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4 ,大小:78.45KB ,
资源ID:303155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03155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docx

1、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认识图形教学目标:1、经历有体到面的抽象过程,体会平面图形源于相应物体的面,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主要特征,直观认识相应的图形,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和区分这几种图形。2、在画一画、认一认、围一围等数学活动中体会图形的抽象过程,初步积累认识形体的一些经验,感受相关形体间的联系,形成相应图形的空间表象。3、在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初步体会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教学难点: 把“面”从“体”中提取出来,并能清晰地识别这些“面”。 教学准备: 挂图,钉子板,水彩笔,适量的积木教学过程

2、一、复习激趣谈话:上学期我们学过哪些立体图形,你能来介绍下它们吗?二、搭一搭,画一画1、出示情境图谈话:小朋友,你们喜爱搭积木吗?今天每组同学都准备了一些积木,我们一起来搭一搭,好吗?请每组的同学一起搭一搭,搭好后互相说一说:你们用了哪些形状的积木?学生分组活动。全班交流:每组汇报用了哪些形状的积木。(教师适时把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柱的积木各粘一个在黑板上)2、出示主题图,谈话: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也想试一试吗?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小组交流:你画的图形分别用了哪一种形状的积木?画的是哪个面?全班交流:你的图形是怎么画的?把你画的图形贴到黑板上相应的位置。(学生把图形贴在相对应的立体图形的后面

3、)3、揭示课题,谈话:同学们刚才画了这么多的图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图形。(板书课题:认识图形)二、摸一摸,认一认1、认识长方形。教师指着贴在长方体后面大小不一的长方形问:这些图形都是用哪一种形状的积木画出来的?在积木的面上还能找到这样的图形吗?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摸一摸。学生活动后反馈:指名说一说、摸一摸。提问:你们知道这样的图形叫什么吗?(在图形后面板书:长方形)2、认识正方形和圆。教师指着贴在黑板上的正方形和圆形问:这些图形又分别是用哪一种积木的面画出来的?在积木的面上,还能找到这样的图形吗?请在小组内指一指、说一说、摸一摸。提问:像这样的图形又分别叫什么呢?(在相应图形后面板书

4、:正方形、圆)3、认识三角形。教师指着贴在三棱柱后面大小不一的长方形问:这些图形都是用哪一种形状的积木画出来的?在积木的面上还能找到这样的图形吗?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摸一摸。学生活动后反馈:指名说一说、摸一摸。提问:你们知道这样的图形叫什么吗?(在图形后面板书:三角形)三、辨一辨,说一说1、出示一些画好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让学生说说它们的名称。2、教师说图形的名称,学生从学具盒里拿出相应的图形。3、想想做做1(1)出示图形:找一找,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三角形和圆。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2)提问:你还在哪里见过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5、四、练习巩固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1)学生先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再全班交流。(2)提问:在钉子板上能围出一个圆吗?请大家猜一猜,再动手围一围。(3)讨论:为什么在钉子板上能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而不能围成圆?(让学生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是直的,能围出来,而圆的边是弯曲的,围不出来)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先说一说打算怎样涂色,再独立完成,填空每种图形的个数,然后反馈。展示一个学生的答案,指着图中的长方形,提问:这些图形有平着放的,有竖着放的,有斜着放的,它们都是什么形?(使学生感悟辨认图形时,只管形状,不管位置)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1)出示题目并

6、提问:这个小朋友正在做什么?(2)学生自己用一个长方体画长方形和一个正方体画正方形。(3)小组讨论:比比画出的长方形和正方形,你有什么发现?(4)全班交流:指名说一说。五、课堂总结,课外实践 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还有什么问题吗? 课外实践:请同学们课后细心观察,看哪些地方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把你看到的和你身边的人说一说。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练习四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9、20页教学目标:1、通过摆一摆、折一折、搭一搭、画一画、拼一拼等实践活动,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4种平面图形的认识,感受图形间的联系。2、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的特征

7、,丰富识别图形的经验,发展初步的比较、推理能力。3、通过操作、实践等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树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增强主动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能够主动寻求灵活多样的操作方法教学准备: 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和圆的纸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谈话:我们已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谁能说一说我们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它们,上一节练习课。二练习1、摆一摆(练习四1)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些图形,能不能摆出一些图形呢?请大家拿出6根小棒摆出题中的图形。操作后交流。2、折一折(练习四2)要求学生沿着图中的虚线折一折,说说折出了什么图形?展开,说一说折出的图形哪些是你认识的?1、 画一

8、画(练习四3)要求学生在方格纸中画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2、 折一折(练习四4、5)(1)、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纸折成两个的三角形吗?先让学生独自折一折,集体交流,反馈。(2)、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一个正方形吗?先让学生独自折一折,请学生扮演,交流,反馈。三、找规律照样子接着滑下去(练习四6)学生观察图形排列规律,自己试着画一画。小结:在这些动手实践中你对学过的图形有了哪些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四、启发思维,隐身拓展1、完成思考题让学生看图,明确没副图下面的填写要求。引导学生数一数,结合交流适当指导。2、组织“动手做”让学生说说课本上用学过的图形拼成的格式什么图案。引导:你能拼成怎样美丽的图案?

