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2 ,大小:125.91KB ,
资源ID:313964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1396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流行病学人卫第8版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流行病学人卫第8版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时点患病率按观察时间 期间患病率影响患病率升高和降低的因素患病率升高患病率降低病程延长病程缩短患者寿命的延长病死率增高新病例增加(发病率增高)新病例减少(发病率下降)病例迁入病例迁出健康者迁出健康者迁入诊断水平提高治愈率提高报告率提高发病率和患病率的区别和联系:两者分母可能一样,但分子不同发病率常用于病程短的急性病调查,患病率常用于病程长的慢性病调查当某地某病的发病率和该病的病程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时,患病率=发病率病程续发率:家庭二代发病率,指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续发率=死亡指标死亡率:指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死于所有原因的

2、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死亡率=死亡专率:按疾病的种类、年龄、性别、职业或种族等分类计算的死亡率。粗死亡率:死于所有原因的死亡率是一种未经过调整的死亡率。病死率:表示一定时间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病死率=疾病的流行强度散发:指某病在某地区人群中呈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病例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或零星出现,病例之间无明显联系。流行:指某地区、某病在某时间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该病的散发发病率水平。大流行:有时某病的流行在短期内可越过省界波及全国甚至超出国界、洲界,形成大流行。暴发: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的人群中,短时间内突然出现许多临床症状相似的病人。疾病的分布一、地区分布地

3、方病:指疾病经常局限于某些特定区内某一特定人群中发生,不需自外地输入。地方性 自然地方性:自然环境 统计地方性:生活习惯、卫生条件或宗教信仰等社会因素的不同 自然疫源性:病原体在野生动物间传播输入性或外来性判断地方性疾病的依据1. 该病在当地居住的各类人群中的发病率均高,并可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2. 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均低,甚至不发病;3. 外来的健康人,到达当地一定时间后可能发病,其发病率和当地居民相似;4. 迁出该地区的居民,该病发病率下降,患者症状减轻或呈自愈倾向;5. 当地对该病易感的动物可能发生类似疾病。二、时间分布季节性:疾病在一定季节内发病频率升高的现象。1

4、.严格的季节性:节肢动物媒介传播的传染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2.季节性升高: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3.无季节性:如艾滋病周期性:疾病发生频率经过一个相当规律的时间间隔,呈现规律性变动的状况,通常每隔1、2年或几年后发生一次流行。 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改变疾病的周期性规律长期趋势:又称长期变异,指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临床表现、病原体种类及宿主等随着人类生活条件的改变、医疗技术的进步及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显著变化。三、人群分布研究疾病年龄分布的方法最易影响1.横断面分析:常用于描述传染病等急性病的年龄分布特征。但该法不适用于恶性肿瘤、高血压及冠心病等慢性病年龄分布的研究。2.

5、出生队列分析:致病因子和年龄之间的关系四、疾病的地区、时间和人群分布的综合描述移民流行病学:是通过比较移民人群、移居地当地居民和原居住地人群间的某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分析该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作用的关系。是一种综合描述疾病三间分布的方法。移民流行病学研究的原则1.若某病在移民中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原居住地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不同,而接近于移居地当地人群的率,则该病可能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2.若某病在移民中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原居住地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相近,而不同于移居地当地人群的率,则该病可能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第三章 病因与病因推断病因:就是使结果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包括化学、物

6、理、生物、精神心理以及遗传等。流行病学一般将病因称为危险因素。必要病因:指引起某种疾病发生必须具备的条件,一旦该因素缺乏,疾病就不会发生。促成病因:指某因素存在时可能导致某病发生的概率增加,但该病发生时并非一定具有该因素。除了必要病因外,其他任何能引起发病概率增加的因素都可以认为是促成病因。充分病因:指有该病因存在,必定(概率为100%)导致疾病发生。病因模型三角模型:疾病的发生是宿主、环境、动因三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轮状模型:强调宿主与环境的密切关系病因网模型病因链:指不同的致病因素与疾病间构成不同的连接方式。 环境 社会环境 理化环境 遗传内核 宿主 宿主 动因 生物环境 流行病学三角 疾

7、病发生的轮状模型病因可分为宿主因素和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病因研究的方法:描述流行病学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队列研究、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假设演绎法的整个推论过程为:从假设演绎地推出具体的证据,然后用观察或实验检验这个证据,如果证据成立,则假设亦成立。 推理形式为:因为假设H,所以推出证据E(演绎推理)。因为获得证据E,所以反推假设H(归纳推理)。Mill准则 Mill准则有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类推法和排除法。求同法:指在不同事件中寻求其共同点求异法:指在相似的事件之间寻求不同点共变法:该因素很可能是该病的病因,二者间往往呈剂量反应关系类推法:

