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2 ,大小:564.50KB ,
资源ID:2932266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93226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最新LNG加气站设立安全评价报告.doc)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最新LNG加气站设立安全评价报告.doc

1、目 录1 评价总则11.1 前期准备情况11.2 评价对象、范围及重点21.3 评价目的21.4 评价程序32 工程概况52.1 建设单位简介52.2 建设项目概况52.3 加气工艺简介72.4 主要设备92.5 公用工程92.6 消防112.7 建构筑物122.8 安全管理123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153.1 加气站危险、有害因素辨识153.2 物质危险分析153.3 加气站火灾危险性分析213.4 周边环境危险因素分析243.5 平面布置危险因素分析253.6 电气的危险因素分析253.7 静电危险因素分析263.8 环境危险因素分析263.9 其它危险因素分析273.10 危险化学

2、品重大危险源辨识283.11 危险区域及危险类型294 安全评价单元的划分结果及理由说明304.1 评价单元划分的结果304.2 评价单元划分的理由305 采用的安全评价方法及理由说明335.1 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335.2 评价方法选择说明336 定性、定量分析危险、有害程度的结果346.1 预先危险性分析结果346.2 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结果346.3 灾害评估分析结果347 安全条件和安全生产条件357.1 项目安全条件357.2 项目安全生产条件397.3 条件论证结果408 加气站典型事故案例分析418.1 LNG储罐泄漏事故418.2郑州市丰庆路汽车加气站火灾事故428.3 案例

3、分析小结438.4 海恩法则449 安全对策措施459.1 已有的安全对策措施459.2 补充安全对策措施4610 评价结论5411 与建设单位交换意见的情况结果55附件1 选用的安全评价方法简介56附1.1 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简介56附1.2 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57附1.3 灾害评估58附件2 定性、定量分析危险、有害程度的过程60附2.1 预先危险性分析(PHA)60附2.2 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62附2.3 灾害评估65附件3 评价依据66附3.1 有关法规和文件66附3.2 采用标准及规范68附3.3 项目有关资料690531-85239999 245513608承接/代写危险

4、化学品、非煤矿山安全评价报告;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编制、评审、备案咨询;承接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咨询业务、山东省内咨询评审业务;作业场所职业检测评价业务;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与备案咨询业务;承接外包业务、资质服务、技术咨询等业务;为机构提供专业评价人员,人员外包、现场勘查,报告编制等,对外输出评审员、评审专家,注册安全工程师、化工专业技术负责人、自动化控制、编程等专业人才聘用。为政府安全检查提供雄厚的技术支撑。为企业提供专业的高质量的安全咨询服务。最大诚意接受批评与监督,期待与您的合作!高智强 0531-85239999 13370531979 245513608LNG加气站设立安全评价报告1 评

5、价总则1.1 前期准备情况建设项目设立安全评价是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根据相关的基础资料,辨识与分析建设项目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做出安全评价结论的活动。建设项目设立安全评价对落实建设项目安全生产“三同时”、降低生产经营活动事故风险提供技术支撑。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8号令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和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审查程序的通知的有关规定,*有限

6、公司(以下简称加气站)委托我公司对其LNG加气站新建工程进行设立安全评价。我公司接受委托后,针对项目特点组建了项目组,阅读、熟悉工程资料和安全条件论证报告。该站安全条件论证报告于2010年5月23日通过了专家论证。遵循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评价细则的要求,依据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和相关工程的调研情况,对本工程的工艺、设备、平面布置及建筑、自然环境等方面作了深入的分析,确定了相应的评价单元及评价方法。在对项目危险、有害因素的辩识与分析的基础上,对加气站进行了安全定性和定量评价,提出了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并做出了安全评价结论。1.2 评价对象、范围及重点1.2.1 评价对象本次安全评价属于新建加气站的

7、设立安全评价,评价对象是* LNG加气站。1.2.2 评价范围本项目安全评价范围为加气站界区内的加气工艺设备及公用工程保障情况,不包括LNG槽车的运输内容。1.2.3 评价重点本次安全评价工作的重点是对加气站工程可能出现的火灾爆炸危险及后果进行分析与评价,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1.3 评价目的(1) 对加气站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并对加气站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重点分析;(2) 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定性和定量评价其发生危险的可能性以及可接受程度;(3) 提出消除、预防、减弱或隔离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对策与措施,为修订、完善、改进加气站工程的安全设计提供依据,以确保项目从设计上实现本质安全

