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35.27KB ,
资源ID:285552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85552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影响家长教养方式的因素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影响家长教养方式的因素分析.docx

1、影响家长教养方式的因素分析浅析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2012-04-01 教育不仅是指学校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正如新课标所言,教育合力是指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区教育为依托的共同育人的力量。作为教育合力之基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个性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发展个性就显得更为重要。虽然个性的发展是不断完善的过程,但儿童期作为个性初步形成的时期是极为重要的,儿童的个性一旦形成是很难改变的,所谓“从小看八十”、“三岁之魂,百岁之才”正是说明了这个道理。但是由于这一时期儿童的心理发展尚不成熟

2、,可塑性比较强,容易受外界的影响,特别是家庭、父母的影响很大,因此家庭教育,尤其是有关家庭教养方式的讨论在这一时期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家庭教养对儿童个性发展的的重要作用 在充满竞争的21世纪,各国以科技和经济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所以对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上升为一个民族发展的首要问题。对儿童教育的影响因素涉及到多个方面,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儿童比作天然的大理石,认为有六位雕塑家把他们变成千姿百态的雕像。这六位雕塑家依次是:家庭、学校、集体、儿童自己、书籍、偶然因素。家庭被列在第一位,说明家庭在儿童个性发展中的突出作用4。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 :“父母是孩

3、子人生第一任老师 ,他们的每句话、 每个举动 、每个眼神, 甚至看不见的精神世界都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的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 甚至习性爱好, 都会在孩子的心灵上打下最初的烙印。所以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的个性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 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的行为风格。生活在和睦美满的家庭中,儿童性格活泼 、开朗、友爱合作,生活在有文化教养的家庭中,儿童有礼貌 、举止文雅。 父母勤劳朴实、 待人诚恳, 儿女在对人对己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上也会如人们常说:“孩子身上有父母的影子。” 有些孩子的个性正是

4、父母或亲人的写照。在家庭中父母对各种行为的赞扬或批评使儿童渐渐懂得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对”、什么是 “错 ”。父母的言传身教, 赏罚褒贬对于一个具有高度模仿性而缺乏选择能力的儿童来说起着个性上的奠基作用。 二、几种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形成儿童不同的个性 早在19世纪末,弗洛伊德就注意到了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他对父母的角色做了简单的划分:父亲负责提供规则和纪律,母亲负责提供爱和温暖。后来Parsons 发展了弗洛伊德的观点,并把这个问题与家庭角色及性别联系起来,认为女性善于表达,情绪比较敏感,适合处理与孩子间的关系;而男性指导性强,适合制定规则。最早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

5、会化影响的美国心理学家西蒙(P.M.Symonds,1939)提出亲子关系中的两个基本维度:接受拒绝,支配服从。最具影响的是美国心理学家Baum rind(1967,1991)的研究。他采用家庭与实验室观察研究, 提出了父母教养方式的两个主要维度:要求和责任;并由此组合形成了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漠不关心型等四种教养方式。我国教育学家以及心理学家对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多采用这种分法, 各教养方式表现如下。 (一)民主型 民主型父母给孩子自由发展空间,平等地对待、尊重和信任孩子,能与孩子相互沟通,交流各自的看法,鼓励孩子上进,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发展,父母也为孩子的发展提出建议,理性地指

6、导孩子成长,对其缺点错误能恰如其分地批评指正,以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父母遇事总是先给孩子讲道理,从不打骂。即使有时候父母错了,也会真诚地给孩子道歉。实践证明,在温暖、民主、宽松的家庭中成长,能使孩子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也容易产生发挥自身潜能的动力,在学习上表现出的主动性也较强。 个案描述:西西,五岁,表姐家的小孩,聪明活泼可爱有同情心,小家伙学什么会什么,写字、画画、跳舞都很优秀,做起事情来有模有样。西西从小由父母自己亲自教养,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格外重视,平时对待孩子给予十分平等的地位,学什么兴趣班必须是孩子说“我要学”才进行培养,并且特别注意倾听孩子的想法,必要时给予帮助,对

