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1 ,大小:3.91MB ,
资源ID:27388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7388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社会医学课程描述.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社会医学课程描述.docx

1、社会医学课程描述课程描述课程发展历史沿革社会医学是华中科技大学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专业等医科多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程,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以及原同济医科大学的重点培育课程,多年来一直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支持,课程的发展形成过程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由我校公共卫生学院梁浩材教授、林竟成教授等在国内最早开设社会医学课程,授课对象是预防医学专业77级本科生(大四时开设,1981年);1982年在全国率先编写了社会医学概论,并将授课对象扩展到预防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受卫生部委托,1983年、1984年、1987年举办了三期全国社会医学高级师资培训班,培训对象是全国高等

2、医学院校的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师以及部分卫生行政干部,目前国内社会医学领域的许多骨干师资出自我校举办的社会医学高级师资班;国外社会医学领域也有我系毕业的知名学者,如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刘远立教授、美国John Hopkins大学伤害控制中心主任李国华教授、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宋福建教授等;1986年,经卫生部批准,成立国内唯一的社会医学研究所,梁浩材教授任首任所长;1983年,我系创办了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杂志,经过多年申请和不懈的努力,2006年,国家新闻出版局批准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改为国家级专业杂志中国社会医学杂志。同济为我国社会医学学科的创立和发展发挥发挥了重要作用,被国内同行誉为我国

3、社会医学的发源地。20世纪90年代,以卢祖洵教授为首的社会医学学科发展团队,为我校社会医学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带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在近10年时间里,社会医学学科得到了来自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教育部、卫生部等一大批科研经费,强大的科学研究不仅推动了我校社会医学在全国学术地位的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也极大的推定了社会医学教学工作的发展。期间获得了湖北省教育厅、卫生厅以及学校等多个部门的多项教学研究项目与奖励,是教育部“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社会医学(2003年、2009年)主编单位,卫生部预防医学规划教材社会医疗保险学(第一版2003年、第二版2

4、007年)主编单位。进入21世纪以来,医学的进一步社会化使得社会医学越来越受到重视,社会医学已成为高等医学院校各专业、各层次学生的必修课或选修课。由于社会医学学科宽广的研究视野和开阔的研究思路,在为医学生提供合理的知识结构、树立正确的医学观、促进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确立了其在整个医学教育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目前,我校社会医学课程在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六年制、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五年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五年制等多个专业作为必修课程开设,并预防医学硕士研究生、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护理学四年制本科、三年制专科以及药学四年制、口腔医学五年制、法医学五年

5、制等多个专业中开设选修课,授课面积广,授课效果好,得到了学校和学生的一致好评,且现已获得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博士点,为课程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回顾社会医学课程的发展历程与成长足迹,可以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来总结和概括;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我们社会医学课程组全体同仁,将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和汗水来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将加倍努力,为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社会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教学内容4-2-1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1 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在“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精神指

6、引下,华中科技大学一贯坚持“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和“高层次、多类型”、“从严治学,严活结合”的办学原则,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为目标,以推进教学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为重点,构建国际化、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多年来,华中科技大学生源报考充足,生源质量高,以湖北省生源为例,近五年来,华中科技大学的理科(医科专业以理科生源为主)投档线均显著高于湖北省重点本科录取分数线,高质量的生源为实现上述办学理念和办学原则提供良好的基础和保障(具体情况华中科技大学招生信息网:2 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

7、定位与课程目标社会医学课程是临床医学专业和预防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程,也是护理学、法医学等多个专业的选修课程,其研究对象是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与影响健康的生物因素(对应医学技能学课程和形态学课程)和心理因素(对应医学心理学课程)等课程一样,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在理论层面:通过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社会卫生状况的测量方法、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价方法、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机制以及社会卫生策略等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讲授,以求帮助医学生树立社会大卫生观理念,培养医学生从社会因素的角度来分析和处理健康问题的能力,以实施和落实“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