8、;(4) 为本项目安全管理的系统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提供建议,为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实施监察、管理提供依据。1.4 评价程序为达到预期目的,结合被评价单位实际情况,本次安全评价工作程序分为准备、实施评价、报告编制三个阶段。1.4.1 评价准备阶段主要收集有关资料,划分评价单元,进行工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选择评价方法,编制评价计划。1.4.2 实施评价阶段对工程的可研设计方案和现场选址进行调研,用相应的评价方法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提出安全对策措施。1.4.3 报告编制阶段主要是汇总第二阶段所得的各种资料、数据,综合得出结论与建议,完成设立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设立安全评价工作程序见图11。前期准备

9、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选择评价方法划分评价单元定性、定量分析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编制安全评价报告图11 设立安全评价程序框图2 工程概况2.1 建设单位简介2012年9月9日,*在*工商行政管理局取得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公司由2人投资注册,注册资金100万元。注册地址为*。2.2 建设项目概况本LNG加气站,选址于*220国道42894290处。用地面积2700m2,总建筑面积225m2。采用广汇集团开发的撬装式加气工艺,设1台43m3LNG储罐,1台LNG加气机。2.2.1 工程地理位置及平面布置2.2.1.1 地理位置加气站位于*220国道(312国道)42894290处

10、,四周无生产经营单位,无民用住宅。加气站沿220国道建设,位于公路北侧。加气站西侧为空地,30m外有一废弃的加油站站房,200m外是*中学,250m附近是*变电所;加气站东侧100m范围内均为空地;加气站北侧为林带和农田。加气站周边无架空电力线和架空通信线。周边环境情况见附图1区域位置图。加气站周边情况可见附件加气站四周情况照片。2.2.1.2 平面布置加气站用地面积2700m2,总建筑面积225m2,道路场坪面积885m2。加气站分为生产区和生产辅助区,生产区包括储罐区、卸车及加气区,生产辅助区包括营业厅、办公室、值班室、卫生间、壁挂炉间。生产区位于站区的东面,生产辅助区位于站区的西面。站区

11、四围设置有高度不低于2.2m的实体砖墙。沿312国道方向各设置一个出入口。具体位置可见附图2总平面位置图。2.2.2 工程自然条件*属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具有冬季严寒,夏季酷热,日照充足,干旱少雨等特点。年平均气温7.2,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4.4,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18.4,极端最高气温39.6,极端最低气温37.4。全年无霜期165172天,最长达190天。年平均降水量173.3毫米,最大年份251.1毫米,最大日降水量34.5毫米。年均降雪量74.4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27。积雪深度约1525厘米,最大年降雪量深度33厘米。全年多东风,在67月转为西风,平均风速2.5米秒

12、,最大风速20米秒。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2.3 加气工艺简介本工程采用撬装式设备,撬装设备集成了储罐、增压设备、烃泵、加气机及各设备之间的连接管线、阀门等。现场设有天然气泄漏检测报警系统。设备管线吹扫及仪表用气由氮气瓶提供。LNG加气站的原则工艺流程见图2-1。LNG罐式集装箱槽车LNG储罐LNG增压设备LNG烃泵LNG加气机LNG加气车辆EAG加热器放散管LNG储存加注整体撬图2-1 加气站原则工艺流程图2.3.1 卸车工艺加气站卸车采用给槽车增压方式卸车。站内卸车增压器给集装箱槽车增压至0.6MPa,利用压差将LNG送入低温储罐。卸车进行末段集装箱槽车内的低温LNG气体,接入BOG气相管线

13、。卸车工艺管线包括液相管线、气相管线、气液连通管线、安全泄压管线、氮气吹扫以及若干低温阀门。2.3.2 加气工艺储罐或槽车中的饱和液体LNG通过泵加压后,经过气液分离器后,LNG由加气枪给汽车加气,加气压力为1.6MPa。在给车载瓶加气前,必要时应给车载瓶卸压,通过回气口回收车载瓶中余气,并入BOG总管。2.3.3 BOG工艺(1)BOG来源由于吸热或压力变化造成LNG的一部分蒸发为气体(boil off gas),本工程中BOG气体包括:1) LNG储罐吸收外界热量产生的蒸发气体。2) LNG卸车时储罐由于压力、气相容积变化产生的蒸发气体。3) 卸车时注入储罐内气体容积相对减少产生的蒸发气体

