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25.12KB ,
资源ID:286782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86782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早期阅读教学活动教案案例.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早期阅读教学活动教案案例.docx

1、早期阅读教学活动教案案例大班阅读教学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设计思路:暑假里,在家长的指导下,孩子们阅读了很多图书,并在开学后午后阅读时与同伴一起分享交流经验,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有几个孩子边看书边手舞足蹈,出于好奇我关注起了这群孩子,原来是围着一本猜猜我有多爱你的书。于是我就完整的阅读了这本书,给我的触动很大,这是一个影响人一生的故事,原来爱还可以这样来表达。包括我在内,在如今的孩子们把父母对自己的爱都当作理所当然,只习惯于接受爱,却从来不会表达爱。“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样一句普通的话语,让人觉得无比的温馨,因为这是发自肺腑的爱的表达。针对大班孩子能阅读并理解文学作品的年龄特征,在捕捉了孩子现实存

2、在的问题,分析了孩子现有的语言、动作发展的水平后,我设计了猜猜我有多爱你这个阅读活动。活动目标:1.尝试用完整的语言和动作大胆表现故事中的角色对话。2.感受小兔子与妈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乐意表达自己对周围人的爱。活动准备:猜猜我有多爱你绘本活动过程:一、出示绘本,介绍封面、引出主题老师带来了一本大书,书中有一个很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猜猜我有多爱你”。二、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对话1. 出示书本第一页,教师讲述故事第一段师:书上有谁?小兔子问了妈妈一个什么问题?2.出示书本第二页至第六页,引导幼儿根据图片内容猜测故事情节,学说角色对话。小兔子做了一个什么动作?为什么要这么做?她想告诉妈妈什

3、么?妈妈听了小兔子的话会怎么说?怎么做?三、完整讲述故事内容,引导幼儿进一步体验故事的完整性及浓浓的母子亲情。四、引导幼儿尝试用小兔子表达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你们爱妈妈吗?你们能用小兔子的方法来表达对妈妈的爱吗?谁愿意来试一试?五、师生互动,幼儿用动作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爱。故事里的小兔子用语言来表达对妈妈的爱,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达?小兔子又用了什么方法?它想要干什么?今天,这里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请你们用动作去表达对老师的爱,相信你们一个小小的拥抱,会换来老师给你们的更大、更多的拥抱。大班阅读教学活动想吃苹果的鼠小弟活动目标1 通过对绘本画面的观察,理解故事内容,感受鼠小弟的心理活动。

4、2 能在问题情景中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象。3 通过阅读活动懂得遇到困难时不轻易放弃,并感受合作的快乐。活动准备:想吃苹果的鼠小弟绘本课件,苹果拼图活动过程:一、引出主题,激发兴趣1出示绘本封面。你在封面上看到了什么?这是一棵怎样的树?小老鼠长得怎么样?2他叫鼠小弟,他望着苹果树,在想些什么呢?3这本书的题目叫想吃苹果的鼠小弟,鼠小弟能吃到苹果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看图理解故事内容1出示图片(1-4),引导孩子观察表述。(1)小鸟拍着翅膀飞到树上,摘到了苹果,这时候,鼠小弟会怎么想?鼠小弟是这样想的,他又会怎么做呢?鼠小弟是怎么飞的?鼠小弟这样做,他能摘到苹果吗?为什么?(2)猴子爬到树

5、上,摘到了苹果,这时候,鼠小弟会怎么想呢?他会怎么做?他是怎么爬的?为什么爬不上去?2小鸟和猴子都用自己的办法摘到了树上的苹果,你觉得还有什么动物也能摘到树上的苹果?请你来说一说,学一学。3同时出示后四组图片,请孩子自由选择一组来说一说。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还有哪些动物也摘到了苹果,选一个你喜欢的动物来说一说。鼠小弟看到了他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4.树上只剩下两个苹果了,这时候,鼠小弟的心情会怎么样?5.分组讨论,集体交流。鼠小弟模仿小动物的样子都摘不到苹果,很着急。请小朋友们来帮忙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可以摘到苹果?四人一组围成圆圈讨论。6.出示一组海狮的图片,引导孩子观察表述。鼠小弟到底有没有摘