8、模式。在实践层面,通过“以社区为导向”的实践教学和“以科研为载体”的研究型教学,要求学生在本课程中,学会研究型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初步方法,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奠定基础。4-2-2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知识模块的设计重点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整体逻辑一致性:即知识模块之间要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具体讲,按递进逻辑关系将本课程的知识模块分为三个层面:社会病因学、社会诊断学和社会治疗学;二是理论联系实际,对社会医学而言,实践性教学的主要方式是社会卫生调查。知识模块具体内容授课学时基本概念与理论(社会病因学)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医学模式与医学模式的转变第三章 社

9、会医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第四章 社会卫生状况第五章 社会因素与健康第六章 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12学时研究和评价方法(社会诊断学)第七章 社会医学研究方法第八章 生命质量评价第九章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第十章 卫生服务研究第十一章 卫生技术评价第十二章 社会卫生政策分析12学时社会卫生措施的运用(社会治疗学)第十三章 社会卫生策略第十四章 社区卫生服务第十五章 弱势人群的社会医学第十六章 现代社会病及其防治第十七章 国际卫生保健10学时社会卫生调查与社区卫生实践第四章 社会卫生状况第五章 社会因素与健康第六章 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第七章 社会医学研究方法第八章 生命质量评价第十四章 社区卫生服务第十五章

10、 弱势人群的社会医学第十六章 现代社会病及其防治。14学时总学时数量:1212101448学时。4-2-3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 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社会卫生调查,掌握社会卫生状况,特别重视人群健康状况及其变动规律,发现主要社会卫生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改善社会卫生状况即保护人群健康状况的策略与措施,为有关部门特别是卫生管理及决策部门制订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确定卫生工作重点、编制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科学组织卫生服务、加强卫生工作的监督和评价,为卫生事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围绕上述基本任务,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的内容包括:社会病因学部分的社会医学基本理论和社会因素与健康;

11、社会诊断学部分的生命质量评价和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社会治疗学部分的社会卫生策略和社区卫生服务等。2. 针对上述重点和难点问题的解决办法针对上述重点和难点问题,课程组教师采取了两个思路来解决:一是学科交叉,即利用社会医学(社会因素与健康)与生物医学(生物因素与健康)和心理医学(心理因素与健康)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类比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二是理论联系实际,即通过社会现象来类比社会因素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以帮助学生理解。(1)在学科交叉方面:比如我们在讲授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特点时,一般是四个,即非特异性、交互作用性、持久性和广泛性。对此有相当多的临床学生认为这一部分不严谨,因为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特

12、点是非特异的,又是交互作用的,也就是说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不确定,而临床工作是需要非常具体的,这个不确定有何用?为此,课题组成员引入一个免疫现象以说明这些特点在生物医学中同样存在:白介素-2(IL-2)的产生细胞既有活化T细胞,也有活化的NK细胞(非特异性),其效应细胞既能促进T细胞增殖与产生细胞因子,又能促进NK细胞活性增殖,还能促进B细胞增殖和分泌抗体(非特异性),在其产生细胞和效应细胞中均有T细胞(交互性),而且细胞不仅产生IL-2,而且还产生IL-4,6,9,10,13,14,15,可以说是高度地“非特异性”和“交互性”,也就是说社会因素与健康的关系与生物因素与健康的关系是极其相似的。

13、同时在教学上我们还通过下图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至于广泛性和持久性,在生物医学中更是十分常见的和有价值的,比如说临床上的广谱抗生素就是广泛性的典型代表,而免疫接种后抗体的长期存在则是持久性的典型代表)。(2)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比如在讲授经济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时,一般的表述方式是经济发展与健康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为人类的健康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人的健康对经济的繁荣起着决定性作用,两者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图:但很多学生还是不理解,很多的学生还是认为,有了钱,就有了健康。为此课题组引用一个极简单的社会现象来作类比:即经济与健康关系类似于高考的语文分数与

14、高考总分之间的关系,即健康受多个因素的影响,经济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而高考总分也受多个因素影响,而语文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但并不是语文分数高,高考总分就一定高,因此,如果处理不好经济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则发达国家虽然“钱多”,也不一定能获得理想的健康状况,反之,发展中国家虽然“钱少”,如果能正确处理二者关系,也可能获得理想的健康状况,这就是经济与健康之间的辨证关系,并通过图解的方式呈现出来,很好的描述了这个抽象的理论问题。4-2-4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1 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本课程实践性教学内容主要涉及:第四章社会卫生状况、第五章社会因素与健康、第六章行为生