14、。4) 注入储罐内压力较高时进行减压操作产生的气体。5) 槽车内的残余气体。(2)BOG工艺根据LNG储存条件、卸车方式及BOG的来源,BOG的处理采用缓冲输出的方式。排出的BOG气体为低温状态,且流量不稳定,需对其加热及稳定压力后并入增压器。为保证气化过程储罐的安全以及卸车时工艺的顺利进行,储罐气相管装有降压调节阀及手动BOG排气阀。降压调节阀可根据设定压力自动排出BOG,该调节阀的压力设定为0.65MPa。手动BOG排气阀用于储罐内压力较高时对储罐进行减压操作的情况。2.3.4 安全泄放工艺加气站放散管道经汇集后采用集中放散。安全泄放工艺系统由安全阀、爆破片、EAG加热器、放散管组成。天然

15、气为常温时,天然气密度远小于空气密度,易扩散。在温度低于-120左右时,密度重于空气,一旦泄漏将在地面聚集,不易挥发,需设置EAG加热器,对放空的低温LNG进行集中加热后,经阻火器后通过集中放散排放,EAG加热器采用200Nm3/h空温式加热器。常温放散LNG直接经阻火器后排入放散管。阻火器内装耐高温陶瓷环,安装在放空总管路上。在一些可能会形成密闭的管道上,设置手动放空加安全阀的双重安全措施。加气站整体工艺流程图见附图3工艺流程图。2.4 主要设备加气站主要设备见表2-1。表2-1 加气站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1LNG储罐储罐43m3EAG加热器200Nm3/h储罐增压器3

16、00 Nm3/h1台第三类压力容器2LNG加注撬烃泵:8340L/min加注机气液分离器1台2.5 公用工程2.5.1 供电站内电气系统主要包括加气站站内的变配电、动力控制、室内外照明。(1)供电电源及配电系统本工程加气站用电负荷为三级负荷,站内用电接自*供电所。加气区、储罐区等为2区爆炸危险环境,选用隔爆型用电设备。(2)照明系统站内照明分工作照明、事故照明两种类型,其防爆区内采用隔爆灯具及防爆照明开关。(3)线路敷设本站均采用铜质导线。室内采用BV-500V聚乙烯绝缘线,在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穿钢管明设,在正常场所穿钢管暗敷设。室外采用ZRC-YJV22阻燃式电缆沿地坪下敷设,过道路时穿钢管

17、敷设。(4)防雷防静电加气站防雷、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等,站房屋面采用镀锌圆钢作防雷接闪器,引下线利用建筑物柱内主筋,接地装置采用镀锌扁钢埋于地下并与防雷系统构成可靠的电气通路。其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站内爆炸危险区域内金属设备及工艺管道均作防静电接地处理,接地材料为镀锌扁铁,跨接于阀门、流量计等设备金属连接法兰上,防止电荷集聚,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出口管线设绝缘法兰。站内管段均由静电接地电缆可靠接地,将气流摩擦产生的静电导入大地。为防止因绝缘损坏而可能带电的金属构件、支架、设备外壳等均应可靠接地。2.5.2 自控与仪表仪表和自控主要是就地指示压力表和温度计及可燃气体检测器。(

18、1)自控系统采用手动操作方式,泵可单独起停操作,但当压力超高或温度过低时,泵自动停止,配电回路本体设置了速断和过负荷保护。按工艺要求,可燃气体泄漏检测探头分置于LNG储罐区、工艺区及加气区,当所在区域有气体泄漏时,可燃气体检测器除发生报警声和显示泄漏区域外,还能将信号传至控制系统实现紧急停泵的连锁控制。(2)通讯为了保证加气站的生产安全以及公司的调度畅通,设置一部直拔电话。2.5.3 给排水站内用水主要为职工办公、生产用水,排水主要为职工生活排水。站内用水由城市给水管网接入,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雨水通过专设排水沟直接排至站外,本站给水接口均在站区北侧围墙外。2.5.4 采暖站内设置1台36k