7、孩子有一定的纪律和要求,让孩子参与家庭大事,如家里买车选什么颜色啊,给爷爷买什么生日礼物啊等等。 这种教养方式最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在这种家庭教育下成长的孩子,易于形成健全的个性,身心发展都会比较健全,自我接纳程度比较高,自信心比较强,容易形成敢想敢说敢干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求知欲高、好奇心强并极具创造性。 (二)专制型 专制型的父母在家里操纵着子女的一切, 用权力和强制性的训练使孩子听命, 享有无上的权威。父母从来不考虑子女的思想感受, 只从父母的主观意志出发,总是代替子女思考, 强迫子女接受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子女必须要按照父母的认识和意志去活动,不能超越父母的指令。这种类型的父母对子女要求

8、过分严厉, 有过高的期望, 缺少宽容, 有太多的限制, 过分的不允许,教育子女语言和方法简单,态度生硬。 个案描述:磊磊,十岁,小学三年级,邻居家的小孩,父母的经济水平较好,都是个体户,因为是自己勤劳致富,本身比较优秀,所以对孩子的要求也比较高,平时不管孩子愿不愿意,兴趣班一大堆,对孩子总是很苛刻,磊磊与同龄的小孩比起来显得十分内向,让人感觉总是怯生生的,与人交谈只是点头或者摇头,很少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专制的父母常对孩子实施“高压政策”,强调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对孩子的日常活动干涉过多,管教过于严厉。教育中对孩子态度生硬、方式方法简单,只从自己的主观意志出发,强迫子女接受自己的看法与认识,不

9、考虑孩子的心理愿望,不考虑孩子自身的心理感受,用命令式的言行使孩子接受自己的看法和认识,经常以打骂、体罚来使孩子就范。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经常处于被动、压抑状态,缺乏自制能力,往往会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个性:一种表现为顺从、懦弱、缺乏自信、自尊、孤独、性格压抑,心理自卑,遇事唯唯诺诺,缺乏独立判断和处理的能力;另一种表现为逆反心理强、冷酷无情、有暴力行为。通常孩子在学习方面处于被动,成绩很差。 (三)溺爱型 溺爱型父母一般很少向子女提出要求或施加控制, 对孩子的爱缺乏理智和分寸,即使子女提出过分的要求, 往往也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这一类型的父母对子女怀有过多的期望与爱, 为孩子提供无微不至的

10、帮助和保护但是却忘记了孩子社会化的任务,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姑息迁就、怂恿包庇。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与缺点既不制止,也不纠正,孩子是家庭中的小霸王,可以无拘无束,任性胡为, 父母为了孩子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 个案描述:裕轩,八岁,小学一年级的男孩,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住,因为父母都是独生子,又因为家庭重男轻女思想比较严重,所以长辈的宠爱与娇纵可想而知。大半夜要想吃肯德基就打的带过去,在家里砸掉东西外婆还说好叫他继续砸。在班上捣乱发脾气是正常事,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总是欺负别人,骂脏话更是不在话下,可一旁的妈妈却笑眯眯的看着,毫不制止 长期的溺爱型教育方式会导致孩子形成极度懒惰的作风,

11、自理能力极差,养成对旁人指手划脚、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求进取,不努力的不良个性。这种抚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表现得很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尤其差,当要求他们做的事情与愿望相背时他们几乎不能控制自己的冲动,常以哭闹等方式寻求即时的满足,对于父母他们也表现出很强的依赖和无尽的需求,而在任务面前则缺乏恒心和毅力。 (四)放任型 放任型父母对孩子既缺乏爱的情感和积极反应,又缺少行为的要求和控制,亲子间交往甚少,父母对孩子缺乏基本的关注与了解,对孩子的一切行为举止采取不加干涉的态度,给孩子一种被忽视的感觉。这样的父母认同“树大自然直”的观念,对孩子采取漠不关心、放任自流的教养方式。这种现象多存在于工作繁忙

12、、交际应酬多、业余时间少的父母,一心扑在自己的工作学习上,很少与孩子交流沟通,忽视孩子的内心世界和需要。对孩子的行为与学习不感兴趣,也不关心,很少去管孩子。 个案描述:天天,舅舅家的孙子,孩长得非常聪明可爱,父母经常外出工作管的很少,乖的时候不知道多招人疼爱,但是大多数时候非常让人头疼,已经上小学的孩子,简直就是家庭物品粉碎机,家里电脑多次遭他“袭击”,非常任性,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好像有天生的破坏性,被发现做错事时道歉态度之诚恳令人感动,可是再次犯错的速度更是惊人。 放任型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容易形成冷漠、自我控制力差、易冲动、不遵守纪律、具有攻击性、情绪不安定等不良的个性特征,使他们在青少年时期

