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32.27KB ,
资源ID:30729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0729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小学生法制教育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小学生法制教育教案.docx

1、小学生法制教育教案(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小学生法制教育教案第一课:法制教育 了解法律,遵纪守法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的基本法律意识,帮忙学生树立遵法看法。2、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了解并知道如何运用法律的兵器来保护自己。3、通过案例阐发与学生的会商加强学生的法制看法。教学历程:一、导入社会形态在不断前进,而未成年人犯法的案例也在不断增加。因此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成为全社会形态的共识。那么怎样才气预防未成年人犯法呢?未成年中小学生应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看待父母的教育,运用法律兵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须要。二、你对国家的相关法律及法律解释知道

2、多少?1、说出你所知道的法律法规的名称。(生按照课前掌握资料自由发言)2、师总结并出示课件。(1)、国家相关法律及公检法解释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刑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法法E、有关办理未成年人刑事背法案件的若干划定F、有关审理未成年人刑事背法案件详细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3请你举例说说哪一些是未成年人不该做的事?(学生自由发言)4、教师小结。二案例阐发(一)1、出示课件(案例评析一)案例评析一张某、王某、宋某、史某、朱某系五名未成年人,通过在溜冰场溜冰认识,结为兄弟。后拜识了在外混的程某,五名被告人便在外租房

3、,在程的表示下五人开始盗窃,后发展为掳掠。五人同吃同住,有钱同花,作案时一起出动,所得赃款均等分配。案发时,五人正策划购买枪械,并筹办为五人组合起个帮号,而每一次作案起首要作用的张某已经事实上成了五人中的老大。在不到半年时间内前后作案十几起,案值2万余元。3、出示课件(互助探索追究)互助探索追究案例中的五个未成年犯法嫌疑人是如何走上犯法道路的,在哪一些方面应引起我们的警示?4、学生会商并发表自己的见解。5、教师总结并出示课件(须引起正视的环节)须引起正视的环节:(1)家庭教育(2)结交不良小伙子(3)租房脱离家庭监管贪图享乐拉帮结派(6)走上犯法道路(二)1、出示课件(案例评析二)张某(12岁

4、)、展某(13岁)、李某(11岁)掳掠案,三人摹仿影戏中的黑社会形态人物,购买砍刀、胶带等作案工具,身穿黑色风衣,头带礼帽、太阳镜,各持砍刀,强行突入被害人的废品从各处买进点,持刀掳掠现金后,将被害人绑缚并用胶带封嘴后逃走。2、问:三人的犯法成因?3、学生会商并发表自己的见解。4、出示课件(评一评)三人家庭前提并不贫困,三人之所以去掳掠,除了受到不良外界因素的影响外,放任自流的家庭情况也养成了三小我私家利欲熏心、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在这些个孩子的意识中,自己想要的就必须获得,自己的要求必须获得餍足,听任自己的欲望的支交尾他们已习以为常,至于其举动后果如何,社会形态言论如何评论,则统统不在他们的

5、考虑之列。上述的三人掳掠团伙也有着相似的家庭配景,要么归属父母离异,在家受气,要么由于和父母不和,离家出走,相似的经历也让他们一拍即合,走上了犯法的道路。三、互助探索追究1、如何制止未成年人犯法,预防未成年人犯法的途径?(学生会商)2、在我们身边是不是有相关的案例?我们如何应对?(学生会商并发表自己的见解)3、出示课件(看一看1)师:当发现未成年人打架斗殴4、出示课件(看一看2)发现他人对己或旁人实施非法举动或者犯法举动,可以通过黉舍或家长向公安机关陈诉。5出示课件(看一看3)四、开放性评估题制作青少年救护、自护卡内容:匪警、火警电话,维权热线、本地派出所、卫生院、消防队、黉舍、班主任等救助体

6、式格局与电话号码。五、小结并安插课后思考题本节课你有哪一些收获?你还有哪一些经验和同学们分享?六、小贴士用智慧和法律保护自己1敏锐地识别,清醒地判断2理智地便宜,矫捷地自卫3依法保护自己 第二课: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重点: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目的:1、使广大学生了解本法内容。2、使每一位同学远离本法中所列的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3、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品学兼优的好少年。 教学目标:使每一位同学远离本法中所列的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教学内容:1、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品学兼优的好青少年.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

