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77 ,大小:12.26MB ,
资源ID:275272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7527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梳理及常考题型巩固练习)(提高版).doc)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梳理及常考题型巩固练习)(提高版).doc

1、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物理重难点突破(全册)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力【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力,理解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知道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个因素,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3、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双层含义,即物质性、相互性。【要点梳理】要点一、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要点诠释:从字面上看“物体对物体”说明有力的存在时,至少需要两个物体,力是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的。这就是力的物质性。“对”字前面的物体,我们常把它叫施力物体(因为它施加了力),“对”字后面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受力物体。有力存在时,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例如:

2、人推车,人对小车施加了力,小车受到了力,所以人是施力物体,车是受力物体。物体间只有发生相互作用时才会有力,若只有物体,没有作用,也不会有力。例如:人踢球,使球在草坪上滚动,人踢球时,人对球施加了力,人是施力物体,球是受力物体,当球离脚之后,人不再对球施力,球也就不再受踢力。要点二、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包括两方面: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要点诠释:(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三种情况: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变,速度大小发生改变。例如:刚驶出站台的火车,做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运动方向发生改变。例如:匀速行驶的汽车拐弯了。物体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同时

3、发生改变。例如,向斜上方抛出的铅球,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在发生变化。(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例如用力捏橡皮泥,使橡皮泥变成各种形状;用力拉弓,使弓张开;将尺变弯等。都是在力的作用下,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要点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因此把它们叫做力的三要素。要点诠释:1、力的符号和单位(1)在物理学中,用字母“F”表示力,为了区分不同作用或性质的力,还常常用其他字母表示力,如重力G。(2)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探究力的三要素与力的作用效果的关系,可采用控制变量

4、法。3、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这样的图就叫做力的示意图。画力的示意图的步骤:在受力物体上画出力的作用点。确定力的方向并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上箭头并在旁边标出力的符号,知道大小的要用数值标出来。要点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即施力的物体同时也受力。这一对相互作用的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而且是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要点诠释: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包含以下两层含义:(1)力的物质性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一定有另外的物体对它施加了力,只要有力的作用,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

5、存在。(2)力的相互性任何物体之间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力。因此,同一物体既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相对的。例如:人踢球,人是施力物体,球是受力物体;同时人感到脚疼,球是施力物体,脚是受力物体。这样的力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特点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典型例题】类型一、力的概念1、(2015武威校级一模)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B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产生弹力 C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会有力的作用 D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思路点拨】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可知产生力的

6、条件必须满足两个:一是必须要有两个物体,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二是物体间要发生作用。【答案】D【解析】A、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故A错;B、没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不能发生弹性形变,所以不存在弹力;故B错;C、由力的概念可知,物体间要产生力,物体间必须要发生作用。如果只接触但不发生作用,就不会产生力,故C错;D、不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如重力和磁体间的磁力,故D正确;故选D。【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方式和产生弹力的条件。对于物理课本上的概念,我们不能只凭死记硬背,一定要理解概念所描述的内容。举一反三:【变式】(力381489例3)用绳子系住水桶,

7、手握绳子从井中提水,手受到向下的拉力,此拉力的施力物体是A地球 B绳子 C水桶 D手【答案】B类型二、力的作用效果2、(2015松潘县一模)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风力不仅使小树发生了 ,还使落叶的 发生了改变。【思路点拨】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答案】形变;运动状态【解析】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使小树的形状发生了改变;风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风力改变了落叶的运动状态。【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举一反三:【变式】(力381489例7)以下所给出的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 A、在弯曲的

8、路上汽车匀速转弯 B、小孩沿不光滑的直滑梯匀速下滑C、熟透的苹果从树上下落D、行驶的火车开始进站【答案】B类型三、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3、如图所示, 点推门最省力,沿 方向用力不能将门关上,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 和 有关。【答案】B、A、作用点、方向【解析】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影响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当其中一个要素改变时,力的作用效果往往也会随之改变。在推门时,在B点最容易推开,但图中作用在A点的那个力垂直于门轴,不能把门关上,这个现象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作用点和方向有关。【总结升华】掌握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举一反三:【变式】(力381489例10)用力

