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20.44KB ,
资源ID:29159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9159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法律思想史图表.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法律思想史图表.docx

1、中国法律思想史图表序号朝代学派重论代表人物法律思想言论 夏神权法思想形成一、1;夏朝奴隶主已开始利用“天命”“天罚”2;商代占扑,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占扑”或“扑”3;西周“以德配天”的君权神授说4;嫡长继承制是宗法等级制的一项核心内容;二、礼治的基本特征1;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三、周公的“明德慎罚”思想;慎罚的主要内容:1;他要求对犯罪进行具体分析,区别对待2;反对族株连坐,主张罪止一身3;反对乱罚无罪,杀无辜4;刑罚适中商神权法思想极盛周神权法思想动摇春秋时期革新家管仲1、修旧法,择其善而业用之二、作内政而寄军令(四民分居定业、三国五鄙)2、三、令顺民心,与民分货(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

2、知荣辱)革新家子产一、对“礼治”$的继承和改造二、改革内政,创立新制三、铸刑书,公布成文法四、宽猛并用的刑法思想革新家邓析一、对“先王之礼“的否定和批判二辩析法律概念,私自制定”族刑“春秋末期(儒家)儒家总体思想一、仁学与仁政说(人的本性是善的)二、为国以礼的礼治论(以封建等级制)三、德主刑辅论(为政以德,以德服人,反对“以力服人”“提倡教化)四、论法与刑(德善不足以为政,德法不能以自行)五、为民制产,轻徭薄赋六、为政在人的人治论儒家儒家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法律思想一、仁者,爱人二、为国以礼的礼治论1;剥削阶级享受特权是天下之能义2;君君、臣臣、父父、子子3、礼乐兴,刑罚中4、礼之用,和为贵三

3、、德治论与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四、宽刑慎杀、反对冤狱(宽刑慎杀、赦小过、反对冤狱、无诉思想)五、为政在人的人治论战国中期儒家儒家孟子一、王道仁政,道德教化二、减省刑罚,罪人不孥三、为民制产,轻徭薄赋四、民贵君轻,暴君放伐五、惟仁者宜在高位的人治论战国末年儒家儒家荀子性恶论一、明分使群的国家与法律起源论二、隆礼而王,贵JIAN 有等三、重法论(法以礼为本、论法的作用、先礼后法、罚当其罪)四、有治人,无治法(人治重于法治)战国时期墨家总体思想特点“1、墨者有坚定的政治信仰。2、严格的纪律。3、“自苦为极”生活艰苦。4、有自己的法律。墨家墨家墨子思想:1、以“兼爱”为核心的法律观与功利价值论。2、“以天

4、为法”的自然法思想。3、法律起源与法制统一论。4、刑赏论。5、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主张。6、尚贤说。春秋末期道家总体思想思想:1“道法自然”的自然法说。2、“无为而治”论。道家道家老子一、“道法自然”的自然法思想。二、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极为反对统治者的有为:1、抨击统治者骄奢淫逸。2、反对苛征暴敛。3、反对战争。4、不尚贤。三、“绝仁弃义”“绝圣弃智”“绝巧弃利”四、“法令滋彰,盗贼多有“道家道家庄子1、自然法思想。二、毁法论。三、反仁义圣智论。1、否定仁义礼乐。2、否定圣智和文化技艺。法家法家总体思想一、法的起源论与变法论。二、“以法治国论”1、法的规范性。2、法的公正性。3、法的平等性。4、

5、法的公开性。三、法的纲要-赏与刑。四、势治论。五、术治论。六、文化专制论。法家法家商鞅一、法的起源论与变法论。1、法的起源论。2、法的变法论。3、好恶者,赏罚之本也。二、“任法而治”的“法治”论。法的作用:1、定分止争。2、兴功禁暴。3、法的特征。(同上)4、君主专制论。三、赏刑并用,重刑止奸。四、“燔诗书而明法令。法家法家慎到一、立公弃私,事断于法。二、维护君权的“势治”论。1;权重位尊2;权势以下为基础3;立天子以为天下法家韩非一、变法论二、“以法治国:,法、术、势相结合三、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实行愚民政策:1,远仁义2,摒德治3,实行愚民政策秦王朝一、事统上法,法令由一统二、事皆于法的“法

6、治”思想三、严刑峻法,深督轻罪四、以法为教的文化专制思想汉初黄老学派一、无为而治,与民休息二、文武并用,德刑相济三、罚不患薄,约法省刑其中,汉初在约法省刑方面建树最突出是文帝:1、废除连坐收孥法。2、废除诽谤妖言法。3、废除肉刑。四、轻徭薄赋,以粟为赏罚西汉贾谊一、以秦为鉴,以民为本。二、立经陈纪,刑不上大夫。三、礼义为先,礼法结合。四、主张削藩,维护中央集权。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内容一、皇权至上,法自君出。二、应经合义,礼法融合。三、三纲是封建立法根本原则。四、德主刑辅,先教后刑。西汉儒家继承董仲舒一、维护皇权春秋法统说。二、君权神授,法自君出。三、维护封建等级的三纲五常论。四、阳德阴刑,德主刑