6、到苹果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7.完整欣赏故事一遍。鼠小弟开始怎么也摘不到苹果,最后是怎么摘到苹果的呢?三、游戏:摘苹果鼠小弟和海狮一起合作终于摘到了苹果,我们也来玩个摘苹果的游戏。老师把每个苹果都分成了两半,请每个小朋友想办法去摘半个苹果,可以两个人一起合作,摘到以后在其他伙伴手上找一找另一半苹果在哪里,看看哪两个小朋友能最先拼成完整的苹果?小班阅读教学活动我喜欢跳设计意图:小班幼儿的阅读特点主要是阅读的盲日性比较大,不能长时间保持静态阅读;而我喜欢跳这本绘本,它的色彩鲜艳、形象逼真,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故事通过一只小袋鼠的动作以及和小鸟、小鱼、大象、小青蛙四种小动物的对话,向幼儿展现了

7、一个简单但有趣的故事,仔细观察袋鼠的表情,可以发现他经历了一个开心、难过再到开心的过程,通过小袋鼠的表情变化,让幼儿能够仔细观察,体会角色的心理活动,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涵,我喜欢跳这本绘本的教学需要通过三个课时来完成,我今天要向大家展示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活动目标1、观察画面,初步理解故事内容。2、通过对话,了解小袋鼠的表情变化。活动准备我喜欢跳课件、小动物图片、开心与难过的表情卡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1、出示课件封面:是谁跳出来了?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2、引出故事我喜欢跳。(二)引导观察1、小袋鼠遇到了哪些小动物?(引导幼儿从动物的特征去猜测)2、关注袋鼠表情变化。(开心至难过的情感体验)

8、(三)体验操作1、让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表现开心与难过的情绪。2、游戏:小袋鼠找朋友。(根据幼儿所说,分批出示图卡,体验小袋鼠开心与难过的情绪变化)。(四)完整欣赏故事我喜欢跳 大班阅读教学活动:图书馆老鼠设计意图:这是个我从孩子那里听来的故事,当时就被吸引住了。不仅仅是孩子幼嫩的童声,还有这故事本身极符合幼儿阅读特点的文字、环环紧扣的情节,让人忍不住一页一页的翻读下去。老鼠山姆身上的那种不断探索学习,对信念坚持不懈的努力以及懂得自我欣赏的精神,更值得一提。我设计了本活动,意在让孩子通过山姆这一有趣的老鼠形象,理解故事并坚信自己也能同他一样,学会自我欣赏,善于寻找自己的优点,实现自我价值。整个教

9、学活动,我通过紧紧相扣的问题主线,引发幼儿情景化的联想,促使他和同伴老师一起分享对故事的认识,并激发孩子继续探索的兴趣。在各个环节中我运用启发提问法和引导发现法通过教师事先设置问题,让幼儿根据绘本中的图片进行大胆推测和假设,然后在故事中得到问题的解决,形成一个疑惑,探索,解答的过程,并借助教具山姆的“见面盒”帮助幼儿更好的学习和理解绘本的精髓,并且培养其阅读绘本的方式和能力。活动目标:1. 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主线,大胆假设故事发展情节,并能用连贯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2. 通过欣赏绘本内容,体会山姆身上自我欣赏的精神,学会自我肯定。活动准备:知识经验的准备:图书馆的功能介绍,以及作者、读者等名

10、词的理解环境准备:课件,童声故事朗读录音,山姆的见面盒,纸,记号笔活动过程:一、主人公山姆的介绍以及图书馆背景的引出1. 出示课件,通过对山姆的感官了解,大胆假设主人公性格及特点。这就是山姆,从图片上看你觉得他是一只怎样的老鼠呢?2. 师幼共同讨论故事发生的场景图书馆中的情景。这是哪里?人们都在做些什么?3. 欣赏故事的第一段,总结以上的疑惑。二、提供课件,讲述故事内容,引导幼儿理解本故事的意义1. 山姆的突发奇想(1) 引导幼儿情景化的联想:山姆读了那么多的书,它有一个想法,请你猜一猜他想干什么?(2) 在黑板上出示4副图片,请幼儿进行排图讲述:排一排,说一说山姆是怎么写书的?2. 山姆真的

