指定质量负责人。2.未设置质量管理机构或无质量管理人员。1.2管理职责应规定各有关部门、人员的质量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1.是否规定与产品质量有关的部门、人员的质量职责。2.有关部门、人员的权限和相互关系是否明确。查阅有关文件、座谈。1.规定了与产品质量有关的部门、人员的质量职责,且合理。2.质量部门、人员的权限和相互关系明确。1. 质量职责的规定和要求未全部覆盖与产品质量有关的部门、人员。2.各部门、岗位的权限和接口关系规定不清晰。未对与产品质量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质量职责作出规定。1.3有效实施在企业制定的质量管理制度中应有相应的考核办法并严格实

3、施。1.是否有相应的考核办法。2.是否严格实施考核并记录。查阅有关文件、记录。1.制定了适用的、可操作的考核办法。2.实施了考核并保存了记录。1.考核办法无可操作性。2.考核记录不完整。1.未制定考核办法。2.不能提供考核记录。二、生产资源提供序号核查项目核查内容核查要点核查方法合格轻微缺陷不合格此项不适用2.1*生产设施企业必须具备满足生产和检验所需要的工作场所和设施,且维护完好。1.是否具备满足申证产品的生产和检验设施及场所。2.生产和检验设施是否能正常运转。按申证范围,现场核查生产和检验场所和设施,核查设施设备运转和维护情况。1.具备满足申证产品的生产和检验设施及场所。2.生产和检验设施

4、能正常运转。1.生产和检验设施及场所不能满足申证产品的生产和检验需要。2.虽配备相应的生产和检验设施设备,但不能正常运转。3、生产车间、工作场所任意一处不能满足生产所需的条件。1.化验室必须具备给、排水系统。2.放置天平的台案必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力学试验机的安装必须稳定牢固。3.厂房应为砖混结构或钢结构,应无漏雨现象,厂房地面要平整。以上各项有一项不符合要求,应判为不合格。2.2设备工装1*企业必须具有本实施细则5.2中规定的必备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其性能和精度应能满足生产合格产品的要求。1.是否具有本实施细则中规定的必备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2.设备工装性能和精度是否满足加工要求。3.生产设

5、备和工艺装备是否与生产规模相适应。按申证范围,核查其现有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的性能和精度是否满足要求。(可检查设备档案并进行现场核实)。现场观察所配备的数量是否与其规模适宜。1.细则中规定的必备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全部配备。2.设备工装的性能和精度满足加工要求。3.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与生产规模相适应。1.缺少细则中规定的任意一项必备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2.任意一项设备和工装的性能和精度无法满足加工要求。序号核查项目核查内容核查要点核查方法合格轻微缺陷不合格此项不适用2.企业的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应维护保养完好。检查设备维护和保养计划及实施的记录。现场对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的保养计划及实施记录进行检查。

6、1.有计划,并且有实施记录。2.抽查的设备和工艺装备运行正常。1.有计划,但未完全按计划实施。2.抽查的个别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维护保养无记录。1.无计划,并且未进行过保养。2.抽查的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运行不正常,不能保证正常使用。2.3测量设备1*企业必须具有本实施细则5.2中规定的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其性能和精度应能满足生产合格产品的要求。1.是否有本实施细则中规定的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其性能、准确度能满足生产需要。2.是否与生产规模相适应。按申证范围,检查其现有检验、试验、计量设备的设备台帐、设备的检测能力、精度和数量是否满足生产需要。1.具有本实施细则中规定的检验、试验、计量设备,其

7、性能、准确度能满足生产需要。2.数量与生产规模相适应。1.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配备中有任意一项不满足细则的规定。2. 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的精度、测量范围、配备数量,不能满足产品检验、试验和生产规模的需要。2企业的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应在检定或校准的有效期内使用。在用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是否在检定有效期内并有标识。检查检定或校准周期是否符合规定。检查必备的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是否按规定周期进行检定或校准。查检定或校准的证书/记录和标识,查证书的内容是否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1.检定或校准周期符合规定。2.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按规定周期进行检定或校准,保存了证书/记录,设备有检定或校准标识。1.检

