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18.75KB ,
资源ID:278939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78939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津县中小学布局调整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津县中小学布局调整方案.docx

1、新津县中小学布局调整方案新津县中小学布局调整方案调整中小学布局是贯彻科教兴国战略,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的重要措施。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出生人口减少和我县学龄儿童相对减少,一些乡镇初中、村小生源萎缩,办学不成规模,师资结构不合理,教育资源薄弱,需要进一步调整中小学布局,特别是农村乡镇中小学布局。通过调整我县中小学布局,减少学校数量,扩大校均规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投资效益,实现学校布局合理、教育结构优化和经费使用高效的目标,促进我县基础教育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一、中小学布局现状(一)我县现有中学15所(3所高完中、1所职中、1所九年制学校、

2、10所单设初中),教学班339个,在校学生18246人(其中县城学校4所学生9381人,农村11所学生7420人),学校服务距离最远的15公里,最小的2公里,平均服务距离为7公里。办学规模最大的为华润学校,有教学班108个,学生5519人(含小学部);办学规模最小的为黄渡乡初级中学(已撤并到新津三中),有教学班3个,学生123人;平均每个学校教学班22.6个,在校学生1216人,班额54人。(二)我县现有小学46所(含19所城镇小学及乡镇中心校,27所村小);教学班455个,有在校学生22173人(含华润小学部学生)。其中县城2所学生4876人(含华润小学部学生),农村44所学生17297人。

3、学校服务距离远的7公里,近的2公里,平均服务距离为3.5公里。办学规模最大的是新津一小,有43个班,在校学生2424人;金华镇云峰小学办学规模最小,只有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3人;平均办学规模9.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82人,班额49人。二、指导思想(一)满足我县推进城乡一体化对教育的需求。(二)满足我县城乡适龄儿童均能接受较高质量义务教育的需求,促进我县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三)合理使用我县现有教育资源,统筹规划、合理配置。三、基本原则(一)打破乡(镇)行政区划界限,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合理配置、规范管理。(二)突出重点,结合我县城镇建设规划和经济发展布局,建设一批具有较强的辐射能力和示范作

4、用的学校。(三)坚持节约、牢固、实用、够用、方便学生的原则。(四)抓住市政府20032007年实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的有利时机,将布局调整与危房改造和标准化建设相结合,以改扩建为主,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五)既能确保学生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又要减轻农民负担。四、布局调整措施(一)积极争取市上支持,将新建、改、扩建校舍申请市上立项投资建设。(二)整合教育资源,将部分初级中学与相邻的中心小学合并,减少单设初中,建成九年制学校,形成适度规模办学,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办学效益。(三)扩大部分乡镇初中和中心小学的办学规模,拓展服务区域,兼并周边不成规模的学校,收缩村小。(四)多渠道筹措资金,完善城区学校硬

5、件设施,推进农村学校技术装备和信息化建设。五、目标任务按照成都市高质量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和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的要求,通过10年的努力,使我县农村中小学由现在的61所(其中高完中3所、职中1所、初级中学10所、九年制学校1所、城镇小学及中心小学19所、村小27所),调整为45所(高完中3所、职中1所、初级中学4所、九年制学校6所、城镇小学及中心小学16所、村小15所),基本完成我县中小学的布局调整和标准化建设,整体提高我县基础教育的办学水平。六、实施方案(一)2004年至2007年,撤并学校12所。1顺江片区:现有学校:顺江学校(教学班26个,学生1445人)、顺江希望小学(教学班12个,学

6、生434人)、红石小学(教学班6个,学生141人)。调整方案:改建九年制的顺江学校,完善功能设施,建成30个班、学生学位1360的九年(寄宿)制学校,初中服务顺江、文井、龙马;保留顺江希望小学(教学班12个,学生学位480人);暂保留红石小学;在纯阳小区附近,规划30亩教育用地,作为该区域今后配套学校。2花源镇:现有学校:花源初级中学(教学班9个,学生523人)、花源中心小学(教学班12个,学生816人)、花源二小(教学班8个,学生417人)。调整方案:将花源初级中学、花源中心小学合并,改、扩建为27个班、学生学位1280的九年(寄宿)制学校:新津花源学校;保留花源二小(教学班8个,学生学位3