9、在小组里试一试,互相交流。认识100以内的数数的含义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1-23页教学目标:1、经历用小棒数数的过程,认识100以内各数的组成,知道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几十几,几个十是几十,10个十是一百;了解九十九添上一是一百;感受100以内数的顺序,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个数,初步学会几个几个地数数。2、在数数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和技术党委“百”;积累数数、认数的学习经验,并形成相应的数感。3、感受生活里的数及数在生活里应用;在与同学交流数数经验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数的组成,理解几十九添上1是多少教学准备: 20根小棒

10、,十捆小棒,计数器教学过程: 一、激活旧知,引入新课1、复习十和二十谈话:请小朋友一根一根地数出10根小棒。数完后,提问:数满10根小棒可以怎样呢?(数满10根小棒可以捆成一捆。)那么一捆小棒是几根?它表示一个什么?再摆一根小棒,继续提问:现在一共有多少捆带几根小棒?一共有多少根?2、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用书小棒的方法认识更大的数板书:认数二、操作数数,认识新知1、认识几十几何几十(1)初步感知几十几要求:请小朋友输出二十三根小棒,摆在桌子上。怎样摆可以让别人一眼就看出来是二十三根呢?摆好后和同桌说一说。交流摆法可以先摆2困是2个十,在摆3根是3个一,合起来就是二十三。追问: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

11、是二十三指导学生说一说(2)认识几十几和几十现在要摆二十四根小棒,你会摆吗?自己摆一摆,再同桌互相检查一下。交流摆法提问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二十四 ,反过来二十四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指导学生说一说接着继续数到二十九追问:二十九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摆出二十九根,再添上1根,数出是多少。(师生同时操作,数出三十)追问:二十九添上1是多少?(板书:三十)指出:二十九添上1是3个十,3个是三十让学生说一说引导:三十九添上1是多少?四十九、五十九添上1呢?2、认识一百(1)数出一百引导:我们已经知道几个十是几十,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几十几。你能摆出八十五吗?要求再从八十五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九十九

12、引导:九十九再添上1根,数出多少?强调:九十九再添上1是一百。让学生集体说一说追问:几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几个十小结三、练习巩固、加深认识1、做想想做做1先让学生数一数教室里面有多少张桌子,多少把椅子交流结果2、做想想做做25根5根地数,一共有多少根?3、做想想做做3从七十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百再2个2个或5个5个地数4、做想想做做4先看图,再交流各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3、 做想想做做5要求:每数10颗圈一圈,数数一共有多少颗交流结果四、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认识了哪些数?板书设计: 认数写数、读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25页教学目标:1、认识百以内的数位顺序

13、,学会100以内数的写法,能正确读出100以内的数,能说出100以内数的组成,进一步了解100以内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2、在认识数位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方法,认识计数单位“百”;在主动探索和学会100以内数的写法和读法中积累写数、读数的经验;初步学会估计、体会数的多与少的关系,进一步发展数感。3、在主动参与和独立思考、尝试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和数的读写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读写教学难点:理解数的读写原理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教学过程:一、 复习操作、引入新课1、 谈话:上节课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现在请大家用小棒摆一摆三十 二十三 四十六提问

14、:10 个十是多少2、 揭题:这节课就学习100以内的写数和读数二、 操作尝试,学习新知1、 认识数位和20 以内的数一样,除了可以用小棒百出这些数,还可以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这些数。出示计数器,复习数位。说明:个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是1个十,所以前一位是十位。十位上满10怎样拨?再向前一位进1,这一位上的1颗表示一百,那么这一位就叫“百位”。从右边起,数位式怎样排列的?指出: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数数时,个位满10就要向十位进1,是一个十;十位满十就要向百位进1,是1个百。2,探索、尝试写数和读数现在我们认识了这里的数位,就可以学习写数和读数。小朋友有信心自己来

