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5 ,大小:29.91KB ,
资源ID:277998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77998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三下语文第二单元备课.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三下语文第二单元备课.docx

1、三下语文第二单元备课课型阅读课课题4 老师领进门主备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学会10个字,认识8个字。2、 正确读写并理解“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等词语的意思。能用“娓娓动听”“引人入胜”写句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理解词句的方法。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小学老师的深深的感激之情,从而加深对“师恩难忘”的认识。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初步感悟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难点借助课文语言环境,引导学生感悟老师教书育人的崇高境界,感受作者尊重老师,爱老师的感情课前准备了解作者刘绍棠,学生搜集赞美老师的语句。CAI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

2、会10个字,认识8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教学重难点初步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教学方法揭题质疑法、整体感知阅读法教学过程动态备课一、谈话揭题:1、你还记得那些曾经教过你的老师吗?你最尊敬的老师是谁?为什么?2、常言道“师恩难忘”,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是著名作家刘绍棠写的一篇回忆自己启蒙老师的文章。(读课题)你觉得课题的重点词应是哪个词?3、让学生交流搜集到的作者资料。刘绍棠简介:13岁开始发表作品,15岁成名,被誉为“神童”作家,有社会主义“田园牧歌”之美誉。后遭波折,益增其华,出版长篇小说12部,中篇小说蒲柳人家、花街、小荷才露尖尖角等四十余部,就是这么赫赫有名的作家却

3、一直念念不忘自己的启蒙老师田老师。大家想像一下那该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过渡:他是不是就是你们想象中的老师呢?他又把作者领进了什么大门呢?请同学们来读读课文。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检查预习情况:指名分节读课文,提醒读好儿化音。2、思考:田老师是个怎样的老师?他把我领进了什么门?3、交流:(1)首先让我们认识一下田老师,看看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可以直接用课文中的词语,也可以自己概括。小结:口才好、文笔好;桃李满门的;善讲故事的;谦虚的;很有教学方法。(2)田老师把我领进了什么门?板书:文学创作之门(启发引导:文中的我是一位作家,从事的是什么工作?可见田老师把我领进的是文学创作之门。)三、精读深

4、思,研读探究1、让学生感受田老师编故事的高明本领。2、让学生充分阅读7、8段,找出最吸引自己的一句。3、结合学生发言,引导学生找出表现田老师是位教书育人优秀老师的词语。4、让学生将自己找出的重点词写在黑板上。5、让学生把田老师高超的教学水平用朗读表现出来,师作评价。四、总结全文,延续拓展。下节课我们继续了解这位田老师,走近田老师。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加强朗读,感悟体验田老师在教书育人上崇高的境界以及作者对小学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2、联系上下文,解读课文中关键语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的内涵.3、培养学生精读深思的习惯,在探究中获得学习的愉悦。4、通过“读写拓展”等语言实践活动,

5、发展学生的语言,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重难点理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等内涵深刻的句子教学方法自读、引读法,抓关键词理解教师指导过程动态备课一、情境中回忆动人“师生”情。1、师导语: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近刘绍棠笔下的那位口才、文笔都很好的田老师,走进刘绍棠的内心世界。2、让学生概括课文是哪一件具体事例来写的。3、教师出示小诗。二、情境中感受浓浓“师生”情。1、让学生读文,看看这位老师还有哪些言行打动自己。2、带体会再读句子。3、将视线转向作者。出示作者的补充介绍:在中国文坛上享有盛名的乡土文学家,他创作的洋洋60万字的乡土文学作品,不少被译成英、法、德、俄、日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为

6、流传。1991年,被国务院表彰为“为发展我国文化艺术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看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话想说?4、联系他取得的成就,看看刘绍棠又有什么打动了你?5、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6、引导理解田老师的话:“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7、师结合学生的理解适时煽情:无心插柳柳成荫,多么坦然,多么淡然,多么从容,但分明又是那么厚重,那么深沉,那么久远。“我”是永远也抹不去心头的感激之情,作者文末深情地写道:生读最后一自然段。8、师营造情境反复引读最后一段:当作者回忆起自己的老师讲述着娓娓动听的故事时,他不禁感慨万千,情感流淌于笔端,写下了这样一句话:(齐读最后一段)当作者回乡路遇恩师时,感激之情涌上

