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5 ,大小:442.53KB ,
资源ID:283289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83289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第三周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第三周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1、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第三周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第三周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某蛋白质共由99个氨基酸组成,氨基总数为25个,羧基总数为26个,其中R基上羧基数目为23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蛋白质的R基中共含有22个氨基B共有95个肽键C形成此蛋白质时,共减少分子质量1764D此蛋白质有2条肽链2.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抽提出来,并将它在空气和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发现这个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这细胞最可能是()A人的白细胞 B鸡的红细胞 C蛔虫的体细胞 D幽门螺杆菌3.关于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功能之间的关系,逻辑顺序

2、正确的是()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分子组成膜具有流动性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膜内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大都是运动的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得以正常进行A B C D4.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浸润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1分钟后进行显微观察,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L是细胞壁,M是细胞质,N是细胞液BM中的溶液浓度大于蔗糖溶液浓度CM的颜色变深与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有关DN空间的大小与L的选择透过性有关5.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膜上存在着两种运输葡萄糖的载体SGLT1(主动运输的载体)和GLUT2(协助扩散的载体)。研究人员根据不同葡萄糖浓度下的运输速率绘制如右图所示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葡萄

3、糖浓度极低时只通过主动运输吸收B. 该实验可以探究不同浓度葡萄糖条件下的主要吸收方式C. 小肠绒毛细胞对葡萄糖的两种运输方式可同时进行D. 在较高浓度下,细胞主要依赖主动运输来增大吸收速率6.下图表示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催化化学反应时,反应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以下关于此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Aa、b、c表示温度,则一定是abcBa、b、c表示pH值,则cba Ca、b、c表示酶的浓度,则abc Da、b、c表示温度,则不可能是cba 7.物质A在无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物质P所需的能量变化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加热加压使底物分子更容易从b状态转变为a状态Ba

4、d段表示在有酶催化剂条件下,物质A生成物质P化学反应顺利进行所提供的活化能C若仅增加反应物A的量,则图中曲线的原有形状不发生改变D曲线可表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该反应只能在细胞内进行8.如图表示不同距离的跑步过程中,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供能的百分比正确的说法是()A跑步距离越长,无氧呼吸供能所占比例越大B跑1500米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相当C跑100米时,所需ATP主要由有氧呼吸产生D马拉松跑时,肌肉细胞呼吸释放的C02与吸收的O2之比约为1:19.如图表示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实验,在叶片光照24小时后,经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有锡箔覆盖的部分呈棕色,而不被覆盖的部分呈蓝色本实验证

5、明()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需要光 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光合作用制造淀粉A B C D10.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其原因可能是()未加石英砂、研磨不充分 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酒精提取分次加入少量无水酒精提取 使用放置数天的菠菜叶A B C D11.有丝分裂间期细胞内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其结果是()ADNA含量增加了一倍,染色体数不变BDNA含量和染色体数都增加一倍CDNA含量不变,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DDNA含量和染色体数均不变12.动物细胞培养中存在“接触抑制”现象,如果清除一部分贴壁细胞,邻近细胞又迅速分裂重新填满这一区域,然后再次停止分

6、裂。据此作出的假设,不合理的是 ( )A.清除部分细胞,邻近细胞释放某种信号分子重新启动细胞周期B.细胞接触后,为动物细胞停止分裂离开细胞周期提供了信号C.细胞周期是有其内在节律性的,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D.细胞膜表面上可能存在接受邻近细胞信号的受体13.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衰老对生物体都是有害的正常细胞癌变后在体外培养可无限增殖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有关人胚胎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是细胞坏死的结果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变异是细胞癌变的内因 低温引起的细胞冻伤和死亡属于细胞凋亡A1