19、W燃气壁挂炉,供站区所有房间采暖,站内房间采暖温度保证不低于18。2.6 消防2.6.1 加气站消防情况站内消防以灭火器为主,灭火器配置情况如下:(1) 加气棚附近设置2具MF/ABC8型干粉灭火器。(2) LNG储罐区设置2具MFT/ABC35型干粉灭火器,4具MF/ABC8型干粉灭火器。(3) 站房内设置4具MF/ABC8型干粉灭火器。2.6.2 加气站消防依托本项目消防依托于*消防中队,消防中队离加气站距离约8km,消防中队有20人,配置有消防车5辆。2.7 建构筑物站内建(构)筑物主要有站房、加气棚以及各类设备基础及场坪。站房建筑面积为225m2,主要包括营业厅、值班室、办公室、器材室

20、、卫生间、壁挂炉间等。加气棚面积180m2。建筑物抗震按8度设防。站房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加气棚采用钢网架结构,基础形式采用独立基础。地上设备基础采用混凝土基础,道路场坪为砂卵石基层上作混凝土路面。加气站建、构筑物情况见表2-2。表2-2 加气站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序号名称单位面积备注1站房m2225一层、砖混2加气棚m2180钢网架2.8 安全管理2.8.1 组织机构*拟成立办公室、财务部、安全部和技术生产部等几个部门。公司组织机构可见图2-2。加气站办 公 室财 务 室安 全 部技术生产部加气班组图2-2 加气站组织机构图(1)办公室负责对全公司行政、人事等方面进行管理,对外负责天然气的安

21、全稳定供气。(2)财务部负责全公司财务计划等工作。(3)技术生产部生产部主要对天然气工程质量、生产技术等方面进行统一管理,负责LNG加气站的规划、建设,保证站区系统的安全运行、稳定供气。对LNG加气站工艺设施及阀门等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检修和运行管理等项工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负责加气站的事故抢修,带气接管等项工作。(4)安全部安全部配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编制加气站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加气站事故应急预案,并检查落实情况,负责加气站安安全生产策划、安全培训教育、安全生产档案等。安全管理网络见图2-3。加气站安全管理人员图2-3 加气站安全管理网络图加气站主要负责人

22、加气站操作人员及检修人员2.8.2 人员编制加气站定员12人,人员编制情况见表2-3。表2-3 劳动定员情况一览表序号部门定员1办公室22财务室23技术生产部24安全部25加气班组4合计123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3.1 加气站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的规定,对加气站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对加气站危险因素进行辨识,具体分析见表3-1。表3-1 加气站危险、有害因素一览表序号危险和有害因素危险因素存在部位备注1火灾爆炸LNG储罐与加气机危害较重2冻伤LNG储罐与加气机危害较大3机械伤害机泵等动设备4车辆伤害装卸及

23、加气的车辆5坍塌站房和罩棚6高处坠落站房、罩棚和储罐7中毒和窒息天然气、氮气窒息8触电带电部位易发事故3.2 物质危险分析加气站主要危险物质为LNG和氮气,LNG是天然气原料经过预处理,脱除其中的杂质后,再通过低温冷冻工艺在-162下所形成的低温液体混合物。LNG的主要成份为甲烷。火灾危险性为甲类,爆炸浓度极限为515,最小点火能量仅为0.28mJ,燃烧速度快,燃烧热值高(平均热值为33440kJ/m3),对空气的比重为0.55,扩散系数为0.196,极易燃烧、爆炸,并且扩散能力强,火势蔓延迅速。一旦发生火灾难以施救。天然气火灾特点是当发生火灾时往往会引发天然气的爆炸,随着爆炸的发生,天然气会

24、很快释放。氮气主要在天然气设备及管线吹扫及仪表用气,采用氮气瓶储存。LNG的性质随组分变化而略有不同,一般商业LNG的基本性质为:在-162与0.1MPa下,LNG 为无色无味的液体,其密度约为424kg/m,燃点为650,热值一般为37.62MJ/m,在-162时的汽化潜热约为510kJ/kg,压缩系数为0.7400.820。其主要组份见表32。表32 LNG基本组成一览表组 分体积百分含量(V%)组 分体积百分含量(V%)C19298C404C216其他烃类化合物01C314惰性成分03其主要危险类别见下表33。表3-3 天然气危险特性一览表物料据数危害类别火灾危险性分类危险性类别备 注天

