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0.86KB ,
资源ID:281952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81952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4课 《色彩的对比调和同类色与邻近色》.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4课 《色彩的对比调和同类色与邻近色》.docx

1、第4课 色彩的对比调和同类色与邻近色 第4课 色彩的对比、调和、同类色与邻近色 教案检查签名 : 第 4 课 色彩的同类色与邻近色, 对比与 调和 教学目 标 知识和能力目 标 让学生掌握同类色与邻近色、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便于更好的进行设计色彩艺术实践。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使其学会辨识同类色与邻近色。 学习运用同类色、 邻近色、 对比色的相关知识去完成一幅装饰画或生活用 品设计。 过程和方法目 标 通过教师讲授, 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理解同类色与邻近色的概念与特点。 通过欣赏感受和讨论交流等合作学习, 学会辨别和运用同类色与 邻近色。 通过艺术实践掌握同类色与 邻

2、近色、 对比色的调配与搭配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 标 培养学生主动、 细致地观察生活的习惯, 感受同类色与邻近色的美感。 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和富有情趣的生活态度, 能运用 所学知识主动美化生活、 表达情感。 提高色彩美感意识, 培养正确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 色彩对比与调和、 同类色与邻近色的灵活应用。 教学难点 色彩的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 启发法 欣赏法 观察法 讨论法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1 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案检查签名 :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一、导入部分: 由茶杯套和小壶的色彩导入, 启发学生分析得出 同类色与邻近色的基本概念。 同类色: 是单一色彩,

3、 需要利用明度、纯度和冷暖变化创造色彩效果。 邻近色: 是色相环上相邻色彩的搭配。 二、 讲授新课: ( 一) 同类色与 邻近色: 1、 展示同类色和邻近色在生活中实际应用 的图片, 分析其中的色彩关系 。 启 发学生思考同类色与 邻近色在色彩上效果上有哪些相似之处, 又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虽然邻近色与同类色都具有和谐的色彩效果,但邻近色搭配显得活泼强烈些, 而同类色则更加柔和统一。 它们的美感有相似之处又不是完全一样的。 2、 练一 练 找出图片中的彩色, 分析它们用 了 那种色彩关系 ? 小水壶 小盒子 青蛙皂盒 电吹风 烛台花瓶 通过色彩模板与 学生作品加强学

4、生对同类色与 邻近色的感受。 教师总结: 再次强调同类色与 邻近色的概念, 让学生明确二者的特点。 ( 二) 色彩的对比: 1 同时对比: 两种色彩同时并置在一起, 对方都会把对方推向 自 己的补色。 红和绿并置, 红得更红, 绿得更绿; 黑和白 并置, 黑显得更黑, 白 显得更白。 这就是色彩的同时对比。 明度对比、 纯度对比、 色相对比等, 都是在同时对比作用下产生对比效果的。 在某种对比环境下, 原来的绿色看上去也许就带蓝味了 。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如一个灰色, 靠近橙色就会带蓝味, 靠近蓝色就带褐位;靠近白色则显得深, 靠近黑色显得较为明亮。 色彩的这种同时作用, 影响着

5、所有色彩的对比效果。 我们在处理各种对比关系 时, 只 有将同时性的作用 加以考虑,才能掌 握 好 对 比 规 律 (图3-1 ) 图 3-1 2 . 补色对比: 在色环两端的色互为补色( 图 3-13)。 确定两种颜色是否为互补关系, 最好的办法是将它们相混, 看看能否产生中性灰色, 如果达不到中性灰色, 就需要对色相成份进行调整, 才能寻找到准确的补色。 补色的概念出自 视觉生理现象视觉色彩补偿。 与其把它们看作对立的色, 不如看作姻缘之色, 因为补色的出 现总是符合眼睛的需要。 一对补色并置在一起可以使对方的色彩更加鲜明, 如红与绿搭配, 红变得更红, 绿变得更绿。 在最简单的 6 色相

6、环中, 每一个原色都与 一个间色构成补色对, 这一间色包含着另 两个原色。 因此, 一对补色总是包含三原色, 也就包含了 全部色相( 图 3-14)。 红与绿=红+( 黄+蓝) 蓝与橙=蓝+( 黄+红)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黄与紫=黄+( 红+蓝) 补色相混、 三原色相混、 全色相相混, 都将产生中性灰。 通常, 在我们的概念中, 最典型的补色对是红与绿、 蓝与橙、 黄与 紫。 黄紫色对由于明暗对比强烈, 色相个性悬殊, 因此成为三对补色中最冲突的一对 蓝橙色对的明暗对比居中, 冷暖对比最强, 是最活跃生动的色彩对比。 红绿色对明暗对比近似, 冷暖对比居中, 在三对补色中显得十分优