7、项 B2项 C3项 D4项14.科学家最近研究发现人体生物钟机理如图所示,下丘脑SCN细胞中,基因表达产物PER蛋白浓度呈周期性变化,振荡周期为24h。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per基因不只存在于下丘脑SCN细胞中B、过程的产物可直接作为过程的模板C、核糖体在图中移动的方向是从右向左D、过程体现了负反馈调节的调节机制15.下图为某高等动物个体的一组细胞分裂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和甲丙的分裂过程可同时出现在同一器官中B乙细胞和丙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DNA含量也相同C乙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为AaBbCC,丙产生的细胞基因型为ABC和abCD丙细胞产生子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

8、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16.人21号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一段核苷酸序列)作为遗传标记,可对21三体综合症作出快速的基因诊断(遗传标记可理解为等位基因)。现有一个21三体综合征患儿,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其父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母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遗传标记未发生正常分离的细胞是:A初级精母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 C次级精母细胞 D次级卵母细胞17.下列叙述中哪项不能表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行为A.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组成之一 B.在细胞分裂中,基因和染色体都能通过复制保持连续性 C.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成对存在 D.配子形成时

9、,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的分离和重组互不干扰18.在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实验中,下列实验结果不正确的是A.注射R型菌后,小鼠不死亡B.注射S型菌后,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能分离出活的S型细菌C.注射R型菌及热处理的S型菌后,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出活的S型细菌D.注射S型菌及热处理的R型菌后,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能分离出活的S型菌19.下图为真核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的四种脱氧核苷酸可组合成64种密码子,代表20种氨基酸B若中有一个碱基发生改变,则合成的多肽链的结构将发生改变C上的一个密码子只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只由一种tRNA转运D起始密码

10、子在的右端20.下图为苯丙氨酸部分代谢途径示意图。苯丙酮尿症是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所致。患者的苯丙氨酸羟化酶失活,苯丙氨酸转化为酪氨酸受阻,组织细胞中苯丙氨酸和苯丙酮酸蓄积,表现为智力低下、毛发与皮肤颜色较浅等症状。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一个基因可能会影响多个性状表现B生物的一个性状只受一个基因的控制C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性状D在婴幼儿时期限制对苯丙氨酸的摄入可缓解患者的病症21.关于下列图解的理解正确的是AAAaaa雄性有斑有斑无斑雌性有斑无斑无斑图一 图二 A.图中发生基因重组的过程是B.过程表示减数分裂过程C.图一中过程的随机性是子代中Aa占1/2的原因之

11、一D.图二子代中aaBB的个体在aaB_中占的比例为1/1622.玉米的某突变型和野生型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显性基因B和隐性基因b控制,但是携带基因B的个体外显率为75%(即杂合子中只有75%表现为突变型)。现将某一玉米植株自交,F1中突变型:野生型=5:3。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F1比例说明该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亲本表现型为突变型C、F1野生型个体都是纯合子D、F1自由交配获得的F2突变型和野生型的比例也是5:323.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图及部分个体基因型如图所示,A1、A2、A3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II2基因型为XA1XA2的概率是1/4BI

12、II1基因型为XA1Y的概率是1/4CIII2基因型为XA1XA2的概率是1/8DIV1基因型为XA1XA1概率是1/8 24.鸡的公鸡被羽型是一个只在公鸡中表现的性状,它由常染色体隐性基因型hh决定,显性等位基因产生具有母鸡被羽型的公鸡。所有的母鸡不论基因型如何,都是母鸡被羽型。一只具有公鸡被羽型的公鸡与三只母鸡交配,每只母鸡产下12只小鸡。在总共36只小鸡中,有15只具有母鸡被羽型的公鸡,18只具有母鸡被羽型的母鸡,3只公鸡被羽型的公鸡。那么,三只亲代母鸡最可能的基因型是什么?( )A2HH,Hh B1HH,2HhC1HH,1Hh,1hh D2HH,1hh25.下图所示为某二倍体生物的正常