25、然气甲2.1类氮气2.2类3.2.1 液化天然气(LNG)LNG属甲类火灾危险性物质,最小点火能较低,易燃易爆。LNG理化性质见表3-4。表34 LNG理化性质一览表标识中文名:液化天然气;别名:LNG英文名:liquefied natural gas化学类别:烷烃CAS号:8006-14-2危规分类及编号:GB2.1类21008。UN No.1972。危险性类别:第2.1类 易燃气体组成与性状主要成分:83%99%甲烷、1%13%乙烷、0.1%3%丙烷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液体物化性质及危险特性液化天然气是以甲烷为主的液态混合物,常压下的沸点温度约为162,密度大约为424kg/m3,LNG在

26、泄漏或溢出的地方,会产生明显的白色蒸气云。白色蒸气云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被溢出的LNG冷却所致。天然气在液化装置液化,产生液化天然气,其组成与气态稍有不同,因为一部分组分在液化过程中被除去。沸点160164;危险特性:极易燃,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5%15%。当液化天然气由液体蒸发为冷的气体时,其密度与在常温下的天然气不同,约比空气重1.5倍,其气体不会立即上升,而是沿着液面或地面扩散,吸收水与地面的热量以及大气与太阳辐射热,形成白色云团。由雾可察觉冷气的扩散情况,但在可见雾的范围以外,仍有易燃混合物存在。如果易燃混合物扩散到火源,就会立即闪燃回着。当冷气温热至112左右

27、,就变得空气轻,开始向上升。液化天然气比水轻(相对密度约0.45),遇水生成白色冰块。冰块只能在低温下保存,温度升高即迅速蒸发,如急剧扰动能猛烈爆喷。天然气主要由甲烷组成,其性质与纯甲烷相似,属“单纯窒息性”气体,高浓度时因缺氧而引起窒息。液化天然气与皮肤接触会造成严重的灼伤。应急措施泄漏出的液体如未燃着,可用水喷淋驱散气体,防止引燃着火,最好用水喷淋使泄漏液体迅速蒸发,但蒸发速度要加以控制,不可将固体冰晶射至液化天然气上灭火方法:用水冷却容器,以防受热爆裂,并用水保护进行关阀或堵漏的人员。如泄漏物未被点燃,可用雾状水直接射至易燃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以使其远离火源。如需使泄漏物蒸发加快,须在蒸

28、气蒸发能控制的情况下,用雾状水加快其蒸发速度。禁止向液化天然气使用水枪施救。如有必要扑灭少量的天然气的火种时,可用水、干粉、二氧化碳、卤素灭火剂灭火。同时必须注意通风转换急救:应使吸入天然气的患者脱离污染区,安置休息并保暖;当呼吸失调时进行输氧,如呼吸停止,要先清洗口腔和呼吸道中的粘液及呕吐物,然后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送医院急救;液体与皮肤接触时用水冲洗,如产生冻疮,就医诊治泄漏处理首先切断一切火源,勿使其燃烧,同时关闭阀门等,制止渗漏;并用雾状水保护关闭阀门的人员;操作时必须穿戴防毒面具与手套注:摘自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3.2.2 天然气LNG泄漏蒸发后生成天然气,

29、其主要物化特性见下表35。表35天然气主要物化特性一览表标识英文名:Natural gas危险货物编号:21007UN号:1971理化特性主要成分甲烷及低分子量烷烃外观与形状天然气是无色、无臭易燃气体沸程()-160自燃温度()482632相对密度(水1)0.45(液化)最大爆炸压力(kPa)6.8102溶解性微溶于水毒性及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天然气的职业危害程度分级为级,车间最高允许浓度为300mg/m3(前苏联标准)。长期接触天然气的人员,可形成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无力等神经衰弱症,接触低浓度天然气对人体基本无毒,接触高浓度(达20%30%)天然气时,可引起缺氧窒息、昏迷、头晕、头疼、呼吸困难,以至脑水肿、肺水肿,如不及时脱离,可能造成窒息中毒死亡。急 救应使吸入天然气的患者迅速脱离污染区,安置休息并保暖;当呼吸失调时进行输氧,如呼吸停止,要先清洗口腔和呼吸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