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24.25KB ,
资源ID:2875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875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导学卡3.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导学卡3.docx

1、导学卡3一)导课谈话:我们生活着的地球,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有的美不胜收,让人赏心悦目;有的却让人无法抗拒,甚至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害。我想大家对于地震都有所耳闻,下面请大家欣赏地震片断。展示视频。(唐山大地震)板书:第十九课 地震提出交互探究问题:对于地震,你想提出什么问题来研究呢?学生可能涉及的研究项目有:地震是怎样产生的?地震有对我们人类有哪些危害?地震的大小是如何来确定的?我国那些地方经常发生地震?地震发生前,可能会出现什么异常的现象?在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怎么办?谈话: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多!下面就让我们通过两个小实验,去探究一下地震的奥秘。(二)新课教学活动1:了解地

2、震的危害1初步探究、师生交互活动:两只手分别握住薄木板的两边,均匀用力使它弯曲,直至折断,体会断裂时的感觉。汇报:交流。板书:震动、响声。2深入探究、师生交互活动:在书上用积木搭各种模型,快速移动书(书相当于地壳),观察模型的变化。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汇报:交流。板书:摇动、倒塌提问:刚才,我们辛辛苦苦搭建成的模型在瞬间倒塌了,你有什么感受?小结:是啊,发生地震时,房屋瞬间倒塌了,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损失。3自主探究、生生交互提问:同学们,你们想不想通过网络进一步了解地震及其危害呢?活动:学生自由上网查找资料。指导:教师巡视指导。汇报:交流。提问: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地震吗?(

3、人们通常把那些会让人感到大地上下颠簸、猛烈摇动等地动现象叫地震。)评价:学生交流情况。4总结提问:查找了许多关于地震的资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地震有什么危害?汇报交流。小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已经能够准确的预测地震,减少了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板书设计:第十九课 地震活动1:了解地震的危害震动 摇动响声 倒塌我最深的感受是:地震的危害有:1_。2_。3_。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接着来研究地震好不好?(二)新课探究活动2:避震演习1探究地震前的征兆。谈话:地震的危害是很大的,如果可以预测,那该多好啊!地震可以预测吗?展示视频。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张衡怎么

4、样?汇报:交流。(对张衡的敬佩之情)谈话:我听我妈妈说:76年大地震的前一天晚上,鸡都不回窝,狗也一个劲儿的叫,据说这是地震前的征兆。你们知道地震前还有什么征兆吗?汇报:交流。提问:地震前的征兆还有很多呢,让我们利用网络来了解一下好吗?提示:(1)要学会快速浏览。(2)你认为有用的资料和图片下载后。活动:分组查找。指导:教师巡视指导。汇报:交流。小结:地震前的征兆这么多呀,我们可以利用它们来预测地震。2探究怎样避震。提问:同学们,如果真的发生地震了,我们该怎么办?汇报:交流。谈话:到底什么样的方法才是最科学的?还是让我们借助一下网络吧!活动:分组查找。汇报:交流。提问:了解了这么多避震的方法,

5、我们来演习一下好吗?一定要注意安全。活动:避震演习。提问:你有什么感受?汇报:交流。小结:同学们刚才做的非常好,今后一旦遇到地震发生要从容不迫,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板书设计:第十九课 地震活动2:避震演习1探究地震前的征兆。地震前的征兆很多,我们可以利用它们来预测地震。例如:鸡都不回窝,狗也一个劲儿的叫2探究怎样避震。保护自己的最佳方法:室内为下蹲、遮盖和紧握;室外为跑到远离汽车、电线、树和楼房等的宽阔地带。火山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根据模拟实验的结果推测火山喷发的原理。2能在科幻小说地心之旅的启发下,写一篇关于地球内部的科幻小短文。3能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火山喷发造

6、成的危害以及带来的好处。4能在写作时发挥自己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准备: 报纸、铝盘子、带窄颈的干净瓶子、勺、纸漏斗、干苏打、洗涤灵、醋、红墨水、杯子、铝箔、视频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阅读庞贝古城毁灭的故事,说出自己的感受。提问:关于火山,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二、活动1熔化的岩石是怎样从地球的内部来到地球表面的?让我们通过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来说明吧。步骤:(1)在地面或桌面上铺一层厚报纸,把铝盘放在报纸上,将瓶子放在铝盘子中间。(2)往瓶中倒入50克干苏打,加入12滴洗涤灵。(3)在瓶子周围放一个像火山锥一样的铝箔。(4)将50毫升醋倒入杯子中,然后加23滴红墨水。(