13、细胞及几种突变细胞的一对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图中正常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类型有四种B突变体的形成可能是由于基因发生了突变C突变体所发生的变异能够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到D突变体中基因A和a的分离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26.下图表示CFTR蛋白在氯离子跨膜运输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氯离子在CFTR蛋白协助下通过主动运输转运B. 氯离子跨膜运输是由膜上磷脂分子和CFTR蛋白决定的C. 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可能会影响氯离子的跨膜运输D. 水分子与氯离子在运输过程中的耗能差异是两者跨膜运输重要区别之一27.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在华南沿海发现了

14、两个牡蛎未定种,结合线粒体和基因组分析,命名其中一种为电白牡蛎,电白牡蛎无闭壳肌痕。而分布在辽宁的长牡蛎,它的闭壳肌痕很大。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B. 电白牡蛎与长牡蛎由于存在地理隔离而存在生殖隔离C. 两种牡蛎形态上的差异说明二者基因库不全相同D. 电白牡蛎出现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28.在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不同岛屿上分别生活着15个陆生龟种群,它们的形态各异,食性和栖息场所也各不相同。研究发现,它们是由南美洲西海岸大陆龟进化而来的,都保留着南美洲西海岸大陆龟类的痕迹,但它们部分种群间杂交无法得到后代或杂交后代不育。根据以上信息,下列

15、叙述正确的是A.陆生龟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进化的结果是不一定形成新物种 B.陆生龟新物种的形成经历了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C.陆生龟发生的变异决定了其进化的方向 D.同一岛屿上的不同物种之间不存在相互选择和影响29.油菜籽的含油量随世代选择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据图分析,选择育种对高含油量油菜籽品种的产生所起的作用是 A.改变了控制产油的一对等位基因的总频率 B.淘汰部分表现型,使高含油量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大 C.定向诱导了控制高含油量基因的自由组合 D.改变了油菜籽的基因库,导致新物种的产生30.科学家做了下面的实验:把若干对家蝇分成若干组(每组一对),再将

16、每组的子代分为A、B两部分,用DDT处理每组的A部分,B部分则不接触DDT(如下表所示)。只选择保留存活率最高的那一组的B部分,A部分及其余各组统统淘汰。将保留的部分再重复这样的实验过程,并且在实验中逐代增加DDT的浓度。经过这样多代的重复,获得了具有很强抗药性的家蝇。上述的实验事实说明 亲代组别1组(一对蝇)2组(一对蝇) n组(一对蝇)子代分两份处理A施DDTB无DDTA施DDTB无DDTA施DDTB无DDT结果存活较少全部存活存活较多全部存活存活很少全部存活选择淘汰淘汰淘汰保留淘汰淘汰ADDT诱导家蝇产生抗药性变异B由于长期使用DDT,使家蝇的抗药性逐代增强C家蝇抗药性原已存在,与是否使

17、用DDT无关D家蝇抗药性形成是长期使用DDT的结果第II卷(非选择题)二、简答题31.某生物研究小组在密闭恒温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试验,连续48h测定温室内CO2浓度及植物吸收CO2速率,得到图1所示曲线(整个过程呼吸作用强度恒定),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图1图2(1)实验开始阶段的03小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 ,图中植物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 个(2)6h时CO2在细胞内的移动方向是 ,由12时到18时,叶绿体内三碳酸含量变化是 (3)叶绿体利用CO2速率最大的时刻是 h时,前24小时比后24小时的平均光照强度 (4)如果使用相同强度绿光进行实验,c点的位置将 (填“上移”

18、、“下移”、“不变”),原因是 (5)若已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 25和30,图2为CO2浓度一定、环境温度为25时,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请据图在答卷图中绘出环境温度为30时,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要求在曲线上标明与图中A、B、C三点对应的a、b、c三个点的位置)32.图1是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数值的单位为kcal(m2a)图2是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鼠、鼬和鹰构成的食物网,某个时期,当地居民大量捕杀鼬,导致岛上鼠种群爆发,随后由鼠疫杆菌引起的鼠疫通过跳蚤使人感染请回答问题图1图2(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图1中第二营养级的能量