7、心头,他深情写下这样一句话:(齐读最后一段)一个是现代著名作家,一个是他小学的启蒙老师。阔别40年的偶遇是如此感人,你此刻有什么话要说?(师恩难忘,难忘恩师)再读最后一段三、情境中升华“师生”情。出示作者作品中赞美老师的话让学生吟诵。句一:土地最清楚春雨的无私,万物最理解阳光的慷慨.老师的恩情,我们做学生的最能体会;细致的讲解,谆谆的教诲,热情的鼓励,严肃的批评,都是对我们的关怀,对我们的爱.句二:将来,无论我会成为挺拔的乔木,还是低矮的灌木,老师,我都将以生命的翠绿向您致敬!句三:忘不了您和风细雨般的话语,荡涤了我心灵上的尘泥;忘不了您浩荡东风般的叮咛,鼓起我前进的勇气。老师,我终生感激您!

8、1、生自读句子,挑最能打动自己的句子反复读。2、挑最能打动自己的句子工整的抄下来。3、写一写自己“最尊敬”的老师。板书设计:4 老师领进门 丰富的想象田老师 文学创作之门 上千个故事 口才优秀 为人谦虚 想象丰富课后反思:课型阅读课课题5 和时间赛跑主备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忧伤、哀痛、持续、安慰、日月如梭、狂奔、受益无穷、假若”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时间的意义,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4.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教学重点课文启示人们:虽然“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9、“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使学生从学习中获得这一启示,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有所感悟,是本文学习的重点。教学难点由于时间观念比较抽象,小学生的时间观念比较模糊。因此,要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是本文学习的难点。课前准备CAI重点语句和珍惜时间名人名言的幻灯片学生:收集作者背景和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身边珍惜时间的人物和事例。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全文初探,整体感知,重点探讨课文1-8自然段教学重难点讨论交流,结合自己生活实例,深入理解课文所蕴含的“珍惜时光”这一深刻哲理教学方法激趣,读中质疑读中解疑教学过程动态备课一、全文初探(一)导入新

10、课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看谁先猜到:“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不长脚,只见它过去,不见它回头”。学生可能猜到谜底“时间”。然后教师问:“同学们对时间这个概念,是怎么认识的。”引出对时间不断流逝永不复返的认识。让学生交流预习时搜集的材料,加深对时间的认识。教师小结:台湾作家林清玄不仅感受到了时间不断流逝,时间的珍贵,更让我们敬佩的是他在生活中还能和时间赛跑(板书),今天我们学习第三课和时间赛跑。(二)检查预习,质疑问难想想课文讲了哪些事?读后你明白了什么?第一问:学生在课前反复读课文基础上会回答:(1)外祖母去逝,爸爸和“我”谈话;(2)观察太阳变化;(3)观察小鸟飞行路线;(4)和太阳

11、赛跑;(5)和作业赛跑五件事。如果学生说不全,引导其他学生补充。第二问:质疑问难。在学生回答后出示预先写好的问题。二、重点探究,解决问题(一)学习课文(1-4自然段)解决前四个问题学习方法可采用指名朗读,自由读这部分内容。教师这样引入:“从刚才大家疑问中可以看出大家对第4自然段提出问题最集中,那么我们就先来解决这些问题。”(二)学习课文(6-8自然段)学习步骤:教师过渡:“是啊,就因为我对事物永远不会回来这个问题产生了疑问,对时间有了朦胧的可怕认识,促使我在生活中去有意观察。通过观察又有了新的认识。”为了帮助理解,可采用以下方式:(1)教师出示课件:画面的左上方一个钟表,右边有初升的太阳,随着