9、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A与力的大小有关 B与力的方向有关 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与受力面积有关【答案】C4、如图悬挂的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画出他所受拉力的示意图 【答案与解析】拉力的作用点可以画在小球的重心上,方向沿绳子竖直向上,如下图所示: 【总结升华】作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作图的关键是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类型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5、成语“孤掌难鸣”的意思就是一个巴掌拍不响,你知道“孤掌难鸣”的物理道理吗?【答案与解析】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有力发

10、生则就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所以说孤掌难鸣。【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力的作用具有物质性和相互性。举一反三:【变式】拿鸡蛋碰石头,鸡蛋破了,这是因为( )A鸡蛋受到了力,石头没受力 B鸡蛋受到的力比石头大C鸡蛋和石头受同样大小的力,只是鸡蛋易碎D石头受到了力,鸡蛋没受力。【答案】C类型五:实际应用题6、如图,当电风扇工作时,空气会由静止流动起来,这说明力能_;同时小车将向_运动,原因是_;类似的装置可应用在某些交通工具上,试举一例:_。这类交通工具在月球是无法工作的,这是因为:_。【答案】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飞机(气垫船、轮船等);月球上是真空 【解析】空气由静止变

11、为运动,说明空气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空气向左运动,说明风扇给空气一个向左的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空气也给风扇一个向右的力。月球上没有空气,转动的扇叶周围就没有受力物体,同样也没有物体给扇叶施加力的作用。【总结升华】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才能够把物理学好学活。举一反三:【变式】将一个椭圆形厚玻璃瓶灌满水,把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玻璃瓶中。用双手挤压玻璃瓶,我们看到的现象是_,这一现象说明_。【答案】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物理重难点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拿起下列物体时,所用的力大约是1N的是( ) A一张作业

12、纸 B两个鸡蛋 C一个图钉 D一张课桌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 B只要有物体,就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 C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D孤立的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3、(2015安溪县模拟)“脚踢足球”,脚疼,受力物体是()A人 B脚 C足球 D手 4、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 A启动汽车从静止变为运动 B汽车急刹车,从运动变为静止 C降落伞从空中匀速降落 D汽车匀速转弯5、如图所示,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压同一弹簧。该实验表明,弹簧受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 ) A大小有关 B作用点有关 C方向有关 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6、“物

13、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列各图能生动地体现这一规律的是 ( )二、填空题7、(2014黔西南州校级模拟)2013年5月,足球运动员贝克汉姆宣布退役。人们将他的弧线球称为“贝氏弧度”,这主要是由于踢球时所用力的 _和 _(选填“大小”、“方向”或“作用点”)不同,从而产生了与直线球不同的作用效果。8、一位同学手提水桶,若以水桶为研究对象,_是施力物体,_是受力物体。若以手为研究对象,_是施力物体,_是受力物体。9、(2015洛阳模拟)小亮滑旱冰时用力推墙,结果就离墙而去,一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二是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三、作图与简答题10、用力推杯子的上部时,杯子倾倒;用力推杯子的

14、底部时,杯子向前运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11、在下图中分别画出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均为A点)。 (1)弹簧所受竖直向下的拉力是25N,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弹簧受的拉力; (2)用150N的力向上提起一桶水; (3)用60N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左推木箱; (4)用与地面成30角的100N的力向右上方拉小车。12、如图所示,春游时小明坐在船上用力推另一只小船,结果两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请写出两个与此现象相关的物理知识: ; 。四、实验探究题13、如图所示,把一根薄钢条的下端固定,现用不同的四个力F1、F2、F3和F4使其发生形状的变化,且F1F2F4F3。 (1)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的是比

