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30.49KB ,
资源ID:282088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82088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教学设计.docx

1、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教学设计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要让学生逐步认识实验在生物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要重视实验在知识学习中的作用,重视学生对生物全过程的理解,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重视学生对生物实验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2、理论依据: 自然界中很多生物组织都富含有丰富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如何检测生物组织中这些有机物的存在?通过实验发现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与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通过相应的颜色就可以检测这些有机物的存在。其中斐林试剂能够与糖类中的还原糖发生作

2、用生成砖红色的沉淀。双缩脲试剂能够与蛋白质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脂肪可以被苏丹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染液染成红色)。因此,可以根据与某些化学试剂所发生的颜色反应,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存在。3、教学特色传统教学中以往教师的教学策略是讲解该实验的原理与步骤之后,由学生进行操作验证某些生物组织的三类有机物。经过教学实践之后,发现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对于实验理论和技能的掌握,但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为了弥补这种教学策略的缺陷,我将这一验证性实验设计成为验证和探究性相结合的实验。设计思路为:在讲解实验原理和步骤的基础之上,先用富含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物材料来做验证实验

3、。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而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之上进行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的思路为:提出问题、做出假设-作出预测、分组探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表达交流;针对还原性糖和蛋白质的实验既可检测物质的存在,还可探究合适的实验材料,以及不同实验材料还原糖和蛋白质含量的多少。对于脂肪的检测,重点是通过颜色反应定性的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成分,学会脂肪鉴定的操作方法。我在教学中对本实验采取验证物质存在和探究最佳实验方法相结合,即对不同的实验材料用不同的实验方法,看哪种效果较好。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探究实验,学生所提出的探究问题会很多,很多实验材料做出的实验结果是怎样的,老师也没有一

4、个具体的概念。所以在给学生上实验课前,老师一定要做充分的准备。上实验课前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获得2-3种探究材料,根据所获材料进行实验操作。二、实验教学分析:1、内容分析新教材把实验安排在学习蛋白质、糖类和脂质等知识内容之前,一方面为接下来的学习各类有机物奠定感性认识基础,另一方面,由于实验内容的设置上注重学生对材料的选择,对检测结果的预期和实验方案的设计,因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为以后各章节的探究性实验的顺利开展搭建了一个较高的起点。2、学情分析高中学生的思维水平、学习能力已经发展到较高阶段,乐于并有能力接受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同时学生对该实验感兴趣,有实验操作的基础。由于实验可选

5、择的材料多,任务繁重,因此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3、教学条件分析由于该实验是高中生物实验会考经常考的一个实验,对实验的条件要求不是很高,因此高中生物实验室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验需求。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推断组织液中有机物的种类和大致含量2、能力目标:学习实验探究的方法 初步掌握评价和报告实验结果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严谨认真合作学习敢于质疑善于反思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原理和方法。难点:实验所用材料多,试剂种类和使用方法多,课堂容量大。突破:面对全体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材料仪器准备,学生的情感和知识准

6、备。课堂上发挥小组长的 协助管理作用,合理有序地组织教学。五、实验准备:1、还原糖的检测 实验材料:苹果、梨、葡萄、甘蔗、白萝卜、胡萝卜、白菜、番茄、菠菜、米饭、面粉、 红薯等植物组织。斐林试剂、葡萄糖溶液。实验器具:剪刀、解剖刀、试管、试管架、试管夹、滴管、大烧杯、小量筒、酒精灯、三脚架、 石棉网、火柴、研钵、石英砂、纱布等。2、蛋白质的检测 实验材料:鸡蛋清、猪肝脏、虾、牛奶、酸奶、面粉、米饭、苹果、红薯、面筋、豆浆等。 双缩脲试剂。实验器具:剪刀、解剖刀、试管、试管架、试管夹、滴管、小量筒、研钵、石英砂、纱布等。 3、脂肪的检测实验材料:葵花子、花生种子、芝麻、烹调用的食用油、肥羊肉。实

7、验试剂:苏丹III染液、 苏丹IV染液、50%的酒精溶液、蒸馏水。实验器具:擀面杖、白纸、试管、双面刀片、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毛笔、显微镜。六、教学流程图七、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1.情景导入多媒体展示各种富含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生物材料学生观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实验原理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水浴加热)脂肪+苏丹染液(苏丹染液)橘黄色(红色)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因此可以根据与某些化学试剂所产生的颜色反应,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或蛋白质的存在学生听讲让学生知道实验原理,加深对实验的理解。3.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教

8、师讲解(一)可溶性糖的鉴定1、选材:苹果或梨2、制备组织样液:(去皮、切块、研磨、过滤)注意:苹果或梨组织液必须临时制备。原因:苹果多酚氧化酶含量高,组织液很易被氧化成褐色,将产生的颜色掩盖)3、 取1支试管,向试管内注入2mL组织样液。4、 向试管内注入1mL新制的斐林试剂,振荡。注意:应将组成斐林试剂的甲液、乙液分别配制、储存,使用前才将甲、乙液等量混匀成斐林试剂;切勿将甲液、乙液分别加入苹果组织样液中进行检测。原因:斐林试剂很不稳定,甲、乙液混合保存时,生成的Cu ( OH )2在70900C下分解成黑色CuO和水;甲、乙液分别加入时可能会与组织样液发生反应,无Cu ( OH )2生成。