7、成长,对青少年一代寄予了无限的希望,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2、国家出台诸多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保护青少年成长的需要3、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一共八章,分别为:总则;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教育;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未成年人犯罪的自我防范;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法律责任和附则。教学过程:今天我们重点学习本法中的第三章: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又有俗话说:风是雨的头

8、。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渐变过程。此间必然会出现诸多前兆与信号。小错不断,大错必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由于他们长期养成了不良行为,放任自己而又没有及时有利的得到矫正而发展形成的。 根据常见的违法犯罪征候、迹象,根据外部表象的差异其前兆。1、言语:经常骂街、谈男论女、隐语黑话、好说谎话、缄口不言、脏话不断。 2、举止:衣帽不整、精神不振、吊儿郎当、蛮横无理、顶撞师长、爱打群架、强行索物、哥们义气、逞强跋扈、轻佻放纵、坐卧不安、行踪诡秘、大把花钱,喜怒无常。 3、结交“哥们、姐们”、口哨唤人、纸条传情、纹身标志。 4、起居:生活懒散、饭量

9、骤减、出没无常、结群闲逛。 5、打扮:注重打扮,过度化妆、讲究发型、统一装束。 6、嗜好:抽烟喝酒、参与赌博、混迹舞场、偷阅书刊、迷恋网吧。 7、携物回家、护身器具、异性物件、书包异物。 8、学业:旷课逃学、成绩突降、考试作弊、课堂捣乱、课上睡觉。 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列出了九种不良行为:(1)旷课、也不归宿;(2)带管制道具;(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6)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8)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9)它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对具有以上所列不良行

10、为的青少年如果不及时教育、其不良行为得不到有力的尽快的矫正,那不良行为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导致违法犯罪,前兆就变成违法犯罪事实。 例一:湖北某缔结连发胜8起家庭被盗、商店被撬案件,现场不留痕迹,作案手法高超。经侦破,这伙神出鬼没的作案团伙是由21名13岁左右的初中学生组成。这些人有的从8、9岁就染有不良习气,有劣迹,但又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和矫正,最终走向犯罪。 例二、北京曾处理过一个8人抢劫、流氓团伙、平均年龄不足14岁,他们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作案15起。这8个人也都是从小很小就不良习气缠身,行为不端,劣迹斑斑,又得不到及时矫正,最终也走向犯罪。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从预防未成

11、年人不良行为开始 1、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小抓起,从现在做起。良好习惯,良好行为的养成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培养训练。预防不良行为必须从小抓起; 2、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具体的小事抓起。小事不小。小时不抓,就演变成大错。教育无小事;从小抓,抓小事,久而久之,形成良好习惯,使不良行为得到及时的制止和矫治,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抓好两“小”,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环节。 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接班人。 总结: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小学生行为的准则,应努力做到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要做到:自尊自爱,注重中学生仪表,真诚友爱,礼貌待人,遵规守纪,勤奋学习,勤劳俭朴,孝敬父母

12、,严于律己,遵守公德。以高尚道德。第三课:安全与我同行,学习道路交通法教育内容:安全与我同行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提高安全意识,愿意自觉去学习道路交通法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2、知识目标初步了解道路交通法的有关条文,知道每一个公民都要自觉遵守交通法,明白交通安全重在预防。3、能力目标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交通法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交通法的行为的辨别能力。重点难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有限,对枯燥的法律条文的理解比较肤浅,因此,本课重点以让学生了解道路交通法的有关条文为平台,着重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的意识和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教学过程:为了达到教学目的

13、,我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线的现代教学理念,设计了六个教学步骤:(课件展示) 创设情景,合理想象合作交流,大胆探究事故再现,撞击情感直抒胸臆,列举事例明白症结,入情悟理联系实际,拓展深化这六个步骤以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构建教学内容,形成师生间、学生间多向性信息交流,构成媒体运用、学生协作学习的动态组合,从而在一课中突破重难点,完成教学任务。1、创设情景、合理想象依据教学需要,我首先出示真实情景:(课件展示)这是我校一学生冲下斜坡跑上马路时的情景,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其合理想象:“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这样拉近了课本与学生的距离,在感知的环境中学生有了表达的欲望,

