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8 ,大小:221.82KB ,
资源ID:285562      下载积分:1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8556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标准操作规程(SOP).docx)为本站会员(聆听****声音)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标准操作规程(SOP).docx

1、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标准操作规程(SOP)持有部门: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科制订者:审核者:版次:第1版制订日期:2013-7-26 审核日期:2013-17-28执行日期:20108-1一、制定口腔科医院感染相关规章制度及标准操作规程:包括口腔科医 院感染管理,诊疗室、镶复室、拍片中的感染预防管理,清洗消毒间管理及医疗 废物处置,器械清洗消毒操作规程等,内容符合相关标准要求,适合本院实际, 按照国家标准及时修订。二、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定期检查科内各项感染预防措施落实情况, 针对存在问题有持续改进。三、口腔诊疗服务的医务人员应当掌握医院感染知识和医院感染预防与 控制方面的基本技能。四、诊疗操作时

2、必须戴口罩、帽子、手套,可能出现病人血液、体液喷 溅时,应戴护目镜。每治疗一位病人后应更换手套,每次诊疗操作前、后均应洗 手或手消毒。五、依照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病人诊疗用的器械、物品按照危险程 度分别达到消毒或灭菌,未经消毒灭菌的物品不得用于病人。一次性用品不得重 复使用(如一次性口腔盘、吸唾器等)。六、诊疗中应“四手”操作,预防交叉感染。单人操作时,应注意:1 .治疗中用过的物品应放在盘中,不应随意放置。2. 手部有污染或戴手套时应避免接触治疗台物品。3. 口腔常用的治疗药品分类放置,保持清洁,防止操作中的污染。七、消毒灭菌物品管理1. 诊疗室内无菌物品和一次性物品定位放置,有效期内使用。无

3、菌用棉签 开启有效时间24h;碘酒、酒精瓶每周更换灭菌2次;2%戊二醛浸泡的持物钳及 容器,每周更换并灭菌,同时更换戊二醛。2. 使用2%戊二醛灭菌器械,应浸泡10h,中途加入器械需重新计时;器械使 用前用无菌水冲洗;浓度监测每周不少于一次,根据使用频率更换消毒液及灭菌 容器最长不得超过2周。3. 开启的无菌液体使用不超过24小时,抽出的药液不超过2小时。4. 一次性器械或耗材如植入耗材、牙周敷料、纸捻、牙胶尖等属高危险性物 品,应一次性使用,按无菌物品要求贮存。5. 纸塑包装打开未用的器械,无菌状态保存不超过4h。八、传染病活动期的患者,如结核、乙肝抗原阳性、HIV感染等禁用超声 洁牙机,以

4、免产生的带菌喷雾会造成污染和传播。九、使用的消毒剂必须有卫生部颁发的“卫生许可批件,且在有效期内使 用;消毒器械必须有卫生部颁发的“卫生许可批件”和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 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二科室必须保留“卫生许可批件”和“医疗器械注册证” 的附件复印件,熟悉产品的使用范围和注意事项。戊二醛、乙醇、含氯消毒剂、 紫外线杀菌灯和压力蒸汽灭菌器等不需要取得卫生部的卫生许可批件,消毒产品 首次上市前要卫生安全评价。十、使用中消毒剂监测:1. 含氯消毒剂每日浓度监测;每季度生物监测,有记录。2. 消毒液染菌量测定:碘伏、乙醇等消毒液染菌量W10cfu/ml并未检出致 病菌,每季一次;用于浸泡灭菌的戊

5、二醛,每月监测一次,无细菌生长。口腔科诊疗环境医院感染管理标准操作规程(SOP)持有部门: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科制订者:审核者 版次:第1版制订日期:2010-7-26 审核日期:2010-8-15 执行日期:2010-8-15一、诊室清洁卫生,保持通风。通风不良时应每日消毒,诊疗中可采用 动态消毒,每日2次,有记录。二、各诊室有流动水洗手池,非接触式水龙头,洗手液及干手设施;用 肥皂时,皂盒清洁干燥;干手可用纸巾,如用毛巾干手,个人专用,每日班后清 洁,不得共用。三、综合治疗椅医生手触摸的地方如开关、灯柄、治疗台拉手、三用枪 手柄、光固化机等用后及时消毒;有条件可使用一次性护套或薄膜,一人一