15、摆一摆、拨一拨、写一写,并且读一读吗?学生操作,尝试摆、拨、写四十、四十五、一百,并说说数的组成。交流结果。指出:写几十要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写0;写几十几先在十位上写几表示几个十,还有几就写在个位上,合起来就是几十几;一百要在百位上写1,十位、个位都写“0” 读数时,读几十时,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的0不读;读几十几时,十位上的几读几十,个位上的几就读几,连起来读成几十几;100的百位上是1,直接读成一百,十位、个位的0都不读。三、 练习巩固,发展数感1、“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认真读题,数一数有多少个,( )个十和( )个一合起来是多少,学生讨论2、“想想做做”第2题写一写 ,读一读。讨

16、论:个位是一个也没有怎么办3、“想想做做”第3题读数学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自己在生活中见过吗。然后读数,从而感受数在生活中的应用,4、“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自己填一填,再数一数自己的思考过程,提醒学生分清73和37的区别,3.7所表示的意义不同。5、“想想做做”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检查。每数10个圈一圈,边数边估计,大约有多少个?6、 想想做做 第六题让学生分小组开展活动,猜一猜。四、 回顾小结,引导概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6、27页教学目标:1、经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比较熟练的进行口算。了解加、减发算

17、式中各部分的名称。2、在根据数的组成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发展思维能力和口算能力。3、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的事物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教学重难点: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 挂图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1、口算:10+5= 6+10= 10+7= 12-2= 14-10= 19-10=2、口答: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 ),5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 )。4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1、出示32页情景图。2、看图列式,思考算法。提问:根据这幅图,你会列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吗?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算式 30

18、+4 = 4 +30= 34-30= 34-4 =提问:30+4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34-30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小结:你们是根据数的组成来思考的。34+4就是把3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34;34-30就是从3个十和4个一里去掉3个十,还剩4个一,还剩4个一。3、解答“试一试”。提问:4+30等于多少,你又可以怎样算?(1)4个一和3个十和起来是34。(2)因为30+4 =34,所以4 +30=34。谈话:“34-4”你会算吗?填在书上,并轻声地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指名交流。4、介绍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1)介绍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谈话: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称,在每一个算式中

19、每部分也都有各自的名称。在加法算式里,像这里的30+4 =34中,相加的两个数,你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对了,相加的这两个数都叫做加数。两个加数相加的结果叫做什么呢?讲述:两个加数相加的结果叫做“和”。(边说边在“30+4 =34”的算式下面板书各部分的名称:加数、加数、和)提问:谁来说一说算式4 +30=34中各部分的名称。(2)介绍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谈话:减法算式中的各部分也有名称。在34-4 =4里,减好前面的数叫做什么?请你猜一猜。讲述:减号前面的数是被减数。(板书:被减数)那么,减号后面的数又叫做什么呢?指名说。减号后面的数叫做减数(板书:减数)减法算式中的得数叫做什么呢?请学生试

20、着说说。减法算式中的得数叫做差。(板书:差)指名说出算式34+4 =30中各部分的名称。(3)提问: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有什么区别?三、巩固练习,深化应用1、计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805=5650=622=9690=350=280=206=288=选择几题说说各部分名称。2、“想想做做”第1题。(1)出示图,让学生说图意。(2)根据图意,列出四个算式。(3)反馈交流。3、“想想做做”第2题。同桌同学合作练习,说出得数。交流:说说怎样想的?提问:根据60+3 =63能想到其他三个算式吗?4、“想想做做”第3题。(1)同桌合作练习,说出得数。(2)反馈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5、“想想做

21、做”第4题。(1)让学生根据表中第一行的名称说说左表用什么方法计算,右表用什么方法计算。(2)算一算两张表中的得数。(3)反馈交流。6、“想想做做”第5题。(1)“相邻数”是什么意思?(2)学生写数后交流。7、“想想做做”第6、7题。(1)学生自己独立完成。(2)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四、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本领?讲述: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并且知道了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加号前后的数都叫做“加数”,加得的结果是“和”;减号前面的数是“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是“减数”,减法中的得数叫做“差”。板书: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3043434304加数加数

22、和被减数减数差练习五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8页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数的组成和数位的知识,正确、熟练地计算整十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2、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 帮助学困生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复习数的组成(完成练习五的第1、2题。)1、 出示第1题图教师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第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1)学生说说图意。(2)完成图下的填空,进行相应的交流。2、出示练习

23、五的第二题,先让学生思考,然后让学生写在自己的课本上。第(2)小题要求学生把可能的数都写下来二、复习整十数加减法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的简单口算。1、口算(练习五第3题)独立写在书上,统计正确率和速度。2、填表:出示练习5第四题的表格学生先读题,再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说说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都要用减法算?三、解决实际问题出示练习五第5题。让学生读题弄清题意,说出题目里告诉我们什么,要求的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独立列式解决四、练习总结这节课同学们积极思考,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哪些收获? 数的顺序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9、30页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对“百数表”的整理,