7、50)。 3兴乐乡:现有学校:兴乐中心小学(教学班11个,学生503人)。调整方案:保留兴乐中心小学(教学班12个,学生学位480)。4花桥镇:现有学校:新津三中(教学班28个,学生1567人)、花桥中心小学(教学班20个,学生1267人)、方井小学(教学班6个,学生214人)、柳溪小学(教学班6个,学生252人)、观音小学(教学班6个,学生257人)。调整方案:扩建新津三中,完善功能设施,建成36个班、学生学位1800的寄宿制学校,初中服务花桥、兴乐、黄渡,高中服务花桥、兴乐、花源、黄渡、普兴、金华等乡镇;保留改建花桥中心小学(教学班27个,学生学位1250)、方井小学(教学班6个,学生学位

8、240)、柳溪小学(教学班12个,学生学位540,招收部分金华镇学生);撤观音小学。5黄渡乡:现有学校:黄渡丰田希望小学(教学班12个,学生560人)。调整方案:保留黄渡丰田希望小学(教学班12个,学生学位540),新扩12亩用地修建运动场。6普兴镇:现有学校:普兴初级中学(教学班12个,学生700人)、普兴中心小学(教学班12个,学生627人)、养正小学(教学班6个,学生301人)、徐祠小学(教学班6个,学生223人)。调整方案:扩建普兴初级中学成24个教学班、学生学位1200的寄宿制学校,服务普兴、金华两个乡镇;保留改建普兴中心小学(教学班12个,学生学位600)、养正小学(教学班6个,学

9、生学位300)、徐祠小学(教学班6个,学生学位240)。7金华镇:现有学校:金华初级中学(教学班9个,学生400人)、金华中心小学(教学班11个,学生515人)、清凉小学(教学班6个,学生231人)、岳店小学(教学班6个,学生255人)、砖桥小学(教学班5个,学生103人)、云峰小学(教学班2个,学生43人)。调整方案:保留改建清凉小学(教学班6个,学生学位270);保留金华中心小学(教学班18个,学生学位720)、暂保留金华初级中学、岳店小学;撤砖桥小学、云峰小学。8兴义镇:现有学校:兴义初级中学(教学班16个,学生930人)、兴义中心小学(教学班12个,学生669人)、余石小学(教学班6个

10、,学生202人)、许筏小学(教学班6个,学生222人)。调整方案:保留扩建兴义初级中学,建24个教学班、学生学位1200的寄宿制学校,服务兴义、万和;保留改建兴义中心小学(教学班12个,学生学位600)、余石小学(教学班6个,学生学位200)、许筏小学(教学班6个,学生学位200)。9万和乡:现有学校:万和中心小学(教学班15个,学生957人)、先主寺小学(教学班4个,学生166人)、曹巷小学(教学班4个,学生100人)、杨牌小学(教学班3个,学生90人)。调整方案:保留改建万和中心小学(教学班18个,学生学位810);保留扩建先主寺小学(教学班6个,学生学位240);暂保留杨牌小学、曹巷小学

11、。10文井乡:现有学校:文井中心小学(教学班12个,学生594人)、谢林小学(教学班4个,学生136人)。调整方案:改扩建文井中心小学(教学班12个,学生学位540);保留谢林小学(教学班4个,学生学位160)。11龙马乡:现有学校:龙马中心小学(教学班10个,学生556人)、龙马寺小学(教学班2个,学生71人)。调整方案:保留改建龙马中心小学(教学班12个,学生学位600);暂保留龙马寺小学。12方兴镇:现有学校:方兴中心小学(教学班12个,学生786人)、蓝林小学(教学班6个,学生370人)。调整方案:保留改建方兴中心小学(教学班12个,学生学位630)、蓝林小学(教学班6个,学生学位30