6、用一 换;综合治疗椅头架罩护套,一人一用一换;其它表面上、下午诊疗结束后用 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遇污染随时消毒。四、手机每次治疗前和结束后应及时踩脚闸冲洗管腔30秒,尽可能使用防 回吸手机。每日工作开始前应先冲洗牙科水路,以减少微生物数量。五、痰盂随时冲洗保持清洁,上、下午诊疗结束后用500mg/L含氯消毒剂刷 洗消毒,作用30mino六、吸唾过滤装置在治疗结束后立即冲洗,根据使用频率定期清洗,弱吸使 用频繁2-3天清洗,不频繁可1-2周清洗一次,强吸每月清洗一次。七、综合治疗椅可拆卸的备用储水瓶,使用时注入纯水或蒸馅水,用后及时 清洁,干燥备用。八、每日工作结束湿式清扫,遇血液

7、污染随时消毒、清洁,先用500mg/L 含氯消毒剂喷洒污染处,消毒后用纸巾等擦拭干净,再清水擦拭布巾每日清洁、 消毒;布巾清洗后晾干。九、口腔诊疗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分类收集,锐利器械及时置于锐器盒内, 防止锐器损伤;废弃的显影液、定影液按化学性废物收集,交指定部门处置。西安市口腔科洗消间、包装灭菌间管理标准操作规程(SOP)持有部门: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科制订者:范旭畅审核者:高慧版次:第1版制订日期:2010-10-26 审核日期:2010-11-15 执行日期:2010-11-15一、洗消间管理1. 室内布局合理,环境清洁,通风良好,待洗物品与医疗废物分别放置。2. 清洗、消毒用品齐全:超

8、声清洗机(建议选择高频)、多酶洗液、除锈剂、 煮沸消毒锅或消毒剂(75%乙醇、含氯消毒剂等)、干燥箱、各种刷子、20ml注 射器、注油机或专用手机油、纱布等。有条件可配备压力气枪、压力水枪。3. 清洗人员职业防护用品齐全。一次性防护用品用后更换;可重复使用的防 护用品,每日用后清洁、消毒。4. 多酶洗液根据使用频次进行更换。可疑传染病人器械浸泡后,及时更换。5. 超声清洗机每日使用后,清洁内壁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 30分钟后,清水擦净。清洗用具、清洗池每日清洁与消毒。6. 煮沸消毒锅每日清洁,煮沸消毒用水每日上、下午各更换一次。如使用75% 乙醇消毒,保持有效浓度。使用含氯

9、消毒剂每日更换。7. 医疗废物分类放置,锐利器械装入锐器盒内或置于可防刺容器内,外套黄 色塑料袋。8. 常水过滤器根据水质定期取下清洗。二、包装灭菌间管理1. 室内布局合理,清洁整齐,通风不畅时进行空气消毒。2. 包装、灭菌及无菌物品存放应分区,各区物品放置有序。检查包装区:带光源放大镜、纸塑包装袋、封口机、灭菌指示卡、指示胶 带等。灭菌区:压力蒸汽灭菌器、蒸馅水或灭菌水、布手套。无菌物品存放区:无菌柜。无条件时无菌柜也可放在诊室内。3. 检查包装人员戴帽子、穿清洁工作服,包装前洗手。4. 监测:(1)压力蒸汽灭菌 每日使用前做工艺监测:压力表处于“0”位,打印记录装置备用状态,锅 门密封圈平

10、整无损,锅内清洁,排水口通畅,水箱添加蒸馅水或灭菌用水。 每锅化学监测。 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周生物监测一次,自制生物测试包,放在最难灭菌 的部位,灭菌器处于满载状态。灭菌器新安装或大修后,连续监测三次,合格 后方可使用。 每锅灭菌登记:包括锅次、灭菌参数(温度、压力、时间)记录、操作人。参考文献:1. 卫生部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 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3. WS310. 3-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西安市口腔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SOP)持有部门: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科制订者:范旭畅审核者:高慧版次:第2版制订日期:20