7、5)慢慢地向瓶中倒入醋的混合物,观察发生的变化。在这个模拟实验中,用什么模拟什么?实验当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别把衣服弄脏了。学生实验2播放火山爆发的视频,学生观看。根据模拟实验的结果,结合刚才看到的视频,猜想火山是怎样喷发的?火山喷发出的岩浆是如何运动的?地下的温度特别高,当地下的熔岩、气体、水蒸气等,由于压力大而穿过岩层的薄弱处喷发到地表时,就会发生火山喷发。岩浆是来自地幔的岩石、气体和水组成的熔融状态的物质。火山喷发时,溶解在岩浆中的气体被慢慢的释放出来,稀薄的容易流动的熔岩从火山口静静的流淌出来。如果岩浆厚重、粘稠,那么火山喷发的形式是猛烈的。黏性大的岩浆不可能从火山坑一直流到山下,就像瓶

8、塞一样,这些岩浆慢慢堵塞岩浆通道,溶解的气体不可能从厚重的岩浆中散逸出来,随着被堵塞的气体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大,最后气体带着巨大的力量推着岩浆冲出火山。 3根据我们的模拟实验和你看到的火山爆发,你认为地球内部有什么?把你知道的和同学进行交流。地球内部有:熔岩、气体、水蒸气4阅读科学在线尽管火山喷发是在瞬间发生的,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张,人们已经可以通过实地观察和卫星探测,进行火山喷发预测,针对做出一些手段,来减小损失。仔细阅读,看你都了解哪些预防火山喷发的手段。5火山喷发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是火山喷发也有有利的一面。你了解的都有哪些?请举例说明。6简要的介绍科幻小说地心之旅,这虽然是科学

9、幻想,却表明了人们探究地球内部秘密的极大兴趣。让我们写一篇有关地球内部的科幻小短文吧。三、小结。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想说些什么?四、课后延伸关于火山,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探索和研究的知识,希望大家继续搜集资料,补充自己的头脑,也希望将来的你们能更深刻的研究火山。岩石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想: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根据本学科的特点,以探究活动为学习的核心,让学生通过参与“提出问题、猜想假想、观察实验、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探究活动的过程,获取科学知识,增长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和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发展创新思维。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到周围环境中收集当地具有的

10、岩石标本。2能通过观察和实验对收集到的岩石标本特点进行描述。3能用不同的标准对收集到的岩石进行分类。4能对每种岩石制作资料卡。5能制作标本盒保存收集到的岩石标本。6能根据各种岩石的特点,用文学的语言描述岩石。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把自己的研究结果与其他同学交流。2能大胆地设想利用岩石能为人类做哪些有意义的事情。三、科学知识目标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岩石的概念。2能说出科学家把岩石分成哪三类。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1能找出在生活和生产中哪些地方使用了岩石。2能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岩石的用途不同。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对岩石的收集、观察、分类形式的研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收集岩石、研究

11、岩石的兴趣。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活动1:多种岩石、小铁锤、滴管、盐酸、小刀。活动2:多种岩石、剪刀、鞋盒、胶带。活动3:多种岩石用途的图片。拓展活动:多种岩石、纸、笔。课时建议: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教师:地球表面是由岩石构成的。在山坡、悬崖、湖畔和海滩等地方,几乎到处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岩石。收集和研究岩石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今天很多同学都带来了我们要研究的物体,说一说,你们的岩石是从哪里采集到的?你们还知道哪些地方有岩石?学生汇报。2谈话导入谈话:岩石的分布非常广泛,岩石的存在还为地球增添了许多美丽的风光

1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岩石。(二)新课教学活动1:收集、观察岩石1欣赏课件出示课件:美丽的岩石风光图片。提问:你们知道岩石的分布为什么会这么广吗?出示课件:地球表面的岩石圈。小结:地球表面是由岩石构成的。2引导学生怎样去研究常见岩石的特征提问:你们对岩石已经有了哪些了解?今天你们最想了解关于岩石的什么问题呢?学生交流对岩石的认识,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谈话: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对岩石一定会有更深入的了解。教师:设想你是一名地质学家,你发现了从没见过的岩石,你打算怎样来研究它们?学生提出自己的研究方案。(将收集到的岩石编号,从形状、颜色、软硬、条纹和光滑程度等方面观察这些岩石。)3教师归纳研究