15、较图_和图_; (2)比较图乙和图丁,可以得出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_有关。14、请利用一只氢气球,设计两个不同的物理实验,并完成下表。 操作方法实验现象物理知识示例用手挤气球感觉气球也在挤手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 2 15、如图是某科技小组设计并制作的一只喷气船,将船浮在室内游泳池的水面上,漏斗中的液体可以是稀硫酸或稀盐酸。打开漏斗的活塞,流下的液体与碳酸钠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塑料罐内气压迅速增大,气体从罐底小孔喷出,使船前进,请回答下列问题: (1) 静止在水面上的喷气船,在气流喷出后能前进,这一现象说明力能_;(2) 若小船匀速前进,在水平方向上存在的一对相互作用力是_。其中使小船前进的力

16、是_。【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B2、【答案】C 【解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3、【答案】B【解析】踢足球时,脚感到疼,施力物体是足球,受力物体是脚;故选B。4、【答案】C【解析】物体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不发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没有改变。5、【答案】C【解析】用力拉和压,力的方向不同,产生的效果不同。6、【答案】D【解析】人用力推墙,人会被墙推开,这是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会给人施加一个反作用力。二、填空题7、【答案】作用点;方向【解析】“弧线球”是球运动的路线改变,如果是力的大小改变了,改变的可能只是运动的距离,所以这主要是方向和作用点不同造成的

17、,故答案为:作用点;方向。8、【答案】手 水桶 水桶 手 【解析】以水桶为研究对象,手对水桶施加了力;以手为研究对象,水桶对手施加了力。9、【答案】相互的;运动状态【解析】(1)小亮同学穿着早冰鞋用力推墙时,小亮对墙施加了一个推力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同时也对小亮施加一个反作用力,小亮自己却向后运动了;(2)小亮推墙之前是静止的,用力推墙后,由静止变为运动,这一现象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答案为:相互的;运动状态。10、【答案】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 【解析】两次力的作用点不同,产生的效果不同。三、作图与简答题11、【答案】12、【答案】(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8、;(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析】小明坐在船上用力推另一只小船,给了另一只船一个作用力,另一只船同时也给了他坐的船一个反作用力,结果两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明用力推另一只小船,小船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四、实验探究题13、【答案】(1)乙丙 (2)作用点 【解析】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的关系时要保持力的方向和作用点不变,如图乙和图丙;图乙和图丁力的方向和力的大小相同,而力的作用点不同,因此是研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实验。14、【答案】如下表所示 操作方法实验现象物理知识示例用手挤气球感觉气球也在挤手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用力

19、捏气球气球发生形变力使物体发生形变2用力击气球气球运动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给气球放气气球向前运动,气向后跑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让气球碰墙气球被弹回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5、【答案】(1)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 小船对喷出的气体的力与喷出的气体对小船的力(或小船对水的作用力和水对小船的阻力);喷出的气体对小船的反作用力; 【解析】气体喷出后,小船受到了喷出气体对小船的作用力,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小船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力是喷出的气体对小船的反作用力和水对小船的阻力;在水平方向上物体既然受到了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肯定都存在一个相互作用力,即小船对喷出的气体的力与喷

20、出的气体对小船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物理重难点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弹力 【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会使用弹簧测力计。【要点梳理】要点一、弹力概念: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要点诠释:1、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弹性。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2、日常所称的拉力、压力、支持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例如,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其实质就是桌面发生了微小的形变后对茶杯向上的弹力。注意:弹簧的弹性有

21、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不能完全复原。要点二、弹簧测力计(弹力 弹簧测力计388539弹簧测力计)1、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使用口诀:看量程、看分度、要校零;一顺拉、不摩擦、不猛拉;正对看、记数值、带单位。使用方法:(1)使用前,应使指针指在零刻度线;(2)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测量限度;(3)不要让指针与刻度盘摩擦;(4)读数时,视线应穿过指针与刻度盘垂直。【典型例题】类型一、弹力1、(2015锦江区模拟)关于弹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弹力是指弹簧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 B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 C在弹性限度内,同