13、很容易发生不良行为问题。由于与父母之间的互动很少,这种成长环境中的孩子出现适应障碍的可能性很高。 他们对学校生活没有什么兴趣学习成绩较差,并在长大后表现出较高的犯罪倾向。也有许多孩子表现为性格内向、情绪不安、对人冷淡、兴趣狭窄、缺乏理想。与人交往产生挫折后,易产生对立、仇视情绪,从而发生侵犯行为。 三、如何树立正确的教养方式 通过对以上四种教养方式优劣的比较,本文研究结果是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个性的发展,因此应该树立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但是儿童的良好个性不是天生的,更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需要父母树立良好的教养观念并给予孩子正确的教养方式。在西方国家他们经过跟踪研究,提出了合理、正确的

14、教养方式的“八字”方针,即管束、期望、教导、关爱。遵循八字方针的父母,最利于在孩子心目中建立威信,最利于子女健康成长。那么作为父母应该怎样有意识有目的的培养儿童良好的个性呢? (一)以身作则,合理管束 古语有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孩子父母应立下一定的规矩去管理约束孩子,并对孩子说明为什么这样做的原因和不能这样做的原因,而作为父母应当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做孩子的表率。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就是这个道理,父母做什么孩子都会看在眼里,也会跟着模仿,如果爸爸抽烟孩子也会跟着学,如果妈妈骂人孩子也会记得,但如果父母做出率直的榜样,孩子也会很诚实。同时作为父母不应该说一套做一套,这样在孩子面前说

15、话就会失去威信,久而久之给孩子的教育就失去力量。 (二)赏识孩子,适当期望 父母应该学会赏识孩子,充分尊重孩子的个性,孩子在成长的路上不管是进步还是失败,作为父母都应该学会赏识。随着孩子越长越大,什么事情都想自己尝试。这时候的父母不应该老是担心孩子做不好,想帮孩子代劳,应该让孩子自己动手去感受生活,久而久之孩子便在生活中学会克服困难,体验创造的过程和成功的喜悦,也会增强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信心。同时应当引导孩子树立适当的目标,这样的目标不应该太高也不应该太低,让孩子跳一跳能够够得着,并且帮助孩子在树立长远目标的同时把目标具体化,把要求落实到每一天并要求孩子持之以恒的努力,以让孩子形成不断进取的心

16、理品质。 (三)感受关爱,适当挫折 关爱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而成长中孩子更是需要关爱尤其是父母的关爱,作为父母应当尽量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家庭的温暖,从而让孩子学会热爱父母,热爱集体和自然。另一方面,父母应该有意识的让孩子感受一些挫折,比如有意识地让孩子忍受一下饥锇感、失败和批评等,从而锻炼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平衡能力,增强竞争意识和平等竞争意识,提高良好的社交能力及合群、协作的素质。 (四)平等沟通,循循善诱 父母作为家庭生活的主导,子女健康成长的监护者,应细心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情绪、行为的微妙变化,给孩子以理智的爱和适度的控制。当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父母应多从子女的角度

17、考虑,给予理解,使其感受到父母的支持与鼓励。孩子虽小, 但也和大人一样, 自尊心很强, 父母应像对待大人一样尊重他们的权利和需求, 对儿童的兴趣加以引导, 挖掘他们的潜能。父母循循善诱是指对待一件事情应该讲明道理,采取民主协商的办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孩子心悦诚服,给予孩子启发性的帮助。影响家长教养方式的因素分析卢 静 谭琳琳(南宁市第十四中学 530023)摘要:为了了解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教养方式的关系、影响家长教养方式的因素以作好学生的教育工作。我们用问卷对308名初中生和246名家长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家庭环境好、学历高的家长有更多接受新鲜理念的条件与机会、教育观念较为科学,也能用比较好的

18、方式教养孩子;父母的离异影响着他们对待孩子的态度与方式,尤其对母亲教育方式的影响更大,离异的父母更多采用“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父母的教养方式也与学生年级有关,高年级的母亲不会过多地“干涉和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但也少了些“情感温暖”,由于升学压力的影响,家庭氛围变得沉闷,父母的人才观也趋向单一。关键词:初中生、教养方式、教育观念一、问题的提出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孩子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父母通过教养孩子的活动,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影响家庭教育方式的因素很多,如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教育对象等