15、活方式与健康、第七章社会医学研究方法、第八章生命质量评价、第十四章社区卫生服务、第十五章弱势人群的社会医学以及第十六章现代社会病及其防治。根据上述内容,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实践性教学环节要能服务于理论性教学内容,内在逻辑一致;二是实践性教学资源的可获得性,要便于学生开展社会卫生实践;三是要能起到教学相长、教“研”相长。2 实践性教学的主要措施及效果(1)开展“以社区为导向”的实践性教学长期以来,在实践教学环节方面,预防医学类课程不如临床医学类课程直接、方便,一个重要的因素是预防医学类课程没有一个类似于医院的便捷的实践场所,社会医学也不例外。为解决这个问题,课程组教师提出了

16、“以社区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并充分利用长期举办全科医生培训班的社会资源,与武汉市城区绝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他们开展社会卫生状况调查、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社区家庭健康档案等方面的实践性教学,既提高了对方的专业技术和社会声誉,又拓宽了本课程实践性环节的教学渠道,呈现双赢的良好局面。(下图是本科生参与的社区卫生调查的资料记录)(2)开展“以科研为载体”的实践性教学以科研为载体的实践性教学,可以按参与的深入程度,从深到浅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针对研究生教育的,其不仅参与现场调查与数据录入,而且还参与研究资料的统计分析以及毕业研究报告和课题研究报告撰写;二是针对预防医学专业的实践性

17、教学和专业实习,其需要参与研究工作的现场调查和数据录入,以及资料的统计分析,完整自己的实习研究报告,但不要求参与研究课题的研究报告;三是针对临床医学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和专业战略实习,其参与的研究工作主要是现场调查,并完成自己的实习研究报告。上述三个层面的实践性教学的共同特点是:现场调查和实习研究报告,其作用体现在:通过现场调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卫生状况及其社会影响因素,通过实习研究报告的撰写认识社会卫生状况的诊断和处理方法。(下图是本科生参与课程负责人卢祖洵教授的科研项目的记录资料)教学条件4-3-1 教材使用与建设1 教材使用社会医学,教育部“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二版),卢祖洵主编,科学出版

18、社,2009.2 教材建设主编或参编的教材社会医疗保险学,卫生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第一版),卢祖洵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社会医学,卢祖洵副主编(刘筱娴主编),科学出版社,1998.国外社区卫生服务,卢祖洵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卫生事业管理学,卫生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第一版),卢祖洵编委(梁万年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社会医学,卫生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第一版),卢祖洵编委(龚幼龙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社会医学,卫生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第二版),卢祖洵编委(李鲁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社会医学,卢祖洵编委(梁浩材主

19、编(第一版和第二版),湖南科技出版社,第一版1989,第二版1999.4-3-2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1 国内外优秀社会医学教材国内部分梁浩材,社会医学(第二版). 湖南: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龚幼龙. 社会医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梁浩材. 社会医学. 湖南: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李鲁,社会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卡尔L怀特. 弥合裂痕:流行病学、医学和公众卫生.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5.卢祖洵,金生国. 国外社区卫生服务.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国外部分1. The Social Medicine

20、Reader: Second Edition,Vol.1: Patients, Doctors, And IllnessAuthor(s): King, Nancy M. P.; Strauss, Ronald P.; Churchill, Larry R.; Estroff, Sue E.; Henderson, Gail E.; Oberlander, JonathanISBN: 0822335689Format: PaperbackPub. Date: 10/1/2005Publisher(s): Duke University PressVol.2: Social and Cultur

21、al Contributions to Health, Difference, and InequalityAuthor(s): Henderson, Gail E.; Estroff, Sue E.; Churchill, Larry R.; King, Nancy M. P.; Oberlander, Jonathan; Strauss, Ronald P.ISBN: 082233593XFormat: PaperbackPub. Date: 8/31/2005Publisher(s): Duke University PressVol.3: Health Policy, Markets,