11、10-10-26 审核日期:2010-11-15 执行日期:2010-11-15一、基本原则1 .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 的原则。2. 口腔科普通诊疗器械首选在消毒供应中心处置。在口腔科自行清洗、消毒、 灭菌器械,必须符合清洗、消毒或灭菌操作规程。二、清洗人员操作时戴口罩、帽子、橡胶手套、穿防水罩袍、带护目镜或面 罩。三、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操作流程、手机手工清洗、消毒操作流程1. 手机使用后及时卸下,用湿棉球擦除手机表面肉眼可见污物,送至洗消间。2. 初洗:在流动水下刷去表面污染,水枪或注射器冲洗管腔。3. 洗涤:用酶洗液浸泡3-5mino4. 流水

12、清洗:从酶液中取出,流水下刷洗表面,水枪或注射器冲洗管腔。5. 干燥:放入干燥箱内烘干;或用布擦干外表面,气枪或注射器吹干管腔内 水分。6. 保养:向手机内注入专用手机清洁润滑油。注油量不可过多,必要时控出 管腔多余润滑油。、精密器械的清洗、消毒操作流程1 .预处理:用后的车针、扩大针等小型精密器械,立即浸泡于酶液容器中; 其它锐利器械放于固定容器中。2. 冲洗:在流动水下冲去器械表面污染。3. 酶洗+超声:按比例在超声清洗器中配制相应量的酶洗液,将精密器械装 入金属细密网状容器中,超声清洗5min,清洗中盖好清洗机盖子,防止产生气 溶胶。4. 流水冲洗:流动水下冲洗或刷去器械上残留物。5.

13、干燥:放干燥箱烘干或擦干。6. 润滑:用水溶性润滑剂喷雾润滑器械轴节。、检查:用目测或带光源放大镜检查干燥后器械的洁净度和性能。尤其认 真检查扩大针等精密器械的完好性。、包装:采用纸塑包装,包内器械距包装袋封口处2. 5 cm,密封条宽度 应N6mm,高危器械包内放化学指示卡,不必放置包外化学指示物。包外注明灭 菌批次、灭菌日期、失效日期及操作人签名或代码等;不宜用笔在包装袋纸面写 字,只能在撕口处纸面书写。以免破坏纸面屏障完整性及笔油在灭菌过程中污染 袋内器械。、压力蒸汽灭菌1将包装好的物品放在托盘内,纸面向上或纸塑包装侧放,纸面与塑面接触, 不能堆放。2. 台式压力蒸汽灭菌器,按使用说明操

14、作;每锅有登记,包括:灭菌日期、 锅次、压力、温度、灭菌时间、操作者等内容。有打印记录的同时存档。3. 严格控制灭菌温度、压力和时间,温度135C或灭菌时间超过规定均可 损坏手机密封圈及轴承等部件。4. 出锅后检查,如发现油包、包装破损等视为污染,需重新清洗灭菌。肉、贮存1. 裸灭菌器械应存放于无菌容器中,有效期不超过4h;纸塑包装有效期6 个月。2. 无菌物品存放柜内物品分类存放。布类包装有效期7天,纸塑包装6个月o3. 如需个人保存,必须装入清洁容器,定位放置,不得与非无菌物品混放。 比)、其他器械、物品清洗、消毒/灭菌的方法1. 印模托盘的清洗消毒:使用后清洗干净,用含有效氯500mg/

15、L消毒液浸 泡30min,取出后用水冲洗,干燥备用;也可洗净干燥后,放入臭氧紫外线消毒 柜中消毒lh。2. 正畸模型的消毒:取出模型用清水冲洗,晾干,可用75%乙醇喷雾消毒, 也可放入臭氧紫外线消毒柜中消毒1小时,送技工室。3. 三用枪头用后先冲洗,再酶洗+超声5min后,取出流动水冲洗,干燥, 纸塑包装后压力蒸汽灭菌。4. 布轮、橡皮碗、玻璃板等辅助用品一人一用,清洁后干燥保存。5. 结扎丝、不绣钢丝使用前用75%酒精擦拭消毒。参考文献:1. 卫生部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 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3. WS310. 3-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

16、监测标准4. 胡必杰,郭燕红,高光明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上海科学 技术出版社,2010,第一版,47-50.5. 2007陕西省医疗机构口腔科消毒质量基本标准.西安市内镜室(中心)医院感染管理标准操作规程(SOP)持有部门:各内镜室(胃肠镜、气管镜、纤维喉镜、宫腔镜、膀胱镜等) 医院 感染管理科制订者:范旭畅审核者:高慧版次:第1版制订日期:2010-10-26 审核日期:2010-11-15 执行日期:2010-11-15一、规章制度健全:内镜室(手术室)消毒隔离措施、内镜清洗消毒操作规 程、内镜监测制度等,内容符合本院实际工作。二、从事内镜诊疗和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