19、等。而作为教育者即教育方式的载体或执行者的父母自身的素质和条件,对教育方式的影响是最直接、最关键的。上世纪40年代迄今,国外学者既从社会文化背景、社会阶层、社会经济地位及父母体验到的压力和社会支持等家庭系统以外更广阔的层面出发,又从家庭系统内部的一些因素,从孩子特征入手,较全面地探讨了家庭教养方式和教养行为的影响因素。如,巴斯顿的研究发现,美国、法国和日本这三个国家的母亲对孩子注视他人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在集体价值取向的日本,母亲鼓励并引导孩子注视他人的行为;而在个人价值取向的美国和法国,母亲对孩子注视他人的行为没有明显反应。又如,Chamberlin(1974)、Lytton(1980)及M

20、inton和Levine(1971)等的研究证实,白人中产阶层的父母更多地对孩子使用建议和解释,更多地对孩子的需求作出应答,且更经常地提供积极而非否定的反馈;而较低阶层的父母更倾向于使用强制和权力介入,对孩子自由更多加以限制。再如,Cox(1987)发现,与非抑郁的母亲相比,抑郁的母亲与孩子的交往质量差,更多忽视孩子的要求,更多使用控制的手段。Mcloyd(1994)发现,处于压力中的父母自我效能感差,对孩子的温情较少,缺乏耐心和参与,提供的帮助也较少,对孩子的消极控制较多,容易受到激惹。Martin(1975)发现,父母和孩子的性别影响父母对待孩子的方法,与孩子异性别的父母比与孩子同性别的父

21、母对孩子更仁慈、少严厉且更允许孩子自由。还有研究指出,孩子的行为特征,如活动量影响父母的教养行为,活动过度的孩子的母亲比正常孩子的母亲有更多的指令和否定性。孩子的气质也影响父母的教养行为,困难型气质的孩子容易与母亲发生冲突,这增加了母亲的控制,继而增加了孩子问题行为的可能性。而国内学者大多从80年代开始涉足家庭教养方式这一研究领域。起初的研究较为零散,取向较为单一。或从孩子性格入手,或从孩子心理卫生入手,探求有利于孩子心理发展的家庭教育形式。进入90年代,随着国际交流的快速发展,发展心理学领域的一些新流派、新理论、新研究模式日渐为我国学者了解和接受。在考虑与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他们逐渐将新思

22、路、新信息运用到家庭教养的研究中,使我们的研究既紧跟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又很快深入到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层面,呈现出不少新的特点。此外,我国的研究者也关注家庭环境、关注父母所处的文化背景,试图从家庭系统内和系统外的因素理解父母的教养行为。如王耘等研究了不同家庭类型、家庭经济收入状况等因素对母亲抚养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家庭结构是影响母亲抚养行为的重要变量,主干家庭母亲的抚养行为总体上优于核心家庭的母亲。张文新比较了城乡两种文化背景对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结果发现,父母的教育方式存在城乡差异,城市青少年的父亲对孩子有更多的情感理解与温暖;城市母亲与农村母亲在对孩子的情感温暖与理解方面没有差异,

23、但对孩子的干涉、保护、否认拒绝、惩罚严厉更多。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南宁十四中初中阶段孩子的父母的家庭教养方式、教育观念以及二者可能存在的相互影响,并对影响家长教养方式的因素进行分析,为做好初中生心理辅导工作,改善家长的教育方式提供科学依据。二、方法(一)被试本研究选取南宁市十四中初中学生及学生家长(父亲或母亲其中之一)为被试,每个年级抽取两个班。回收学生问卷331份、家长问卷280份,其中有效问卷学生308份、家长246份,有效配对(学生问卷与家长问卷配对,且两份问卷都为有效问卷)232对。(二)材料1、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EMBU是1980年由瑞典Umea大学精神医学系C.Per

24、ris等人共同编制用以评价父母教养态度和行为的问卷。1993年我国临床心理工作者岳冬梅等人对EMBU进行了翻译修订,从父亲教养方式中抽取6个主因子:F1(情感温暖、理解)、F2(惩罚、严厉)、F3(过分干涉)、F4(偏爱被试)、F5(拒绝、否认)、F6(过度保护),共包括58个条目;从母亲教养方式中抽取5个主因子:M1(情感温暖、理解)、M2(过干涉、过保护)、M3(拒绝、否认)、M4(惩罚、严厉)、M5(偏爱被试),共包含57个条目。量表采用四等级记分,选择“从不”到“总是”四等级分别积1-4分。考虑到我校目前初中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父母偏爱被试”因子不予计分,但仍放入问卷进行测试,以保