19、流入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约为 %(保留一位小数)(2)图1数据反映出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没有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判断依据是能量输入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能量输出(3)图2所示食物网中,兔和人的种间关系是 ,鹰属于 营养级(4)生长在该岛上的蘑菇体内储存的能量 (填“能”或“不能”)传递给植物33.已知大麦在萌发过程中可以产生淀粉酶,用GA(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可使其不用发芽就产生淀粉酶为验证这一结论,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试管号GA溶液缓冲液水半粒种子10个 实验步骤实验结果1011带胚步骤一步骤二+2011去胚25保温24h后去除种子,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1ml淀粉液25保温10

20、min后各试管中分别加入1ml碘液,混匀后观察溶液颜色深浅+30.210.8去胚+40.410.6去胚+50.410.6不加种子+注意:实验结果中“+”越多表示颜色越深表中液体量的单位均为mL回答下列问题:(1)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可生成二糖,该二糖是 (2)综合分析试管1和2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反应后试管2溶液中的淀粉量比试管1中的 ,这两只试管中淀粉量不同的原因是 (3)综合分析试管2、3和5的实验结果,说明在该实验中GA的作用是 (4)综合分析试管2、3和4的实验结果,说明 三、实验题34.冰叶日中花是一种一年生矮生草本植物。在干旱条件下,气孔白天关闭、夜晚开放;在水分充足时,气孔则白天开

21、放,夜晚关闭。其在干旱环境下的细胞代谢过程如图11所示,请回答下面的问题:图11(1)测定叶绿素a含量前要先制备色素提取液,方法是:将待测器官剪碎,放入研钵中,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和_,再加入适量_进行充分研磨,过滤可获得色素提取液。(2)在干旱环境条件下,冰叶日中花进行光合作用的CO2来自_;夜晚能吸收CO2但不能合成(CH2O)的原因是_。(3)研究发现,PEP羧化酶的作用是把CO2固定在草酰乙酸,NADP苹果酸酶的作用是促进苹果酸氧化脱羧放出CO2由此推测,在干旱环境中,PEP羧化酶在_(白天,夜晚)具有活性,NADP苹果酸酶在_(白天,夜晚)具有活性。(4)干旱环境中,在阳光充足的上午,突

22、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后的一小段时间内,冰叶日中花细胞内C3的含量将_。(5)冰叶日中花在干旱环境气孔开闭特点的意义是_。35.已知大麦在萌发过程中可以产生-淀粉酶,用GA(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可使其不用发芽就产生-淀粉酶。为验证这一结论,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试管编号GA溶液缓冲液水半粒种子10个实验步骤实验结果(颜色深浅)步骤1步骤2111带胚25保温24h后去除种皮,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1mL淀粉液25保温10min后各试管中分别加入1mL碘液,混匀后观察溶液颜色深浅+2011去胚+30.210.8去胚+40.410.6+50.410.6不加种子+注:实验结果中“+”越多,表示颜色越深,表中

23、液体量的单位均为mL。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的溶液浓度是 ,表中的处理是 。在15号试管中,起对照作用的是 (填试管编号)。(2)该实验的原理是:-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成二糖或单糖,淀粉遇碘变蓝色,而二糖和单糖不能,因而根据 ,说明酶促反应的程度。(3)分析试管1和2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反应后试管1溶液中的淀粉量比试管2中的 。这两支试管中淀粉量不同的原因是 (2分)。(4)分析试管2、3和5的实验结果,说明在该实验中GA的作用是 。(5)分析试管2、3和4的实验结果,说明 (2分)。试卷答案1.A【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分析】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过程中,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