12、钟表时间走动(比实际钟表要快),太阳慢慢移动,由东方升到当空,再到日落,天气由暗到明,再逐渐变暗。教师操作可循环两次三次表示时间过去了两天三天,课件设计太阳颜色、位置、天空中云彩每天可稍微有些不同。(2)教师可让学生回忆自己过去最有意义、最留恋的某个时间或某件事情。问想不想再重新过一次,是不是特别渴望再经历一次。(3)充分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时间里事物消失的例子谈出来。如花的生长过程:由发芽、长叶、开花到枯萎,明年虽然还会这样生长,却不是这棵花而是另一棵花了。教师小结:时光一旦过去了,将再不会回来,当“我”留心观察后对爸爸说的话有了进一步认识,并且心里感到了着急和悲伤。于是突发奇想,要与时间赛跑

13、。教师幻灯出示:“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你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教师可引导,当“我”跑胜了太阳,提前回到家,赢得的时间可干些什么?从而理解快乐的无法形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再谈赢得时间后的感受。这里应重视有感情朗读的训练,使学生从有感情朗读中感受与时间赛跑的快乐。三、布置作业课下也试着“与时间赛跑”,下节课谈一谈自己的收获及感受。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拓展练习。教学重难点通过课内外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理解课文中心“和时间赛跑一定会成功。”教学方法体验法,数学演绎法教学过程动态备课一、交流和时间赛跑的收获教师导入:“上节课老师布置给大家一个作业,试着和时间去赛跑,感受

14、跑赢时间那份收获的快乐。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学生可能回答:放学抓紧时间回家,抓紧写作业,比原来节约了时间,充分利用这个时间去看课外书、玩游戏、上网等。二、介绍林清玄背景让学生充分了解林清玄这位作家,对他产生敬佩之情,知道林清玄的巨大成功是他一直与时间赛跑的结果。三、拓展练习1出示两道数学课题:a.每天24小时,每年365天,80年共有多少小时?每年365天,80年共有多少天?2写有关珍惜时间的片断或自己学习本文的感受。四、布置作业(1)让学生把自己搜集的珍惜时光的名人名言,谚语、诗歌、散文制作成手抄报贴在宣传栏。(2)把自己感受最深最喜欢的名人名言、谚语贴在桌子角上或床头上,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15、,激励自己一直和时间赛跑。板书设计: 5 和时间赛跑 宝贵 匆匆 一去不复返 珍惜时间课后反思:作业布置及情况反馈:预习作业:1、给课后生字条生字组词。2、搜集关于时间的名言及故事。3、朗读课文。课后作业:1、将下列关于时间的格言填完整。一寸光阴一寸金,( )光阴似箭,( )明日复明日,( )。我生待明日( )2、读句子,回答问题。假若一直和时间赛跑,就可以成功。将假若换一个词,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和时间赛跑,我受益无穷。“益”字什么意思?我因为什么事受益无穷?“我”从这件事中收到什么“益”?学困生反映(阅读、质量、书写):课型阅读课课题6 发愤立志主备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学会5个字,

16、认识5个字。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并识记四个词“聪明机敏、盖世无双、呆若木鸡、恍然大悟。”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苏东坡两副对联的前后的变化,懂得学习是无止境的,切莫骄傲自满的道理。教学重点认读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学习是无止境的,切莫骄傲自满。课前准备课前收集苏东坡的生平资料。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认识生字新词,全文初探,整体感知。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苏东坡为什么写上一副对联后来又要改动。教学方法朗读、探究教学过程动态备课一、引入对联,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们知道对联吗?2、有一

17、副对联口气特别大,我们来看看。(出示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知道这副对联的意思吗?知道谁写的吗?他就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苏东坡。3、有谁知道他?跟大家说一说。4、后来苏东坡对自己的这副对联很不满意,在原来的对联上分别加上了两个字“发愤”、“立志”(板书课题)成为: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去看看究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2、检查生字词语的认读情况。3、出示词语。依仗 渐渐 页码 脑门 呆若木鸡 送客4、指名读课文,顺势纠正字音。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完之后,说说