24、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含义和排列规律,巩固数的读写。2、运用操作活动,结合显示背景,了解“单数”、“双数”并进行简单应用。3、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探索规律,培养自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并进一步发展数感教学重点: 1、100以内数的顺序和排列规律。2、“单数”、“双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发现数按一定规律排列后相互之间的联系教学准备:100以内的数目表教学过程 一、激活旧知,引入新课1、从36数到55,从81数到100。2、填一填:(1)3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8个一和7个十合起来是( ).。()9个十是()。100里面有()个十。3、揭示课题这一节课就来学习100以内

25、数的顺序和排列规律二、自主探索,整理百数表 1、激趣导入:数学王国开运动会啦!数娃娃们排成了整齐的方队(出示百数表),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数娃娃是怎么排队的?要求同桌学生相互说一说。追问:咦,方队里还有不少位置是空着的,你知道是哪些数娃娃还没来吗?2、小组活动:边数数边填写,在书上完成百数表。三、小组合作,探索规律1、各小组展示百数表。2、谈话:这张百数表里可藏着好多有趣的奥秘呢!先请小朋友横着选几排数读一读,在小组内说说数娃娃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如:41、42、43、50,左边九个数的十位上的数是相同的,个位上的数一次是1、2、3、9,最右边是整十数等等)再让学生指着不同横排说一说。进

26、一步启发:竖着看又有什么规律?斜着看呢?转弯看呢?请小朋友积极开动脑筋,把你发现的规律告诉小组里的小朋友!3、谈话:小朋友真了不起,在这张百数表里发现了这么多奥秘!老师还做了几个“魔力框”,大家仔细观察,在“魔力框”里你还会有新的发现的!投影出示:用三种不同形状的图形分别在百数表里框出几个数。要求读一读,并找一找这几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在小组里交流。4、提问引导:(出示带一个数的框)你能按照前面的表,猜出框里另外的几个数吗?四、巩固深化,应用拓展1、“想想做做”第1题。先填一填,在讨论。2、“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弄清题目的要求后,独立完成,在交流各自的思考和体会。重点引导学生区分比几大的数

27、是(),几比()小几的类型4、“想想做做”第4题。出示挂图后,着重引导学生理解:现在要看35号,说明35号还没有看,已经看了34人。5、 拓展提升出示一些数字出示分类标准:(1)个位是5的数; (2)个位是0的数; (3)十位是5的数。要求各小组自由选择一个标准,把符合该标准的数称作“我们的朋友”。然后分小组活动,找出自己的好朋友,并把它们按顺序排一排,读一读四、总结评价提问:这节课小朋友学得高兴吗?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发现了哪些奥秘?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1、32页教学目标:1、 经历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2、培养知识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3

28、、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两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准备: 小玻璃球50个,教学情景图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谈话: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你能任意地说出一个别100以内的数吗?(指定三四人说一说)老师手里有很多小玻璃球,你们猜猜看可以用100发内的哪个数表示。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看小朋友们猜得怎么样。下面请你们也抓一把小玻璃球先猜一猜有多少个,然后再数一数是多少。刚才这几个同学说的这些数谁大谁小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较数的大小。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1、教学例题图。提问:今天 小松鼠和小兔去

29、海边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你能看着图说出它们做了一件什么事吗?你还看到了什么?看着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小松鼠和小兔比谁拾得多呢?你是怎样想的?2、合作交流谈话:请把你的想法先说给小组同学听一听(小组内交流)。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在班内交流)。3、谈话:在这道题里比较哪一个小动物拾的贝壳多就是比较38与46哪一个数大。你能用一个数学符号表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吗?教师板书:46 38指定学生上黑板 。全班学生读一读算式4638。谈话:老师这里还有几组数,你们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请打开书第37页“试一试”看着计数器比较两组数的大小。(学生在书上完成并汇报结果。)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三、 巩

30、固练习1、“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看着计数器把数先填出来,然后再比较数的大小。指名汇报。2、“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学生互相检查。3、“想想做做”第1题。提问:我们再来看看,小白菜又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你们能回答吗?你能说一说六十几有哪些数?(按顺序说一说)这些数与六十相比,比六十大还是小?比七十呢?口答:四十几在几十与几十之间?八十几比几十大,比几十小?4、“想想做做”第4题。指定一个学生(座位号是两位数的)说出自己的座位号。谈话:他的座位号是两位数(板书:两位数)。请座位号是两位数的同学都站起来。其他同学的座位号是几位数?写出三个个位上都是6的两位数。学生写好后教师提问:你写了哪三个数?谁最大?谁最小?你能把这三个数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吗?(这个学生在黑板上排,其余学生装在座位上排)为什么这样排?(可以从小到大,也可以从大到小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