8、定或校准周期不符合规定。2.没有检定或校准标识。3.个别设备超出有效期或未出具检定/校准证书,有的单位不具备资质。关键的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未检定或超过检定或校准有效期1年以上。三、人力资源要求序号核查项目核查内容核查要点核查方法合格轻微缺陷不合格此项不适用3.1企业领导企业领导应具有一定的质量管理知识,并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1是否有基本的质量管理常识。了解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计量法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对企业的要求(如企业的质量责任和义务等)。了解企业领导在质量管理中的职责与作用。2是否有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了解产品标准、主要性能指标等。了解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检验要求。与企业领导

9、进行座谈,看其对质量管理知识了解的情况。1 了解“三法”和“条例”对企业的要求。2 了解自身在质量管理中的职责与作用。3 了解产品标准、主要性能指标等。4 了解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检验要求。“三法”和“条例”对企业的要求了解的不全面。自身在质量管理中的职责与作用了解的不全面。产品标准的版本、主要性能指标了解的不全面等。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检验要求了解的不全面等。不知道“三法”和“条例”对企业的要求。不清楚自身在质量管理中的职责与作用。不知道产品标准的版本、主要性能指标等。不知道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检验要求。3.2技术人员企业技术人员应掌握专业技术知识,并具有一定的质量管理知识。1.是否熟悉自己的岗位

10、职责。2.是否掌握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3.是否有一定的质量管理知识。与专业技术人员座谈或现场考核提问。1.熟悉自己的岗位职责。2.掌握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3.有一定的质量管理知识。1.个别人员不清楚自己的岗位职责。2.个别人员专业技术知识不全面。3.个别人员缺少质量管理知识。1.企业技术人员普遍不清楚自己的岗位职责。2.主要技术人员缺少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3.普遍缺少质量管理知识。3.3检验人员检验人员应熟悉产品检验规定,具有与工作相适应的质量管理知识和检验技能。1.是否熟悉自己的岗位职责。2.是否掌握产品标准和检验要求。3.是否有一定的质量管理知识。4.是否能熟练准确地按规定进行检验。1.对

11、检验要求、所用设备、检验参数、合格判定等知识进行提问。2.对检验人员抽查进行本职岗位检验工作的现场操作考核。 1熟悉自己的岗位职责。2掌握产品标准和检验要求。3有一定的质量管理知识。4操作熟练、结果准确。1.不清楚自己的岗位职责。2.质量管理知识不全面。3.操作不熟练。检验人员不熟悉产品标准或检验要求。不能正确完成对本职岗位的检验操作。3.4生产工人工人应能看懂相关技术文件(图纸、工艺文件等),并能熟练地操作设备。1.是否熟悉自己的岗位职责。2.是否能看懂相关图纸、工艺文件。3.是否能熟练地进行生产操作。现场提问,并进行实际操作。1.熟悉自己的岗位职责。2.能看懂相关图纸、工艺文件。3.操作熟

12、练。1.未认真执行设备操作规程。2.不能熟练地按照工艺文件的规定进行操作。1.关键、特殊工序工人看不懂工艺文件。2.未按工艺文件规定执行操作。3.5人员培训企业应对与产品质量相关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考核。1. 与产品质量相关的人员是否进行了培训和考核,并保持有关记录。2. 法律法规有规定的必须持证上岗。查阅培训和考核记录。1.与质量相关人员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并记录完整。2.检验人员持证上岗。1.无培训计划。2.无培训记录。3.未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1.不能提供已组织实施必要培训的有关证据。2.检验人员无证上岗。四、技术文件管理序号核查项目核查内容核查要点核查方法合格轻微缺陷不合格此项不透用

