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3 ,大小:328KB ,
资源ID:312432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1243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为本站会员(聆听****声音)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

1、去:离开。持:握,拿,搬起。击:打,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砸。破之:使之破,就是把缸打破了。水迸:水一下子涌出来了。得活:得以存活。5.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试着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文章内容,并简要概括。(引导学生讲得通顺,流畅,表情大方)四、指导书写1.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自由朗读课文。2.教师指导书写课后会写字,重点指导“庭、登、众”。3.学生自由练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第二课时1.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2.深入课文,感悟司马光的人物形象。(难点)一、复习导入1.认读生字。2.指名说课文大意,并概括主要内容。(司马光砸缸)二、深入课文,感悟人物形象1.齐读课文,边读边想,

2、小时候的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2.品读“光持石击瓮破之”一句,感悟司马光临危不惧,冷静思考的品质。第一步,情况紧急,需要立刻解救落水小孩。第二步,需要立即破缸,让水流出。第三步,迅速反应,想出对策,用石头破缸救出小孩。师: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司马光非常沉着冷静,丝毫不惊慌,表现出了一个超乎他实际年龄的老练与机智,真是一个聪明机智的孩子。3.品读“众皆弃去”一句,通过他人的表现,对比衬托司马光的机智勇敢。引导学生想象其他小孩子当时的表情和反应,感悟司马光的人物形象。4.演一演。这个故事已经过去了千年,今天,谁能来演一演,带我们穿越到古代,再现司马光的光辉形象?(学生自告奋勇,教师指名各自扮演司马光

3、和众小孩子,指导学生注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细节。)三、指导朗读,拓展延伸1.自己练习朗读,把对词句的理解读出来。2.指名读。(师点拨:“群儿戏于庭”要读出欢快的语气;“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要读出着急的语气;“光持石击瓮破之”要读出沉着、敬佩的语气;“水迸,儿得活”要读出高兴的语气。3.我们知道司马光从小爱动脑筋,会想办法,所以后来他成了宋朝一位非常有名的人,同学们要想进一步了解司马光的话,课后去找找关于司马光的故事读一读吧!四、古今对比,探究文言文学法刚才同学们的表演真是充满了童真童趣,带给我们审美的享受。其实,关于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有很多的版本。(课件出示白话文版本的故事)2.学生自读

4、屏幕上的内容,对比课文,小组内讨论:这篇选文和课文有什么不同?3.指名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补充。4.师点拨学法:课文是一篇文言文,课外选文是一篇现代文。现代文就是用我们现在通用的语言来写的,一读就懂,而文言文却因为词句简洁而内涵丰富,让人读来费解。但是,我们通过一定的方法也能读懂。常用的方法就是:第一,反复诵读原文,读准句子;第二,结合注释,尽力理解文中句子,弄懂文章大意;第三,利用组词、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文言词语,补充理解全文。教学板书24司马光文言文学法指导读出停顿借助注释理顺内容感悟主题教学反思小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我觉得应树立“朗读是第一位”的观念。指导学生朗读,我采取如下步骤:第

5、一,教师首先要范读课文,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从而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第二,指导学生将课文读通顺,其中指导文言文的朗读方法,一要把朗读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顿得当,三要读出不同句式的语气;第三,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熟读,最后达到能背诵的效果。25 掌声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落、调”。2.带着问题默读课文,通过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语文要素】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4.能从第24自然段中任选一段转换人物进行复述。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体会主人公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和变化的

6、原因。一、揭示问题,质疑激趣同学们,有人给过你掌声吗?是什么原因让你赢得掌声呢?得到别人的掌声时你的心情怎么样?原来大家都喜欢得到别人的掌声。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掌声。(板书课题)读了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二、初读课文,认字识词1.初步感知。(1)学生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自由读课文,并标注自然段序号。(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2.检查交流。(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让学生自由举手读、集体读。(2)重点指导难读的字。教师指导书写“班”字,注意是左中右结构。(3)学生读课文,大家评议。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写了残疾女孩英子

7、得到掌声后,由一个自卑的人变成了一个乐观自信的人的事。2.快速读课文。思考:英子的情绪前后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勾画相关语句,与同桌交流感受。(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英子因为身体残疾感到自卑,板书:自卑)(2)指名朗读,读出英子文静、自卑的性格。师小结:英子一直都是自卑的吗?是什么事情让她发生了变化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1.能从人物的动作、神态中体会到心情变化,并与同学交流。2.能从第24自然段中任选一段转换人称进行复述。3.学会关爱他人。一、复习巩固,导入新知1.复习生字,指名读。2.引导回顾:这掌声是谁给谁的?故事的主人翁是谁?(英子)英子给你留下了什