8、指所研究的某种疾病的病因和分布特征与另一种病因已知的疾病分布特征相似,那么可以推测这两种疾病的病因可能相同排除法:指通过对假设的排除而建立假设的方法因果关联的判断标准:1.关联的强度 一般而言,关联的强度越大,该关联为因果的可能性就越大。一个强关联如果为混杂因素所致,该混杂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将更强。弱的关联强度更可能是未识别的偏倚所致。常以相对危险度(RR)或比值比(OR)表示。2.关联的时间顺序 先因后果3.关联的特异性 一般只适用于传染病4.关联的可重复性 指关联可以在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时间由不同的研究者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均可获得相同的研究成果。5.剂量反应关系6.因素与疾

9、病的分布一致性 暴露因素与疾病有相似的“三联分布”,提示可能存在因果关系7.关联的生物学合理性8.实验证据第四章 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三间分布的特征,找出某些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间的关系,进而提出病因假设和线索。既是流行病学研究的起点,也是其他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个例调查:又称个案调查或病家调查,是指对个别发生的病例、病例的家庭及周围环境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个例调查的目的:调查患者发病的“来龙去脉”,从而采取紧急措施,防止或减少类似病例的发生。总结疾病分布特征核实诊断并进行护理指导掌握当地疫情,为疾病监测提供资料病例报告:是临床上对某种罕见病的单个病例或少数病例进行研究

10、的主要形式。新出现的或不常见的疾病或疾病不常见的临床表现,常为医学界所重视,从而可能形成某种新的假设。它是临床医学和流行病学的一个重要的连接点。病例分析:临床医生最为熟悉的临床研究方法,是对一组相同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属于回顾性研究范畴。病例分析目的和用途1.分析某种疾病的临床表现特征2.评价某种治疗、预防措施的效果3.促使临床工作者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新的病因假设和探索方向现况调查:指按照事先设计的要求,在某一特定人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等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有关变量的资料,以描述当时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与疾病有关的因素。故又称之为横断面

11、研究。 以个体为单位现况调查特点1.常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2.现况研究在时序上属于横断面研究3.在确定因果联系时受到限制4.一般不用于病程比较短的疾病现况调查目的描述特定时间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描述某些因素或特征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联系以便形成病因假设评价疾病的防治效果现况调查研究类型1.普查:指为了了解某人群健康状况或某疾病的患病率,或制定某生物学检验标准,在特定时间内对特定范围内人群中每一成员所做的调查或检查。普查的优缺点 优点:能早发现人群中的全部病例,早发现、早诊断疾病;全面地描述普查地区人群总体的情况以及分布与特征;比较容易为公众所介绍 缺点:工作量大;不适用于患病率很低和现场诊断

12、技术比较复杂的疾病;由于普查对象多,调查时间短,难免重复和遗漏,无应答比例较高。2.抽样调查:随机抽样,调查特定时间、特定范围人群的一个代表性样本,以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随机化原则:指研究总体中每个个体均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到并组成样本。抽样方法1.单纯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从总体N个对象中,利用抽签或其他随机方法抽取n个,构成一个样本。重要原则:总体中每个对象被抽到的概率相等(均为n/N)。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抽样方法。2.系统抽样:按照一定顺序,机械地每个若干单位抽取一个单位的抽样方法。3.整群抽样4.分层抽样:现根据某种特征将总体分为若干级总体(层),然后再从每一层内进行单纯随

13、机抽样,组成一个样本。5.多级抽样现况调查的方法:面访、信访、电话访问、自填式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现况调查的设计与实施: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确定调查类型和方法、估计样本含量、确定研究变量和设计调查表、资料整理、分析及结果解释。现况调查存在选择偏倚和信息偏倚。生态学研究:是以群体为基本单位收集和分析资料,在群体水平上研究某种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通过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状况与疾病的频率,分析该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是描述性研究的一种。与现况调查不同,生态学研究在收集疾病以及某因素的资料时,不是在个体水平上进行,而是以群体为单位,无法得知个体的暴露与效应间的关系,但可

14、以反应群体的平均水平,这是生态学研究的最基本特征。优点与局限性(一)优点1.节省时间、人力和物力,可以很快的得到结果。2.对病因未明的疾病可提供病因线索供深入研究。3.对于个体暴露剂量无法测量的情况4.适合于对人群干预措施的评价(二)局限性1.生态学谬误:由于生态学研究以各个不同情况的个体集合而成的群体为观察和分析的单位,以及存在的混杂因素等造成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的不符,从而产生。2.混杂因素往往难以控制。3.当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时,生态学研究很难得出正确结论第五章 队列研究队列研究:是将某一特定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种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其各自的结局,比较不同