22、一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越长 D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 【思路点拨】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在恢复原来形状时才会产生弹力;产生弹力的条件是:有弹性形变,相互接触。【答案】A【解析】A、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都会产生弹力,弹力不是仅弹簧具有的。此选项错误;B、压力、支持力、拉力都是按照作用效果命名的,都是弹力。此选项正确;C、在弹性限度内,同一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此选项正确;D、弹力是指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此选项正确;故选A。【总结升华】本题解答的关键是要明确弹力的定义、产生条件、大小、方向,基础题。举一反三:【变式】下列哪

23、个力不属于弹力?() A、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B、重力 C、人对车的推力 D、绳子对物体的拉力 【答案】B2、在下图中,A、B两球相互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图是()A B C D【答案】B【解析】弹力的产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由图可知:A、C中两个小球都相互接触,但它们之间并没有相互挤压的作用,也就不能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不能产生弹力。D无法确定两个小球之间到底有没有挤压作用,所以也就无法确定有没有弹力。B中,两个小球所受的重力与绳子的拉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所以这两个小球都受到了对方力的作用,从而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弹力产生的条件,一定要注意只有当这两个条件

24、都满足时,才会产生弹力。类型二、弹簧测力计3、赵明准备自己制作一只弹簧测力计,他找来弹簧、钩码、直尺、指针等器材。首先测出弹簧的长度L0=2.10cm,然后在弹簧下挂上不同的钩码,测出弹簧的长度L,算出比原长L0的伸长量L(L=L-L0),填在如下表格中:拉力F/N1234567长度L/cm2.502.903.303.704.104.504.90伸长量L/cm0.400.801.201.602.002.402.80(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拉力F和弹簧伸长量L的关系为: 。(2)赵明继续实验,得到下列数据:拉力F/N89101112长度L/cm5.305.706.106.607.30伸长量L/c

25、m3.203.604.004.505.20从这次数据看出,拉力达到 N时,拉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就改变了。因此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只能达到 N。【答案】(1)F与L成正比;(2)11;10。【解析】 【总结升华】通过此探究实验知道,弹簧测力计是有一定的测力范围的,即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超过这一限度,测力计就损坏了。举一反三:【变式】(弹力 弹簧测力计388539例3)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即F=kx,其中F为弹力大小,x为伸长量,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已知某弹簧劲度系数为100N/m,原始长度为10cm,则在弹力为5N时,弹簧长度可能为 A10cm B15cm C20

26、cmD25cm【答案】B4、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是 N。 【答案】2.2N【解析】2N到3N之间分为5个小格,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在2N下两格处,示数为2.2N。【总结升华】读数时要看清量程和分度值,记录结果要有数值和单位。5、甲乙两同学各用4N的水平力,沿相反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弹簧测力计自重不计),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则测力计的示数为()A0 B4N C8N 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弹簧测力计所受到的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或因为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因此,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又因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以弹簧测力计其中一端所受的

27、拉力为准,所以,其示数是4N。【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弹簧测力计在力的相互性方面的理解和掌握,综合性较强。要注意分析物体所处的状态,区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弹簧所受到的合力不同。举一反三:【变式】(2015春台安县期中)一根长10cm的弹簧,当所受拉力为2N时,弹簧伸长2cm,当所受拉力为4N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长度是()A4cm B8cm C14cm D24cm 【答案】C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物理重难点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人的一根头发能承担的力与年龄有关,其范围一般在0.82N。为了测量小华的一根头发能承担多大的力,应选用的弹簧测力计最恰当的是( ) A量程为1 N,分度值为0.05 N B量程为5 N,分度值为0.05 N C量程为10 N,分度值为0.5 ND以上三种都可以2、测一个约为8N的力时,应选用最恰当的弹簧测力计的规格是 ( )A量程10N,分度值0.2N B量程5N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