13、4.1技术标准1企业应具备和贯彻实施细则5.1中规定的产品标准和相关标准。1是否有实施细则中所列的与申证产品有关的标准。2是否为现行有效标准并贯彻执行。1. 对照细则查阅标准及有关文件。2.查阅设计和工艺文件,了解标准贯彻执行情况。1.标准齐全。2.现行有效标准的有关内容落实到了设计和工艺文件中。1.仅有产品标准,缺少相关标准。2.个别设计和工艺文件引用的相关标准为失效版本。1.无产品标准。2.设计和工艺文件引用的产品标准为失效版本。2如有需要,企业制定的产品标准应不低于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并经当地标准化部门备案。 1企业制定的产品标准是否经当地标准化部门备案。2企业产品标准主要技

14、术和性能指标不应低于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1.查企业标准备案手续。2.查阅标准,了解企业标准水平。1.企业标准经过备案。2.企业标准的技术和性能指标不应低于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企业标准的个别次要技术和性能指标低于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1.企业标准未经过备案。2.企业标准的关键技术和性能指标低于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企业完全执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时可以不制定企标。4.2技术文件1技术文件应具有正确性,且签署、更改手续正规完备。1技术文件(如设计文件和工艺文件等)的技术要求和数据等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要求。2技术文件签署、更改手续是否正规完备。对技术文件

15、进行现场审查。1.技术文件内容正确、适宜,符合产品标准及企业实际,能够指导生产作业。2.技术文件签署、更改手续正规完备。1.技术文件中的非关键技术要求和数据与标准不符。2.技术文件签署、更改手续不完整。1.技术文件中的关键技术要求和数据不能指导生产。2.技术文件任意更改或严重缺失,在用技术文件与实际不符。序号核查项目核查内容核查要点核查方法合格轻微缺陷不合格此项不透用4.2技术文件2技术文件应具有完整性,文件必须齐全配套。工序技术文件包括:镕炼、热处理、清砂、磨削、冲毛刺、整形、钻孔、铆接、试压、蘸漆等。技术文件是否完整、齐全(包括设计文件的图样目录、零部件明细表、总装图、部件图、零件图、技术

16、要求等和工艺文件的工艺过程卡、工序卡、作业指导书、检验规程等以及部件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各检验过程的检验、验证标准或规程等)。检查所有申证覆盖产品的设计文件。技术文件完整、齐全。1.工艺文件不能覆盖申报产品的规格范围。2.技术文件可操作性较差。3.检验文件未对各过程检验要求做出规定。技术文件中未对关键和特殊工序的检验要求作出规定。3技术文件应和实际生产相一致,各车间、部门使用的文件必须完全一致。1技术文件是否与实际生产和产品统一一致。2各车间、部门使用的文件是否一致。抽查3个部门(必须包括车间)在用的产品技术文件(35份)。1.技术文件与实际生产和产品一致。2.各车间、部门使用的文件统一。1.

17、抽查有2份以下工艺参数与技术文件不一致。2.有2个以下车间、部门使用的文件版本不统一。1.抽查有2份以上工艺参数与技术文件不一致。2.有2个以上车间、部门使用的文件版本不统一。4.3文件管理1企业应制定技术文件管理制度,文件的发布应经过正式批准,使用部门可随时获得文件的有效版本,文件的修改应符合规定要求。 1是否制定了技术文件管理制度。2发布的文件是否经正式批准。3使用部门是否能随时获得文件的有效版本。4文件的修改是否符合规定。1.查阅技术文件管理制度。2.抽取13种技术文件检查审批、有效性、修改手续。3.检查有关岗位的文件领用情况。1.制定了技术文件管理制度,文件的修改规定是否符合要求。2.