9、5、试管放在盛有50-650C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分钟,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注意:最好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上部,使试管底部不触及烧杯底部,试管口不朝向实验者。原因:防止试管内的溶液冲出试管,造成烫 伤;(二)蛋白质的鉴定1、选材:黄豆2、制备组织样液:(浸泡、去皮研磨、过滤。)3、鉴定:加样液约2ml于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摇匀;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34滴,摇匀,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注意:A液和B液也要分开配制,储存。鉴定时先加A液后加B液。CuSO4溶液不能多加。原因:先加NaOH溶液,为Cu2+与蛋白质反应提供一个碱性的环境。A、B液混装或同时加入,会导致Cu2+变成Cu ( OH )2

10、沉淀,而失效。否则CuSO4的蓝色会遮盖反应的真实颜色。(三)脂肪的鉴定1、选材:花生种子2、切片:花生种子浸泡、去皮、切下一些子叶薄片,将薄片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用吸水纸吸去装片中的水。注意:干种子要浸泡34小时,新花生的浸泡时间可缩短。原因:因为浸泡时间短,不易切片,浸泡时间过长,组织较软,切下的薄片不易成形。切片要尽可能薄些,便于观察。3、制片:在子叶薄片上滴23滴苏丹或苏丹染液,染色1分钟。用吸水纸吸去薄片周围染液,用50%酒精洗去浮色,用吸水纸吸去薄片周围酒精,滴上12滴蒸馏水,盖上盖玻片。注意:染色时间不宜过长。 酒精用于洗去浮色,不洗去浮色,会影响对橘黄色脂肪滴的观察。同时,酒精

11、是脂溶性溶剂,可将花生细胞中的脂肪颗粒溶解成油滴。 盖盖玻片时防止产生气泡。4、观察:低倍镜下找到花生子叶薄片的最薄处,移到视野中央,换高倍镜观察。1.学生听讲,做好笔记尤其应该注意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让学生明确实验步骤和实验的注意事项,为后面的实验操作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观察与记录 交流与讨论教师对学生实验的结果进行点评并引导学生分析错误结果出现的原因(一)可溶性糖的鉴定实验结果:溶液颜色的变化浅蓝色 棕色 砖红色(沉淀)(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结果:溶液变为紫色。(三)脂肪的鉴定实验结果:可看到细胞中有染成橘黄色或

12、红色圆形小颗粒。学生观察并记录每个实验的实验结果与老师所给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对于不同的结果,学生自由讨论,分析总结原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5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 做出假设)1、给学生提供很多含有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的实验材料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3、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其的可 操作性和科学性。4、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探究。提出问题:1、哪些生物组织中也含有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2、含有还原糖的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含量是否相同?怎么区别?3、选择本身有颜色的生物材料实验结果会有什么不同?4、脂肪的鉴定因实验材料的不同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等等。让学生对

13、探究实验有个初步的了解为后面探究实验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之上进行探究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作出预测设计实验分组探究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严格按照之前所学习的实验操作步骤去进行实验。教师进行指导1、作出预测设计实验(1)先预测,再检测。(2)设计记录表格,记录预测和实测结果。2、分组探究,自主学习小组长:组织分工,材料仪器的分配和管理。组员:根据自己组所探究的问题进行实验的选材、组织样液的制备、用相应的试剂和染液进行颜色反应和染色。注意生成性问题的再探究教师:不直接解疑,鼓励设计实验进行再探究学生做实验培养合作意识和实验操作的能力6

14、、观察记录 交流讨论交流讨论:1、预测与实测是否相符?2、实验操作是否严谨?3、存在的问题?4、用绿色叶片可做还原糖检测实验吗?5、豆浆(或牛奶)里含有糖类、脂肪吗?可用做糖类、脂肪检测实验吗?组内互相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的思维和严谨的实验态度7、总结点评&am, p;nb, sp;教师作出恰当的, 评价:(1)实验纪录表格的设计、实验结果和推论(2)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3)创新思维和能力学生总结脂肪的鉴定的其它方法:(1)刮取肥羊肉颗粒做涂片(2)植物油中加苏 丹III(3)用力挤压芝麻种子(或去壳葵花子)总结升华八、问题研讨 1、今天检测的生物材料中有机物的种类,含量一样吗?对你选择食物有什么启发? 2、如何利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例如:脱脂奶粉是否合格的检测, 3、加热后的豆浆(或牛奶)能与双缩脲试剂起颜色反应吗? 斐林试剂可用做蛋白质检测实验吗? 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顺序改变,情况怎么样? 还原糖检测的斐林试剂甲液、乙液与材料分隔开加入,情况怎么样? (提示:甲液苹果汁乙液;乙液苹果汁甲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