15、亚组之间结局发生率的差异,从而判定该因素与该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程度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也称前瞻性研究、随访研究。暴露: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的物质、具备某种特征或某种状态。队列分为固定队列和动态队列队列研究的特点:1.时间上是前瞻性的2.属于观察性研究3.研究对象按暴露与否进行分组4.是从“因”到“果”的研究,符合时间顺序队列研究用途一、检验病因假设:由因及果,能确证暴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二、评价预防效果:有些暴露有预防某结局发生的效应三、研究疾病自然史:可以观察人群中不同个体暴露于某因素后,疾病逐渐发生、发展,直至结局的全过程四、评价医学干预效果队列研究类型一、前瞻性队列研究:优点:研究

16、者可以直接获取关于暴露与结局的第一手资料,能获得发病率,因而资料的偏倚较小,结果可信。缺点:随访观察的时间往往很长,所需观察的人群样本很大,花费较大,因而影响其可行性。二、历史性队列研究:1.本资料搜集及分析可在较短时期内完成;2.性质仍属前瞻性、从因到果的研究;3.具有省时、省力、出结果快的特点 缺点:资料积累时未受到研究者的控制,内容上未必符合要求。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将直接影响这种研究的可行性和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三、历史前瞻性队列研究:双向性队列研究队列研究研究设计与实施一、确定研究因素二、确定研究结局结局变量也叫结果变量,指随访观察中预期出现的结果。结局是队列研究观察的自然终点

17、。但观察终点与整个队列研究观察期的终止不是一个概念。三、确定研究现场和研究人群研究现场:有足够数量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发病率较高,有代表性;当地的领导重视,群众理解和支持,医疗卫生条件好,交通较便利。研究人群:1.暴露人群的选择:职业人群:要研究某种可以的职业暴露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的关系,必须选择想过职业人群作为暴露人群;特殊暴露人群:研究某些罕见暴露的唯一选择;一般人群:所研究因素都是一般人群中常见的;有组织的人群团体:利用他们的组织系统,便于有效地收集随访资料。2对照人群的选择:内对照:选定的一群研究对象内部既包含暴露组,又包含对照组。 外对照:当选择职业人群或特殊暴露人群作为暴露组时,不能

18、从现有研究人群中选出对照,常需在该人群之外寻找对照组。总人口对照:以所研究地区一般人群现有的发病或死亡统计资料,即以全人口率为对照。多重对照/多种对照四、确定样本量对照组的样本量不宜少于暴露组的样本量,通常是等量的。五、资料的收集与随访(一)基线资料的收集 基线资料一般包括暴露资料、与研究的疾病或结局判断有关的资料、人口学资料以及一些可能产生混杂作用的因素等。(二)随访1.随访内容:一般与基线调查内容一致,但随访收集资料的重点是结局变量。2.随访对象与方法:暴露组或对照组都应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随访 3.观察终点和终止时间:观察终点指研究对象出现了预期的结果,达到了这个观察终点,就不再对该研究对

19、象继续随访。六、质量控制1调查员的选择.2调查员培训.3制定调查员手册.4监督队列研究资料分析队列研究资料归纳整理表组别发病未发病合计发病率暴露组aba+b=n1a/n1非暴露组cdc+d=n0c/n0a+c=m1b+d=m0a+b+c+d=t常用指标累积发病率CI:当研究人群的数量比较多,人口比较稳定(即固定队列),无论发病强度大小和观察时间长短,均可计算研究疾病的累积发病率。累积发病率=发病密度ID:观察时间比较长,存在失访,资料不整齐,研究动态人群发病密度=标化比关联强度的估计相对危险度RR:表示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RR=1表示两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没有差别;RR1表

20、示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RR1表示暴露因素是保护因素。RR值离1越远,表明暴露的效应越大,暴露与结局关联的强度越大。更加具有病因学解释意义。RR=归因危险度AR:暴露与非暴露人群比较,所增加的疾病发生率。AR值越大,暴露因素消除后所减少的疾病数量越大。对公共卫生学意义较大。AR=IeI0= AR=RR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P:也称病因分值。暴露人群中的发病或死亡归因于暴露的部分占全部发病或死亡百分比。AR%=人群归因危险度PAR:PAR=ItI0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P或PAR%:也称人群病因分值。Pe表示人群中具有某种暴露着的比例,PAR%既与反应暴露致病作用的RR有关,又与人群中暴露

21、者的比例有关。队列研究优点:1.研究者亲自观察得到,所以资料可靠,回忆偏倚较小2.直接获得暴露组和对照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直接计算出RR3.先因后果,一般可证实因果联系4.分析一种暴露与多种疾病的关系队列研究局限性:1.研究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较多,其组织与后勤工作亦相当艰巨2.不适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的病因研究3.不易保持依从性,容易产生失访偏倚4.研究设计要求更严密第六章 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基本原理:以现在确诊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调查他们对某个(些)因素的暴露情况,以研究该疾病与某个(些)因素的关系。这是一种回顾性从果查因的研究