8、么样的印象?是什么让英子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掌声)3.再次默读课文,想想掌声在文中响起了几次?用横线画出来。二、精读课文,重点感悟1.两次掌声各不同。(1)指导学生读第3自然段,画出描写掌声的句子。(2)指名读两次描写掌声的语句。其余学生思考:第一次掌声和第二次掌声有什么不同?(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畅想:同学们的掌声仿佛在对英子说什么?(预设:掌声仿佛对英子说:“英子,你的故事讲得真好!我真佩服你,请你以后多跟我们一起玩吧!”)(4)第一次掌声是英子在经过思想斗争后走向讲台时,教室里不约而同地“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这掌声里包含着大家的鼓励和信任。(5)当英子在掌声的激励下,发挥

9、了自己的才能,“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于是“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第二次掌声里除了鼓励外,还有赞扬。2.感受英子的变化。师过渡:掌声前的英子是个什么样的女孩?掌声后她又是个什么样的女孩呢?你是从文中什么地方知道的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读一读,找一找,从这些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把你的理解和小组的同学分享。3.感受英子的自卑。(1)分小组画出相关的句子,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2)全班交流。从“上小学的时候,我们班有位叫英子的同学。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中体会到英子因为残疾,所以自卑。从“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

10、去”中体会到英子很紧张,很自卑。从“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中“犹豫”“慢吞吞”看出了英子的自卑;还可看出英子不想让别人看到她残疾的样子,内心十分痛苦。4.感受英子的活泼开朗。(板书:开朗)(3)指导朗读。三、畅谈收获,总结升华1.畅谈收获: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把你的收获说出来,我们一起分享。(不能歧视别人,特别是身体有缺陷的同学;要多给别人鼓励、赞赏;要多关心、帮助别人。是啊,人人都需要掌声,人人都需要关爱。掌声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我们要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用自己的掌声去鼓励别人。四、创设情境,练习复述1.创

11、设情境:多年过去,英子没有忘记给予她鼓励和关爱的同学,更没有忘记这一段经历。她有时会和朋友谈起这一段往事。想一想,英子会怎样来讲述这一段经历呢。2.教师示范以英子的口吻复述第二自然段。示例:一天,老师让我们轮流上台讲故事。那个老师是刚调来的,不知道我的情况。轮到我的时候,大家都看着我。我因为怕同学看到我走路的样子,取笑我,很不愿意上台讲故事,所以把头埋得很低很低。3.请学生将复述内容与原文比较,讨论以主人公口吻复述故事的要求。(1)转换人称。(从英子的角度,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回忆讲述。(2)加入当时的心情,比如“我因为害怕同学看到我走路的样子,取笑我,很不愿意上台讲故事,所以把头埋得很低很低”。

12、(3)把书面语转换成口语,比如“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可以改成“大家都看着我”。4.学生自主选择第24自然段中的一段,练习复述。5.班级展示,点评改进。25掌声英子默默不愿意低下头犹豫(自卑)说笑学跳舞(开朗)掌声鼓励 教学本课时,我采用了“以读代讲,角色转换”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多次朗读,让学生悄然走进课本,感受英子的内心世界。通过不同语气的朗读,学生能更好地把握英子的不同性格,以及英子情绪的变化。我觉得教学中还有不少环节值得认真推敲,比如文中出现的“目光”,虽然我已抓住,但引导学生理解的层次性还不够清晰,未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目光”到“掌声”这一发展过程中,同学们对

13、英子态度的变化。我需要在这方面改进。26 灰雀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语气。3.带着问题,边默读边推敲人物的内心想法,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和呵护、男孩的诚实与天真。4.体会列宁的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爱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教育学生要爱护动物。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朗读对话体会列宁、小男孩心理变化的过程。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积累本课重点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教师简介灰雀:你们见过灰雀吗?灰雀是一种十分招人喜爱的小鸟,你们看!(出示图片)你喜欢灰雀吗?(让学生自由举手说

14、一说)2.(课件出示列宁照片,结合学生课前搜集的列宁的资料,简介列宁)师: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也很喜欢灰雀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关于列宁和可爱的小灰雀的,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2.让学生自由举手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3.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灰雀 郊外 养病 粉红 谷粒 男孩 或者 冷冻 可惜 肯定 诚实4.指导书写。(或:不要漏写右边的撇和点。者:书写时撇要伸展。5.理解词语。可惜:值得惋惜。诚实: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欢蹦乱跳:形容健康、活泼的样子。三、朗读课文,体会喜爱