22、 And MedicineAuthor(s): Oberlander, Jonathan; Churchill, Larry R.; Estroff, Sue E.; Henderson, Gail E.; King, Nancy M. P.; Strauss, Ronald P.ISBN: 0822335697Format: PaperbackPub. Date: 9/30/2005Publisher(s): Duke University Press2. Qualitative Research Evaluation MethodsAuthor: Michael Quinn PattonI

23、SBN: 0761919716Binding: HardcoverPub. Date: October, 2001Publisher(s): SAGE Publications3. Health Promotion: Foundations for PracticeAuthor: Jennie Naidoo, Jane WillsISBN: 0702016802Binding: PaperbackPub. Date: October 5, 1994Publisher(s): Bailliere Tindall4. Social CapitalAuthor: John FieldISBN: 04

24、15257549Binding: PaperbackPub. Date: December 2002Publisher(s): Routledge5. Measuring HealthAuthor: Ann BowlingISBN: 0335215270Binding: HardcoverPub. Date: October 1, 2004Publisher(s): Open University Press6. Social MeasurementAuthor: Donald T. Campbell M. Jean RussoISBN: 0761904077Binding: Paperbac

25、kPub. Date: February 2001Publisher(s): SAGE Publications7. Measuring DiseaseAuthor: Ann BowlingISBN: 0335206417Binding: PaperbackPub. Date: 5/1/2001Publisher(s): Open University Press8. Social EpidemiologyAuthor: Lisa F. Berkman, Ichiro KawachiISBN: 0195083318Binding: HardcoverPub. Date: March 15, 2

26、000Publisher(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9. Coping With Chronic StressAuthor: Benjamin H GottliebISBN: 030645470XBinding: HardcoverPub. Date: May 31, 1997Publisher(s): New York : Plenum Press10. Oxford Handbook of Public Health Practice Author: David Pencheon, Charles Guest, David Melzer, J.A.Muir Gr

27、ayISBN: 0192632213Binding: HardcoverPub. Date: 06-Sep-2001Publisher(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1. Health Policy for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Author: Peter L. Bradshaw Gwendolen BradshawISBN: 0761974008Binding: HardcoverPub. Date: October 2004Publisher(s): Sage Publications12. Management in Health C

28、areAuthor: Riseborough, P.A.; Walter, M.ISBN: 0723608628Binding: PaperbackPub. Date: March 15, 2000Publisher(s): Elsevier Science Health Science div13. Health Policy in Britain: The Politics and Organisation of The National Health ServiceAuthor: Christopher HamISBN: 0333961765Binding: HardcoverPub.

29、Date: August 27, 2004Publisher(s): Palgrave Macmillan2 国内外社会医学领域重要的相关杂志医学与哲学、医学与社会、中国卫生事业管理、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中国社会医学杂志、中国全科医学、卫生软科学等国内杂志论文。社会医学领域的外文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Social Science Medicine,Journal of Epidemiology community health3 国内外社会医学研究机构网址http:/www.hms.harvard.edu/dsm/index.html,de

30、partment of social medicine Harvard Medical college, http:/www.med.unc.edu/wrkunits/2depts/soclmed/ ,Department of Social Medicine,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http:/www.epi.bris.ac.uk/,Department of Social Medicine, University of Bristolhttp:/www.who.int/en/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http:/www.unic

31、ef.org/, The United Nations Childrens Fund - UNICEF4-3-3 实践性教学环境1 公共卫生学院组建的预防医学教学实验中心自2000年起,根据预防医学教学体系和我校构筑“宽口径教学平台”构思的总体要求而建立。中心现有专兼职工作人员16名(其中教师9人,实验技术人员7人)。教师中有教授6人(博导3人,硕导6人),副教授3人(硕导3人),其中有硕、博士学位者占67%,平均年龄46.89岁;实验技术人员均为主管技师,本专科学历占71%,平均年龄38.86岁。中心现有教学用房421平方米,固定资产约500万元,主要为我校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医学生(本科生、七年制、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提供预防医学实践性教学环境,增强学生大环境理念,履行“国家教育部预防医学专业基础教学培训基地”和“学生创新思维全天侯实验室”职责。对本课程而言,该中心的作用在于:提供数据录入计算机工具、提供学生统计分析的技术支持,协助参与社会卫生调查的技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