17、必须具备内镜清洗消毒 方面的知识,接受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省、市级或院内培训均可),有培 训证明或培训记录。三、环境及设施要求1. 内镜清洗消毒室与诊疗室应分开设置。2. 不同部位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分室进行,如不能分室者必须分时间段进行。3. 灭菌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在达到手术室标准的区域内进行,并按照手术室区 的要求进行管理。裸式灭菌设备可放在诊疗区。4. 清洗消毒室应保持通风良好,如通风不良者应安装排风设备。5. 清洗消毒设施及物品齐全。6. 配备储镜柜或镜房,定时或定期清洁消毒。没有消毒设施的镜柜应每周清 洁、消毒一次。7. 内镜及附件的数量应满足接诊患者及清洗消毒周转的需求。8. 内镜诊

18、疗室应清洁整齐,通风良好;每日清洁环境,遇污染及时消毒处理。9. 使用内镜清洗消毒/灭菌机,应有卫生部颁发的卫生许可批件;省级食品 药品监督局颁发的产品注册证;科室应留存附件,掌握产品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 项。四、内镜及附件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清洗、消毒或灭菌的原则。五、按照内镜清洗消毒/灭菌的流程操作,清洗质量符合要求。消毒、灭菌 选择正确,方法恰当。六、使用戊二醛消毒/灭菌时,可二周更换一次,每天使用前监测浓度;如 发现浓度不足,应随时更换,不得添加。其他消毒剂按照说明书的规定时间更换。七、职业防护要求1. 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应做好个人防护,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2. 进行ERCP诊疗时,

19、操作人员应穿防射线服,颈围等。3. 防护用品使用后应清洁、消毒,干燥保存。八、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登记,项目齐全,内容真实。九、医务人员每次进行诊疗操作前、后均应洗手或卫生手消毒,每治疗一位 病人后必须更换手套。十、诊疗室内无菌物品和一次性物品定位放置,有效期内使用。无菌用棉签 开启有效时间为24h;碘酒、酒精瓶每周更换灭菌2次;止血带一人一用一消毒; 氧气湿化瓶每日更换,使用无菌水;吸氧管或面罩一人一用一更换;浸泡灭菌后 的内镜附件应储存于密闭无菌容器中,有效期不超过4h。十一、每位病人诊疗后应更换枕套(巾),更换弯盘处治疗巾或用消毒液擦 拭该处床垫。十二、医疗废物规范处置。十三、监测1 .消毒

20、液浓度监测:每天使用前监测2%碱性戊二醛浓度、每日监测含氯消 毒液浓度并记录。2. 软式内镜生物学监测:每季度一次,细菌总数W20cfu/件,不得检出致病 菌。3. 灭菌内镜及附件生物学监测:每月一次,无菌检测合格。4. 使用中的戊二醛染菌量监测:用于附件灭菌,每月一次,无细菌生长;用 于内镜消毒,每季度一次,消毒液染菌量W100cfu/ml并未检出致病菌。5. 使用内镜灭菌设备时,应每月对灭菌设备进行生物监测并记录。参考文献:1. 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2年版.2. 陕西省卫生厅.2007陕西省医疗机构软式内镜室消毒质量基本标准.3. 胡必杰,郭燕红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

21、操作规程.上海科学技术出 版社,2010, 42.西安市硬式内镜清洗消毒标准操作规程(SOP)持有部门:医院感染管理科 手术室 消毒供应室 硬镜使用科室制订者:高慧审核者:范旭畅 版次:第2版制订日期:2010-10-26 审核日期:2010-11-15 执行日期:2010-11-15一、硬式内镜清洗消毒(灭菌)原则1. 凡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经外科切口进入人体无菌腔室的内镜及附 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胆道镜等必须灭菌。2. 凡穿破黏膜的内镜附件如活检钳、高频电刀等必须灭菌。3. 凡进入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等与粘膜接触的硬镜,如喉镜、阴道镜、直 肠镜等,应高水平消毒。

