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28.57KB ,
资源ID:292587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92587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管理方安全管理实施导则DOC29页.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管理方安全管理实施导则DOC29页.docx

1、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管理方安全管理实施导则DOC29页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管理方安全管理实施导则Guideline for Petrochemical Construction Proj ectSafety Management Implementation by the Management Party目 次前言11引言m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安全管理的方针、资源和职责2J承包商选择46开工前准备57风险评价68培训和培训验证69施工过程控制710施工过程监督811应急管理912事故管理1013审核11附录A(资料性附录)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管理方安全管理实施导则应用范例12前 言

2、在总结中外合资和国外独资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形成了针对石油化工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的管理方安全管理实施导则。 本标准仅是一个指南性文件,它描述了业主、管理方和承包商为改善项目的安全绩效所应承担的责任。 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企业联合会可持续发展工商委员会、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翟齐、张海峰、Aidan Hayes、辛平、沈建平、张岩、解丰、翟良云。引 言目前,国际上

3、通行的项目安全管理模式是由设立在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的管理方对项目安全事务进行全面管理。在一个项目中,业主是权利和责任的主体,它的职责是为项目提供安全政策和资源;管理方的责任是针对整个项目设置一个权威性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以及业主的安全政策制定统一的安全管理制度,全面领导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承包商的责任是编制自身的安全计划,并确保按照管理方的要求得以实施。1范围本标准给出了项目安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指南。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对于其他行业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也有很好的参考价值。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

4、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 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GB/T 28002-200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指南 SY/ T 6276-2004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事故accident造成死亡、疾病、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意外情况。3. 2事件incident导致或可能

5、导致事故的情况。注:其结果未产生疾病、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事件称为“未遂事故”。事件包含“未遂事故”。3. 3危害hazard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3. 4危害辨识hazard identification识别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3. 5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 aspect一个工程建设项目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3. 6环境影响environmental impact全部或部分地由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3. 7风险risk某一特定危害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6、。3. 8风险评价risk evaluation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3. 9相关方interested parties与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环境和健康绩效有关的或受其安全、环境和健康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3. 10绩效performance基于安全管理的方针和目标,对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进行管理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结果。3. 1 1持续改进continual improvement为改进安全管理总体绩效,根据安全管理方针,工程建设项目强化安全管理的过程。3. 12不符合non-conformance任何与工作标准、惯例、程序、法规、管理体系绩效等的偏离,其结果能够直接或间接导

7、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的组合。3. 13业主owner合同情况下的接受方,即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方。3. 14承包商contractor合同情况下的供方,即由业主或操作者雇用来完成某些工作或提供服务的个人、部门或合作者。3. 15分包商sub-contractor以合同或协议形式向承包商承担部分工程或劳务的单位。注1:承包商和分包商的主要区别在于一个雇用了分包商的承包商相对于分包商来说,即是业主。注2:下面标准中对承包商的要求同样适用于分包商。3. 16审核audit为获得工程建设项目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

8、过程。3. 17管理方the management party由业主设立或确定的项目管理机构称为管理方。4安全管理的方针、资源和职责4. 1安全管理方针安全管理方针是业主经营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业主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是公开向社会、公众表明的对待安全的态度和应担负的责任。提供必要的资金和人员,明确各方的安全职责和信息沟通渠道,是各项安全管理工作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4. 2安全管理目标安全管理的目标是安全管理方针的集中体现,是安全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安全管理的目标就是追求“零事故”,安全管理的目标可细化为具体的指标。安全管理的目标应由业主的最高管理者发布实施,并公开向社会和公众公布。业主在建立项目