13、方法和活动要求认识岩石的方法:一看:看颜色、看光泽、看透明度、看形状。二摸:摸光滑度。三划:划条痕,用工具滑硬度。四滴:滴盐酸,在岩石表面滴12滴,观察有什么变化。注意:盐酸有腐蚀性,不要弄在手上或衣服上,观察岩石的其他特征后最后做盐酸实验,用完马上送回。学生分组研究岩石,教师巡视指导。4记录与汇报谈话:科学记录是汇报科学研究的第一手材料,活动过程中一定要有记录,请大家把观察到的岩石的性质记录到P76的表上。岩石编号形状颜色软硬条纹光滑程度滴盐酸岩石名称1号2号3号4号5号6号谈话:有了正确的研究方法,才能更快地得出正确的科学结论,活动过程中一定要按正确的方法进行观察研究。汇报研究结果:每实验

14、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汇报本小组研究得最好的一种岩石记录。5讨论与交流讨论: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岩石进行分类,比较这些分类方法有哪些优点和不足?交流:与同学交流自己在观察岩石中的发现。6阅读科学在线谈话:你们想不想知道地质学家是怎样给岩石分类的?教师:请大家阅读P77科学在线,然后告诉老师答案。根据岩石的形成将岩石分为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三类。活动2:制作岩石标本盒1制作岩石资料卡仿照P78图给每一块岩石制作一张资料卡。2制作岩石标本盒制作岩石标本盒。对自己收集的岩石进行分类,并存放在标本盒中。谈话:这节课我们认识、研究了常见的岩石,你有些什么感受?还可以探究些什么问题呢?板书设计:第二十一课 岩石

15、活动1:收集、观察岩石认识岩石的方法:一看:看颜色、看光泽、看透明度、看形状。二摸:摸光滑度。三划:划条痕,用工具滑硬度。四滴:滴盐酸,在岩石表面滴12滴,观察有什么变化。岩石编号形状颜色软硬条纹光滑程度滴盐酸岩石名称1号2号3号4号5号6号根据岩石的形成将岩石分为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三类。活动2:制作岩石标本盒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1回忆上节课内容提问:认识岩石的方法?岩石分为哪几类?2语言过渡引出下文教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岩石以及岩石的分类,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岩石的用途。(二)新课教学活动3:岩石的用途1播放视频教师:岩石在生产和生活中都有哪些用途呀?大家相互讨论讨论。学生回答。教师

16、:大家说很好,但是也不全面,请大家欣赏视频岩石的用途,然后请同学讲解岩石都有哪些用途。教师播放视频岩石的用途,学生认真观看。2讨论交流谈话:欣赏完视频,大家是不是觉得岩石的用途很多呀,请大家结合视频和书上P78图以讲故事的形式将岩石的用途描述出来。学生积极回答。3归纳总结谈话:请同学们将岩石的用途归纳出来,并与其他同学交流,看看哪位同学整理的最全。学生归纳总结。拓展活动:描述岩石1描述岩石教师:请大家翻开书P79,用书上的形容词描述你所认识的岩石,请同学们看课件,谁来描述一下花岗岩?学生描述。教师:页岩?学生描述。2写一首岩石的小诗教师:大家认识这么多岩石,一定会有很多感想吧,请大家把感想编成

17、一首小诗或小短文,谈谈你对岩石的认识。学生编写。3交流组织学生对各自描述的小短文或诗进行交流。4总结归纳通过这两节课对岩石的学习,大家都学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板书设计:第二十一课 岩石活动3:岩石的用途作建筑材料提炼金属矿物作珍贵的宝石作为颜料拓展活动:描述岩石描述岩石的形容词:坚硬、没有光泽、闪耀、光亮、光滑、轻、软、重、暖。岩石描述砂岩玄武岩页岩花岗岩环境问题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得出自己的结论。2能通过收集资料对各个时期环境污染情况进行调查。3能归纳出事物总会存在正反两方面的作用的结论。4能把自己整理好的资料与其他同学交流。5能从正反两个方面看待生产发展和

18、新材料的使用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的利与弊。教具和学具准备:各种各样变化的图片或录像资料,教学课件教学重点:分析过程中学生思维活动的组织。教学难点:学生分析科学技术的进步引起周围生活和环境的变化。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资料的分析活动;第二课时完成调查讨论活动。教学过程:一、导入当我们生活的环境发生了不利于人类生存的变化时,就成为威胁人类的环境问题。这种变化可能是自然发生的,也可能是由于人的活动能够所引起的。当前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现象。让我们查阅一些资料来认识这个问题。二、活动1出示四个文明时代的图片,学生观察,交流自己的资料,把整理的资料记录在书上84页。科学发展的进程:

19、火的使用铁的发现蒸汽机的发明电的发明和电脑的问世科学技术的进步:材料的使用:原始的天然材料加工的天然材料人造材料合成材料生产工具的使用:石器青铜器、铁器蒸汽机的使用电器和电脑的使用。生产方式的改变:集体狩猎个体化农业生产工业化工厂生产电气化生产。人们生活质量的变化:风餐露宿、食不果腹解决了吃饭的问题工业产品的出现方便了人的生活电子产品的出现使人的生活现代化。环境污染的现象基本没有污染开荒种地破坏植被(黄色时代)工业烟尘污染空气(黑色时代)各种污染现象同时出现。2在这些变化中,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人类发展的进程中,人的生产活动是怎样变化的?与生产工具有什么关系?

20、与人所使用的材料有什么关系?(2)人的生活质量是怎样变化的?与人的生产活动有什么关系?(3)以上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学生汇报总结:科学进步技术进步社会进步人的生活品质大提高3在生产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给环境带来了负面的作用。寻找身边的环境问题,记录下来。对空气的污染:生产中的烟尘、交通工具的尾气。水体的污染:生产、生活中的废水(有毒、有害)。土壤的污染:农药、化肥的施用。环境的破坏:植被减少、水土流失、臭氧层的破坏、土地荒漠、淡水缺乏、能源短缺等。4正是由于这些污染,使得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和谐关系被破坏,已成为当前严重的环境问题。地球上每6小时就有1个物种灭绝;地球上每年有57万

21、公顷的土地变成沙漠;地球上有25%的人口缺少充足的饮用水。三、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环境问题进行了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提升概念:科学进步技术进步社会进步带来了环境问题)四、课后延伸我们人类已经意识到了环境问题,现在世界各地的国家都在进行环境保护,课下搜集关于保护环境的资料,我们下节课进行交流。保护我们的家园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意识到环境保护工作防重于治的意义。2能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3能辨认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中国环境保护标志。4能说出我国主要的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和标准。5能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环境保护、改善人民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重点:能意识到环境保护“防重于治”的意义。

22、教学难点:学会保护环境课前准备:各级各类组织的环境保会徽章,各种环境监测的方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本学期我们学习了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知道了环境的改变影响了生物的生存环境。正是这些环境的改变引起的动植物的灭绝,使得人们开始正视环境的保护,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保护我们的家园这一课。二、活动1、早在1972年,第一次世界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和“人类行动计划”。从此,许多国家开始重视保护环境工作。我们有13亿人,人口的增长形成了对自然环境的巨大压力。多年来,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环境问题仍然非常严重。(出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标志和中国环境保护徽)联合国环境规划

23、署标志图案的中心画面由地球和人组成,人的头、脚和双臂突破了地球轮廓,寓意联合国环境署的使命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及空间环境,周围环绕着两根交叉的橄榄枝,象征着和平、友好、协调的联合国宪章宗旨。下面的UNEP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英文缩写。中国环境保护徽:(1)上端图案绿色橄榄枝,既代表和平、安宁,又代表一切植物和生态环境,象征绿色在召唤,人们应当知道:绿色的消失,就会使生态失去平衡,就是对人类生存的严重威胁。(2)图形的蓝色块,代表蓝天与碧水,泛指大气与水体,太阳代表宇宙空间,山与水借用中国象形文字并使之图案化,从形象上增强中国特色。说明我们环境保护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对污染的监督与治理,

24、使天长蓝、水长清、山长绿,让人们永远生活在美好环境中。图案基本色调采用明快,洁白的颜色,代表洁净,无污染的大气。(3)下端ZHB为Zhong Guo Huan Bao(中国环保)的缩写,标明这是环境保护徽。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在1989年,我国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之后又陆续制定了一系列保护资源和防止污染的法律、法规及标准,组成了环境保护法体系,从而有效的控制了环境的破坏。2在保护环境法律法规的支持下,人们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来监测环境,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我们周围都有哪些措施。(给学生讲解或者让学生自己介绍知道的噪声监测、空气质量监测、水体监测、尾气监测等)。3环境一旦被破坏就很难再恢复,所以,我们也要行动起来为防止环境做贡献。讨论:寻找我们周围环境污染的警示信号。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做到保护环境?三、小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我们影响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