11、很棒(1) 讲述第二段故事:山姆的书大受欢迎,他觉得很得意。请幼儿学一学得意的样子。你觉得山姆哪里很棒?(2) 继续欣赏故事:山姆为什么要准备这么一个盒子呢?(3) 出示教具山姆的“见面盒”, 引导幼儿模仿山姆的做法,得出“我也跟山姆一样棒”的结论。请幼儿亲身体验山姆这样设计见面会的用意。你看到了谁?你有没有像山姆一样,也觉得自己很棒?棒在哪里?(4) 山姆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引导幼儿自我欣赏及自我肯定。三、经验迁移,制作绘本1. 我们也来成为一个小作家吧,好吗?那你想写一本怎样的书?2. 提供装订好的小本子及记号笔,请幼儿模仿山姆写书的方式,用绘画的形式写一本自己的书。3. 将自己写的放置到书

12、架上供大家欣赏。将活动自然延伸到课后。早读练习十二1下列加粗词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蜀山兀(w) 辘辘(l)远听 鼎铛(dng)玉石B囷囷(qn)焉 尽态极妍(yn) 架梁之椽(yun)C阿()房宫 剽(pio)掠其人 金块珠砾(l)D尽锱铢(zhzh)妃嫔媵嫱(yngqing)逦迤(ly)答案:C(“铛”“椽”“锱”读音错。) 2下列四组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一 B爱 六王毕,四海一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C取 D族 奈何取之尽锱铢 山东豪俊-亡秦族矣 胡取禾三百囷兮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答案:C 都是夺取,获取。 3下列四组虚词含义和用

13、法相同的一组是()A焉B而 盘盘焉,囷囷焉骊山北构而西折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B夫D于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多于九土之城郭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答案:D 介词,比。 4下列加粗词语古义与今义相同的一组是()各抱地势,钩心斗角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用之如泥沙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多于市人之言语ABCD答案:C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阿房宫赋选自樊川文集,作者杜牧,晚唐著名诗人,诗歌清丽自然,有“小杜”之称,与同时代的李贺齐名,他们又有“小李杜”之称。B赋,文体名

14、,是兼具诗歌与散文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C赋用作文体名称,最早见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D我国古代留下了许多赋体佳作,如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等。解析:“小李杜”中“小李”指晚唐诗人李商隐。答案:A6、下列句中的“之”表义相同的两项是()A杳不知其所之也B齐楚之精英C秦人视之,亦不甚惜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解析:都作动词,译为“往,到”。B的,助词;C它,代土地。答案:AD7、“互文”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前后的词可以互相注释,也叫互训。下面各句与“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不属同一类的项是()

15、A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庚之粟粒。B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C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D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答案:A8、下面句中有四个“后人”,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秦人不假自哀而后人B哀之,后人C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D而复哀后人也解析:C指唐以后的人;A、B、D均指秦至唐朝的人,主要指唐人。9、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为()例:戍卒叫,函谷举,举人一炬,可怜焦土。A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B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C虽董之以严刑D不拘于时,学于余解析:D与例句均为被动句,A、B、C均为状语后置。阅读下面的片断,

16、回答问题。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a后人哀之;b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c后人而复哀d后人也。10、下列两句中的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17、)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A句的两个“之”相同,句的两个“而”不同。B句的两个“之”不同,句的两个“而”也不同。C句的两个“之”相同,句的两个“而”也相同。D句的两个“之”不同,句的两个“而”相同。答案;B “之”一是代词,一是助词;“而”一表转折,一表顺接。11、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锱铢:极言贵重的东西南亩:泛指农田九土:即九州,指全国呕哑:难听的音乐独夫:孤单的人戍卒:指陈胜、吴广等起义者楚人:指刘邦焦土:指阿房宫被烧毁ABC D答案:B 独夫指独裁者。12、对上述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用

18、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B第一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C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一定的同情。D第二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答案:C(没有同情。)13、作者指出六国和秦统治者灭亡的根本原因是_的问题。(自己本身 )14、“灭六国者六国也”“使六国各爱其人”,这三个“六国”所指是否相同,指的是什么意思?(和相同,指的是六个国家指的是六国的统治者 )15、下面是对第句话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

19、人,文中指秦始皇。不暇,没有空余的时间,文中是来不及的意思。来不及作为教训加以改正,秦就被推翻了。B不鉴之,即不之鉴,不以为鉴;鉴,“作为教训”的意思。C句中的三个“之”都是指代前文中秦王的骄奢淫逸。D句中第c个“后人”指唐以后的统治者,其余三个“后人”皆指秦以后的统治者,主要是指唐朝统治者答案:A基础知识练习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吮(shn)吸 果实累累(lili) 蒙(mn)骗 心宽体胖(pn)B拙劣(li) 长歌当(dn)哭 横(hn)财 博闻强识(zh)C骁(xio)勇 积极参与(y) 角(ju)色 力能扛(n)鼎D创(chun)伤 酩酊(dn)大醉 掣