9、安全管理目标时,应考虑:与业主的其他方针、目标相协调,并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体现遵守法律法规的承诺;体现预防事故、保护环境、尊重生命健康和持续改进的承诺;承诺为安全管理目标的贯彻实施提供必要的资源。安全管理的目标应通过各种形式传达到参与项目的所有人员,并使各层次人员能充分理解、贯彻和维护。各级管理者应通过自上而下层层的公开承诺和自身的表率作用表明对安全的重视,并接受各方的监督。4. 3安全管理理念在参与项目的所有人员(包括业主、管理方、承包商、分包商和其他相关方)中,应倡导“以人为本”、“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的安全管理理念,它是实现项目安全管理目标的基础和保证。4. 4安全管理标准管理方在项目开

10、工之前应制定一套完整的、体现业主意志和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安全管理标准,在制定这些标准时应充分考虑其适用性和采用国际通用标准的可能性。这些安全管理标准应及时提供给所有承包商并为承包商所熟知。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根据需要可以对这些管理标准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开工前,管理方和承包商应就使用的安全管理标准达成书面协议。一般情况下,承包商应执行管理方的安全管理标准,如承包商要求执行自己的安全管理标准,则其标准应满足管理方的要求。4. 5资金业主在编制项目投资计划时应设立专项安全资金,由管理方负责编制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并付诸实施。承包商也应依据合同要求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以满足安全管理的需要。管理方在必要时

11、可审查承包商在安全管理方面的资金投人和使用情况。4. 6人员项目各级管理者应具备相应的从业资质,特别应具备在安全管理事务中的领导能力、影响力和沟通能力,了解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管理方安全人员的配备和机构设置应考虑项目的规模、性质和风险特点,与项目的整体组织机构设置相匹配。承包商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安全管理人员。根据风险状况、施工阶段和人员素质,一般现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比例应不少于1 : 100 04. 7职责业主应制定安全方针和提供必要的资源,同时明确各方的安全职责。工程监理公司应按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履行其职责。管理方和承包商应建立上至项日经理、下至班(组)长在内的

12、各岗位人员的安全责任制,明确做好安全事务是各级管理者的责任,安全人员的主要职责是为风险的辨识、评价和控制提供技术支持和实施监督管理。管理方和承包商可通过定期检查和业绩考核等方式强化安全职责的落实。管理方和承包商的安全责任应在合同或协议中予以明确界定。原则上,承包商应承担其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责任;管理方应定期监督承包商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遵循安全管理要求的情况,并有权对现场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和意见。4. 8信息沟通业主、管理方和承包商之间应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成立由各方参加的项目安全管理委员会。可通过会议、报告、电子网络等方式进行及时有效地信息沟通和交流,并使之成为制度,以便及时协调解决

13、问题,采取改进行动。5承包商选择5. 1承包商选择的要求管理方应建立一套审查和选择承包商的标准和程序,以了解承包商所具备的项目建设能力和以往的安全业绩,从而选择出符合要求的承包商。业主有权参与承包商和分包商的选择。5. 2承包商选择的授权承包商的选择应由业主或由经业主授权的管理方来实施,本章以下各条是按照管理方选择承包商的方式来表述的,如果业主保留全部或部分的选择承包商的权利,那么应由业主进行选择。5. 3承包商的资格预审管理方负责新承包商和已列人名册的承包商的资格预审,承包商负责分包商的资格预审。若管理方对分包商的资格有明确要求,承包商应选择满足管理方要求的分包商。必要时,管理方可直接参与分

14、包商的选择。5. 3. 1资格预审表格管理方通过一个资格预审表格,了解承包商一些必要的信息,以初步评价承包商安全管理表现及遵守相关安全法律法规的能力。资格预审表主要包括承包商基本信息、组织机构和人员、工作历史、安全方针、培训、安全管理表现以及其他必要信息。5.3.2承包商资格审查依据承包商即将承担的施工任务的性质、规模及风险特点等,管理方应建立一个承包商安全资格验收标准,组织熟悉安全管理业务的专家,依据验收标准,对承包商的安全管理表现做出评价。对于承包商安全管理标准中需要改进的部分及需要澄清的间题应反馈给承包商,以帮助其改进相关安全管理标准。5. 3. 3承包商的考察必要时可组织熟悉项目特点和