22、方法。(不能计算发病率)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属于观察法;设置对照组;由果及因;回顾性研究;分析的是暴露水平病例对照研究的用途:1.广泛探索疾病发生影响因素;2.研究健康状态等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3.疾病预后因素的研究;4.临床疗效影响因素的研究类型(一)非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二)匹配病例与对照研究。匹配,或称配比,即所选择的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保持一致,目的是排除匹配因素或特征对研究结果的干扰。1.成组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混杂因素2.个体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以个体为单位使病例和对照在某种(或某些)因素(或特征)方面相同或接近。超过1:4匹配时研究效率增加缓慢且增加工作量,故不建议采用。设计

23、与实施1.确定研究对象基本原则:有代表性;有可比性。病例的类型:新发病例、现患病例、死亡病例;尽量选择新确诊的病例。病例的来源:医院的现患病人;医院、门诊的病案,及出院记录(医院为基础的);社区、社区的监测资料或普查、抽查的人群资料(社区为基础的)。2.对照的选择:选择原则:选择对照应遵循代表性原则,以保证对照与病例具有可比性。匹配过头:如果将不起混杂作用的因素作为匹配变量进行匹配,企图使病例与对照尽可能一致,不仅会丢失某些重要信息,而且会增加选择对照的难度和工作量,这种情况为匹配过头。3.对照的来源同意或多个医疗机构中其他疾病的患者社区人口或团体人群中非该病病例或健康人病例的邻居或同一住宅区

24、内的健康人或非该病病人病例的配偶、同胞、亲戚、同学或同事等可以选择多重对照,比如同时选择社区和医院对照,以弥补各自的不足。数据的分析1.描述性统计:均衡性检验;描述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2.推断性分析:显著性检验非匹配或成组匹配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表暴露因素病例组对照组有n1无n0m1m0T优势比OR是指病例组某因素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该因素的暴露比值之比。OR是估计或近似估计的相对危险度,OR的含义与相对危险度相同。OR=1,表明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无关联;OR1,表明研究因素与研究的疾病呈“正”联系,数值愈大,危险因素可能性愈大;OR1,表明保护因素可能性愈大。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整理模式

25、有暴露史无暴露史a+bc+da+cb+d当b+c40或有理论数小于5但大于1时用校正公式偏倚及其控制选择偏倚入院率偏倚:也叫伯克森偏倚。指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中,目标疾病的入院率因待研究的暴露因素的存在与否或暴露水平的不同而存在差异,由此而引起的误差。属于流行病学中病例对照研究的一种选择偏倚。现患病例-新发病例偏倚:又称奈曼偏倚。病例对照研究往往只纳入现患病例或存活病例,即同时纳入新、旧病例而不包括死亡病例和病程短的病例。由此形成的病例样本与单纯由新病例构成的样本相比,其病情、病型、病程和预后等都不尽相同,既往暴露状况也各有特点。检出症候偏倚信息偏倚或称观察偏倚或测量偏倚。常见的信息偏倚

26、:回忆偏倚、调查偏倚信息偏倚的控制:最好采用盲法调查混杂偏倚混杂因素与研究因素有关;与研究疾病有关;不是研究因素到研究疾病的中心环节偏倚控制:用随机化、限制和匹配的方法;用标准化、分层分析及多因素分析的方法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特别适用于罕见的、潜伏期长的疾病研究相对更省力、省钱、省时间,易于组织实施一次调查可同时研究多个暴露因素与某一种疾病的关系不仅适用于病因的探讨,也可用于研究其他方面病例对照研究局限性:不适用于研究人群中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选择研究对象时,容易出现选择偏倚、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常难以确定暴露与疾病的时间先后不能直接计算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发病率,只能估计相对危险度获取相关信息偏倚

27、时,难以避免信息偏倚第七章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基本方法:调查分析实验流行病学:又称干预试验,是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按照预先确定的研究方案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对试验组人为地施加或减少某种因素,然后追踪观察该因素的作用结果,比较和分析两组或多组人群的结局,从而判断干预措施的效果。实验流行病学特点1.属于前瞻性研究2.随机分组3.具有均衡可比的对照组4.有干预措施实验流行病学主要类型1.临床实验:以病人个体为研究对象,评价药物或治疗效果2.现场试验:以自然人群作为研究对象的实验研究。3.社区实验:又称社区试验,以社区人群整体作为干预单位的实验研究。临床试验的基本原则:1.对照原则;2.随机化原则;3.盲法原则;4.重复原则临床试验的设计与实施(一)确定研究的问题和目的(二)研究对象的确定根据选择研究的目的选择研究人群,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他决定研究人群选择的因素包括:不良反应可能出现的大小;是否有不适于该治疗的指征;对治疗的依从性;退出和失访的可能性;研究可能检出疗效的大小,即统计的把握度;其他可能影响研究质量的因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