25、证量表的完整性。本测验量表父母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02、0.709。2、家长的教育观念以及教育方法测试采用自己编制的家庭教育情况调查问卷(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906)。测试指标为:J1家庭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J2家长的人才观(父母对人才价值的取向和对子女成长的价值取向)、J3亲子观(父母对子女和自己相互关系的基本看法)、J4儿童观(包括父母对子女的权利、地位以及对子女发展规律的观点)、J5教子观(主要反映父母对家庭教育在孩子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父母对自己的角色和职能的认识)、J6家长接受新鲜理念的程度和方式。(三)结果处理采用Microsoft visual foxpro

26、 6.0和Spss 11.5 for window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三、结果与分析(一)父母教养方式类型与家庭教育情况调查问卷测验各因子的相关分析1、父亲教养方式类型与家庭教育情况调查问卷测验(父亲)各因子的相关分析表1 EMBU父亲量表各因子与家庭教育情况调查问卷(父亲)各因子的相关系数表F1F2F3F4F5F6J1.263*-.407*-.197-.101-.300*-.079J2.121-.297*-.103.223-.159-.068J3.288*-.375*-.325*.345-.427*-.038J4.101-.232-.126.596-.098-.037J5.250-.207

27、-.017.436-.130.056J6.117-.140.097-.180-.086.220注:“*”表示p0.05; “*”表示p0.01由表1可知,J1(家庭环境)与F1(情感温暖、理解)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F2(惩罚、严厉)、F5(拒绝、否认)存在显著的负相关;J2(人才观)与F2(惩罚、严厉)存在显著的负相关;J3(亲子观)与F1(情感温暖、理解)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F2(惩罚、严厉)、F3(过分干涉)、F5(拒绝、否认)存在显著的负相关。2、母亲教养方式类型与家庭教育情况调查问卷测验(母亲)各因子的相关分析表2 EMBU母亲量表各因子与家庭教育情况调查问卷(母亲)各因子的相关系数表

28、XX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XX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M1M2M3M4M5J1.316*.045-.163-.114.035J2.128.029-.014.015-.274J3.372*.011-.180-.205*-.090J4.231*-.108-.148-.202*-.307J5.091.104-.034-.075-.131J6.262*.050.030-.042.086注:“*”表示p0.05; “*”表示p0.01由表2可知,J1(家庭环境)与M1(情感温暖、理解)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J3(亲子观)与M1(情感温暖、理解)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M4(惩罚、严厉)存在显

29、著的负相关;J4(儿童观)与M1(情感温暖、理解)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M4(惩罚、严厉)存在显著的负相关;J6(家长接受新鲜理念的程度和方式)与M1(情感温暖、理解)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二)父母的文化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教育情况的关系(1)为了了解初中生父亲文化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教育情况的关系,将父亲文化水平分为“大学以上(含大学)”和“高中(含高中)以下”两类,分析父亲两类文化水平在教养方式、家庭教育情况上是否有差异,结果见下表:表3 父亲不同文化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教育情况的比较表MStpJ1高中以下3.7673.5588-1.243.215大学以上3.8865.6369J2

30、高中以下3.7563.3305-2.688.008*大学以上3.9006.3381J3高中以下3.8537.4201-.798.426大学以上3.9087.4485J4高中以下3.3566.3429-3.108.002*大学以上3.5578.4240J5高中以下4.0068.3941-1.650.100大学以上4.1025.3677J6高中以下3.4936.5968-2.100.037*大学以上3.6812.5546F1高中以下2.6164.5469-.1970.050*大学以上2.7736.5565F2高中以下1.6257.56371.528.128大学以上1.5092.4407F3高中以下2.1035.4340.560.576大学以上2.0748.3823F4高中以下1.8778.6656.629.533大学以上1.7333.7545F5高中以下1.5909.5740.253.800大学以上1.5744.4818F6高中以下2.2022.53551.408.160大学以上2.1038.5596M1高中以下2.9412.5664-.448.655大学以上2.9782.5834M2高中以下2.3192.4419-.327.744大学以上2.3376.4272M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