12、0)。13安西镇:现有学校:安西初级中学(教学班10个,学生520人)、安西中心小学(教学班16个,学生817人)、金庙小学(教学班4个,学生155人)。调整方案:保留改建安西初级中学成18个教学班、学生学位810的寄宿制学校,服务安西、方兴;保留改建安西中心小学(教学班18个,学生学位810);保留金庙小学(教学班4个,学生学位150)。14新平镇:现有学校:新平初级中学(教学班9个,学生407人)、泰华学校(中心小学,教学班12个,学生766人)、仙鹤小学(教学班6个,学生285人)、拾林小学(教学班6个,学生159人)。调整方案:撤新平初级中学并入泰华学校,扩建泰华学校为27个教学班、学

13、生学位1350的九年(寄宿)制学校:泰华(新平)学校;保留仙鹤小学(教学班6个,学生学位270);暂保留拾林小学。15永商镇:现有学校:永商初级中学(教学班9个,学生500人)、永商中心小学(教学班8个,学生380人)、车灌小学(教学班7个,学生310人)、九莲小学(教学班6个,学生261人)、商隆小学(教学班6个,学生208人)。调整方案:撤车灌小学并入永商初级中学,改建永商初级中学为27个教学班、学生学位1215的九年(寄宿)制学校:新津县永商学校;合并九莲小学、永商中心小学,迁(新)建一所18个教学班、学生学位720的小学:永商中心小学;保留扩建商隆小学(教学班6个,学生学位200)。1

14、6邓双镇:现有学校:邓双初级中学(教学班6个,学生260人)、邓双中心小学(教学班16个,学生888人)、双河小学(教学班6个,学生272人)、和平小学(教学班7个,学生327人)。调整方案:合并邓双初级中学、和平小学,新(迁)建一所45个教学班、学生学位2025的九年(寄宿)制学校:新津县岷江学校;保留邓双中心小学(教学班12个,学生学位600);保留扩建双河小学(教学班6个,学生学位240)。17县城区:现有学校:新津中学(教学班78个,学生4253人)、新津中学实验学校(教学班12个,学生592人)、华润学校(教学班108个,学生5569人)、五津初级中学(教学班23个,学生1490人)

15、、新津职业高级中学(教学班24个,学生853人)、新津一小(教学班43个,学生2424人)、新津一小分校(原五津二小,教学班12个,学生566人)、五津三小(教学班8个,学生391人)。调整方案:剥离新津中学初中部,将新津中学初中部迁至新津中学西河对面,新建新津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教学班54个,学生学位2700);保留华润学校(教学班105个,学生学位4710)、五津初级中学(27个,学生学位1350)、新津一小(教学班42个,学生学位1890)、五津三小(教学班8个,学生学位350);撤新津一小分校,学校迁到纯阳小区;进一步办好新津职业高中。(二)20082013年,完成撤并项目7个。1撤并

16、顺江红石小学,学生分流到顺江希望小学和华润学校;2撤并金华镇初级中学,合并到普兴初级中学;3撤并岳店小学,学生分流到金华中心小学和花桥柳溪小学;4撤并万和乡杨牌小学,学生分流到许筏小学和万和中心小学;5撤并曹巷小学,学生分流到先主寺小学、中心小学;6撤龙马寺小学,并入中心小学;7撤并新平镇拾林小学,合并到泰华学校。七、投资预算布局调整是一牵动全县的大事,据我们初步预测,需新征土地418亩(新津中学160亩、岷江学校100亩、纯阳学校30亩、永兴小学30亩,其它学校98亩),预计建设投资一是完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需投资6661万元,此项可结合市上进行的农村标准化建设工程和

17、学校危房改造,争取成都市标准化建设办公室立项建设;二是完成县城学校布局调整需投资5532万元,县财政解决532万元(建纯阳学校),合作办学、吸引资金5000万元(主要是新津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三是按标准化学校建设的要求,需配套实验、信息技术装备等投资3127万元,采取向省、市有关部门争取一点、县财政投入一点、多渠道集资一点的方法解决。八、保障措施完成我县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需要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争取市上对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的投资,用好市上配套政策和资金,争取县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各方面的支持,才能圆满完成这项工作。1加强领导,成立县中小学布局调整领导小组,统筹这一工作,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齐心协力完成任务。2充分用好市上的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政策和资金。3充分发挥各地、各学校在布局调整、标准化建设中的积极性。4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新津县教育局二四年八月十二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