15、安全管理业务的专家对承包商的总部和正在建设的工程项目进行实地考察,考察内容可对照资格预审表格进行,也可制定专门的考察计划。5. 3. 4建立和更新合格承包商名册符合验收标准的承包商,将进人最终的合格承包商名册。管理方应定期评价、更新合格承包商名册。5. 4承包商的确定5. 4. 1明确安全管理要求管理方应在确定施工类型、作业风险的前提下,明确对承包商的安全管理要求,包括应执行的标准、规范及针对该项目的全部安全管理制度和细则,并把这些要求通知给承包商。对于具有强制性要求的作业,管理方应考虑建立特殊的安全管理要求,以便选用那些具有专业经验、能够识别作业风险及满足管理方特殊要求的承包商。5.4.2承

16、包商初步安全计划的制定管理方应要求承包商制定一个与其所承担的施工类型、作业风险相适宜的文件化的初步安全计划。该计划应是包括资源、职责、培训和能力要求、事故报告和处理、应急预案等内容在内的完整的计划。制定这个计划时应充分考虑管理方在安全管理方面的要求。5. 4. 3召开预投标会议在合同签订前宜召开一个预投标会议和组织承包商进行现场参观,便于承包商详细了解管理方在投标文件中提出的安全管理要求和工作场所的现场条件;另外,它还为管理方和承包商建立起相互交流和探讨各自所关心的问题的渠道,为管理方了解工程或现场有关的专门知识以及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合同的执行提供了机会。5. 4. 4确定承包商 在完成承包商资

17、格预审和确认其具有与管理方相符合的安全管理标准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其满足验收标准和其他事项的情况(如费用、有效性、技术资格)后,最终选择出合格的承包商。 管理方在选择承包商后,应召开一个合同签订前会议讨论下列事项: 再次确认和证实在预投标阶段所达成的共识和对任何变更的接受能力,并解决与此相关的具体问题; 讨论应由承包商完成的具体的安全管理方面的事务; 讨论业主、管理方、承包商和分包商(包括业主选择的专业分包商)之间的关系。 在合同签订之前,管理方和承包商应共同确认由于施工时所采用的施工工艺或方法而可能引起的风险及其必要的安全管理要求,明确承包商对其雇员的安全和健康、对其所产生的环境影响所应承担的

18、全部责任,明确承包商所进行的工作不会对其他人员产生伤害。5.4.5签订安全协议 管理方应与承包商签订一个书面的安全协议(通常包含在合同中),该协议应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包括承包商对业主选择的专业分包商的安全管理责任),其中承包商应遵从以下条款: 遵守政府、业主和管理方的相关安全管理要求; 雇用经过培训并对所从事的工作熟悉的合适的人员; 提供和(或)使用的设备能安全地工作,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允许授权的业主和管理方代表进人他们的工作现场。6开工前准备6门开工前准备的要求 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应与所承担的施工风险程度相适宜,利用开工前的准备使承包商熟悉施工区域、现场条件、人员和其他作业信息,完成了开工

19、前的准备工作才能开始施工。6. 2开工前现场审查 管理方应与承包商一起进行开工前现场审查,通过现场审查: a)确定现场条件、装置情况及任务要求; b)明确对承包商现场的安全培训、沟通要求; c)明确承包商应执行的相关安全管理标准和程序。6. 3承包商施工计划审查 承包商应负责施工计划(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技术措施等)的制定和实施,并确保所有计划得到审查和批准,分包商的施工计划应先由承包商进行初步审查。管理方对施工计划有进一步审查和要求做出解释的权力。 在制定和审查施工计划时,承包商和管理方应在考虑现场作业条件和施工工艺步骤等因素的前提下确定预防措施,即应急计划、检查和评价计划、培训