18、发布的技术文件经正式批准。3.使用部门能随时获得文件的有效版本。1.技术文件管理制度不完善。2.发布的个别技术文件未经批准。3.个别使用部门不能随时获得文件的有效版本。1.没有技术文件管理制度。2.发布的技术文件未经批准。3.使用部门不能随时获得文件的有效版本。序号核查项目核查内容核查要点核查方法合格轻微缺陷不合格此项不透用2.企业应有部门或专(兼)职人员负责技术文件管理。是否有部门或专(兼)职人员负责技术文件管理。查阅有关的任命等文件。有部门或专(兼)职人员负责技术文件管理。1.不明确部门或专(兼)职人员负责技术文件管理。2.技术文件管理部门的人员数量与规模不适应。未明确部门或专(兼)职人员

19、负责技术文件管理。五、过程质量管理序号核查项目核查内容核查要点核查方法合格轻微缺陷不合格此项不透用5.1采购控制1.企业应制定采购原、辅材料、零部件及外协加工项目的质量控制制度。如:废钢、焦炭、硅铁、锰铁、铆钉、螺栓、螺母、垫圈等。1.是否制定了控制文件。2.内容是否完整合理。查有关文件。制定了控制文件,内容完整合理。制定了控制文件,内容不够完整合理。没有制定控制文件。2.企业应制定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原、辅材料、零部件的供方及外协单位的评价规定,并依据规定进行评价,保存供方及外协单位名单和供货、协作记录。 1.是否制定了评价规定。2.是否按规定进行了评价。3.是否全部在合格供方采购。4.是否保

20、存供方及外协单位名单和供货、协作记录。查供方及外协单位的评价规定和采购合同。1.制定了评价规定,并按规定对供方进行了评价。2.全部在合格供方采购。3.保存了供方及外协单位名单和供货、协作记录。1.制定的评价规定可操作性不够。2.个别供方及外协单位:没有按规定进行评价。未保存名单和供货、协作记录。3.个别原、辅材料未在合格供方采购。1.未对供方评价方法和要求作出书面规定,且未对供方的供货质量进行控制。2.未按规定对供方进行供货能力评价。3.主要原材料或零部件(焦炭、硅、锰、铆钉、螺栓、螺母等)大部分未在合格供方采购。3.企业应根据正式批准的采购文件或委托加工合同进行采购或外协加工。1.是否有采购

21、或委托加工文件(如:计划、清单、合同等)。2.采购文件是否明确了验收规定。3.采购文件是否经正式批准。4.是否按采购文件进行采购。查采购文件或委托加工合同。1.有采购或委托加工文件。2.采购文件明确了验收规定。3.采购文件经过正式批准。4.按采购文件进行采购。1.采购或委托加工文件不完善。2.个别采购文件没有明确验收规定。3.个别采购文件未经正式批准。4.个别采购未按采购文件进行采购。1.没有采购或委托加工文件。2.采购文件没有明确验收规定。3.采购文件未经正式批准。4.没有按采购文件进行采购。4.企业应按规定对采购的原、辅材料、零部件以及外协件进行质量检验或者根据有关规定进行质量验证,检验或

22、验证的记录应该齐全。1.是否对采购及外协件的质量检验或验证做出规定。2.是否按规定进行检验或验证。3.是否保留检验或验证的记录。检查主要原材料、外协件,查有关采购文件及相关记录。1.对采购及外协件的质量检验或验证做出了规定。2.按规定进行了检验或验证。3.保留了检验或验证的记录。1.未对个别原材料、外协件的质量检验或验证作出书面规定。2.未按规定对个别原材料、外协件进行检验或验证。3.未保留对个别原材料、外协件检验或验证的记录。1.未对主要原材料(如废钢、焦炭等)的质量检验或验证作出书面规定。2.未提供按规定进行检验或验证的证据。5.2工艺管理1.企业应制定工艺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并严格进行管

23、理和考核。 1.是否制定了工艺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其内容是否完善可行。2.是否按制度进行管理和考核。1.查有关制度和考核办法。2.查管理和考核记录。1.制定了工艺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其内容完善可行。2.按制度进行了管理和考核。1.制定的工艺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不够完善。2.未完全按制度进行管理和考核。1.未制定工艺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2.从未按制度进行管理和考核。2.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工装器具等应按规定放置,并应防止出现损伤。1有无适宜的搬运工具、必要的工位器具、贮存场所和防护措施。2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是否出现损伤。现场查看。1.有适宜的搬运工具,必要的工位器具、贮存场所和防护措施。2