7、美。 由于明度接近, 两色之间相互强调的作用非常明显, 从而会产生炫目 的效果。 补色对比的对立性促使对立双方的色相更加明显, 人的视觉生理适应性使补色关系天然和谐。 因此补色对比是最有美感价值的配色。 3. 补色协调法: 看书 P14 页 4. 色相对比: 不同颜色并置, 在比较中呈现色相的差异, 称为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可以发生在饱和色与 非饱和色之间。 用美丽的、 未经掺和的色环纯色相比, 可以得到最鲜明的色相对比效果。 鲜明的颜色对比能够给人们视觉和心理带来满足。 图 3-12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图 3-12 当 纯色以光谱的顺序排列时, 色相对比统一在柔和过渡的波长秩序

8、中, 优美、 和谐、 昭示着宇宙的光辉( 图 3-12)。 5. 原色对比: 在色料中, 红、 黄、 蓝三原色是色相环上最极端的色, 它们不能由别的颜色混合而产生, 却可以混合出环上所有其他的色。 红、 黄、 蓝表现了 最强烈的色彩气质, 它们之间的对比属最强的色相对比。 如果一组色仅是两个原 色或三个原 色的搭配, 就会令人感受到一种极强烈的色彩冲突, 这样的色彩对比很难在自 然界的色调中 出现, 它似乎更具精神的特征。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选用 原色作为国旗的色彩. 6. 间色对比: 橙色、 绿色、 紫色为原色相混所得的间色, 其色相对比略显柔和, 自 然界中植物的色彩呈间色为多, 像橙、 绿

9、、 紫这样的对比都是活泼、 鲜明又具有天然美的配色, 许多果实都为橙色或者黄橙色, 我们还可以经常见到紫色的花朵( 图 3-13) 7. 邻近色相对比: 在色环上顺序相邻的基础色相, 如红与橙、 黄与 绿、 橙与 黄这样的色 并置关系 , 称为邻近色相对比。 临近色对比属色相弱对比范畴,这是因为在红橙色对中 , 橙已带有红味, 在黄绿对比中 , 绿已带有黄味, 它们在色相因素上已有相互渗透之处; 但像红与橙这样的色在可见光谱中 具有明显的相貌特征, 都为单色光, 因此仍具有清晰的对比关系。 邻近色对比的最大特征是具有明显的统一调性, 。 或为暖色调,或为中性调, 或为冷色调, 同时在统一中仍不

10、失对比的变化. 8. 类似色相对比: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在色环上非常邻近的色, 如蓝与 绿味蓝, 蓝与紫味蓝这样的色相对比, 称为类似色相对比, 是效果最弱的色相对比。 类似色相对比在视觉中所能感受的色相差很小, 调式统一, 常用于突出某一色相的色调, 注重色相的微妙变化。 在色相对比中 , 视觉的色彩补偿会使相比较的各色发生一定的色相偏离。 例如同一块黄色, 放在橙色上偏向 柠檬黄色,放在蓝色上则偏向中黄。 在对比色相交界的边缘部分, 这种偏离尤为明显, 如在橙色与黄色交接的部分, 橙色向 红偏离, 黄色向黄绿偏离。 在蓝与黄相交的部分, 蓝向 蓝紫色偏离, 黄向橙色偏离。 在

11、色环上相隔角度越小的色, 色相对比越弱; 角度越大, 对比越强。 相差 15 左右为类似色相对比, 45 左右为邻近色相对比, 120 为原色对比, 180 为补色对比。 要想使一色的特征增强, 可以通过另 一色的对比来达到。 9. 冷暖对比: 人们 对一部分色彩产生暖和的感觉, 对另 一部分色彩产生寒冷的感觉 , 这种感觉的差异, 主要体现在不特色相特征. 上。 从色环上看, 明显的寒冷印象的色彩是蓝绿至蓝紫的色, 其中蓝色为 最冷的色, 明显有暖和感觉的色是红紫至黄的色, 其中 红橙色为最暖的色。 色彩的冷暖性质在色彩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视觉上,冷暖对比产生美妙、 生动、 活泼的色彩感

12、觉。 冷色有后退感和收缩感。 在艺术表现中 , 冷色与暖色都有极丰富的精神内涵. 10. 明度对比: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每一种颜色都有自 己的明度特征。 饱和的紫色和黄色, 一个暗, 一个亮, 当它们放在一起对比时, 视觉上不仅能分辨出它们的色相不同, 还会明显地感觉到它们之间有明暗的差异,这就是色彩的明度对比. 11. 纯度对比: 什么是纯度对比? 鲜艳的红色与含灰的红色并置在一起,能比较出 它们在鲜浊度上的差异, 色彩的这种鲜浊上的性质的比较, 称为纯度对比。 纯度对比既可以体现在单一色相中不同纯度色的对比中, 也可以体现在不同色相的对比中。 纯红和纯绿相比, 红色的鲜艳度更