20、要求等。6. 4确定详细安全管理要求 在开工前的准备活动中,管理方应对承包商遵循安全管理要求的能力进行最终审查,以明确承包商应执行的安全管理标准,确定附加要求或删除不必要的要求;明确施工过程中由于双方工作条件的变化,可能引起的安全管理要求的变化;明确承包商可能导致的施工现场的有关风险。6. 5对人员、工具和设备的审查 管理方和承包商应对人员、工具和设备进行开工前的最终审查,一般包括以下事项: a)对所从事的工作范围和遵守所有相应安全管理要求的能力进行最终检查; b)确定人力资源、设备设施是否足以承担相应工作;c)确定人员的知识、信息和必要的培训是否能满足指定工作任务的要求; d)确定个人防护用

21、品是否满足施工要求,除非合同中另有规定,一般情况下承包商应向员工提供符合管理方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7风险评价7. 1风险评价要求 风险评价应覆盖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并与各阶段的风险特点相适应。业主、管理方和承包商应通过持续不断的风险评价工作,识别与项目建设活动有关的危害和环境因素,并对它们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估,确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后果的严重性以及可能的影响范围,从而采取有效或适当的控制措施,将风险降到最低或控制在可以承受的程度。风险评价的结果应形成文件,并通知到所有受影响的员工和其他相关方,确保所有作业人员所熟知。7. 2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职业危害预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2、在项目开工前进行的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职业危害预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对项目各阶段的风险评价有很好的参考和指导价值。管理方应以安全预评价、职业危害预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所分析的危险、危害因素和环境因素以及提出的对策、措施和跟踪监测的方法、制度为依据,指导施工过程各阶段的风险评价工作,并将这些防范措施落实到项目建设过程中。7. 3项目施工总体风险评价 针对不同施工阶段的风险特点,管理方应组织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专家、安全管理专家和其他相关人员,按照整个项目可能涉及的施工活动的不同类别或安全管理的不同主题进行总体风险评价,划分风险等级,确定高风险的作业活动和安全管理的重点,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标准程序

23、、调整工作计划等手段加以控制。7. 4施工作业活动风险评价 在所有施工作业活动之前均应进行风险评价,这种风险评价过程应由承包商实施作业的有关人员完成。 对于以下可能存在高风险的作业活动,作业前应针对每一作业步骤分析其中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a)项目没有实施过的、新的或者非常规性的作业; h)任务非常复杂,或可能存在潜在的事故隐患,或需要许多人员一起协调的作业; c)没有现成的安全作业规程,或者现有的规程不足以控制风险的作业; d)发生变更的作业。 对于施工过程中低风险的、相对比较简单的施工作业活动,可应用以前风险评价的结果和施工作业经验,编制成条目式的控制措施,在作业前进行逐一确认和落

24、实,以简化风险评价过程,方便实际操作。7. 5施工向生产过渡之前的风险评价 项目由施工向生产过渡,由于能量和介质将要引人以及相应条件的变化,会带来新的风险,这时管理方应组织施工方和生产方的相关人员进行风险评价,以识别改变的方面及其潜在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并明确各方的责任。8培训和培训验证8. 1培训要求 开工前,管理方和承包商应就项目各类人员的能力和培训要求达成一致意见,并明确各自的责任。承包商应为其员工提供适当的培训和训练,以确保其具有足够的知识和技能安全地进行工作;管理方负责检查承包商员工是否已接受培训,如有必要,管理方可针对某些需要强化的内容进行再培训。8. 2培训类型 培训至少

25、包括以下类型:a) 人场前培训:包括业主、管理方、承包商、来访者和其他相关方在内的所有人员进人现场前均应接受培训,使进人现场的人员了解现场基本状况和通用的安全管理要求。b) 领导层的培训:业主、管理方和承包商项目负责人应接受培训,使各方的领导层明确自己在安全管理中的角色和职责,并且获得系统安全管理的技巧。c) 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安全管理人员应接受以项目安全管理标准、程序为主要内容的培训,使安全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标准能够充分理解并在施工作业中得到严格统一的执行。d) 专项培训:从事特种作业和在安全管理事务中担当特殊角色的人员应接受专项培训,使这些人员掌握与其职责有关的知识和技能,或通过培训解决