15、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课文主要讲了列宁发现公园里灰雀的失踪与男孩有关,但他不直接批评他,而是通过交谈,让男孩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放鸟归园的故事。2.你从哪儿感受到灰雀招人喜欢?带着喜爱的心情读一读。(1)课件出示: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2)你从哪一个句子可以看出列宁非常喜欢灰雀?画一画,读一读。(3)课件出示: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4)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每次”“都要”“仰望”“经常”,体会列宁对灰雀

16、的喜爱。四、总结拓展列宁太喜欢灰雀了,所以他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你有没有相似的经历,跟大家分享一下吧!1.学习课文,能从列宁的语言进一步感受他对灰雀的喜爱,也能感受小男孩对灰雀的喜爱。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3.带着问题边默读课文边推敲人物的内心想法,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和呵护、男孩的诚实与天真。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灰雀,哪位同学能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精读课文,升华感情1.我们知道列宁对灰雀十分喜爱,可是有一天,当列宁拿着精心准备的谷粒来到白桦树下,却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2)列宁在树林中找灰雀时,他

17、一边找一边会想什么?(3)指导读句子,体会列宁的急切心情。2.自由读第310自然段,体会人物心理。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2)想象列宁说这些话时的心情,体会列宁对丢失的灰雀的担心和惋惜。(3)追问:列宁为什么不直接问男孩是否捉走了灰雀,而是充满感情地说这样一句话呢?(此问题如果解决有困难,可以留待理解最后三个自然段之后再回顾。(4)体会男孩爱灰雀。(重点从对话中体会)“没看见”说明男孩爱灰雀,把灰雀捉回了家。想独占灰雀,谎称没看见。听了列宁的话,男孩心里是怎样想的?他为什么说“一定会飞回来的”?3.分角色朗

18、读对话。(指导读出男孩心里的愧疚及放鸟归林的决心)4.讨论:列宁和男孩都喜爱灰雀,但是爱的方式不同。你更欣赏哪一种爱?第二天,列宁像往常一样来到公园,他看到了什么呢?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同桌相互交流。5.体会列宁爱男孩。(1)师:男孩真的把灰雀放回公园了吗?从哪个词语中可以看出来?(果然)结合上下文理解“果然”的用法。(表示列宁的猜测是正确的,也体现小男孩的诚实守信)(2)课件出示: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3)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却问灰雀呢?(列宁是为了维护男孩的尊严,因为他已经知道那个男孩是诚实的。6.针对最后两个自然段,你有什么问题?(学生质疑

19、)(1)预设:列宁为什么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然后微笑?(2)列宁为什么没再问那个小男孩?(此处可回顾之前没有解决的问题。(3)男孩明明撒谎了,为什么列宁还认为那个男孩是诚实的?(4)学生讨论解答。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和喜爱。爱的力量使灰雀重归大自然,男孩改正错误,这多么让人高兴!三、总结延伸列宁不仅爱灰雀,更爱孩子。请同学们课后读读列宁其他的故事,看看自己还能受到哪些启发。在教学中,我重点通过文中列宁与男孩的对话,引导学生们感悟列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做法,巧妙呵护男孩尊严的可贵。学生能把自己代入情景中,假设自己就是那个小男孩,真正体会出人物的情感,这也突破了教学的难点,使教学达到了良好的效

20、果。27* 手术台就是阵地1.会认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斗、大”。2.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白求恩大夫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做手术的经过。4.感受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国际主义精神。通过抓重点词语、联系事情发生的背景等方式,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意思,体会白求恩大夫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的国际主义精神。教学课时1课时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板书课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此时你心里有什么疑问呢?(生:手术台怎么会是阵地呢?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他在这个阵地上是怎样战斗的呢?)这些问题正是我

21、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大家学习课文后就可以知道了。二、初读课文,预习检查1.提出预习要求。(1)默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出来,反复读几遍。(2)用横线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3)思考: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预习情况。(1)指名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通顺。(2)出示字词卡片,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相机提问对部分词语的初步理解。(3)提问: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3.简介白求恩。三、抓住重点,精读感悟1.课题是由谁的话演变而来的?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出这样的话的?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两个问题。(“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是由白求恩大夫的原话“手术台是医