18、知道了什么?(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2、出示两副对联,“改”3、读一读对联,针对课文的内容,你想提出什么有价值的问题让大家探讨呢?4、生读文释疑。5、同座交流自己的所得。四、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引导探究,朗读感悟,明白事理教学重难点从对联中明白事理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朗读感悟。教学过程动态备课一、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出示对联,生读。上节课同学们对苏东坡为什么改动对联作出了讨论,这节课我们全班同学了交流一下,发表自己的看法。二、引导探究,朗读感悟。1、指名读“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评价:怎样来读这副对联呢?)引导学生看图,观察苏东坡的神情,体会他当时得意的心情。2、谁来读读第一自然段。师

19、评价孩子们的朗读。3、再读这副对联。(读得好的,师评价“瞧这口气,真有天下第一的样子啊!)4、假如你是过路的行人,看了这副对联,你怎么想?怎么说呢?师:年轻傲慢,自己觉得聪明机敏的苏东坡为什么把对联改成了指名读“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呢?5、指名分角色读第三自然段。一人读老人的话,一人读苏东坡说的话,其他同学读旁白。(理解“盖世无双”)6、出示挂图,见了老人之后,原来头抬得高高的苏东坡低下了头,这是怎么回事呢?(指名说)7、夸下了海口,却还有这么多的字不认识,当时他心里会怎么想?(让学生说出不同的看法)8、出示句子:苏东坡脸上立刻红一阵、白一阵,脑门上汗涔涔的。(指导学生苏东坡无地自

20、容的感受)师:自认为才高过人的此时此刻羞愧难当,他生读“苏东坡呆若木鸡,一时忘了送客。等他缓过神来,他才恍然大悟。”(理解“恍然大悟”)同学们,苏东坡明白了什么呢?(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学习是无止境的、明白要发愤学习)9、再读“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指名读,师评价:我感受到了苏东坡已经醒悟了。我看到了一个更认真学习的苏东坡了。我们看到了一个谦虚好学的苏东坡了)齐读。师:正因为苏东坡在老人的指点下,很快地改正了自己错误。孜孜以求地学习。三、整体回归,明白事理。1、在读两副对联,从苏东坡改对联的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2、复述课文。3、续写故事,后来苏东坡是怎样发愤立志的?板书设计:

21、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6 发愤立志学无止境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课后反思:作业布置及情况反馈:预习作业:1、搜集苏东坡资料。2、给生字条生字组词。3、朗读课文,质疑问难。课后作业: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量词。一( )对联 一( )老人 一( )字 一( )客人 一( )书 一( )问题2、续写故事,后来苏东坡是怎样发愤立志的?学困生反映(阅读、质量、书写):课型古诗诵读课题江畔独步寻花主备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认识“畔、蹊、娇”三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结合图画和文中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欢愉的心情。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难

22、点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感悟诗中移情于物的手法。课前准备课件,诗人资料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方法以读为主,读中体验。教学过程动态备课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万物苏醒,充满生机与活力,许多诗人都曾在诗中赞美过春天,你们还记得哪些描写春天的诗?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板书:江畔独步寻花,它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强调“畔“的读音和写法。二、初读古诗1、介绍作者,了解写作背景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杜甫的情况。(杜甫唐朝大诗人,称为诗圣,他的一生跌荡起伏,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不安后,杜甫来到了成都锦江边的草堂居住,过上了安宁的日子,这一年春天来了,江水的歌唱,鸟儿的叫声,吸引

23、着他走出草堂,一路上他被春天的美景所打动,写下了这组江畔独步寻花共七首,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其中的一首。)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注意把字音读准,做到字字响亮,字正腔圆。3、我们说古诗与音乐一样也有节奏美,现在就请同学们再读一读,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可以试着用斜线做记号。4、光把字音读谁,句子断对,还远远不够,要想把诗读出它的韵味来,必须要理解古诗。回忆学习古诗有哪些方法。(板书:联系上下文,图文结合,查注释,补省略,换词序,了解背景,联系上下文)三、品读诗句,入情入境。1、四人小组之间利用这些方法,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是不懂的?2、学习1、2句,读中感悟。师朗诵CAI出示黄四娘家