26、一些特定的问题。8. 3培训验证 无论是管理方还是承包商均应保存培训记录。管理方应定期审查自身和承包商的培训记录以验证培训是否符合要求;承包商也应定期审查培训时间安排和培训材料,以检查是否可行。 培训效果可通过书面和口头考试、现场演示或执行工作评价等方式进行验证。当验证不合格时,应进行再培训以达到培训要求。9施工过程控制9. 1作业管理 施工作业均应按照相应的作业规程进行。对高风险的作业应执行“作业许可制度”,对于此类作业管理方应建立从作业申请、审批和实施的程序,批准、监护和参与作业的人员均应接受专门的培训。这类作业主要包括但不限于: a)动火作业; h)进人受限空间; c)挖掘作业; d)射

27、线作业; e)大型吊装作业; f)能量隔离(电、气、热、光、压力等); g)脚手架搭建和拆除; h)高处作业; i)运行区域内的交叉作业。 需要执行作业许可的作业应由管理方确定,并通知到所有的承包商。所有许可证应予以登记并归档管理。9. 2设备和工具管理 管理方应建立针对设备和工具的管理程序。通常情况下管理方主要对进人现场的设备进行控制和检查,工具进人现场的检查由承包商进行。设备、工具的日常检查和维护由承包商负责。管理方可对承包商使用的设备和工具进行复查和随机抽查。 按照政府的要求,一些特种设备或现场安装的起重设备(如塔式起重机、龙门式起重机等)必须取得政府指定部门颁发的使用许可证后方可使用。

28、 管理方应明确对设备和工具的定期检查、标识、修理和退出现场的要求。9. 3施工用电管理 管理方应对整个施工现场所使用的临时用电系统进行设计和布置,明确管理方和承包商的管理职责,建立用电管理程序。承包商也应对管辖区域的临时用电进行设计,配备有资质的人员进行管理。9. 4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管理 承包商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管理方的要求为员工提供合格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进行特殊作业所需要的附加的防护设备。管理方可以考虑把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展示给承包商。承包商应对个人防护设备的用途、使用方法、维护保养方法等进行培训。9. 5文明施工管理 管理方应在开工前对具有各自功能的区域进行总体规划和布置,保持合理的

29、布局。承包商应在所管辖的区域内为员工设置必要的生活、休息等设施。 承包商应明确对现场文明施工的要求,保持现场的整齐、清洁和道路畅通。 管理方应建立针对车辆、行人和道路的管理制度,保持良好的交通秩序。9. 6消防管理 在项目建设期间由于现场只有有限的消防资源,管理方应考虑建立一个包括依靠社会力量在内的消防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组织适当的演练。 承包商应针对现场条件和火灾风险,制订预防和控制火灾的计划。 消防管理是应急管理的一部分,应服从其要求。9. 7保安管理 管理方应考虑对施工现场实施封闭化管理并明确管理责任。严格控制项目现场人员和车辆的出人,保证对人员和车辆的可追溯性,维持正常的施工秩序,保护项目的资产和商业信息,特别是对重点区域应加强保卫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因重要设备和零配件的遗失而对项目带来的影响。9. 8警示和标识管理 应对现场存在的危险和一些应特别关注的物件、处所等予以警示和标识。管理方和承包商应明确警示和标识标志的含义和使用、更换要求,并让相关人员所熟知。9.9医疗和急救 管理方应根据项目的规模和布局,设立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设施,以便能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护。承包商也应按照管理方的要求提供适当的医疗条件。对所有接受医疗处置的人员应进行记录。9. 10危险化学品管理 管理方应建立针对进人工地的危险化学品的管理程序,并在危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