14、为下一步的学习搭建了平台。2、合作交流,大胆探究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导出可能出现车祸与不可能的两种情况,并启发学生分组进行交流其原因是什么?并相机板书。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交流、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分析能力,以及让他们懂得“道路安全,防患未然”的道理,不能存有侥幸心理。教师就此揭示今天的学习主题自觉遵守交通法。3、事故再现,撞击情感在学生感知、认知的基础上,为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不失时机地播放录像,(课件展示)通过这些触目惊心的场景和极有说服力的数据,学生的心灵会受到强烈的震撼,他们会感到交通事故随时都可能发生,它离我们很近,很近。4、直抒胸臆,列举事例在学生的情感与画面场景产生共鸣

15、时,同学们会情不自禁的说出感受,这时教师结合画面真情告白:面对这一幕幕令人触目惊心的车祸现场,一个个瞬间消失的鲜活生命,您是否还要尝试。继而,让学生列举学校、家庭、社会中不遵守交通法或交通安全事故的实例。以此来培养其辨别能力,增强安全意识,促进良好行为道德的成长。这时,讲解道路交通法的有关条文就水到渠成了,从而顺利完成知识目标。同时给学生指出教材中出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已废止,现行法律是2004年5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5、明白症结,入情悟理俗话说:“老虎的屁股摸不得”“交通安全事故猛于虎”人们为什么还在重蹈覆辙?交通事故为什么层出不穷?教师出示事故原因统计数据

16、,(课件展示)并着重指出90%的交通事故是与每一个人安全意识淡薄,不自觉遵守交通法有关。接着播放录像。(课件展示)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从调查统计中,从无数悲切的场景中转变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的实际,从而在生活中自觉遵守交通法。6、联系实际,拓展深化法制教学要回归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实际。让学生在虚拟或现实中体验,促进知行的统一。这时教师再次播放开课时的画面,(课件展示)并依次导出:面对这样的情景,你给这位小学生说些什么呢?如果是你该怎么做?假如这同学真出事了,你该怎么办呢?同学们的回答,就可能会涉及到交通安全标语口号、自觉遵守交通法、交通安全保障设施、如何报警、救助等问题。教师相机出示我班学生

17、调查统计表(课件展示)使其切实知道自己交通安全知识缺乏,改变不遵守交通法的不良习惯。法制教学要回归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实际。让学生在虚拟或现实中体验,促进知行的统一。这时教师再次播放开课时的画面,(课件展示)并依次导出:面对这样的情景,你给这位小学生说些什么呢?如果是你该怎么做?假如这同学真出事了,你该怎么办呢?同学们的回答,就可能会涉及到交通安全标语口号、自觉遵守交通法、交通安全保障设施、如何报警、救助等问题。教师相机出示我班学生调查统计表(课件展示)使其切实知道自己交通安全知识缺乏,改变不遵守交通法的不良习惯。总结:同学们,交通事故形形色色,多种多样,交通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只有自觉

18、遵守交通法,让交通安全警钟长鸣,幸福才能与我们同在,安全才能与我们同行。第四课: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教学目的:通过案例分析和测试,对学生进行教育。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板书)案例分析:他们竟向同学连捅70多刀学生分析:和大家一样的中学生,为什么会如此凶残? 分析方向:社会的不良影响;自身的抵抗力弱,法律意识淡薄。 浙江省少管所调查表明,大部分因杀人而进少管所的少年犯的业余爱好是看武打录像、武侠小说和玩电子游戏,最羡慕的人就是武艺高强的武侠英雄。他们认为,打架时动刀子让对方流血便是英雄的表现。而许多犯偷盗罪的少年犯最向往的则是做一个有钱人。一位少年犯说家里

19、父母很宠他,每月给他的零花钱有上千元,但和社会上一些人出入歌厅挥金如土的潇洒样相比,他觉得自己仍很寒酸,于是便与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一起去偷。 据公安部调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趋势。 未成年人犯罪人数绝对值增加,近几年每年查获15万。比1986年增加1倍不仅犯罪率上升,而且出现年龄低龄化、手段智能化、团伙性和暴力性犯罪增多的特点。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从这方面来说,也必须加强立法,约束青少年的行为。现在请同学们谈谈,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国家的利益有什么关系? (同学发言后,教师归纳。)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重大,需要国家给予特殊关注(板书) 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能否肩负起历史赋予