24、春景图。让学生观图谈感受,在诗中找出相对应之处。练读1、2句师适时予以鼓励评价。3、学习3、4行诗,体现个性朗读。生读诗后两行,说说自己看到什么。CAI出示繁花盛开、蝶飞、莺啼动画。描述诗的意境:游戏的蝴蝶在花丛中活泼轻盈地时来时往,盘旋飞舞,依依不舍,不肯离去。黄莺高声啼唱,悠然自得。你看他们多高兴呀!我们也高高兴兴地读一读好吗?师及时评价指导。引发学生从文字想象画面。师引读,指名读。四、赏读全诗,背诵全诗。1、男女声合作读,看谁读得最有味道。2、毛遂自荐读。在评价中进一步激发学生情感。3、齐诵。4、背诵五、拓展延伸。1、学生背诵其他描写春天生机勃勃的古诗。2、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一共有7首,你

25、还知道哪些?刻下可以找一找。板书设计: 江畔独步寻花 花:多 春天赏景 蝶:舞 景美人欢乐 莺:啼课后反思:作业布置及情况反馈:预习作业:1、搜集资料,了解作者。2、朗读古诗,结合注释自读存疑。课后作业:1、比一比再组词畔 溪 娇 啼伴 蹊 骄 谛2、读古诗,回答问题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著名诗人()。诗中描写了()()(),表达了对()的赞美之情。课型语文乐园课题语文乐园(二)主备人教学目标1、 学习认读多音字,认识7个生字。2、 知道我国的五岳名山,初步了解它们的特点。3、 学习名人名言,懂得珍惜时间。4、 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自信、自立、自强的意识。5、 让学生结合语言环境体会引

26、导的使用方法。6、通过让学生看漫画习文,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锻炼,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学重点1、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自主掌握“兴、担、参、漂”四个多音字的读音。2、认识我国的五岳名山,初步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3、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体会引号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短文,学习作者表达方法和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体会引号的使用方法。课前准备(资料搜集)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足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鲁迅)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 子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问,因为时间

27、是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幸福长眠。(达芬奇)教学时间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查一查,比一比”,学习认读多音字。2、“认一认,读一读”,知道我国的五岳名山,初步了解它们的特点。3、学习名人名言,懂得珍惜时间。教学重难点学习认读多音字,认识7个生字。知道我国的五岳名山,初步了解它们的特点。学习名人名言,懂得珍惜时间。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教师指导过程学生学习过程设计意图一、“查一查,比一比” I、运用字典,查明并标明带点字的准确读音。2、自读按照拼音读准字音正确朗读词语。二、“认一认,读一读”1、读一读看一看,图片上画的是什么风景名胜?2、指名学生

28、说教师再以极富感染力的语言简述五岳名山的不同特点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3、多种方式读:学生自读注意读准字音指名读教师正音小组读有感情齐读。4、拓展活动:你还知道我国哪些名山?三、“写一写背一背” I自由读三个句子不认识的字查字典。2、指名读教师正音。3、说说三个句子的意思,找找三个句子的共同点。(都是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4、再读句子。深化体会。5、描红三个句子做到整洁美观。6、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一、 我会给下列带点的生字注音兴趣 重担 参加 漂亮兴奋 担负 海参 漂流二、 我会正确连线东岳 嵩山 幽深秀丽西岳 泰山 陡峭深邃南岳 恒

29、山 巍峨雄伟北岳 衡山 雄浑奇异中岳 泰山 险峻如壁三、 正确、美观地书写课文p30的名言:1、 2、 3、 我知道这些名言都是告诉我们: “查一查,比一比”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自主掌握“兴、担、参、漂”四个多音字的读音。“认一认,读一读”认识我国的五岳名山,初步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写一写背一背”培养学生惜时奋进的精神。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 读一读我们靠自己。2、 探究与发现“引号的用法”。教学重难点1、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自信、自立、自强的意识。2、让学生结合语言环境体会引导的使用方法。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引导学生找规律举一反三拓展学习。教师指导过程学生学习过程设计意图一、“读一读” 1、自己读短文把文章读通顺,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