24、.未发现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损伤。1.搬运工具不够适宜,工位器具、贮存场所和防护措施不充分。2.出现的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损伤未被及时处理。未配备搬运工具、工位器具、贮存场所无防护措施且出现严重的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损伤。3.企业职工应严格执行工艺管理制度,按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进行生产操作。是否按制度、规程等工艺文件进行生产操作。抽3-5名操作工人(重点察看关键、特殊工艺)进行现场考核。能按制度、规程等工艺文件进行生产操作。个别工序未按制度、规程等工艺文件进行生产操作。全部工序均未按制度、规程等工艺文件进行生产操作。5.3质量控制1.企业应明确设置关键质量控制点,对生产中的重

25、要工序或产品关键特性进行质量控制。如熔炼、热处理、钻孔、试压等。1是否对重要工序或产品关键特性设置了质量控制点。2是否在有关工艺文件中标明质量控制点。查流程图或有关工艺文件。1.对重要工序或产品关键特性设置了质量控制点。2.在有关工艺文件中标明质量控制点。未在有关工艺文件中标明质量控制点。未设置质量控制点。2.企业应制订关键质量控制点的操作控制程序,并依据程序实施质量控制。1.是否制订关键质量控制点的操作控制程序,其内容是否完整。2.是否按程序实施质量控制。查每个质控点的操作控制程序,并检查实施情况。1.制订了关键质量控制点的操作控制程序,内容完整。2.按程序实施了质量控制。1.制订的关键质量

26、控制点的操作控制程序内容不够完整。2.个别质控点未完全按程序实施质量控制。1.未制订关键质量控制点的操作控制程序。2.关键工序的关键参数不受控,并导致产品关键特性不合格。序号核查项目核查内容核查要点核查方法合格轻微缺陷不合格此项不透用5.4特殊过程对产品质量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特殊过程,应事先进行设备认可、工艺参数验证和人员鉴定,并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操作和实施过程参数监控。1对特殊过程(如铸造、热处理工序)是否事先进行了设备认可、工艺参数验证和人员能力的鉴定。2是否按规定进行操作和过程参数监控。1.查特殊过程识别文件。2.查设备认可、工艺参数验证和人员鉴定记录。3.现场观察操作及过程

27、参数监控记录。1.特殊过程识别充分。2.保存设备认可、工艺参数验证和人员鉴定记录。3.按规定进行操作和过程参数监控。1.特殊过程未充分识别。2.未保存设备认可、工艺参数验证和人员能力鉴定的记录。3.未按规定进行操作并对过程参数进行监控。1.未识别特殊过程,也未对特殊过程的控制要求作出规定。2.设备和人员能力不符合要求,工艺参数不合理,并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5.5产品标识企业应规定产品标识方法并进行标识。1是否规定产品标识方法,能否有效防止产品混淆、区分质量责任和追溯性。2检查产品的标识。1.查产品标识规定。2.重点查验产品的加工状态标识及检验状态标识。1.规定了产品标识方法,能有效防止产品混淆

28、、区分质量责任和追溯性。2.关键、特殊过程和最终产品的标识齐全正确。1.规定的产品标识方法不完善。2.现场在关键、特殊过程和最终产品标识有漏项。关键、特殊过程和最终产品无加工状态标识或检验状态标识,并导致产品混淆。5.6不合格品企业应制订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有效防止不合格品出厂。1.是否制订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2.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是否得到有效控制。3.不合格品经返工后是否重新进行了检验。1.查阅不合格品的控制文件。2.查不合格品的控制记录。1.制订了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2.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得到了有效控制。3.不合格品经返工后重新进行了检验。1.制订的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不完善。2.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未全部得到有效控制。3.不合格品经返工后未重检。1.未制订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或规定。2.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中的不合格品未得到有效控制。六、产品质量检验序号核查项目核查内容核查要点核查方法合格轻微缺陷不合格此项不适用6.1检验管理1企业应有独立行使权力的质量检验机构或专(兼)职检验人员,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