20、的重任,直接关系到革命前辈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大问题。因此,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和保护,但是我们通过前面的讨论知道,在当今社会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我国现行的法律又不足以充分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所以,制定关于保护青少年的专门法律,就显得尤为重要。三、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板书) (1)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板书) (2)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的基本原则。(板书)第一、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板书) 此项原则的意义:就是国家、社会和家庭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防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发生,救济、恢复已经被侵害的未成年人权

21、益。第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板书) 人格在法律上指能够作为权利和义务主体的资格。内容包括人的姓名、人身、荣誉和肖像等。人格尊严受到新生是公民做人的起码权利。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尤其重要。不尊重人格尊严,就谈不上保护。第三、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板书) 各项保护措施都要适应未成年人特殊的年龄、生理、心理特征,才能有效。第四、教育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简称教育原则。(板书)四、学会断案 案例1.谁应为未成年人夜不归宿负责任? 晓雪今年17周岁。自今年5月份起,她在课余时间常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青年人混在一起,进行小的赌博,观看色情淫

22、秽录像,甚至夜不归宿。叔叔得知此情况后告诉了晓雪父母,并劝说他们多管管孩子。可他们却说晓雪已经懂事,不会出问题的。无奈,叔叔又找到留宿晓雪的房屋主人李某交涉。李某却反唇相讥:“你侄女愿意住在这儿,叫我有什么办法,你家人是如何教育孩子的?”请问,晓雪父母和房主李某的行为是否违法,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答案:违法 例2.父母不让孩子上学违法吗? 村民赵某家有一子一女,均达到法定入学年龄。但赵某有重男轻女思想,仅让其九岁的儿子上学,其女儿则被留在家里帮助干活。村委会干部多次劝说赵某将女儿送到学校去读书,均被赵某以自家的事不用他人来管而拒绝。你认为赵某的做法是否违法? 答案:违法 案例3.未成年人被判

23、缓刑学校能否拒绝入学? 16周岁的小华是某中专学校的学生,去年因盗窃被公安机关抓获。学校在得知小华涉嫌盗窃罪的通知后,作出了开除小华学籍的决定。法院对小华盗窃一案开庭审理后,认定小华犯了盗窃罪,但因他犯罪时不满18周岁,所以法院予以从轻处罚,判处小华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宣判后,小华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学校,要求继续读书。不料,学校却拿出一份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声称学校与小华已不存在任何关系。你认为学校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案:不正确 教育和保护是相辅相成的,因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们;而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

24、增强其辨别是非的能力,又能促使他们加强自我保护,勇敢地同侵犯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做斗争,达到保护的目的。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重要道理: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必要性。两个具体知识: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四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典型例题 1.四川省成都市某镇的经济状况不差,但每到开学之际,总会出现学生流失现象。这年秋季开学后,又有6个该上初三的学生没有到学校上课。学校先后出动数十人次给家长及学生本人做动员工作却毫无效果。为孩子们的前途忧心忡忡的学校再三考虑,将这6名学生家长推上被告席,请求法院判令这些家长承担让孩子接受教育的责任,并缴清拖欠的书本费和杂费。 阅读以上资料,回答下

25、列问题: (1)以上资料说明了什么? (2)为了解决资料中所反映的问题我国颁布了哪些相关法律?分析与解答: 为了考察学生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这一教学重点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语言组织与表达的能力,设立此材料分析题。答案要点: (1)材料说明在现实生活中,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和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各种违法犯罪事件时有发生,迫切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国家给予特殊关注。事实证明也只有法律才能切实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2)为了打击一切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国先后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这两部法律的颁布实施,为保护未成年人