20、(zh)肘 一哄(hn)而散答案:C。A项中应为“蒙(mn)骗”;B项中应为“横(hn)财”;D项中应为“掣(ch)肘”。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学力 荫庇 出奇致胜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B委曲 装潢 知人论事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C歉收 谙熟 一如既往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D作客 寒暄 登山览胜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答案:C。A项中应为“出奇制胜”;B项中应为“知人论世”;D项中应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目前,中国股市已经运行到历史高位,在股指期货即将推出的预期下,大盘开始上演高位 的行情。一些股民开始从股市中抽身,寻找最稳妥

21、的资金保值增值渠道。但是到了宫廷,情况就不一样了,他们第一次发现竟然有人的社会地位比他们高,而且这些人中也有女人。在她们面前,男人们只能收敛自己,表现得毕恭毕敬, ,用谄媚的态度来赢得她们的好感。这种社会风气的结果大大推进了文明的发展。在孔门弟子中,颜回以突出的德行、修养而著称。他家境贫苦,对别人无法忍受的生活,他却能 ,自得其乐。孔子赞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少女眉如远山,目如秋水,粉面纯白,唇如朱点。那是一种 的美。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这是容貌;增之一分则长,减之一分则短:这是身材。A. 震荡 温文尔雅 随遇而安 恰如其分B. 振荡 温文尔

22、雅 随遇而安 恰到好处C. 震荡 彬彬有礼 安之若素 恰到好处D. 振荡 彬彬有礼 安之若素 恰如其分答案:C。振荡:振动,主要是物理学用语。震荡:动荡,多用于精神之类抽象事物。彬彬有礼:形容文雅而有礼貌。温文尔雅:态度温和有礼,举止文雅端庄。前者偏重在对人有礼貌,后者不仅形容人举止文雅,而且可以形容人的气质。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的或异常的情况,仍像平常一样,心情平静地对待。随遇而安:能顺应各种遭遇,不管处在什么情况,都安然自得。都能表示对任何遭遇都不在意的意思,但前者多指处于出境仍能跟平常一样,后者强调能适应任何环境。恰到好处:(说话、办事)正好达到合适的地步。偏重在恰巧达到最好的地步,恰如

23、其分:(说话、办事)恰当稳妥,正好合乎分寸。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中国的这种开放、包容、理智,并不是商品上一层花花绿绿的包装纸,不可能为奥运量身定做,而只能在潜移默化中点滴汇聚而成。B.过去说的所谓书本与现实脱节,名不副实,意思是书呆子脱离了现实生活,而现在的尴尬是,书本上的诗意世界,为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所津津乐道的世界正在消失。C.如果你总想着年轻的时候活得苦一点没关系,这样退休的时候才可以优哉游哉享受生活,这样的如意算盘恐怕不能实现。D. 包拯在京城期间,多是以闲职为主,像“龙图阁学士”,就是典型的赐给文人的可有可无的虚职。答案:C(如意算盘与后面

24、的实现不搭配,不合语境。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乐道:喜欢谈讲。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据中国日报报道,我国居民储蓄的43%用于子女的教育,这已经大大超过了用于养老或购买住房的储蓄比例。B近年来先后实施的全面免除农业税、免收农村中小学生的学杂费,高度说明了中央政府对农民问题的充分关注。C杨丽萍用她那优美娴熟的舞姿、流盼生辉的眼神,塑造了美丽而活泼的金孔雀形象,成为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象。D网络的虚拟所以有无尽吸引力,我想,就在于一个主要原因是它能隐藏你的身份,生活在一个虚幻迷离的世界里。答案:A。B项中应在“学杂费”后加“政策”,成分残缺;将“高度”与“充分”位置对调,状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C项中“娴熟”与“舞姿”搭配不当;“成为”的主语应是“金孔雀形象”,全句结构混乱。D项中“就在于一个主要原因是”结构混乱,“就在于”和“主要原因是”句式杂糅;“生活在”前应加“使你”,因成分残缺而造成结构混乱。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