22、4. 内镜数量与接诊病人数相适应或灭菌方法可满足诊疗需要。二、清洗消毒设施和物品准备1 .清洗消毒设施:专用流动水清洗池、冲洗池、高压水枪、高压气枪、超声 清洗机、干燥设备、消毒设施或消毒液等。2. 物品:清洗刷、纱布、棉签、多酶洗液、水溶性润滑剂等。三、人员防护工作人员清洗内镜时应穿工作服、防水服或防水围裙、袖套,工作帽、防 护面罩或眼镜、手套等。四、清洗消毒流程预处理1 .硬镜使用后立即用湿纱布擦去外表面的血液、粘液等残留污物,拆分各部 件,易损部件、镜头、锐器应妥善保护;2. 将硬镜置于防渗漏的密闭容器内,由消毒供应中心回收或送内镜清洗消毒 室处理。3. 特殊感染如气性坏疽、破伤风、肮毒

23、体以及原因不明病原体感染等使用后 的硬镜应双层密闭包装,标明特殊感染,由消毒供应中心或内镜清洗消毒室单独 回收特殊处理。冲洗1. 在冲洗池内用流动水和纱布彻底清洗镜身及镜头,注意避免划伤镜面。2. 用清洁软毛刷彻底刷洗器械咬合面、轴节、穿刺鞘等有腔器械内壁。3. 管腔、管道用高压水枪彻底冲洗,并擦干各部件;可拆卸部分必须拆开清 洗。4. 清洗纱布应当一次性使用,清洗刷一用一消毒。5. 每日清洗工作结束时,必须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对清洗池进行刷洗 和消毒。6. 传染或感染病人使用的内镜在污染池内清洗,清洗后进行终末消毒处理。酶洗1. 多酶洗液配置比例和浸泡时间根据产品说明书。2. 将擦干

24、的内镜及附件置于酶洗槽中浸泡;用注射器抽吸多酶洗液冲洗注水 管、吸引及气腹管道。3. 传染病或感染性疾病使用后的内镜,酶洗液一用一更换,容器一用一消毒。超声清洗1. 用超声清洗器清洗5-10分钟,去除器械缝隙和管道内的污物。2. 也可在超声清洗机内加酶洗液,酶洗超声同时进行。3. 传染病或感染性疾病使用的内镜,超声清洗用水(酶洗液)一用一更换并消毒超声机内槽。漂洗:更换手套,按照冲洗的方法用纯净水或软化水或蒸馅水漂洗各部件。肉消毒:1 .耐高温部件可采用热力消毒,温度应N90C,时间Nlmin。2. 不耐高温部件可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o3. 特殊感染器械消毒参照医院

25、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 范执行。化)润滑:用水溶性润滑剂保养可润滑部件,宜使用喷雾法,减少润滑剂污 染。W干燥1. 用干燥箱以适宜温度烘干所有器械。2. 无干燥设备及不耐热器械、物品可使用消毒的低纤维絮擦布擦干。3. 管腔类器械使用气枪或95%乙醇进行干燥处理。仇)包装1. 采用布类包装方法,应用2层包装材料分2次包装。2. 使用纸塑袋包装,可用一层,密封宽度应N6mm,包内器械距包装袋封口 处2. 5cm。3. 使用无纺布包装材料,应用2层包装材料分2次包装。(书灭菌或消毒根据硬镜的性能要求以及各医院的条件选择压力蒸汽灭菌、低温等离子灭 菌、环氧乙烷灭菌、化学灭菌剂浸泡灭菌、快

26、速内镜灭菌机灭菌等。1 .灭菌剂浸泡法:可使用2%碱性戊二醛或卫生部批准的其它灭菌剂,灭菌 时间按厂家说明操作。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灭菌硬镜必须N10小时,消毒硬镜应3045min;浸 泡时应充分打开轴节,将管腔内充满灭菌剂;使用前用无菌水彻底冲洗,再用无 菌纱布擦干。使用中的戊二醛应每二周更换,并对盛装容器彻底清洗、灭菌;每 次使用前应监测戊二醛浓度。2. 快速内镜灭菌机:应按照厂家的说明进行操作。此方法适用于连台手术, 灭菌后即刻上台使用。(十一)储存:1. 灭菌后的内镜及附件按无菌物品储存要求进行储存。有效期:布类包装7 天;纸塑包装6个月。非专用包装无纺布材料包装的器械,有效期V6个月