26、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法律依据。第五课: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教学目标1、了解“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基本内容,使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2、使学生知道保护环境是我们的权利与义务,用法律来维护我们的环境。3、增强法制观念,落实环保行动。教学重点了解“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基本内容,使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教学难点要用法律来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引题1、同学们,老师先带领你们看一看我们身边的环境。(出示课件)2、看到这些图片,你知道这是什么现象吗?生:这些图片反映的是环境污染的现象。板书:环境污染二、学文明理(一)1、环境污染有很多种,请同

27、学们再看图片?师:这是什么污染?生:这是大气污染。板书:大气污染师:你们知道大气污染有哪些危害吗?生1:大气污染产生了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南极冰川融化,水位上涨。生2:大气污染还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增多,产生酸雨,酸雨降临,树木受损,植物受影响,还会腐蚀文物。(金字塔、北京卢沟桥都受过腐蚀。)生3:大气污染产生了酸雨,瑞典的9万多个湖泊中,已有2万多个遭到酸雨的危害,4千多个成为无鱼湖。生4:大气污染使臭氧层遭到破坏,地球没有了保护伞,紫外线增加,使人类产生皮肤病变,并增加白内障的发生机会。生5: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2、师:通过这几位同学的介绍,我们了解到了大气污

28、染的危害性和严重性。你们还知道别的污染现象吗?生:老师,我还知道水污染。板书:水污染师:水体受到了污染,会有哪些危害呢?生1: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生2:农业使用污水,使作物减产,品质降低,甚至使人畜受害,大片农田遭受污染,降低土壤质量。生3:水污染引起水生物死亡或变异。生4:水污染会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师:每一个环境污染的实例,可以说都是大自然对人类敲响的一声警钟,老师这也有一个实例,我们来看一看。出示课件:资料袋地处奎河岸边安徽省宿州市杨庄乡,是奎河污染最大的受害者。据报道:三年来杨庄乡因癌症死亡的人数达到千分之13。年龄以四五十岁居多。80%是

29、肝癌,还有胃癌、食道癌。按照这一统计和实际调查结果,杨庄乡3万8千多人,5年内因癌症死亡的人口就有近300人。找生读。师:水污染真的让人触目惊心呀!3、师:触目惊心的还不只这些,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短片。看一看它是什么污染?视频:噪音生:这是噪音污染。板书:噪音污染师:噪音污染的危害性也很大,谁来说一说。生1:噪音能损害听力,当人连续听摩托车声,8小时以后听力就会受损, 若是在摇滚音乐厅, 半小时后,人的听力就会受损。生2:噪音也有害于人的心血管系统,我国对城市噪音与居民健康的调查表明:地区的噪音每上升一分贝,高血压发病率就增加3%。生3:噪音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急躁、易怒。生4:影响睡眠,造

30、成疲倦。生5:人在没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强度极高的暴震性噪音 ( 如突然放炮爆炸时 ) 可使听力在一瞬间永久丧失,即产生暴震性耳聋,这时,人的听觉器官将遭受严重创伤。师:噪音真是一把杀人锏。(二)师:除了这些污染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公害。板书:其他公害(公害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与破坏对公众的生命、健康、财产的安全和生活环境的舒适性等造成的危害。)你知道有哪些公害吗?生:有战争引起的公害。板书:战争污染生1:战争中投掷了大量炸弹,形成严重的放射污染,孕妇流产、先天性残疾婴幼儿以及癌症患者的人数将明显增加。生2:世界第一颗原子弹在爆炸中,持续不断的巨响,方圆160公里范围都能听见,290公

31、里外的玻璃窗被震碎,爆炸地不仅留下一个半径400米的大弹坑,而且爆心周围700米内的沙地被烧成了玻璃状的结皮,形状像一个白热的大盘子。无法再有植物生长。生3:在海湾战争中,大量原油入海,先后形成三片共约1200平方公里的油膜,给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造成世界最大的海洋石油污染事件。师:战争不仅给人们带来深重的灾难,也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所以我们要呼吁和平、捍卫和平。生:乱砍滥伐也能引起公害。板书:乱砍滥伐生1:无节制的乱砍滥伐会导致水土流失,使土质变薄,肥力下降,土地的生产能力下降。生2:洪水爆发时,侵蚀的表土被冲入河流、湖泊、水库,淤塞河道、港口,影响交通,减少水库的容量,增大洪水的危害,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