13、高; 纯黄和纯黄绿相比, 黄色的鲜艳度更高。 当 其中一色混入灰色时, 视觉也可以明显地看到它们之间的纯度差。 黑色、 白色与 一种饱和色项对比, 既包含明度对比, 亦包含纯度对比。 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降低饱和色相的纯度。 ( 1)混入无彩色黑、 白 、 灰色。 ( 2)混入该色的补色。 任何一种鲜艳的色, 只要它的纯度稍稍降低, 就会表现出不同的相貌与品格, 我们以黄色的纯度变化为例。 纯黄是极夺目 的、 强有力的色彩。 但只要稍稍掺入一点灰色, 立即就会失去其耀眼的光辉。 纯度的变化也会引 起色相性质的偏离。 如果黄色里混入更多的灰色, 它就会明显的变冷,在色相上转变为一种不透明的、

14、毫无生气的黄绿色味。 白色混入黄色中 , 会使黄色迅速淡化, 变得及其柔和, 失去光辉。 黑色混入黄色中 , 使原本灿烂的色变为一种非常浑浊的灰黄绿色。 在纯度变化中 , 一种和浊色相比显得很显眼的颜色, 当它和更鲜艳的颜色对比时, 看上去就不如原来那样颜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色了 。 紫色、 红色与 蓝色, 在混入不同量的白色之后, 会得到较多层次的淡紫色、 粉红色和蓝色, 这些颜色虽经淡化, 但颜色的面貌仍较清晰, 也很透明, 但黑色却可以把饱和的暗紫色与暗蓝色迅速的吞没掉。 改变一个颜色的纯度的过程, 无论加白 、 加灰还是加黑, 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使该色的色相及冷暖倾向 发生

15、变化。 一般说来, 冷色会变暖, 暖色 会变冷。 要想产生一种单纯的、突出 纯度对比的色组, 应该选用两种色彩: 一种为某一饱和色相, 另 一种是与这一饱和色明度相等的灰色。 用这样的两色相混, 所得出 的对比效果基本排除了 明度对比也基本排除了 色相对比( 因灰色的混入会引 起色相的些许变化)。 将纯色不断增加灰色, 直至完全的中性灰, 就可获得一个完整的纯度色阶, 把不同等级的纯度色组合并置,就可以获得强、 中、 弱纯度的各种对比效果( 图 3-9)。 (三) 色彩的调和 调和: 没有对比, 就无所谓调和。 对比与调和, 是色彩的两大特性, 是构成色彩美感的两个基本要素。 和谐统一下的对比

16、叫 做调和。 色彩调和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 有秩序的组合在一起, 形成和谐统一的色彩搭配。 色彩调和的基本原理大体可分为两种: 类似调和、 对比调和。 色彩调和的目 的: 使有明显差别的色彩经过调整, 形成和谐而统一的完美整体。 合理地组织选择色彩搭配, 使其形成具有目 的性的美的色彩关系。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 1) 相同色相调和: 这是比较容易掌握的调和方法, 给人简洁、 明快、 单纯的美感。 主要体现其明度、 纯度的差别 。 在设计时避免明度差、 纯度差太接近而产生模糊不清、 单调乏味感或明度太强烈而产生过分刺激视觉效果。 ( 2) 相同明度调和: 同明度调和, 是指

17、孟塞尔色立体同一水平面上各色的调和, 即明度相同、 色相不同、 纯度不同, 有含蓄、 丰富、 高雅的视觉效果。 色相距离角度越大, 不容易调和,色相距离角度小, 容易调和。 纯度低的各色, 容易调和。 纯度高的各色, 面积大小对比强烈时容易调和; 面积大小相等时,不容易调和, 并随着色彩位置的不同而调和感不同。 在设计时,应避免色相、 纯度过分接近而模糊; 也应避免互补色相、 纯度过高和面积相等现象。 ( 3) 相同纯度调和: 同纯度调和指纯度相同, 而明度和色相不同的调和。 在设计时, 应避免因色相差, 明度差过小而产生模糊, 或纯度过高、 互补色相过分刺激。 ( 4) 无彩色调和: 无彩色

18、调和是指黑、 白 、 灰( 无任何色彩倾向) 间的调和。 只表现明度的特性, 除明度差别 过小、 过分模糊不清及黑白 对比过分强烈刺激外, 均能取得很好的调和效果。 无彩色调和, 可产生高调、 中调、 低调等色调, 无彩色与有彩色搭配均能取得良好的色彩效果。 标志设计、 招贴设计的很多优秀设计是采用无彩色与 有彩色的搭配。 三、教师小结: 怎样更好的运用 色彩。 四、 板书设计: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色彩的同类色与邻近色, 对比与调和 ( 一)同类色与 邻近色 ( 二)色彩的对比: ( 补色对比、 色相对比、 原色对比、 间色对比、 邻近色对比 ) ( 三)色彩的调和: ( 同类色相调和、 不同色相调和。 。 。 ) 五、作业布置 运用所学的知识运用拼贴、 绘画等方法, 运用 色相对比、纯度对比、 明度对比和冷暖对比中 任何一种对比完成一幅装饰画。 六、课堂反思: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