22、生的阵地”演变而来的。他是在情况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不撤离时说出来的。2.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1)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说明了什么?(说明小庙离战场非常近,有利于及时救治伤员,但白求恩的工作环境非常危险。(2) 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下,白求恩是怎样工作的?(引导学生抓住“仍然、镇定”,结合上下文理解词意)3.第3自然段中,师卫生部长恳求白求恩离开阵地,白求恩说:“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究竟白求恩大夫是不是我们的客人?那为什么他要说自己不是客人呢?不是客人,那又是什么人呢?请大家发表意见,谈谈自己的

23、看法。(学生各抒己见)(白求恩是加拿大人,来帮助中国,当然是我们的客人。可是他不把自己当作客人,而是把自己当作一名普通的八路军战士,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看成自己的事业,所以他又不是客人。4.理解“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这句话。请你读一读白求恩大夫说的这句话,读后你有什么感受?同桌讨论。(这里的“阵地”就是岗位,是比喻的说法。白求恩大夫把抢救伤员当作打仗,把动手术抢救伤病员看成和打仗一样重要,他要像战士坚守阵地一样坚守手术台,所以说手术台就是医生打仗的地方。这句话充分地表现了白求恩大夫坚守岗位,对工作的极端负责的精神。5.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无私地帮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把中

24、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看成自己的事业,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国际主义精神)四、存疑探索,延续兴趣1.师总结:学完了这篇课文,白求恩大夫不顾个人安危、坚持工作的故事,让我们深受感动。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他对工作极端负责的国际主义精神。2.课后可以到图书馆去借一借有关介绍白求恩事迹的书,以便加深对白求恩大夫的了解。27*手术台就是阵地情况:危急更危急十分危急白求恩:镇定坚守阵地争分夺秒对工作认真 对同志热忱国际主义精神我在本课的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思考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首先,从质疑入手,一开始就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疑问,学生通过质疑,对课文内容感到好奇,激发了学习的兴

25、趣。接着,又从答疑入手,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在我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经过积极思考,逐步理解了白求恩冒着生命危险坚守手术台这块阵地,不把自己当作客人,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自己的事业的行为,是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的表现。请教1.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学会有礼貌、有条理地请教问题。不清楚的地方能及时追问。2.学会大方真诚地对待别人,培养学生谦虚、诚恳的品质。会使用礼貌用语,能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需要请教的问题。一、故事导入1.讲有关“请教”的故事。请教)2.学生评议故事中请教的人与回答者。二、联系生活,明白如何“请教”1.播放视频一:课间,教室里,学生赵友兰遇到了一道不会做的数学题,她大声地对班长郭巧玲

26、说:“喂!郭巧玲,这道题怎么做啊?”班长郭巧玲抬头看了赵友兰一眼,没有理她,继续埋头做题。2.同学们,视频看完了,你有什么想说的吗?3.学生谈谈视频中那位同学在向别人请教问题时做得不够好的地方。4.假如你是赵友兰同学,你会怎样向班长请教呢?(师生互演)生1:赵友兰用了很多方法还是没有解出来,于是向班长请教:班长。我有一道数学题不会做,你可以帮我吗?说得不错,很有礼貌。班长笑着说:“可以。我们来一起解决这道题。赵友兰说:“我用了这几种方法都解不出来,你看”班长想了一会儿,笑着告诉了她解决办法。赵友兰高兴地说:“你真了不起,谢谢你!你说的话很清楚、很有礼貌,演得也很像,好像这两个人就在我面前。很好

27、!生2:我觉得他说的话内容很清楚,让人很快能明白怎样帮助对方,同时也很注意礼貌用语。当我们请教别人时,在不同场合要用不同的语气、不同的礼貌用语。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的场合该怎样做。我想每个同学都有向他人请教的经历。但是大家可别以为请教他人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哟,不信你瞧情景出示:李明华和赵东杰一起做卫生大扫除,李明华不会使用新买来的拖把,就向赵东杰同学请教。5.学生分小组根据老师出示在黑板上的场景实践“请教”。6.各小组派代表演绎,其他同学点评。三、指导请教方法1.学生讨论:应该怎样请教才能做到最好?2.根据学生的讨论归纳总结出请教方法:注意礼貌 大方 语言清楚 认真倾听 诚恳道谢四、学生练习如何“请教”别人1.学生分组进行沟通、请教,教师巡视,有重点地记下小组中学生提出的未能解决的问题。2.请个别学生提出问题,向全班同学请教。让他们明白,有些科学性的、专业性的问题还得请教专业人士。五、总结延伸今天的学习,让我们明白了请教别人也大有学问,让我们学会了怎样请教别人,也尝试了怎样请教别人。在我们今后的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