27、。2. 裸露灭菌的内镜4h内使用,不能储存。3. 备用的内镜置于清洁器械柜中。五、附件的清洁和灭菌摄像头及连线的清洗、灭菌1 .取下与摄像机电子连接部分,将防水盖覆盖电子部分;2. 流动水下擦洗表面,不防水处(摄像头、C型接口等)用湿纱布反复擦拭 至清洁。3. 摄像头电子部分如遇水或潮湿时应立即吹干或用棉棒擦干,切勿将电子部 分的插件弄弯或打折。4. 灭菌方法:摄像头及连线、电凝线等可用环氧乙烷、低温等离子灭菌。导光束的清洗、消毒与存放:1. 清洗方法同摄像头;禁止超声波清洗;2. 导光束清洗时必须将其盘好放于柔软容器内;勿折、勿压、勿打结、远 离利器;3. 灭菌方法:低温等离子灭菌、环氧乙烷

28、灭菌或按厂家说明书进行灭菌。气腹管、宫腔镜注水管:按照清洗一酶洗一冲洗一干燥的流程进行清洗 后,采用高压、环氧乙烷或低温等离子灭菌。参考文献:1. 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2. 陕西省卫生厅.陕西省医疗机构硬式内镜消毒质量基本标准.20073. 胡必杰,郭燕红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 45.西安市硬式内镜清洗消毒标准操作流程西安市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标准操作规程(SOP)持有部门:医院感染管理科 胃肠镜室 支气管镜室 纤维喉镜室制订者:高慧审核者:范旭畅 版次:第2版制订日期:2010-10-26 审核日期:2010-11-15 执

29、行日期:2010-11-15一、清洗消毒原则1 .进入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等与黏膜接触的内镜(纤维喉镜、气管镜、支气 管镜、胃镜、肠镜等)必须高水平消毒。2. 凡穿破黏膜的内镜附件(活检钳、切开刀等)必须灭菌。3. 内镜及附件用后应立即清洗、消毒或灭菌。4. 禁止使用非流动水对内镜进行清洗。5. 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剂、消毒器械或其它消毒设备,必须符合消毒管理 办法的规定。二、清洗消毒设施和物品准备1 .清洗消毒设施:配备专用流动水清洗槽、消毒槽、负压吸引器、超声清洗 器等;卫生部批准的内镜清洗消毒机。2. 物品:多酶洗液、50ml注射器,计时器、小刷子、内镜清洗刷、纱布、2%碱性戊二醛及戊二醛浓

30、度试纸、75%乙醇或卫生部批准的其他消毒剂等。三、人员防护清洗消毒内镜时应穿戴工作服、工作帽、防水服或防水围裙、防水袖套、手 套、防护面罩或防护镜、口罩等。四、内镜清洗消毒操作流程预处理1. 内镜使用后立即用纱布擦拭内镜插入部表面污物;拔下送水、送气按钮, 安装清洗专用按钮,反复送气送水至少10秒钟;2. 取下内镜并装好防水帽,将内镜置于运送车或容器内送至清洗室。测漏(有条件时)1. 使用测漏器,连接保养装置,测试送气是否正常;2. 再次检查防水帽是否盖紧,连接通气口阀,给内镜充气,观察弯曲部是否 膨胀;3. 把内镜完全浸泡在水槽或容器中,观察30秒,如有速名夷的气泡冒出, 明内镜有漏水现象,

31、停止使用。初洗(水洗)1 .将内镜放入初洗水槽,在流动水下用纱布反复擦洗镜身及操作部,纱布一 用一更换;2. 取下活检口阀、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用清洁毛刷刷洗各管道口, 再分别刷洗活检孔道、吸引孔道、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刷洗时必须两头见刷 头,并清洗刷头上污垢;清洗刷一用一消毒;3. 安装全管道灌流器、管道插塞、防水帽和吸引器,用吸引器反复抽吸活检 孔道;4. 全管道灌流器接50ml注射器,吸清水注入送气、送水管道;5. 用吸引器吸干活检孔道的水分并擦干镜身;6. 将取下的吸引器按钮、送水送气按钮和活检入口阀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擦 干;7. 内镜附件如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 异物钳等用小刷刷洗钳瓣内面和轴节处,清洗后擦干。酶洗1. 多酶洗液的配制和浸泡时间按产品说明执行;2. 将擦干的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