7、辅。五、春秋决狱,原心论罪。三国两晋南北朝律本杜预一、纳礼入律,礼法结合二、文约而例直,听省而禁简。三、区分律令的界限。三国两晋南北朝律表张婓一、以礼率律。二、刑名的性质和作用。三、理直刑正。魏晋玄学王弼一、名教出于自然的法哲学观。二、无为而治的主张:1、君主无为。2、愚民政策。3、反对法烦刑酷。魏晋玄学嵇康以“任自然”为根本的法哲学观。魏晋玄学阮籍抨击礼法和礼法君子。魏晋玄学鲍敬言一、否定“君权神授”论,提出暴力征服说。二、否定君主设刑是“兴利了除害”,批判君主“屠割天下”的罪恶。三、建设立“无君无臣”的理想社会,废弃任何国家和法制。北魏拓跋宏一、齐之以法,示之以礼。孝文帝以礼的原则审视立法

8、:1、主张加重对不孝罪的刑罚。2、创制“存留养亲”制度。3、严格区分斩、绞两种死刑等级,废除“裸形”处斩行刑方式。二、法为治要,慎刑恤刑。三、教随时设,政因事改。唐朝李世民1、以隋为鉴,安人宁国。二、立法公平,务求宽简。三、慎狱恤刑,务求其实。恤刑措施:1、创立九卿议刑制度。2、完善死刑的审批程序。3、反地严讯,务求其实。四、明正赏罚,一断以律。五、纳谏与执法相结合。唐律疏议一、德礼为本,政教为用。二、封建纲常的法律化。三、维护等级等权的立法思想。道统论韩愈一、君权至上与道统论。二、圣人制刑与天刑说。三、德礼为先,辅以政刑。柳宗元一、“天人不相预”和赏罚及时说。二、法律起源于“势”三、刑、礼“

9、其本则合,其用则异”白居易一、刑、礼、道“迭相为用”二、法令贵一,自上行之。三、正确运用法律,慎选司法官吏。第四篇宋代“存天理灭人欲”朱熹一、存天理,灭人欲与三纲五常说。二、德、礼、政、刑关系论。三、刑罚以严为本的主张。四、恤民说:1、“以口数占田”2、奖励农业生产。3、推行社仓制度。理学丘濬一、德礼政刑“王道之治具”论二、以公理而灭私情说。三、应经合义,顺情便民。四、慎刑恤狱的司法原则:1、“原情定罪”2、注重证据3、限制赎刑。宋明改革家范仲淹一、改革官制,革故鼎新。二、限制君权,君臣共理天下:1、克服“独断”“偏听”2、重宰相谏官御史之职。3、“舍一心之私”执法公正。三、“审刑名”的司法原

10、则。大明法度,众建贤才王安石一、“三不足”的变法理论。(天人了不相关,天变不足畏;贵乎权时之变,祖宗之法不足变;摒弃流俗异论,人言不足恤)二、大明法度,众建贤才。三、有司议罪,惟当守法。“信赏罚、一号令”张居正一、主张高度集权,以法律政令规范天下。二、立法“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三、整饬吏治,慎用刑罚。四、“法在必行,奸无所赦”辽金元严格治吏金世宗一、慎行“议亲”“议贤”,确立君主的最高权威。二、赏罚不滥,即是宽政。三、慎守令之选,严廉察之责继承发扬儒家耶律楚材一、建立封建法制以取代落后的习惯法。二、因地制宜,建立封建赋税制。三、秉公执法,不畏权贵。明清启蒙法律思想黄宗羲一、对封建君主及其“

11、一家之法”的批判。二、具有民法因素的理论。(学校议政)“趋时更新”王夫之一、“趋时更新”的法律时变观点。二、同条共贯、相扶成治的法律体系说。三、具有民法因素的法律思想:1、立法“必循天下之公”2、立法应该以“保类”、“卫群”为宗旨。3、立法必须遵循尊君卑臣、分权分治的原则。四、任法与任人结合,宽与严结合的司法主张。.近代地主阶级更法改图龚自珍一、批判封建法律制度,“更法改图”二、国家、刑法、礼乐起源于“农”三、不拘一格降人材四、禁绝鸦片,宜用重典因势变法魏源一、抨击封建君主专制,赞赏西方政治法律制度。二、变古愈尽,便民愈甚。三、民主议政,广开言路。四、广收人才,治法在人。太平天国反对封建专制洪

12、秀全一、“斩邪留正”除妖安良“。二、人无私财。三、男女平等,婚姻自由思想。四、严刑峻法,轻罪重刑思想。资政新篇洪仁玕一、国家以法制为先。二、恩威并济与教、化兼行。洋务派一秉于礼曾国潘一、维护纲常名教,一秉于礼。二、主张实行严刑峻法。三、屈出外国,损害中国主权。中体西用张之洞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二、整顿中法,采用西法三、法律本原实与经术相表里。四、宽猛相济、刚柔结合。0变法维新康有为一、时移法亦移。二、实行“君主立宪”。三、坚持保皇立宪,鼓吹复古。四、“太平之世不立刑”。变法图存梁启超一、法律起源于人的“良知”和“契约”。二、变法是“救亡图存”的必由之路。三、“三权之体皆莞于君主”的三权分立说。四、法治与人治并重。冲决一切封建网罗谭嗣同一、批判封建君主专制。二、抨击封建纲常名教。清末礼法之争会通中外沈家本一、实行资产阶级法治主义。二、“平恕”为审断之本。三、“有其法者,尤贵有其人”。四、法学盛衰说。资产阶级革命派“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孙中山一、三民主义的产法指导思想。二、“自由”“平等”“博爱”的法律观。三、五权宪法和权能分治说。章太炎一、建立总统制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方案。(1、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2、否定代议制。3、主张直接民权和总统制)二、维护人民权利平等的法律观。三、“专以法律为治”的主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