24、酸数目肽链数;根据题意,R基中羧基有23个,蛋白质中羧基有26个,所以蛋白质有3条链【解答】解:A、氨基有25个,有3条链,所以R基中有22个氨基,A正确;B、99个氨基酸脱水形成3条肽链,共有肽键数96个,B错误;C、形成96个肽键,脱去96个水分子,减少的分子质量为9618=1728,C错误;D、此蛋白质有3条肽链,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羧基判断蛋白质含有3条肽链2.D【考点】细胞膜的制备方法【分析】本题是考查细胞膜的结构和不同细胞的结构特点,细胞膜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骨架,由题意可知,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抽取出来,并将它在空气水界

25、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发现这个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说明这个细胞只含有细胞膜,不含细胞器膜和核膜,然后判断选项中不含细胞器膜和核膜的细胞即可【解答】解:A、人体白细胞含有细胞器膜与核膜,A错误;B、鸡的红细胞含有细胞器膜和核膜,B错误;C、蛔虫的体细胞虽然不含有线粒体,但含有除线粒体外的其他具膜细胞器和核膜,C错误;D、幽门螺杆菌细胞属于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和具膜细胞器,只含有细胞膜,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膜的结构,原核细胞的结构特点与真核细胞的结构特点,通过题干信息分析出这种细胞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B选项往往与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混淆而

26、错选3.C【考点】细胞膜的成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生物膜的功能特性【分析】本题是对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结构和功能之间关系的考查,生物膜的组成成分是化学结构,由组成成分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生物膜,生物膜的结构决定功能【解答】解: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功能之间的关系,逻辑顺序是:蛋白质与磷脂分子是组成成分组成成分的特点是膜内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大都是运动的决定了生物膜具有有流动性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协助扩散、主动运输故选:C【点评】对于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结构和功能之间关系的理解并把握知识点直接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观点,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的理解是本题考查的重点4.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质壁分离的相关知识

27、,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识图能力。从图像可知,L是细胞壁,M是原生质层和液泡,N是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空隙,A错误;此图是是1分钟后进行显微观察的,不能够确定M中溶液的渗透压与蔗糖溶液渗透压大小关系,B错误;M的颜色变深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的,C正确;L细胞壁是全透性的,D错误。5.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结合题图信息,通过分析比较与综合对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并得出结论。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SGLT1是主动运输的载体,GLUT2是协助扩散的载体。分析题图曲线可知,协助扩散发生的同时,主动运

28、输也在发生,只不过很低浓度下,主动运输的载体就达到饱和,高浓度情况下,需要依赖于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提高吸收速率,主要吸收方式是协助扩散,协助扩散是主动运输方式的3倍。A、图中曲线显示,葡萄糖浓度极低时只通过主动运输吸收,A正确;B、由于在不同浓度葡萄糖条件下,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膜上运输葡萄糖的速率不同,所以该实验可以探究不同浓度葡萄糖条件下的主要吸收方式,B正确;C、在一定的葡萄糖浓度范围内,小肠绒毛细胞对葡萄糖的两种运输方式可同时进行,C正确;D、在较高浓度下,主动运输的载体已接近饱和,所以细胞主要依赖协助扩散来增大吸收速率,D错误。故选:D。6.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酶知识,难度中等。酶的催

29、化作用在低于最适温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超过最适温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a曲线酶的活性在其中最强,但不一定温度高于其他曲线;pH影响酶的活性和温度类似,不一定存在选项中的关系;a反应物的量降低迅速,因此该酶的量为三者中最高,其次为b,再次为c。7.C【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了酶的本质和作用以及酶的特性的知识。难度适中。加热加压能提高底物分子本身的能量,使底物分子由初态达到活化状态,从而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A错误。ad段表示在无酶催化剂条件下,物质A生成物质P的化学反应过程,B错误。若仅增加反应物A的量,其他条件不发生任何变化的情况下,反应的进程不会发生任何改变,故C正确。曲线可表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只要提供适宜的条件,该反应既能在细胞内也可在细胞外进行,D错误。8.D【考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分析】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